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小学生怎样学会做人-讲稿.doc
《(正)小学生怎样学会做人-讲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小学生怎样学会做人-讲稿.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要学会做人
德育讲座讲稿
常言道,做人难。
做人是一门学问。
学会做人非一时之功,而是一生中时时事事处处都要面对的课题。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学习做人要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逐步陶冶自己,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人来一世,无外乎两件事:
一件是做人,一件是做事。
做人固然没有一定的法则和标准,但它存在一定的通则,一定有它的技巧与规律。
这里只能说些小道理,大提示。
一、首先要学会尊重师长,关爱他人。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尊老爱幼,团结互助。
作为子女,要理解父母供养自己念书的艰辛,应明白父母将全部的心血和希望倾注在我们身上,懂得疼爱父母,尊重父母,珍惜父母的血汗钱;更要尊重老师的劳动,认真听讲,用自己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师长和社会。
然而我们少数同学却在校不思进取,挥霍浪费,扪心自问,难道无愧?
作为同学,要学会与人相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要学会关心别人,主动帮助别人,要善于和他人沟通。
与人交往要礼貌、诚信,特别要学会尊重别人。
同学之间存在分歧、矛盾时要用理智的方式去化解,而不应使用野蛮、粗暴方式去解决,学会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用心相处,这是化解矛盾、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最佳方式。
名人尊师的故事一:
毛泽东向教师敬酒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的老师毛禹珠一起吃饭。
席间毛泽东热情地向老师敬酒,毛禹珠老先生说:
“主席敬酒,岂敢岂敢!
”毛泽东笑着回答:
“敬老敬贤,应该应该!
”
名人尊师的故事二:
周恩来向老师家属赠款
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突然患脑血栓逝世,周恩来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白色缎带上写着:
“伯苓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
”张伯苓逝世后,周恩来一直掂记着张家的生活。
1961年国家困难时期,周恩来给张伯苓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币,并嘱咐交际处要加倍关照张夫人和子女。
并向张夫人和子女赠款
名人尊师的小故事三:
朱德给老师敬礼
1959年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
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身边观众谈话。
这时,一位耄耋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这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上前,立正敬礼。
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呼唤:
“叶老师!
”,然后请叶老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才坐下。
名人尊师的故事四:
彭德怀穿便服会见教师
195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30周年纪念日。
这一天,彭德怀身穿便服,准备接见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代表。
工作人员提醒他说:
“彭总,您是国防部长,应穿军服才好。
”彭德怀说:
“今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老师应穿便服。
如今有些人受旧思想的影响,瞧不起中小学教师,我们应改变这种不良风气。
”接见时彭德怀频频向老师们问好。
名人尊师的小故事五:
鲁迅尊敬老师
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一直很尊敬。
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看望寿先生。
1902年至1909年,在东渡日本留学的8年间,他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
一次,他奉母命从日本回绍兴办婚事,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时间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先生。
鲁迅在日本还拜章太炎先生为师学文字学。
章太炎先生逝世后,他连续撰文两篇纪念。
二、要学会做一个有良好品行的人。
做一个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人。
然而我们少数同学兴趣至上,吃不得苦,缺乏毅力克服自身的缺点,甚到是只求索取,不做贡献;只图自己安逸享受,不管父母辛劳死活;如此做人人生意义何在?
我们应学会关注社会、关爱人民,努力学习,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某学校某班有一个双胞胎姐妹,学习成绩不怎样,可待人却非常热情有礼。
一次,上语文课,读书的时候,我看到姐姐没有语文书,我就走过去问她:
“你的语文书呢?
”她说给妹妹了。
我又追问了一句:
“为什么给妹妹呢?
”她说:
“因为妹妹生病了,忘带语文书了。
”这一个细小的举动感动了我,从姐姐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作为姐姐应有的对妹妹的责任与关爱。
与此相反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社会的冲击,许多家长认为,我的孩子只要读书成绩好就行了,其他一些不良的生活品质都是可以原谅的。
于是,孩子身上许多的行为习惯是令人忧心的。
比如,因为贪吃,把从地上捡来的钱拿去买零食吃;因为喜欢某个玩具,人家掉地上了,自己捡起来就当作是自己的;有些孩子放学后让爸爸妈妈来整理书包……我觉得在培养孩子有责任感的前提应是培养他们成为一个正直的有良好品行的人。
只有一个正直的有良好品行的人才会真正做到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三、学会做遵守法律的人。
我们是未来的公民,应遵守国家的法律,遵守学校的纪律,遵守社会公德。
常言道,不依规矩,难成方圆。
我们生活在大社会中,只有按照社会的规则才能保证社会的有序运行,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其行为不仅要符合中学生**常行为规范,遵守社会公德,更要遵守国家的法律,言行举止合乎规范,文明礼貌,这是文明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
案例:
2003年12月8日上午第四节课,某小学一年级(1)班学生在没有教师在场的情况下做作业。
教师在上课前曾到教室给该班学生布置作业,并让各小组组长维持纪律。
7岁的陈某在写作业时,多次与同桌说话。
陈某所在小组组长郭某(7岁)便拿起课本击打陈某的头部数下,致使陈某当场昏倒在地。
事故发生后,学校立即派人把陈某送往医院,经诊断为癫痫病(击打行为系诱发因素)。
陈某住院45天,其间花去医疗费、住宿费、交通费等各项费用共计7600元。
后因赔偿问题未达成协议,陈某将学校和郭某及监护人诉至法院。
【审判结果】学校应对教师疏于管理、安排未成年班干部维持课堂纪律的职务行为承担侵权责任。
郭某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按教师的指示维持课堂纪律的,对此造成的后果应由学校承担,受害人陈某虽有违纪行为,但并不成为他人实施侵权的理由,陈某本人没有责任。
四、学会做热爱生命的人,要懂得如何关注安全,拥有健康,学会自我保护和保护别人。
安全是幸福的保证,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前提,作为中学生要学会安全用电,行走安全,掌握防火、防煤气中毒等知识和技能。
注意饮食安全,不吃不卫生食品,吃饭自备碗筷。
不玩水,不玩火,不打架,不在危险的场所追打推拉,懂得平安才是幸福,珍爱生命。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个叫黄美廉的女子,从小就患上了脑性麻痹症。
这种病的症状十分惊人,因为肢体失去平衡感,手足会时常乱动,口里也会经常念叨着模糊不清的词语,模样十分怪异。
医生根据她的情况,判定她活不过6岁。
在常人看来,她已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与正常的生活条件,更别谈什么前途与幸福。
但她却坚强地活了下来,而且靠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并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
她靠手中的画笔,还有很好的听力,抒发着自己的情感。
在一次讲演会上,一位学生贸然地这样提问:
“黄博士,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
你有过怨恨吗?
