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开发理论方法与案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0888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5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导力开发理论方法与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领导力开发理论方法与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领导力开发理论方法与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领导力开发理论方法与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领导力开发理论方法与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领导力开发理论方法与案例.docx

《领导力开发理论方法与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导力开发理论方法与案例.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领导力开发理论方法与案例.docx

领导力开发理论方法与案例

导论

 技能培养目标

从自我、组织和环境三个层面了解领导力的作用范围。

从引领、传导和效力三个维度分析领导力的开发途径。

从兴趣、快乐和结果三个导向理解领导力的开发目标。

技能培养要点

帮助读者了解领导力的三个层面,即自我层面、组织层面和环境层面。

指导读者从自我管理做起,结合具体的企业和岗位职责开展组织管理,并在适应组织内外不断变化的环境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工作的方向,使领导力在组织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引导读者从引领、传导和效力三个维度来解析领导力,让读者了解领导力在每个维度上的内容和要求,以及如何通过三个维度的配合,使领导力顺畅地落实到组织中的每个工作环节,带领组织朝正确的方向努力前行。

帮助读者树立目标意识,引导读者从兴趣导向、快乐导向和结果导向三类方向建立领导力的开发目标,并在实践中通过三类目标的结合,在客观把握外界环境的同时,适应组织发展现状,尊重个体需求,带领追随者们达到目标。

人群可以简单地划分为领导者和追随者两类。

真正的领导者往往把自己视作追随者,他们追随的是行业的趋势、技术的变革、人类的需求、普适的价值观和信仰。

他们的领导者地位很大程度上是他人公认的。

与之相反,追随者中有一部分人时时不忘以领导者自居,而少有忠实地追随他们的人。

历史上西汉和东汉两个皇后不同的角色扮演,至今仍不失启示价值。

一是汉武帝刘彻第一任皇后阿娇因骄狂而被废。

“金屋藏娇”的典故,讲的是汉武帝凭借与阿娇“娃娃亲”这层关系而得皇位,从此阿娇自恃拥立皇帝有功,极为骄悍而以领导自居,后被皇帝借“巫蛊事件”废除了其皇后尊位,过起了孤独凄凉的生活。

二是东汉王朝开国之君刘秀的第二任皇后阴丽华,主动放弃皇后位置而受到尊重。

《后汉书·皇后纪》: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资治通鉴》:

“近世光烈皇后虽友爱天至,而抑损阴氏,不假以权势”;国学大师南怀瑾也认为,中国这么多皇后,阴丽华算是好皇后。

可见,领导力是一种关系,就是通过引领、传导和效力,把自己的目标变为别人的需求的过程。

本章主要从自我、组织和环境三个层面,从引领、传导和效力三重维度,从兴趣、快乐和结果三类目标,让读者对领导力有较为系统的认识和把握。

第一节领导力的三个层面

一个人无论位居何处,首先是一个个体的人,个体的自我管理水平是其领导力水平的基础。

现代人的生活与工作,很难脱离组织而独行其道,组织管理水平是其领导力水平的应有之义。

人与组织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适应环境、选择环境以及局部改变环境的能力,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是检验领导力的关键。

领导力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即自我层面、组织层面和环境层面。

一、自我层面

著名企业家李嘉诚的座右铭是“建立自我,追求无我”。

一个人可以没有下属,也可能没有上司,但是一定有自我这个层面需要管理。

管理不好自我,绝对会影响自己对上级、平级、下级和组织外部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

(一)“不知道”、“不愿意”和“不能够”

一个人因为觉得没有人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而解除了婚约,未婚妻的苦苦哀求并没有改变他的决定。

而当他的未婚妻与别人谈恋爱时,他又表现出藕断丝连、依依不舍。

有这种心理的人不在少数,克尔凯郭尔(Kierkegaard)就是其中的一位。

与一般人不同的是,克尔凯郭尔从生活中悟出“不知道”、“不愿意”和“不能够”的人生三绝望(如图0-1所示),因此而成长为一名知识领导者——哲学界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

1.“不知道”有自我

一个人在世界上努力地奋斗,却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

有追求代表有欲望,有欲望则代表一个人愿意激发内在的潜能,朝着目标奋斗。

然而许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要追求什么,也不知道追求什么才能得到内心的宁静,这是由于我们不知道有“自我”。

