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项目建议书工程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1337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性炭项目建议书工程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活性炭项目建议书工程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活性炭项目建议书工程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活性炭项目建议书工程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活性炭项目建议书工程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活性炭项目建议书工程版.docx

《活性炭项目建议书工程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性炭项目建议书工程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活性炭项目建议书工程版.docx

活性炭项目建议书工程版

 

利用污泥和褐煤生产活性炭技术

项目建议书

 

创业团队

2010年10月

第一节产品介绍

1.1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活性炭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吸附剂材料。

它是利用植物、煤炭、化工料、污泥等为原料,通过热解碳化、催化活化、漂洗、烘干和筛选等一系列工序加工制造而成。

活性炭广泛应用于工业、市政家庭、环保等各个领域。

石化行业主要用于脱色、脱臭、催化剂载体;食品行业的饮料、酒类、味精母液及食品的精制、脱色;黄金行业的黄金提取、尾液回收;环保行业的污水处理、废气及有害气体的治理、气体净化;市政家庭的香烟滤嘴、木地板防潮、家庭居室空气净化、汽车汽油蒸发污染控制,市政自来水净化等。

由于活性炭的优越特性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活质量高要求,活性炭的用途不断扩大,需求量日益增长,尤其是作为现代社会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一种必不可少的炭质吸附材料,活性炭市场前景更加广阔。

我国活性炭平均每年出口增长率大约在10%左右,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出口市场。

中国国内活性炭市场每年以8%以上的速度增加。

尽管我国的活性炭是世界上的生产大国,但并不是活性炭强国,我国的活性炭生产企业90%是小企业,生产活性炭的厂家大部分规模不大(年产活性炭小于10000吨),新产品开发能力差,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市场缺口很大,尤其是优质、专用型和技术含量较高的活性炭仍然需要进口。

扩大规模、开发高中档产品将是我国活性炭企业的发展方向。

污泥处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性问题,我国政策要求县级以上城市必须建设污水处理厂,从污水处理厂出来的污泥已经成为市政的头痛问题。

由于大多数城市在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同时没有考虑污泥处理问题,导致了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新问题。

通常,吨污水大约产生污泥0.5kg,目前,全国城市污水处理总规模将达到1×108m3/d,污泥量达到5×104t/d。

这些污泥大多数采用填埋方式处理,造成新的水土污染问题和占用土地问题,新近开发的污泥干化技术和污泥焚烧技术,又因为投资大、产出小,易产生新的二次污染等问题难以得到大面积推广。

目前,各大城市基本上采用付费处置的方式解决城市污泥问题,通常吨污泥的处置补贴费为50-200元。

污泥生产活性炭属于新近开发的热点技术,已经成为业内公认的最有发展前景的污泥处置方向。

该技术与现有污泥处置技术相比,其主要优点在于能够同时满足污泥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三化”要求。

但是,此项技术目前尚未工业化生产应用,其主要原因在于:

(1)由于污泥含有约85%的水分,单独制成活性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污泥自身产生的热量不能满足工艺系统的需要,导致加工成本偏高,没有市场竞争力;

(2)由于污泥含有大量的灰分,干污泥中的灰分含量约35%,污泥单独生产活性炭的碳含量不足,需要添加增碳剂,这也导致了污泥活性炭的成本增加,缺乏市场竞争能力。

 发达国家在煤炭资源利用方面,为减少对大气的污染,一般对直接燃煤采取限制性措施,但对煤的液化、气化和非燃料利用一直给予鼓励。

因此,对煤的各种深加工以及综合利用已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

褐煤的煤化程度浅,水分高,热值低,在工业应用方面远不如其它煤种广泛,我国的褐煤储量约为41101亿t,是有待开发利用的煤炭资源。

针对我国活性炭市场需求及其发展趋势,为了满足我国城市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效益化的“四化”处置问题,本方案提出“城市污泥和褐煤生产活性炭技术”。

该技术方案是基于试验证明的污泥和褐煤共碳化“协同效应”原理,充分利用污泥和褐煤在高温碳化过程中发生的“协同效应”,同时达到提高产品质量与降低生产成本的双重效果,进一步增强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其主要市场竞争优势表现在:

