内蒙访古 教师中心稿高三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05450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访古 教师中心稿高三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内蒙访古 教师中心稿高三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内蒙访古 教师中心稿高三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内蒙访古 教师中心稿高三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内蒙访古 教师中心稿高三语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访古 教师中心稿高三语文教案.docx

《内蒙访古 教师中心稿高三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访古 教师中心稿高三语文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访古 教师中心稿高三语文教案.docx

内蒙访古教师中心稿高三语文教案

内蒙访古()(教师中心稿)_高三语文教案

邱龙涛

【教学目的】

1、进一步理解夹叙夹议、记叙为议论服务的写法。

2、了解引用资料和抒发见解浑然一体的.写作特点。

3、了解作者所表达的关于民族关系的正确观点,领会课文中洋溢的爱国主义和珍视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难点和重点分析】

1、作者在《一段最后的长城》中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这些内容是怎样组织到一起的?

哪些地方是议论?

这些议论又起到哪些作用?

分析:

这部分主要写了:

塞外风光、大青山的地理条件、南北边异的自然环境、阴山南麓的战略地位、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大青山上的赵长城遗址(修筑原因、地理位置、遗址面貌)、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

这些内容是以作者的游踪组织在一起的。

议论及其作用:

第4自然段末尾的判断:

阴山南麓,古代“是一个有森林、有草原、有鹿群出没的地方”。

这实际是指出阴山南麓是水草肥美的地方,进而强调阴山南麓沃野的重要地位,为下文肯定在此建长城张本。

2、这部分的12个段落分成几个层次?

每个层次写的是什么内容?

有何作用?

分析:

这部分12个段落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第1~2段),交待行踪,点明地域,写出关后的感受。

第二层(第3~7段),写大青山一带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阴山南麓的战略地位、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第三层(第8~12段),写赵长城,赞颂赵武灵王。

3、作者所写的赵武灵王修长城和“胡服骑射”这两件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作者怎样评价这两件事?

从中看出作者的用意何在?

分析:

这两件事分别反映了赵武灵王处理民族关系的两个不同侧面:

坚决抵御外来侵略和虚心学习外族长处。

它们都是处理民族关系的正确做法,体现了民族关系问题上的辩证观点。

在作者看来,抵御外侮,保卫人民的和平生活,固然有功,然而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桎梏,冲破习惯势力的樊篱,克服狭隘的民族偏见,虚心学习少数民族的长处,更属难能可贵,尤其称得上是一个英雄。

这个看法,可以从第11段中“不仅仅……更……”这一递进复句和第12段末“……,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

”这个加强语气的反问句以及“可以肯定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这一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中得到证明。

作者如此充分肯定赵武灵王的历史功绩,其用意不仅仅在于对一个历史人物作出正确而全面的评价,也不仅仅在于宣传民族关系的辩证观点,而实际上是在强调这样一个观点:

民族无论大小,都各有长处,应该互相学习。

同时,作者还着重告诉我们,两千多年前的赵武灵王尚且能“胡服骑射”,今天,掌握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我们,更应该提倡向兄弟民族的长处学习。

而这,对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是很有利的,对社会主义建设也是很有必要的。

4、修筑汉代城堡和昭君墓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汉代城堡是当时统治阶级为了抵御外族入侵和骚扰而修筑的,它的修筑直接出于军事原因,是汉代在民族关系紧张时期战争政策的必然产物;而昭君墓则是民族关系缓和时期民族间睦邻相处,友好往来的见证,它是和亲政策的产物。

即使在民族关系紧张时期,军事城堡也并不能完全阻隔汉和匈奴之间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因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作为完全用于军事目的的城堡也就必然随之废弃了。

昭君出塞沟通了民族感情,发展了民族友谊,有利于促进民族间的了解和团结,因此,昭君墓作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

5、“一段最古的长城”和“在大青山下”两部分内容是如何组成一个整体的?

