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滚动检测九.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6587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滚动检测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单元滚动检测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单元滚动检测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单元滚动检测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单元滚动检测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元滚动检测九.docx

《单元滚动检测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滚动检测九.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元滚动检测九.docx

单元滚动检测九

单元滚动检测(九)

生物与环境

(时间:

60分钟 分值:

100分)

测控导航表

考点

题号及难易度

1.生物变异、生物育种及生物进化

9,12,15(中),24(中)

2.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6,8,10,11,25(中)

3.种群的特征及种群数量变化

1,2,16(中),19(中),21(中)

4.群落的特征、结构及群落演替

14,18(中)

5.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稳定性

3,4,7,13,17(中),

20(中),22(中)

6.生态系统的保护

5

7.综合考查

23(中)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14潍坊模拟)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

是( B )

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表示为:

Nt=N0λt

B.一个物种引入新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

解析:

种群数量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可能不适应变化的环境而被淘汰,也可能因环境优越、缺少天敌而呈“J”型增长;对于呈“S”型增长的生物种群来说,增长速率最大时,种群的数量在K/2左右。

2.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小,其原因是( D )

A.雄性个体数量减小使雌虫生殖能力下降

B.成虫个体数量大量迁出使幼虫个体数量减少

C.受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的影响,雌性个体也减少

D.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使种群的出生率下降

解析:

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后,会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从而使害虫的出生率下降,所以种群密度会减少。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恢复力稳定性降低

B.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低,恢复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高

C.减少该生态系统内分解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能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维持生态系统的原始稳定状态是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最好对策之一

解析:

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小,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相反,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杂草地比牧草地的生物种类多,抵抗力稳定性高;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一般呈相反的关系;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高,恢复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低。

4.(2014北京海淀模拟)紫茎泽兰具有外来引进植物的许多特点:

生长迅速、繁殖力强、光合效率高、能产生毒素抑制其他植物生长并能毒害动物。

试判断引入紫茎泽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 D )

A.增加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样性

B.提高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的效率

C.改变其他物种的生活习性

D.改变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解析:

外来物种入侵后,如果环境适宜,没有天敌,便会大肆扩散和蔓延,危及已有物种的生存,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使原有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食物网发生改变,D正确。

5.(2013苏北四市三调)2012年我国云南省许多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旱灾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损害。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C )

A.当地生态系统本身不具备抵抗干旱的能力

B.干旱只影响了当地的物种多样性,并不影响基因多样性

C.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继续减弱

D.长期干旱,会使当地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直接价值受到影响

解析:

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范围内都具有抵抗力稳定性;干旱不仅影响当地的物种多样性,也影响基因多样性;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程度降低,抵抗力稳定性减弱;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6.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是( D )

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血细胞内液

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

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解析:

据图分析,乙表示组织液,甲表示血浆,丙表示淋巴液,丁表示血细胞内液。

逐项分析如下:

当2、6受阻时,组织液中液体不能进入血浆和淋巴,积聚过多引起组织水肿。

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双向交换,组织液可进入淋巴,淋巴不能进入组织液,血浆与血细胞内液间是双向交换。

淋巴可进入血浆,淋巴细胞可存在于淋巴和血浆中。

O2由红细胞运输,当丁表示红细胞时,O2浓度丁比甲中的高。

7.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C的食物比例由A∶B=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是原来的( B )

A.1.875倍B.1.375倍

C.1.273倍D.0.575倍

解析:

解题时应该从C出发,设当食物比例A∶B=1∶1时,C的能量为x,需要的A为(1/2)x×10+(1/2)x×10×10=55x。

设当食物比例A∶B=2∶1时,C的能量为y,需要的A为(2/3)y×10+(1/3)y×10×10=40y。

由于两种情况下,生产者的数量是一定的,所以55x=40y,则y=1.375x。

8.如图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的部分过程。

则有关说法错误的

是( D )

A.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内分泌活动的中枢

B.图中激素①②③的作用为促进、抑制、促进

C.图中激素②和激素④均能促进机体产热

D.图中激素⑤的靶细胞均包括肝细胞和肌细胞

解析:

大脑皮层控制着下丘脑的分泌活动,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图中激素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促进垂体分泌③促甲状腺激素,该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②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程对下丘脑和垂体具有抑制作用;激素②甲状腺激素和激素④肾上腺素在寒冷条件下均能促进机体产热;激素⑤包括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两种激素的靶细胞均包括肝细胞,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和肌细胞合成糖原,也能抑制肝细胞中肝糖原分解,胰高血糖素只能促进肝细胞中肝糖原分解,胰高血糖素不能促进肌细胞中肌糖原分解。

