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第20讲城市区位城市体系与城市空间结构学案鲁教版.docx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第20讲城市区位城市体系与城市空间结构学案鲁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第20讲城市区位城市体系与城市空间结构学案鲁教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第20讲城市区位城市体系与城市空间结构学案鲁教版
第20讲 城市区位、城市体系与城市空间结构
知考纲
明考情
理线索
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多以模式图或某局部区域图为命题背景,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或调整),考查频度较高,多以选择题形式为主
一、城市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自然因素
河流
供水和水运功能(两河交汇处、河口位置、水陆联运)
气候
a.中低纬地区气温适宜,沿海地区降水丰富(适度);b.城市地处热带高原(高山)地区,气候凉爽宜人
地形
a.平原地形自然环境优越,农耕发达,便于基础设施建设,且对外联系方便;b.山区:
城市分布在河谷地带,地势平坦,供水充足
矿产资源
矿产开发促进工矿业发展
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区位
沿海、沿江、铁路干线、高速公路沿线往往是城市集中分布的地带;不同的交通运输时代城市区位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影响城市的兴衰
经济发展
农业为城市提供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工业发展是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经济布局调整促进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如深圳
政治
首都、省会促进城市发展
旅游、科技
促进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新因素
【易错辨析】城市区位包含城市的位置和城市的分布
城市的位置是指每个城市分布的具体地理位置(即在哪里),而城市的分布则是指城市的总体布局状况(即哪里多,哪里少)。
二、城市体系
1.城市作用:
区域服务和管理中心;经济增长中心。
2.城市体系: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规模不同、等级不同、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3.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中心地等级
服务范围
商品和服务
数量
彼此距离
高级中心地
大
高级
少
远
低级中心地
小
低级
多
近
4.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深度思考1】 若北京和香港是相同等级的城市,其服务范围一定相同吗?
为什么?
提示 不一定。
因为城市的服务范围除了包括城市本身外,还有附近的小城镇及广大农村地区。
这说明城市服务范围除受城市等级影响外还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三、城市空间结构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一般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城市功能分区
(1)形成:
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集聚。
(2)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类型
分布
住宅区
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商业区
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工业区
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3)特点:
①无明确的界线。
②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深度思考2】 上海外滩的繁华景象令人赞叹,这主要得益于它作为什么功能区而存在?
这种功能区的分布有何特点?
提示 商业区。
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呈点状或条状分布。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1.含义
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3.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
(2)社会因素
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3)历史因素:
早期的土地利用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深度思考3】 北京的市中心是天安门广场,这里交通便捷,为什么没有高层建筑物?
提示 因为北京是中国的古都,天安门广场、故宫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建筑。
如果在广场周围建起高楼大厦,必然会破坏这一地区古建筑的风格,与保留历史遗迹这一原则不符。
考点一 城市区位与城市等级
1.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2.城市等级体系的特点
(2018·河南适应性测试)读我国某铁路沿线城镇分布示意图,回答
(1)~
(2)题。
(1)铁路沿线城镇带形成的有利条件是( )
A.山麓地带水资源较丰富B.降水少,太阳能资源丰富
C.气候温暖湿润D.西气东输工程经过
(2)关于该区域城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克拉玛依服务范围最大B.石河子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最全
C.县城之间的距离最近D.中等城市密度最大
解析 第
(1)题,图示为西北干旱区,水资源是制约人口和城镇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图中铁路沿线城镇带必然也分布于水资源丰富区,故A正确。
第
(2)题,城镇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服务越全面,城镇间距离越远(区域内密度越小);城镇等级越低,则服务范围越小,城镇间距离越近。
图示县城为等级最低的城镇,故县城之间的距离最近。
答案
(1)A
(2)C
影响城市服务范围大小的因素
城市按规模和等级来看有大小、高低之分,一般规模大、等级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比规模小、等级低的城市大,而规模和等级相当的城市的服务范围需进行综合考虑分析。
现从单一因素角度进行分析如下:
影响因素
原因分析
实例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如沿海地区,便于对外联系,服务范围广;相反如处于内陆或地形不利的地区,其服务范围小