全文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

明线是作者访古的游踪,把两部分内容串联起来。

暗线是作者无比珍视传统的民族团结的感情。

作者无论是写长城、汉代古堡和青冢,还是赞颂赵武灵王的文治武功,歌颂昭君精神,主张和亲政策,无不贯穿着这一感情线索,从而使全文形成一个事理相关的整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作者简介:

作者翦伯赞(1898~1968年),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著述颇丰。

解放后曾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副校长等职。

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四人帮”迫害致死,“四人帮”覆灭后平反昭雪。

本文是1961年籍伯赞应邀访问内蒙古后写的。

全文除引言外,共六部分,课文节选的是第二、三部分。

课文以寻访古迹所见所闻为线索,把自然环境、古迹和历史人物的描写以及作者的评论融合在一起,记叙了我国内蒙古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这是一篇独具风格,富有特色的访古散文。

二、指导预习

给加点的字注音,释义。

山麓(lù)山脚下苑圃(yòu)养动物的园子

青冢(zhǒng)坟墓绵亘(gèn)空间上延续不断

塞外(sài)泛指可做屏障的险要的地方峪口(yù)山谷

驿站(yì)日日传送.文书中途休息的地方步步为营(yíng)营垒

三、研习课文《一段最古的长城》

阅读《一段最古的长城》,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1、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可划分为几个层次?

明确:

这一部分共12段,题材中心是赵长城。

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1~2段)写出关后的感受;第二个层次(3~7段)写大青山一带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战略地位和历史上各民族对此地的争夺;第三个层次(8~12段)写赵长城,赞颂武灵王。

2、对修长城和“胡服骑射”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三种理解:

(1)二者都是赵武灵王做的好事,所以一并称颂。

(2)采用“胡服骑射”打击了贵族官僚,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因而修长城未挨骂。

(3)修长城是抵御敌人入侵的伟业,而“胡服骑射”是学习敌人的长处。

在引导学生辨析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明确:

(1)不符合文意。

文章中心显然不是为赵武灵王歌功颂德,作者也不是从加强对外防御的角度来肯定“胡服骑射”的。

(2)将二者理解成因果关系也不对。

(3)这种看法找到了两件事存在着的矛盾统一的内在联系,但仍未紧扣文意。

作者对汉、胡之争并非仅仅作为敌对关系来谈,更主要的还是从民族关系这个角度来谈的,不能把11、12段从全文中割裂出去。

正确的理解是:

修长城是一种战备手段,目的是抵御外族侵略,维护和平环境;而“胡服骑射”则是突破了狭隘的民族偏见,虚心学习和借鉴别人的成功之处,这恰恰是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赵武灵王能正确地处理民族;司的关系。

3、认真阅读第7段,思考以下问题:

(1)给这段文字加一个恰当的标题(兵家必争之地)。

(2)概括出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阴山以南沃野的战略意义)。

(3)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的大意。

可分两层。

第一层:

对匈奴的战略意义;第二层:

对汉族的战略意义。

(4)这段文字在本文中的作用

明确: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前面几节关于大青山描述的总括,又是为下文写赵长城作了必要的铺垫。

4、试分析3~7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这一部分深刻地揭示出早在战国时期大青山南麓就是赵国和胡人争夺的重地,为下文写赵长城进一步作了铺垫,反映出修筑赵长城的地理历史背景,这样,后一段对汉王朝战略部署的分析也就获得了更充分的依据,课文最后对和解政策的肯定就更令人信服了。

四、研习课文《大青山下》

1、简要复习第一部分内容,顺着作者的游踪,引入第二部分的理解。

提示:

第一部分开头用一般游记的习惯写法。

描述沿途的塞外风光,很自然地写到了大青山,于是便介绍大青山的地理条件、南北通异的自然环境、阴山南麓的战略地位、追溯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接着便侧重写大青山上的古迹赵长城,围绕赵长城介绍了有关的古今资料:

修筑的原因、地理位置、遗址面貌,从评价其修筑者赵武灵王的功绩又推出了他。

“胡服骑射”的主张。

接着,作者便从大青山上游访到山下,让我们顺着这个游踪来学习第二部分的内容。

(板书略)

2、指导学生根据下述问题,认真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在大青山下》,思考:

①离开赵长城以后,作者是按什么路线继续游访的?

