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鼠游戏》观后感.docx
《《猫鼠游戏》观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猫鼠游戏》观后感.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猫鼠游戏》观后感
《猫鼠游戏》观后感
《猫鼠游戏》观后感
电影的名字——《猫鼠游戏》——让人很容易的想到了同出于好莱坞德尔动画片《猫和老鼠》。
每一集中都是力量看似弱小的老鼠与强大的猫在以生命为赌注博弈,猫虽然也是计谋百出,但老鼠却总是技高一筹,因而每次博弈都以老鼠的胜利而告终。
而这部英文原名为《Catchmeifyoucan》的电影被译为《猫鼠游戏》之时就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我们对于《猫和老鼠》童年记忆中的模糊影印象,那就是,通过高明的博弈手段,通过设计一个把对手的所有思索包含进去的大博弈,弱者可以战胜强者。
电影的内容看似天马行空地编造着一个夸张的故事:
一个不满十八岁的名为弗兰克的少年,在父母离异后经受不了打击而离家出走,自此开始了自己的诈骗生涯。
他依靠自己神乎其神的骗术行走于世,冒充航空公司的飞行员飞过了美国的五十个州以及近三十个国家;伪造支票连银行专家都难辨真假,成功骗取了数百万美元;自制了一份哈佛医学院的毕业文凭,并以此当上了一家医院的夜间主管,并直到他离开时都没有穿帮;因为女友的原因心血来潮的要当律师,然而尽然顺利的通过了州律师资格考试,成为了一名律师。
最后虽然被捉拿归案,但不久就因被FBI聘为反诈骗专家而提前出狱,终而成名天下。
凡此种种,终归是不可思议。
然而最最不可思议的是这一切都不是出自编剧的想象,而是几乎完全是真实的写照。
现实中这个名为弗兰克·W·阿巴内尔正是以自己高超的骗术以及精明的博弈手段一边躲避着FBI的追捕一边书写的自己的传奇生涯。
其实远比小说电影们更富有戏剧色彩的恰恰是生活本身。
电影中的弗兰克·W·阿巴内尔由莱昂纳多扮演,而汤姆汉克斯则饰演尽心尽职追捕弗兰克的FBI探员卡尔·汉拉提。
这一猫一鼠在一追一逃的过程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镶嵌博弈,那么,谁才是真正的博弈胜者呢?
弗兰克从小就从父亲老阿巴戈内尔那里学到了两种镶嵌博弈的技巧。
首先是在父亲为他租制服的那一场景,在试图说服店员在还商店没有开门的时候把衣服租给自己之时,父亲亲自为弗兰克演绎了一场精彩的博弈。
“浪漫”地送出一件精美的挂饰项链,使得自己租到衣服的目的达到。
()在小的博弈中给出利益,再大的博弈中获得最终的胜利。
其次是在父亲带着弗兰克一起到银行贷款,又为他上演了另一种形式的博弈。
老阿巴戈内尔把弗兰克打扮成自己的司机,借以向银行“无意”中表现出来自己对贷款只是一时只需,而且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可以还贷。
锐化小博弈“有司机”中的行为取向,从而强化在大博弈“有能力还贷”中的目的。
虽然这一次没能成功,但是老阿巴戈内尔教给了弗兰克这一种博弈的精髓:
“为什么纽约洋基队总能赢球?
