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产玉米.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8920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高产玉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超高产玉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超高产玉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超高产玉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超高产玉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超高产玉米.docx

《超高产玉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高产玉米.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超高产玉米.docx

超高产玉米

玉米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粮食危机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的大国,粮食问题更为突出。

我国现有人口超过13亿,人均耕地不足1.3亩(宁夏平均耕地2.7亩),而且人口逐年增加而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未来20年,中国的人口总数还将继续增加,至2030年前后达到16亿的峰值后方可缓慢下降,人口增加,耕地面积的下降,这将使我国本已偏紧的粮食产需形势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更趋严峻,粮食单产较现在需提高30%-78%。

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仅次于水稻位居第二,2010年播种面积越居首位,在我国粮食增产中的贡献达44.4%,是粮食增产的主力军。

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的提出到2020年新增1000亿斤粮食的计划目标,玉米要分担54%的份额,增产任务艰巨。

而且玉米已应用到畜牧业、饲料工业、食品加工等方面,且不断提高,20世纪70年代,中国用作饲料的玉米占玉米总产量的39%,80年代达到48%,90年代占60%。

据统计,我国玉米总需求量在2030年将达到1.6亿吨,而目前我国产量仅1.44亿吨,所以增加玉米产量,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食品安全、能源安全以及生态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玉米增产主要靠单产的提高

粮食增产的途径一靠扩大耕地面积,二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从我国建国以来粮食生产发展历程看,我国耕地平均每年减少400多万亩,而且被占的基本上是优质耕地,2030年耕地面积将降至0.075hm2·人,粮食总产不断增长,主要依靠单产的不断提高,高产田对我国粮食总产的贡献率为54.09%,未来粮食增产的关键仍然为中高产田。

玉米要达到1.6亿吨的目标,必须要大幅度提高玉米单产,即只能走超高产栽培的道路。

挖掘玉米增产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发展玉米生产和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途径。

实践也证明,玉米总产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单产的增加,20世纪70年代玉米平均单产比60年代增加了58%,80年代比70年代增加了48.9%,90年代的单产水平较80年代提高了28%,近10年单产提高提高5.9%。

李少昆等(2009)研究也得出,从1949至2007年中国玉米单产提高了4205.lkg/hm2,增幅为437.3%,;总产由1241.5万吨提高到15230.0万吨,增加了12.3倍,其中单产增加的贡献占68.4%、种植面积扩大的贡献为31.6%。

在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增加有限的情况下,必须依靠玉米单产的大幅度提高,进行玉米超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和实践,提升玉米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玉米超高产研究进展

超高产(super-highyield)通常指具有超高产潜力的作物品种在一定生态区域和栽培条件等诸多综合因素和谐互作的结果。

夏玉米达到12000kg/hm2,春玉米达到15000kg/hm2或比同生育期主栽对照品种增产20%即达到超高产。

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就涌现出超高产典型,美国的华索(Hermanwarsaw)1985年在非灌溉条件下获得了23224.5kg/hm2(1548.3kg/667m2)的春玉米世界最高产量。

1999年依阿华州(Iowa)的柴欧德(FranciChilds)超过了warsaw的纪录,达到24730.5kg/hm2(1648.7kg/667m2)的产量水平,2002年Childs又将此纪录提高到27742.5kg/hm2(1849.5kg/667m2),成为世界春玉米最高产量的新纪录。

我国,李登海1989年创造的世界夏玉米纪录为16444.5kg/hm2(1096.3kg/667m2),何天祥在1999年获得产量15235.5kg/hm2(1015.78kg/667m2),2005年李登海再次刷新纪录,达2l043.4kg/hm2(1402.9kg/667m2)。

我区,2006年创造了内蒙古春玉米单产17383.5kg/hm2(1158.9kg/667m2)(含水量14.0%)的高产纪录;2007年刷新记录,内蒙古春玉米历史高产纪录17581.5kg/hm2(1172.1kg/667m2),2005年玉米超高产达15757.5kg/hm2(1050.5kg/667m2),2009年,19230kg/hm2(1282kg/667m2),2010年,最高产量达20142kg/hm2(1342.8kg/667m2)。

