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6208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教育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教育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教育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教育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docx

《教育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docx

教育学

一、教育学研究对象

①人类教育的种种现象(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②教育问题(研究的核心)。

探寻、发现问题——分析、解释问题——应答、解决问题。

③教育规律(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

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特点)

教育规律包括两个方面:

一、揭示和说明存在教育领域中的某一规律。

二、阐释和解释整个教育活动中的规律体系(①普遍规律②学校教育的工作规律③某一具体教育活动规律,如教学规律、德育规律、学校管理规律。

二、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

(1)过程的教育,如阅读名著催人泪下,教育意义很深。

(2)方法的教育,如怎样把一个孩子教育成为有用的人。

(3)社会制度(事业)的教育,如“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二)教育的定义

广义上说: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的作用。

狭义上说:

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三、教育的公共性

公共性教育的特点:

1、公有性2、公享性(社会各成员、各集团、各阶级都共享教育。

一方面,在纵向上公享人类的经验传统,个人通过人类的共同善而发展自己,另一方面,横向上每个人享用其他人的能力发展带来的善,平衡彼此利益。

)3、公治性(全部公民审慎商议)4、公善性(公共价值为导向公共利益为指向超越任何非公共立场之上的)

四性关系:

①公有性是公治性、公享性和公善性的逻辑前提

②公治性是公有性、公享性和公善性的政治前提

③公善性、公享性则是公有性和公治性价值基础

④没有公治性便不会有公有性、公享性和公善性

四、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一)教育者【必须具有必要的能够实现促使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任务或使命的知识】

(二)受教育者【广义:

泛指接受教育者传递和施加社会文化影响的人。

狭义:

学校中的学生】

(三)教育影响【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

三者关系:

相互独立、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

①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不能展开,受教育者不能得到有效指导

②没有受教育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

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

因此,各个要素本身的变化,必然导致教育系统状况的改变。

五、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社会对教育的制约:

(一)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制约【①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③教育结构④教育方法和手段】

(二)社会政治对教育的制约

制约【①教育的领导权②受教育的权利③教育目的的性质】

(三)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制约【①教育的价值取向②教育内容③具有非正式的教育内容】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促进经济发展

第一、教育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实现劳动力再生产。

第二、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促进政治发展

第一、教育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价值。

第二、教育具有传播先进思想、弘扬优良的道德传统进而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价值。

第三、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民主化进程的价值。

(三)促进文化发展

第一、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保存、传递价值。

第二、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价值。

第三、教育对文化的创新价值。

第四、教育对文化的融合价值。

终身教育的主要特征:

(1)形态的多样性

【简言之,既包括学校教育,又包括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

如创办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少年宫、老年社区中心等。

(2)统一性与连贯性

【简言之,纵向上(连贯性),婴幼儿教育、青少年教育、成年教育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不是各个部分教育的简单叠加。

横向上(统一性),把各种教育机会和条件有机整合起来,统筹安排、调控,达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促进的有机统一。

(3)民主性或普及性

【简言之,民主性即社会努力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

普及性即教育没有青少年和成人的区别,不再是某些人在某些阶段介入的活动,而是每个人为适应进步变化及改革的生活而必然面对的一种“生存状态”。

(4)主动性与自主性

【不再是教育内部的限制和外部施加的强制,是学习者自觉性、兴趣、态度、习惯和能力的自我发展。

七、终身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育的改革方向

第一、中小学教育的目标应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乐趣、愿望和学习的能力,即学会学习。

第二、中小学的课程与教学必须加以改革。

①打破原来以学科为中心,学科间自成体系、彼此隔绝的状态和课程设置的一元化,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和多样性。

②更新课程内容,是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联系起来。

旨在培养学生做事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

③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

第三、改变学校教育的封闭状态,实现学校和社区教育资源的共享。

①一方面,学校对社会生活大系统保持开放。

(引进来)

②另一方面,学校运用社区各种教育资源。

(走出去)

八、我国教育的目的及其基本精神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的总要求。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一)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二)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的质量标准

(三)注重提高全民素质【我国当今社会发展赋予教育的根本宗旨】

(四)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九、课堂教学的概念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智慧潜能,陶冶个体道德性格,使每一位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十、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及其管理规则的总和。

【①泛指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成人教育机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以及各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②专指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套规则,包括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十一、素质教育的含义及基本理念

