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基本常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6192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基本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金融基本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金融基本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金融基本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金融基本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基本常识.docx

《金融基本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基本常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基本常识.docx

金融基本常识

全民金融知识

编者按: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金融机构营业遍布城镇的大街小巷,也不经意我们的走近生活。

存款取款、投资股票、购买保险、刷卡消费、住房按揭等等,几乎每天都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看起来,我们对金融再熟悉不过了。

但是,我们真正去了解到的觉是非常少,有时看新闻电视或去办理金融业务时,特别是碰到既熟悉但又非常陌生的金融名词,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感受特别深,亟需补充一下金融方面的知识。

因此,本人经过精心收集整理,记录了一些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金融方面的知识笔记,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钱多未必好:

纸币流通规律

如果货币发行过多,老百姓手中的钱大大超过社会上可供销售的商品的价值,商品价格就会大幅度上涨,产生通货膨胀,严重时会导致物价飞涨。

恶性通货膨胀,总是“劫贫济富”,让穷人更穷,富人更富。

如果货币发行过少,老百姓手中的钱大大少于社会上可销售的商品的价值,则有可能带来通货紧缩。

当出现通货紧缩时,物价下跌,企业亏损裁员,工人失业,消费萎靡,人们的生活同样也会陷入困境。

通货膨胀:

就是由于纸币发行过多,造成纸币贬值,物价持续上涨的现象。

通货紧缩:

就是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下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货币供应量也会下降,通常还伴随着经济的衰退。

货币的流动性:

指各种货币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转换成现金的时间越短,成本越低,它的流动性就越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The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IMF):

是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它是根据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市召开的联合国和联盟国家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而建立起来的。

1945年12月27日正式成立,至今IMF已有184个成员国。

预算赤字(BudgetDeficit):

这个数据由财政部每月公布,主要描述政府预算执行情况,说明政府的总收入与总支出状况:

若入不敷出即为预算赤字;若收大于支即为预算盈余;收支相等即为预算平衡。

外汇交易员可以通过这一数据了解政府的实际预算执行状况,同时可籍此预测短期内财政部是否需要发行债券或国库券以弥补赤字,因为短期利率会受到债券的发行与否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外汇交易市场对政府预算赤字持怀疑态度,当赤字增加时,市场会预期该货币走低,当赤字减少时,会利好该货币。

失业率(UnemploymentRate):

是指一定时期全部就业人口中有工作意愿而仍未有工作的劳动力数字。

通过该指标可以判断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人口的就业情况。

一直以来,失业率数字被视为一个反映整体经济状况的指标,而它又是每个月最先发表的经济数据,所以外汇交易员与研究者们喜欢利用失业率指标,来对工业生产、个人收人甚至新房屋兴建等其他相关的指标进行预测。

在外汇交易的基本分析中,失业率指标被称为所有经济指标的“皇冠上的明珠”,它是市场上最为敏感的月度经济指标。

一般情况下,失业率下降,代表整体经济健康发展,利于货币升值;失业率上升,便代表经济发展放缓衰退,不利于货币升值。

若将失业率配以同期的通胀指标来分析,则可知当时经济发展是否过热,会否构成加息的压力,或是否需要通过减息以刺激经济的发展。

美国劳工统计局每月均对全美国家庭抽样调查,如果该月美国公布的失业率数字较上月下降,表示雇佣情况增加,整体经济情况较佳,有利美元上升。

如果失业率数字大,显示美国经济可能出现衰退,对美元有不利影响。

1997年和1998年,美国的失业率分别为4.9%和4.5%,1999年失业率又有所下降,达到30年来的最低点。

这显示美国经济状况良好,有力地支持了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强势。

另外,失业率数字的反面是就业数字(TheEmploymentData),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非农业就业数据。

非农业就业数字为失业数字中的一个项目,该项目主要统计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职位变化情形,它能反映出制造行业和服务行业的发展及其增长,数字减少便代表企业减低生产,经济步入萧条。