在玉米产量大幅度提高过程中,品种的更替、栽培技术的改进及生产条件的改善起了重要作用。

玉米超高产品种

超高产栽培的前提是必须具有超高产品种,在我国玉米单产增长的诸因素中,良种的贡献率达到40%。

由80年代的年均利用品种146个到90年代的年均205个,再到近五年的年均304个,年利用品种数量持续增加。

超高产玉米育种的历史性飞跃是由平展型到紧凑型的株型育种,李登海等人在1972-1979年间,用100多个杂交种(平展型),种植140多块地,付出巨大代价,没能突破10500kg/hm2,1979年,紧凑型玉米掖单2号的育出,产量突破了夏玉米11250kg/hm2大关,0.1hm2单产达11652kg/hm2。

紧凑型品种的出现,虽然产量有较大提高,却难以实现再高产的突破。

纠其原因,随密度增大,玉米倒伏严重,即玉米抗性较差。

1986年,以株型紧凑、茎杆坚韧,高抗倒伏的中大穗型、中秆或中高秆中晚熟的玉米杂交种为育种目标,育成新品种,掖单6号、7号、9号,首次突破了14250kg/hm2高产大关,但由于单株生产力的明显下降,产量不能突破15000kg/hm2。

紧密型玉米品种育出现后,强调了提高群体光能利用及协调群体和个体矛盾的重要性。

以紧凑、高抗、大穗型为育种目标,1989年掖单12号、掖单13号创夏玉米高产田,产量分别达到16062.15kg/hm2和16444.35kg/hm2,实现了超高产。

张泽民(1997)研究了黄淮海夏玉米株型对遗传增益的影响,提出叶向值与穗位高的改良显著提高了玉米的耐密性和抗倒性,占产量提高的遗传增益的30%。

现代玉米品种对较高密度的耐受能力归因于冠层结构紧凑,叶片少而直,冠层在较高的叶面积指数下,仍维持较强的光截获能力,且通过降低结穗高度,提高茎干的抗倒伏能力,在高密度下获得较高的产量。

sangoi等(2002)认为,株型增产的主要原因是与其群体冠层内光的合理分布有关,特别是玉米干物质积累的主要功能叶片是中部叶片,因而上部叶片上冲,中部叶片可处于较好的光照状态下,从而有利于干物质的生产。

胡昌浩等(1998)也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紧凑型玉米品种增产的原因,近而证明玉米株型改良对提高单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玉米理想株型基本达成共识,即①茎秆高度中秆、中高秆,粗壮坚韧,茎基部节间较短,穗上部茎节拉开;②穗上叶上冲且较窄,穗下叶较平展宽大,叶片较厚,叶脉坚挺;③多穗,ASI值小,抽丝快而集中,雄穗小、雄穗分枝数少、花粉量充足;④根层数多、根量大、根直立。

李少昆等提出,超高产品种能够突破吨粮,应兼顾株型和光合效率即玉米高光效品种。

光合面积、光合速率、光合时间、光合产物的消耗(呼吸)、运转与分配是光合生产力的五个组成因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高产生理特征,与平展型玉米品种相比,它具有穗上叶与主茎夹角小,叶向值大,叶面积系数大,群体光合势高,库容量大,经济系数高等特点。

玉米新品种有较高的叶面积且高值持续期长是品种更替过程中的重要生理指标,不同层次叶面积都以新品种为最高,且中下部叶片增加更大。

品种更替过程中,新品种叶片光合速率高且高值持续期长,光合色素含量高,改良的效果在中下部叶片表现尤为明显。

我国玉米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地上部分光合性能的改良,新品种由于在籽粒灌浆期保持较高的光合活性,较高的光合量子转换和较低的NPQ,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籽粒产量。

在株型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单叶光合效率是今后高产育种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考虑。

国内外学者对不同年代推广的玉米品种研究认为,当代新品种产量高是因为其个体表现出较高的光合速率与光能利用效率,吐丝后叶片光合色素与碳同化关键酶降解缓慢,维持较高生理活性的时间较长。

