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有效学习的行动研究.docx
《学生有效学习的行动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有效学习的行动研究.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生有效学习的行动研究
学生有效学习的行动研究
CP
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根据师训办的安排,今天由我和大家共同学习和探讨学生有效学习的问题。
今天上午的时间安排是8:
00——11:
30(下午2:
00——6:
00),中间休息20分钟。
希望在今天上午的交流过程中,我们能愉快地合作,共同完成今天的工作任务。
为了不影响其他人,请大家关闭手机或者把手机调成静音。
.
作为一线教师,不论你在哪个学校任教,不论你教哪一科,不论你的教龄多长,我们的目的都是把学生教好。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怎样才能学得好,学的有效,关键是教师怎么去教,做到有效教学。
什么是有效学习?
有效学习是指符合教育、教学原理的学习,它的目的是为了花更少的时间,学到的更多、更牢、更好。
用正确的学习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和它相对的是低效或者无效。
什么是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有效教学(effective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
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
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
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
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
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
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教学理念:
有效教学研究的历史表明,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涵一直随着教学价值观、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学研究的范式变化而不断扩展、变化。
实际上,有效教学是人们在特定教学价值观支配下,依据教学研究的成果所描述的一种理想的教学愿望。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教学关注全人发展;
2、有效教学旨在促进学习;
3、有效教学呼唤效益意识。
基本特征:
1、关注全体学生
每位教师要树立“双全”意识,既要确立“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又要树立“全人”的理念。
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所以教师不要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要把学科价值定位在一个完整的人的全面发展上。
2.关注教学效益
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取决于教师化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而取决于再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进展情况。
有效教学旗帜鲜明地反对缺乏效益的“奉献”,因为这种意义上的“奉献”其实是在耽误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3.关注测性量化
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尽可能明确与具体,只有目标具体,措施才具有针对性,也便于检验教师的教学效益。
有效教学主张科学的将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老师的工作实绩。
4.实施反思教学
有效教学迫切地需要老师自觉养成反思与总结的好习惯,做到天天反思、堂堂反思,不断地追问“自己的教学有效吗?
”“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因此,没有反思性教学就没有有效教学。
5.有效教学核心
学生参与包括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三个方面。
学生的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成正比。
由于学生的广泛参与使得其自身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启发,激励从而优化知识结构,乃至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6.有效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策略和选择。
譬如:
课程开发的基本功、教学策划与设计的基本功、了解学生和与学生沟通的基本功,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意义构建”的基本功等等。
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
1、有效教学是有明确任务指向的教学;
2、有效教学是学生高度参与的教学;
3、有效教学是最优化教学策略的教学;
4、有效教学是促进学生深层理解的教学;
5、有效教学是三维目标统一的教学;
6、有效教学是师生生命价值彰显的教学。
有效教学要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我们应该在新课程理念的正确指导下,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使课堂教学过程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机的互动过程,真正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教学活动的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讲授”:
总是能够吸引学生注意的“讲授”,保持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教学节奏”的“讲授”,充满激情的“讲授”。
有效“提问”(并“倾听”)学生:
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
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
但是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满堂问”的现象,这种满堂问、串讲串问的教学,淹没了教学重点,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真正有效的提问是“倾听”,好的对话者总是善于倾听。
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关键的策略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
有效地“激励”学生:
教师一要有热情。
二要有期望。
三要让学生有信任感。
教师应对自己和学生怀有很高的成功期望,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所教内容,相信自己也有能力帮助所有的学生学会。
学生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热情”:
一是对学生热心;二是对自己所教的专业有“求知兴趣”和“求知信仰”。
教师应通过坦率、诚实的师生交往建立可信任感。
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可信任感”主要取决于两个重要因素:
一是教师的学识;一是教师的人格。
国际有效教学标准
1、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以促进学习。
2、语言发展--通过课程发展学习者的语言,提高学习者的素质。
3、学习背景化,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以此创造学习的意义。
4、挑战性的活动。
5、教学对话——通过对话进行教学。
课堂十种有效教学行为:
1、在教学关系上表现为引导与帮助;
2、在师生关系上表现为尊重与赞赏;
3、在讲练策略上表现为精讲与精练;
4、在问题刺激上表现为创境与设疑;
5、在关注差异上表现为分层与异步;
6、在动态生成上表现为促进与应对;
7、在媒体运用上表现为整合与巧用;
8、在学习评价上表现为发展与开放;
9、在课堂管理上表现为反馈与调控;
10、在对待自我上表现为反思与改进。
上面介绍的是专家、学者、老师们于有效教学的部分有代表性的论述,他们论述既有学术高度,又有理论深度。
他们的意见多数是从课堂教学方法与技巧方面来谈的,有些是从理论方面来谈的,其中不少是属于阳春白雪的文章,操作起来难度较大。
讨论: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一谈个人的认识和体会,我们怎么能做到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实施途径:
途径一:
提升教师的素质。
学生喜爱的老师的教学会更有效。
我们常常会问学生,你们喜欢学习吗?
