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归读书个人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8033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渡北归读书个人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南渡北归读书个人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南渡北归读书个人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南渡北归读书个人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南渡北归读书个人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渡北归读书个人心得体会.docx

《南渡北归读书个人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渡北归读书个人心得体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渡北归读书个人心得体会.docx

南渡北归读书个人心得体会

南渡北归读书个人心得体会

南渡北归读书心得1

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一个益友。

最近终于把《南渡北归》看完了,个人觉得,看《南渡北归》需要耐心,因为有几百万字的篇幅,更要有足够的理性,因为这本书给你的想象空间是无穷大的,稍有疏忽就容易陷入愤世嫉俗。

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作者岳南隔空打牛、言此意彼的写作风格,就像一根根无形的线牵着我的目光,使我恋恋不舍地跋涉完这段悲喜交加的“书”途。

每每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桥段时,难免哑然失笑,笑过之后的余味,却是深深的悲凉。

《南渡北归》一本书能让读者如此不知不觉中陷入思索之阵,自然是大大的了不起,而书中的吉光片羽,则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南渡北归》这本书是写现当代渐渐远逝的大师群体。

在这里有光环但并不刺眼,而是貌似随意地信手拈来,有褒有贬、有庄有谐、有血有泪、有喜有悲,让读者在大师们巨大的光环底下,仍能瞥见他们最真实的一面,最温暖的一面,最可爱的一面。

我看到,在纷繁复杂的政治面前,大师们依然葆有傻乎乎的天真烂漫。

当隆隆炮火烧到北平城墙之下的时候,朱家骅、傅斯年等学界精英积极奔走,力争尽量多的“抢救”学人,“投奔”台湾。

纵然拼尽全力,朱、傅二人在台湾的境遇却让人唏嘘不已,前者被老蒋故意“找茬”摘掉教育部长的官帽,而后者则是在连一条棉裤都买不起的境况下,贫病离世。

这二人的窘境是迁台学人的一个缩影。

胡适虽然是著名的学界“大鳄”,过得却同样不甚风光,要忍受台湾同行的明枪暗箭,还要忍受小儿胡思杜的检举揭发,精神上的悒郁可想而知。

在胡适迷人微笑的背后,其实是一颗千疮百孔的心。

最终,这位古稀老人在一次宴会上溘然离世,总算死后备有哀荣。

我想这份哀荣是以胡适为代表的具有独立治学精神的学者应有的。

在胡适死后若干年发动的那场浩劫中,在红卫兵歇斯底里的声中,曾经积极揭发过他的学生、朋友、亲戚,不知道想到的最多的又是什么?

是懊悔,是自惭,还是恼恨?

上天确实开了个冷玩笑——这一出闹剧明明已有前车之鉴,很多自以为得计的学术精英却依然唯恐落伍。

政治的翻云覆雨,他们哪里来得及看清。

当那一记响亮的巴掌打下来,痛的不止是这些老者的脸,还有时代的心。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这几个字赫然印在封面最显眼处,貌似绝决的含义透露出特定时代下的万般无奈与凄凉。

那些曾经离我们很近的大师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自然生命是远去了,但其卓绝的贡献和高昂的灵魂却不是时代可以抹杀的。

乱则隐,治则现的大贤处世法则,我想在任何时代都是奏效的。

那么意思已经很明显,大师是有,但他们是否愿意出现在聚光灯下,就要取决于他们对这个时代的看法了。

我曾经看到过有一些活跃在各大媒体上的知名学者,自封大师。

那时,我跟绝大多数人一样,疑惑“大师”这一大多数情况下属于得道高僧的称谓,怎么会用来给大学者冠名。

那么看完《南渡北归》,我想我对真正的“大师”有了一个具象的认识。

他们学高身正,难道不就是得道之人,不就是“大师”吗?

