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家长学生和谐沟通的研究精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9396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家长学生和谐沟通的研究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班主任家长学生和谐沟通的研究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班主任家长学生和谐沟通的研究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班主任家长学生和谐沟通的研究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班主任家长学生和谐沟通的研究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主任家长学生和谐沟通的研究精品.docx

《班主任家长学生和谐沟通的研究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家长学生和谐沟通的研究精品.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班主任家长学生和谐沟通的研究精品.docx

班主任家长学生和谐沟通的研究精品

【关键字】化学、活动、方案、建议、意见、情况、设想、方法、实效、成绩、领域、质量、模式、行动、计划、传统、认识、问题、矛盾、难点、要点、系统、密切配合、有效、尽力、全力、密切、主动、自觉、深入、继续、充分、整体、现代、平衡、良好、和谐、民主、公平、健康、加大、合作、配合、沟通、召开、保持、提升、统一、发展、建设、建立、制定、提出、发现、掌握、了解、研究、合力、规律、特点、突出、稳定、网络、意识、信心、思想

《班主任、家长、学生和谐沟通的研究》

结题报告

 

由焦作市山阳区解放东路第二小学赵一博等课题组选择并承担研究的《班主任、家长、学生和谐沟通的研究》课题,经焦作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审定、批准。

同时被列为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实验课题。

该课题于2008年5月正式实施研究,2010年4月结题。

经过两年的潜心行动研究、实践和总结,取得了较显著的研究效果。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胡锦涛主席指出: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人要和谐,因为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之本。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小学是培养少年儿童的重要场所。

小学班集体是小学生最直接的社会心理环境,它影响着小学生的知识、理智、情感、个性和社会化进程。

因此,班集体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和谐发展。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

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灵。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如何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注意与学生、家长沟通。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关系融洽与否,直接影响到今后班级工作的开展顺利与否。

因而学会与学生、家长和谐地交往是每个班主任必备的一项能力,也是班主任工作中一门值得探讨与研究的艺术,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我们课题组全体老师积极考察研究,努力探索对策,为教育现代化奉献光和热。

搜集了大量一手资料,在某些领域形成了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见解,课题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和谐教育的理论。

和谐教育的国际理解、回归生活、关爱自然、学会生存的四大理念,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的四大素质以及“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等对和谐班集体的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依据《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

“意见”中明确指出:

要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的德育网络,使德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

学校要通过班主任主动和学生家长及社会各方面积极沟通合作,使三方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全力。

要正确引导家庭教育,通过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访等多种形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择业观,掌握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

3.依据总课题组的《整体构建德育引论》、《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导论》、各学段《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导引》的理论要点:

德育途径可分为学校、家庭、社会三大基本途径,其中以学校为主,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德育任务;在“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如何使三大德育途径形成一个整体,共育“四有”新人。

4.依据现代教育科学理论。

学校教育是所有教育力量中的主导力量,在培养人才方面起主导作用,但它仍需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才能更快地提高教育质量。

这不仅是因为孩子即使入学后,大部分时间仍是在家中度过的。

也不仅是因为学生人数多,教师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无法与父母相比。

而是因为学校教育得不到家庭教育的配合、支持、强化,就难以起到有效的作用。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则有自己的特点。

一是潜移默化的渗透性;二是血缘伦理的权威性;三是了解的全面性、深刻性及教育的针对性、及时性。

此外还有班级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等理论、原则都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通过本课题研究,积极创建本班特色的班级文化,发挥集体的智慧,创造快乐温馨的和谐班级环境。

2.通过本课题研究,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建立民主平等互动宽容的师生关系,实施和谐的课堂教学。

3.通过本课题研究,教师耐心与家长沟通,力求家长配合,使教育教学得心应手,建立和谐的家校合作关系。

4.通过本课题研究,定期开展有意义的“亲子活动”,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搭建和谐的亲子平台。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1.以“家校联系册”、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沟通,建立家校和谐关系;2.通过与学生交谈、与家长座谈,了解家长和学生的沟通方式,建立亲子和谐关系;3.注重倾听学生的心声、赞美学生的行为、欣赏学生的能力,建立师生和谐关系。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1.文献研究法。

在研究中,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班主任工作艺术》、《德育与班主任》、《心灵写诗——班主任工作日记》、《当代家长》、《班主任之友》等教育专著,认真回顾总结几年来学校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了此项实验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统一了思想,树立了信心,使全体教师积极投入到课题研究中来。

在研究中,按照全体教师共同进行调查、分析,在研究中不断发现问题方式进行。

2.行动研究法在全员参与研究的同时,我们根据学生情况建立了《家校联系册》,并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家校联系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帮助家长认识自身在教育上所存在的不足,同时让他们掌握一些必要的教育知识,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素养。

3.调查分析法在实验之初,我们通过常模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全体学生的家庭状况,学生的原有品德状况及行为习惯及兴趣爱好等,进行了调查摸底。

在实验中,我们还不定期的对学生的道德知识、行为习惯养成及家庭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统计,观察实验效果,及时调整研究策略。

4.个案研究法。

通过对个案的分析研究,寻求构建教师、家长、学生和谐关系的方法和途径。

             5.经验总结法在研究实验中,我们课题组成员定期对实验效果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和验证,撰写出实验成果,进行推广,再验证、再提炼、再升华,使之逐步完善,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成果。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研究准备阶段:

