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6212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育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育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育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育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docx

《教育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论文.docx

教育论文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首次把情感态度列为英语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人文主义观点。

从现实角度来说,就是对教学实践中长期普遍存在的重认知,轻感情的教学现状的纠正。

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就像一阵春风吹来,给外语教学界注入了新鲜的空气,广大中学英语教师为之振奋,同时也为之困惑:

如何才能把关注学生情感发展的人文主义思想贯彻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带着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呢?

 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识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

要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必须提高外语教师把握课堂学生心理的能力。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体验和感悟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对英语教师如何提高自身意识从教材和教学活动着手贯彻情感教学的一些认识。

  一、转变教学观念,充分意识到情感智力(EmotionalIntelligence)是现代教师的必备素质

 传统教育最大的缺陷在于“见物不见人”,把学生仅仅看作是“物”──装载知识的容器,而不是有思想有感情、活生生的“人”。

虽然传统教育观也承认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但对于这种“特殊性”到底体现在哪里没有实质性的阐释。

其实,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人的“情感”上。

教师仅仅具有思想、智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质是不能完全胜任教育教学工作,难以完成教育目标和达到教育目的的。

教师应有情感方面的素质,情感智力是现代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1.教师缺乏情感智力,缺乏人文关怀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的极端行为

  在偏重认知的教育观指导下,认知与情感失去平衡,造成了学生的“情感饥渴”并引发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许多学生陷于沮丧,烦恼,孤单,内疚,抑郁,自怜的困境之中,甚至受绝望等不良情感的折磨而不能自拔,给身心发展造成极大的创伤和损害。

由于学生面对挫折,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对他人,集体,社会的责任感下降,校园里不断出现诸如逃学,自卑,嫉妒,暴力,自杀,谋杀等青少年的心理障碍和越轨行为。

学生之所以出现大量的情感问题受社会,家庭,学校和自身个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学校教育,某些教师对情感教育的淡漠,使得一些学生在情感方面得不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也是某些学生出现情感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某些情况下,一些学生的不良情感得不到及时、正确的纠正,以致于郁结,变态,甚至引发极端行为,这些都应该引起广大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

 2.没有情感的参与,认知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要使学生接受教师传授的客观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必须有师生在情感上的共同介入和相互作用。

学生对教师所采取的情感态度是左右他对该教师所教学科兴趣的重要因素。

稍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可以感觉到:

学生往往因为与某个教师的情感接近,而认同并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科目;相反,也会因为与某个教师在情感上排斥、对立而讨厌这个教师所教的科目。

心理学家维也纳(VenaJules)和彼特(PeterKutnick)就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的特征对1756名8~16岁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

结果表明,在学生所列举的好教师的23项特征中,有12项(约占51.2%)是属于情感的。

  3.教师应努力培养乐观、自制、宽容和诚意等良好的情感特征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愉悦地接纳自己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个成功的外语教师不但自己要有乐观的情感态度,而且还要以自己的信心,克服困难的乐观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去启发、感染学生,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使其摆脱由挫折,困难所造成的消极情绪的影响。

自制指的是教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强度,用理智的力量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并用适当的方法转移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宽容学生的错误、误解,切忌以牙还牙,利用职权对学生进行打击报复,能真诚地剖析自己,以信任,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

  4.教师应具有与学生进行情感交往的能力与技巧

  平等地对待学生,以正确的、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爱心;善于倾听学生的情感流露,使学生情感得到正常的宣泄;掌握一定的识别,判断情感的技巧,洞察学生的情感状态,对学生的情感反应作出恰当的回答。

  二、以自身条件为载体,发挥教师强势心理场(PsychologyField)效应

  

  著名心理学家勒温(KurtLewin)把物理学概念“力场”引进了心理学。

根据他的理论,凡有心理现象存在的地方就存在着心理场,由他的理论引申:

凡是有课堂存在的地方就存在着教师心理场。

围绕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活动,课堂教学诸因素在心理层面上构成一个“心理场”。

