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延迟退休的利与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6297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延迟退休的利与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延迟退休的利与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延迟退休的利与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延迟退休的利与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延迟退休的利与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延迟退休的利与弊.docx

《浅谈延迟退休的利与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延迟退休的利与弊.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延迟退休的利与弊.docx

浅谈延迟退休的利与弊

延迟退休利用与弊的探析

摘要所谓的退休年龄,就是指劳动者达到法律规定的年龄后就能退休,享受一定的社会保障制度。

中国法定退休年龄源自1951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该文件规定的退休年龄为:

男性60岁、女性50岁。

1955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暂行办法》将女干部的退休年龄提高到55岁。

到目前为止,延迟退休年龄并没有正式开始启动。

2013年7月1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讨会在京召开。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建议,中国从2016年实行延长退休年龄政策,并每两年延长1岁退休年龄,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

有专家表示,提高退休年龄是为了缓解劳动力总量减少的速度。

此消息一出,大家褒贬不一,态度各异。

有人持赞同态度,也有人持强烈反对意见。

那么,延迟退休会带来哪些利与弊呢?

关键词:

延迟退休就业养老金人口老龄化

正文虽然大家延迟退休的态度是褒贬不一,但我们不妨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延迟退休呢?

是因为养老金亏空?

是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

还是其他的一些原因?

我国现行的退休政策始于1951年,在政务院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中规定,男职工的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职工的退休年龄为50周岁。

1955年,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暂行办法》中规定了女干部退休年龄为55周岁,随后,又针对特殊工种人群规定了连续工作10年以上可提前5年办理退休手续,因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可提前10年办理退休手续,以及高级专家可以推迟5到10年退休。

这些退休政策沿用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经济、社会有了很大的跨越,人们的健康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人口老龄化也日益凸显严重。

在养老金紧张和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情形下,如果不施行延迟退休政策,又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据2015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显示,剔除财政补贴因素后基金收不抵支,且相比前几年的预算情况,“亏空”越来越大。

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剔除财政补贴后,当期保险费收入与支出相减,“亏空”3024.87亿元,比2014年的收支差1563亿元显著扩大。

为填补养老金缺口、缓解财政补贴压力,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已进入实施阶段。

但是划转国资弥补养老金亏空,有可能导致国企经营势力日渐式微和不负责任经营行为,最终使弥补养老金亏空办法成为“无源之水”。

因为随着未来二三十年我国老年人口高峰到来,养老金亏空呈逐年上升趋势,若按每年亏损几千亿元计算,10年、20年、30年之后,需要划转的国资则分别可达几万亿元直到数十万亿元。

而据财政部资料,2013年底,我国国有企业总资产虽达104.1万亿元,但剔除负债67.1万亿元,净资产仅37万亿元。

如此看来,二三十年之后,有三分之一以上国企资产属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且这种可能性很大。

因为,从2012年至2014年3年养老收入支出情况可预测未来养老金支出大致状况,2012年保险费收入15027亿元,支出13948亿元,收支相减余额为1079亿元;2013年剔除财政补贴后,“亏空”仅为959亿元,2014年“亏空”3024.87亿元。

若养老金亏空局势得不到遏制,则国企总资产会有大幅下降之虞。

如果加上中途因经营不善亏损而破产,国企总资产会更加缩小。

一旦形成这种结局,会对国有企业经营积极性造成很大影响。

而且,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2010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为1.78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3.26%,根据国际通行的10%标准,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同时,我国国民健康水平得到了大幅的提升,50年代,我国人均寿命为50岁左右,到2010年我国人均寿命已达到了74.83岁。

由于人口老龄化和平均寿命的增长,给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2014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3755万人,占全国比重10.1%。

老年人口在逐年增加,人口平均寿命的提高,养老金的亏空等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

2003-2013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情况

1、实行延迟退休政策之利

1.应对人口结构变化

相关专家指出,从我国国情来看,延退是必然的趋势。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研究员孙群义认为,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延迟退休是一个时代的趋势。

首先从全球来看,我国的退休年龄是比较低的,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工作能力和身体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为推迟退休年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我国老龄化严重,国家的养老保险基金已经不允许国民在现有的退休制度上再提前退休,所以延迟退休年龄是一条必须走的道路。

不可否认,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提高退休年龄被认为是有效化解人口老龄危机和缓解政府财政负担的重要手段,进而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采取了提高退休年龄的政策。

在部分男女退休年龄相同的国家,采取了对男女退休年龄同时提高的方法,如美国拟于2000—2027年间将男女退休年龄从目前的65岁提高到67岁;比利时则希望到2009年将男女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