不是因为他们有超级球星,而是因为对手总是不能把视线从他们的条纹球服上移开。
”在一个庞大的骗局中,只要在一些小的环节做到足以以假乱真,再把这些小的环节表现给对方看,整个谎言就成了事实。
在一个大的博弈中,只要镶嵌进一些相同行为取向的小博弈,并在这些小博弈中取胜,对方就会在大博弈中举手投降。
在之后的行骗生涯中,这两种博弈手段被弗兰克应用得出神入化,一次又一次帮助他赢得成功行骗和躲避卡尔追捕这样的大博弈。
第一种镶嵌博弈技巧更多地在换假支票的时候使出,往往仅仅是一句对银行年轻女职员相貌的赞美,再加上弗兰克老少通杀的迷人笑容就让银行职员瞬间忘记了仔细检查支票的真假;一顿牛排晚餐换来了对官方支票制造技术的了解以及后来更加难辨真伪的假支票;答应了女明星漫天要价的千元风流费,却拿出一张1400美圆的假支票换的一夜风花雪月加400元的美圆钞票。
而第二种手法更多用于假冒各种身份。
有了一身货真价实的飞行员行头就可以成功的飞遍美国环游世界;只要一张哈佛医学院的假文凭便足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医院夜间急救主管。
人们总是看到了弗兰克“球服上的条纹”,却在不知不觉中被他“得了分”。
略显呆笨的卡尔探员只能跟在弗兰克身后,被他牵着鼻子四处绕却总是差一点才能逮到他。
两人的第一次碰面是电影前半部分最为精彩的一幕,也是弗兰克把两种博弈技巧同时使用的最为淋漓尽致一幕。
卡尔在追查弗兰克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他还留在酒店中,并对自己的到来一无所知。
惊喜万分的他拿枪冲进弗兰克的房间,并把他堵在了房间内。
弗兰克从洗手间中走出,看到了拿枪对着他的卡尔,却没有一丝的慌张,而是滔滔不绝地讲起自己的假支票制作手段。
在冷静的弗兰克的衬托下,卡尔反而惊慌失措,精神高度紧张。
或许这正是弗兰克所要设计的第一步:
让一个脑子本就不怎么灵光的探员紧张起来,他的大脑的运转速度会更加迟缓。
此时,弗兰克才一语向观众道破了将要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一场博弈的内容:
他自称是中情局的探员,而罪犯刚刚被他们逮捕,他此刻留在犯罪现场是为了检查证物。
为了赢得让卡尔相信他是中情局探员这场大博弈,弗兰克把两种小博弈镶嵌技巧在短时间内充分应用:
毫无惧色的把自己的钱包给卡尔让他检查证件;向窗外的邻居打招呼,然后让他别让警方来办案现场,在卡尔眼中把邻居装扮成另一名中情局探员;要求看卡尔的证件等等。
这些小博弈与大博弈取向相同。
最后又主动让卡尔帮他保管钱包,与大博弈取向相反。
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镶嵌博弈使得卡尔最终上当受骗,在弗兰克逃之夭夭早已远去时,他还在诚实地帮他看管着一个塞满商品标签的钱包。
许久之后才醒悟的卡尔懊悔的敲打着自己,不知是怪自己太笨还是怨弗兰克太狡猾,或者两者兼有。
在这一层博弈中,毫无疑问的是,卡尔的智商或许连弗兰克的零头都不到,所以猫被老鼠戏弄的团团转。
即使是最终卡尔能够捉到弗兰克,但是弗兰克在狱中还没关多久,就因其出众的支票辨识能力以及丰富的假支票制作经验被FBI招安,走出了监狱继续精彩的人生。
不过,弗兰克到底有多聪明呢?
这一疑问一直到最后才被揭示。
卡尔从片头就一直询问弗兰克:
飞行员是靠衣服骗得,医生是靠文凭骗得,然而他究竟怎样骗过主考官,通过律师考试,拿到律师许可证的?
随着电影的进行我们也一直在猜,弗兰克怎么设计博弈才能够骗过考官呢?