随着玉米品种的更替,群体光合速率增强,而且在高、中、低三种密度条件下,当代品种均有较高的群体光合速率。

高产品种具有吐丝后群体光合速率下降缓慢,高值持续期长的特点。

超高产品种有它自身的株型和生理特性,这是形成高产的物质基础。

超高产玉米品种具有较高的清除活性氧的能力,有利于延缓衰老,促进干物质积累。

超高产玉米品种的高光效冠层,与其地下根系密切相关,玉米不同品种根系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根系对地上部有直接的调控作用,根系分布较深且多纵向时,叶角较小,叶片趋于直立;根系分布较浅且多横向时,叶角较大,叶片趋于披垂。

不仅如此,叶角的大小同时受叶片大小的影响,根系分布较浅且多横向时,较大的叶片更易披垂,叶角更大;根系分布较深且多纵向时,较大的叶片仍可保持直立,叶角更小。

因此,叶角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受根系分布的调控。

根量大的品种,产量最高,氮素营养效率也高。

我国当代玉米品种与紧凑型株型对应,其根系在空间上的分布呈现出“横向紧缩,纵向延伸”的特点。

新品种在籽粒灌浆期拥有较高的根系活力和较长的持续期对维持地上部正常的生理功能,延缓叶片衰老,保证籽粒灌浆期充足的物质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对松嫩平原不同株型玉米的根系分布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平展型玉米和紧凑型玉米根干重最大值出现的时期不同,二者根干重分别在吐丝后15d和吐丝后30d时达到最大值,成熟时紧凑型玉米根干重比平展型高12.2%。

宋日等(2003)认为,紧凑型根系水平分布相对集中、深层根量多、耐密植从而获得高产。

超高产品种在干物质积累上明显高于普通品种,产量形成表现为干物质的积累及其在各个器官的分配过程,干物质积累影响最终产量。

高产、超高产品种的物质生产优势在生育中后期,积累较多的干物质仅仅为高产奠定一个重要的基础,收获指数对最终产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收获指数的变化取决于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总量及向子粒里的分配量。

高产品种子粒产量主要来源于生育后期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即成为光合产物的分配中心,并与抽雄后具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且持续时间较长密切相关。

小穗型品种群体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增加而逐渐增加,大穗型品种群体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

翟立普等(2006)研究得出不同产量水平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方面,叶片、茎杆、鞘、穗部营养体和子粒均是高产处理>平产处理>不施肥处理,并且三个处理之间在积累量上都有比较明显差别。

王永军等(2008)研究表明,超高产栽培下,吐丝前地上部生物量与传统栽培玉米田无明显差异,主要是吐丝后光合产物积累造成的差异,超高产玉米和传统栽培玉米吐丝后干物质生产占整个生育期积累量的70%和61%。

陈传永等(2006)研究认为超高产玉米营养生长期相对生长率迅速,吐丝到灌浆期相对生长率稳定,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量高于16192.48,转化率大于83.6%,经济系数维持在0.5左右。

黄智鸿等(2008)研究指出,超高产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符合S型生长曲线方程,玉米干物质在各器官的分配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发生变化,小喇叭口以前干物质主要分配在叶片,之后转为茎、叶,散粉后各器官干物质开始向子粒转移。

超高产品种对养分的吸收上,新品种与老品种相比,较高的养分吸收速率主要在灌浆后期。

抽丝期后新品种籽粒吸收的N素大约占到总吸收量60%,而老品种为40%,这是与新品种灌浆期间的干物质积累速率较高,对根系的同化物供应较多相关的。

新老杂交种产量差异的原因是从抽丝期后3周到生理成熟期的干物质和养分的积累速率的差异,而不是因为干物质或养分优先的分配到籽粒中。

培育氮高效利用的品种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增加粮食产量的有效途径。

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玉米品种基因如何表达,遗传性如何发挥,靠栽培措施和栽培技术,研究表明,密度和肥水调控为主的栽培管理技术占40%,目前各地区的超高产创建的核心措施是增密增肥。