上海市
乌鲁木齐市
资源条件
资源丰富的城市如矿业城市,或特种资源城市如旅游城市,以资源为依托,可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提供服务
大同市
黄山市
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借助便捷的交通,可为更远的地区提供服务
湖南株洲市
人口密度
与消费水平
人口密度大、消费水平高的地区,较小范围内的人口与消费活动即可使城市提供的服务功能达到饱和,同种服务的范围相对人口密度小、消费水平低的地区要小
上海市
考法一 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1.(2014·课标Ⅰ,6)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
读下图,完成下题。
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
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
解析 兰新铁路主要经过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所以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和水源关系密切,而绿洲地区有丰富的水源,所以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绿洲的分布。
答案 B
2.(2014·大纲全国,10~11)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
据此完成
(1)~
(2)题。
(1)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
C.公路交通枢纽D.港口
(2)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
A.位置适中B.资源丰富C.气候宜人D.经济中心
解析 第
(1)题,图中显示甲城市建有港口,而该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故甲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港口。
第
(2)题,因该国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甲城市是该国最主要的港口,甲城市逐步发展成为该国的经济中心,进而发展成为该国的首都。
答案
(1)D
(2)D
考法二 城市区位与城市职能分析
3.(2015·海南地理,10~12)埃及沙漠广布,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首都开罗人口约1800万,是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015年3月,埃及宣布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区兴建新首都。
新首都作为政治中心,规划容纳500万居民,提供175万个长期工作职位。
如图为埃及略图。
据此回答
(1)~(3)题。
(1)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 )
A.平衡地区发展B.提升国家形象
C.分散开罗人口D.吸引国际投资
(2)与开罗以北地区相比,在开罗以东地区建设新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
A.农业发达B.用地充足
C.基础设施完善D.交通便利
(3)埃及新首都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所属的主要部门为( )
A.农业B.制造业C.建筑业D.服务业
解析 第
(1)题,从材料中信息“埃及沙漠广布”可知,大部分地区生存条件较差,人口稀少,导致人口“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首都开罗人口约1800万”,据此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分散开罗人口。
第
(2)题,新首都选址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区,气候干燥,人口少,农业不发达,基础设施落后,交通条件差,但是用地较为充足。
第(3)题,埃及新首都定位为埃及的政治中心,所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最有可能属于服务业部门。
答案
(1)C
(2)B (3)D
考法三 城市等级体系分析
4.(2017·课标Ⅲ,4)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
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据此完成下题。
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
解析 地铁是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其站点综合服务等级高低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周边的人流量。
答案 B
5.(2015·北京文综,3)下图为某地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的依次是( )
A.⑥①②B.⑤③⑥C.③②④D.①④⑤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等级体系。
读图可知,⑤级别最高,②、③次之且级别相等,④⑥比②③级别低且两者相等,①级别最低。
博物馆服务范围最大,乡(镇)行政机构次之、集贸市场最小,B项正确。
答案 B
考点二 城市功能区的特点
图表归纳城市三大功能区
功能区
形态
特征
区位选择及原因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
商业区活动繁忙,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原因:
①人口稠密、市场广阔;②交通便捷、便于商品流通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原因:
①减轻对市区的污染;②交通便利,降低成本
住宅区
占地面积大,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中高级住宅区
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相连
原因:
①环境优美;②文化氛围浓,人口素质高
低级住宅区
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连
原因:
①便于工人上下班;②收入低,文化教育程度低
图1为我国某大城市主干街道上的甲、乙两个公交车站台分布图,经统计,不同时刻上下车人数随时间变化有明显差异(见图2、图3)。
读图完成
(1)~
(2)题。
(1)图1所示区域最可能是( )
A.商业区B.住宅区C.工业区D.公交枢纽
(2)关于街道M、N方向的说法,最有可能的是( )
A.M、N方向皆为郊外B.M、N方向皆近商业区
C.M方向近市中心D.N方向近旅游区
解析 第
(1)题,图中两站台都是7:
00上车人数多于下车人数,17:
00上车人数少于下车人数,且站台人数多时为上班前和下班后的时间,说明该区域人员多数早出晚归,符合住宅区的特点。
第
(2)题,我国交通为右行制,据图可知,上车(出行)人数最多的是M方向,N方向出行人数少,说明M方向近市中心。