图0-1雾里看花的“我”:

人生三绝望

从小我们被功利主义的社会教育“格式化”,被教导如何追求成功,如何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然而,这些成功和贡献是相当外在化的(如票子、房子、位子、车子),不一定出自人的内在。

计划体制下成长的很多人,辛辛苦苦工作一辈子,不知道有自我,也不能有自我,当“自我”逐步被市场化改革唤醒时,出现“五十九岁现象”就不难理解了。

2.“不愿意”有自我

2004年底的一天,笔者担任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约见学生小李来讨论毕业论文的选题,并提醒他毕业论文选题尽量与自己的学术兴趣、未来的职业取向以及现有的课程优势等方面结合。

小李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无从着手。

最后道出一句:

“老师,让我回家和我妈商量一下,好吗?

2013年春节刚过,笔者受人之托,给一位1978年出生的男士介绍女朋友,当电话打给对方后,对方的回应是,“谢谢刘哥!

这事你同我妈商量吧!

生活中,有些人不愿意有自我,习惯了父母和领导包办。

有了自我,就意味着人必须开始由自己作出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而选择并不轻松,为自己负责的压力也是非常沉重的。

3.“不能够”有自我

中国人由于深信价值之源内在于心,对于自我的解剖长远浓厚:

上起孔、孟、老、庄,中经禅宗,下迄宋明理学,都是以自我的认识和控制为主要目的。

在中国的先哲们看来,自我是一个整体,整体的自我一方面通向宇宙,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另一方面则通向人间世界,成就人伦秩序。

儒家以修养为核心的自我认识,往往把外在的社会规范和内在的价值之源混淆,并且过于重视人性中“高层”的一面,忽略了人性的弱点,对真正属于个体层面的“自我”的认识极为粗糙。

直到19世纪中叶时,中国人才有了个体层面的“自我”意识,如明末清初的李贽、顾炎武、颜元,清朝的龚自珍、魏源等,他们给“自我”以肯定或推崇,但这种呼声在整体主义价值观的巨大惯性中,既不能唤醒民众,也不能唤醒国家。

此后民族存亡之际,历史的脚步再次选择国家整体主义。

计划经济极端时期,个人仿佛是国家机器上的一个“螺丝钉”,被镶嵌在“单位”和“人民公社”之中,“不能够”有自我。

农民养鸡还被视作“资本主义尾巴”而遭抵制,这些在今天看来滑稽的事情在中华大地上存在了几十年。

到了今天,不少公职人员、国有企业的从业者、强势领导之下的职员,个人愿意有自我,努力做一个真诚的人,最后却发现不能“有”自我,这时常常不知道工作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而必须走很长的路来实现自我,因此会感到非常绝望。

(二)“现在我”、“过去我”和“将来我”

课堂上教师为调节氛围,问:

“大学里谁最有学问?

”学生的答案很多:

有回答“校长”的、有回答“院士”的、有回答“教授”的等。

教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是学校大门口的门卫。

因为他每天都在问哲学的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

”学生哄堂大笑。

1.“现在我”

“现在我”看似简单,要回答起来,还真不容易。

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每个个体都是来自过去,走向未来,活在当下。

人是一个整体,过去的经历和未来的憧憬都会对“现在我”产生影响。

至于影响的大小,则会因人而异。

据此可以大体把人群分成三类,如图0-2所示。

(1)“过去我”主导类。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把人的记忆比作移动硬盘。

有些人的“移动硬盘”从未格式化过,过去的成就或是伤痛久久留存,以至于新的生活、工作资讯没有“存储空间”。

例如,有些企业家越来越放不下过去成功的包袱,经常把过去打江山的故事挂在嘴上。

笔者曾指导过一个在职研究生,无论是课程上的自我介绍,还是课程作业,还是论文撰写,一条主线都是他毕业于某某著名的中学和某某著名的大学,以及当时的辉煌成就。

至于说他现在干什么、怎么干、为什么,一概不知。

有些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初次婚姻不幸福,从此对婚姻失去信心”等。

他们都是被过去的经历所束缚,而不能很好地生活在当下。

图0-2 时间轴上的“我”

(2)“将来我”主导类。

与前者正好相反,有一部分人又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我是要成为伟人的,我怎么能干这种小事情呢?