”在场的人都暗暗责怪这个学生的不敬,但黄美廉却没有半点不高兴,她十分坦然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么几行字:
1、、我好可爱;
2、、我的腿很长很美;
3、、爸爸妈妈那么爱我;
4、、我会画画,我会写稿;
5、、我有一只可爱的猫;……
最后,她以一句话作结论:
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
读了上面的这个故事,我们都会深深地被黄美廉那种不向命运屈服、热爱生命的精神所感动。
是啊,要想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有价值,就必须要经受住磨难的考验;要想使自己活得快乐,就必须要接受和肯定自己。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缺陷或不如意的事情,并非只有你是不幸的,关键是如何看待和对待不幸。
无须抱怨命运的不济,不要只看自己没有的,而要多看看自己所拥有的,我们就会感到:
其实我们很富有。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读过很多让我们感动和令我们深省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中蕴含的哲理和智慧,曾经给我们的人生以启迪,曾经给我们的心灵以慰藉或震撼,曾经让我们感动。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需要领悟一些道理,以便使自己变得更加睿智;都需要接受一些感动,以便使生命充满激情。
案例:
在这里,我再给大家讲一个令人深思的真人真事。
事情发生在某市西湖小区的住宅楼,这天正是星期日,三位初中生在六楼的楼道窗前嬉戏,甲失手将乙推出窗外,重重地从高达20米的六楼摔了下来。
当时乙的脸色铁青,血从鼻孔、耳孔直往外淌。
后来,乙被市医院急救车救走。
在这一案例中,我给同学们出二个思考题:
①甲失手致伤乙,算不算违法?
②如果甲违法,违反了什么法?
(稍微停顿)结果应该是:
如果医疗签定部门确定为重伤,首先甲这种行为造成的违法后果,其次甲违反了《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五、做个有志向的人
美好的前途来自于自强、自立、自信,不达目的不罢休,咬定青山不放松,打跨自己的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不要把一次的失败看成是人生的终审。
逃是懦弱的,避是消极的,退就显得更加无能。
成功的道路得靠自己闯,做人有困惑,做事有困境,世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只有坚强不倒的信心与毅力。
男儿立世,自己拍板,不怕失败,不言放弃。
成功时,不要醉倒,失败时,不要灰心丧气,不要怨天忧人,面对“山重水复”之关卡,唯有勇往直前,持之以恒,用信心去克服一切困难。
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甘于干大事,揽难事,立个志向,树个目标,人生才有行走的方向。
小故事:
战胜残疾的巴雷尼——坚持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
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
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
“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
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
”
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妈妈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
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
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
黄豆般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下来,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紧牙,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
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
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
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
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
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六、做个善良的人
“人之初,性本善”。
善良是人性光辉中最温暖、最美丽、最让人感动的一缕。
所谓善良,无非就是拥有一颗大爱心、同情心,不害人、不吭人、不骗人。
有了善良的品性,就有真心爱父母、爱他人、爱自然的基础和可能。
一个善良的人,就象一盏明灯,既照亮了周遭的人,也温暖了自己,善良无须灌输和强迫,只会相互感染和传播。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印度王国里,有个王子叫萨力,在他和领国的公主成亲的那天,美丽的公主却被妖怪抢去了,王子很伤心,决定去寻找美丽的公主。
王子走了很远的路,不知不觉走到了沙漠里,这时候他感觉非常的饥饿,正巧看见一只幼狼,便想杀了它充饥,这时,一只母狼跑过来,请求王子放过幼狼,王子答应了。
王子拖着又累又饿的身体继续往前走,突然在沙漠中发现了一个茶壶,王子感到很惊喜,心里想没准还有口水喝,可王子拿起壶摇了摇,壶是空的,当他打开壶盖的一瞬间,从壶嘴里出来一只红色的精灵,精灵问王子:
“你是不是去找你的未婚妻?
”王子说是啊。
精灵告诉了他妖怪的藏身之处。
正当王子纳闷的时候,红色的精灵和壶都不见了,原来,是母狼为了答谢王子放过了它的孩子,变成壶里的精灵,告诉他妖怪的藏身之处。
王子找到了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