“素质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以发展人的素质(素养或品质)为核心和根本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

(一)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高全体国民素质

(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强调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

(四)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

十二、教师的职业角色

1、传道与示范者角色2、授业与解惑者角色3、管理者角色4、心理辅导员

5、父母与朋友角色6、学习与研究者角色7、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十三、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

(一)专业精神

(二)专业理念(三)专业知识(四)专业能力

十四、学生的内涵、特征及社会地位

学生的含义:

是以学生为主要任务的发展中的人。

学生的特征:

(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一方面,学生不断作用于客观现实,日益深入的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和关系,形成一定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客观现实不断作用于学生,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

(二)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育在个体的成长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有思想感情、有独立人格的人。

学生的社会地位:

相对于具有社会正式成员地位的成年人来说,学生是不成熟的青少年儿童,是未进入正式成人社会的“边际人”。

因此,长期以来学生没有被看做是有个性的独立存在的人,他们在社会中处于从属和依附的地位。

十五、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及构建

特点:

(一)爱生尊师,和谐亲密

(二)民主平等,对话合作【相互尊重人格和权力、相互开放、平等对话、相互理解、相互接纳。

民主和平等包括“知”与“情”两个方面,从“知”看,教师与学生只是先知者与后知者的关系,二者不存在尊卑关系。

从“情”看,指人格上的独立。

(三)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十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人的发展是指人从生命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中生理、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它是把个体发展的潜在力量变成现实个性的过程。

人的发展的影响因素:

①先天的遗传素质②后天的环境③教育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一)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

(二)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三)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基础性。

十七、课程标准的概念

课程标准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与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与评价建议。

辨析题

1、全面发展就是人的各方面素质的平均发展。

(╳)

辨析:

全面发展并不是人的各方面素质的平均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即人的各种最基本或最基础素质必须得到完整的发展,各个方面可以有发展程度上差异,但缺一不可。

其次,“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指人的“和谐发展”,即人的各种基本素质必须获得协调发展,各方面发展不能失调。

再次,“人的全面发展”还指人的“多方面发展”,即人的各种基本素质中的各素质要素和具体能力在主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应力求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

案例分析题

1、《顾文艳同学的富有个性的成长》

2006年,顾文艳同学小学毕业时任浙江省少年作家协会主席,并已出版作品集《我和我的替身》,表现出良好的写作才能。

她六年的小学生活都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月河小学度过,读书时她并不是班上最出色学生,但她酷爱写作,宽松、包容的教育环境使她自信地行走在写作之路上。

分析上述案例,思考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答:

从顾文艳同学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出,第一,全面发展在本质上只是要求人在基本层面上的相对完整的发展,而并不是在一切方面都发展,无所不能,更不是在所有方面平均发展、均衡发展。

顾文艳同学读书时并不是班中最出色的学生,说明她并不是面面俱到和无所不能,但这并不意味着她未全面发展。

第二,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而个性发展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选择性发展。

顾文艳同学正是出于对写作的热爱,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选择性地发展了自己的写作才能,同时,正是其学校“宽松、包容的教育环境”才“使她自信地行走在写作之路上”,成就了她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相反,如果无视人的个别差异,强求一律化和平均化的发展,我们造就的就只能是碌碌无为、毫无个性特点和创造性的庸才。

第一章教育学概说

1、教育学:

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现象:

以培养人为主体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3、教育问题:

当某种教育现象或教育行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被人们广泛地议论、评说,甚至因其违反教育规律或社会发展规律阻碍了教育或人的身心发展而急需解决时,这种教育现象或教育行为就成了教育问题。

4、教育规律:

是教育现象与其它社会现象,以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或关系。

5、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教育规律。

6、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a.中国古代的教育经验,教育思想:

代表人物:

孔子、朱熹代表作:

《论语》、《学记》

b.外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主要是古希腊、古罗马):

代表人物:

柏拉图、苏格拉底、昆体良

代表作:

《理想国》、《雄辩术原理》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也叫问答法,是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其教育思想主要在其哲学著作《理想国》一书中,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亚理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在西方,第一部教育学专著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公元前35——96)写的《论演说家的培养》,这本书比我国的《学记》晚了约300年。

该书是一部雄辩术的教程,也是一部教育著作。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a.夸美纽斯(捷克):