和尚修道在寺庙,大师修道在红尘。

他们,其实就是最不普通的普通人。

他们是一群可爱的普通人,分解出来就是可怜、有爱。

身赴台湾的胡适,临死都不知道曾经谩骂他是“美帝国主义走狗”的小儿胡思杜已经自杀,还饶有深情地在遗嘱中提出给小胡分遗产,其状堪怜。

一心关心国家命运的梅贻琦,虽然在台湾新竹完成了重建清华的夙愿,但直到生命弥留之际再也没有见过爱子梅祖彦。

考古界的巨擘李济,因为海峡两岸的政治对垒,因故旧凋零、思亲情重,最后也郁郁而终。

台湾之于中国,是领土的割裂;而大陆之于台岛上的异乡人,则是整个思念的寄托。

这份家国情怀,可能是大师们都有的一种普世情怀吧。

1946年,林徽终于结束了九个年头的颠沛流离,跟家人回到了一直以来念兹在兹的北平,满怀深情地游故地。

抗战结束之时,虽然已受尽病痛折磨,但她依然选择了放弃赴美治疗的机会,选择了“和祖国一起受苦”。

在生命的最后九年,她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

这位“智慧女神”的化身,就像一位勇士一样与病魔作着斗争,紧紧守护在祖国的身旁。

我想:

她的一生,是对得起金岳霖对她“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哀挽,以及终生未娶的痴情的。

当下,有人不乏嘲讽地说,现在的生活事故多了,故事却少了,而大师的故事却是少之又少了。

我真诚地期待:

《南渡北归》不会是一曲挽歌,而是大师故事的一个变奏,是开启大师时代的一把小小的钥匙。

最后说一说这本书的封面,一行大字: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我想这也许是欠妥的,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人才,现在也有着很多为发展而努力奋斗着。

但这句话也应该作为对后世的一个警示,在争着评教授职称为金钱所迷惑双眼的现在,更应该有些人能够一心扑进科学,把全部生命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推荐这本书,就如作者岳南说的这样,希望你们能在这套书中读到“人文的、追求自然的和自由的生活的那一种,历经苦难而不悔的那种,生活的勇气和精神得到张扬的那种”历史温情。

南渡北归读书心得2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提到中国内部的动乱时期除了打打杀杀的士兵将领,文人学士的存在是必不可少且不可忽视的。

他们的精神从不动、毫不畏惧。

不忍忆王国维大师的投湖而死。

一天的安详平常,却被那投湖一声脆响刺的干干净净。

头陷淤泥足可见王大师一心求死的态度之坚决精神之强大。

正如这句“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让人久久从难以回神。

是的,或许在平凡人眼里,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

然而,这正是大师超越平凡人的地方。

作者认为王氏真正的死因,是殉文化而死,是不忍见到即将衰亡的中国文化那令人心酸的悲怆结局而死,其一死是对当时混乱无序的时局和世风日下的现实作出的近似“尸谏”的抗争。

简单一句话,如醍醐灌顶,点醒了我。

原来,文化的力量可以这么强大。

原来,文学大师沉默的反抗是这么的让人震撼。

当然,志同道合的人更能理解对方,并给予最真实的赞扬。

难怪陈寅格一句道破:

“凡一种文化,值此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

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受之苦痛亦愈甚;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再说到另一位国学大师梁启超。

从教科书上我们也对梁启超的爱国、他的先进思想充满敬佩。

从《南渡》中,再一次认识更加生动的梁启超大师。

他看到世界范围的考古学迅速发展,而号称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境内,从事考古工作的人都是以各种名义来华的外国学者。

他对这种现状颇为不满和不服气,很希望有中国人自己出面做这一工作。

他认为“以中国地方这样大,历史这样久,蕴藏的古物这样丰富,努力做下去,一定能于全世界考古学上占有极高的位置。

”这种自信与魄力让人折服,也唤起了我们普通人对大中国、对自己的信心。

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而且将自己两个孩子培养成中国历史上又两个杰出人才。

李济,也正是因在文化思想上的共鸣,而和梁启超走到一起,成为相差23岁的挚友。

“以考古家眼光看中国,遍地皆黄金,可惜没人会捡。

”从李济这形象的一句话便可一眼看出他的思想辽远,以及与梁启超的相契合。

当然,更加相像的还是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学术是天下之公器,中外合作是可以的,而且在当时条件下还是必需的,但古物是公有的,而且是国有的。

