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3309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3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docx

《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docx

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2013年新课标理综(I卷)物理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一、2013高考试题的特点

2013高考物理试题总体看来,保持稳定,适度创新;立足主干,突出能力;贴近生活,关注科技;探究有度,开放可控;科学选拔,彰显公平。

具体来看,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平稳创新引领课改

试题紧密联系高中教学实际,以稳定为主,同时适度创新,体现新课程理念。

试卷结构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优化。

试题表述科学、规范,题型设计合理、各模块比例恰当、难易梯度设置得当,着重考查学科的主体知识和核心思维方法,对考纲中涉及到的主干知识都有所涉及,着重引导新课程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要注重学生对基本概念、规律、法则的理解,要注重学生对物理过程的参与体验,要注重物理方法的创新与变通,要注重综合分析能力与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第16题巧妙将功能关系和电容器相关知识联系,来分析粒子的运动情况;第19题给出了两辆汽车的位移图像,通过图像提供的运动信息探究物体的运动性质;第22、23题以中学物理中常用的实验仪器为情景,考查仪器的使用规范、读数方法及误差分析,这些都是考生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和方法。

第33、34、35题的考查一如既往的常规,且考查知识点基本较前两年无太大变化,是易得分点。

第25题(压轴题)虽一改“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及电场中运动”的惯例,变成了考“电磁感应”的问题,可能会让部分学生不太适应,但不同试题在试卷中的地位犹如一场戏中的各个角色,每道题应该有它自己的功能和作用。

本题是一道能全面体现它在“卷”中角色定位的好试题。

体现了它作为主观题的特点,本题关于两问的设计、以及每问的情境和设问,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展示,形成一个多档次、有梯度的得分结构,具有很好的区分度。

整个物理试题,题型模式基本没变,唯一的变化是选择题明确了单选、多选题号,对降低物理试题难度来说是个可喜的进步。

(二)注重能力体现探究

新课程要求考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培养良好思维习惯,能发现问题并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问题。

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试题在能力考查中,特别注重了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及物理思想等科学素养的考查,引导高中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机械记忆、生搬硬套上,更要关注是否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归纳和探究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学科教学与学生的思维成长紧密结合,真正实现拓宽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例如,第14题涉及物理思想和科学研究方法,而不是单纯的呈现物理学的发展、科学家的贡献,更重视重要规律的探究发现过程,引导中学关注科学研究方法和物理探究过程的教学;第15题考查电场强度,难度不高但要求学生理解知识、拓宽思维。

第17题要求学生重视分析综合能力;第22、23题的考查,虽然是基本仪器,但不是常见的实验方法,重视实验和灵活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第18、24题的几何关系分析与处理、第25题的微元思想,都是重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体现。

(三)梯度适当区分合理

试题设计从考生答题的思维规律出发,通过分层梯度式设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考生在解题时能够比较容易切入,拾级而上,使不同认知层次的考生都能充分发挥,提高了物理试题的区分度,实现了科学选拔人才的要求。

例如,第22、23这两道实验题,仪器的读数等空,面对全体考生,既使考生能很快入题,也缓解了考生的紧张心理;而涉及计算或推理的,就需要考生进一步发挥自己了;第24题的运动方程、数量关系,第25题的第一问,都是针对全体考生的;第25题采用两问设计,第一问的结果是第二问的铺垫和暗示,体现了对不同层次考生能力的不同要求,适当留白、略显开放,为考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推理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这既控制了题目难度,又使题目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较高的效度。

(四)贴近生活关注科技

本试题还采用了一些从现代科技和生产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新颖情境,渗透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引领考生在生活中体验物之理,逐渐形成自觉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例如,第20题以“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首次成功交会对接为背景,展示了我国航天技术的辉煌成就;第21题以我国首艘航母上舰载飞机降落为背景命题,反映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给广大考生以极大的激励和熏陶;第24题的玩具车,不也勾起广大考生童年的记忆、以激发更大的兴趣吗?