《大教学论》(1632)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是教育学产生的标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b.赫尔巴特(德国):

《普通教育学》(1806)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本书被称为现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他也被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或“现代教育学和的奠基人”。

c.洛克(英国):

《教育漫话》

d.卢梭(法国):

《爱弥尔》

e.裴斯塔洛齐(瑞士):

《林哈德与葛笃德》

(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或教育理论:

a.斯宾塞(英国):

《教育论》和实科教育理论.他开创了用实证的方法研究教育的先河,使教育学的科学化向闪迈进了一步。

b.梅伊曼与拉伊(德国):

实验教育学

●实验教育学反对理性主义的研究传统,坚持将科学主义作为教育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把实验心理学的观察、实验、统计方法引入教育教学研究。

c.杜威(美国):

《民主主义与教育》

他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的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

三个原则。

他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他的这种学说是以“经验”为基础,以行动为中心,带有狭隘的经验主义的色彩。

传统教育学派在教育过程中坚持“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的观点,提出以“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的观点。

d.凯洛夫(前苏联):

《教育学》

凯洛夫(1893——1978)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他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方法教育的本质、作用、目的、任务等问题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论述,确立了他的教育理论体系。

e.王国维:

翻译、介绍国外的教育学

f.杨贤江:

《新教育大纲》杨贤江(1895——1931)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

是我国第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教育问题的人。

其著作《新教育大纲》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g,陶行知:

生活教育理论

(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或教育理论:

布鲁姆(美国):

《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掌握学习理论)

布鲁纳(美国):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赞科夫(前苏联):

《教学与发展》

巴班斯基(前苏联):

《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

《帕夫雷什中学》(全面发展理论)

●中国教育学的现状

A教育理论:

早期深受苏联教育学理论影响;近年积极吸收各家理论;当前试图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体系。

B教育实践:

“传统三中心”教学占主导;考试主导教育活动;

第二章教育的概念

二、教育的概念

广义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切活动,包括各级各类的教育;

狭义教育则专指学校教育,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促使受教育者获得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的活动。

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孟子。

三、教育本质的认识

1、教育本质单因素说。

本质的单因素说则有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文化说等不同认识。

2、教育本质多因素说。

对教育本质的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的冲突、对立,出现了带有折衷性色彩的教育本质多质说。

该论认为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的本质也是多质的、多层次的,它是社会性、生产性、阶级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因而不能将一种属性看作是它的本质。

3、教育本质特殊范畴说。

一是教育本质社会实践说:

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

二是教育本质社会化说:

教育者以一定的外在的教育内容向受教育者主体转化,实现人类文化的传递,促使和限定个体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

三是教育本质生长说:

杜威把教育的本质理解为:

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

四是教育本质生活说: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大主张: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

4、教育本质矛盾说。

这种教育本质研究方法之特点在并不直接寻找或回答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而是通过教育要素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和教育过程诸种矛盾的分析,从而间接地探讨教育本质问题。

四、教育本质的研究

第一、运用科学方法研究教育本质。

第二、在教育过程中揭示教育本质。

第三、扩大教育本质研究的视角。

第四、应更多地探索教育的本体价值。

五、教育属性的认识

第一、教育的永恒性。

第二、教育的生产性。

第三、教育的历史性。

第四、教育的继承性。

第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第六、教育的长期性。

第七、教育的民族性。

六、教育属性的研究(基本)

第一、认识教育属性的多样性。

第二、认识教育属性的发展性。

七、教育的功能

第一、教育的基本功能:

影响人的发展。

第二、教育的扩展功能:

影响社会发展。

八、教育功能的选择

首先是要坚持发挥教育的基本功能。

其次是要重视教育的扩展功能。

再次是要处理好教育的直接功能与间接功能之间的关系

总之,在教育功能问题上要分清主、次,基础功能发挥的正确次序。

同时,还要处理好教育功能的辩证关系,即教育的正向功能与负面功能(教育并不都是带来好的结果)的关系、学生的外在指导与内在努力(教育不是万能的)之间的关系。

十、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

教育者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他们以教育为目的,把学习者作为对象,以其自身的活动来促进学习者身心的发展和变化。

在广义的教育中,教育者包括各级教育管理人员、专兼职教师、家长等一切对他人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产生影响的人。

