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的上好数学课地心得体会.docx
《如何的上好数学课地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的上好数学课地心得体会.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的上好数学课地心得体会
如何上好数学课的心得体会
上传:
谭艳更新时间:
2012-5-2319:
22:
03
如何吸引住学生,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就算是高年级同学也很难做到,但老师必须让他们集中精力,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那该怎么办呢?
我们班有几个聪明男生很好动,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
所以我就用这点来教育学生不要认为自己聪明就可以不虚心学习。
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但有时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讲哪儿了。
所以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
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要让他们跳一跳就够得着。
这样不止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
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的。
用爱心温暖他们,让他们体验到爱。
并且要想他们成功就得在课下时间多帮助他们。
本身他们基础不好很容易坚持不住,所以多给他们讲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一点点的进步。
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
永远记住: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他们喜欢你才会用心学这门课程。
除了这些我觉得有一种方法对任何学生都实用那就是——竞赛。
竞赛可以使参赛者加足马力,使着劲儿去争、去夺,可以加快速度、提高效率,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这些竞赛活动让差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在多种尝试中寻求到自己的“对应点”,一旦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因此而被别人尊重,便产生了上进心,以这种上进心为契机,从而达到进步的目的。
例如我在教学乘法口决时,让程度差不多的学生一个组,看谁背的快,谁就当组长,这样每个同学表现都很棒,组与组之间还比赛,大家积及性都高了,都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
总之,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
小学语文自学能力培养
2012-02-1110:
49:
15作者:
郭丽娟来源:
浏览次数:
95
自主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人之可所以能够力立足于社会,发挥其潜力的基础。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有这么一段话:
“与其把学生当作鸭子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主的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这里的“几把钥匙”和“自动的开发”谈的就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能力的问题。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曾说过:
“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语文自学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一般不依赖他人而能够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获取语文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长期以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一直是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
当前,重视儿童的自主、独立教育已成为整个世界的重要发展趋势。
然而,与现代社会对孩子自主的要求相比,我国的孩子的自主能力均很薄弱。
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就是如何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
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
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他会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状态,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自己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遇到某些问题时,可作适当提示引导后,鼓励学生自行解答,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情理交融,诱发儿童自觉学习情感
“亲其师,信其道”。
儿童学习的无意性和情绪化,决定了教师情感教学的必要。
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能给儿童春雨润物般的熏陶,能保持儿童积极的情感和乐于接受新知的心境。
所以,教师要将爱的甘露毫不吝啬地均匀地播洒到每个儿童的心田。
每接到一个新班,我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每个儿童的情况。
通过与儿童谈心,踏门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与儿童和家长交友,掌握儿童所处的环境,了解每位儿童的个性,积极沟通我们之间的感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比如,班上的“尖子儿童”,一般在学习上有优越感,有一定的心理障碍(耐挫力差,自傲或自卑,焦虑或孤独等)。
鉴于他们易与教师接近,我适时排除其障碍,尤其注意将他们的优越感与心理健康教育磨合,使他们正视自己,体验到教师既是“慈母”,又是“严父”。
学习有障碍的儿童,我坚持尊重与热爱的原则,小心翼翼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妥善地调解他们遇到的一个个矛盾。
学习前,为他们订立“跳一跳,摘到果”的目标;教学时注意给他们安排经过努力能答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降低作业难度,减少作业数量;考查一些基础性的试题,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三、各种形式的语文训练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
人的思维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知识越多,思路越广,对思维的发展也有利。
因此思维的扩展触及更多的知识,产生联想,所以掌握丰富的知识是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基础。
