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4.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6886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解剖生理学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体解剖生理学4.docx

《人体解剖生理学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生理学4.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体解剖生理学4.docx

人体解剖生理学4

第四章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一、填空题1、生命的基本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_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

2、刺激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_________把刺激分为阈上刺激、阈刺激和阈下刺激。

3、反应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

4、Na+是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进出细胞的。

5、大分子物质是通过__________到达细胞内的。

6、神经细胞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与_______离子有关。

7、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递质是_________。

8、兴奋-收缩偶联的媒介是__________离子。

9、肌肉收缩力随前负荷的增加而__________。

10、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

11、排尿反射是__________反馈。

12、可兴奋组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关于刺激与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接受刺激后必然引起反应B、组织一旦发生反应就出现兴奋活动C、组织的兴奋反应就是它特殊功能的表现D、反应必须有中枢神经的参与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B、组织液C、细胞外液D、血液3、机体活动调节的最主要方式是:

A、自身调节B、神经调节C、体液调节D、条件反射调节4、对调节新陈代谢和保持机体稳态具有重要意义的调节方式是:

A、自身调节B、神经调节C、体液调节D、负反馈调节

5、关于反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保证调节精确性的重要机制B、各种调节方式均存在有反馈作用C、正反馈在机体功能调节中表现较为突出D、负反馈能使某种生理功能保持相对稳定6、在实验中,捣毁脊蛙的脑脊髓以后:

A、反射、反应都消失B、反应存在,反射消失C、反射存在,反应消失D、反应、反射都存在7、不属于易化扩散的特点是:

A、特异性B、竞争性抑制C、饱和性D、无需膜蛋白帮助8、体内O2和CO2进出细胞膜是通过: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入胞与胞吐9、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A、脂肪B、糖类C、蛋白质D、核酸10、安静状态下,细胞内K+外流属于:

A、单纯扩散B、依靠载体转运的易化扩散C、依靠离子通道转运的易化扩散D、主动转运11、细胞膜两侧Na+、K+分布不均的原因是:

A、膜对Na+、K+的通透性不同B、钠钾泵的作用C、依靠载体转运的结果D、依靠离子通道转运的结果12、静息电位从—90mV变化—110mV到称为:

A、极化B、超极化C、去极化D、复极化13、产生动作电位上升相的离子流是:

A、K+外流B、CI-内流C、Na+内流D、Ca2+内流14、需要耗能的生理过程是:

A、静息状态下K+外流B、动作电位上升相C、动作电位下降相D、复极后Na+、K+转运

15、关于肌丝滑行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滑行B、肌节长度缩短C、横桥ATP酶活性迅速增高D、横桥能与肌钙蛋白迅速结合16、骨骼肌发生强直收缩主要取决于:

A、刺激强度B、刺激频率C、刺激时间D、时间强度变化率三、名词解释1、兴奋性2、适应性3、反射4、反馈作用5、受体6、静息电位7、去极化8、阈电位9、动作电位10、兴奋—收缩耦联11、内环境12、稳态四、问答题:

1、细胞膜转运物质的形式有几种?

K+、Na+、O2、H2O、葡萄糖、细菌是如何进出细胞的?

2、什么是静息电位?

简述其产生机制。

3、什么是动作电位?

简述其产生机制。

4、试述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过程及原理。

5、与兴奋在单根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相比,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递有何特点?

第五章血液一、填空题1、血液包括血细胞与_________两部分、其中红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_______________。

2、血浆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血液的pH值为_______________。

4、血浆渗透压由_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

5、正常成年男性红细胞的正常值为________、白细胞正常值为________、血小板_________。

6、造血原料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血小板的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

8、血凝三大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内源性凝血的启动因子是__________外源性凝血是___________。

10、正常成人血量占体重的_________。

11、A型血的人可以为______型血的病人供血,O型血的人可以为______型血的病人供少量血。

12、红细胞放入0.35%的NaCl中会出现____________。

13、白细胞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类。

二、选择题1、有关血液的正常参考值,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男)120~160mg/LB、白细胞总数(4.0~10.0)×109/mlC、血小板数(10~30)×109/mlD、血液pH值7.4±0.52、血浆蛋白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参与机体防御功能B、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C、调节血浆酸碱度D、参与血液凝固3、血浆渗透压的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A、与0.09%NaCl相当B、胶体渗透压占大部分C、胶体渗透压维持血容量D、与溶质颗粒数呈反比4、血红蛋白(Hb)的下列说明,错误的是:

A、正常成年男性Hb量为120~160mg/LB、Hb有运输O2与CO2的功能C、红细胞破坏后,Hb就丧失作用D、Hb与CO结合后不易分离5、红细胞在0.45%氯化钠溶液中完全溶血,说明红细胞的A、脆性正常B、脆性小,抵抗力大C、脆性大,抵抗力小D、脆性小,抵抗力小6、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是促进

A、小肠吸收维生素B12B、睾丸分泌雄激素C、血库释放红细胞D、骨髓造血7、临床常用的抗凝血物质是:

A、纤溶酶B、草酸钙C、柠檬酸钠D、维生素K8、子宫、甲状腺、肺等手术后易渗血,主要因为这些组织中含有较多的:

A、纤溶抑制物B、组织激活物C、抗凝血酶D、纤溶酶9、外科手术时用温盐水纱布压迫止血是使:

A、组织释放激活物增多B、血小板解体、加速酶促反应C、血浆中抗凝血物质减少D、凝血因子增多10、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前者不含:

A、白蛋白B、纤维蛋白原C、球蛋白D、纤溶酶原11、某人血清中无抗A、抗B凝集素,红细胞膜无Rh抗原,其血型属于:

A、AB型、Rh阴性B、O型、Rh阳性C、AB型、Rh阳性D、O型、Rh阴性12、在急需输血而无同型血液时,O型血可少量输给其他血型的人,是因为O型血液的:

A、血清含抗A、抗B凝集素B、红细胞膜含有A、B凝集原C、血清中无抗A、抗B凝集素D、红细胞膜无A、B凝集原13、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可能发生在:

A、Rh阴性母亲孕育的Rh阴性婴儿B、Rh阴性母亲孕育的Rh阳性婴儿C、Rh阳性母亲孕育的Rh阴性婴儿D、Rh阳性母亲孕育的Rh阳性婴儿三、名词解释1、血细胞比容2、红细胞脆性3、红细胞沉降率4、等渗溶液5、血浆与血清6、生理止血7、血液凝固8、纤维蛋白溶解四、问答题:

1、血液有哪些生理功能?

2、何谓血浆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

其生理意义各如何?

3、简述血浆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4、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如何?

5、ABO血型的分型依据是什么?

血型与输血的关系如何?

第六章循环生理

(一)一、填空题1、循环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与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

3、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化时程长是由_______离子_________流引起的。

4、特殊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

5、心肌的生理特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室肌的生理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使心肌收缩力减弱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心动期缩短主要以__________缩短明显。

8、衡量心功能的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一心音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关于心动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心动周期长短与心率快慢成反比B、心房与心室先后收缩C、心室的收缩期比舒张期长D、心房和心室可同时处于舒张状态2、在射血初期,心腔内压力变化是:

A、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B、房内压>室内压<小于动脉压C、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D、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3、心动周期中,从房室瓣开始关闭到半月半开放之前的时间相当于:

A、等容收缩期B、射血期C、等容舒张期D、充盈期4、心肌的前负荷是指:

A、射血后心室剩余血量B、静脉回心血量C、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D、等容舒张期血量5、心肌的后负荷是指:

A、循环血量B、动脉血压C、外周阻力D、血液粘滞性6、有关心输出量叙述,错误的是:

A、是指每分钟从两心室射出的血量B、等于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C、安静时心输出量与体表面积成正比D、能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7、关于心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第1心音标志心室收缩开始B、第2心音是由于房室瓣关闭而产生C、第3心音在健壮青少年有时可听到D、第4心音只在心音图上可见到8、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点:

A、去极化过程快B、复极化过程缓慢C、形成2期平台D、4期膜内电位稳定9、心肌自律性高低取决于:

A、0期去极化速度B、复极化速度C、4期去极化速度D、阈电位水平10、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

A、窦房结B、房室交界C、浦肯野纤维D、房室束及其分支11、心肌兴奋性的周期变化中最长的时间是:

A、有效不应期B、绝对不应期C、相对不应期D、超常期12、血钾浓度降低时,可降低心肌的A、自律性B、传导性C、兴奋性D、收缩性13、有关理化因素对心肌特性的影响,错误的是:

A、温度升高时,心率加快B、pH值降低时,心缩力增强C、血K+过高时,心率加快D、血Ca2+增多时,心缩力增强14、心电图上代表兴奋由窦房结传至心室肌兴奋开始所需的时间是:

A、P—Q间期B、PR段C、Q—T间期D、ST段15、有关心房钠尿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心房肌细胞产生分泌的一种活性多肽B、有利钠、利尿、收缩血管、调节血压的作用C、参与水盐平衡和血容量的调节D、应用人工合成心房钠尿肽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三、名词解释1、心率2、心动周期3、全心舒张期4、心输出量5、心肌前负荷6、心肌后负荷7、心音8、自动节律性9、正常起搏点10、窦性节律11、有效不应期12、体表心电图四、问答题1、在心脏的泵血过程中,心腔压力、瓣膜开关、血流方向、心室容积的是如何变化的?