在狭义的教育中,教育者主要指受过专门培养和训练,承担教书育人职责的教师。

2、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接受教育、从事学习的人,他们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对象已经从青少年扩大到成人乃至所有的社会公民,所以学习者不再局限于学生,而是一个包含多种教育对象类型的词汇。

v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有一定的相对性。

(2)尽管他们在教育活动中承担的任务不同,但相对于教育活动的其他基本因素,他们都处于主体地位。

(3)在教育活动内部,存在着教与学两种活动,在教的活动中,教育者是活动的承担者,受教育者是他认识、塑造的对象,是客体,也是他开展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反,在学的活动中,受教育者是学的主体,教育者却成了学习者所必须的条件和客体之一。

3、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掌握、运用的对象,是教育活动中的纯客体。

4、教育物资

v定义:

进入教育过程的各种物资资源。

v分类:

教育活动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教育辅助手段;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上编)

一、原始社会与教育

原始社会大多由长者通过实际活动身教与口耳相传。

教育新生一代是原始群或整个氏族的事,而教育往往是与劳动结合进行的,教育内容由简而繁。

特点:

(1)教育的非独立性:

(2)教育的原始性:

(3)教育的同一性:

二、奴隶社会的教育

1、教育目的——培养唯护奴隶主统治的制度,具有“治人之术”的文武官吏。

学校出现(最早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埃及学校的出现;我国约公元前1700年殷有学校)

2、奴隶社会的教学内容: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3、奴隶社会的教育特征

(1)学校教育成为奴隶主阶级手中的工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学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脱离和相对立(3)学校教育内容趋于分化和知识化

(4)学校教育制度尚不健全

三、封建社会的教育

1、教育目的:

维护封建等级的统治秩序。

2、教育形式:

官学(具有鲜明的等级性,如唐朝由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有六学二馆:

六学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是东宫的崇文馆和门下省的弘文馆)、私学、书院制度。

3、教育特点:

a.学校教育的等级性、专制性和保守性b.学校教育的对象、规模和种类的相对扩大和增多

四、近代社会教育

1、欧洲近代史: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2、中国近代史:

1840年鸦片战争——1919五四运动

3、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发展过程

(1)教育理论系统化、科学化

(2)教育国家化,教育内容世俗化

(3)各国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教育制度(19世纪下半叶)

(4)实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5)新教育(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6)无产阶级为本阶级及其子女开办的学校

4、资本主义社会学校教育的特点

(1)从法律上废除了封建教育的等级制,扩大了学校教育面实行了广泛的教育普及

  

(2)学校教育系统逐步完善(3)创立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4)教学内容日益丰富 (5)教学设备与手段的更新和发展

  (6)教育的阶级性依然存在(7)广泛的的宗教教育在学校中还占有一定的地位

  (8)民族和种族歧视在移民人口较多的国家里变成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

五、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的特征

1、要求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人才。

2、倡导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方法观。

六、现代教育的特点

1、教育与生产劳动日趋结合2、现代教育的普及性3、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4、教育具有商品性5、教育具有科学性6、教育具有发展性7、教育具有阶级性

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科技进步。

七、新中国的教育

(一)新中国教育的发展

1、建国初17年的教育历程(1949年——1965年)2、“文革”十年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教育改革

(二)当代中国教育的现状

1、义务教育2、高中阶段教育3、民办教育4、高等教育5、教师6、教育经费

(三)21世纪人类国际教育的特点

1、追求教育的国际化2、追求教育的民主化3、追求教育的多样化

4、追求教育的终身化5、追求教育的现代化

(四)21世纪的中国教育的特点

1、鲜明的民族特点和中国特色2、对教育规律的认真遵循和准确把握

3、发展道路将以内涵集约式为主导4、教育和教师的社会地位将继续提升

第四章教育与社会(下篇)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2、影响教育目标的制定和人才的规格

3、制约教育结构和教育内容。

4、促进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

二、教育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教育实现了劳动力的再生产。

2、教育实现了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再生产。

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4、教育投资和教育的经济效益。

三、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对教育目的和若干教育内容的影响2、政治对教育机会和教育权利的影响

 3、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影响4、政治对教育财政的影响

四、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

1、培养领导人才,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2、培养改革意识,推动政治体制改革

五、关于教育公平内涵的理解

1、公平是社会公平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受社会政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