能力发展了又将促进知识的掌握,二者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语文课自学能力的培养与各种形式的语文训练分不开。
1、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是自学的好方法
默读是我们自学课文的主要方式。
它要求不指读(用手指文章)、不动唇(小声叨念)。
因此,我们在默读中,应该做到:
⑴、养成按句默读的习惯。
即用眼睛一次把握住一个句子,而不是按字或一个个单独来瞧,以提高默读速度,培养整体观念。
⑵、养成边默读边查问的习惯。
对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查字典、翻资料、找工具书,弄懂了再读下去,不马虎了事。
⑶、养成边默读边思考的习惯,一边看句子,一边想这句话的意思。
语文教材大多文质兼美,作者将他们丰富而浓厚的情感流于笔端,凝聚在字里行间。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要以“情感”为动力,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可以促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理解是阅读实践的核心内容,没有理解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许多文章只有在反复诵读中才能体会出它的精髓,加深对文字的理解,真正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有感情地读不仅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同时也是想象的过程,边读边思边想象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这样的朗读才会促进对文章的理解。
如:
默读文章中描写情景的句子时,在自己的头脑中也应该相应地想象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在读中思考,就是让学生读完一部分要停下来想一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读不懂的,把读不懂的地方做下记号,再往下读。
等读完全文,原来读不懂的就会一目了然,也就想通了。
读完全文,还可能有学不懂的,就得到课堂上学,在老师指导下学,还要边读、边听、边想,原来学懂的可能会有新的或更深入的认识,原来自己学不懂的在课堂学习中,除解决原有的疑难外还会有新的疑问产生,要通过再读书、再思考予以解决,产生语言的感知能力。
⑷、养成边默读边画批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看书”,在默读过程中,要逐步养成边读边作记号,逐步具备批注的能力。
⑸、养成边读边记忆的习惯。
在默读中,要边读边记忆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情节、一些关键的词句和一些优美的片断。
2、读、写结合是自学的好途径
读、写结合是语文智力和能力的集中表现。
读、写结合,使学生既动脑思考,又动手写作,如在讲解新课前留预习作业时,就注意这方面的练习,既促进知识掌握,又促进了自学的能力。
3、严格训练,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手段
在此我主要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训练。
第一,使学生掌握常规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如阅读的常现学习方法有:
先审题质疑,再通读全文,然后分段细读,最后局部精读;先识字辨词断句理段,再知事明理导行,然后研究语言文字和文章的表达方法,实现“二次转化”。
第二,培养学生“三问”的能力,问所言何物,问言有何序,问读后何感。
第三,培养“三变”的能力,将语言变成生活画面,把长话变短活,变专学语言为学用结合。
通过这样的严格训练,学生掌握了读题思文的方法。
做到不盲目读书。
4、培养良好习惯,养成“自学精神”
学生有了兴趣,懂得了方法,明确了方向就要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有了这个习惯,学生就不会依赖教师,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完成教师安排的各项学习任务,所谓“自学精神”是指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自学方法和具备自学能力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而决不中止自学的一种意志品质。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除必要的指导、督促、批评、表扬外,有时还须采取持久而耐心的训练。
如:
坚持写日记,写周记等。
总之,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那样:
“不好的教师是传播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
所以要教会学生自学。
再加上语文这门学科有自己的特殊性,那就是适合自学,容易自学。
小学语文学科,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包括天文、地理、科技、自然、政治及各国的风土人情等。
所以,语文课的教学,对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强社会活动能力,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自学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
培养跨世界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新型人才,不仅要传授他们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学习。
这也是一个人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先决条件。
综上所述,培养自学能力的过程始终存在着两个侧面,而学生是主要方面,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
因此,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首先必须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人。
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什么激发兴趣.启发思维.严格训练都会重蹈旧辙,走回“灌注式”教学的老路上去,培养自学能力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了。
新时期的青少年学生迫切需要教师交给他们启迪知识金库的钥匙,而不是金子。
这是新时期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不负众望,义不容辞地完成。
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没有学不会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教师。
起初我听了这句话的时候很气愤,我们做教师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有出息,有哪个教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能成材,我们是在尽心尽力地教,可他们不学啊?
有的时候真恨不得能代替他去学。
但是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会议精神,我的原有的观点在头脑中慢慢退去,为什么作者会这样写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喜欢这位教师,所以他更不会去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
可是,孩子为什么不喜欢教师啊?