2、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哪些?

各有什么作用?

3、正常心脏兴奋传导的顺序如何?

有何特点和意义?

人体解剖生理学学习辅导(三)(参考答案)第四章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一、填空题1、新陈代谢兴奋性新陈代谢2、强度时间强度时间变化率刺激强度3、兴奋抑制4、易化扩散(以“通道”为中介)主动转运5、入胞作用6、钾离子

7、乙酰胆碱8、钙离子9、增加10、神经调节、体液调节11、正反馈12、神经、肌肉、腺体二、选择题1、C2、C3、B4、D5、C6、B7、D8、A9、C10、C11、B12、B13、C14、D15、D16、B三、名词解释1、兴奋性是指组织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2、机体在各种环境变化中,做出相应反应以保持自己生存的能力或特性,称为适应性。

引起组织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3、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作规律性反应。

4、受控部分有信息送回控制部分,纠正与调整控制部分活动的过程,称为反馈。

5、受体指细胞上的特殊蛋白质,能与某些活性物质特异结合产生特定效应。

6、细胞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即静息电位。

7、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时,叫做去极化。

8、膜上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时的临界膜电位值,称为阈电位。

9、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一次可沿膜传播的膜两侧电位的快速可逆的倒转,,称作动作电位。

10、骨骼肌收缩时,总是先在肌细胞上引起一个可传导的动作电位,然后才出现肌细胞的收缩反应。

由肌膜的电变化,导致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

11、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的生活环境,因此生理学把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12、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在微小的波动中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稳态。

四、问答题1.答:

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有:

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入胞。

++K、Na是通过易化扩散(以“通道”为中介)顺差通过细胞膜;通过主动转运逆着电-化学差通过细胞膜的。

O是通过单纯扩散出入细胞。

2葡萄糖是通过易化扩散(以“载体”为中介)出入细胞的。

细菌是通过入胞作用和出胞作用进出细胞的。

水是利用渗透梯度从低渗一侧到高渗侧。

2.细胞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

在静息状态下,由于膜内外存在着钾离子浓度差且细胞膜对钾离子有较大的通透性,因而一部分钾离子顺着浓度差向膜外扩散,增加了膜外的正电荷,随着钾离子的外流,膜外正电荷逐渐增多,膜内负电荷也逐渐增多,这就限制了钾离子的外流,当扩散力和电场力相等时,钾离子停止外流,膜电位固定,所以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而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3.细胞受刺激,在静息是位基础上发生的一次可沿膜传播的电位波动,称作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

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打开细胞膜上钠离子通道,钠离子从膜外流入膜内,产生去极化,之后钾离子通道打开,钾离子外流,产生复极化到静息状态,这次膜电位的波动,就是动作电位。

4.动作电位到达接头前膜,使接头前膜去极化,钙离子内流导致接头小泡靠近接头前膜,通过出胞作用,释放乙酰胆碱到接头间隙,乙酰胆碱扩散到接头后膜与受体结合,打开钠离子通道,钠离子

内流,产生动作电位。

5.与兴奋在单根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相比,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递有下列特点:

电-化学-电的方式;单向传递;时间延搁;易受药物或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第五章血液一、填空题1、血浆40—50%2、水蛋白质无机盐3、7.35—7.454、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12995、(4.5—5.5)×10/L(4.0—10.0)×10/L(100—300)×10/L6、铁氨基酸维生素7、促进止血参与凝血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营养和支持作用)8、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9、ⅫⅢ10、8%左右11、AABAB12、溶血13、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二、选择题1、D2、B3、C4、A5、C6、D7、C8、B9、B10、B11、A12、D13、B三、名词解释1.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红细胞比容。

2.一般常用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的大小表示红细胞膜的易破裂性即红细胞脆性。

3.将血液抽出体外加入抗凝剂,置于血沉管中静置,红细胞将以很慢的速度下沉,它在血浆中单位时间沉降的高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

4.因为血浆的总渗透压与0.9%NaCl或5%的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大致相等,故这两种液体被称为等渗溶液,临床上称0.9%NaCl溶液为生理盐水。

