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建筑各专业节能绿色建筑分析报告与计算书的编制要求.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3693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住建筑各专业节能绿色建筑分析报告与计算书的编制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居住建筑各专业节能绿色建筑分析报告与计算书的编制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居住建筑各专业节能绿色建筑分析报告与计算书的编制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居住建筑各专业节能绿色建筑分析报告与计算书的编制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居住建筑各专业节能绿色建筑分析报告与计算书的编制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居住建筑各专业节能绿色建筑分析报告与计算书的编制要求.docx

《居住建筑各专业节能绿色建筑分析报告与计算书的编制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住建筑各专业节能绿色建筑分析报告与计算书的编制要求.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居住建筑各专业节能绿色建筑分析报告与计算书的编制要求.docx

居住建筑各专业节能绿色建筑分析报告与计算书的编制要求

附录C各专业节能(绿色建筑)分析报告与计算书的编制要求

C.0.1建筑专业

C.0.1-1室外风环境分析报告

1分析目标:

通过风环境模拟,指导建筑在规划设计时合理布局建筑群,优化场地的夏季自然通风,避开冬季主导风向的不利影响。

实际工程中需采用可靠的计算机模拟程序,合理确定边界条件,基于各个季节典型的风向和风速进行建筑风环境模拟,并达到下列两款的要求:

1)过渡季、夏季建筑物室外风压均匀,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的建筑前后(或主要开窗)表面压差大于0.5Pa;

2)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场地内人活动区风速低于5m/s。

2模拟分析条件:

根据重庆市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重庆大学编制完成的《重庆典型建筑布局室外风环境模拟报告》分析,在通常情况下,重庆市居住建筑在进行绿色建筑一星级(重庆市银级绿色建筑)设计时,均能满足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65%(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中关于建筑场地内风环境的要求,可不进行单独的风环境软件模拟分析,但为保证建筑场地内风环境的要求,在下列情况时,应进行建筑场地内风环境数值模拟分析:

1)当建筑群体组合为封闭的围合式布局时;

2)当建筑所在地地势平坦,且采用行列式布局(指建筑主立面与主导方向垂直或平行);

3)当建筑物对场地内风环境和通风效果具有较精确的要求时。

3模拟技术规定:

1)模拟软件:

可采用商业版或研究版CFD软件。

2)气象条件:

根据当地气象条件针对夏季、过渡季和冬节最多风向条件下,平均风速进行室外通风模拟。

若无当地气象数据,建议采用《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中逐时气象数据进行统计得到。

3)建筑模型:

根据项目规划红线图建立地形、目标建筑及其周边有影响的建筑模型,目标建筑边界H范围内应以最大的细节要求再现。

对于评价区域地势不平坦,且周围地势高于评价区域地势20m时,模型空间应体现周围地势。

H为分析模型整体高度(含地形),当模型建筑含有100m以上的超高层建筑且高于周边其他建筑平均高度2倍以上时,可取最高建筑高度的1/2作为H。

4)计算区域:

以模型边界为基准水平向外扩大计算区域,要求来风方向不小于5H,下风向不小于6H,其他方向不小于4H。

计算区域高度不小于4H。

5)网格划分:

建筑的每一边人行区1.5m高度应划分10个网格或以上;重点观测区域要在地面以上第3个网格和更高的网格以内。

建筑周围及重点考察区域网格应进行加密处理。

6)计算模型:

根据计算对象的特征和计算目的,选取合适的湍流模型。

可采用标准k-ε模型、零方程模型等。

对风压系数重点关注或计算精度要求较高时,可采用其他精度更高的模型如RNGk-ε模型、LES模型、DES模型等,并应对采用的模型进行适用性说明。

7)边界条件:

风速入口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给定室外梯度风分布,如指数分布定律。

有可能的情况下入口的k、或者ω也应采用分布参数进行定义。

对于未考虑粗糙度的情况,采用指数关系式修正粗糙度带来的影响;对于实际建筑的几何再现,应采用适应实际地面条件的边界条件;特别是针对城市较高密度建筑区域内需考虑地面周边建筑和其他粗糙物带来的影响,设定合适的地面粗糙度。

对于光滑壁面应采用对数定律。

8)数值计算收敛条件:

避免采用一阶差分格式。

计算应在求解充分收敛的情况下停止,均方根残差应设定为小于10E-4;或以观察点的物理量的值按照预期趋势变化时停止。

9)模拟结果:

距地1.5m处风速云图、风速矢量图、风速放大系数云图,以及建筑外表面压力分布云图。

4室外风环境分析报告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1)模拟目的、项目概况、研究对象的说明;

2)分析依据;

3)物理模型、计算域、网格的展示及建模说明;

4)研究对象与模拟目的相关的设计技术和设计参数的说明;

5)主要应用软件与模拟方法;

6)边界条件、初始条件、其他控制参数的设定方法和计算精度说明;

7)模拟结果的展示和分析;

8)结论和建议。

C.0.1-2室内天然采光分析报告

1适用情况

天然采光模拟用于评价居住建筑卧室和起居室、书房等居住空间的天然采光质量,用于指导相关的设计优化;依据初步设计或施工图图纸进行建模计算,校核项目主要功能房间采光质量是否达标。

2软件要求

计算软件宜采用国家或重庆市建设主管部门认可的光环境模拟软件,也可使用正规科研机构或软件企业开发的光环境模拟软件,计算内核应为Radiance。

3几何模型建模要求

数值模拟所采用的几何模型尺寸应按照实际建筑尺寸1:

1构建,物理模型应包含显著影响采光计算结果的构件,可按需对模型进行简化,建模及简化可参照如下规则:

1)所有主要功能房间应建模,采光特性相同的房间可按类别合并,每类计算一个;

2)建筑内外各类影响采光的构件应予以建模,包含但不仅限于:

门窗、外遮阳、阳台板、外挑梁板、雨棚、屋檐、结构挡梁、外凸墙体、建筑外凸造型;飘窗或凹窗应考虑其外凸或内凹距离;其他构件应根据其对建筑采光的影响程度确定建模、简化或忽略并应在结果报告中作出说明;

3)目标建筑周边240m内的现有建筑和构筑物、设计方案已经规划管理部门审定的拟建建筑应作为遮挡物考察范围,当它与目标建筑的室外地坪15°线有相交时(如下图所示),则应当予以建模。

周围遮挡物的物理模型可适当简化,以外部主体轮廓为主。

建模域示意图

4计算参数设置

4.1天空模型的选择

计算天然采光时天空模型应选择CIE标准全阴天模型,室外设计照度应取12000lx。

4.2表面反射比的取值

设计阶段采光计算时,建筑饰面材料的反射比应根据设计资料所确定的材质取值,依据GB50033-2013附录D选用;如果现有的设计资料无法确定建筑饰面材料的反射比,则材料表面的反射比参考取值如下:

1)顶棚:

0.75;

2)墙面:

0.6;

3)地板:

0.3;

4)周边遮挡物:

0.3。

4.3透明构件的参数设置

建筑门窗(含透光幕墙)可按门窗表的类型和参数进行分类设定,应在输入参数中考虑可见光透射比、挡光折减系数、玻璃表面反射比。

计算参数应参照设计文件选取,设计文件无相应资料时,可参考GB50033-2013附录D选取。

5计算网格设置

5.1参考平面

民用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取距地面0.75m,楼梯间、走廊、大堂等公共场所取地面。

取室内地面计算采光时,为避免过于靠近边界,可取距地面不大于0.01m的偏移。

5.2网格划分

网格分辨率应权衡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对于常见的10㎡~100㎡的房间,网格间距不宜大于0.5m;对于大于100㎡的大空间,网格间距宜取1.00m;对于小于10㎡的小房间,网格间距宜取0.25m。

划分网格时,房间轮廓向内偏移半个网格大小,使得最靠边的网格点到墙面的距离等于网格间距的一半(如下图所示)。

网格布点示意图

6模拟结果评价

6.1评价指标

采光分析计算应参考GB50033-2013,以各房间采光系数平均值作为主要分析输出与评价指标。

另外还可用采光均匀度、全天然采光百分比(DaylightAutonomy)等评价指标对室内采光质量进行辅助评价。

采光系数标准值应乘以重庆地区光气候系数K,K取1.2。

6.2采光系数达标的原则

居住建筑卧室、起居室、书房等主要居住空间采光系数平均值应不小于2.4%。

7报告编制要点

室内天然采光分析报告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1)项目概况

描述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项目规模、目标建筑类型、周边遮挡情况等信息。

提供项目总平面图或鸟瞰图,表达目标建筑和周边遮挡物的位置关系。

2)分析依据

明确分析的范围和标准条文的要求,列出分析报告编制的标准依据及相关资料。

3)技术方案

对分析采用的方法、计算工具、几何模型的简化、周边遮挡的处理、计算参数设置、计算网格设置进行必要的说明。

提供分析软件中的三维几何模型。

4)模拟结果与分析

天然采光模拟分析,给出室内参考平面采光系数分布图或室内参考平面天然光设计照度分布图,在建筑单体各层平面图上注明主要功能房间的采光系数平均值,或进行列表给出各房间的采光系数平均值计算结果。