增密是玉米实现超高产的有效途径

密度对产量影响最大,玉米产量的突破主要靠密度的增加。

1985年Hermanwarsaw创单产23220kg/hm2,纪录时实际收获密度为8.895万株/hm2(5930株/6672),而美国最近的高产纪录是FranciSChildS于2002年在Iowa州创造的,单季玉米产量为27754.5kg/hm2(合1850.3kg/666.7m2),其收获密度达10.59万株/hm2(7060株/6672)。

我国李登海1989年创造的世界夏玉米纪录为16445kg/hm2,收获密度为7.5045万株/hm2(合5003株/666.7m2),春玉米高产记录20130kg/hm2,种植密度为9.0万株/hm2(合6000株/666.7m2),2005年夏玉米再次刷新纪录为19349kg/hm2,收获密度高达9.8610万株/hm2(合6574株/666.7m2)。

与美国玉米种植密度相比,我国还有较大潜力可挖。

专家认为,在巩固已有单穗粒重或稍有减轻的前提下,逐步增加种植密度是今后超高产栽培的发展趋势。

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光温热资源的利用率,依靠群体发挥增产潜力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方向。

密度增大后,大群体条件下,不同株型和穗型品种如何协调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构建高光效生产体系,就成为玉米超高产栽培理论的关键。

玉米产量提高是单株效应和群体效应相协调的结果。

密度增大,单株效应下降,当单株效应对总产量的影响超过了群体效应时,群体总产量下降。

产量和密度表现出非线性关系,开始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在高度密下,总干物质产量对籽粒的分配会逐渐减少。

因为密度过大,群体与个体矛盾激化,随着密度的进一步增加,玉米不同穗型品种产量潜力呈降低趋势。

赵明等(2006)对作物的高产挖潜途径分析表明,夏玉米超高产以群体结构性获得为主要突破途径,而在高密度群体中进一步挖掘个体功能性获得将是下一步玉米高产的主要目标。

国内外玉米超高产的实践也证明,利用株型紧凑品种,增加玉米的生理耐密性,不仅可以提高种植密度,还可以改善群体光照条件,在不影响单穗粒重的前提下,使产量大幅度提高。

李少昆等(2009)提出,随着种植密度的不断提高,玉米增产的生理机制由提高单株生产力,到改善株型增大群体和保绿、晚熟,延长光合与灌浆时间来增大群体生产量,向提高群体整齐度、吐丝后物质高效生产与转移方向发展,同时对群体的抗倒、抗病和适应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高密度下塑造合理的冠层来提高灌浆期的光合能力高值持续期是玉米高产的潜力所在。

合理的冠层结构有利于构建高产群体,玉米冠层功能及产量形成受到品种和栽培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种植密度对冠层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最显著。

针对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冠层结构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有许多研究工作,认为密度通过对玉米冠层光截获率、光合面积和光合面积持续时间的调控而影响玉米不同穗型品种产量性状。

Hesketh和Baker认为群体光合速率不仅与单叶光合速率有关,而且与冠层对光的截获率及光强有关。

研究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个体间光照、水分和养分竞争激烈,叶片大小、茎叶夹角和叶片在植株上的分布特征发生明显变化。

透光率、叶夹角、茎粗、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随密度增加而降低。

高密度条件下选用适宜的品种和密度有利于塑造合理的冠层结构,从而减少生长后期发生早衰的可能性,提高冠层的光合性能,最终提高产量。

在适宜密度下,产量组成的各因素间协调的较好,表现为穗粒数多、千粒重高、空秆率低、经济系数适宜。

不同穗型品种均有其适宜的种植密度,低和中密度处理各项冠层结构指标及光合性能指标较优。

也有研究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群体的叶面积、光合势、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冠层光截获量均呈增高的趋势。

但是,随密度的进一步升高,冠层光截获率过高,尤其是在生育后期过高,将削弱中下部叶层的光照条件,降低群体光合能力,玉米不同穗型品种产量潜力的发挥程度呈降低趋势。

在适当高的密度下(小穗型品种9.75-11.25万株/hm2,中穗型品种8.25-9.75万株/hm2,大穗型品种为6.75-8.25万株/hm2),穗位层透光率较高,LAI发展动态合理(前快、中稳、后衰慢),中上层叶片Pn较高,群体LAD高值持续时间较长,表现出高效冠层的特征。