2+5.血浆是由抗凝的血液中分离出来的液体,其中含有纤维蛋白原,若向血浆中加入Ca,血浆会发生2+再凝固,因此血浆中不含游离的Ca。

2+血清是由凝固的血中分离出来的液体,其中已无纤维蛋白原,但含有游离Ca,若向其中再加入2+Ca,血清也不会再凝固。

血液的液体部分,血凝块回缩挤出的淡黄色液体。

6.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血在数分钟内自行停止的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

7.血液自血管流出后,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

8.纤维蛋白在纤溶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可溶性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即为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

四、问答题1、血液的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运输、防御和调节。

红细胞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血浆运输营养物质;淋巴细胞、血浆蛋白具有免疫功能,白细胞具有免疫防御功能;血小板蛋白质具有凝血止血作用;血液具有调节酸碱平衡,调节体温,参与体液调节的作用。

2、血浆的渗透压分为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产生的渗透压为胶体渗透压,它维持血

管内外水的交换,维持着血浆容量;由无机盐和小分子物质产生的渗透压为晶体渗透压,它维持着细胞内外水的交换,维持着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3、血浆蛋白可分为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血浆蛋白形成胶体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运输物质,参与免疫,参与血液凝固、纤溶对维持机体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调节酸碱平衡的作用。

白细胞具有免疫功能。

血小板具有凝血止血、维持血管内皮完整的功能。

4、血液凝固的过程是凝血因子通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把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的过程,血凝过程包括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纤维蛋白的形成三步。

正常人血管内血液不发生凝固,原因是血管内皮光滑不能激活第XII因子,血流迅速,凝血因子不易积聚,血液中有抗凝系统。

5、ABO血型系统是根据细胞膜上有无A、B凝集原分型的,有A凝集原的为A型,有B凝集原的为B型,有A、B凝集原的为AB型,没有凝集原的为O型。

血液的分型可以指导输血,为防止凝集反应,输血的原则是:

同型输血;输少量的O型血;输血前作交叉配血试验。

第六章循环生理

(一)一、填空题1、心脏血管(包括淋巴管)不断把氧气营养物和激素运送到全身并将各器官和组织所产生的CO及其它代谢产物带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22、有二期平台期2+3、Ca内流4、4期自动去极化5、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收缩性传导性兴奋收缩性+++6、KNaH7、舒张期8、心输出量射血分数心脏作功9、调低音强时间长二、选择题1、C2、D3、A4、C5、B6、A7、B8、C9、C10、A11、A12、B13、C14、A15、B三、名词解释1、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称为心率。

2、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所构成的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3、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与心室同时舒张的时期。

4、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称为每分钟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

5、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前负荷心肌收缩力量增加。

6、通常把心室收缩前心室内的压力称为前负荷。

7、将大动脉压称为后负荷。

8、心音是由心肌收缩和瓣膜关闭时振动所产生的声音。

9、组织和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能够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

10、由窦房结所控制的心律称为窦性心律。

11、在心肌细胞的一次兴奋过程中,动作电位从0期开始到复极3期电位恢复到-60mV这一段时间称为有效不应期。

12、正常人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窦房结产生的兴奋通过特殊传导组织依次传向心房和心室,动作电位传导的方向、途径、次序和时间都有一定的规律。

这种生物电变化通过心脏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液,传到身体表面,使身体表面各部位在每一心动周期中也出现有规律的电位变化。

将置于人体表面一定部位的测量电极连接到心电图仪,记录出来的心脏电位变化曲线,就是临床上常规记录的心电图。

它反应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等过程。

四、问答题1、一个心动周期分为等容收缩期、射血期、等容舒张期、充盈期。

在等容收缩期瓣膜关闭、容积不变、压力不断升高、没有血液流动;在射血期房室瓣关闭、半月瓣打开、血液由心室射入动脉、房内压小于室内压、室内压大于动脉压;在等容舒张期,瓣膜关闭、容积不变、压力不断降低、没有血液流动;在充盈期,室内压低于房内压、低于动脉压、房室瓣打开半月瓣关闭、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

2、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

a、心肌前负荷,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前负荷心肌收缩力量增加,每搏输出量增加。

b、心脏的后负荷,心脏的后负荷越大,推迟半月瓣的开放时间,每搏输出量减少。

c、心室肌收缩能力,心肌收缩能力越大,输出量越大。

d、心率,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心率,每分输出量增加。

3、正常心脏兴奋的传导途径是:

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及其分支→浦肯野氏纤维→心室肌。

其传导特点是,传导速度差别极大,浦肯野氏纤维最快,房室交界最慢,这就保证了心房先兴奋收缩,然后心室兴奋收缩,总是心房收缩在先,心室收缩在后,而且心室肌同步收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