”李济先生的国际地位与国际眼光并没有使他在爱国,在维护国家权益上做任何让步。

我想,因思想的共鸣而结成的友谊是绝对纯粹而坚定的。

而因血液中流淌的中国血液而氤氲而生的爱国之忠情,更是让中国爱国人士自发的团结及渴望和平。

文化的力量非常强大,强大到是人力无法控制与收敛的。

我们不能小瞧它,更不能忽略它,我们所能做的,是利用并发扬它。

南渡北归读书心得3

王国维是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中第一个应聘的大师。

其时,王国维的身份是中国最后一个帝师。

尽管已经是1925年,王国维接受清华的聘请,还是到天津觐见“了自己的皇上,末代皇帝溥仪,征得溥仪的许可,才就任。

辛亥革命废除了两千年的帝制,但是末代皇帝溥仪还是与自己的太监宫女住在紫禁城里,仍然关起门来做皇帝。

拥护皇帝的不但有辫帅张勋,还有大师王国维,当然还有丧失既得利益的遗老遗少,也有没有丧失既得利益,但也没有赢得新世界,换言之,枷锁去掉了,但衣食似乎更没有保障了的,一大批普通民众。

十三年后,冯玉祥派出的革命军才包围紫禁城,宣布废除对清王室优待的函文,溥仪最后一次召开御前会议,交出皇帝印玺,遣散太监宫女,搬到后海醇王府,后又搬到天津张园。

王国维其貌不扬。

用鲁迅的话形容,”老实到象火腿一般“。

也不知道鲁迅怎么想的,为什么火腿就老实呢?

为什么不说老实到象土豆一般,或者象绍兴的黄酒,茴香豆一般呢?

搞不懂

岳南讲,王国维身材瘦小,脸庞黑黄,八字须,瓜皮帽,猪尾巴小辫子,一副颓丧萎靡的样子。

然而其学问却”如江河湖海,浩瀚无涯,并世罕有其匹”。

精通八国英语,呵呵,精通的是英文、德文、日文等多种文字,对西方哲学、美学、文学,特别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及后世的叔本华、尼采等大师的思想理论,有独特的研究和深刻洞见。

王国维是利用西方文学原理批评中国旧文学的第一人。

对宋元戏曲史的研究更是独树一帜。

1906年,王国维在《教育之宗旨》一文中首次提出“美育”一词,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德智美体四育并举的教育理念。

王国维研究甲骨文,“轰然撞开了迷蒙遁隐几千年的殷商王朝大门,使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一下子向前延伸了近一千年。

王国维当之无愧,是甲骨学的鼻祖,郭沫若称之为新史学的开山。

陈寅恪评价王国维的学问之博大精深,“几若无涯岸之可望,辙迹之可寻。

”胡适在1922年8月28日的日记中写道:

现今中国的学术界真凋敝零落极了。

旧式学者只有王国维、罗振玉、叶德辉、章炳麟四人。

其次则半新半旧的过渡学者,也只有梁启超和我们几个人。

内中章炳麟在学术上已经半僵化了,罗与叶没有条理系统,只有王国维最有希望。

作者岳南对王国维的评价更高。

他说:

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学术框架和标高看,自两千年前司马迁去世,一百年后出现班固,其后五十年出荀悦,其后二十年出陈寿,其后700多年出欧阳修、司马光及其助手刘恕、范祖禹。

十二世纪出了郑樵,其后五百年,到十八世纪才出了赵翼、钱大昕、王鸣盛、全祖望、章学诚等几位名家。

此后则只有王国维这个旷世天才横空出世。

不观王国维指学问,不知大师之大,高山之高。

然而仅仅两年时间,四大教授之首的王国维就在1927年6月2日上午十一时左右,于颐和园鱼藻轩前的昆明湖畔,以头如泥,从容赴死。

王国维的自杀,没有任何征兆。

6月一日清华国学研究院第二届学生毕业,研究生回忆,座中先生言蒙古杂事甚畅,其雍容淡雅之态,感人至深。

读后感晚上与陈寅恪在陈家畅谈至傍晚。

夜晚在自家会见学生,谈笑和怡。

2日晨8时至研究院办公,料理事物如常,并与同人谈及下学期招生事宜。

随后借钱五元,从容自杀。

遗书曰: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一代宗师,就这样,走了。

对于王国维的死,外界有多种说法。

溥仪说王国维是欠了罗振玉的钱,被罗催债逼死的。

还有比较八卦的“妻妾出轨受辱说”。

但诸多说法之中,陈寅恪的解析,最有说服力。

王国维是殉文化而死。

是不忍见到即将衰亡的中国文化那令人心酸的悲怆结局二死。

其一死,是对当时混乱无序的时局和世风日下的现实做出的近似“尸谏”的抗争。

陈寅恪在挽词中云:

凡一种文化,值此衰落之际,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盖今日之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钜劫奇变。

劫尽变穷,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

此观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遂为天下后世所极哀而深惜者也。

王国维为我们所熟知的,多是其做学问的三重天: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而陈寅恪所撰写的碑文,才是中国知识分子永恒的价值选择与思想光辉: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

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

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

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

呜呼!

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

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

来世不可知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

先生之学识,或有时而可商。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南渡北归读书心得4

八二李敖,终有生命绝响。

生死在天,只是在他,文字终究不死,直到生命最后一秒。

近来这个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文字斗士生生死死受到关注,但他并不是“南渡、北归、离别”三部曲中的任何一部中的主角,说来只是在“离别”曲中,他与去往台湾的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有些交集。

也即前者一心想进中研院,在被后者拒绝之后,因爱转恨,愤而以字为匕,做起攻击。

此时,傅斯年仍旧主政史语所。

而这位站在台大椰林大道尽头的老校长,执掌台湾大学寥寥一些日子,却成为台大的精神所在。

因爱智,及乌于对智慧追逐的学子。

特殊的时代,大军压校,以苍老之身,伫立于校门,“你们要是敢伤害我一个学生,我就跟你们拼命”,傅老之言,大意如此。

生命凋零之日,亦有风华之时,那时,还在对岸的大陆。

要从“南渡”讲起。

向来北平就是文化中心,今日如此,昔日还是那样。

对一个国家终极的摧残,应该是文化的连根拔起,因之,北平成了鱼肉。

为自保,只得南下,走到湖南成立了长沙临时大学,继续走到云南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不过十载,大师辈出,人才、奇才、怪才,不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八年抗战,终有结束之日,举国欢腾,知识分子亦是如此,他们也琢磨着该是“北归”了。

只是,我们都知道,好景不长,内战爆发。

从划江而治,到退守台湾,文人墨客,那个时代,尤其是那些举世皆知的知识分子,多多少少与大小政权相关,政权之间的回合,他们的去留成了问题。

离别虽终有时,但却不知,是这极度欢腾之时。

各种因素的考量,亲人别、师生别、朋友别、同事别……人间惨剧?

人间悲剧?

南渡、北归、离别,人生也就几十载,折腾着、折腾着,人老,发白。

离别之后,台湾的戒严,大陆的,人生的不如意,多是在悲伤之间做选择,选出那个不那么悲伤的。

看着别人死,自己走向死亡,才会有“人间热泪已多无”。

胡适、蒋梦麟、梁思成、林徽因、吴宓、傅斯年、董作宾……终究一死,成了绝响,也引人深思。

南渡北归读书心得5

最近,终于把《南渡北归》这本书看完了,回想起来,这本书从买来到看完,话费了半年的时间。

个人觉得,看《南渡北归》需要耐心,因为有几百万字的篇幅,更要有足够的理性,因为这本书给你的想象空间是无穷大的,稍有疏忽就容易陷入愤世嫉俗。

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作者岳南隔空打牛、言此意彼的写作风格,就像一根根无形的线牵着我的目光,使我恋恋不舍地跋涉完这段悲喜交加的“书”途。

每每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桥段时,难免哑然失笑,笑过之后的余味,却是深深的悲凉。

《南渡北归》一本书能让读者如此不知不觉中陷入思索之阵,自然是大大的了不起,而书中的吉光片羽,则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南渡北归》这本书是写现当代渐渐远逝的大师群体。

在这里有光环但并不刺眼,而是貌似随意地信手拈来,有褒有贬、有庄有谐、有血有泪、有喜有悲,让读者在大师们巨大的光环底下,仍能瞥见他们最真实的一面,最温暖的一面,最可爱的一面。