第34题以信息时代最常用的光导纤维为切入点,更是很好地诠释了“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二、高考试题及解析

14.右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

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

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物体具有惯性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

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答案:

C

解析:

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由以上数据不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也不能说明加速度跟质量的关系、加速度跟重力加速度的关系.

15.如图,一半径为R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的轴线上有a、b、d三个点,a和b、b和c、c和d间的距离均为R,在a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q>O)的固定点电荷.已知b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为静电力常量)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由b点场强为零可知圆盘在b点的场强与q在b点的场强大小相等,均为

,由对称性可知圆盘在d的场强也为

,方向向右,而q在d的场强大小为

方向向右,所以d的合场强为

16.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为d,极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小孔正上方d/2处的P点有一带电粒子,该粒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并在下极板处(未与极板接触)返回。

若将下极板向上平移d/3

,则从P点开始下落的相同粒子将

A.打到下极板上B.在下极板处返回

C.在距上极板d/2

处返回D.在距上极板2d/5处返回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设两板间电压为u,由动能定理有mg(d+d/2)—qu=0-0,第二次粒子在距离上极板为x处返回,mg(x+d/2)—

=0-0由以上两式得x=2d/5,D答案正确

17.如图.在水平面(纸面)内有三报相同的均匀金属棒ab、ac和MN,其中ab、ac在a点接触,构成“V”字型导轨。

空间存在垂直于纸面的均匀磁场。

用力使MN向右匀速运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运动中MN始终与∠bac的平分线垂直且和导轨保持良好接触。

下列关于回路中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图线.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

A

解析:

MN杆垂直切割磁感线,且长度不断的在变长,MN有效电阻也在变大,设ab与ac夹角为2θ,由E=BLV和

可得

,其中

,即

即电流不变

18.如图,半径为R的圆是一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的横截面(纸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一电荷量为q(q>0)。

质量为m的粒子沿平行于直径ab的方向射入磁场区域,射入点与ab的距离为R/2

,已知粒子射出磁场与射入磁场时运动方向间的夹角为60°,则粒子的速率为(不计重力)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如图,粒子进入磁场,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由几何知识

,得出

,B项正确.

19,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形式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

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大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不a车大

答案:

B、C

解析:

t1时刻b车追上a车,A错,t2时刻b图像的斜率为负,说明速度反向B正确,由t1--t2期间,b图像的斜率先减小后增大,所以C正确,D错。

20.2012年6曰18日,神州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km的近圆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B.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

C.如不干涉,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

D.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答案:

B、C

解析:

第一宇宙速度是所有卫星运行的最大速度,故A错,由于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卫星速率减小,所需向心力减小,万有引力大于向心力、卫星做向心运动,轨道半径减小,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所以B、C正确,失重是引力提供向心力导致支持力小于重力,不是不受引力,D错。

21.2012年11曰,“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着舰成功。

图(a)为利用阻拦系统让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快速停止的原理示意图。

飞机着舰并成功钩住阻拦索后,飞机的动力系统立即关闭,阻拦系统通过阻拦索对飞机施加—作用力,使飞机在甲板上短距离滑行后停止,某次降落,以飞机着舰为计时零点,飞机在t=0.4s时恰好钩住阻拦索中间位置,其着舰到停止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所示。

假如无阻拦索,飞机从着舰到停止需要的滑行距离约为1000m。

已知航母始终静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

A从着舰到停止,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约为无阻拦索时的1/10

B在0.4s-2.5s时间内,阻拦索的张力几乎不随时间变化

C在滑行过程中,飞行员所承受的加速度大小会超过2.5g

D在0.4s-2.5s时间内,阻拦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儿乎不变

答案:

A、C

解析:

由V—t图像可以算出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大约等于100m所以A正确,在0.4s-2.5s时间内飞机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恒定,即所受绳子的合力恒定,但两绳子之间的夹角在逐渐减小,故绳子的张力在逐渐减小,B错。

