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7064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辛亥革命首先发生在()

A.江苏南京B.湖北武昌C.北京D.广州

2.“危局如斯敢惜身?

愿将生命做牺牲”是女革命家秋瑾的豪迈诗句。

她在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武装起义是()

A.安庆起义B.广西起义C.武昌起义D.黄花岗起义

3.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

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黄花岗起义D.戊戌变法

4.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辛亥革命功绩的是()

A.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B.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C.颁布了《临时约法》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5.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此“机关刊物”指的是()

A.《国闻报》B.《新青年》C.《时务报》D.《民报》

6.近年来,台湾当局想废除实行了多年的“民国纪年”,评估“民国改公元”的可行性,那么,你知道历史上的“民国纪年”开始于哪一年(  )

A.1911年B.1912年C.1913年D.1914年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其实际意义在于()

A.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确立了民主共和的主张

C.使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8.19世纪末一西方报纸称“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有三党:

一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一党意在保国以变法;一党意在作乱为自振之机。

”文中的“三党”分别指()

A.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B.顽固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D.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9.下图漫画反映的景象与近代化探索中的某一重大事件密切相关,该事件是(  )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

10.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是在()

A.檀香山B.东京C.武昌D.京师

11.北洋军阀时期,老百姓的门口的对联由“民国万岁,天下太平”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这一局面与这一时期几支军阀的混战密不可分。

这一时期混战的军阀不包括()

A.直系B.蜀系C.奉系D.皖系

12.1912年,孙中山把大总统职务让给逼使清帝退位、同意建立共和政体的

A.陈炯明B.汪精卫C.袁世凯D.段祺瑞

13.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这是因为

①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要求

②它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③它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④孙中山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③④

14.“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出自()

A.《中华民国约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清帝《退位诏书》

15.下列有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规定参议院行使行政权

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D.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16.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宣统帝下诏退位

②中华民国成立

③孙中山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务

④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④①D.③④①②

17.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人物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孙中山D.袁世凯

18.指挥广州“黄花岗起义”的革命党人是

A.黄兴B.徐锡麟C.秋瑾D.林觉民

19.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在各派军阀中掌握北京政府的是

A.冯国璋的直系军阀B.段祺瑞的皖系军阀

C.张作霖的奉系军阀D.唐继尧的滇系军阀

20.下列所示历史材料的分析,错误的是()

“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两年半,今天猪吃羊,明年种田不纳粮。

”—一武昌起义前流行的歌谣

A.武昌起义前,革命党人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

B.清朝统治的结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C.清朝的反动统治已经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嫉妒愤慨

D.命里注定,清政府就要覆灭了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东亚病夫”,从那时起的近一个世纪,我国的有识之士包括孙中山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

请回答:

(1)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寻求的中国出路是什么?

为此中国历史发生了什么大事?

(2)这一历史事件的功绩是什么?

(3)概括孙中山的主要历史功绩。

(至少写2件)

(4)以上努力是否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对此你有何认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这点子觉悟,一面算是学问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

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4月)

(1)举从“器物上感觉(中国)不足”的代表人物。

为此他们在实践上有何行动?

(2)中国人从“制度上感觉不足”,为此相继开展了什么政治活动?

这些活动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如何?

23.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实现称帝梦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孙中山为首的共和党人与其进行了艰苦的斗争。

(1)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被刺于上海沪宁车站,全国震惊。

时为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说:

“何物狂徒,胆敢毁我共和元勋?

”下令通缉凶手。

后来,参与行刺的应桂馨到北京,要求幕后指使者兑现“毁宋酬勋”,后者拒不接见,应桂馨离京去津,途中遇刺身亡.

此案为什么引起全国震惊?

真正的狂徒——幕后指使者究竟是谁?

(2)为什么他拒不接见应桂馨,此人正在忙什么?

(3)共和而战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

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这段材料是谁发表的?

随后爆发的护国战争对袁世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

24.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在国门洞开和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和社会风尚,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请回答:

(1)领导戊戌变法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是谁?

起到了什么作用?

(2)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辛亥革命的主要功绩有哪些?

25.阅读下列材料:

孙中山先生站在朝代前列,“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提出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希望推动中华民族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外国列强侵略,推动中国跟上世界发展进步的步伐、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在他领导和影响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广泛传播革命思想,积极兴起进步浪潮,连续发动武装起义,有力推动了革命大势的形成。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

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2011年10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1905年8月,在孙中山先生推动下,各革命团体在什么地方创办了什么资产阶级政党?

(2)材料说他提出“三民主义”政治纲领,请写出“三民主义”的内容。

(3)根据材料回答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局限性各是什么?