你们最喜欢上什么课?
等等。
学生回答,喜欢或者不喜欢,即使不喜欢学习的学生也会有他喜欢的一门或者两门课。
再问为什么,学生说,某某老师对我们可好啦,他对我们总是和和气气的,他讲课又生动又有趣,我们做得不对的地方,他总是耐心地教育我们,从来都不发火。
我们最喜欢听某某老师讲课,他一来我们都很高兴。
我们也会问问,你们最不喜欢上什么课,学生会回答说,我们最不喜欢上某某课。
问为什么,学生说,某某老师上课经常骂我们,动不动就骂我们是木头,一群木头。
我们一看到某某老师就讨厌,我们最不喜欢他啦,当然不喜欢上他的课!
俗话说,小孩嘴里讲实话。
这些孩子告诉我们,什么样的老师的教学会是有效教学。
他们喜欢的老师有以下几个特点:
热爱学生--对我们可好啦
尊重学生--他对我们总是和和气气的
会讲课--他讲课又生动又有趣
宽容、耐心--我们做得不对的地方,他总是耐心地教育我们,从来都不发火
教学效果好--我们最喜欢听语文老师讲课,他一来我们都很高兴。
这样的老师上课效果一定会很好
学生喜爱师德高尚的老师(德)
学生喜爱有远见卓识的老师(识)
学生喜爱很有才能的老师(才)
学生喜爱学识渊博的老师(学)
学生喜爱器量宽宏的老师(量)
学生喜爱教学艺术精湛的老师(艺)
做一个好老师,要在德、识、才、学、量、艺六个方面下真功夫
做学生喜爱的老师,首先必须立师德。
“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
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
师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做到热爱每一个学生。
孔子倡导“有教无类”,学生不论贵贱、贫富、长幼、智愚,他都“平等相待”、“一视同仁”,他以他的教育实践体现了“教育公正”。
陶行知先生认为“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当老师要有“爱满天下”的胸怀,热爱每一个学生,他提醒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
在许多学校都能看到许多老师把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当作自己的职责,无论是对干部子女,还是对平民子女、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老师们都一视同仁。
看到他们成长了、进步了,老师们都及时给予赞赏,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看到有的孩子行为偏离正常轨道了,他们的学习遇到障碍了,或者是产生较严重的思想问题时,老师们都及时以平等的态度,友善的话语,和他们倾心交流,引导和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改正缺点。
这些老师很受学生喜爱,教学都很有效。
在有的学校,有个别老师对干部子女、平民子女、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不能一视同仁,对请吃饭、送礼品的家长的孩子,往往另眼相看,他们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往往会大打折扣,他们的教学效果往往也会大打折扣。
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也有个别老师对学生就像前面说到的某某老师一样,动不动就责备、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他们的教学效果怎么会好呢!