②这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作者是怎样把这些内容组织在一起的?

③这部分可分为几层?

它们之间关系怎样?

④对古堡和青家作者发表了哪些议论?

有何作用?

3、引导学生逐一讨论、理解上述问题,教师点拨、归纳:

①离开赵长城以后,作者便从大青山上游访到山下,先游访汉代古堡,后游访育冢(昭君墓)。

②这部分写的主要内容是:

汉代古堡--建筑历史、古堡分布、汉城遗址、建筑目的。

青冢(昭君墓)--意义、位置、数量。

③这部分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1~9段),写汉代城堡。

第二层(10~14段),写昭君坟墓。

前一层的汉城堡是民族冲突的产物,后一层的昭君墓是民族友好的象征。

这两方面内容是汉根据不同情况对匈奴所采取的两种不同政策的产物,也是作者对民族关系问题所表明的两方面观点--肯定了抗击侵略的正义行为,强调了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和珍视民族团结的主张。

④对古堡,作者发表的议论集中在第二部分的8.9段,指出古堡所在的阴山一带“在民族关系缓和时期则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的驿站。

甚至在战争的时期,也不能完全阻止文化的交流”,汉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和平往来,并没有完全被万里长城和军事堡垒所遮断”。

这实际上是作者对于作为民族之间和平往来的中间站阴山一带的历史作用,予以很高的评价,并强调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更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对昭君墓,作者发表的议论集中在10、13、14段,指出昭君墓是“永远不会废弃”的,并对为民族友好做出贡献的王昭君予以积极的评价,突出了人民对昭君的怀念,并强调“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得多”,充分肯定了昭君出塞与和亲政策,表达了加强民族团结的愿望。

“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得多”。

这一结论作者在第14段中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另外

align=leftclass=mostwidth=“70%”>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教案示例之一align=rightwidth=“30%”>加到收藏夹 添加相关资源class=space>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领会在古代诗词鉴赏中应做到对所评论的对象,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

  二学习“知人论事”的评析方法。

  三引导学生透过“情景交融”的现象对一些浅易古代诗词做简略评述。

教学设想

  一这篇课文的难点在于:

学生对四首词的写作背景和这篇评论的写作目的不易理解,因此在向学生布置自读预习前,一方面要介绍一些有关的资料,一方面要提示学生阅读时要反复对照四首词和评论文章。

  二这篇课文中作者提出的“情景交融”的文学现象和“知人论事”的评析方法均不难理解,但是,对其涉及到的一些较高深的理论问题,可采用深入浅教的方法,使学生止于了解,用于实践即可,达到能运用所学对一些浅易古代诗词做简略评述即可。

  三安排二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导入课文,简介四首词的作者及四首词的特点,简介课文作者,反复诵读课文,师生共同解读课文,学习课文1、2段。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激发感情,导入课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现代中国人应当珍视、继承、发展的一个重要门类。

在我们学习过的语文课中也有不少古代诗词,大家也可能自学过一些古代诗词。

有哪一位同学把自认为最值得推荐给大家的,朗诵一首。

(学生纷纷朗诵,然后教师挑选二首简短的书写在黑板上)请大家把这二首诗(或词)的突出优点评说一下。

(可分思想感情、艺术特点,列出一、二条)小结:

这二首诗(或词)的最突出之处,就表现在有深刻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上。

看来评价古代诗词是离不开这两点的。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板书课题)就是评价和分析古代诗词的一篇典范性的评论文。

(板书“评论文”)

  二四首词及作者: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山西省)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遂为下邽人。