当社会经济较快时,消费自然随之而增加,消费性以及服务性行业的职位也就增多。

当非农业就业数字大幅增加时,理论上对汇率应当有利;反之则相反。

因此,该数据是观察社会经济和金融发展程度和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

外贸平衡数字(TB)(TradeBalanceFigure):

反映了国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状况,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外汇交易基本分析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果一个国家的进口总额大于出口,于是便会出现“贸易逆差”的情形;如果出口大于进口,便称之为“贸易顺差”;如果出口等于进口,就称之为“贸易平衡”。

美国贸易数字每月公布一次,每月末公布上月的数字。

我国至少每季也要公布进出口数字。

如果一个国家经常出现贸易逆差现象,国民收入便会流出国外,使国家经济表现转弱。

政府若要改善这种状况,就必须要把国家的货币贬值,因为币值下降,即变相把出口商品价格降低,可以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

因此,当该国外贸赤字扩大时,就会利淡该国货币,令该国货币下跌;反之,当出现外贸盈余时,则是利好该种货币的。

因此,国际贸易状况是影响外汇汇率十分重要的因素。

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充分说明这一点。

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连年出现逆差,致使美国贸易收支的恶化。

为了限制日本对美贸易的顺差,美国政府对日施加压力,迫使日元升值。

而日本政府则千方百计防止日元升值过快,以保持较有利的贸易状况。

外汇储备状况与外债水平:

外汇储备状况是外汇交易基本分析的一个重要因素,其重要功能就是维持外汇市场的稳定。

一国的货币稳定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市场条件下其外汇储备所能保证的外汇流动性。

从国际经验看,即使一国的货币符合所有理论所设定汇率稳定的条件,但是,如果这一货币遭受到投机力量的冲击,且在短期内不能满足外汇市场上突然扩大的外汇流动,这一货币也只好贬值。

从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看,在浓厚的投机氛围下,缺乏耐心的国民和谨慎的外国投资者常常丧失对货币的信心,成为推动外汇市场剧烈波动的致命力量。

在这一力量的推动下,政府维护汇率的努力实际远在储备降为零之前就已经被迫放弃。

外债的结构和水平也是外汇交易基本分析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一个国家对外有负债,必然要影响外汇市场;如果外债的管理失当,其外汇储备的抵御力将要被削弱,对货币的稳定性会带来冲击。

许多国家如阿根廷、巴西等的外债数额超过其储备额,其初始的想法是外债会保持流动。

但是,在特定的市场条件下,如果该国通过国际市场大规模融资的努力失败,失去了原来的融资渠道(这也正是东南亚货币危机和阿根廷金融危机中所出现过的),就只能通过动用外汇储备来满足流动性,维持市场信心,外汇储备的稳定能力就会受到挑战。

从国际经验看,在外债管理失当导致汇率波动时,受冲击货币的汇率常常被低估。

低估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经济制度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性。

而若一国的短期外债居多,那将直接冲击外汇储备。

而如果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援”,货币大幅贬值在除了承受基金组织贷款的商业条件外,还要承受额外的调整负担。

个人收入(PersonalIncome):

是指个人从各种途径所获得的收入的总和,包括工资、租金收入、股利股息及社会福利等所收取得来的收入。

该指标是预测个人的消费能力,未来消费者的购买动向及评估经济情况的好坏的一个有效的指标。

个人收入提升总比下降的好,个人收人提升代表经济景气,下降当然是放缓、衰退的征兆,对货币汇率走势的影响不言而喻。

如果个人收入上升过急,央行担心通货膨胀,又会考虑加息,加息当然会对货币汇率产生强势的效应。

经济运行的“脉搏”:

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

是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计算出来的,反映全社会一般商品价格波动情况的指标。

最常见的价格指数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就是平时人们常说的CPI(ConsumePriceIndex),它是反映通货膨胀程度的重要指标。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ConsumerPriceIndex):

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

在美国构成该指标的主要商品共分七大类,其中包括:

食品、酒和饮品住宅;衣着;交通;医药健康;娱乐;其他商品及服务。

在美国,消费物价指数由劳工统计局每月公布,有两种不同的消费物价指数。

一是工人和职员的消费物价指数,简称CPW。

二是城市消费者的消费物价指数,简称CPIU。

CPI物价指数指标十分重要,而且具有启示性,必须慎重把握,因为有时公布了该指标上升,货币汇率向好,有时则相反。

因为消费物价指数水平表明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也反映经济的景气状况,如果该指数下跌,反映经济衰退,必然对货币汇率走势不利。

但如果消费物价指数上升,汇率是否一定有利好呢?