我看到,在纷繁复杂的政治面前,大师们依然葆有傻乎乎的天真烂漫。

当隆隆炮火烧到北平城墙之下的时候,朱家骅、傅斯年等学界精英积极奔走,力争尽量多的“抢救”学人,“投奔”台湾。

纵然拼尽全力,朱、傅二人在台湾的境遇却让人唏嘘不已,前者被老蒋故意“找茬”摘掉教育部长的官帽,而后者则是在连一条棉裤都买不起的境况下,贫病离世。

这二人的窘境是迁台学人的一个缩影。

胡适虽然是著名的学界“大鳄”,过得却同样不甚风光,要忍受台湾同行的明枪暗箭,还要忍受小儿胡思杜的检举揭发,精神上的悒郁可想而知。

在胡适迷人微笑的背后,其实是一颗千疮百孔的心。

最终,这位古稀老人在一次宴会上溘然离世,总算死后备极哀荣。

我想这份哀荣是以胡适为代表的具有独立治学精神的学者应有的。

在胡适死后若干年发动的那场浩劫中,在红卫兵歇斯底里的声中,曾经积极揭发过他的学生、朋友、亲戚,不知道想到的最多的又是什么?

是懊悔,是自惭,还是恼恨?

上天确实开了个冷玩笑--这一出闹剧明明已有前车之鉴,很多自以为得计的学术精英却依然趋之若骛,唯恐落伍。

政治的翻云覆雨,他们哪里来得及看清。

当那一记响亮的巴掌打下来,痛的不止是这些老者的脸,还有时代的心。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这几个字赫然印在封面最显眼处,貌似绝决的含义透露出特定时代下的万般无奈与凄凉。

那些曾经离我们很近的大师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自然生命是远去了,但其卓绝的贡献和高昂的灵魂却不是时代可以抹杀的。

乱则隐,治则现的大贤处世法则,我想在任何时代都是奏效的。

那么意思已经很明显,大师是有,但他们是否愿意出现在聚光灯下,就要取决于他们对这个时代的看法了。

我曾经看到过有一些活跃在各大媒体上的知名学者,自封大师。

那时,我跟绝大多数人一样,疑惑“大师”这一大多数情况下属于得道高僧的称谓,怎么会用来给学者冠名。

那么看完《南渡北归》,我想我对真正的“大师”有了一个具象的认识。

他们学高身正,难道不就是得道之人,不就是“大师”吗?

和尚修道在寺庙,大师修道在红尘。

他们,其实就是最不普通的普通人。

他们是一群可爱的普通人,分解出来就是可怜、有爱。

身赴台湾的胡适,临死都不知道曾经谩骂他是“美帝国主义走狗”的小儿胡思杜已经自杀,还饶有深情地在遗嘱中提出给小胡分遗产,其状堪怜。

一心维系家国命运的梅贻琦,虽然在台湾新竹完成了重建清华的夙愿,但直到生命弥留之际再也没有见过爱子梅祖彦。

考古界的巨擘李济,因为海峡两岸的政治对垒,因故旧凋零、思亲情重,最后也郁郁而终。

台湾之于中国,是领土的割裂;而大陆之于台岛上的异乡人,则是整个思念的寄托。

这份家国情怀,可能是大师们都有的一种普世情怀吧。

1946年,林徽因结束了九个年头的颠沛流离,跟家人回到了一直以来念兹在兹的北平,满怀深情地重访每一处故地。

抗战结束之时,虽然已受尽病痛折磨,但她依然选择了放弃赴美治疗的机会,选择了“和祖国一起受苦”。

在生命的最后九年,她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

这位“智慧女神”的化身,就像一位勇士一样与病魔作着斗争,紧紧守护在祖国的身旁。

我想:

她的一生,是对得起金岳霖对她“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哀挽,以及终生未娶的痴情的。

当下,有人不乏嘲讽地说,现在的生活事故多了,故事却少了,而大师的故事却是少之又少了。

我真诚地期待:

《南渡北归》不会是一曲挽歌,而是大师故事的一个变奏,是开启大师时代的一把小小的钥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