这种心理场包含许多要素。

例如,教师发出的知识(内容,连同其准确性,新颖性,趣味性等),教师使用的教学法(逻辑性,启发性等),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热情,自身的激情等),教师的外语口语(标准,流利等),风度(大方,整洁等)。

从心理暗示角度讲,教师的心理场形成向心力,直接在心理层面促进学生的提高。

比如教师的人格修养对学生的影响,教师的课堂情绪对学生的课堂情绪的影响等。

教学实践表明,置身于强势心理场的学生出现消极心理状态的可能性极小。

如果教师给学生的是弱势心理场,那就难怪出现消极心理状态。

积极的心理场不仅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对学生的注意力,情感始终都有较强的控制力。

形成最佳课堂心理场是外语教师在教学中贯彻人文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任务。

   1.借助语言来传情达意

  学生最爱听饱含情感的教学语言,教师抑扬顿挫,缓急有效的讲课声,既能传情达意感染学生,又能帮助理解,引发兴趣,从感官角度上看,还会由于变化的刺激提高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减少听课的疲劳。

  2.借助表情(面部表情,体态表情)构建积极“心理场”

  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不经意的表扬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被融入积极的“心理场”,思维就被有效激活,注意处于高度醒觉状态,就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心理环境,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将极大地发挥出来。

  3.激情是心理场效用实现的灵魂

  课堂教学是以师生间心理上的微妙碰撞为主要的情感交流。

课堂中,信息的流动在情感的氛围中进行,并不断激发和维持着情感的交流,情感的交流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发生发展,并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信息流动的成效。

激情对于教师心理场和学生积极心理状态是万万不可少的。

学生最尊重有教学激情的教师,只有教师兴致勃勃,学生也才能兴致勃勃。

这种“激情效应”是一个优秀的外语教师所必须把握的,是一个成功外语课堂所必须具备的。

  三、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处理,有效地开发情感资源

  

  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处理是指教师从情感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处理,在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在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

  

  1.教师以情感为手段,巧妙地组织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比如,教学SEFCBook2Unit7Livingwithdisease时,为了自然引入新课,教师可以以这样的简单问候打开关于健康和疾病的话题。

如:

Howareyoutoday?

学生的回答会多种多样,如:

Verywell,thankyou./I'mnotverywelltoday./Ihaveacold(headache,fever.etc.).进而教师可以巧妙地进入主题:

Howmanydeadlydiseasesdoyouknow?

WhatisAIDS?

HowdoesapersongetAIDS?

引导学生了解目前关于医学界有挑战性的疾病问题,通过阅读文章里艾滋病患者小华的故事,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目前世界上青少年患艾滋病的情况,她如何积极面对AIDS的态度以及她的心声和愿望。

启发学生联系实际思考自己如何面对人生的疾病问题,谈谈感想,体会,这样有助于学生和教材产生共鸣,将所学语言用于实践,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2.教师以情感为目标,有效地利用教学内容中的情感资源,引发学生的积极学习的动机和热情

  

  比如,在教学SEFCBook2Unit10Frighteningnature时,联系刚发生的印度洋大海啸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下问题:

  

  Whendoyouhearaboutthetsunami(海啸)aroundTheIndianOcean?

  

  Howdoyoufeelwhenyouknowsomanypeoplewerekilledandinjuredinthisnaturaldisaster?

  

  Whatwillyoudotohelpthepeopleintrouble?

  

  Whatothernaturaldisastersdoyouknowabout?

  

  Howdoesnatureformadangertopeopleintheworldandhowcansciencehelpreducethatthreat?