不一定,须看消费物价指数“升幅”如何。

倘若该指数升幅温和,则表示经济稳定向上,当然对该国货币有利,但如果该指数升幅过大却有不良影响,因为物价指数与购买能力成反比,物价越贵,货币的购买能力越低,必然对该国货币不利。

如果考虑对利率的影响,则该指标对外汇汇率的影响作用更加复杂。

当一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上升时,表明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亦即是货币的购买力减弱,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该国的货币应走弱。

相反,当一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下降时,表明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下降,亦即是货币的购买力上升,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该国的货币应走强。

但是由于各个国家均以控制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通货膨胀上升同时亦带来利率上升的机会,因此,反而利好该货币。

假如通货膨胀率受到控制而下跌,利率亦同时趋于回落,反而会利淡该地区的货币了。

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政策会导致“龙舌兰酒效应”,这是拉美国家常见的现象。

价格指数的波动幅度是判断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基本依据。

当价格指数反映出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时,我们就说发生了通货膨胀;当价格指数反映出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跌时,我们就说发生了通货紧缩。

权重:

在这里指的是城乡居民家庭用某类商品或服务的开支在所有消费商品或服务总开支中所占的比重。

例如:

假设人们只消费大米、蔬菜、猪肉三种商品,每花费100元钱,分别有20元、40元、40元用于购买大米、蔬菜、猪肉,那么大米、蔬菜、猪肉的开支权重就分别是:

20%、40%、40%。

如果某年大米、蔬菜、猪肉价格分别涨了2%、3%、4%,那么这一年这三种消费品的消费价格指数就是20%*2%+40%*3%+40%*4%=3.2%。

经济衰退的“幽灵“:

通货紧缩

通胀率(InfationRate):

随着浮动汇率取代了固定汇率,通货膨胀对汇率变动的影响变得更为重要了。

通货膨胀意味着国内物价水平的上涨,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

由于物价是一国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通货膨胀也就意味着该国货币代表的价值量下降。

在国内外商品市场相互紧密联系的情况下,一般地,通货膨胀和国内物价上涨,会引起出口商品的减少和进口商品的增加,从而对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发生影响,导致该国汇率波动。

同时,一国货币对内价值的下降必定影响其对外价值,削弱该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信用地位,人们会因通货膨胀而预期该国货币的汇率将趋于疲软,把手中持有该国货币转化为其他货币,从而导致汇价下跌。

按照一价定律和购买力平价理论,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另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时,则该国货币实际所代表的价值相对另一国货币在减少,该国货币汇率就会下降。

反之,则会上升。

例如,20世纪90年代之前,日元和原西德马克汇率十分坚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两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一直很低。

而英国和意大利的通货膨胀率经常高于其他西方国家的平均水平,故这两国货币的汇率一下处于跌势。

具体说来,衡量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主要有生产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和零售物价指数三个指标,下面我们将分别讨论。

通货紧缩的危害一点也不比通货膨胀小,严重的时候它甚至会把经济拖入衰退和萧条的深渊,老百姓也自然会深受其苦。

它常常是由生产过剩、债务危机、经济“泡沫”破裂等实体经济因素引起的。

当发生通货紧缩时,商业银行是不愿向企业发放货款的,因为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还不上贷款。

1929-1933年,全世界范围内爆发了历史上最严重的通货紧缩,史称“大萧条”。

在这场漫长的危机中,物价下跌,生产严重萎缩,失业剧增,人民的生活陷入极度贫困:

失业工作们排着长队禽面包,数百万中学生辍学,大批无家可归的人露宿街头……而农业资本家和农场主们却在烧毁“过剩”的小麦和玉米……

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随之而来的是长达10多年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

10多年里,日本如同“重病缠身的病人”。

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更复杂,也更难治理,必须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期货措施进行综合搭配,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

钱的“价格”:

利率

利率(InterestRate):

利率,就其表现形式来说,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

利率通常由国家的中央银行控制,在美国由联邦储备委员会管理。

现在,所有国家都把利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

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上升时,便提高利率、收紧信贷;当过热的经济和通货膨胀得到控制时,便会把利率适当地调低。

因此,利率是重要的基本经济因素之一。

比如100元的本金一年“生”出5元利息,年利率就是5%。

利息分类:

1.月利率和日利率常常在资金额度很大或有专门规定的情况下使用;2.实行固定利率,成本与收益好计算,但是如果借贷期很长,就不见得划算了,因为长期内利率总是会变化的,谁也说不准。

比如你刚借了张三1万元,约定3年还款,利息8%,可紧接着就发生了通货膨胀,如果仍然采用固定利率计息,你就要吃亏了。

因为通货膨胀不利于债主,为减少这类损失,人们可以商定采用随时跟随市场行情波动的利率。

如果存款的利率水平较高,人们会把收入储蓄起来等到以后再消费;如果眼下存款的利率很低,人们又会减少储蓄,增加目前的消费,有的甚至会借钱来消费。

对企业来说,利率的变化同样事关重大。

企业经营要借钱,而利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息负担,贷款利率变动一个百分点,企业有可能因此多付或者少付几百万元的利息。

利率越高,折现后的收入越低,企业预计的投资项目就越有可能亏本;利率越低,则越有可能赚钱。

所以,利率降低能够刺激企业增加投资,利率上升就会刺激企业减少投资。

利率下降,证券价格上涨;利率上升,证券价格下跌。

 

股票术语大全

一、股票的种类

A 股:

A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普通股票。

它是由我国境内的公司发行,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不含台、港、澳投资者)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A股中的股票分类:

绩优股:

绩优股就是业绩优良公司的股票;垃圾股:

与绩优股相对应,垃圾股指的是业绩较差的公司的股票;蓝筹股:

指在其所属行业内占有重要支配性地位业绩优良成交活跃、红利优厚的大公司股票。

B 股:

也称为人民币特种股票。

是指那些在中国大陆注册、在中国大陆上市的特种股票。

以人民币标明面值,只能以外币认购和交易;部分股票也开放港元交易。

H 股:

也称为国企股,是指国有企业在香港(HongKong)上市的股票。

N 股:

是指那些在中国大陆注册、在纽约(NewYork)上市的外资股。

S 股:

①是指那些主要生产或者经营等核心业务在中国大陆、而企业的注册地在新加坡(Singapore)或者其他国家和地区,但是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挂牌的企业股票;②没有完成的股改的公司,股票简称前面加S。

ST股票:

垃圾股,连续2年亏损股,如第三年再亏损则退市。

*ST股票:

连续3年亏损,第三年下半年仍亏损的,则退市。

二、股票基础知识名字解释

成交:

当前最近一次买卖成交的价格。

涨跌:

当前成交价相对与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之间的价格差额。

涨幅:

当前成交价相对于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上涨的幅度(%);(当前成交价-昨收盘价)/昨收盘价*100%。

总额:

即成交总金额。

交易当日至当前买卖成交的总金额。

总量:

交易当日到当前的成交总手数。

最高:

当天开盘至当前的最高成交价格。

最低:

当天开盘至当前的最低成交价格。

均价:

当前成交总金额/成交总股数。

现价:

即当前股价。

开盘价:

当天第一笔交易的成交价即为当日开盘价;也是“今开”。

收盘价:

当天交易结束前最后一笔交易的成交价格。

买盘:

5个价位的买盘数量。

卖盘:

5个价位的卖盘数量。

成交量:

反映成交的数量多少。

内盘:

以买入价成交的交易,买入成交数量统计加入内盘,也就是主动性的抛盘。

外盘:

以卖出价成交的交易。

卖出的数量统计加入外盘,也就是主动性买盘;若外盘数大于内盘,则表现买方力量较强,若内盘数大于外盘则说明卖方力量较强。

量 比:

是衡量相对成交量的指标。

它是开市后每分钟的平均成交量与过去5个交易日每分钟平均成交量之比。

当量比小于1时,说明现在的成交比不上过去5日的平均水平,反之。

委比:

是衡量一段时间内场内买、卖盘强弱的技术指标。

它的计算公式为:

委比=(委买手数-委卖手数)/(委买手数+委卖手数)?

00%。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委比”的取值范围从-100%至+100%。

若“委比”为正值,说明场内买盘较强,且数值越大,买盘就越强劲。

反之,若“委比”为负值,则说明市道较弱。

上述公式中的“委买手数”是指即时向下三档的委托买入的总手数,“委卖手数”是指即时向上三档的委托卖出总手数。

如:

某股即时最高买入委托报价及委托量为15.00元、130手,向下两档分别为14.99元、150手,14.98元、205手;最低卖出委托报价及委托量分别为15.01元、270手,向上两档分别为15.02元、475手,15.03元、655手,则此时的即时委比为-48.54%。

显然,此时场内抛压很大。

通过“委比”指标,投资者可以及时了解场内的即时买卖盘强弱情况。

  

总手:

当日从开盘到即时的成交总手数。

现手:

一只股票最近的一笔成交总手数。

市盈率:

当前每股市场价格与每股税后利润的比率;市盈率=股票每股市价/每股税后利润。

股票的价格越高,市盈率越高;每股净收益越高,市盈率则越低;一般情况下,该比率保持在20-30之间是正常的,过小说明股价低,风险小,值得购买;过大则说明股价高,风险大,购买时应谨慎。

换手率:

换手率就是当天的成交股数与流通股总数的比值,是反映股票流通性强弱的指标之一;成交量越大,换手率越高,两者是正比关系。

换手率=成交量/总流通股本;3%以下,非常普通,表明没有较大的实力资金在其中运作,成交低迷;3%-7%之间,该股已进入相对的成交活跃状态;7%-10%之间,在强势股中经常出现,属于股价走势的高度活跃状态;10%-15%以上,非常活跃,但是也同时提防主力出货的嫌疑。

股本:

也是总股本,即流通股本非流通股本。

净资:

即每股净资产,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每股净资产值越大,表明公司每股股票代表的财富越雄厚,通常创造利润的能力和抵御外来因素影响的能力越强。

收益:

即每股收益,每股收益=税后利润(净利润)/总股本。

该比率反映了每股创造的税后利润,比率越高,表明所创造的利润越多。

它是测定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流通:

在上市公司的股票中,一般可将其分为流通股及非流通股两大类。

而我们可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股数就是流通股,非流通股主要是指暂时不能上市流通的国家、法人股。

一级市场:

股票的发行市场。

二级市场:

股票的买卖市场。

基本面:

基本面包括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上市公司基本情况。

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包括财务状况、盈利状况、市场占有率、经营管理体制、人才构成等各个方面。

政策面:

指国家针对证券市场的具体政策,例如股市扩容政策、交易规则、交易成本规定等。

技术面:

反映价格变化的技术指标、走势形态以及K线组合等。

牛市:

指股票市场上买入者多于卖出者,股市行情看涨。

也叫多头市场。

熊市:

指股票市场上卖出者多于买入者,股市行情看跌。

也叫空头市场。

大户:

就是大额投资人,例如财团、信托公司以及其它拥有庞大资金的集团或个人。

中户:

指投资额较大的投资人。

筹码:

投资人手中持有一定数量的股票。

散户:

就是买卖股票数量很少的小额投资者。

多头:

对股票后市看好,先行买进股票,等股价涨至某个价位,卖出股票赚取差价的人。

空头:

是指认为股价已上涨到了最高点,很快便会下跌,或当股票已开始下跌时,认为还会继续下跌,趁高价时卖出的投资者。

利空:

促使股价下跌,对空头有利的因素和消息。

利多:

是刺激股价上涨,对多头有利的因素和消息。

套牢:

是指预期股价上涨,不料买进后,股价一路下跌。

黑马:

是指股价在一定时间内,上涨一倍或数倍的股票。

割肉(也叫斩仓):

在买入股票后,股价下跌,投资者为避免损失扩大而低价(赔本)卖出股票的行为。

建仓:

投资者开始买入看涨的股票。

平仓:

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卖股票的行为。

空仓:

指投资者将所持有的股票全部抛出,手中持有现金而无股票的状态。

止损:

是指当某一投资出现的亏损达到预定数额时,及时斩仓出局,以避免形成更大的亏损。

涨(跌)停板:

交易所规定的股价一天中涨(跌)最大幅度为前一日收盘价的百分数,不能超过此限,否则自动停止交易(如普通股票为10%限制,ST股票为5%限制)。

护盘:

股市低落、人气不足时,机构投资大户大量购进股票,防止股市继续下滑行为。

停牌:

股票由于某种消息或进行某种活动引起股价的连续上涨或下跌,由证券交易所暂停其在股票市场上进行交易,待情况澄清或企业恢复正常后,再复牌在交易所挂牌交易。

抢短线:

预期股价上涨,先低价买入再在短期内以高价卖出;预计股价下跌,先高价卖出,再在低价回购。

近期趋势:

20-30天为近期趋势。

吃货:

指庄家在低价时暗中买进股票。

出货:

指庄家在高价时,不动声色地卖出股票。

限售股:

股改后,取得流通权后的非流通股,因受到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称为限售股。

大非:

指占总股本5%以上的限售流通股,在股权分置改革两年后可以流通。

小非:

指占总股本5%以下的限售流通股,在股改一年后即可流通。

大宗交易:

一般是指交易规模非常大,远远超过市场的平均交易规模。

如果单笔买卖申报达到一定的数额的,交易所可采用大宗交易方式。

除息:

股票发行企业在发放股息或红利时,需要事先进行核对股东名册、召开股东会议等多种准备工作,于是规定以某日在册股东名单为准,并公告在此日以后一段时期为停止股东过户期。

除权:

除权与除息一样,也是停止过户期内的一种规定:

即新的股票持有人在停止过户期内不能享有该种股票的增资配股权利。

配股权是指股份公司为增加资本发行新股票时,原有股东有优先认购或认配的权利。

股权登记日:

在上市公司分派股利或进行配股时规定一个日期。

股指期货:

全称股票价格指数期货,指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大小,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

平准基金:

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证监会、财政部、交易所等)以法定方式建立的基金,通过对某个具体市场的逆向操作,降低非理性的市场剧烈波动,以达到稳定该市场的目的。

融资融券:

指在证券交易所或者国务院批准的其它证券交易场所进行的证券交易中,证券公司向客户出借资金供其买入证券或者出借证券供其卖出,并由客户交存相应担保物的经营活动。

 融资:

是指投资人以部分自备款作担保,向证券公司或证券金融公司融入资金,以购买证券,俗称“买空”;

 融券:

是指投资人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向证券公司或证券金融公司借入证券后出售,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再买入证券归还给证券公司或证券金融公司,俗称“卖空”。

回档:

上升趋势中,因股价上涨过速而回跌,以调整价位的现象。

探底:

股价持续跌挫至某价位时便止跌回升,如此一次或数次。

洗盘:

是主力操纵股市,故意压低股价的一种手段,为了拉高股价获利出货,先把股价大幅杀低,使大批散户产生恐慌而抛售股票,然后再将股价抬高获利。

盘整:

股价经过一段快捷上升或下降后,遭遇阻力或支撑而呈小幅涨跌变动,做换手整理。

打压:

是用非正常方法,将股价大幅度压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