一位西方教育学家说: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
二要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孔子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他当老师非常重视注重自身修养,严于律己,终生向善,在学识、道德、思想和言行等方面成为学生楷模。
他的学生都非常敬重他,佩服他。
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他认为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他一生用自己的行为展示高尚的道德,树立了崇高的威望,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他生前和身后一直受到世人的景仰。
有个校长在校本培训会上对老师们说过:
“对学生而言,教师是一本打开的书”,从孩子一年级入学开始,天天就在“读”你,而且别无选择。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必须让自己这本书值得一读。
要让你的学生几年“读”你都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春天。
要使教师这本书丰富而有价值,需要我们教师终身去思考,去修炼,首先“自化”,而后“化人”。
.我们老师都应该努力在修身正己上下功夫,凡是要孩子们做到的,我们老师都努力首先做到。
在现实中,我们也看到有个别老师,不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有的讲话不够文明,有的在教室门前抽烟,有的上课迟到、拖堂,有的批改作业马虎草率;有的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这样的老师教学效果会好吗?
三要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孔子一生淡泊名利,安贫乐教,他说: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他把修德勤学、讲仁义、传大道作为毕生的事业。
陶行知先生为了“使全中国人民都受到教育”,他毅然脱下西装革履,抛弃大学教授的优裕生活,多次放弃做官的机会,毅然穿上布衣草履,奔赴乡村,为中国最下层的劳动人民从事着他最神圣的教育事业。
他把人民教育事业作为他一生要做的大事,他说“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为了做好这件大事,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我们当中也有许多这样的老师,他们教学效果也很好,受到学生的敬佩和怀念。
但在现实中我们往往也能看到或听到,有个别老师,上课不认真讲授,搞课内留空课外补。
甚至有极个别老师对学生家长说,我在课堂上讲的都是一般的知识,关门过节的要点还没有讲到。
言外之意就是要家长请他做家教。
还有少数老师公然在家开馆授徒。
买栋大房子,在客厅里设个小教室,上午八点半到九点半,十点到十一点半,分两批授徒,给学生补课。
每个学生临走时留下五十元。
这正如巴尔扎克笔下的老格朗台说的一样:
咱们两讫了!
这样的老师会在学生心里留下什么样的形象呢?
补课原本不是什么坏事,但一旦变了味,老想掏学生的口袋,那就值得商榷了。
有的教师上课不认真,只好“课内损失课外补”;有的教师则“课堂留一手,课外去创收”。
殊不知,有偿补课,不仅给家庭增加了负担,苦了孩子,而且有损教师形象,也有损学校的社会声誉,更有悖于我国现行的教育法规政策(教育厅就专门下发文件,禁止中小学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有偿补课),同时也不利于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且容易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平,甚至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四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说: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他认为“教不倦,仁也”。
许多老师非常重视学习,他们认真研读教育经典名著,学习专业知识,开展教育研究,提高教学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耐心细致地辅导学生,既注重帮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提高,更注重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精心辅导,帮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
他们教学都很有效。
教育的本质意义,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智慧的启迪,更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互动。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特点,决定了道德在教育中的力量和作用。
千百年来,道德形象一直是老师的基本形象。
教师道德的力量是支撑教育大厦重要支柱,教师的爱心、奉献和责任,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
有人说:
“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
“师德”,一定程度上讲,是“教育绩效”的根基,离开“师德”谈教育绩效不靠谱。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
做学生喜爱的老师,首先必须有师德。
一个教师只有有良好的师德,才能认真对待教学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
因此,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
而良好的师德师风,则是一个学校的立校之本。
做学生喜爱的老师,其次必须长师识。
要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应当有远见卓识,即有远大的眼光和卓越的见解。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以长见识。
光读书还不够,还要了解社会,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和文化,这样可以使人视野开阔,思路广阔,这对老师有效教学是非常有益的。
做学生喜爱的老师,第三必须炼师才。
教学才能、组织教学的才能,教学研究才能、组织教学研究的才能,写作才能、演说才能,管理才能,都是当一名好教师必须具备的才能。
才能不是天生的,是在实践中炼就的。
做学生喜爱的老师,第四必须博师学。
要当一个好老师,必须努力做到学识渊博。
既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又要学习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既要向专家学者学习,更要向同行、学生、家长学习,向实践、社会学习;还要从从书本、网络上学习。
通过广泛深入地学习,不断丰富、充实、发展提高自己,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有效。