在0.4s-2.5s时间内,飞机的加速度最小大约为

,C正确,在0.4s-2.5s时间内,飞机所受绳子拉力的合力不变,但速度在不断减小,由P=FV可知,功率不断在减小。

22.(7分)图(a)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米尺测最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

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tA和△tB,求出加速度a;

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的平均a;

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擦因数μ。

回答下列为题:

(1)测量d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mm)的示如图(b)所示。

其读数为________cm

(2)物块的加速度a可用d、s、AtA,和△tB,表示为a=

(3)动摩擦因数μ可用M、m、a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为μ=________

(4)如果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______(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

答案:

(1)0.960

(2)

(3)

(4)系统误差

解析:

(1)游标尺0刻线过9mm,精确度0.05,第12刻线对齐,读数9.60mm,即0.960cm

(2)根据公式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μMg=(M+m)a得

(4)系统误差是由于实验原理不完善或仪器不够精确等导致的误差,测量值分布偏向理论值的一侧,偶然误差是每次实验时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测量值分布无规律。

23.(8分)某学生实验小组利用图(a)所示电路,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和电阻“×lk”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

使用的器材有:

多用电表;

电压表:

量程5V,内阻十儿千欧;

滑动变阻器:

最大阻值5kΩ;

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

(1)将多用电表挡位调到电阻“xlk”挡,再将红表笔和黑表笔____,调零点

(2)将图(a)中多用电表的红表笔和(填“1”或“2”)端相连,黑表笔连接另一端。

(3)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适当位置,使多角电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c)所示。

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kΩ和V。

(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

此时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12.0kΩ和4.00V。

从测量数据可知,电压表的内阻为____kΩ。

(5)多用电表电阻挡内部电路可等效为由一个无内阻的电池、一个理想电流表和一个电阻串联而成的电路,如图(d)所示。

根据前面的实验数据计算可得,此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V,电阻“×lk”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为kΩ。

答案:

(1)短接

(2)1(3)15.03.60(4)12.0(5)9.0015.0

解析:

(1)欧姆表使用前先要红黑表笔短接进行欧姆调零。

(2)欧姆表电源在表内,电流流向遵循“红进黒出”,故红接“1”黑接“2”。

(3)略(4)电压表可以当做一个电阻,欧姆表的读数即为电压表内阻(5)由图(b)知欧姆表内电阻为15KΩ,总电阻为27KΩ,电流为I=4/12K,电动势为E=IR总=9v

24.(13分)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玩具车A和B,两者用一轻质细橡皮筋相连,在橡皮筋上有一红色标记R。

在初始时橡皮筋处于拉直状态,A、B和R分别位于直角坐标系中的(0,2l)、(0,-l)和(0,0)点。

已知A从静止开始沿y轴正向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加速运动:

B平行于x轴朝x轴正向匀速运动。

在两车此后运动的过程中,标记R在某时刻通过点(l,l)。

假定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求B运动速度的大小。

解:

设B车的速度大小为v。

如图,标记R在t时刻通过K(l,l),此时A、B的位置分别为H、G。

有运动学公式,H的纵坐标yA、G的横坐标xB分别为

①xB=vt②

在开始运动时,R到A和B的距离为2:

1,即OE:

OF=2:

1

由于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在以后任一时刻R到A和B的距离都是2:

1。

因此在t时刻,有HK:

KG=2:

1③

由于△FGH≌△IGK,有HG:

KG=xB:

(xB-l)④

HG:

KG=(yA+l):

(2l)⑤

由③④⑤式得

⑥yA=5l⑦

联立①②⑥⑦式得

25.(19分)如图,两条平行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间距为L。

导轨上端接有一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

导轨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

在导轨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金属棒,棒可沿导轨下滑,且在下滑过程中保持与导轨垂直并良好接触。

已知金属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忽略所有电阻。

让金属棒从导轨上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求:

(1)电容器极板上积累的电荷量与金属棒速度大小的关系;

(2)金属棒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解:

(1)设金属板下滑的速度大小为v,则感应电动势为E=BLv①

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势差为U=E②

设此时电容器两板上积累的电荷量为Q,按定义有C=Q/U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Q=CBLv④

(2)设金属棒的速度大小为v时经历的时间为t,通过金属棒的电流为i。

金属棒受到的磁场作用力方向沿导轨向上,大小为fi=BLi⑤

设在时间间隔(t,t+Δt)内流经金属棒的电荷量为ΔQ,按定义有

ΔQ也是平行板电容器在时间间隔(t,t+Δt)内增加的电荷量,

由④式得ΔQ=CBLΔv⑦

式中,Δv为金属棒的速度变化量,按定义有

金属棒所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斜向上,大小为f2=μN⑨

式中,N是金属棒对于导轨的正压力的大小,有N=mgcosθ⑩

金属棒在t时刻的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设其大小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联立⑤至⑩式得

由(12)式及题设可知,金属棒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t时刻的速度大小为

(13)

33.[物理—选修3-3](15分)

(1)(6分)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再靠近。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分子力先增大,后一直减小B.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C.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D.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E.分子势能和动能之和不变

(2)(9分)如图,两个侧壁绝热、顶部和底部都导热的相同气缸直立放置,气缸底部和顶部均有细管连通,顶部的细管带有阀门K.两气缸的容积均为V0气缸中各有一个绝热活塞(质量不同,厚度可忽略)。

开始时K关闭,两活塞下方和右活塞上方充有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压强分别为Po和Po/3;左活塞在气缸正中间,其上方为真空;右活塞上方气体体积为V0/4。

现使气缸底与一恒温热源接触,平衡后左活塞升至气缸顶部,且与顶部刚好没有接触;然后打开K,经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到平衡。

已知外界温度为To,不计活塞与气缸壁间的摩擦。

求:

(i)恒温热源的温度T;

(ii)重新达到平衡后左气缸中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VX。

答案:

(1)BCE

(2)7T0/5V0/2

解析:

(1)略

(2)解:

(i)与恒温热源接触后,在K未打开时,右活塞不东动,两活塞下方的气体经历等压过程,有盖·吕萨克定律得

由此得

(ii)由初始状态的力学平衡条件可知,左活塞的质量比右活塞大,打开K后,左活塞下降至某一位置,右活塞必须升至气缸顶,才能满足力学平衡条件。

气缸顶部与外界接触,底部与恒温热源接触,两部分气体各自经历等温过程,设左活塞上方气体压强为P,由玻意耳定律得

联立③④式得

其解为

另一解

不和题意,舍去。

34.[物理—选修3-4](15分)

(1)(6分)如图,a.b,c.d是均匀媒质中x轴上的四个质点.相邻两点的间距依次为2m、4m和6m一列简谐横波以2m/s的波速沿x轴正向传播,在t=O时刻到达质点a处,质点a由平衡位置开始竖直向下运动,t=3s时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I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

每选错I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在t=6s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d处B.在t=5s时刻质点c恰好到达最高点

C.质点b开始振动后,其振动周期为4sD.在4s

E.当质点d向下运动时,质点b一定向上运动

(2)(9分)图示为一光导纤维(可简化为一长玻璃丝)的示意图,玻璃丝长为L,折射率为n,AB代表端面。

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i)为使光线能从玻璃丝的AB端面传播到另一端面,求光线在端面AB上的入射角应满足的条件;

(ii)求光线从玻璃丝的AB端面传播到另一端面所需的最长时间。

答案:

(1)ACD

(2)

解:

设光线在端面AB上的C点(见图)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γ,由折射定律有sini=nsinγ①设改光线射向玻璃丝内壁D点的入射角为α,为了使该光线可在光导纤维中传播,应有α≥θ②