我觉得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有些孩子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或与家长、同学或教师发生矛盾等,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二、有的时候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三、有的时候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
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四、还有的是因为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技巧,没有建立新的课堂学生行为规范,如有的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专心,明知学生因为不专心答不上来,就故意提高嗓门,将其一军:
“某某同学,请你重复一遍刚才教师讲的话。
”或者干脆对这些学生不管不顾,只提问那些好学生。
这时候教师成了是“主角”,好学生成了配角中的“主角”,而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时候是“观众”或“听众”。
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学生又怎么能喜欢听他讲的课呢?
所以他的成绩也不会好。
五、还有的课堂过于死板,气氛过于沉闷,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他更不会去学了。
六、还有对学生的评价,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
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七、教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题,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
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式学习。
所以为了做一个好教师,一个能被学生认同的好教师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布置在教学环境中,这样学生才能进入专心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要建立民主与规范,既不能把课堂管死,又不能让课堂太活跃,影响了课堂纪律。
但是课堂的学习行为规范必须要明确,要说到做到,然后还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关爱,哪怕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不要去伤害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可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以鼓励的表情、动作和语言,激发学生动脑思维,畅所欲言,尽可能让他们提出有个性的见解,或从别人的发言中受到启示,产生新的见解。
其间,教师只以普通一员参与讨论,或启发,或表扬讨论中有创见的学生。
当学生的发散思维达到一定的程度,教师才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以求水到渠成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结论性的精确评价容易给一些学生增添压力,甚至带来伤害,可采用模糊评价,给学生适当指点,建议。
这样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其不断探索。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在学生自评互评中给予点拨启迪,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激励,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民主评价能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经历成功的情感体验。
有利于发展创造性、独立性和自主性,提高评价自我和接受他人评价的能力,达到自我反馈、自我分析、自我校正、自我完善、主动发展的目的。
接着要在课堂上确立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应该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应该围绕着学生的发展而展开,所有的教学活动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着力于学生、着重于学生的发展。
即“以学定教”、“以学施教”和“以学论教”,而不应该无视学生生命个体的存在,自顾自的去讲,致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问题、没有怀疑、没有想象空间,进行“目中无人”的教学。
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40分钟都集中在教师的身上,所以我们必须要抓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把具体任务交代下去,这样才能让学生自觉控制注意力。
当然还要多创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对课堂上问题提出的处理要机智巧妙,比如:
旁敲侧击法、目光暗示法、变换声调法、行为知道法、心照不宣法、小组长管理法等等,这些方法都值得我们教师借鉴。
我们既要承认激励赏识教育的正面作用,也要承认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才是科学的发展观。
当然惩戒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批评时在方式上要含蓄、委婉、注意语气,讲究“度”。
我们教师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被学生认可、接受,那么就不会再有教不好的学生了。
多媒体辅助语文课教学,促进学生自学能力提高
潘杰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拓展思维能力,是以语文教材为基本内容,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合理利用各种合理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设计来进行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
“教师向学生提示学科的基本结构是可以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发现的力量。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强调培养学生具有认真学习的态度和主动研究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就是要求学生用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课前和课内的学习,通过交流接受新的语文知识和发展学习语文的能力,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然而,在我的实践中发现,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适应现代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优化教学过程,才是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二期课改提出的要求。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过程。
