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个哲理故事.docx
《30个哲理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0个哲理故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0个哲理故事
30个哲理故事
1、简单是一种方法
橄榄树嘲笑无花果树说:
“你的叶子到冬天时就落光了,光秃秃的树枝真难看,哪像我终年翠绿,美丽无比。
”不久,一场大雪降临了,橄榄树身上都是翠绿的叶子,雪堆积在上面,最后由于重量太大把树枝压断了,橄榄树的美丽也遭到了破坏。
而无花果树由于叶子已经落尽了,全身简单,雪穿过树枝落在地上,结果无花果树安然无恙。
外表的美丽不一定适应环境,有时是一种负担,而且往往会为生存带来麻烦或灾难。
相反,平平常常倒能活得自由自在。
所以,不如放下你外表虚荣的美丽,或者是不实的身份和地位,踏踏实实地去体会真实简单的生活,相信这样你将获得更多的乐趣。
(摘自《最伟大的管理思想》)
2、许多人不懂的浅显道理
1930年,德国出了一本批判相对论的书,书名叫《一百位教授出面证明爱因斯坦错了》。
爱因斯坦知道后,耸耸肩说:
“一百位?
干吗要这么多人?
只要能证明我真的错了,哪怕一个人出面也足够了。
”
绵羊再多,对狮子却毫无威胁。
一千只母鸡的翅膀也不如老鹰一双翅膀有力。
这是浅显的道理,无奈许多人不懂。
3、一根火柴棒
一根火柴棒价值不到一毛钱,一栋房子价值数百万元。
但是一根火柴棒可以摧毁一栋房子,可见微不足道的潜在破坏力,一旦发作起来,其攻坚灭顶的力量,无物能御。
要叠100万张骨牌,需费时一个月,但推倒骨牌只要几分钟。
要轻营成功的实业,需耗时数十载,但要倒闭,只需一个错误决策。
要修养被尊敬的人格,需经过长时间的被信任,但要人格破产只需要做一件事。
一根火柴棒,是什么东西呢?
它就是下列四项:
1、无法自我控制的情绪;2、不经理智判断的决策;3、顽固不化的个性;4、狭隘无情的心胸。
检查看看,我们随身携带了几根火柴棒?
(摘自《成功文摘》)
4、深思熟虑
篮球巨星乔丹上中学时,有一次在比赛时做出了一个完美的扣篮动作,震惊了全场。
事后有人问他:
“以前也没怎么看你练过扣篮呀,怎么做得那么好呢?
”乔丹说:
“虽然我没怎么练过,可是我每天都在心里想着扣篮的全部动作,每个细节都能想到,就这样在心里一遍遍地练着,所以在球场上才会表现得很好。
”人们更是吃惊,难道只是在心里想也可以练好篮球?
美国人曾做过一次实验:
把一个班的男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在20天内每天练习实际投篮20分钟,并把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绩记录下来。
第二组学生记录下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绩,但在此期间不做任何练习。
第三组学生记下第一天的成绩,然后每天花20分钟做想象中的投篮。
如果投篮不中时便在想象中做出相应的纠正。
实验结果如下:
第一组学生进球增加了24%;第二组毫无进步;第三组进球增加了26%。
这就是著名的“心理意象”实验。
如果心里有了一个愿望或一个既定目标,并且你有强烈的创造想象欲望,从各个角度周密地考虑它,开动创造性机器,那么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在不知不觉中离你很近。
当然不能只是想象,行动是必不可少的,想象只是努力的一部分。
只有你在深思熟虑之后,走向心中的目标,画在墙上的饼才会冒出缕缕香气!
(摘自《百花》第12期作者包利民)
5、永不太迟
当希腊文化开始侵入罗马帝国的时候,罗马政治家柯图那时年已80,决心修习希腊文。
法国著名风景画家柯乐在70岁时还说:
“上主让我再活10年,我想我会学画画。
”中国的孔子也说过类似的话:
“假我数年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那时他已年近70。
音乐家莫扎特虽然英年早逝,但是他成名很早,就在他的声誉如日中天的时候,仍然在学音乐理论和对位法。
加拿大前最高法院院长威廉爵士在90岁高龄时告诉人:
“时间的群山那一边,还藏着许多最好的东西,等待我去学习。
”
因此一个人若是要生活得有劲,应该不断学习。
学无止境,永不太迟。
6、多想一步
斐塞司博士有一个习惯,总是在午饭后坐在门前晒会儿太阳。
一只母猫在阳光下安详地打着盹儿,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太阳一步一步向西移,渐渐被拉长的树影,挡住了母猫身上的阳光,母猫醒了,它站了起来,伸了伸慵懒的身躯,又踱到了另一块有阳光的地方,重新卧了下来,接着打盹儿。
这一切在我们看来司空见惯。
可是猫的这些举动唤起了斐塞司博士的好奇心。
猫为什么喜欢呆在阳光下呢?