9.小麦高秆(A)对矮秆(a)为显性,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如图表示培育矮秆抗病品种的几种途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过程①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最大的优点是育种周期短

B.过程⑥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在有丝分裂间期发挥作用

C.过程⑤为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D.④过程产生的子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2/3

解析:

过程①为诱变育种,最大的优点是变异频率高,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过程②⑤⑥结合起来为单倍体育种;③过程产生的基因型为aaB 的个体中含有1/3aaBB和2/3aaBb,自交后代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3×1+2/3×1/2=2/3。

 

10.下列关于免疫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C )

A.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可直接接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

B.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效果强,是由于记忆细胞的缘故

C.病毒感染后机体通常是先进行体液免疫后进行细胞免疫

D.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解析:

二次免疫过程中,记忆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浆细胞分泌大量抗体,因此二次免疫快而强。

病毒感染后机体可通过体液免疫阻止其随着血液散播,而进入细胞内的病毒可引发细胞免疫,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两者相互联系共同起作用。

11.(2013潍坊模拟)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C )

A.刺激图中的肌肉,电流表的指针将偏转2次

B.刺激M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

C.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D.刺激N点电流表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

解析:

该反射弧中,肌肉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刺激肌肉,电流表发生2次偏转。

刺激M点引起肌肉收缩的过程中,只有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发挥了作用,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没有参与,因此该过程不属于反射。

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

刺激N点,兴奋只能传到电流表的右侧电极,指针只能发生1次偏转。

12.(2013安徽安庆联考)已知A、a是一对等位基因。

图中①~③分别表示某种动物3个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3个种群的初始个体数依次为26,260和2600且存在地理隔离。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

A.种群①在第25代时基因型为aa个体约占总数的25%

B.个体的死亡对种群③的A基因频率影响最小

C.第150代后3个种群之间可能会出现生殖隔离

D.自然选择使3个种群的A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解析:

本题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为载体,考查曲线图分析判断、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种群①在第25代时A基因频率为75%,a基因频率为25%,故aa基因型频率为25%×25%=6.25%;种群③种群数量最多,150代内基因频率最稳定,个体死亡对其影响最小;第150代后,由于长期自然选择,最终3个种群可能会形成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13.大气中CO2过多与碳循环失衡有关。

因而“低碳生活”已经获得全社会有识之士的普遍认同。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B )

A.增加自养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

B.大气中CO2的增加主要与异养生物②的数量增加有关

C.该生态系统中的自养生物与所有异养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

D.该图能表示物质循环过程,不能准确表示能量流动方向

解析:

理清生产者的代谢特征、大气中CO2的主要来源、生物群落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自养生物可以利用大气中的CO2来制造有机物,使环境中的CO2含量降低。

大气中CO2的增加主要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所引起的,而异养生物数量的增加对大气中CO2浓度的改变不会有很大影响。

自养生物为生产者,异养生物为消费者和分解者,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生态系统的能量只能单向传递。

14.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

是( C )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不同的作物

解析:

一块田地中的玉米是一个种群,不存在群落特征,合理密植是为了削弱种内斗争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15.(2014河南郑州质量预测)某区域中有a、b、c、d四个生活习性相近的种群,若环境因子由A(以

表示)逐渐变为B(以

表示),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C )

A.a种群基因频率可能会发生定向改变

B.d种群数量较以前会有所增加

C.a、d两个种群间将消除竞争关系

D.d种群生物性状更适应B环境

解析:

本题以种间关系、生物进化为载体,考查曲线图分析判断、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a种群在环境因子变化的过程中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种群也发生了进化,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环境因子变化后,d种群数量开始先增加后减少,整体看d种群数量有所增加;a和d种群间生活习性有一小部分相似,两者间存在竞争关系;d种群在B环境中种群数量增多,说明该种群更能适应B环境。

二、双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2013广东肇庆二模)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

是( AC )

A.将某地分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m2的样方

B.将某地分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

C.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再计算平均值

D.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相加获得总数值

解析:

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调查对象为草本植物(如蒲公英)则选取的样方面积为1m2,等分样地后,计数每个样方内的种群数量,最后计算平均值,即为该种群的密度。

17.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3个生态瓶(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B )

A.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分解者数量过少

B.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短

C.丙瓶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

D.若想维持生态平衡,丙瓶不应放在黑暗中

解析:

甲瓶与乙瓶的区别是小鱼数量不同,乙瓶与丙瓶的区别是放置的环境不同。

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消费者数量过多;丙瓶置于黑暗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瓶中生物也会很快死亡;相比之下,乙瓶中的生物存活时间较长。

18.如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是( AC )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B.在人为干扰下,可能发生⑤→①的动态变化,但不属于群落演替

C.该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D.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解析:

该群落的演替应是次生演替;⑤→①的动态变化也属于群落的演替,只是人为活动改变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同时也有水平结构。

19.下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D )

A.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为有氧呼吸

C.曲线CD段酵母菌数量下降主要原因是营养物质的消耗和乙醇的

积累

D.统计酵母菌数量时,先向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中滴加培养液再加上盖玻片

解析:

酵母菌为兼性厌氧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AB段无乙醇产生,故酵母菌是在AB段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在BC段乙醇的数量逐渐增加,此时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随着时间的推移,酵母菌数量减少的原因,有营养物质的消耗、有毒物质(如乙醇)的积累和培养液pH的变化。

用血细胞计数板统计酵母菌数量时,应先盖上盖玻片,再滴培养液,让培养液自行渗入。

所以此题选择D。

20.科学家将“末日之钟”的时间从晚11:

53调整到11:

55,再次警示气候变化构成的威胁“接近核武器的可怕水平”,“温室效应”将带给人类巨大的灾难。

下列对“温室效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D )

A.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B.CO2进入生物群落只依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

D.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解决温室效应最主要的措施

解析:

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大量的CO2,这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CO2进入生物群落主要依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其次还有某些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并配合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措施,而且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是最主要的措施。

三、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1.(2013福州模拟)(15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指导草原牧民更科学地放牧,对草原生物种群进行了各项调查,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确定放牧量,该兴趣小组对该草原上的某种优质牧草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所用的调查方法应该为     ;为减小调查的误差,调查时应注意:

①         ;②          。

 

(2)在某一时刻有一田鼠种群迁入该草原,以优质牧草的根为食,该兴趣小组对这一田鼠种群进行了长期的追踪调查,并绘制了以下两图:

①图甲中虚线表示在    条件下田鼠种群的增长方式。

如果迁入时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而且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m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n代以后,田鼠的种群数量为       。

 

②图甲中实线表示田鼠种群在该草原上的实际增长情况,AB段实线与虚线重合的原因是 

 。

③图乙表示某时刻该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则图甲中    点不可能出现此种年龄组成。

 

(3)为提高牧草产量,计划在该草原上喷施某种化肥,若要探究这种化肥是否不利于上述昆虫的存活,请完善以下实验设计并预测结果。

实验步骤:

①将生理状况相似的该昆虫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

② 

 ; 

③ 

 ; 

④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两组昆虫的生存率。

结果预测:

 

 

 

 。

解析:

图甲中虚线表示“J”型增长曲线,是在理想状态下产生的。

对田鼠来说,繁殖一代后原来个体还存在,个体总数应为a×(1+m);繁殖n代以后,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1+m)n。

图乙中幼年个体多,为增长型,种群数量增加;图甲中D点种群数量稳定。

是否喷施某种化肥是该实验的自变量,实验组的昆虫食用的牧草喷施了化肥,对照组的昆虫食用的牧草没有喷施;两组昆虫的生长状况、数量、昆虫的饲养环境都是无关变量,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应完全相同且适宜;因变量是昆虫的生存率。

探究性实验的结果和结论不是唯一的,因此,在进行结果预测时,要注意全面分析。

答案:

(1)样方法 ①随机取样 ②样方大小适宜 ③取足够多的样方(任选两点)

(2)①理想(营养、空间充足,没有天敌等) a×(1+m)n ②迁入之初草原的食物和空间充足,并且没有天敌等,近似理想条件 ③D

(3)实验步骤:

②实验组昆虫用喷施过化肥的牧草饲喂,对照组昆虫用喷施过等量清水的等量同种牧草饲喂 ③将两组昆虫置于相同的适宜环境中

④结果预测:

若实验组昆虫的生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此种化肥不利于该昆虫的生存;若两组昆虫的生存率基本相同或实验组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只答两组基本相同也可),说明此种化肥对该昆虫没有不利

影响

22.(2014潍坊模考)(9分)下图甲表示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过程,其中A、B、C表示不同类型的生物。

图乙是B1中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

请回答问题。

(1)图甲中A、B、C共同组成一个    ,C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是  

 。

(2)图乙中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是    ,种群②的数量不会无限增多的原因主要是 。

 

(3)B2中动物的食性    (填“会”或“不会”)影响种群①、②的数量变化,若B2中的生物大量死亡,短时间内A中生物的数量会    。

 

(4)若要使B2储存的能量增加x,最多需要A固定太阳能的量为y,则x与y的关系式应为 。

解析:

(1)图甲中A、B、C分别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共同构成生物群落;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2)图乙中两种群数量开始时都增加,后来种群①的数量减少,种群②的数量继续增加直到保持稳定,两者为竞争关系,竞争的结果是种群①被淘汰。