答案
(1)B
(2)C
“六看法”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
(1)看面积:
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
(2)看距市中心远近:
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3)看形态:
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
(4)看人口变化:
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
(5)看建筑物密度:
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
(6)看分布趋势:
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例逐年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
考法一 城市功能区特点分析
1.(2016·课标Ⅰ,4、6)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
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
(1)~
(2)题。
(1)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
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
(2)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市用地结构
解析 第
(1)题,根据材料“兰斯塔德地区城市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而且城市之间相互独立。
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可知,四个核心区都有各自的主要服务功能,核心区之间服务的互补性较强,因此,四个核心城市服务的种类是不同的,但每个核心区的服务范围都覆盖整个城市,等级也相同,人口具有流动性,所以不可能限制服务人口,故选A项。
第
(2)题,根据材料可知,20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兰斯塔德地区形成国际性的城市群,但城镇扩张程度小,结构体系稳定,说明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高,故选D项。
答案
(1)A
(2)D
考法二 城市功能区的判断
2.(2016·北京文综,11)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即出行能耗。
下图示意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
读图,回答下题。
据图推断( )
A.甲区多公共服务设施,靠近住宅区
B.乙是位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C.丙区商业网点等级低,服务半径小
D.丁为中心商务区,能耗昼夜差异大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
若甲区多公共服务设施,则出行次数应该多,A项错误;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于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郊区,则出行次数多,又加上距离住宅区远,出行能耗较高,B项正确;若丙区商业网点等级低,则出行次数应该多,C项错误;若丁为中心商务区,则出行次数多,距离住宅区较远,出行能耗较高,D项错误。
答案 B
3.(2015·四川文综,5~6)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
00时和10:
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
读图回答
(1)~
(2)题。
(1)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 )
A.行政区B.商务区C.住宅区D.工业区
(2)根据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推断,该城市位于( )
A.丘陵地区B.平原地区C.山地地区D.沟谷地区
解析 第
(1)题,在工作日中0:
00时为绝大多数人休息的时间,10:
00时为工作时间。
通过两幅图的比较可以看出,甲地带在0:
00时人口分布较为密集,而在10:
00时变得较为稀疏,说明甲地带的功能以居民休息为主,应该为住宅区,故C项正确。
第
(2)题,该城市地域结构大致以中心商务区为圆心向四周成同心圆模式,形态为团块状;而山地、丘陵、河谷地区城市往往呈条带状,故A、C、D项错误,B项正确。
答案
(1)C
(2)B
考点三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1)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2)交通通达度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
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着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2.其他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2017·课标Ⅲ,5~6)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
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据此完成
(1)~
(2)题。
(1)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
A.中心商务区B.森林公园
C.大型住宅区D.产业园区
(2)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解析 第
(1)题,由图中可看出,甲、乙、丙三站点为一级站点或二级站点,综合服务等级较高;甲站点位于市中心附近,人口流动量大,市场广阔;乙、丙位于内环线与地铁线相交处附近,交通便利,人口流量大,因此甲、乙、丙适合中心商务区的分布,故选A。
第
(2)题,读图分析可知,该城区由内环、二环、三环组成,城市空间形态是团块状的,根据图中一级站点的分布,可知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故选C。
答案
(1)A
(2)C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的不同造成了地租差异;二是城市各项功能活动(如商业、工业、住宅等)的付租能力往往随空间位置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城市功能分区是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考法一 功能区与地租曲线的判断
1.(2016·江苏地理,13~14)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图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是( )
解析 第
(1)题,住宅区在城市各功能区当中占地面积最大,分析图例可知①最可能为住宅区,正确答案为A。