对于标准层,按最低的自然层注明采光系数,非标准层各层均应注明出。

5)结论

对项目采光系数达标情况进行简要的说明。

C.0.1-3建筑日照分析报告

1适用条件

老年人居住建筑等有明确日照要求的建筑类型,需进行日照计算。

2软件要求

推荐使用众智、PKPM、斯维尔、天正、飞时达等国内专业日照计算软件。

Ecotect等软件因计算标准和精度无法满足计算要求,不推荐使用。

3几何模型建模要求

根据项目总图建立几何模型,在建模时可进行综合或简化,当屋顶、外墙、构筑物及建筑附属物形体较为复杂时,可为简单的几何包络体。

所有建筑的墙体应按外墙轮廓线建立模型,构成遮挡的地形、建筑附属物应建模,所有模型应采用统一的平面和高程基准,进行窗户分析时,应对被遮挡建筑外墙面上的窗进行定位。

4计算参数设置

1)日照基准年:

公元2001年;

2)采样点间距:

窗户0.3m~0.6m,建筑0.6m~1m,场地1m~5m;

1)日照计算时间间隔:

不宜大于1min;

4)日照计算应采用真太阳时;

5计算规则

1)日照计算范围:

有日照要求的建筑和对该建筑将产生日照影响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地形)均需参与日照计算。

2)窗的计算基准面:

一般窗户以外墙皮窗台位置为计算基准面,转角直角窗、凸窗等特别窗户原则上以平行墙面的外墙皮窗台位置为计算基准面。

3)窗户计算高度(含落地门窗、组合门窗、阳台封窗等门窗形式)按离室内地坪0.9米的高度计算。

4)所有阳台均以阳台出挑面为计算基准面。

6报告编制要点

建筑日照分析报告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1)项目概况

描述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项目规模、目标建筑类型、周边遮挡情况等信息。

提供项目总平面图或鸟瞰图,表达目标建筑和周边遮挡物的位置关系。

2)分析依据

明确分析的范围和标准条文的要求,列出分析报告编制的标准依据及相关资料。

3)技术方案

对分析采用的方法、计算工具、几何模型的简化、周边遮挡的处理、计算参数设置、计算网格设置进行必要的说明。

提供分析软件中的三维几何模型。

4)计算结果与结论

采用分析图示结合表格或文字等方式表达目标建筑主要考察房间窗台日照计算结果,并说明是否满足日照标准。

C.0.1-4室内污染物浓度预评估

1评估目标:

通过室内污染物浓度模拟分析,指导住宅户内在室内装饰装修阶段,合理选择装修材料种类、使用量,以及室内新风设备、空气净化设备。

实际工程中需依据装修设计方案,选择典型功能房间使用的主要建材以及固定家具制品,对室内空气中的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进行预评估。

2评估方法

1)分析法:

可参考现行行业标准《住宅建筑室内装修污染控制技术标准》JGJ/T436和《公共建筑室内空气品质控制设计标准》JGJ/T461,

2)模拟法:

预评估应采用能生成合理描述装修方案模型的专用计算软件,软件应具有下列功能:

①计算工程逐时/逐天的室内污染物浓度释放量;

②设置装修材料类型和用量、材料污染物释放特性参数、通风特性参数、净化特性参数等条件;

③能同时计算3个以上房间;

④直接生成室内污染物浓度评估报告。

3室内污染物浓度预评估报告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1)模拟目的、项目概况;

2)分析依据;

3)物理模型、计算原理说明;

4)研究对象与模拟目的相关的设计技术和设计参数的说明;

5)主要应用软件和模拟方法;

6)技术精度说明;

7)模拟结果的展示和分析;

8)结论与建议。

C.0.1-5土石方平衡表

工程名称

土方量(m³)

备注

填方量(+)

挖方量(—)

场地平整

松土量

松土系数:

合计

弃方量

借方量

C.0.1-6窗地面积比统计表

楼层

房间编号

采光等级

外窗面积A1(m2)