现代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在谈到著名教育家、艺术家李叔同时曾说过:
“李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对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数学更重。
这是有人格作背景的缘故,因为他教图画、音乐,而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的更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的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的更好……这好比一尊佛像,有后光,故能令人敬仰。
”这种人格背景,就是以高尚的师德、超人的才情、深厚的学养为基础升华而成的具有感召性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
做学生喜爱的老师,第五必须雅师量。
古人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要当一个好老师,必须努力做到襟怀宽广,器量恢宏。
新课程特别强调合作,合作就必须有器量。
要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特别是与自己不同的意见。
实施新课程,工作量会增加很多,同伴合作过程中也会有许多矛盾,要任劳任怨,这就要有器量。
实施新课程,需要教师尊重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虚心听取来自学生的不同的意见和建议,这就要求教师有器量。
学生对那些心胸狭窄、斤斤计较、保守自私的老师是有看法的,在背后是有议论的;对这样的老师所讲的话的信任度是打折扣的,是会影响他们的教学效果的。
这样的实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
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有效,就要有器量。
顺便说一说周瑜。
做学生喜爱的老师,第六必须工师艺。
教育教学是艺术,学无止境,艺亦无止境。
穷毕生之力亦难以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不断探索,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捕捉教育灵感,记录那转瞬即逝的教育智慧的火花。
日积月累,不断进入教育教学艺术的新境界。
如果我们的老师在德、识、才、学、量、艺六个方面下了真功夫,做到师德高尚、既有远见卓识、又很有才能,既学识渊博、又器量宽宏,而且教学艺术精湛,那么,学生就会佩服你,敬重你,喜欢你上课,你讲的他就会好好地听,就会相信,就会入耳、入脑、入心,你的教学效果一定会很好。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亲其师信其道。
泰迪的故事:
观《泰迪的故事》有感。
西方把这个故事传递给所有的老师和教育工作者,每次我看到这个故事我都能感受到平凡教育中伟大的爱,请各位老师谈谈你们的感受。
爱心是架起老师和学生心灵的桥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美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的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产生于教师的魅力之中。
”汤普森太太有了对泰迪的爱,才会把看上去邋里邋遢的、残缺的手镯戴在手上,才能打动泰迪的心,让泰迪找回了失去的母爱,从而找到了重新振作的勇气和动力。
想想过去,我们的学生中,有些成绩不好,他们没少受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歧视,作为孩子,他们也为自己的成绩自卑,他们多么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帮助啊!
老师有了爱心,就会千方百计去替学生着想,孩子才能感受到你的爱、你的信任、你的肯定、你的期盼,师生才能心灵相通,才会有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从小学乃至当泰迪读到医学博士后之后,他始终将汤普森老师看作自己最好、最喜欢的老师。
在当今的教育教学中,如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下一代,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要教书必先育人。
故而教师的道德与学识必须同步提高,只有教师对学生的倾心关注、关怀、关爱,才能让学生的心智萌发。
有了动力与兴趣,教学将是无比快乐的事情。
当多年之后,仍被自己曾经的学生忆起,当毕业多年之后,仍会想起自己喜欢与尊敬的老师,无论与老师还是学生那将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
从汤普森老师那里,泰迪经历了获得师爱、感悟母爱的历程。
在婚姻殿堂上,仍是脱落了几颗水钻的手链和香水组合,但那是被汤普森老师看来是最美的礼物,那是对泰迪成长历程的一种肯定,是老师关注历程的风向标。
对于泰迪而言,那是母亲的气息,母爱的力量。
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绝不仅体现在学习的指导上,学业的优异程度只是学生在校的一个方面。
更多地应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和心智关怀等方面。
教师应积极接触、接纳每一名学生,认真观察、了解每一名学生。
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转变,让学生获得、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与关爱,以营造一个充满关爱的环境,铸就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学习动力,进而成就学生的未来,成就自己的职业理想。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职业情感,不是个人情感,故而师爱是“泛爱”,而不能是“偏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职业的、无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爱,而不是一部分学生,也就是说教师无论教哪个班级、无论所教学生是优是劣、是贫是富,都应一视同仁,待之以爱,不能随个人喜好,利益来选择,否则就不是“师爱”更谈不上“师德”。
由于学生各自的心理及成长环境不同,呈现在教师面前的形象也就千差万别,特别是学生家长的社会地位,身份地位及职业各不相同,教师更应一碗水端平,坚持平等对待原则,切不可受那些外界因素影响而左右自己的观点、态度。
对于一名教师,对每一名学生都公平对待确实不容易,在每一个班里总是有一些顽皮或者天资不太聪慧的孩子。
如果对这些孩子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时间去了解他们的想法,去发现他们为什么不学习,不听讲的源头,从根本上去改变他们的想法,思维方式,才能从根本上去改变一个孩子。
这样可能去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而不是去打骂,对一个孩子心灵的影响是不同,一种可能是雪上加霜,另一种则可以带领学生走出阴霾。
仔细想想,在学习成绩决定了一切的极端功利的教育环境中,我们很多学生的问题,真的是我们的教育制造出来的,比如,差生,往往就是“绩差生”吧?