教师在课堂上教的好不好,组织得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学”的效果,例如,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教学目标是否充分贯彻等等。
多媒体教学技术作为现代科技进入教学领域,就很好地填补了这一不足,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多种方式于一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最优化的便利。
一年来,我大胆尝试运用多媒体技术于语文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重新设计课堂教学,努力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与其他学科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学生不是从零开始。
因为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已经对许多事物有一定的认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文字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实践可能。
再加上学生年龄特点,“自主学习”的热情比较高,这也为语文课教学中实施多媒体教学制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情感,唤起学生的正确感知
我们知道,感知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开端,没有正确的感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就会成为“镜中物,水中花”。
所以教学过程要为学生创设真实可靠、利于学习的情境。
语文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容。
而小学生限于生活经历和生活积累,感知发展水平不高,有些教学内容与学生认识实际相去甚远,很难正确感知。
心理学告诉我们:
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它们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对学习的知识越容易理解和巩固。
多媒体教学利用自身优势,多重剌激学生感官,使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受,为学生创设一个利于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
例如,在教学《鱼雷快艇的秘密》这一课时,我发现这课的知识对学生来讲非常抽象,特别是“打水漂”和“船的构造”学生不宜理解,所以我找到了有关的影像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船的高速航行和打水漂的方法。
学生在看到后,都睁大了眼睛,赞叹于船的高速。
感知效果相当深刻,为以后理解课文打下很好的基础。
又比如,在教学《武松打虎》时,利用视频将景阳冈的苍凉景象以及打虎的经过展现给学生,使同学的主动性一下子得到激发,收到的课堂效果比预期的还要出色。
二、借助多媒体,重视指导,掌握“自主学习”的本领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应从思维发展的实际出发。
因为他们正处在由具本形象思维向初步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
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具体形象的知识,而多媒体呈现知识内容,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由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转变。
这样,学生就能依据已掌握的知识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使知识得到深化、巩固和扩充。
所以课堂中的多媒体运用,不是进行抽象的讲解,而是应结合具体内容的学习,借助先进的手段,逐步进行渗透。
例如,在教学《石板屋》时,我将旧时民居的特点做成媒体,要求学生归纳石板屋的特点,因为学生看到媒体,就能从中受到启发,非常容易地得出结论。
媒体的指导作用可见一般。
另外,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对学生来讲,使费抽象。
对此,我要求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和段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
然后,借助多媒体手段启发学生通过想象体会词句所描写的意境。
例如,在教学《田忌赛马》时,齐威王、田纪、孙膑三人的神态变化是文章的重点,我在同学找到有关语句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将两人的两次赛马展示在同学面前,让大家直观了解到孙膑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大军事家的谋略。
正因为大家看到了动画,所以三人的神态变化就很容易的迎刃而解了。
在教学《西门豹》时,为了讲清西门豹的人物品质,我也放了一段西门豹漳河扔巫婆的片断,同学从官绅的磕头求饶和百姓的拍手叫好中,体会到西门豹的一心为百姓,破除迷信的品质。
可见,借助多媒体,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创造机会,锻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能力是在大量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
学生初步学会了一种学习方法,不等于就已经熟练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并会在实践中运用这种方法。
所以,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在教学的全过程——从课文的导入、审题,到初步感知课文,到分析理解课文,到小结归纳,都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来进行自主交流。
至于一些学生想讲而讲不清,想挖而挖不深的时候,我就及时利用多媒体呈现学习内容,指导学习方法,让学生的眼睛、耳朵、大脑等多种器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听觉能力、视觉能力、联想力等得到强化。
例如,在教学《鱼雷快艇的秘密》时,教学重点中有复述这一难点,但这一课前已经学会了复述的方法,我就利用多媒体,反复出示快艇的图片和构造图,要求同学小组练习,大组交流,尽可能的让每位学生有说的机会。
这样,一次又一次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生在多媒体的帮助下人人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我只是在重点部分启发引导,在学习关键处点拨,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真正把时间让给了学生。
对学生交流得好的,我除了运用传统的语言对他们以真心实意的评价外,还常常运用多媒体给予他展示的机会。
例如在《石板屋》一课中,学生根据想象画的未来屋画或自己设计的课文板书等。
我运用实物投影仪将他们的作品显现出来,让大家欣赏,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真诚祝贺。
通过积极探索,我对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实施“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逐渐有了一定的认识,我想只要我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真正从传统教学中解放出来,着眼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就一定能够使自己的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