房间地面面积A2(m2)

A1/A2(%)

窗地比限值

C.0.1-7外窗可开启面积占房间地板轴线面积比例统计表

楼层

房间编号

外窗可开启面积A1(m2)

房间地板轴线面积A2(m2)

A1/A2(%)

C.0.1-8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计算表

楼层

外窗可开启面积A1(m2)

外窗面积A2(m2)

A1/A2(%)

合计

C.0.1-9可调节遮阳面积比例计算表

朝向

透明围护结构面积(m2)

可调节遮阳面积(m2)

东向

南向

西向

屋顶

合计

可调节外遮阳面积比例

备注:

1)常见的可调节遮阳措施有:

(1)活动外遮阳设施;

(2)永久设施(中空玻璃夹层智能内遮阳);

(3)外遮阳加内部高反射率可调节遮阳。

2)可调节面积计算规则:

本条所指的外窗、幕墙包括各个朝向(事实上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北向外窗、幕墙均没有)以及透明天窗等。

对于东西向和屋顶部分,可调遮阳允许1.1的权重系数。

对于没有阳光直射的透明围护结构,不计入分母总面积的计算。

C.0.1-10可再循环利用材料使用比例计算表

建筑材料种类

重量(吨)

建筑材料重量合计(吨)

建筑材料总重量(吨)

可再循环利用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比例(%)

使用部位

不可循环材料

混凝土

建筑砂浆

乳胶漆

屋面卷材

石材

砌块

其他

可循环材料

钢材

木材

铝合金型材

石膏制品

门窗玻璃

玻璃幕墙

其他

备注:

1)建筑材料总重量即为表中所有材料重量之和,换算为t(吨)。

2)可再循环利用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比例C=可再循环利用材料总重量(t)/建筑材料总重量(t)。

C.0.1-11装饰性构件造价比例计算表

序号

装饰性构件名称

装饰性构件材料工程量

材料单价(元)

单项总价(元)

位置

1

2

3

4

5

装饰性构件造价合计(元):

工程总造价(元):

装饰性构件造价与工程总造价的比例(%):

C.0.1-12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计算表

计算项

计算单位

项目使用总量

绿色建材用量

绿色建材应用比例

项目得分

主体结构

预拌混凝土

预拌砂浆

围护墙和内隔墙

非承重围护墙

内隔墙

装修

外墙装饰面层涂料、面砖、非玻璃幕墙板等

内墙装饰面层涂料、面砖、壁纸等

室内顶棚装饰面层涂料、吊顶等

室内地面装饰面层木地板、面砖等

门窗、玻璃

其他

保温材料

卫生洁具

防水材料

密封材料

kg

其他

——

绿色建材应用总得分

绿色建材应用比例

C.0.2结构专业

C.0.2-1高强钢筋用量比例计算表

构件类型

钢筋总重(kg)

不低于400MPa级钢筋(kg)

合计

高强钢筋占受力钢筋总用量的比例

备注

C.0.2-2高强钢材用量比例计算表

构件类型

钢材总量(kg)

Q345及以上高强钢材用量(kg)

合计

Q345及以上高强钢材用量占钢材总用量的比例

备注

C.0.2-3高强混凝土用量比例计算表

构件类型

混凝土总量(m3)

不小于C50混凝土用量(m3)

合计

高强混凝土占混凝土总用量的比例

备注

C.0.2-4高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用量比例计算表

构件类型

混凝土总量(m3)

高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用量(m3)

合计

高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占混凝土总用量的比例

备注

C.0.2-5本地建筑材料使用比例计算表

序号

材料种类

产地

距离(km)

供应量(t)

500km内建材使用量(t)

1

钢材

2

混凝土

3

建筑砂浆

4

砌块

5

涂料

6

防水材料

7

玻璃

8

门窗

总计

总重量

施工现场500km内生产的建筑材料使用比例=

=

=%

C.0.3给排水专业

C.0.3-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及雨量径流系数计算书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是指:

一年内场地雨水径流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留、调蓄和回用而得到控制的径流雨量占全年全部雨量的百分比。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为一一对应关系,设计时应根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控制雨量来确定雨水设施规模和最终方案,有条件时,可通过相关雨水控制利用模型进行设计计算;也可采用简单计算方法,结合项目条件,用设计控制雨量乘以场地综合雨量径流系数、总汇水面积得到控制容积(见下式),来确定项目雨水设施总规模,再分别计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实现的控制容积,达到设计控制雨量对应的控制规模要求。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及雨量径流系数计算书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1)项目概况

