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正比例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2272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正比例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认识正比例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认识正比例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认识正比例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认识正比例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认识正比例教学设计.docx

《认识正比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正比例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认识正比例教学设计.docx

认识正比例教学设计

课题:

认识正比例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第十二册P62例1试一试P63练一练P66练习十三1、2、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正比例,能够准确判断相关年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从而探究数量变化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养成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习惯,从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的重难点:

能够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1

一、复习:

1、已知路程和时间,怎样求速度?

2、已知总价和数量,怎样求单价?

3、已知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怎样求工作效率?

活动2

二、认识正比例:

1、出示例1;

2、要求学生写出几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3、它们的比值有什么特点;

4、时间和路程是怎样变化的?

5、趁机介绍:

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

6、完成:

(1)、P62试一试;

(2)P66练习十三第1题

活动3

三、正确表示正比例:

1、介绍用字母表示:

2、完成P63练一练P66第2题

活动4

四、归纳小结:

活动5

五、教学P66练习十三第3题:

1、分组;

2、明确目标和任务,同时教育学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3、小组完成;

4、组织汇报。

活动6

六、拓展延伸:

收集生活中有哪些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的?

 

附:

板书设计:

正比例

路程

像这样相关联的两个量比值一定,那么它们就成正比例,它们就成正比例的量

 

《正比例》教后反思

大屯中心校:

石学富

正比例的教学,是在孩子们掌握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使孩子们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正、反比例知识,内容抽象,孩子们难以接受。

学好正比例是学习反比例的基础。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联系生活,从生活中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关注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首先让学生从已有知识中寻找相关联的两个量,然后通过呈现现实生活中的三个素材路程、速度,总价、数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这两个相关联的量引入新课,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孩子们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

2、在观察中思考 

本课教学中,我注意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让孩子们通过观察两个相关联的量,思考他们之间的特征,初步渗透正比例的概念。

这样的教学,让所有孩子们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得新知,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3、在合作中感悟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倡:

引导孩子们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数学,解决问题。

在本课的设计中,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引导孩子们初步认识了两个相关联的量后,敢于放手让孩子们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学,在小组里进行合作探究,做到:

孩子们自己能学的自己学,自己能做的自己做,培养合作互动的精神,从而归纳出正比例的意义。

4、在练习中巩固提升

为了及时巩固新知识,完成了练一练习题后,又设计了两道加深题,让学生自己研究圆的半径和圆有什么关系,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让孩子们在巩固本节课知识的同时,学会通过研究会判断,同时孩子们的思维也得到了提高;最后引导孩子们自己对知识进行梳理,培养孩子们的归纳能力,使孩子们进一步掌握了正比例的意义。

 

《正比例》教学反思

大屯中心校:

石学富

正比例的知识,是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和学会了分析基本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学习反比例知识以及进一步研究数量关系的基础,内容抽象,学生难以接受。

因此,使学生正确的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所以我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例子入手,引导学生发现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相互关联的两种量。

在教学中我还积极利用了学生的自我观察,给于了学生一些较为形象具体的表格形式进行对比、分析。

从而让学生能轻易地发现两个数量间的变化关系。

在观察和对比了以后在进行意义的概括。

由浅到深逐步慢慢转化为对文字的叙述的判断。

但是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还将涉及到学生对一些数量关系的掌握情况。

但是我并没有急于地让学生背数量关系。

而是把对意义的理解作为重点,通过几个具体的表格的强化加深学生对意义的理解。

对于学生来说,数量关系并不陌生,在以前的应用题学习中是反复强调过的,但是还是有一部分的学生是对数量关系的掌握是非常不理想的。

本节课的教学并不仅仅停留在数量关系上,而是要从一个新的数学角度来加以研究,用一种新的数学思想来加以理解,用一种新的数学语言来加以定义。

因此在下一节课的复习题中我让学生大量的复习了常见的数量关系,并且联系教材复习了教材及练习中涉及到的一些数量关系,渗透了难点。

对于一些学生较容易出现错误的题目进行重点的讲解。

但是在教学中同样也感觉到,由于这个概念比较长,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要真正完整的记忆下来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对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

所以我也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抓住句中的重点,通过理解来记忆。

让学生通过相互之间说,前后同桌检查,达到对该概念的熟练叙述。

 

《正比例》教学反思

大屯中心校:

石学富

正比例的知识,是六年级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和学会了分析基本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学习反比例知识以及进一步研究数量关系的基础,内容抽象,学生难以接受。