是光和热,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对,是光和热。
猫喜欢呆在阳光下,这说明光和热对它一定是有益的。
那对人呢?
对人是不是也同样有益?
这个想法在斐塞司的脑子里闪了一下。
可就是这么一闪念,引发了斐塞司博士的灵感,之后不久,日光治疗便在世界上诞生了。
斐塞司博士,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有些人几乎天天见到猫晒太阳,可为什么只有斐塞司一人发明了日光疗法?
可能我们都认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比别人付出足够多的努力。
其实在很多时候,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能比别人多想一步。
(摘自《年轻人》第12期作者佚名)
7、低调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将军,在大军撤退时总是断后。
回到京城后,人们都称赞他的勇敢。
将军却说:
“并非吾勇,马不进也。
”将军把自己断后的无畏行为说成是由于马走得太慢。
其实,如此低调,绝对不会抵消将军的英雄形象。
有一则寓言,讲两只大雁与一只青蛙结成了朋友。
秋天来了,大雁要飞回南方,它们对青蛙说:
“要是你也能飞上天多好呀。
”青蛙灵机一动:
它让两只大雁衔住一根树枝,然后它自己用嘴衔在树枝中间,三个朋友一起飞上天。
地上的青蛙们都羡慕地拍手叫绝,问:
是谁这么聪明?
那只青蛙生怕错过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于是大声说:
“这是我……”话还没说完,它便从空中掉下来。
让我们记住诗人鲁藜的见解:
把自己当做泥土吧!
老是把自己当做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
(摘自12月2日《今晚报》作者史春生)
8、打好手中的牌
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将军,年轻时一次和家人打扑克消磨时间,整晚手风不顺,抓的都是很糟糕的牌,连输好几局之后,便开始烦躁起来。
当再一次看到必输的牌面时,他诅咒起这可恨的坏牌来。
他的母亲静静地看了他一眼,然后说:
“你到底还打不打牌?
上天给你的就是这样一副牌,如果你不想放弃,就请打好你手中的牌。
”
艾森豪威尔从母亲朴素的话里听出了某种人生哲学,听出了拼搏的真谛,这让他受益匪浅。
从此以后,无论从军还是走入政界,他都会常常用“打好手中的牌”来激励自己,鞭策自己,鼓励自己勇敢面对眼前的失败和挫折,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如果我们把自己所处的环境,自己不能左右的局面,看成是上天发给我们的一副牌,那么“打好手中的牌”就是我们能够做出的最明智的选择了。
“上天”有时很偏心,他发牌的时候,给个别人的是一副春风得意的牌,给大多数人的则是一副让人沮丧的牌,如果我们幸运地拿到了一副不错的牌,我们一定要争取去赢;如果我们摊上了一副糟得不能再糟的牌,我们也要尽可能找出一两张还算不赖的牌,用它做强项,使结局相对好一些。
牌桌上不只我们一个人,只要把眼光改变一下,充分利用规则中有利于现有牌面的那一部分,我们完全可以让牌局精彩起来。
走在人生的漫漫路途上,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手中的牌,默念一遍:
精彩与否,关键在我!
打好手中的牌!
(摘自《班主任之友》作者匡兴洪)
9、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
一艘货轮在大西洋上行驶。
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
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
船越来越远,孩子力气也快用完,实在游不动了。
放弃吧,他对自己说。
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那张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
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
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最后的力量又朝前游去……
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下令返航,回去找。
这时,有人规劝:
“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吃了……”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
又有人说:
“为一个黑奴孩子,值得吗?
”船长大喝一声:
“住嘴!
”
终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过来之后,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时,船长扶起孩子问:
“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
孩子回答:
“我知道你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
”
“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
”
“因为我知道您是那样的人!
”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泪流满面:
“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
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感到耻辱……”
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是一种幸福。
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
(摘自12月17日《现代女报》作者李培东)
10、人性的力量
侵越战争期间,美国一位名叫汤普森的士兵,在一次伏击战中,为使包围圈里的9名越南平民免遭屠杀,竟然掉转枪口,对准自己的战友:
“你们开枪,我也开枪!