(2008年4月——2008年9月)学校成立了课题组,赵一博老师为课题组组长,黄亮、王艳、武利霞、曲秋玲、杨华、李翠芳、晁利萍、王瑞棉、李玉荣老师为组员;收集有关理论资料,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方案;对课题研究人员进行培训;完善课题管理制度,保证每月集中开展一次课题研究情况交流,提出下一步研究活动的内容安排。

每学期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一次总结。

(二)调查研究阶段:

(2008年10月——2008年11月)对我们学校的师生关系、家校联系、亲子关系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

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亲子沟通的难点和问题所在:

学生与家长谈心少,主要的方法是谈话,谈话的内容以学习成绩好坏为中心,家长的愿望是希望子女能考入好的学校,学习成绩为中心,学生反感家长苦恼,沟通难。

亲子之间缺乏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

2.通过问卷调查、与个别学生谈话了解师生关系存在许多问题:

(1)可能是天生的,人生下来就怕老师,在孩子们眼里,老师就像‘二郎神’,他(她)讲什么你必须听,他(她)要你做什么你就得做什么,没有反抗的余地,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一种恐惧感,害怕见到老师,害怕与老师交流,见到老师总是躲着,或敬而远之,长久以来产生了一种隔阂(尤其是五六年级的学生)。

(2)老师大都对学生有种‘偏见’,在天平的两端总有不平衡的时候,老师都总喜欢成绩好品行好的学生,大多对调皮捣蛋的学生比较反感,久而久之,学生与老师之间就会产生一种偏见,一种类似人为造成的不必要的偏见。

(3)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感不强,互相不理解,对对方都有所顾忌,这导致彼此之间关系的疏远性。

(4)在处理某些事时可能方法不适,造成了学生的反感,就加剧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5)现在大多数老师管的较严、较宽,在我们这些学生眼里认为‘这些老师太烦,一天到晚管这管那……’,有些反感,甚至讨厌。

”有学生认为:

“关爱是最好的答案,学生就像刚刚舒枝展叶的幼苗,离不开清风的沐浴,春天的滋润,板着的面孔是苍白的,最无力的声音是呵斥,关爱是火,它能化开冰雪,在被温暖的心灵里唤起最美好的情感。

给人的爱是幸福的,给人爱者心里最充实。

对于老师,我们应该尊敬,关心;对于学生,老师应该给予理解,应该呵护。

爱如空气,人人需要;爱是阳光,谁沐浴它,都会感到温暖。

我们尽力做好每一步,让师生情更真切!

”    3.通过家校联系册、家长会等形式了解家校关系存的问题:

(1)在沟通的思想认识上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倾向。

双方往往把沟通简单化、泛化,主要表现为沟通前准备不足,沟通后追踪不到位。

有效的沟通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家长在沟通前充分准备(尤其是提出沟通的一方),沟通中双方互动,就学生的思想、心理、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共同切磋,相互理解,达成共识,以便建构较为稳定的人文道德规范,沟通后对沟通效果进行追踪,从而去影响、引导学生,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最终促进其全面健康地发展。

(2)在沟通时机上重结果而轻过程,且沟通无系统性。

具体表现是:

和家长的单独沟通更多是在学生出现问题以后,如打架、逃学、等情况下才进行沟通。

这恰似“堵”与“疏”的关系,教师的工作应该是“疏导”,应注重过程的掌控。

反映在沟通问题上,学生出问题时要沟通,而平时更要形成与家长的系统性的沟通,以防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3)沟通形式单一,沟通无实效,且有时存在着“不沟通”现象。

目前的沟通方式主要是开家长会,按规模来划分,可分为全体学生家长会和部分学生家长会。

在调查中,也发现有这样的情况:

大多数教师认为学生屡教不改,家长刚愎自用,沟通只能带来更多的误会,于是教师再也不会主动与其家长沟通。

这就是家长与教师沟通的特殊形式——“不沟通”现象,其实质是对孩子教育的放弃,结果更可怕,后果不堪设想。

  在调查中,许多老师向我们说他们的时间非常紧张,连上厕所时也得小跑。

所以,教师很难抽出时间与每个学生家长深入沟通。

再次,由于教师的沟通能力欠缺,有时沟通非但没有实效,反而会带来更多的误会。

  (三)研究阶段:

(2008年12月——2010年1月)课题组成员在对班主任、家长、学生沟通问题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研究分析。

真实地开展了一系列效果明显的教育活动,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如何配合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开展“分享成功互动提升”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为更好地促进班级管理工作,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达到相互交流、共享班级管理经验的目的,在德育校长的领导下我们课题组召开了题为“分享成功互动提升”班主任经验交流会。

全体班主任欢聚一堂,大家畅所欲言,探讨的方式千变万化,渗透了满腔的的热情和心血。

从班风建设、转化差生、师生关系等方面介绍了一些好的做法,通过一个个真实、鲜活的典型案例,展示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对学生的热爱,幸福地体验着“与学生在一起所获得的快乐”。

在分享成功经验的同时,大家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真诚地提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同仁们共同商榷改进的良策。

2.架起学校和家长沟通的桥梁家长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对学校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为此,我们课题组坚持通过以下几条途径,促进家校的沟通,实现家校教育的一致性。

(1)办好家长学校,开好家长会我校的家长学校以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为目标。

同时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通过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典型事例的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

通过理论辅导、家校沟通、经验报告、现身说家教等形式,促进家庭教育方法的改进和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

(2)做好家访工作,协调家校教育家访就是深入学生家庭环境中,通过对家长及相关人员的询问、调查和座谈等形式,全面了解学生所受家庭教育及学生在家里实际表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