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 世界地理教学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2266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90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5 世界地理教学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专题15 世界地理教学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专题15 世界地理教学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专题15 世界地理教学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专题15 世界地理教学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15 世界地理教学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

《专题15 世界地理教学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5 世界地理教学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15 世界地理教学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docx

专题15世界地理教学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2019年全国高考地理复习备考建议

一、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教材之间的关系。

二、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

三、正确处理好区域地理和高中必修、选修地理之间的关系。

四、正确处理好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五、立足学科基础,进行知识重组、突出重点。

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原理和规律是高考永恒的主题。

因此高考地理复习中在以基础知识为本,在此基础上,狠抓重点知识的复习。

教学中对重点知识要进行系统整理,既要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要寻找知识间的纵向联系,以干带支,在自然、人文、区域地理之间构建起完整而清晰的知识网络。

做到“透析自然地理原理,活用人文地理观点,熟悉世界地理区域,探讨中国发展问题,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六、重视区域地理,强化地图、突出地理图表。

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是在一定区域进行的。

因此以区域为基本地理单元进行研究是地理学的基本方法和特点之一。

资料、地理图表是地理信息的载体,近年的地理高考试卷,几乎每一道试题都涉及读图、读表、读资料等,可以说无图不成地理题,把知识落实在地图上,不断提高从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分析说明地理事物的能力。

七、做到精选、精讲、精练,提高效率。

八、引导学生梳理符合自己思维的知识体系、多回归教材。

八、专题复习中应试技巧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3.一个大洲(如亚洲)、五个地区(如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六个国家(如日本、印度、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4.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从考查形式上看,多以热点地区或国家为切入点,区域图为背景材料,侧重考查世界主要地区、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特征、资源状况、工农业生产活动、交通运输线、城市化特征等知识。

复习时,可着重注重以下三方面:

(1)复习过程中注意把高中的系统地理知识穿插在世界地理的复习过程中。

既要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要寻找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在自然、人文、区域地理之间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做到透析自然地理原理、活用人文地理观点。

把复习的区域放在其所属的大地理背景下,从总体上把握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2)立足人地关系,比较区域差异,突出区域因地制宜与可持续发展。

结合地形、河流、植被、资源、灾害等进行综合思考,得出区域因地制宜的措施、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3)注意复习方法和技巧的总结,善于从主要区域特征分析中总结规律和方法技巧,并将其运用到其他区域的分析过程中去,以提高复习效率。

一、世界重要区域空间定位

1.世界海陆分布的记忆方法

利用经纬网进行海陆分布的记忆,是最基本且重要的方法。

以赤道和本初子午线为例,掌握记忆模式,熟记其经纬线穿过的海陆分布情况。

2.世界重要海峡的位置、轮廓特征

二、分析世界大洲自然地理特征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对于大洲复习的主要策略是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具体来说就是突出亚洲,抓其他大洲的主要特点。

1.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具有显著的独特性。

2.其他大洲要抓住最主要、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

(1)欧洲:

平原为主,冰川地貌广布;温带气候为主,海洋性特征典型;河湖众多,水量充沛;温带植被为主。

(2)非洲:

高原大陆;热带气候;河湖少;草原为主。

(3)北美洲:

纵向地形区;跨热、温、寒三带;河湖多;森林、草原植被广布。

(4)南美洲:

山地、高原、平原地形完整;热带气候为主;水源丰富;森林、草原植被广布。

(5)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

三大地形区分布;气候、自然带呈半环状分布,以热带气候为主,干旱;河湖少,集中于东南部;草原广布。

(6)南极洲:

海拔高,冰盖;酷寒,干燥;淡水资源丰富。

三、五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的影响分析

位置与

范围

地形

特征

气候与

农业

资源与

工业

交通

要道

亚洲东南,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马来群岛多火山

中南半岛多为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多为热带雨林气候;种植园农业和水稻种植业发达,是天然橡胶、棕油、蕉麻的最大产区

石油、锡矿丰富;以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为主,大力发展民族工业

马六甲海峡

三洲五海之地;位于亚非欧之间,为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内陆湖)所包围

三高一平:

安纳托利亚高原、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多为热带沙漠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沿岸有地中海气候;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发达,地中海沿岸为花卉、蔬菜、水果主产区