”汤普森的举动让战友目瞪口呆。
事后,他受到美国军方调查。
几十年过去了,大概连汤普森自己也没有想到,当初的这件事,竟使他成为美国人心中的英雄。
前不久,美国一家公司曾与媒体联手,以“谁是你心中的英雄”为题,对民众进行调查,选举公众心目中的20位英雄。
被选出的人中,不仅有已故的总统林肯、华盛顿等风云人物,竟然还有这位汤普森,而且得票很高。
他在“生活中的英雄”中位列第二。
拂去历史的尘埃,穿过时间的隧道,汤普森当初的行为依然展示出他人性的芬芳。
(摘自10月5日《今晚报》作者黄小平)
11、学会沉淀自己
麦克失业后,心情糟透了。
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他找到了镇上的牧师。
牧师听完了麦克的诉说,把他带进一个古旧的小屋,屋子里惟一的一张桌上放着一杯水。
牧师微笑着说:
“你看这只杯子,它已经放在这儿很久了,几乎每天都有灰尘落在里面,但它依然澄清透明。
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
麦克认真思索,像是要看穿这杯子。
他忽然说:
“我懂了,所有的灰尘都沉淀到杯子底了。
”
牧师赞同地点点头:
“年轻人,生活中烦心的事很多,有些你越想忘掉越不易忘掉,那就记住它好了。
就像这杯水,如果你厌恶地振荡自己,会使整杯水都不得安宁,混浊一片,这是多么愚蠢的行为。
而如果你愿意慢慢地、静静地让它们沉淀下来,用宽广的胸怀去容纳它们,这样,心灵并未因此受到污染,反而更加纯净了。
” (摘自9月30日《上海译报》作者佚名)
12、目标要趁早
一对夫妇有两个孩子,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决定为他们养一只小狗。
小狗抱回来以后,他们想请一位朋友帮忙训练这只小狗。
在第一次训练前,女驯狗师问:
“小狗的目标是什么?
”夫妻俩面面相觑,他们实在想不出狗还有什么另外的目标:
“……一只小狗的目标?
那当然就是当一只狗了。
”女驯狗师极为严肃地摇了摇头说:
“每只小狗都得有一个目标。
”
夫妇俩商量之后,为小狗确立了一个目标———白天和孩子们一道玩,夜里要能看家。
后来,小狗被成功地训练成了孩子的好朋友和家中财产的守护神。
这对夫妇就是美国的前任副总统阿尔·戈尔和他的妻子迪帕。
他们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做一只狗要有目标。
推而广之,做一个人更要有目标。
(摘自9月24日《解放日报》作者毕淑敏)
13、人生如骑车
父亲正在教儿子学骑自行车。
儿子不过七八岁,和自行车一般高。
学了半个多小时,儿子仍旧没有进步,一上车车便倒了。
即使车当时没倒,也只是歪歪斜斜地走上几米后,就连车带人一齐摔倒。
忽然,父亲郑重其事地对儿子喊道:
“学会骑车注意三点,先要身子正,上了自行车不要斜着身子,身子歪了是骑不好车的;再是眼睛向前看,选择好前进的路;还有一点是脚下用力,才能使你的自行车走得快,走得稳……”
那个儿子就是我。
后来,我不到十岁骑自行车的技术就很娴熟,即使在川流不息的马路上我也能行走自如。
如今,我已参加工作,面对人生之路,我又想起了父亲的三句话:
身子要正,眼睛向前,脚下用力。
(摘自《辽宁青年》第19期作者振林)
14、可怕的经验
有一位母亲盼星星盼月亮只盼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
一天,她带着5岁的孩子找到一位著名的化学家,想了解这位大人物是如何踏上成才之路的。
问明来意后,化学家要求她们随他一起去实验室。
他将一瓶黄色的溶液放在孩子面前。
孩子好奇地看着它,显得既兴奋又不知所措,过了一会儿终于试探性地将手伸向瓶子。
这时,他的背后传来了一声急切的断喝,母亲快步走到孩子旁边,孩子吓得赶忙缩回了手。
化学家哈哈笑了起来,对孩子的母亲说:
“我已经回答你的问题了。
”他漫不经心地将自己的手放入溶液里,笑着说:
“其实这不过是一杯染过色的水而已。
你的一声呵斥出自本能,但也呵斥走了一个天才。
”
许多父母都容易犯下这个错误,他们总以经验来约束孩子的好奇心,于是孩子们也就习惯于接受现状而不敢探索创造,踏上的只是和父母同样的道路。
(摘自12月13日《上海家庭报》作者佚名)
15、搅动自己
老鹰都把窝巢筑在“树梢”或是“悬崖陡壁”上,生态学家们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后发现,母鹰先衔一些“荆棘”放在底层,再叼来些尖锐的“小石子”铺放在“荆棘”上面。
后来又衔了些枯草、羽毛或兽皮盖在小石子上,做成一个孵蛋的窝。
小雏鹰慢慢长大,羽毛渐渐丰满,这时,母鹰认为,该是小鹰学会“自我独立”的时候了。
母鹰开始“搅动窝巢”,让巢上的枯草、羽毛掉落,而露出尖锐的小石子和荆棘,小鹰被扎得疼痛难耐,嗷嗷直叫,可是母鹰却很无情地加以驱逐、挥赶,小鹰只好忍着痛振起双翅,离巢他飞。
母鹰残忍无情吗?