白居易诗作近三千首,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

讽谕诗是其创作的精华,继承和发展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如《卖炭翁》(引导学生诵读其中的一些句、段)。

感伤诗,如《琵琶行》(引导学生诵读其中名句“大珠小珠落玉盘”,“同是天涯……”)达到了高度的艺术水平。

闲适诗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如本课中的二首)。

杂律诗多是耐人吟味的抒情短章(引导学生背诵《赋得古原草》)。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在金人占领的北方,自幼受祖父抗敌复仇的教育,始终未忘中原沦亡,国土分裂的耻辱。

二十二岁时参加抗金起义,后归南宋,历任地方官,此时期有大量豪放词作,抒发了政治抱负和忧国之情。

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但均不被采纳。

1180年受排斥、被免职。

此后二十年间,大部分时间在乡间闲居。

他常常一面尽情赏玩着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恬静之趣,一面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波澜,时而为一生的理想所激动,时而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灰心,时而又强自宽慰,作旷达之想,在这种感情起伏中过了后半生。

本课中所列二首辛词,即属于1180年后的清丽之作。

辛词收入《稼轩词》有六百多首。

  三课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朱光潜(1897—1986)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安徽桐城人,曾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

生前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中华金国美学学会名誉会长。

主要著作有《西方美学史》、《美学拾穗集》、《谈美书简》和《艺文杂谈》等。

  本文收入《艺文杂谈》出版于1981年12月,是作者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表的一系列美学论著之一。

这篇文章是作者美学理论付诸实践的一个典范之作。

  四诵读原词:

  作者所选四首词,均涉及“闲适”二字。

请大家诵读多遍之后,述谈一下这四首词在“闲适”中隐含的深层意义。

(教师在提出这个问题时,不要过多限定,不必反复“启发”,让学生只谈点滴感受即可,如学生说不出所以然来,也不必硬性“挤压”)

  五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学习这两段课文,首先要解读。

“解读”,即在读书的基础上,能够理解作者的写作原义,从而全面解释出来。

  第一段:

  作者用一句话交代了鉴赏对象和要点,概括了全篇的写作宗旨(即,谈写作本文的目的)

  1“谈一谈白居易……情调的道理,”有两层意思:

(1)展示自己认识“道理”的根据(即,选择典型的情节可以烘托出生动具体的气氛和情调),因此,分析“四首词”的内容与特点必是课文的主体;

(2)通过鉴赏“四首词”,阐释、概括了我国古典诗词创作涉及的艺术原理(即“道理”)。

  2“趁便也谈一谈诗词的运用语言的精练。

”这句话从语言运用的精练的角度道破了文学鉴赏的真谛: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离开对语言艺术的赏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鉴赏。

(此处不必过多讲道理,只要分清“语言的精练——语言运用的精练——语言的艺术这样一个认识过程即可)

  第二段:

  作者分析白词的第一首《忆江南》。

  这一段从字面上看,作者先是扼要讲述创作背景(“白居易在杭州和苏州做了三年多的刺史……《忆江南》大概也是这时期做的。

”);解说“典型情节”的内容,分析其作用(“在北方回忆江南……因为夏洪还没有到来”);趁便点评语言特点(“旧诗词的妙处在简练……活现在眼前了”)。

  此处可提出“情景交融”的问题,因为此种现象在诗词中最为明显,这首词的“情景”中反映了作的情趣。

可以如下一段话作为此自然段的小结。

  白居易以绚丽的色彩描绘江南春色,“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成为千古佳句,固然与诗人的文字功力分不开,更与他独钟江南的情结有关——他曾在那春意最浓的地方有过得以自慰的政绩。

当诗人离开江南身居风沙弥漫的北国时,他重温江南春色,回顾当年作为,自是人之常情,旧时景、往日情使香山居士亦不平静了——他要浓墨重彩绘江南,他要引吭高歌忆江南。

于是,“江花”“江水”亮丽千年不褪色,“能不忆江南”咏叹千年有回声。

  六课后思考题(作业)