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开采和冶炼业发达,工业基础薄弱

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

西

大体是东经30°以西的欧洲

北有斯堪的纳维亚山地,南有阿尔卑斯山地,中部为西欧平原和波德平原

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向东大陆性增强,南部为地中海气候;乳畜业发达,地中海沿岸为花卉、蔬菜、水果主产区

煤铁丰富,北海石油丰富;现代工业发源地,资本主义工业发达,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北海—波罗的海

撒哈

拉以

南的

非洲

撒哈拉沙漠以南

以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有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对称分布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最南端有地中海气候;热带种植园农业发达,可可、咖啡产量大,粮食不能自给

矿产丰富,有南非的黄金、赞比亚的铜、几内亚的铝土、刚果盆地的金刚石、尼日利亚的石油;现代工业落后,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

好望角航线

基本分布在南极圈以内

高原大陆,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陆

酷寒、烈风、暴雪

靠近印度洋沿岸的铁丰富,磷虾、鲸等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四、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

中国

印度

巴西

空间定位

地形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地形分三部分,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

气候

气候复杂多样,雨热同期,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东部地区以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西部内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青藏地区以高山气候为主

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主要自然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和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

资源

煤、铁、石油、有色金属、水能等资源丰富

煤、铁、锰、耕地等资源丰富

森林、草原、铁、锰等资源丰富

中国

印度

巴西

部门

钢铁、机械、石油、纺织

钢铁、机械、纺织、电子

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

分布

东部沿海、长江沿海,陇海——兰新铁路沿线

德干高原东北部、南部等

东南沿海

中国

印度

巴西

农作

小麦、棉花、油菜、花生、水稻等

小麦、水稻、茶叶、黄麻等

咖啡、蔗糖、香蕉、可可等

分布

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

恒河平原、半岛沿海等

巴西东南部

城市

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等

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班加罗尔

巴西利亚、圣保罗、里约热内卢

五、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日本

俄罗斯

美国

澳大利亚

空间定位

地形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地震

地形平坦,以平原、高原为主

地形南北纵列,西部高山,中部平原,东部低矮山地

地形分三部分,东部大分水岭,中部平原,西部低矮高原

气候

气候以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具有明显的海洋性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各地差异显著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类型复杂多样,受地形影响大

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呈半环状分布

主要自然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热带荒

漠带,热带草原带

资源

除森林、水力资源外,其他都很贫乏

森林、煤、铁、石油、水能丰富

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

煤、铁等资源丰富

日本

俄罗斯

美国

澳大利亚

部门

钢铁、机械、电子、纺织等

煤炭、钢铁、石油、机械、化工等

钢铁、汽车、电子、石油等工业

钢铁、机械、纺织等

分布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

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东北部地区南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南沿

海地区

日本

俄罗斯

美国

澳大利亚

水稻

春小麦、冬小麦、向日葵

小麦、棉花、玉米等

小麦

分布

沿海平原

东欧平原南部

中央大平原

东南部、

西南部

城市

东京、大阪、

神户、横滨、名古屋、北九州

莫斯科、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海参崴、伊尔库茨克

华盛顿、纽约、芝加哥、休斯敦、洛杉矶、旧金山

堪培拉、悉尼、墨尔本

六、分析某个国家或地区工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分析主要国家及其某个地区工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一般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

同时区位条件又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

下面以典型国家或地区为例说明区位条件分析的一般方法。

国家(地区)

工业

或农业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日本

工业

多港湾,便于进口原料,出口产品;雄厚的科技力量;丰富而高素质的劳动力

矿产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依赖国际市场

印度

农业

水热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广;丰富的劳动力;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

水旱灾害频繁;降水季节变化大;人口众多,农业压力大

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

农业

纬度较低,热量较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交通便利

降水少;产量不稳定

澳大

利亚

畜牧业

草场面积广阔,地广人稀;科技发达;海运便利

劳动力不足,市场距离远

美国东北部地区  

工业

丰富的煤、铁资源;水源充足;便利的水陆交通;科技力量强;社会协作条件好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存在环境污染现象

巴西东南部 

工业

铁矿资源丰富;海运便利;开发历史早

优质煤、石油资源不足

高频考点一 世界地理总论

例1、白令海峡(图7)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

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

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

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图7

(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

(8分)

(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4分)

(3)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

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

(10分)