(1)政策优势:

项目以处理城市污泥为主,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符合国家政策,容易立项,并享受国家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2)经济效益优势:

与单独的污泥制备活性炭相比,本项目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能量自平衡和碳平衡,能耗成本和添加剂成本显著降低;与褐煤单独制备活性炭相比,本项目技术方案以污泥为原料,大大降低了原料成本,同时还能够获得污泥补贴资金和税收优惠政策,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3)技术优势:

本项目实施的关键在于所用的原料和原料之间的配比,这方面的技术在国内外尚属首次,项目实施单位具有专利技术的独家垄断性,因此,项目技术方面具有独占市场的优越性。

项目实施成功后,可望开辟一条城市污泥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实现污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和效益化的“四化”处理,彻底解决我国的城市污泥问题;可以通过本项目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生产出低成本活性炭产品,并以低成本的市场优势,获得市场主动权,进而主导活性炭市场的发展;本项目实施后,可以采用“连锁店”形式在国内外设点铺面,最终大造污泥煤基活性炭全球产业集团。

1.2产品加工原理

本项目产品是具有丰富微孔结构的活性炭。

其主要原料是,来自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和变质程度较低的褐煤。

其主要加工过程是:

通过原料按比例定量混合+干燥脱水+成型+碳化+高温活化+冷却+脱灰+干燥+整粒+包装等工艺过程,将原料加工成活性炭产品。

活性炭产品质量是以其吸附吸能来评价的,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好坏主要由其中的孔容积和孔结构尺度来决定的。

高品质的活性炭要求有丰富的孔容积和微孔结构,活性炭产品质量的表征通常采用比表面积、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苯酚吸附值等指标。

高品质活性炭的比表面积达3000m2/g,碘吸附值达1500mg/g,亚甲基蓝吸附值达300mg/g,苯酚吸附值达250mg/g。

活性炭品质的高低主要与生产原料的选取和加工工艺两个方面决定的。

对于原料的选取而言,主要选取含碳物质的原料,包括煤炭、半焦、生物质、污泥等。

活性炭原料要具有易得性和廉价性,同时含有丰富的挥发物质和除碳、氢外的杂原子物质(如硫、氧、氮等),因为挥发组分和杂原子物质均有利于生成多孔结构。

城市污泥和低变质程度的褐煤具有易得性和廉价性特点,同时含有丰富的挥发组分和杂原子成分,属于较为理想的活性炭生产原料。

项目主要原料污泥与褐煤的成份分析结果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活性炭产品污泥原料的成份分析(空干基)%

工业分析

元素分析

Mad

Aad

Vad

FC,ad

WS,ad

WC,ad

WH,ad

WN,ad

WO,ad

7.70

23.41

60.93

7.96

1.21

37.94

4.79

5.97

18.98

表2活性炭产品褐煤原料的成份分析(空干基)%

工业分析

元素分析

Mad

Aad

Vad

FC,ad

WS,ad

WC,ad

WH,ad

WN,ad

WO,ad

6.66

10.42

40.49

42.43

0.32

63.67

5.24

1.13

12.56

获得高品质的活性炭产品还与加工工艺直接相关。

活性炭生产工艺通常是将原料先炭化除去其中的可挥发成分,生成富碳的固体热解物,然后再利用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氧化性气体与含碳材料内部的碳原子反应,通过开孔、扩孔和创造新孔而形成丰富的微孔。

一般炭化温度为400~600℃,活化温度800~1000℃。

活化是决定活性炭品质的最重要环节。

通常采用的是化学活化和物理活化两种方式。

化学活化就是在原料中加入化学活化剂(如氯化锌、碳酸钾、磷酸、氢氧化钾等),然后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活化处理,最终达到提高活性炭品质的效果。

化学活化法虽然具有显著提高活性炭品质的效果,但是,同时也产生许多负面影响,主要是:

(1)成倍增加产品的原料成本和加工成本;

(2)增加工艺流程,往往需要水洗和酸洗工艺,增加了初投资和运行成本;(3)带来新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废水处理和固废处理问题。