”“我的理想是当总裁,普通职员的工作我干不了。

”他们内心的“存储空间”被自己对未来的想象甚至是“海市蜃楼”所占据。

有一位父亲托人帮儿子找工作,说:

“儿子要求不高,只要是坐办公室就行!

”这种“将来我”势必会影响到当下工作的选择。

(3)“现在我”主导类。

一个人要有历史感,也要有梦想,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当下。

认识并接纳“现在我”是一个人负责任的表现。

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认为,自我管理首先来自认识自己。

要问自己:

我的长处是什么?

我的学习方式是什么?

我的做事方式是什么?

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沃伦·本尼斯(WarrenBennis)的《成为领导者》一书的中心假设就是:

领导者是那些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人。

他们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及如何取长补短,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及如何与别人沟通自己想要什么,以获得别人的合作和支持,并且知道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

2.“过去我”

人生是一个过程,我们没有办法选择重新再来,客观地看待“过去我”,做好点滴总结和合理切断,为“现在我”和“未来我”增加经验和自信,不失为一种聪明的选择。

“过去我”与原生家庭有密切的联系。

原生家庭就是我们出生或成长的家庭。

正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家庭作为一个人最初的生活和成长的环境,在个体的人格塑造、习惯形成、视野开阔、人际沟通、行事风格、形象风貌等方面无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家庭不是讲理的地方,而是讲爱的地方,每个人要学习爱。

爱是投入而非获得;爱是包容而非纵容;爱是亲密而非无原则;爱是用心而非失我;爱是帮助而非控制;爱是理念更是行为。

家庭爱人,也可能会伤人:

宠爱、溺爱、要求听话、专制、自我为中心、压制自我、否定、完美主义、否定自由、暴力、不信任、关系失衡、分多聚少。

家庭的某些伤害可能会对个人产生长时期的影响,有学者将这种影响称作“心理按钮”或“动则恒动”。

每个从原生家庭出来的人是幸运的,也是异常脆弱的。

首先要接受自我,认识自己;然后要自我肯定,准备自己;再是自我学习,超越自己。

底线是不要损己,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往往是不理智的人。

感恩原生家庭,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选择原生家庭,但智者能够做到扬长避短。

合理切断与原生家庭的联系,从原生家庭中接管自我,学会对自己的今天负责任。

“过去我”不是时点的概念,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就个体而言,指从出生到现在这段时间。

借用哲学家的语言,相对明天而言,今天即将成为“过去我”。

就群体来说,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得以延续,一个民族的性格能够形成,离不开群体的“过去我”、“现在我”和“将来我”不断相传、沉淀和转化的过程。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如何客观地看待“过去我”,对于当今的中国人来说,仍是一个重要但众说纷纭的课题。

媒体评论员马立诚在《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一书中,将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概括为八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即邓小平思想、老左派思想、新左派思想、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新儒家思潮和民粹主义思潮。

可见,不同类型的人,头脑中存在着不同的“过去我”。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研读。

从事领导力研究的青年学者刘澜指出,中国有两千多年的专制史,社会上层是君主专制,基层是“家族本位”。

在这种传统文化中长大的每个人,头脑里或多或少都会有帝王思想的烙印。

帝王思想就是普天之下都为我服务、唯我独尊的思想,就是我管理别人而我不被任何人管理的思想。

打上这种烙印的人很少会有自我管理的意识。

在实践中,无论是公共部门还是私营部门的管理者,上述“过去我”仍在“操纵”他们,有的甚至失去理智,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或“姓甚名谁”,这样的例子在你的身边或许就有。

3.“将来我”

“将来我”着眼未来。

辩证地来看,一方面“将来我”与“现在我”和“过去我”密切相关。

例如,一个新入职员工只为下一个小时做准备,公司的总经理们为未来3~5年做准备,而伟大的企业领袖预见未来10~20年。

另一方面,“将来我”又对“现在我”和“过去我”产生重要的影响。

大学生一旦确立了考研的目标,学习的动机和时间安排都将服务于这一目标。

但凡成功的人大都有一个远大而清晰的“将来我”。

换言之,他们既有伟大的梦想,更有合理的目标。

大成功是由小成功累积起来的,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是在达成无数的小目标之后才实现他们伟大的梦想。