【答案】

(1)白昼短(或近极夜),极为寒冷,(受低压控制)多暴雪,(海峡狭管效应)风速快。

(2)夏季(暖季)。

(当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陆地相连,夏季(暖季)较温和,利于通过。

(3)(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对桥梁防震要求高;海冰影响强,对桥梁结构要求高;大桥长度(跨度)大,施工难度大;(建筑材料等)运输距离长,基础设施差,运输费用高:

气候极端,施工条件差,施工期短,对材料性能要求高,人工费用高。

【解析】

(3)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建设成本高的因素。

主要从地质条件、建设难度和建设周期方面来进行分析。

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质构造复杂,读图分析可知,该地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多暴风雪,自然条件恶劣,夏季浮冰多,对桥墩的建设要求较高,

【变式探究】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

下图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

据材料回答第1题。

1.此次航行中,最能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航程是(  )

A.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

B.非洲以南→南海

C.南海→台湾海峡

D.台湾海峡→青岛

【答案】A

【变式探究】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

据此完成下题。

4.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

A.好望角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D.麦哲伦海峡

【答案】C

高频考点二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

例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是加拿大建国150周年,国家公园免费开放一年。

加拿大落基山南段的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

材料二图14为“加拿大50°N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

(1)2017年3月,中国某旅游团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发现沿途的景观带由森林带依次过渡为_______。

这种景观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分异规律。

(3分)

(2)游客感觉到莱斯布里奇与温尼伯气温不同。

试比较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_______(4分)

(3)游客自莱斯布里奇西行,攀登落基山,可能看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有_______。

(3分)

(4)游客继续西行至“加拿大雨都”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落基山以东的气候不同。

温哥华属_______气候,这里降水较多的原因有_______。

(4分)

【答案】

(1)森林草原、草原、干草原(荒漠草原)干湿度(经度,从沿海到内陆)

(2)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年降水量较少(温尼伯冬季气温低;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大;年降水量较多)落基山东麓地区频繁受到下沉暖气流的影响(焚风效应)

(3)山地针叶林带;灌丛草甸(草甸)带;冰雪带

(4)温带海洋性常年盛行西风;暖流增湿;地形抬升

【解析】

(2)根据两地气候资料图,与温尼伯相比,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年降水量较少。

莱斯布里奇位于落基山东麓地区,处于西风的背风坡,频繁受到下沉暖气流的影响,气温较高,降水量少。

 

(3

)游客自莱斯布里奇西行,攀登落基山,随着海拔升高,可能看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依次是山地针叶林带、灌丛草甸带和冰雪带。

(4)据材料可知,俄罗斯具有天然气资源优势,为发达国家,具有较高的资源勘探、开采和液化技术;中国参与设计和建造,大部分模块在中国工厂生产建造,说明中国在制造业实力、运输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且我国经济发展较快,能源需求量大,具有市场优势。

2.(2018年全国Ⅱ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

图8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

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

图8

(1)读图8,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

(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

(4)说明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理由。

【答案】

(1)主要源地:

墨西哥湾。

抬升原因:

与北来的冷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升,(地处中低纬,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抬升;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进一步抬升空气。

旋转原因:

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2)地势平坦,对气流旋转阻挡作用弱(摩擦力小);平原南北延伸,面积广大,利于(南北向)冷暖气团交汇。

(3)北美大陆春季中低纬升温快,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强烈。

(4)强烈的涡旋,从地面至云端,壮观;历时短,局地性强,不易见到;破坏力大,对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

(2)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主要分析其南北纵列分布的平坦地形对气流汇聚和气流旋转速度的影响。

(3)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主要从春季气温的变化、南北温差对风速的影响、冷暖气流交汇频率等角度作答。

(4)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原因,主要从龙卷风的形态、历时长短以及危害性三个方面分析,如龙卷风形态壮观,历史短难以发现,危害性大等。

3.(2018年全国Ⅲ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1年博茨瓦纳在索瓦(如图)建立纯碱厂,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蒸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

近年来,由于采取环保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竞争,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1)指出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2)分析在索瓦建纯碱厂有利和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3)近年来,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当地对是否关闭纯碱厂有不同观点,表明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

(1)地形:

位于(南非)高原上的低洼(盆)地,地表平坦。

气候:

(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季)干季长,高温少雨,光照强,蒸发旺盛。

(2)有利条件:

接近原料地;可用地广(地价低)。

不利条件:

交通不便,距离市场远,基础设施不足(投入高)。

(3)同意关闭:

技术水平较低,生产成本高,运费高,竞争力弱,短期内难以改变亏损状态;国内资金不足;市场狭小(主要销往南非)。

不同意关闭:

保护民族工业,保障就业,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

【解析】

(1)题干要求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找出索瓦附近“有利”于卤水蒸发的条件。

读图可知索瓦位于南非高原,地势平坦,有利于卤水蒸发;附近有盐沼地,说明索瓦附近地势较低,利于卤水汇集。

索瓦所在的南非高原是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季),干季长,高温少雨,光照强,蒸发旺盛利于卤水蒸发。

(3)本题为开放性设问,同意、不同意均可,但要依据区域特征和材料中的信息,给自己的观点找到科学的证据。

若同意,需结合当地发展纯碱生产的不利条件作答,如技术水平较低,生产成本高,运费高,竞争力弱,短期内难以改变亏损状态;国内资金不足;市场狭小(主要销往南非)。

若不同意,则要结合当地发展纯碱生产的积极意义作答,如保护民族工业、保障就业、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等。

4.(2018年北京卷)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多米尼加等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读图16,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该国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任选其一概述分布特点。

(8分)

多米尼加动植物种类丰富,东北部海域为大西洋座头鲸的洄游区。

中部山区的植物达数千种,西南部湖泊是世界著名鳄鱼保护区。

(2)说明多米尼加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8分)

希马尼东北的恩里基约湖为咸水湖。

(3)分析气候对该湖泊水位和盐度季节变化的影响。

(10分)

多米尼加自然环境优美,经济以农业为主,全国半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

为满足全球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该国增加有机香蕉的种植面积,设立环境监测、质量保障等管理机构,加大投入,提高有机香蕉的产量和品质。

(4)概括该国生产有机香蕉的社会经济条件。

(10分)

【答案】

(1)海运、铁路、公路、航空。

海运分布特点:

沿海分布,靠近城市。

航空分布特点:

机场主要分布于北部和南部沿海平原地区,靠近城市。

铁路分布特点:

北部和南部沿海平原地区。

公路分布特点:

东部平原密集、西部山区稀疏。

(2)纬度低,以热带气候为主;地势起伏大,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海陆兼备。

(3)该地区全年高温,蒸发旺盛,降水季节变化大;湖泊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5月份和10月份降水多,湖泊水位高,盐度低;7月份气温最高,降水少,湖泊水位最低,盐度最高;其他月份降水少,湖泊水位较低,盐度较高。

(4)农业社会经济条件应从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等方面分析。

据材料可知,该国自然环境优美,环境污染少,有机香蕉的品质好;全国半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廉价而充足;且市场需求量大,政府设立各种管理机构,体现了政策支持;以及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量和品质。

【2017全国卷I】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

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

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图5)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

该农场一期种植1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

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图5

(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

(8分)

(2)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

(4分)

(3)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

(4分)

(4)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

(6分)

【答案】

(1)剑麻纤维生产:

我国热带地区面积

小,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

剑麻纤维需求:

我国船舶、汽车制造等规模大,对剑麻纤维需求量大。

(2)离沿海(首都、港口)较近,临铁路(便于剑麻纤维运输),临河流。

(3)在热带气候条件下,收割的剑麻极易腐烂、变质,影响纤维质量。

(4)增加就业,增加税收,促进基础(民生)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解析】

(2)本题主要考查农场兴建的区位因素。

要结合图示信息从区域交通、土地、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读图分析可知,基洛萨是距离首都有一段距离的小镇,该区域劳动力充足且廉价;适合种植剑麻的土地面积广大且价格较低;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通过铁路连接首都与港口,对外交通便利,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2)本题主要考查农场兴建的区位因素。

要结合图示信息从区域交通、水源等方面进行分析。

读图分析可知,基洛萨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通过铁路连接首都与港口,对外交通便利,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3)本题主要

考查剑麻要及时加工的原因。

主要从剑麻的特点和区域气候的特点进行分析。

由材料可知,剑麻生长在热带,温度高,降水多;刚割下来的剑麻叶片的水分含量大,如果不及时加工,则非常容易腐烂,从而会破坏纤维的质量,进而影响品质。

(4)本题主要考查剑麻农场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可以从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从“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000人”可知能够为该地提供长期和短期的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从“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可知,能够促进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2017全国卷Ⅱ】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峡(图7)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

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

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

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图7

(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

(8分)

(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4分)

(3)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