因此,目前工业上大多不采用化学活化法生产活性炭,转而采用物理活化法。

与化学活化相比,物理活化制备活性炭的生产工艺简单、清洁,不存在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活性炭不需要清洗,可直接使用,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物理活化法制备活性炭常用的活化剂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其活化机理为:

C+CO2=2CO

C+H2O=CO+H2

CO+1/2O2=CO2

H2+1/2O2=H2O

由于二氧化碳分子的直径大于水分子,其在炭颗粒孔道内的扩散比较困难,扩散速度慢,使二氧化碳与微孔的接近受到较大的限制,因此在给定的活化温度下,水蒸气的活化反应速度高于二氧化碳。

采用的原材料不同,同时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活化剂流量等活化条件也影响了活化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气体活化剂先除去炭化过程中形成的非组织炭中间物,然后与石墨微晶的活性炭反应。

活性位的形成机制以及在微晶石墨层水平及垂直方向上炭的相对反应速率决定了孔的结构变化。

研究认为,当扩散速率大于反应速率时活化为反应所控制,此时有利于气体发挥造孔作用。

H2O分子的尺寸较CO2分子的尺寸小,H2O在颗粒间的扩散速率大于CO2的扩散速率,所以,

前者活化温度在800~850℃范围,后者活化温度在900℃以上。

以水蒸气为活化剂时,活化温度在800~850℃,随着活化时间的延长,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微孔数量均会逐渐增加,但当温度大于860℃时,扩孔现象加剧,微孔数量减少。

二氧化碳活化可以制备出比表面积3000m2/g左右的活性炭,但是活化时间长达上百小时。

如何加快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间、降低反应能耗是物理法活化工艺的关键。

研究表明,粒径为0.28~0.90mm的椰壳炭以水蒸气和CO2活化10~17h可以制备出比表面积超过2700m2/g的活性炭。

在活化过程中,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可显著提高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间。

在炭化料中加入其他钾盐均有明显的催化作用;钾元素质量分数在6%时,所得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最大。

1.3产品的应用

活性炭作为优良的吸附剂有着广泛的应用。

活性炭在工业上的主要用途为:

(1)用于液相吸附

自来水、工业用水、电镀废水、纯净水、饮料、食品、医药用水净化及电子超纯水制备;蔗糖、木糖、味精、药品、柠檬酸、化工产品、食品添加剂的脱色、精制和去杂质纯化过滤;油脂、油品、汽油、柴油的脱色、除杂、除味、酒类及饮料的净化、除臭、除杂;精细化工、医药化工、生物制药过程产品提纯、精制、脱色、过滤;环保工程废水、生活废水净化、脱色、脱臭、降COD。

(2)用于气相吸附

苯、甲苯、二甲苯、丙酮、油气、CS2等有机溶剂吸附与回收;香烟过滤嘴、装修除味、室内空气净化(甲醛,苯等的去除),工业用气的净化(如CO2、N2等);石化行业生产、天然气净化、脱硫、除臭、废气的治理;生化、油漆工业、地下场所、皮革工厂、动物饲养场所的空气净化、脱臭;烟道气的臭气吸附、硫化物吸附,汞蒸汽的去除。

(3)用于高要求领域

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钯、钌、铑、铂)、贵重金属回收及黄金提取;血液净化、汽车炭罐、高性能燃料电池、双层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贮能材料、军事、航天等高要求领域。

表3不同形态活性炭的主要应用状况

粉末活性炭

颗粒活性炭

柱状活性炭

主要应

用领域

医药,制糖,食品,水处理等

用于合成纤维载体,空气、水净化,聚氯乙烯载体

饮用水净化,医药,空气净化等

活性炭在行业中的应用如下:

◎石化行业:

  无碱脱臭(精制脱硫醇)——重催的精制装置。

  乙烯脱盐水(精制填料)——乙烯装置。

  催化剂载体(钯、铂、铑等)——苯乙烯、连续重整装置。

  水净化及污水处理——上水及下水的深度处理。

  ◎电力行业:

电厂水质处理及保护——锅炉装置。

  ◎化工行业:

化工催化剂及载体、气体净化、溶剂回收、及油脂等的脱色、精制。

  ◎食品行业:

饮料、酒类、味精母液及食品的精制、脱色。

  ◎黄金行业:

  黄金提取——适用炭浆法、堆浸法提金工艺

  尾液回收——金矿的废物利用及环境保护

  ◎环保行业:

用于污水处理、废气及有害气体的治理。

  ◎相关行业:

  香烟滤嘴、木地板防潮、吸味、汽车汽油蒸发污染控制,各种浸渍剂液的制备等,比如活性炭可以作为活性碳罐的填充物用来生产摩托车碳罐汽车碳罐等。

1.4产品技术指标

表4为本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本产品性能与达到了木质活性炭产品相当的水平。

表4产品主要技术指标

检测项目

技术指标

A炭

B炭

碘吸附值mg/g

900-1000

≥900

强度%

≥90

≥85

表观密度g/cm

0.45-0.55

0.32-0.47

干燥减量%

≤10

≤10

PH值

5.5-6.5

5.5-6.5

灰分%

≤5

≤5

铁含量%

0.1

0.15

1.5产品核心技术

本产品主要在现有煤基活性炭成熟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廉价易得的城市污泥和褐煤为原料,以处理城市污泥为主,辅以褐煤为增碳剂,利用现有成熟的煤基活性炭生产工艺和装备,优化原料配比,并对碳化和活化工艺参数进一步优化,实现能量自平衡,开发出一套低成本、低能耗、清洁环保的活性炭生产工艺。

主要掌握以下核心技术:

(1)优化城市污泥和褐煤的配比

项目以处理城市污泥为主,同时兼顾碳平衡和系统能量自平衡。

以处理城市污泥为主,一方面,有利于降低原料成本,获得更多的污泥处置补贴费用,实现原料负成本,增强项目的产品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有利于获得国家项目批复,并获得相应的财税优惠政策。

兼顾碳平衡和系统能量自平衡,主要是调节褐煤的配入比例,达到碳平衡和能量平衡,最终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双重效果。

(2)原料干燥与造粒加工

项目由于采用城市污泥和褐煤为原料,污泥原料中含有约85%的水分,污泥干燥脱水是本项目的技术难点之一。

本项目以热烟气为热源将污泥与褐煤混合干燥脱水,然后对干燥脱水后的物料进行加工造粒,造粒后物料进行高温碳化处理。

由于采用烟气余热对污泥与褐煤的混合物料进行干燥脱水,有利于节约系统能源,有利于污泥物料的干燥脱水。

干燥后物料进行造粒加工,更加有利于增加颗粒强度,有利于后续热解碳化处理。

(2)采用物理活化为主化学活化为辅的叠加活化法

活化是活性炭品质的最主要环节,采用单一的物理活化,虽然具有成本较低、流程简单、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是该方法对产品质量提高程度有限,而且活化时间较长,产品收得率降低,不利于整体效益的最大化;而采用单一的化学活化法,虽然具有提高产品质量程度大、产品收得率高、活化时间短等优点,但是该方法对又会导致生产成本急剧增加,系统流程复杂,同时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

基于上述原因,本项目采用物理活化为主化学活化为辅的叠加活化法,通过对活化参数的进一步优化,获得综合成本最低、系统效益最大的活化方案,最终实现产品较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1.6产品技术成熟度

本项目的生产技术是以煤基活性炭生产技术位基础,通过原料配比优化和活化参数优化而制得优质活性炭产品。

其主要技术和装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基本工艺参数的优化确定,主要包括原料配比优化和活化参数优化。

这部分工作已经在实验室研究完成,并形成了全套工艺参数。

(2)工艺设备系统的研制,包括干燥造粒设备系统,热解碳化设备系统,高温活化设备系统以及后续的脱灰与整粒设备系统。

这方面的技术装备目前在国内污泥处理领域褐煤及制备活性炭领域均有成功应用,属于成熟技术和定型产品,不需要重新研究开发。

与传统活性炭生产系统相比,本项目以城市污泥和年轻褐煤为原料,生产优质活性炭,技术方面只需要将污泥和褐煤按照比例配合预处理加工成活性炭生产原料即可,这方面的技术也是成熟可靠的,因此,本项目技术属于成熟技术的集成优化技术,可以直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图1为成熟的活性炭生产示意图,图2-4分别为粉状、块状和柱状活性炭产品样品照片。