  

  这些问题能激活学生关于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飓风和台风的思维,引起学生对地质学,气象学,天文学,生物学等几门自然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的思考,通过想象印度洋海啸造成的可怕后果及火山爆发时城市被掩埋的悲惨景象激发学生的关爱生命的人道主义情感,从而启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动机。

  

  四.对教学活动进行情感加工

  

  对教学活动进行情感加工指的是在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时加大生生互动的力度,充分利用pairwork和groupwork加强学生的合作,使课堂教学节奏松弛有度,快慢有变,动静交替,活动多样,使课堂英语气氛浓厚,创设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这都是体现外语教学的人本主义精神的。

  

  1.使学生学习有安全感,乐于表达

  

  传统教学中,发言机会属于一些善于表现的学生,害羞的或不善于言谈的学生不敢举手发言;即使被点名发言,在众目睽睽之下,往往会产生紧张心理而发挥不好,造成羞于开口的心理障碍,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保持沉默,失去了很多语言实践机会。

在pairwork和groupwork活动中,面对自己的同伴和朝夕相处的同学,他们有安全感,不担心出错被其他同学嘲笑,敢于无拘无束地进行语言实践,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逐渐找回失去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2.进行合作学习,增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

  

  在pairwork和groupwork的合作学习中,学生相互了解,交流见解,碰撞思维,共享知识,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在亲密的人际交往中,团队精神和共事能力能得到很好的展示和提升,学生表现更出色,学的东西更多,并有能力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

  

  3.机会均等,实现人人参与,体现教育的公平

  

  pairwork和groupwork体现了英语教育的新理念“做中学”,每名学生都有机会,有时间进行交流,进行英语实践,人人参与,没有“被遗忘的角落”。

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展。

  

  4.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pairwork和groupwork中,教学内容往往生活化,社会化,如询问家庭成员,兴趣爱好,解决学习困难,表达各自观点等。

这些活动内容生动有趣,十分符合学生的感情需求,自然会产生求知欲,进入学会,会学,乐学的境界。

  

  诚然,成为一个有人文主义情怀的优秀外语教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事,需要在意识方面有全方位的改变,在方法策略方面有大的改进。

将学生视为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人文主义思想贯彻到日常的教学之中,是每一位有志于中国外语教学的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与新教材一起成长

  ──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师的发展

  

  

  

  陈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稳步推开,《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科学习和终身发展提出了顺应时代的新要求。

课程标准的具体实施过程涉及诸多因素,相对于课程政策、学生、教材等其他因素,教师因素无疑是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和极重要的可变量。

教师不仅是新课程理念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也是新课程精神的执行者:

新的课程理念是否能够得到准确理解,新的课程内容是否能够得到贯彻落实,新的课程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实现,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是否能够高效培养,所有这一切最终都要落到一点,那就是有没有一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所以,要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要实现对学生的教育目标,教师必须首先从自身做起,身体力行,成为新课程理念的实践者。

常言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合格教师的概念不再是能认识学生不认识的字,能解出学生不会做的题。

在课程标准的理念下,面对种种新的挑战,教师是否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跟上时代发展;面对需求越来越高的学生,教师还能不能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你们的老师!

”;这些问题都是新时期每个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

  

  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调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全面、多元的终身发展和最优发展。

与传统的基础教育相比,除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它更加突出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培育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情感态度;发展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终生发展的突出关注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的好教师可能是能够把学科知识高效地传达给学生的教师,但现在仅做到这一点已经远远不够了,除了传道授业,教师还必须加强多方面的自身修养,身教言传,实现教师角色新的转变。

  

  教师素质和教师发展是眼下讨论较多的一个话题。

归纳起来,其视点多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的学科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高,即合格的教师应该掌握和驾驭哪些学科知识和技能;二是新课程理念在教师身上的现实化,主要谈及合格教师的各种理想模型;但是,对如何去实现这样的理想却很少谈及。

虽然课程标准中对教师角色的转变有所涉及,但是对课程目标实施过程中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合格教师并没有具体说明。

诚然,合格教师的概念可以在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去解析,涉及的因素很多,也很难用简单的标准来解说。

可是不管怎么说,合格教师的内涵中应该有一个最最基本的前提,那就是要让学生达到的目标,教师自身应该首先做好。

学生十几年的学校生活中,一半以上的时间是与教师朝夕相处中度过的。

朝夕相处、潜移默化,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言传莫如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模仿的榜样,无论是正面的榜样还是负面的榜样,榜样的力量都是巨大的。

因此,希望学生能够达到的目标,教师自己应该首先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亲身去实践。

然而目前的教师培训和教师研究中,关注的中心多是在专业理论学习和教学法培训上,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却经常被忽视:

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希望学生达到的教育目标,教师自己是不是真的已经做得很好了?