胡延吉等发现玉米株型会随密度加大而调节自身受光角度,且株型更加紧凑,调节幅度大小为穗下部叶大于上部叶。

Duncan(1958)研究认为,叶夹角越小,截光能力越低,群体中下部光照越强,因而可以容纳更大群体。

密度增大后,玉米的植株形态发生变化,叶片变窄,叶夹角逐渐缩小,叶向值增大,株高和穗位高升高,群体的最大叶面积指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到一定值后,净同化率减小。

王志刚等(2007)研究得出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玉米植株更加紧凑,叶倾角减小,叶向值增加,尤其是中上部叶片,有利于透射光和反射光利用。

李志勇(2003)得出总干物质积累量的差异,前期与群体大小有关,后期则与适宜的群体密切相关。

适宜的密度下宽窄行种植,可以改善群体结构,减少株间竞争,促进个体生长发育,提高其叶面积,增加其干物质积累,为经济产量的提高奠定物质基础。

密度增大除对冠层影响外,根系也受到较大影响,根系又影响冠层的生长。

凌启鸿等(1984)得出叶角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受根系分布的调控,根系分布较深且多纵向时,叶角较小,叶片趋于直立;根系分布较浅且多横向时,叶角较大,叶片趋于披垂。

作物根系与地上部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统一体,根系的生长发育状况和地上部的生长发育状况息息相关。

1997年,王法宏等就得出超高产群体作物根系分布深而多纵向,冠层的叶面积指数较大,且叶片直立,有利于改善群体的通风透光条件,能增强群体光合作用。

根系扎得深,深层根量多,吸收土壤深层水分的能力强,茎杆粗壮不易倒伏,群体光合能力增强,有利于利用深层土壤的水分。

作物根系与地上部分存在同伸或同步关系,根系姿态和分布与株型相关,与地上不同部位器官相似,作物不同层次根系对产量的贡献是不同的。

所以研究超高产群体结构必须将系根与冠层做为一个整体系统研究。

密度增大后,影响群体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是玉米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

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运转规律前人做了大量研究,群体干物质积累随密度增加而升高。

玉米个体数量与群体干物质生产在生育初期表现为直线关系,干物质随密度增加而呈比例增加。

随生育过程的推移,不再呈正比而逐渐接近于一定值,在生育后期,群体干物质降低。

薛珠政等也得出,在一定密度范围内,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下降,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却并不随种植密度增加一直增加。

拔节期以前,干物质积累速度随密度增加而增加;随生育进程,单株效应不断增强,干物质积累速度在低密度时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密度后,增长速度将下降。

杨国虎等(2006)发现,玉米单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随密度呈现出下降趋势,而群体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则呈现增加趋势,且不同密度间有较大差异,而玉米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呈现抛物线趋势,增长一段后呈下降趋势。

种植密度影响物质的分配比例。

王庆祥等(1987)研究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茎秆、叶片和叶鞘等营养器官的干物质分配比例增加,籽粒的比重下降。

王锡平等(2004)指出,随着密度的增加,叶片、茎鞘干重在植株中上部的分配增加。

韩金玲等(2008)研究得出,干物质在各器官中的分配,在灌浆前不受密度影响,灌浆后随密度增加影响变大。

随密度增加,茎鞘中干物质向籽粒中的转移率和贡献率增加,叶片中降低。

增加种植密度,提高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量的比例,提高干物质向籽粒的运转率是产量提高的有效途径。

养分调控是玉米实现超高产的有效技术途径

养分是所有农艺措施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化肥投入对产量的相对贡献份额达50%。

氮对产量影响最大,土壤中缺氮很难实现作物高产优质。

磷素在植物体内行使重要的生理功能,磷素盈亏明显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合磷酸化过程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

钾素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运转,使机械组织发育良好,厚角组织发达,提高抗倒伏;钾素还对玉米雌穗发育有促进作用。

肥料施用对超高产玉米影响方面,前人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王永军研究指出,因超高产玉米产量是生产田的2.5-3.5倍,群体氮、磷、钾需求明显增加,较高的肥料投入对于超高产是必需的。