图1活性炭生产示意图

图2粉状活性炭图3块状活性炭图4柱状活性炭

第二节产品市场分析

2.1国内外市场状况分析

(一)我国活性炭产能及生产量分析

我国活性炭工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最初的生产规模只有几千吨,随着工业发展对活性炭的需求增加,我国活性炭工业也逐渐发展壮大,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活性炭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0万吨规模。

图5显示了2000-2008年我国活性炭产能状况,2001年至2004年我国活性炭产能平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2005年以后,由于活性炭市场已初具规模,行业利润下降,我国活性炭产能增长放缓,但仍有平均近7%的增长率,虽然增长率放缓,但我国活性炭生产能力仍持续增长,由2000年的21.5万吨增长至2008年49万吨。

目前我国活性炭生产能力在60-70万吨之间,产品主要以煤基活性炭为主,具有一批大型化、自动化程度高的活性炭生产厂家,主要分布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山西、宁夏等地,如山西新华活性炭,宁夏华辉活性炭等。

图5我国活性炭产能状况

我国活性炭2002年生产量为25万吨左右,2004年产量增长至约35万吨,这主要是由于世界范围内环保要求的提高促使活性炭需求量的增加,同时活性炭行业具有较大利润空间,进入2005年以后,由于我国受煤炭和煤焦油市场影响,且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活性炭行业发展有所放缓,2007年产量为37万吨。

随着金融危机的淡化,我国环保要求的日趋严格,活性炭行业进入恢复发展期,许多活性炭制造项目开始规划进行,许多大型活性炭厂家也正积极扩建扩大产能,如07年神华集团投资的12万吨活性炭项目开始在新疆建设,目前已形成2万吨每年的生产能力,太西煤集团也正在进行20万吨活性炭项目。

我国活性炭生产量较大的省市有山西,宁夏,天津,江西,山东等,随着老牌地区适宜制备活性炭的煤炭资源的减少,活性炭生产厂家开始转向煤炭资源较丰富且环保要求相对较低的内蒙古,新疆等地。

目前山西省年产能为约15万吨,宁夏为14万吨左右,江西和山东省也有近8万吨的年生产能力。

(二)我国活性炭需求量分析

我国活性炭生产量目前居世界首位,但是主要产品以出口为主,占产量总额的60%-70%,主要销往美国、日本、欧洲等地,受世界需求影响较大。

随着环保要求的逐渐提高,未来世界活性炭市场需求仍然会持续增长,据弗里多尼亚集团的最新报告显示,未来5年全球活性炭需求有望以年均9.9%的速度快速增长,到2014年全球活性炭需求将达到170万吨。

其中,全球最大的活性炭市场美国将以年均超过15%的速度增长,到2014年美国活性炭需求将达到69万吨。

目前我国活性炭生产能力在60-70万吨之间,是活性炭生产大国,却较少将活性炭用于环保领域。

活性炭在国外被广泛用于多个工农业领域和环境保护,尤其是汽车工业、溶剂与废气回收工业、空气净化工业、食品工业、水处理等行业。

我国正努力实现由活性炭生产大国向活性炭消费和应用大国转变。

据统计,2007年我国活性炭产量为37万吨,但消费量仅为10万吨,世界上活性炭产量第二的美国年产量为18万吨,消费却超过20万吨,可见我国活性炭行业成长潜力较大。

2009年我国活性炭市场总需求量约为19.8万吨,预计2012年国内将达25.94万,用于水处理和气体处理的将达12万吨。

另外,我国对实施油气回收的战略部署“2010年1月1日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设市城市及其他地区承担上述城市加油站汽油供应的储油库、加油站都要实施油气回收。