一般人之所以会失败,主要原因是缺乏目标及相应的行动,也就是没有清晰可行的“将来我”对“现在我”产生积极的驱动。

他们的目标不明确,或是时常更改目标,或是目标太多而缺乏核心目标。

他们没有给目标设定期限,分成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来逐步实施。

当前,不少年轻人面临种种无耐,期盼靠运气过生活。

积极的做法是,在认知自我和外在环境的基础上,设计“将来我”,包括工作、家庭、身体、社交、道德、信仰等多个方面。

每年年底时,写出明年想要达成的全部目标,然后选四个最重要、最想要的,并从中选一个为核心目标,其余三个再排出优先顺序,定出具体的完成期限。

在列出目标之后,制订一个详细的计划,把计划依照优先顺序排列好,这样会使目标达成的几率大幅度地提升,这是每个具有领导力的人所做的事情。

领导力权威之一沃伦·本尼斯(WarrenBennis)在论述“如何成为领导者”时,给出了以下行之有效的操作建议。

(1)认识你想要什么,以及认识你的能力,并且认识到这两者之间的差距。

(2)认识什么给予你动力,以及什么给予你满足,并且认识到这两者之间的差距。

(3)认识你的价值观和优先关心的事情,以及认识你的组织的价值观和优先关心的事情,并且认识到这两者之间的差距。

(4)认识到前面三个差距之后,你是否能够而且愿意来克服这些差距。

从实践来看,无论是国内企业制订发展战略,还是商学院参与国际认证,“使命和愿景”这部分最重要,但参与者大都深感这部分最难。

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我们不能忽视,一个历史厚重、具有“中央大国”心态的民族,其习惯思维是“过去我”在将来复兴。

与之相反,西方人更具发散型思维,迪士尼经典动画片《狮子王》、《白雪公主》、《美女与野兽》、《小美人鱼》给孩子无限的想象空间,系列电影《星球大战》及著作《太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既是发散型思维的反映,又给社会大众和学界提供想象的新元素。

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有梦想。

对于个体来说,处理好“现在我”、“过去我”和“将来我”的关系,梦想将会成真!

(三)“骆驼我”、“狮子我”和“婴儿我”

每个人都渴望早日成功,而年轻时的尼采太幸运了。

1869年2月,年仅25岁的尼采被聘为瑞士巴塞尔大学古典语言学教授。

教授十年,就没了新鲜感。

1879年,尼采辞去了巴塞尔大学的教职,开始了十年的漫游生涯。

而这十年,恰恰是尼采创作的黄金时期,成就了他哲学家的梦。

这其中还有一段玩味的“师生恋”。

辞职后的尼采无所事事,在梅森葆夫人和另一位朋友雷埃的邀请下到罗马旅行。

在那里,两位朋友把一位富有魅力、极其聪慧的俄国少女莎乐美介绍给他,做他的学生。

尼采深深地坠入情网,莎乐美也被尼采的独特个性所吸引。

两人结伴到卢塞恩旅行,沿途尼采向莎乐美娓娓叙述往事,回忆童年,讲授哲学。

但是,羞怯的性格使他不敢向莎乐美吐露真情,于是他恳请雷埃替他求婚,殊不知雷埃自己也爱上了莎乐美。

莎乐美面对这两位追求者的求爱,最后却都没有允诺。

哲学家在行动方面未必擅长,但他们一定是思想的强者,给人们以启迪。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以骆驼、狮子、婴儿三种生物来比喻人类精神的变化。

精神会由骆驼变成狮子,再由狮子变成婴儿。

骆驼代表的是背负着传统道德的束缚,狮子则象征着勇于破坏传统规范的精神,最后的婴儿则是代表破坏后创造新价值的力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0-3所示。

图0-3 三维立体的“我”

1.“骆驼我”

骆驼是沙漠之舟,在戈壁沙漠的恶劣环境下,可以吃苦耐劳、艰难跋涉,这样才可以到达胜利的彼岸,所以尼采就把骆驼比喻为强者人生的第一台阶。

因为你要想成为一个强者,就必须要经历一些坎坷,必须经历一些困苦,以磨炼心志,这样再遇到波折时才不会气馁脆弱;强者还必须有健全的身心、强壮的体魄。

无论是对于职场新人还是身居要位者,服从命令、遵守规则、任劳任怨、吃苦耐劳、脚踏实地都是基本的职业品质。

2.“狮子我”