最终弗兰克给了我们一个答案,我们才发现我们又被骗了:
“我没有骗考官,我学了两周就通过了考试。
”
虽然说弗兰克是个聪明绝顶骗子,但与此同时,他还是个并不很成熟的孩子。
他行骗天涯的目的似乎一直就只有一个:
帮助父亲重新得到母亲的爱,重建自己破碎的家庭。
而成熟的卡尔虽然总是在行动上慢弗兰克半拍,可在心智上确实领先了弗兰克太多。
当弗兰克在圣诞节孤独寂寞只能给卡尔打电话之时,被弗兰克的行骗手段搞得晕头转向的卡尔确一语道破了弗兰克给他打电话的原因:
不是嘲讽他,而是实在没人可以打电话。
之前总是处于下风的卡尔在电话中彻彻底底地战胜了弗兰克。
而我们也同时意识到,在情商这一层面上,弗兰克或许也只及卡尔的零头吧。
前半部分我们为弗兰克绝妙的骗术而啧啧称赞,时而大笑出声,而后半部分我们则为卡尔对弗兰克的关怀,以及他对弗兰克亦父亦友的感情而动容,甚至一度哽咽。
在卡尔查到弗兰克实际上只是个未成年的孩子之时,他就在构思一个庞大的博弈——感化弗兰克,让他弃暗归善。
而在这一大博弈的背景下,卡尔也镶嵌了若干小的博弈在里面,而这些小的博弈也满足之前提到的两种类型:
同向与反向。
卡尔不遗余力地帮助引渡弗兰克回国,并力荐其为FBI工作从而让弗兰克离开监狱。
此间的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其实都可以看做是一个又一个小的情感博弈,每一个小博弈都是在感化弗兰克,锐化了小博弈中的取向以促成大博弈的成功。
直到弗兰克真正成为FBI的一员戴罪立功之时,卡尔的大博弈离成功只差一步之遥。
而这一步也可能是最困难的一步:
在没有工作的周末,感到空虚的弗兰克怀念起当初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生活,于是重新穿上了以前的飞行员服,一刻躁动的心怂恿他重新踏上行骗的老路。
然而不料却被尾随而来的卡尔堵在了登机通道口。
就在我们以为卡尔要强行把弗兰克带回的时候,他却反而放行了弗兰克,转身离开了登机通道,留下一个轻松的背影。
这时才明白,卡尔是运用了另一种形式的镶嵌博弈:
小的博弈中我让你走,大的博弈中我希望你能回来。
果然,在周一,规定时间的最后一刻,FBI探员弗兰克·阿巴戈内尔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弗兰克完成了自己的救赎,也宣告着在情商层面的博弈卡尔的完胜。
在最后一幕中,卡尔看着归来的弗兰克,露出了一丝全片中都没有出现过的智慧的微笑,让我们恍然间似乎觉得这个我们一度认为是呆头呆脑的探员其实是大智若愚。
好像看似老鼠把猫耍的团团转,而其实弗兰克这只孙猴就从没逃出过卡尔的五指山。
或许,如果卡尔真的是那么聪睿的话,上面的智商和情商两个层次的博弈并不是并列的,而是镶嵌的。
智商层面的博弈是博弈大师卡尔·汉拉提镶嵌在情商层面大博弈中的一个小部分。
卡尔在智商层面的示弱实际上掩盖了取向相反的情商层面的行为,从而最终达到了感化弗兰克的目的。
若此,则真的为卡尔的心计手段和博爱情怀所折服了。
忽然想到动画片《猫和老鼠》在网上有一个流传很广却不知真假的结局:
当Tom猫老去之后,主人又买了一只新的猫,一只比Tom要瘦弱、迟钝、愚笨的猫。
在Jerry以为可以像以前愚弄Tom一样愚弄这只新到之客的时候,却莫名其妙的被轻松捉到,然后更轻松地死于猫口。
临死之前他明白了,老鼠是永远不可能打败猫的,以前Tom的故意一次次败在他的手下,只是不愿意伤害他。
这一猫一鼠最终在天堂相见,继续着以前的一追一逃,继续着之前的一胜一败。
很有趣,Tom也学会了镶嵌博弈不是?
如果这个结局是真的,倒是和《猫鼠游戏》有了异曲同工之妙。
也希望这个结局是真的吧,小时候带给我们对于猫鼠追逐的欢乐,现在带给我们对于友情的感悟,以及对于博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