所以,我们要经常提醒自己,我们的学生,除了学习成绩不好,其他的都很好了——我们可以满足了!
进一步想想,有些学生除了成绩好,好象也没有什么优点了,这不是更可怕?
当然,最好还要反思一下,为什么我的学生成绩会不好?
这样,即使我们不能赞同学生的做法,但我们可以谅解他们!
在学习《泰迪的故事》时,我不断将自己的课堂与之对比、反思。
汤普森老师对待泰迪,在文章中是个案,但我相信,她的班级里其他的“泰迪”,她也是会一如既往的满含期待的。
最让人感动的是,这种方法她坚持了一年又一年。
遇到这样的老师,真是学生的大幸!
爱是感动的,爱是坚持的,爱是心底的,爱是付出的,爱是伟大的,爱创造了奇迹。
阳光之爱可以熔化冰雪,春风之爱可以萌发草木,雨露之爱可以滋润禾苗……爱是无处不在的!
这就是“爱”真正的含义。
正因为爱,教育才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让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爱,每个孩子心里都充满了温暖。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唯有把我们的爱融进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才能真正实现平等关爱每个学生。
途径二:
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
当前学校教学的现状:
教师教得很辛苦:
教学时间长,教学对象多,工作压力大,改革顾虑多,观念方法旧,教学效益低。
学生学得很辛苦:
学习时间长,学习内容多,升学压力大自由活动少,睡眠时间少,学习效益低。
绕口令和改歌词
校园绕口令一样:
“不学不厌,不厌不学。
边学边厌,边厌边学。
越学越厌,越厌越学。
学厌厌,厌学学。
何时学了不厌,厌了不学。
”
“在我心中,是老师最凶,每天把我留到七八点钟;在我家中,是爸爸最凶,每天把我打得鼻青脸肿。
”(为歌曲《真心英雄》填词)
“五十道的作业题呀难了多少人。
黄色的脸,熊猫的眼,不变是狠心。
眼睛里布满血丝像是在诉说:
原来我们求学艰难又困苦。
一样的苦,一样的梦。
现在的吃苦,为考试打基础。
”(为歌曲《中国人》填词)
教学方法陈旧,有不少老师上课基本上还是满堂灌,或者搞一点提问点缀点缀。
讲的内容基本上和课本上的内容差不多,平铺直叙,缺少热情,缺少新意。
有的老师教了几十年的书,一直都是这样教。
这怎么能有好的教学效果呢!
有的老师虽然专业水平较高,但对工作、对学生缺少热情,缺少责任感,教学效果也不好。
学生的有效学习离不开有效的课堂教学,如果我们不进行教学改革,即使我们教的认真,但是教法还是老一套,基本上是满堂灌,也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必须学习和了解一些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方法与技巧,考虑学校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通过改革来开展有效教学
为了改变现状,许多学校都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到处寻求有效教学的灵丹妙方。
如组织老师学习洋思中学,学习杜郎口中学,到各地听专家的报告;或者请专家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