这个问题看似多余,可是如果我们不是想当然地做出结论,如果让每位教师逐项对照新课程提出的基本标准客观地审视自己,很可能会发现这个问题并不是没有意义。

  

  1)兴趣和信心

  

  在着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之前,教师是不是应该首先反思一下自己对教学工作和教学对象的兴趣和信心:

热爱教学工作吗?

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足够的兴趣吗?

爱自己的学生吗?

对学生的爱附加了条件吗?

面对教学任务、面对求知若渴的学生,总能出色地完成各种教学任务吗?

是把自己的工作当成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来做,还是仅仅当成谋生的手段来做?

是发自内心的关注学生的成长,还是仅仅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工作对象?

是否有自己的教育理想?

对教书育人工作有没有持久的热情和追求?

对以上问题的不同回答,不仅会对教师的教学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而且会对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造成不同潜移默化的影响。

  

  2)积极的情感态度

  

  新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要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教师自己首先要有积极的情感。

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教师对人生、对社会、对工作、对学校、对他人的一般认识和态度,都会在不知不觉中传达给学生并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如果一个教师自己的心理世界是灰暗或是扭曲的,这样的教师即使主观上再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也不可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的积极情感中最重要、对教学影响最大的一点就是是否热爱教学工作、是否热爱学生。

“从每个人受教育的经历来说,对教师最深刻的印象,不是它的学问,不是它的才华,而是它的人品。

优秀的教师是那些把学生看做自己的孩子,把学校看做自己的家庭,把教育看做自己的生命的人”。

教师对学生无条件的关爱和信心,会极大地促使学生情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且会同时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进步,这也就是大家都熟悉的罗森塔尔效应。

从“赏识教育”到“理解教育”等种种教育实践,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就是教师用自己的积极情感去感染学生的积极情感,用思想去点燃思想,用爱去催生爱,用信心去激发信心,用个性去创造个性。

教师应经常反思:

对教师工作和教育现状有正确理解吗?

能正确处理与领导、同事的关系以及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吗?

能够正确对待生活和工作中的挫折和不如意吗?

能在工作中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吗?

在教学工作中面对学生的各种表现,无论是期望的和不期望的,满意的和不满意的,都有公正的理解和评价态度吗?

能够做到对所有学生不论学习成绩,家庭背景,性格特征,都能够发自内心地热爱吗?

  

  3)教学策略和自我发展策略

  

  教师的教学应该是一个永恒的动态过程。

一个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反思、积累、改革、突破,在不断的探索和反思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

教师不妨经常静下来想一想自己的教学中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能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心理特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备课是不是很充分且有针对性;是否习惯于进行教学反思并经常做教学日记,进行阶段性总结;能否经常自觉关注与自己工作有关的学术动向和前沿的教学思想,跟上本专业的最新发展;能否经常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客观分析,自我调控,找出改进教学策略的途径;是否善于利用期刊、报纸、图书、网络和其他信息手段得到自己需要的资料;是否经常与同行交流;有没有研究与探索的习惯等。

此外,教师的自我发展策略中还有一点也很重要:

教师不要“述而不著”。

实践的东西往往有待于提炼上升到理论的东西才更系统、更精确,也容易实现更大的价值。

被实践证明有效的方法,自己在教学中成功的体会,应提炼出来与别人交流,这是一个双赢策略。

大家都这样做,就会形成良性循环,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就能较快的提高。

当然,教师把自己的成果拿出来与人分享时,要遵守基本的学术规范,做到对自己负责也对读者负责。

题目要小要精,反对大而空;材料要真要细,不能误导读者;观点要新要独特,反对炒冷饭、赶时髦。

应本着真实、简明、原创、有益的原则,反对低层次的重复劳动。

  

  4)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

  

  教师不仅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还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

教师希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教师自己是不是也在自主学习,教师自己的实践能力又如何呢?