不!
母鹰深爱着它生养的小鹰!
但是母鹰更渴望它疼爱的小鹰能成为四处翱翔的飞鹰。
因此,必须无情地逼着小鹰飞离舒适的家,勇敢地学习“独立”。
其实,人生就像一碗蔬菜汤,如果没有搅动,鲜美调料就会一直沉在碗底,惟有辛勤地“搅动自己”,才能让内在的才华与能力全部呈现。
就像小鹰一样,母鹰无情地“搅动鸟巢”才逼得它必须独立展翅飞翔。
(摘自《羊城晚报》作者李阳波)
16、自己加满水
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当他的货轮卸货后在浩瀚的大海上返航时,突然遭遇到了可怕的风暴。
水手们惊慌失措,老船长果断地命令水手们立刻打开货舱,往里面灌水。
“船长是不是疯了,往船舱里灌水只会增加船的压力,使船下沉,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一个年轻的水手嘟囔。
看着船长严厉的脸色,水手还是照做了。
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升越高,随着船一寸一寸地下沉,依旧猛烈的狂风巨浪对船的威胁却一点一点地减少,货轮渐渐平稳了。
船长望着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们:
“百万吨的巨轮很少有被打翻的,被打翻的常常是根基轻的小船。
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时,则是最危险的。
”
在某山区的著名旅游景点,有一段被当地人称为“鬼谷”的最危险的路段,路窄坡陡,两边是万丈深渊。
每当导游们带队来到这里时,一定要让游客们挑点或者扛点什么东西。
“这么危险的地方,我不拿东西就两腿打颤了,再负重前行,那不是更危险吗?
”游客不解。
导游小姐嫣然一笑,解释道:
“这里以前发生过好几次事故,都是迷路的游客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一不小心掉下去的。
当地人每天都从这条路上挑着东西来来往往,却从没人出事。
只有你意识到危险了,再负重前行,反而会更安全。
”
这就是“压力效应”。
那些胸怀大志,背上有沉甸甸的责任感的人,才能从岁月和历史的风雨中坚定地走过“鬼谷”。
而那些得过且过,没有一点压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像风暴中没有载货的船,往往一场人生的狂风巨浪便会把他们打翻。
(摘自《青年博览》)
17、疯长的鱼
办公室门口摆着一个鱼缸,缸里养着十几条鱼。
那种鱼长约三寸,大头红背,长得特别漂亮。
一转眼,两年时间过去了,那些鱼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依旧三寸来长。
忽一日,鱼缸被一小儿砸了一个大洞,待人们发现时,缸里的水已所剩无几,人们急忙把鱼打捞出来。
怎么办呢?