2)计算依据

3)年径流控制率的确定:

根据2014年住建部试行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年径流控制率分区图、或《该地区海绵城市总体规划》中对该地块的控制率要求,确定适宜的控制率值,然后通过建筑所在区域的降雨资料统计数据,得出一定降雨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

4)雨量径流系数计算表(见下表)

5)控制容积计算:

V=10HφF

式中:

V——设计调蓄容积,m3;

H——设计降雨量,mm,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

φ——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可参照雨量径流系数计算表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F——汇水面积,hm2。

6)单位面积控制容积Vd=10Hφ(m3)

雨量径流系数计算表

序号

汇水面种类

雨量径流系数φ

面积

(m2)

面积加权值

(m2)

1

绿化屋面(基质层厚度≥300mm)

2

硬屋面、未铺石子的平屋面、沥青屋面

3

混凝土或沥青路面及广场

4

沥青表面处理的碎石路面及广场

5

绿地

6

透水铺装地面

7

水面

8

综合雨量径流系数φ

C.0.3-2景观水体蒸发量与雨水补水的水量平衡计算书

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1)项目概况

2)编制依据

3)景观水体面积

4)水量平衡计算表(见下表)

5)雨水的补水量与景观水体蒸发量的比值计算

景观水体蒸发量与雨水补水的水量平衡计算表

项目

汇流雨水量

补水量

蒸发量

用水量

渗漏量

水量差

水体水深

剩余调蓄高度

外排水量

额外补水量

单位

m3/月

m3/月

m3/月

m3/月

m3/月

m3/月

m

m

m3/月

m3/月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月

 

 

 

 

 

 

 

 

 

 

2月

 

 

 

 

 

 

 

 

 

 

3月

 

 

 

 

 

 

 

 

 

 

……

 

 

 

 

 

 

 

 

 

 

11月

 

 

 

 

 

 

 

 

 

 

12月

 

 

 

 

 

 

 

 

 

 

合计

 

 

 

 

 

 

 

 

 

 

C.0.3-3太阳能热水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1)项目概况

描述项目的地点、建设规模、用途及可再生能源的实施条件。

2)分析依据

项目能源条件、结构、价格以及国家节能减排和环保政策的相关规定。

3)太阳能资源利用于卫生热水系统分析

根据太阳能保证率、太阳辐照量、集热效率等计算集热器面积、得热量,并计算非日照时间辅热设施加热量。

4)工程技术设计方案

包含设计方案、投资概算、运行费用、投资回收期计算及工程运行维护方案等。

5)效益及风险分析

包含环境影响、市场需求及风险分析等。

6)结论

C.0.4暖通专业

C.0.4-1空调负荷计算书

甲类公共建筑供暖、空调的施工图设计,必须对每一个供暖空调房间或区域进行热负荷和空调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计算书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1)项目概况

描述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气象参数、围护结构信息。

2)分析依据

明确负荷计算的依据和方法,计算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的有关规定。

3)建筑物负荷统计。

4)建筑物所有房间详细计算。

备注:

1)对于仅安装房间空气调节器的房间,通常只做负荷估算,可不进行热负荷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

2)对于设计内容不包含空调系统施工图设计时,可不进行热负荷计算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

C.0.4-2暖通水力计算书

空调水系统的水力平衡是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技术措施之一,计算书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1)项目概况

描述项目所采用的空调水系统形式,定压位置及方式,以及冷热水泵的选择等基本情况。

2)分析依据

明确水力计算的依据和方法(控制流速法或控制比摩阻法)。

3)冷热水泵的选择计算:

应进行详细的水力计算,确定合理的空调冷、热水循环泵的流量和扬程,使选择水泵的设计运行工作点处于高效区。

4)空调水系统的并联环路压力损失的计算:

当并联环路压力的相对差额超过15%时,应在计算的基础上,根据水力平衡要求配置必要的水力平衡装置。

备注:

1)最不利环路应利用软件进行详细计算。

2)各支路水力平衡可采用水力计算表或经验公式进行估算。

C.0.4-3供暖空调全年负荷节能率计算书

计算设计建筑供暖空调全年负荷对比按《标准》围护结构热工参数规定值所计算的建筑供暖空调全年负荷降低幅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