式中,θ是光线在玻璃丝内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它满足nsinθ=1③

由几何关系得α+γ=90°④由①②③④式得sini≤

(ii)光在玻璃丝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为v=c/n⑥

光速在玻璃丝沿轴线方向的分量为

光线从玻璃丝端面AB传播到另一端面所需的时间为T=L/vx

光线在玻璃丝中传播,在刚好发生全反射时,光线从AB传播到其另一端面所需时间最长,有②③⑥⑦⑧式得

35.1物理—选修3-5](15分)

(1)(6分)一质子束入射到能止

靶核

上,产生如下核反应:

式中P代表质子,n代表中子,x代表核反应产生的新核.由反应式可知,新核X的质子数为,中子数为。

(2)(9分)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静止的木块A和B,两者相距为d。

现给A一初速度,使A与B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

当两木块都停止运动后,相距仍然为d.已知两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B的质量为A的2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A的初速度的大小。

答案:

(1)1413

(2)

解:

设在发生碰撞前的瞬间,木块A的速度大小为v;在碰撞后的瞬间,A和B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

在碰撞过程中,由能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得

式中,以碰撞前的木块A的速度方向为正。

由①②式得

设碰撞后的A和B运动的距离分别为d1和d2,由动能定理得

⑤按题意有d=d1+d2⑥

设A的初速度大小为v0,有动能定理得

联立②至⑦式,得

三、高考试题分析

2013年物理试题从整体上看:

立足基础,考察能力,联系生活,稳中求新,考查全面,难度适中。

在加强考查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同时,特别加强了对物理模型、物理思想方法和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

今年高考试题突出了对力学知识的考查,并且电磁感应分值比往年有较大增加,二者占了总分的大约85%以上。

试题体现了运用物理知识与方法解决生活与实际问题的理念,有效发挥了高考试题对学生学习方式及行为的导向作用。

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图像的运用。

体现了高考试题“能力立意”的宗旨。

试题情境熟悉,叙述直白,均为学生熟悉的题型和考点,情景不偏不怪,学生没有陌生感。

试题不过分追求对知识面的全面覆盖,必答试题中没有单独涉及共点力平衡、平抛运动、交流电、变压器等考点的试题,将对这些知识或与这些知识有关的方法、思想的考查渗入其它题目的分析与解答之中。

(一)选择题:

难度下降,但比较灵活。

今年高考选择题难度比2012年有所下降,试题最大的变化是选择题明确了单选、多选题号,对考生来说难度降低、减少答题时间。

选择题多为定性分析或定性、定量结合分析题,这些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考查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物理现象的物理思维能力,考查学生分析物理问题中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引导学生对物理“理”的渗透和感悟。

14题考查物理学史,属于简单题,抛开题干来说,ABC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所以本题突出了审题的重要性,与往年的变化在于不直接考查物理史实,转而考查物理学家的物理思想和对数据归纳应用能力。

15题考查电场强度基本知识,属于简单题,本题考查了对称思想和等效替换思想,思维的发散性较大,需要计算但难度不大,要求学生理解知识、拓宽思维

16题通过带电粒子的运动考查了动能定理、电容器相关知识,需要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才能快速得到答案,本题属于简单题。

17题考查电磁感应图像、电阻定律等知识,综合性较强,导体棒MN在右移过程中,不仅有效长度变化从而感应电动势变化,回路中电阻也会随之变化,重视分析综合能力,对题意的理解和计算过程中的变量转化有一定的要求,属于中档题,此题是一个经典计算题的改编,学生并不陌生。

18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本质是一个小型计算题,对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问题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全面考查,难点在与几何关系的寻找,属于中档题。

19题考查对运动图像的识别与理解,属于简单题,情景简单,题目灵活,其中A选项如果审题不认真容易误选。

20题考查了天体运动知识,航天是目前的热点,高考题不回避,给出了航天中会遇到的具体问题,涉及卫星变轨和能量问题,给出的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