  1背诵四首词

  2在反复熟读已学过课文的基础上,谈谈白居易第一首词是如何以以典型情节抒发情怀的。

  3从第二段中选出三句你认为能代表朱光潜先生观点的话。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复习第一教时内容,检查作业,(师生共同回答上节课后思考题)。

学习3—7段课文,归纳总结全课思想内容、写作特点。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复习旧课,检查上节课作业

  1本课是“谈白、辛的四首词”,这四首词均系典范之作,每个同学首先应熟读成诵。

现在检查一下背诵情况。

(只要四个学生每人背诵一首,根据背诵情况,稍加评议即可)

  2检查“白居易第一首词是如何以典型情节抒发情怀的。

  答案:

作者首先从白词的语言精练谈起,认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全词的精华,简洁明了,有着无穷的意趣。

从中能看出生命的流动和春天的灿烂。

作者认为,这是因为白居易在写作时选取了典型情节、即选取了江花、江水这两个意蕴丰富的意象(情节),恰当而又准确地渲染了江南明丽的春天,同时又给人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引人遐思。

  3典型例句:

  “旧诗词的妙处在简练,”“简练不等于简单。

简单是一览无余,简练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有尽之言能传无穷之意,诀窍就在言是经过精选的,它有典型性,能代表或暗示出许多其他的东西。

  二、学习解读课3—7段

  第三段:

  作者分析了白居易的另一首《忆江南》

  前一首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为全首的精华,这一首也有两句表现了两个情节,即: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联系复习旧课中第二个问题,让学生再谈“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丰富的意象的作用)第一首中的两句突出的“景”,这一首两句中一个“寻”一个“看”是忆其当年的活动,突出的是一个“动”字!

由此引申开去,说明白居易忆江南的原因除了那里的湖山秀美,还在于他在那里干出了不菲的政绩。

而其政绩不菲恰与“寻桂子”“看潮头”有直接关系。

因为这样的“情幽”与“闲适”之举是建立在作为一州之长的刺史的政清事简的基础上的,他并非腐败无能不理政事。

  作者评析第一首词时为了突出渲染江南的春光明媚,运用了南方、北方景象的对照方法。

在评析第二首时,则是通过反复的引用来比照其相似之处,从中阐释出深尽含义。

如引白居易另两首相关的诗和他人关于桂树落子传说的记载,都是为了分析白居易的心情,也都暗示了他的政清事简。

而引李颀的名句则是为了类此说明,白居易政清事简,悠然自得,充满了山林之乐。

可见对两首词的评析,朱先生所用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解题,简介作者,通读课文,疏通文字。

教学步骤

1.解题:

“六国论”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上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2.简介作者:

苏洵,宋朝眉山人,散文家。

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中著名散文家。

苏洵为文,学《孟子》、《荀子》、贾谊、司马迁诸家,尤以《战国策》为主要楷模。

3.课文通读:

请两名学生分段朗读全文,教师正音。

4.疏通文字:

着重讲清下面加黑的词语:

其实(其实际,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副词“其实”)思厥先祖父(他们的)秦之所大欲(所字结构,可译为“最想得到的”)子孙视之不甚惜(对待)暴秦之欲无厌(满足)强弱胜负已判矣(分)终继五国迁灭(革、改变)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始速祸焉(招致,类成语“不速之客”的速)革灭殆尽之际(几乎)以事秦之心(侍奉)从六国破灭之故事(从:

跟随、重蹈;故事:

旧事、前例)

5.作业:

熟读课文,掌握以上加黑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分析(与《过秦论》作比较)。

教学步骤

1.课文分析:

问:

本文一共5段,可分成几个部分?