(4)你认为孙中山先生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A项江苏南京和辛亥革命没有关系,C项北京是清王朝的都城,D项广州所在的广东省是在辛亥革命爆发后宣布独立的。

B项湖北武昌是辛亥革命的首发地,故选B。

2.【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中关键词“女革命家秋瑾”结合课本所学,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

起义人员与清军激战四小时,因寡不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

革命党人秋瑾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因歹徒改密,被捕遇难。

A符合题意;广西起义是1907年孙中山和黄兴领导,B不合题意;武昌起义是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组织了武昌起义,负责人孙武等,C不合题意;黄花岗起义是1910年,孙中山同黄兴、赵声等人领导的,D不合题意。

由以上分析可知,BCD不合题意,选择A。

3.【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汉(武昌)城打响了辛亥首义(武昌起义)第一枪,次日宣布建立湖北军政府,脱离清朝,并引发各省纷纷响应;由于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武昌起义史称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4.【答案】B

【解析】A、C、D都属于辛亥革命的影响,B是人民解放战争的结果,辛亥革命成立了中华民国。

5.【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所以答案选D。

6.【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采用民国纪年方法。

B符合题意。

由以上分析可知,A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B。

7.【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西方“主权在民”的民主思想;实际意义上反映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A符合题意;BCD从本则材料中不能得到体现和反映。

由以上分析可知,B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A。

8.【答案】C

【解析】一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是洋务派;一党意在保国以变法,是维新派;一党意在作乱为自振之机,是革命派。

所以答案选C。

9.【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民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成为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10.【答案】B

【解析】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檀香山是兴中会的成立地点,CD不是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

ACD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11.【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割据。

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云南、贵州被滇系军阀唐继尧所占;广东、广西被桂系军阀陆荣廷所占。

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B符合题意。

由以上分析可知,A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B。

点睛:

学生注意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

这列题型有明确的提示词“错误的”“不包括”“不正确”“不属于”等。

这类题学生注意题中涉及到课本的知识点,比较四个选项选出以题意知识点无关的选项。

12.【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了,1912年,孙中山把大总统职务让给逼使清帝退位、同意建立共和政体的袁世凯。

故选C。

13.【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三民主义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三民主义没有提到反帝,不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三民主义并不是因为孙中山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才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仔细审查①②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14.【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故选C。

15.【答案】B

【解析】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

依据课本所学,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有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约法规定参议院实行立法权,B表述是错误的,符合题意;约法规定: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A表述是正确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重要文件。

C表述是正确的;约法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D符合题意。

由以上分析可知,ACD不合题意,选择B。

16.【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覆灭;1912年2月13日,袁世凯赞成共和,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①④③,故此题选B。

17.【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为复辟帝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1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黄花岗起义的相关知识,1911年,黄兴率13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发动了中国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战役牺牲的烈士葬于黄花岗,因此此次起义因此又称黄花岗起义,所以本题的答案是A。

19.【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

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滇系军阀唐继尧占据着云南、贵州等地,桂系军阀陆荣廷占据广东、广西等地。

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清朝的反动统治已经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嫉妒愤慨,清朝统治的结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武昌起义前,革命党人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D选项是唯心主义,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21.【答案】

(1)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

(2)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①组织准备:

从1894年成立兴中会,到后来的同盟会,②创立机关刊物《民报》,③提出16字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又进一步提出了“三民主义”。

(写出任意两件即可)

(4)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解析】

(1)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想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此发动了辛亥革命。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①组织准备:

从1894年成立兴中会,到后来的1905年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②创立机关刊物《民报》③提出16字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又进一步提出了“三民主义”。

(4)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2.【答案】

(1)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发起了洋务运动。

(2)维新变法运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

(1)材料中提到的“从器物上感觉不足”指的是中国在科学技术上不如西方国家,有这种认识的人在当时是以奕、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他们在中国发动了洋务运动,学习列强的工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期望获得强大的军事装备、增加国库收入、增强国力,维护清廷统治。

(2)“制度上感觉不足”,指的是中国的政治制度不如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

19世纪末期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中国发动了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的戊戌变法;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发动了学习西方共和制的辛亥革命,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3.【答案】

(1)全国人民拥护共和,宋教仁威望很高(或宋教仁是资产阶级革命家)等。

袁世凯。

袁世凯怕暴露他的专制独裁野心。

他正忙于抵制责任内阁制,破坏新生的民主政治(或忙于向列强借款,准备镇压国民党)等。

孙中山。

影响:

在护国军的打击下和举国上下的讨伐声中,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宣布取消帝制。

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

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

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奉系军阀张作霖:

盘踞东北。

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全国人民拥护共和,宋教仁威望很高;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13年刺杀宋教仁的幕后指使者是袁世凯;

(2)依据所学可知,袁世凯怕暴露他的专制独裁野心。

他正忙于抵制责任内阁制,破坏新生的民主政治;

(3)第一问依据材料关键词:

“孙中山《讨袁檄文》”可知,此内容是孙中山发的;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

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结合所学可知,在护国军的打击下和举国上下的讨伐声中,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宣布取消帝制。

(4)依据所学可知,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

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

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奉系军阀张作霖:

盘踞东北。

(5)依据所学可知,北洋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24.【答案】

(1)康有为、梁启超。

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

(2)三民主义。

成立中华民国;推翻封建帝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

【解析】

(1)领导戊戌变法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康有为、梁启超。

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

(2)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的主要功绩有成立中华民国;推翻封建帝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

25.【答案】

(1)东京;中国同盟会。

(2)民族、民权、民生。

(3)进步性:

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

局限性:

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4)为振兴中华民族而自强不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坚持理想信念的品质;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国家统一和平的爱国主义精神;勇于开拓、创新精神等。

(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在1905年孙中山创办的资产阶级政党是东京的同盟会。

(2)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三民主义的内容即可。

(3)根据所学知识答出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局限性,功绩从社会发展的进程角度来分析,局限从社会性质决定的角度阐述即可。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从孙中山身上的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特点等角度来分析,言之合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