因此,使学生正确的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我在实际教学中,总体来说是比较成功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从生活中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所以我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例子入手,引导学生发现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相互关联的两种量。

如:

一个人的“体重”与“年龄”;从家到学校“已经走过的路程”和“剩余的路程”……等等。

然后出示一组具有正比例特点的例子,再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2、在探究中发现 

  探究学习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我们研究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本课教学中,我通过表格列举出两种变化的数量在一定的情况下变化的数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从而自己发现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扩大(或缩小)若干倍时,另一种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而且这两种数量对应的数的比值始终不变。

从而理解正比例概念的本质特征。

在教学中,使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究中获得新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学习兴趣。

 

  3、在交流中升华 

  在本课的设计中,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运用启发式的教学原则,给学生以充分交流的时间、空间,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交流,使学生把探究中的发现,通过相互交流的形式进行展示,使每个学生不但展示了自己成功,也分享了别人的成果。

学生不仅学到了新知,在其他方面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4、在生活中应用 

学习数学目的是运用数学,也就是为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为此,在归纳总结出了正比例的意义后,我安排了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一些正比例关系的例子,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

 

  5、在练习中发展 

  为了及时巩固新知识,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在练习的设计上,我除了设计理解正比例意义题型之外,重点设计了对学生运用正比例意义去判断生活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的题型。

在练习设计上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不同的学生都有一定的发展。

 

  6、在反思中进步。

 

  反思整节课教学,基本体现了“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又使学生在交流评价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丰富的体验,较好的实现了事先的教学设想。

 

  不足之处:

由于部分学生在以前分析数量关系这个内容的学习上没有完全过关,我也没有及时扫清学生学习上的这个障碍,所以他们虽然掌握了正比例的特征,但实际运用中,由于不能够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所以就不能够准确的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以后的教学中要先查漏补缺,以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013.4.25

 

 

 

 

《正比例》说课稿

大屯中心校:

石学富

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苏教版六年级教材下册《正比例》,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这堂课的设计。

一.说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理论依据是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自主建构正比例的意义。

我的设计理念是使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凸显主体地位。

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使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体现主导作用。

二.说教材,说学情:

(一)说教材

教材在六年级上册安排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与比的应用等内容。

我们仔细分析教材,并与其他教材作了比较,发现西师版教材对正比例内容的安排有以下一些特点:

1、教材对正比例这部分内容作了早期孕伏。

2、淡化抽象的概念教学,引入了更丰富的情境,有生活情境,也有图像情境。

3、注重比较。

4、引入图像,形数结合。

5、设计了容量较大的问题

(二)说学生

学生在学习乘法的时,已经初步接触了正比例的变化规律,在六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与比的应用等。

学生最容易掌握的是判断有具体数据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最难掌握的是离开具体数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三)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经历正比例意义的建构过程,通过具体问题,具体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初步感受生活中存在很多成正比例的量,并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过程与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并尝试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

提高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判断推理能力,同时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并乐于与人交流。

重点:

正确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难点:

能准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三.说设计,说学法

(一)说设计

1、在学生熟悉的路程、时间、速度引入正比例的量

用路程、时间、速度引入正比例的量。

目的是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激发学习的兴趣,初步感受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征。

2、从正面初步感受正比例量的特征

首先呈现给学生几组成正比例的量,目的是让学生从正面发现正比例的特征,初步建构正比例的意义。

3、在比较中继续感受正比例量的特征

比较分两个层次,首先表格呈现成正比例和不成正比例的两组量进行比较,然后是正比例图像比较,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中,逐步剥离无关因素,突出正比例的本质特征。

4、自主归纳正比例的意义。

(二)说学法

在本节课中,我着重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会小组合作交流。

具体表现在学会思考,学会观察,学会表达,学会思考教师要设计好问题,学会观察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表格和图像,学会表达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说,并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乐于说,善于说。

四、说教学过程,教学效果:

(一)在学生熟悉的用路程、时间、速度引入正比例的量

我们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整个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自主建构正比例的量

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正比例的量是本节课的中心任务,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在教学中安排了三次感知、体验正比例的活动:

(1)从正面初步感受成正比例量的特征

出示教材62页例1:

(2)师生互动,总结正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但它们的比值一定,像上面这样的两种量,叫做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但它们的比值一定,像上面这样的两种量,叫做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五.合作探究,拓展训练,综合练习。

通过练习,让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实现共同发展,教学相长。

我国教育家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快乐是求知的动力。

让所有的孩子都在乐中学吧!

 

2013.4.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