而对于部分男女退休年龄不相同的国家,则希望逐步将男女退休年龄拉平,捷克目前男性60岁退休、女性57岁退休,计划在2007年将男女退休年龄分别提高到62岁和61岁;爱沙尼亚则计划在2010年将男女退休年龄统一到63岁。

种种结果表明,随着人均寿命不断延长的发展趋势,延长退休年龄是必然的趋势,而这种趋势是全球性的。

2.降低人口预期寿命引起的养老金支付压力

而从从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角度出发,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李建新教授认为,中国特殊人口政策导致的老龄化,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

西方国家的老龄化是在社会已经积累了足够财富时才来临。

而中国则并非如此。

社会财富积累不够,首先考验的就是养老金支付系统。

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2013年左右达到最高值72.1%,从绝对数量看,在2016年左右达到最高值,为9.97亿左右,随后将逐年下降。

这整个变化轨迹也清晰显示,我国在未来20年内将形成“未富先老”的画面。

“延迟退休”是为了减轻“白色浪潮”对养老的压力。

由于低龄退休使相当数量的职工进入领取养老金的行列,缩短了养老金缴费年限,同时增加养老金领取的年限,使养老基金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如果我国退休年龄每延长一年,养老统筹金可增收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

也就是说延长退休年龄能够有效的解决当前日益紧张的养老基金支付压力。

3.提高女性地位

同时也有人认为,实行延迟退休政策有利于提高女性地位。

我国目前实施的退休制度,对于女性职工的退休年龄规定为“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推迟退休年龄后可以减轻社会负担,提高女性地位,对发展有利。

在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下,由于女性工作经历较短,女性老年人口从养老保险体系中获得的日常养老收入低于男性。

但是因为女性职工通常寿命比男性职工长,女性退休后从制度中领取养老金的时间远长于男性。

从整个生命周期来看,女性一生从养老保险体系中领取的养老金总额会远大于男性。

因此,适当提高女性职工退休年龄,有利于提高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

4.增强经济竞争力

退休年龄影响经济的竞争力主要表现为人口老龄化条件下企业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劳动力成本主要是由工资和包括养老金在内的保险福利待遇组成,无论养老保险制度采取何种制度模式,无论养老金来自于企业缴费、个人缴费还是政府财政拨付,从全社会层面看,养老金始终表现为劳动成本的一部分。

如果养老保险保险制度入不敷出,企业可能会面临养老保险费率的提高,即使是国家利用财政拨付等手段弥补养老金缺口,最终依然可能引起其他税种税率的上升。

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退休年龄越早,养老金规模越大,造成劳动力成本提高,国家整体竞争能力减弱。

特别是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之下,曾经对中国经济具有重要拉动作用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将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养老金规模提高而逐步减弱,这将会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较大压力。

中国目前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比例已经较高,占缴费工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养老保险20%、医疗保险8%、失业保险2%、工伤保险平均1%、生育保险最高1%,同时还要负担住房公积金等其他制度的缴费。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退休年龄不作调整,而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率或间接税率继续提高,将进一步提高企业成本负担,最终影响整个经济的竞争能力。

二、实行延迟退休政策之弊

但是,若把推迟退休年龄当做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措施,必会增加劳动年龄人口。

劳动力供给增加,在劳动力需求一定下,失业的人数将增加,失业率必将呈上升趋势,政府将承担更多的失业救济费用。

目前中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超过1.1亿人,每年大约有300万左右的人退休,占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3%。

但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只有1000万左右,如果提高退休年龄,就占去机会的30%。

这个比例是相当惊人的。

并且,“延迟退休”未必是应对老龄化的理想的选择,其作用不容高估。

通过“延迟退休”,固然可以达到减缓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顺应一些职业“越老越吃香”的特点,但这只是理想状态,如果处理不好,还可能造成一系列新的问题。

1.对年轻人的就压压力大

我国就业压力依然巨大,延迟退休很可能加重年轻人的就业困难;延迟退休年龄对就业市场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对年轻人的影响上。

特别是对16—24岁的年轻人上。

根据全国的统计数据,16-24岁的人口失业问题最为严重。

他们大致占失业人口的26%,他们比25—34岁失业人口多26%,他们往往缺乏工作经验,自身技能单一,一旦遇上整个社会就业岗位减少的情况,他们总是最大的受害者。

退休年龄的延迟将导致更多的劳动者在劳动领域工作更长的时间,劳动市场上劳动力总供求量增多,势必会使很多年轻人就就业市场给挤出去。

政府虽然在努力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但工作岗位毕竟有限,因此会导致年轻人的高失业率。