狮子之所以可以称霸一方,就是因为它的勇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人的一生会碰到很多的不确定性,需要我们有选择的能力。

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需要我们有面对挫折和困难的勇气。

凡事依赖父母、依赖上司的人不可能长大,也很难成长为领导者。

现实中,“骆驼”和“狮子”的角色容易错位。

有些人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目空一切,我行我素。

还有些人缺少主见,不敢决策,从来不敢为自己的决策负责。

一个组织中,若成员全部是“骆驼”肯定不行。

同样,一个组织中,不要说所有成员就是部分成员是“狮子”,这个组织也会因为“内耗”、“帮派林立”和“部门利益”而非常麻烦。

鸦片战争之前,世界中心意识占据着中华民族的头脑,加之长期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当时的中国人并不了解世界,也没有一个可以审视自己的世界性的参照系统。

这个时候,皇权是“狮子”,子民是“骆驼”。

此后的战争,就是“骆驼”与“狮子”,尤其是国外“狮子”较量的过程。

战争的失败空前地损害了当时中国人的“中央大国”的自大心,也挫伤了民族自尊心,民族心态由“唯我独尊”逐步转向“崇洋媚外”。

加之“五四”文化革命思潮的更深刻、更彻底的反思,完成了又一重大发现,那就是要把国家这个大“狮子”推向现代化,新中国的成立也就是这种思潮的结果。

此后的建设过程简单地概括就是全民“骆驼”化,即国家这个大“狮子”主导包括意识形态、政治活动、社会事务、经济生活和精神文化等全部内容。

但是,大“狮子”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强大起来。

迫于现实的压力,当时的决策者不得不将“围栏中”的“骆驼”们放出来,这便有了改革开放。

此后,总的趋势是让“骆驼”变为“狮子”(如个人可以创办企业、私营企业从法律禁止到修宪鼓励)、大“狮子”变为小“狮子”(如国有企业改制、一些部委转变成央企和行业协会等)。

上述模式总体态势是好的,发展的成就也是显著的。

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骆驼”、“狮子”的角色不时出现混乱,甚至“骆驼”不像“骆驼”、“狮子”不像“狮子”的情况还时有发生,这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如何将每个角色扮演到位,这是需要学习成长的,尼采理论中的“婴儿”为“骆驼”、“狮子”指引了方向。

3.“婴儿我”

“婴儿”代表新生力量,是新的开始。

婴儿是天真的,没有伪装,没有欺骗,没有恶意,始终保持着纯净的人性源头。

婴儿是无知的,因为无知才会产生出无限的求知欲望,才会去好奇地接受新鲜事物,才会不断地去看、去问、去想、去学,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婴儿是人生的起点,总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在茁壮成长,因而也代表着成长。

婴儿对“我是谁”的回答是“我就是原来的我,真实的我,无需面具的我”,是对自己的过去的一种肯定,享受人生。

“骆驼”和“狮子”唯有通过学习获得快乐成长,才会开始新的征途。

显然,这里的学习不是“会考试”,也不是为求“名”求“利”,而是对未知和规律的探索,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

当前,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绝大多数学科的体系与知识都来自国外。

个中原因有些复杂。

但我们不能忽略的一点是国人不爱读书。

有资料显示,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

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美国50本、俄国55本、以色列64本,而中国国民人均阅读图书却不足5本。

作为成长中的领导者,一定会对这种状况不满意。

短期内,我们每个人都改变不了这种格局,唯有从现在起,自己从“婴儿”做起,每天有收获、有进步,终将有希望。

总之,你想在这个世界里生存,你想在这个人世间成为强者,你就必须要向骆驼、狮子和婴儿学习,扮演好合适的角色。

你要有骆驼的吃苦耐劳,还要有狮子的凶猛霸气,更要有婴儿的天真求知,这样你才可以立地生存,快乐成长为工作和生活中的领导者。

二、组织层面

毫无疑问,苹果公司前总裁乔布斯具有很强的领导者个人魅力,但是倘若没有苹果公司这个组织,其魅力的施展由于缺少平台将会大打折扣。

(一)个体与组织

1.个体离不开组织

现代社会,个人成长必须依附组织平台,离开组织这个平台谈员工个人目标的实现只能是一句空话。

这好比大海与小溪的关系,组织是海,个人是溪,离开大海,小溪是会干涸的。

组织为个体搭建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使个体有用武之地。

组织为个体提供满足物质与精神诉求的机会,为个体拼搏奋斗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并对个体的努力予以肯定和奖赏。