2012年1月1日起其他设市城市及其他地区承担上述城市加油站汽油供应的储油库、加油站也要实施油气回收措施”进一步增大了活性炭市场潜力。

在油气回收行业中,目前活性炭是最为廉价的材料,具有潜在而巨大的市场需求。

表5显示了我国2009年活性炭各行业需求量及2012年活性炭预计行业需求量。

可以看出,活性炭用量最大的领域是水处理行业,其次为食品饮料和工业。

表5我国2009活性炭需求量及2012预计需求量

行业

2009需求量(万吨)

2012需求量(万吨)

食品饮料行业

4.87

5.94

水处理

8.10

10.10

医药

1.50

1.82

汽车

0.57

0.96

工业

4.50

6.80

其他

0.26

0.32

合计

19.80

25.94

(三)我国活性炭出口状况

我国生产的活性炭大部分用于出口,图6显示了2000年到2009年我国活性炭出口总量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2000年我国活性炭出口总额为11.92万吨,随后出口量逐年增加,到2004年达到21.79万吨,2007年达到最大出口量26.28万吨,而进入2008年后活性炭出口量有所下降,而2009年出口量锐降至19.56万吨,比08年降低约22%。

分析认为,这主要是:

(1)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严重影响我国活性炭的出口;

(2)我国为迎接08年奥运会对污染严重的活性炭行业进行整顿停产,导致产量减少,同时我国对煤炭行业的整改,关闭大量小型煤矿,对煤炭行业进行重组,影响了活性炭行业的生产。

另外,近年来我国活性炭制造原料煤的日趋减少及环保政策的日趋严格也是阻碍活性炭行业生产扩张的重要影响因素。

图62000-2009年我国活性炭出口量

图7我国活性炭出口总金额

图82006-2009年我国活性炭出口平均单价

图7和图8分别是我国海关统计的2006-2009年活性炭出口总金额和平均单价,可以看出2006-2008年我国活性炭出口总金额呈不断快速增长,由2006年的1.5亿美元增长至2008年2.56亿美元,涨幅达66.5%,而在2009年活性炭出口量大幅下跌,相应的出口金额也降低至2.1亿美元。

由我国活性炭出口平均单价走势图可以看出,自2006年到2009年我国出口的活性炭平均价格稳定上升,由2006年634.6美元/吨上升到2009年1088美元/吨。

我国活性炭出口市场分布格局方面,最近几年的变化都不是很大。

出口市场省、市分布格局方面,2008年和2009年前3位出口省、市依次是山西、宁夏、天津;这基本和我国活性炭的生产布局差不多。

山西、宁夏、天津三省市是我国传统的活性炭出口大省市;这三个省市是我国传统的活性炭生产强省,煤炭等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山西,是我国第一煤炭大省,活性炭生产因而有了其他省市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其出口奠定了强力基础;一直以来这三个省市的活性炭出口均占据前三位,其品种也以煤质活性炭为主。

图92008年与2009年我国活性炭出口主要地区分布

上述三省、市的活性炭总出口在全国活性炭出口中所占份额极大,一般在6成左右,2001年是58%,2005年是60.52%,而2008年和2009年都占到了出口总额70%以上;其中山西的地位尤其突出,一般占全国的1/3左右,山西、宁夏、天津三省市2008年分别是9万吨、4.6万吨、4.2万吨,分别占总出口量的36%、18%、17%,而2009年我国出口总量大幅下跌,三省的出口总额也有所下降分别为7.2万吨、5万吨、3万吨,但出口额所占比例并没有明显变化,分别占总出口量的36.8%,18%,15%。

活性炭出口的这种“三强”格局,近几年中仍无改变,而以这三地的传统优势,估计在未来几年里,这种“三强”格局仍会维持下去。

产销国

图102008年与2009年我国活性炭出口主要国家分布

从海关统计中可看出,日本目前是我国活性炭出口的最大销售国,出口量占出口总额的25%左右。

2008年我国活性炭的主要出口国为,日本,韩国,荷兰,美国,出口量分别达到了6.18万吨(24.7%),2.75万吨(10.98%),2.37万吨(9.47%),1.32万吨(9.06%),2009年前几位出口国与2008年相同,出口量分别为5.61万吨(28.70%),2.19万吨(11.21%),1.61万吨(8.21%),1.32万吨(6.76%)。

出口价格方面,2009年我国出口活性炭平均价格为10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