第
(2)题,根据各功能区布局特点分析图例可知①为住宅区、②为工业区、③为商业区、④为仓储区,因此甲—乙方向地租最高的点为③处,交通便利的地方地租较高;根据城市人为热量排放特点,工业区附近及交通流量大的住宅区及商业区附近气温较高,对比分析C项符合题意。
答案
(1)A
(2)C
考法二 地租因素对城市建设影响
2.(2014·重庆文综,1~2)有人把城市楼房超过90m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城市个头”。
2011年香港和重庆“城市个头”在中国排名靠前。
据此完成
(1)~
(2)题。
(1)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下列原因更合理的是香港( )
A.洪涝灾害更少B.淡水资源更多
C.经济水平更高D.土地成本更低
(2)近年来重庆“城市个头”不断长高,其主要积极影响是( )
A.节约建筑用地B.缓解交通压力
C.降低建筑能耗D.扩大用地规模
解析 第
(1)题,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说明香港地区高楼比重庆多,洪涝灾害,淡水资源都不是影响楼层高度的因素,A、B项错误。
香港经济发达,地价昂贵,因此楼层较高,C项正确。
香港土地成本比重庆高,D项错误。
第
(2)题,城市楼层不断增高,单位土地上所建建筑面积增多因而可以节约建筑用地,A项正确。
楼层不断增高,人口相对密集,不会缓解交通压力,B项错误。
楼层不断增高,增加施工难度,从而提高建筑能耗,C项错误。
城市楼层不断增高,相对而言节省建筑用地,减小用地规模,D项错误。
答案
(1)C
(2)A
考点四 城市功能区的布局与评价
1.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1)主要是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基本原则如下:
类型
布局原则
从风向
角度考虑
对大气有污染(有害气体和烟尘等)的工矿企业(如石油化工厂、火力发电厂等)
当地为一个主导风向,应布局在下风向
当地为季风区,则应布局在与冬夏季风风向相垂直的郊区
最佳位置是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从河流角
度考虑
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工矿企业(如印染厂、农药厂、化肥厂等)应布局在远离生活区和生活用水取水口的下游河段
从环境综
合效益的
角度考虑
居民点可以和无污染、规模小但劳动力需求多的工厂企业(如电子装配厂、家具制造厂等)交错分布
对环境有轻度污染的工矿企业应当与居民点有一定的距离
对环境有严重污染的工矿企业应远离居民区,并有卫生防护带加以隔离
(2)住宅区要建在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
(3)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要有卫生防护带,带内可植树造林,安排一些非公用建筑物,如仓库等。
这样既可对住宅区起到防护作用,又可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
2.功能区分布是否合理的评价
判断功能区的布局是否合理,主要从工业区和住宅区的布局,如距城市的远近、常年的风向、河流流向等来判断。
(1)根据材料信息,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及相关的地理事物、图中的指向标等判断风向。
(2)根据等高线、河流的粗细变化等判断河流的流向。
(3)注意高级住宅区和行政区、文教区相连,高新技术产业区应接近高等院校,建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
下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
完成
(1)~
(2)题。
(1)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 )
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
(2)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 )
A.①处和③处B.①处和④处
C.②处和③处D.②处和④处
解析 第
(1)题,组团式城市布局分散了城市功能区,且穿插布局绿地,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但是会增加各区的距离、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弱化各区之间的联系。
故选B。
第
(2)题,物流园区要靠近交通便利的高速公路出入口;化工园区要布局在盛行风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和城区河流的下游河段,以便减少对城区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从等高线分布可见,图示区域河流总体由东向西流,因此分别选①和③。
故选A。
答案
(1)B
(2)A
城市规划要注意“风”“水”“宝”“地”
(1)“风”——注意图中的风向条件,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盛行风的下风地带,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2)“水”——应保证污水不流向居住地,有水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河流下游。
(3)“宝”——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依据产品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要素的特殊要求,综合考虑是否需接近原料地、燃料地,接近市场,接近廉价劳动力丰富的地区,接近交通运输线、点或接近科研中心等。
(4)“地”——从地域空间联系和地形的角度分析。
考法 城市空间结构布局调整与影响
(2016·上海地理,23~24)海港城市秦皇岛市为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致力于发展成为北京的又一出海大通道。
据此完成
(1)~
(2)题。
(1)在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中,秦皇岛市依托海岸线打造由北向南延伸的城市发展轴。
这样做是为了( )
A.扩大城市土地面积B.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C.传承悠久历史文化D.发挥自然环境优势
(2)秦皇岛市将玻璃制品制造、食品加工、金属冶炼等企业从沿海向中部发展轴转移。
这样做的作用主要是( )
A.转移企业污染空间B.优化城市功能分区
C.调整第二产业结构D.扩大农业用地范围
解析 第
(1)题,秦皇岛北部是山地,南部临海;依托海岸线打造由北向南延伸的城市发展轴,可发挥自然环境优势,来调整城市布局。
D正确。
第
(2)题,秦皇岛市南部沿海打造休闲旅游、出海港口建设,引导工业向中部、北部发展,可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以优化城市功能分区。
B正确。
答案
(1)D
(2)B
限时规范专练
(时间:
45分钟 满分:
9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8·临沂模拟)城市不同功能区发展程度的差异,可以通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