人们四处张望了一下,发现只有院子当中的喷泉水池可以做它们的容身之所。
于是,人们把那十几条鱼放了进去。
两个月后,一个新的鱼缸被抬了回来。
人们都跑到喷泉水池边来捞鱼。
捞来一条,人们大吃一惊;又捞出一条,人们又大吃一惊。
两个月,仅仅是两个月的时间,那些鱼竟然都由三寸来长疯长到一尺来长。
人们七嘴八舌,众说纷纭。
有的说,可能是因为喷泉水池的水是活水,鱼才长这么长;有的说,喷泉的水可能含有某种矿物质……但无论如何,大家都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喷泉水池要比鱼缸大得多。
年轻人的成长也是这样,要想使自己长得更快,就不要拘泥于一个小小的鱼缸。
18、不通融与通融
带九岁的儿子到秋季版的嘉年华游玩。
我们走到了挂满憨态可掬、神态各异的动物玩具的游戏点上。
那是一个掷球的游戏,四个代币拥有三次投球机会,只要球滚落进桌上任何一个圆圈里,就能中奖。
我掷了三次,第一次出界了,后两次都稳稳当当地停留在了界内,按理,可以获赠一个大猩猩了。
不料,那个老外指指我面前的桌板,就不再吱声了。
我这才注意,前面的桌板上白底红字,写着几条规则,醒目得很,说是掷球时身子超过了红线,掷中了也不算。
兴许我刚才太跃跃欲试了,对这个规则未加留意。
后来晃悠到了另一处游戏点。
这种玩法类似常见的飞镖游戏。
只要四次有两次击中,就有可能得奖。
儿子来了兴致,前两次都落空了,第三次不偏不倚地扎中了。
关键的最后一镖,却软不拉耷的,碰了一下墙,即刻就落地了,可惜了。
但见老外迅速递上一支飞镖,示意儿子再扔。
孩子犹豫了一会儿,终于扔了出去。
击中了!
老外笑眯眯地将一个玩具赠送给了孩子。
是大人了,对游戏规则理应读懂和掌握。
要不然,谁都借此理由重新再来,岂不引起混乱?
至于孩子,一是年幼,再就是有些意外,能宽容则予以宽容。
这一片爱心是无可厚非的。
有时候通融是一种原则,不通融也是一种原则。
19、有一种错误——放大痛苦
有位农妇不小心打破了一个鸡蛋,这本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但这位农妇却沿这种思路想下去了:
一个鸡蛋经孵化后就可变成一只小鸡,小鸡长大后成了母鸡,母鸡又可下很多蛋,蛋又可孵化很多母鸡。
最后农妇大叫一声:
“天哪!
我失去了一个养鸡场。
”可以想象农妇将会怎样痛苦下去。
失去一个鸡蛋的痛苦竟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在常人看来的确有点荒诞,但生活中这种人大有人在。
孩子生病了,焦急的母亲一边守着病儿,一边又焦急地想着孩子的学习肯定耽误了,误了学习肯定影响升学,影响了升学肯定影响就业。
如此这般这位母亲会被痛苦煎熬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放大了痛苦有可能将这个家击倒。
我们总觉得活得很累,我们总有排泄不完的痛苦,这是为什么?
原因很多,但其原因之一肯定是常犯一种错误——放大痛苦。
20、尊重,也是一种爱
我的法国朋友埃荷瓦课余爱好高山滑雪,而且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他的愿望是有朝一日代表法国出征冬季奥运会。
1994年寒假,埃荷瓦和他在巴黎高师读书的女朋友一起去阿尔卑斯山滑雪,双双坠落在600多米深的峡谷里,再也没有回来。
埃荷瓦的母亲告诉我,作为父母,他们曾多次告诫儿子,高山滑雪是一项颇具危险性的运动,但从来没有去阻止过他,他们一向尊重儿子的爱好,因为他们爱儿子。
玛丽雍夫妇的儿子史蒂凡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高中毕业那年,他提出不再继续上学,而是要去里昂最大的公园当一名花匠。
史蒂凡从小喜爱园林艺术,对种花弄草爱到了痴迷的地步。
玛丽雍夫妇跟儿子谈话,告诉他当个园林工人收入不会太高,可能一辈子都买不起好房子好汽车,但是如果儿子把这一切都考虑过了,做父母的将尊重儿子的选择。
史蒂凡如愿以偿当了名花匠,玛丽雍夫妇与朋友见面时,常会以骄傲的口气发问:
“嘿,最近有没有去过金头公园呀?
某某地方的那个大花坛就是我儿子设计的。
”
维维亚老太太居住在里昂一栋带花园的别墅里,丈夫去世后,老太太就立下遗嘱,将在身后把这栋房子无偿捐赠给一家老年俱乐部。
老太太有四个儿女,都属于不太富裕的工薪阶层,他们本来都是这栋房子的直接继承人,可是当母亲作出捐赠的决定后,四个儿女无一人反对,我曾与维维亚的小女儿讨论过这件事,她说母亲把房子捐出去,做儿女的一点不心疼是不可能的,但是再多的钱也无法与我们对母亲的爱相提并论,我们尊重母亲的决定,就是为了让她感受到儿女对她的这份情和爱。
人世间的爱有无数种表达的方式,理解并尊重你所爱的人,无疑是明智的。
21、参照标准
一个人去买碗,他懂得一些识别瓷器质量的方法,即用一只碗轻撞其它碗,发出清脆声音的碗肯定是质地好的。
但来到店里,他却发现每一只碗发出的声音都不够清脆。
最后店员拿出价格高昂的工艺碗,结果还是让他不甚满意。
店员最后不解地问:
“你为什么拿着碗轻撞它呢?