是否在不断进修,不断探索,自我加压,自我监督,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能不能把所学教学法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学生心理发展知识以及教学策略和教学技巧等理论不断地应用到教学中来?

能不能在教学中不断检验这些理论的可靠性?

能不能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是完成领导校长交给的教学任务还是把教学当成自己的事业?

是迫于制度压力应付检查而备课、批改作业还是自觉自发地钻研?

是照本宣科还是追求实际教学效果?

  

  5)教学工作中的合作意识

  

  教师的合作意识表现在上下级合作、同行合作、与学生的合作等几个层面。

合格的教师应该以主人公的身份主动与校长和各级领导合作、主动承担工作、及时沟通、主动参与并对学校发展和教学工作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而不是简单地执行指令、完成任务。

同事之间的合作要求教师能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促进同事间既有竞争又合作共进的良好关系的形成,养成经常互相听课评课、研究切磋、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的习惯。

同事合作的延伸形式是对外交流,好的教师不应闭关自守,而要有开放的眼界,经常把自己的教学心得与校外的同行切磋,经常阅读学术刊物,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观摩会,交流会。

在对外交流受到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善于充分利用本校或者兄弟学校教师之间的合作,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优秀教师的课要听,一般教师的课也要听;本学科的课要听,其他学科的课也要听。

后者往往被忽视,比如英语教师完全可以在语文课上甚至数学课上得到很多启发。

教师之间的真诚合作可以使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水涨船高,实现互助双赢。

此外,教师的教学合作中还有一点需要强调,就是教师要善于与自己的学生合作。

道理很简单,学生是教师工作的目的和归宿,而学生又是有着自己思想情感的能动个体。

教师的工作能否生效,与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是否主动配合直接相关,所以教师需对传统的师生关系进行调整。

要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居高临下;共建民主大家庭而不是一言堂;做学生的朋友而不是权威。

  

  6)教学创新

  

  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教师首先就要有创新意识。

虽然教师的创新不是发明创造什么产品,但教学中有没有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受自己老师授课方式的影响,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程序是多年不变的,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课就应该这么上,天经地义,从不考虑改变,这种格式化的思维定势对教师的成长是个极大的障碍。

一个长期用同一种方法处理教学内容的教师就不容易让学生养成创造性思维习惯。

教师是不思进取、满足现状,还是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能否创造性地理解和改善师生关系;能否创造性的组织教学;能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立足实践需要对教材进行删减、增补和调整,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能否探求新的教学途径,尝试寻找更有效的方法;能否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测试评价;所有这一切都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学生的成长和教师自身的发展。

创造需有冲破传统的自信和勇气。

拿教学法来说,至今为止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教学法是公认最好的、最有效的,以后也不会有。

这正是教学思想和教学流派不断发展的原因,也是由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属性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不断更新共同决定的。

某一种教学流派中的具体教学方法,如英语教学中的功能法、任务教学法等,不同教师在实践中的具体操作也不尽一致甚至相去甚远。

人们习惯于按照自己的理解和需要对相关的理论和技术进行改造,以适应具体的需要,这本身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表现。

许多教学法都由普通教师中吸取营养逐渐凝练而成,所以教师在搞教学创新时大可不必担心自己的做法没有理论依据,不够经典。

其实只要实践证明有效的方法,都应该说是好的方法,你今天的成功的方法就有可能成为明天的经典。

另一方面,创新也需要有立足实践的严谨态度,也不是无目的地无方向地随意乱来,一定的理论指导和预先计划总是必要的。

  

  7)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实践

  

  终身学习首先应从教师做起,教师应率先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

一个人不是从师范院校毕业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的,合格的教师需要不间断地实践、反思、学习、提高。

学生终身学习,教师也要终身学习,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