每部分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明确:

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提出论点: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二部分为2、3段,围绕中心论点,提出两个分论点——“赂秦而丧”、“不赂者以赂者丧”——分别论证;第三部分为4、5两段,.总结六国破灭之教训,劝谕当朝统治者“无使为积威所劫”。

问:

课文最后一段,也用了比较法,请问比较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

课文第5段也有两组比较,一组是明比,将“六国”与“秦”比,结果是秦强而六国弱,但六国当有不赂秦而战胜秦的可能。

第二组比较是将“宋朝”与“契丹、西夏”比,是暗比。

作者所处的宋代,正逢契丹、西夏等外患骚扰,宋朝统治者不是坚决抵御,而是割地赔款,然而从力量的比较上,统一的大宋远远强于边境小国的契丹、西夏,宋朝就更有战而胜之的可能。

问:

宋与契丹、西夏比,为何要暗比而不明说?

明确:

这正是苏洵散文的长处,行文至此,作者观点已十分明确,用旧事来讽喻今事,含蓄而又明晰,这是其散文具有《战国策》风格的体现。

2.与《过秦论》作比较分析:

问:

《六国论》与《过秦论》两文比较,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明确:

同,两者都是史论;都是借古讽今,用历史旧事来讽喻今事;两文最后都用了比较法来说明道理,劝谏统治者。

异,两者的议论结构不一样,《六》文先提出论点,然后论证,《过》文先叙述历史过程,然后从中引出论点;两文劝谏当权者的内容不一样,《六》文主张坚决抵御外侮,《过》文劝说统治者施以仁政;两文语言形式不一样,《六》文以议论性语言为主,而《过》文以记叙性语言为主。

3.集体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作业:

①“思考和练习”三、四。

②预习《伶官传序》。

[1]

[1]

六国论教案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试卷设计李寿锋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触景生情的构思特点2、学习本文围绕主旨选择材料进行.写作的方法

2、培养学生选材立意,提炼主旨的能力

3、领会作者以故乡的榕树为寄托所抒发的游子思乡的深情。

4、培养学生欣赏故乡风土人情的美

[重点、难点]

独具匠心的构思优美生动富于抒情色彩的文学语言所展现的景、事、情交融的意境

(选材)围绕主旨选择真实、典型的材料,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

(本文选材的真实而典型,充满生活情趣,包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所以思乡之情也就表现得更为亲切、真实、浓郁解读,让学生理解选材真实、典型的重要性。

作者直接抒情的对象是谁?

【自读提示】

思乡怀旧,是散文常见的主题。

这篇作品写久居异乡的“我”,带着小儿子在大榕树的阴凉下散步、嬉戏时,由眼前的景自然引出了故乡的榕树,进而围绕故乡的榕树描述了有关人物、事件和景物,抒发了蓄积在心头的对于故乡的真挚眷恋的感情。

在写对于故乡的回忆时,作者的思绪是激荡飘逸的,印象是清晰深刻的。

尽管所回忆的内容,多数只是琐碎平凡生活的掠影,但正是这些材料,表现了故乡的淳朴可爱可亲。

这正是作者思念故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这篇作品感情深厚,语言明快、流畅、优美,绘声绘色,有不少段落就像图画一般美丽,又像诗歌一般充满激情。

特别是对于大榕树的描写,尤为精采。

作品的结尾处写到:

“故乡的亲切的榕树啊,我是在你绿阴的怀抱中长大的,如果你有知觉,会知道我在这遥远的异乡怀念着你么?

如果你有思想,你会像慈母一样,思念我这漂泊天涯的游子么?

”这发人深思的问句,把作者的思乡之情引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阅读本文时,要注意眼前景和故乡情的联系点,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黄河浪《故乡的榕树》课堂练习卷

[思考探究——]

1、故乡的榕树下,有哪些事情使我记忆深刻呢?

[根据下面摘抄,加以概括]

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杆上被人抚摸光滑了的小石狮子。

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地记忆,记忆里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

[请你对本段内容加以概括]

榕树旁清澈的小溪[鹅卵石,少女,鸭子];榕树下洁白的石桥[石碑,小石狮子]

——以上景物组合成美丽幽静而充满生命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