环境最大容纳量即K值的大小由环境阻力决定,如果没有阻力,则种群无限增长,环境阻力包括天敌、食物、生存空间等。

(3)若B2是杂食动物,其数量的变化对B1的数量变化影响相对较小;若B2是肉食动物,其数量的变化对B1的数量变化影响相对较大。

若B2中的动物大量死亡,短期内,B1中的生物会由于缺少天敌而增多,A中的生物会由于天敌增多而减少。

(4)能量传递效率应按最低计算,y与x之间的关系是y×10%×10%=x,即y=100x。

答案:

(1)生物群落 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2)竞争 生存资源和空间有限、天敌的制约 (3)会 减少 (4)x=y/100(或y=100x)

23.(2013深圳第一次调研)(16分)某科研小组对薇甘菊入侵红树林的有关状况进行研究,选取未受入侵的红树林群落、轻度入侵的“红树林-薇甘菊”群落、重度入侵的薇甘菊为主的群落和无植被覆盖的光滩(分别编号为A、B、C、D)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该小组还研究了红树林植被的碳转移途径,如下图。

请作答。

   群落

碳储量(吨/公顷)      

A

B

C

D

植被

56.2

50.9

43.5

0

凋落物

2.0

3.5

5.4

0

土壤

161.9

143.2

117.7

86.1

总计

220.1

197.6

166.6

86.1

(1)由表中结果可知,该实验(或课题)的名称是 

 ; 

可得出的结论是:

 , 

 。

(2)薇甘菊入侵使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              。

 

(3)薇甘菊与某种红树之间存在的种间关系是    。

从光滩上开始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    演替。

 

(4)据图分析,途径①是指         ,一年内植被碳储量的净增加量是      。

 

(5)为避免人类活动对红树林的影响,国家建立了深圳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这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类型中的      。

 

解析:

(1)题中表格数据显示了薇甘菊入侵程度与碳储量的关系,所以该实验(或课题)的名称是“探究薇甘菊入侵(程度)对红树林生态系统(或群落)碳储量的影响”;可得出的结论是:

凋落物碳储量随薇甘菊入侵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植被、土壤碳储量和生态系统碳储量随薇甘菊入侵强度的增加而减少。

(2)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是由于微生物增多所致,所以薇甘菊入侵使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薇甘菊可以增加土壤中微生物分解者总量,促进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3)薇甘菊与某种红树之间存在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光滩上存在植物的根或种子,所以从光滩上开始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

(4)据图分析,途径①是由大气中CO2库到植物碳储量,所以该途径是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一年内植被碳储量的净增加量=光合作用固定碳储量-自身呼吸消耗碳储量-流向下一营养级碳储量-凋落物碳储量=35.9-12.1-2.4-10.6=10.8(吨/公顷)。

(5)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类型中的就地保护。

答案:

(1)探究薇甘菊入侵(程度)对红树林生态系统(或群落)碳储量的影响 凋落物碳储量随薇甘菊入侵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植被、土壤碳储量和生态系统碳储量随薇甘菊入侵强度的增加而减少

(2)薇甘菊可以增加土壤中微生物分解者总量,促进分解者的分解

作用

(3)竞争 次生

(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0.8吨/公顷

(5)就地保护

24.(10分)已知水稻的高秆(A)对矮秆(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有芒(D)对无芒(d)为显性,三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三个纯系水稻品种:

①矮秆感病有芒,②高秆感病有芒,③高秆抗病无芒。

要在最短时间内获得矮秆抗病无芒纯系新品种,请写出育种过程。

第一步:

 。

第二步:

 

 。

第三步:

 

 。

(2)为获得矮秆无芒的新品种,科研人员设计了育种方案,如图所示。

根据预期,F1植株所结种子分株保存、播种后长出的植株应既有高秆,又有矮秆。

但研究人员发现有一株植株所结的种子播种后长出的植株全部表现为矮秆,并据此推断F1中有纯合矮秆植株。

通过分析认为,F1中纯合矮秆植株出现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一是母本去雄不彻底,母本自交;二是父本在减数分裂形成花粉时,一个高秆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

要确定是哪一种原因,可以通过分析F2矮秆植株上所结种子的表现情况来进行判断。

P纯合矮秆有芒(♀)×纯合高秆无芒(♂)

F1植株

F1植株上所结的种子分株保存

观察F1各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性状

①如果所结种子的表现型为 , 

则原因是母本去雄不彻底,发生了自交。

②如果所结种子的表现型为                ,则原因是父本在减数分裂形成花粉时,一个高秆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

 

解析:

(1)根据育种要求,需通过杂交将矮秆、抗病、无芒基因集中在同一生物体中,因此选择①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