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0219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承德市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北省承德市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北省承德市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北省承德市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北省承德市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承德市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

《河北省承德市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承德市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承德市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x

河北省承德市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

卉原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50题,每小题1分,计50分)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的父系社会就有了姓氏,源于居住村落、部族、君主封地等。

据此判断“宋”姓源于()

A.君主封地B.帝王赐姓C.居住村落D.生活部族

2.有“天子驾六”的说法。

逸礼《王度记》曰:

“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西周推行的宗法等级关系②西周推行嫡长子继承制

③西周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④西周有着严格的礼乐定制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3.《汉书·地理志》载:

“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口口。

”材料中的“口口”是指(  )

A.郡县制    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D.行省制

4.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写道:

“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统一全国文字

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实现了国家统一和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5.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中国古代某项制度:

“中国政府只有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

……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

”孟德斯鸠评价的是(  )

A.分封制B.君主专制制度C.三省六部制D.中央集权制度

6.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分给其他子弟。

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主。

对此措施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分割王国封地B.剥夺王国封地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王国问题基本解决

7.《宋史纪事本末》卷2载:

“朝廷以一纸下郡县,如身使臂,如臂使指,无有留难,而天下之势一矣。

”这段材料表明宋代(  )

A.实现了国家统一B.开始实行郡县制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增强D.郡守县令由中央任免

8.据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记述,唐代科举考试主要科目及内容如下:

科目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诗、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以上材料说明唐代科举制(  )

①实行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②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③检测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明经科考试难度大于进士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下图是西周初年的分封图,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

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②同姓诸侯多分布在经济富庶地区

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疆域④分封制导致了各诸侯国割据混战

A.①③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0.根据下面图表所提供的信息判断该结构图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政权结构(  )

A.元朝    B.宋朝C.明朝D.清朝

11.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12.《白虎通义·德论》记载:

“宗者,何谓也?

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

《礼》曰:

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

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

所以长和睦也。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

”以上材料表明西周宗法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建立大宗小宗体系B.明确血缘关系的亲疏

C.确立贵族生活准则D.巩固分封制的统治秩序

13.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沿袭和完善,观察下图判断该图所反映的行政区划属于哪一朝代(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4.陈旭麓先生曾说过,“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而是被轰出中世纪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世纪”喻指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

B.中国“被轰出中世纪”的事件是鸦片战争

C.中国走不出中世纪的重要因素是自然经济和专制制度

D.“被轰出中世纪”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5.某条约规定:

(一)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

(二)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

”“……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6.有学者认为:

“与所谓‘器物—制度—文化’的三阶段说不同,近代中国人实际上经历的探索过程是‘西化’—‘反西化’—‘现代化’。

”下列对应该观点所说探索历程“‘反西化’—‘现代化’”两个阶段的是()

A.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B.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17.鲁迅说:

“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

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

”中国近代史上迫使西方列强采取“以华制华”策略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

18.“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

”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

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

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B.辛亥革命推翻朝廷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19.某历史档案馆文档记载:

“中国共产党及各根据地政权承认国民政府颁布的宪法法律的效力,根据地的法令以上述宪法法律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并根据各根据地的特殊情形予以制定。

”这两种法律制度的并存,反映了(  )

A.国共党内合作方式的要求B.中共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愿望

C.国共合作抗日政策的实现D.国民党迫于国内和平的压力

20.美国《时代》1938年1月3日载:

“……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

”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卢沟桥抗战B.淞沪会战C.太原会战D.台儿庄战役

21.蒋介石曾经在日记中写道:

“凡我中国之寸土失地皆洒满吾中华民族黄帝子孙之血迹,使我世世子孙皆踏此血迹而前进,永久不忘倭寇侵占与惨杀之历史……”。

在日军攻占南京后,他拒绝德国方面的斡旋,坚持既定的抗战国策。

决定蒋介石抗战态度的主要因素是(  )

A.战争的性质B.对敌我双方形势的正确分析C.国际方面的有利条件D.民族立场

22.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3.鲁迅先生曾说:

“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D.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24.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孔庙,砸孔子牌位,把儒家经书斥为“妖书”,严禁军民诵读和收藏,还专门成立了“删书衙”,负责将“四书”、“五经”中的“一切鬼话、怪话、妖话、邪话,一概删除净尽,只留真话、正话”。

这表明太平天国起义()

A.领导人认识到解放思想的重要性B.是一场破旧立新的文化革命运动

C.冲击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D.较为彻底地摆脱了封建思想束缚

25.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

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A.宣扬人人生而平等思想B.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D.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26.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

“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其中“煮豆燃萁”是指()

A.永安建制B.天京事变C.北伐失利D.安庆保卫战失利

27.有人认为:

“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

”从“过去”到“现代”的历史分界点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  )

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28.下图两部文献有其共性的一面,对此正确的表述是…(  )

A.都反对封建地主压迫,但都没有真正地落实

B.都成为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反映了农民强烈要求土地的愿望

C.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D.都以绝对平均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以建立民主政治为奋斗目标

29.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C.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D.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

30.孙中山先生研究了太平天国之后,得出结论说:

“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

”该观点(  )

A.基本否定太平天国B.客观地评价太平天国

C.高度肯定太平天国D.片面地评价太平天国

31.中国近代史上,上海许多商家曾把招牌中的“满”字改成了“新”字,如“满汉首饰”、“满汉茶食”等改成了“新汉首饰”、“新汉茶食”,这主要是由于(  )

A.维新变法的兴起B.辛亥革命的进行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D.五四运动的爆发

32.下图是湖北省某中学高一某同学关于近代史上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课堂笔记,根据笔记内容判断该事件()

A.使中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B.使中国彻底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压迫

C.使得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33.有誓词称: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

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

”誓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B.国民革命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34.1949年毛泽东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其主要原因是(  )

A.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

B.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C.完成了对中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提出改革开放伟大战略,引起中国社会的巨变

35.下图物证资料,可以直接用于研究(  )

A.国民革命北伐战争B.国共十年对峙C.抗日战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