因此,个体若要追求成功,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必然是离不开组织的。

当前不少创业者,在彰显他们个人创造性的同时,与他们过去所在组织的直接与间接支持是分不开的。

他们想要进一步创业成功,从人格化走向组织化,适时建设组织成为他们面临的新课题。

而对于这一点,并没有引起创业型企业家们足够的重视。

2.组织有别于个体

组织是由个体组成的,但组织具有单个个体之外的特质。

个体首先要服从组织,组织为个人搭建了舞台,个人的成功是在组织的基础上实现的。

因此,组织的利益是基础。

组织获取利益不完全是个人努力的总和,还有其他很多因素,如资源与机会的猎取等,这些类型的因素是不为单独的个人所能把握的。

有不少管理者把眼光集中在个体,而不是整体的组织,看中的是个人作用,而忽视了组织的作用,这即使有效也绝对是一种管理短视。

个人价值的实现一半在于自身的努力,一半在于对组织的认同,特别是要与组织建立起可以产生价值的关系。

关系的混乱造成组织生态的恶化,最终是破坏了组织的整体效率,个人的利益也会因此而受损。

3.个体能带动组织

任何一个组织都是由个体构成的,组织的事业是由每个个体去完成的,组织是个体发展目标和组织发展目标统一、融合的主导力量。

没有个体的努力,组织的发展目标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目标和需要的实现,不仅要靠组织的力量,更重要的是要靠个体或团体的努力与合作。

个体目标和需要的满足是个体主动性、积极性和潜能发挥的直接动力,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基本保证。

好的领导者,既善于融入组织,更能建设组织,引领组织开创新的局面。

(二)组织的层面

根据个体在组织中的发展历程,可以把组织的层面划分为基层、中层和高层。

在每个层面上,个体的工作重点、领导力发挥的方式都有所不同,如图0-4所示。

1.基层领导力

在组织基层人员中,有一个特殊群体,那就是刚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称作组织新人,其主要面临着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工作技能相对欠缺。

由于大学的课程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部分脱节,造成组织新人所具备的工作技能不能完全满足工作的要求。

第二,组织融入过程中的主动性不够。

由于组织新人在入职前的人际交往和沟通技能欠缺,导致组织新人在组织融入过程中的主动性往往不够。

第三,急于获得认同与表现,不能很好地专注做事,缺乏自我积累和自我准备的理念。

第四,由于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加之工作、生活环境的变化,组织新人在工作、角色方面的转换较为缓慢。

图0-4 组织金字塔中的领导力

总之,由于个体能力的差异,组织新人遇到的“困惑”和“迷茫”也有所不同,有些是学校、组织等外界因素所致,而更多的是自身能力的欠缺。

因此,组织新人当前的重点是从“组织外人”变成“组织内人”,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调整心态,把自己归零,重新开始,在做事的过程中不断提升领导力水平。

组织新人渡过了初期的不适应,逐步融入到组织,成为组织基层中的一员。

然而基层成员在现实中又遇到了新的“困惑”和“迷茫”,一般主要有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疲于工作,忙于救火,对工作缺少及时的总结和提炼。

第二,对于领导和同事正常关系的建立,并不是十分擅长。

第三,对自身缺乏清楚的认识,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往往感到迷茫。

第四,知识结构、技能结构和人际网络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提升。

基层成员的“困惑”和“迷茫”来源于自我、团队和组织等多个方面的原因,但关键是由于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认知障碍,对别人我们能看清楚,但对自我却时常认识不清楚。

“自我认知”是做人、做事的基点。

我们不能祈求组织和环境的变化来适应我们的要求,而应先认清自己,积极地进行自我储备和实践的历练,才会在自我的成长过程中少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