”那人说这是一种辨别瓷器质量的方法。
店员一听,立即取过一只质量上好的碗交给他:
“你用这只碗去试试。
”他换了碗,再去轻撞其它的碗,声音变得铿锵起来。
原来他手中拿着的是一只质地很差的碗,它去轻碰每一只碗,都会发出混浊之音。
合作者变了,参照标准变了,一切也就变了。
生活也是如此,你的参照标准如果错了,那么你眼中的整个世界也就错了。
22、笨拙的聪明
据说英国搞了一个“搞笑商品说明书”评选会,有这么几个经典的“说明”入选:
某药厂生产的安眠药,药瓶上写着“服用此药会产生困意”;美国航空公司随班机供应的花生米,包装袋上写着“请开袋食用”;一盒沙丁鱼罐头上写着“本品原料选自奥克尼湾湖潮汐渔场出产的上等沙丁鱼,肉质细嫩……注意事项:
内装鱼肉”;一只吹风机的使用说明提醒消费者:
“请不要在睡眠时使用”;几种品牌的圣诞彩灯上则都注明:
“只能在户内或户外使用”……
相信每个中国人看完以后都会会心一笑:
这些外国商人真是太笨了。
可是有个美国老太太在饭店里被咖啡烫了嘴,竟向餐馆主人索赔500万美元,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法院竟支持了这一请求!
在这种情况下,侍应生端给你的咖啡杯子上印着:
“咖啡烫嘴,请小心饮用”,你还会觉得可笑吗?
你在睡眠的时候,忘了关手上的吹风机,结果感冒了,第二天就可以到法院去起诉厂家。
所以,厂家在说明书上标明“请不要在睡眠时使用”是必要的。
成熟的市场培育成熟的消费者,成熟的消费者造就成熟的生产商,而成熟的厂家又有力地维护着市场。
23、晕车
男人很少晕车,可我不幸就是那很少中的一员。
后来我结婚了。
一次,我陪妻子去百里外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
车开了几公里后,觉得头越来越晕,胃也难受,我知道我又要晕车了。
这时,我突然想到妻子一定在笑我的窘态,于是就看了一眼坐在我身边的她。
不料,却看到她脸色苍白,双眼紧闭,一副痛苦万分的模样。
“你怎么了?
”妻子说:
“我……晕车。
”天啊,我立刻紧张起来,连忙把车窗打开。
把妻子抱在怀里,妻子略微安静了。
我开始责怪自己,为什么只想到自己会晕车,为什么就不问一下妻子呢?
为什么不多准备点儿药呢……汽车终于到站了,我扶妻子下了车,妻子无精打采地看了我一眼说:
“还好,你不晕车。
”“我……”从那天起,我没有再晕过一回车。
女儿上小学的那年,我们一家三口去旅游。
尽管妻子早已做了准备,可还是有点晕车。
又走了一段路,我女儿也开始晕车了。
我告诉妻子,并把女儿递到了妻子的手中,妻子马上焦急起来,抱着女儿开始掉眼泪。
妻子就这样一直盯着女儿的脸,不停地安慰女儿,似乎完全忘了她自己也在晕车。
从那天起,妻子也不再晕车了。
24、留点距离
有位乐师能演奏许多美妙的乐曲。
有一次,乐师被一位大富翁请到家中表演,一曲曲的音乐令富翁心旷神怡。
富翁很高兴,对乐师说,如果你能把今天的曲目昼夜不息地演奏下去,我可以送你百亩良田。
乐师接受了富翁的条件,三天三夜未曾停息,一遍又一遍地演奏那几首曲子。
第4天,富翁受不了了。
现在他听这几首曲子,再也感受不到那优美的韵味了,全都变成了令他烦躁不安的噪音了。
第5天,富翁认输了,懊恼地给了乐师百亩良田,把他打发走了。
许多东西,我们觉得美好,是因为我们只能拥有一次。
如果美丽能紧紧抓在手中,终有一天,它会归于平淡。
人常说:
画,放远观,更美;山,站远看,更壮观。
人生也一样,给生活留点距离,这样,生活每天都会因为充满希望而生机勃勃,新鲜滋润。
25、淡泊的安详
我原来工作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