随着玉米产量的提高,N、P、K吸收量增加,周苏玫等(2000的研究表明,要实现夏玉米超高产应在平施肥基础上,强调有机肥和无机肥的配合施用。

实现12000kg/hm2以上的超高产水平需施氮360kg/hm2,有效磷150kg/hm2,有效钾150-225kg/hm2,有机肥30000-60000kg/hm2。

陈举林等(2000)要达到超高产指标,适宜的施肥量应为有机肥4.5-6.0万kg/hm2,尿素750-950kg/hm2、过磷酸钙1050-1300kg/hm2,氯化钾500-625kg/hm2、硫酸锌15kg/hm2,拔节前将30%的尿素及全部磷、钾肥和有机肥一次性施入。

大喇叭口期(叶龄指数6.0左右)追施50%-60%尿素作为攻穗肥,抽雄开花期追施10%-20%的尿素作为攻粒肥。

subedi(2005)研究表明,玉米从8叶期到灌浆后3周的充足的氮素供应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当代保绿型和多叶型玉米生育后期的氮素限制供应导致了产量和氮素吸收的下降。

随着施氮量的提高,叶面积指数增大,叶片衰老延缓,吐丝后保持有更大的叶面积持续期和光合势,有利于干物质的生产;施氮量的增加促进了花丝期前后植株各部分氮和干物质的累积,产量显著提高。

耕层氮素适宜水平为0.5-1.0mmol/L左右,根系扎根最深,侧根最长,根系发育质量最好,吸收范围最大,作物地上部发育最佳,产量最局。

关于氮磷钾配施提高产量方面,前人研究指出,合理的氮磷钾配比有利于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生物量的累积,从而利于最终产量的形成。

适宜的NPK配比及施肥技术可促进玉米植株生育前期总生物量的累积以及生育后期干物质向子粒转运,从而获得高产。

毕研文等(2003)研究指出,氮、磷、钾单施或配施对夏玉米均有一定的增产增收效果,增产效果依次为:

氮肥>钾肥>磷肥。

产量为6000kg/hm2时,胡昌浩(1952)氮、磷、钾比例为1.96:

1.00:

2.24;11250kg/hm2产量水平时,张智猛等(1994)认为N、P、K比例为2.21:

1.00:

2.04,王忠孝等(1955)认为在13500kg/hm2水平N、P、K比例为3.70:

1.00:

3.45;王庆成等(2004)研究认为产量为14625kg/hm2,每生产100kg子粒需要吸收氮、磷、钾分别为1.93kg、0.51kg、2.07kg。

何天祥等(2000)研究超高产玉米表明每生产100kg子粒约需氮、磷和钾分别为2.84kg、1.22kg和2.49kg,完成产量15000kg/hm2指标实行氮、磷、钾配施比例为2.02:

1.00:

1.17。

王篙等(2003)研究表明创造15000kg/hm2以上产量按生产100kg子粒所需N:

P20:

:

K20的比例为2:

l:

2。

关于氮、磷、钾的吸收,超高产春玉米灌浆前对氮、磷、钾养分阶段吸收量和日均吸收量随生育期的推进逐渐增大,灌浆后植株对氮、磷吸收持续增高,钾吸收迅速下降,氮、磷分配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变化,而钾转移变化不明显。

超高产对氮的吸收有三个高峰,拔节至喇叭口期,阶段吸氮量占总氮量的39.40%,为第一个吸收峰;抽雄至灌浆期,阶段吸氮量占总氮量的79.71%,为第二个吸收峰;乳熟至蜡熟期,阶段吸氮量占总氮量的13.36%,为第三个吸收峰。

第三个吸收峰说明进入生殖生长阶段,植株仍需要吸收大量氮素,第三个吸入收峰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之一,所以超高产注重后期氮的施用。

超高产春玉米对磷的吸收是积累量持续增加,直至完熟期为止。

拔节期到大喇叭口期,为磷的第一个吸收峰,阶段吸磷量占总磷量11.5%,抽雄至灌浆期为第2个吸磷高峰期,阶段吸磷量占总磷量的41.82%,春玉米在生殖生长阶段保证充足的磷素营养,是获得超高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董玉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