而年轻人的高失业率将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其次,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不利于就业人口收入的正常增长,反过来还会加重社保的负担;再者,进入老年的人口也未必全都愿意继续就业。

而这也容易造成“老年人不愿上班,而年轻人无法上班”的尴尬局面。

2.新老劳动者替代的周期会加长

退休也是新老劳动力的更替过程,部分年老的劳动力离开工作岗位,并由年轻的劳动力替代。

退休年龄的推迟将减缓新老劳动者替代的过程。

由于教育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生产技术处于不断进步之中。

一个年轻人的劳动生产率会普遍高于年老者。

另一方面,国家的教育水平处于一个快速提高的过程,年轻人的知识文化水平会普遍高于年老者,更能跟上时代发展。

因此,推迟退休年龄在一定程度上会阻滞新技术的应用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这将不利于我国的发展。

3.加重企业发展的负担

近年来,由于养老保险费的不断提高,很多企业感觉压力很大,甚至成为企业领导最头疼的事情,欠缴养老保险费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企业甚至多年不招收新的员工,而去返聘已退休的人员,从而降低人员成本。

如果推迟退休年龄,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负担。

3、我国现实的选择

(1)普遍提高退休年龄宜缓行

我国是在“未富先老”的条件下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比其他国家更具特殊性和艰巨性。

制度财务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在制度中的责任与地位不明确。

政府没有以适当的方式很好地承担由企业化的“现收现付”制向社会化的“部分积累”制转轨的转制成本,政府没有承担其在制度中应有的立法、财政与监管等责任。

由于国家责任的部分缺位,目前在职职工(主要是国企职工)一方面要为自己将来的养老缴费,另一方面还要为已经退休的人员缴费,高缴费率与支付自然不在话下。

因此,只要国家没有更妥善的方式承担责任,转制成本问题拖而不决,业已形成的“空账”不能完全做实,制度支付危机的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提高退休年龄只能减缓政府的财政压力,但其负面影响应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

养老资源最终来源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丰富,这就需要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我国的高等教育曾经一度中断,1978年后才逐渐恢复,许多新的生产技术与手段需要年青的劳动者学习并应用到生产中去,尤其是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需要年青的劳动力加强与国际的对话与交流,实现生产技术的引进与应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只有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才有用于养老分配的社会经济资源,老年人才能通过各种途径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更何况,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突出的社会经济问题,提高退休年龄无疑会恶化就业问题,增加失业保险制度的支付压力。

由此可见,我国还不完全具备提高退休年龄的条件,这一措施的采取对于问题的解决也不能起到“对症下药”的根本性作用,普遍提高退休年龄宜缓行。

(二)适当提高女性退休年龄

目前我国男女退休年龄是不同的,通常规定男性职工60岁退休,而女性职工55岁退休。

这一男女退休年龄相区别的政策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

其一是女性就业未充分。

女性就业时间人为缩短5年,使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劳动力的浪费。

其二是导致男女在养老金待遇享受存在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制度上的男女不公平。

在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下,由于女性工作经历较短,退休时的最终工资也较男性为低,但女性的平均寿命长于男性,则女性退休后从制度中领取养老金的时间远长于男性。

这使得女性老年人口从养老保险体系中获得的日常养老收入低于男性,但从整个生命周期来看,女性一生从养老保险体系中领取的养老金总额会远大于男性。

因此,适当提高女性职工退休年龄,有利于提高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也有利于女性的充分就业及其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

但宜将这一改革放在一段较长时期内完成,从现有的社会经济人口条件来看,可先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逐步将女性退休年龄提高到57岁。

(三)可以施行弹性退休制

我国各地区、各行业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有些地区(如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低,有些地区(如上海等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有些行业(如教育、医疗服务、制造行业)需要有经验的工作人员,而有些新兴行业和亟待改革的行业(如电子行业、金融行业等)又急需吸纳一批拥有最新技术与知识或者有海外经验的从业人员,加快新老劳动力的替代过程。

因此,“一刀切”的退休政策可能导致经济效率的损失,而社会经济发展的多样性也为弹性退休政策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建议政府制定退休年龄的指导性政策,通过制度的设计与利益的激励,鼓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根据自身发展的状况自主选择退休年龄政策,不同的人群也可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选择退休年龄与时机。

政府根据不同时期发展的状况积极引导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退休决策中的作用,使得个人在退休决策时达到最优化,个人在达到最优化的同时,社会经济也就实现了其帕累托效率。

当然,只有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才能制定出好的政策。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没有十全十美的政策,就算延迟退休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它也会有它不好的一面。

我们不能单纯地谈论延迟退休的利与弊,我们更应该想到怎样去趋利避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