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传染病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1807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传染病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完整传染病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完整传染病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完整传染病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完整传染病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传染病学教学大纲.docx

《完整传染病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传染病学教学大纲.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传染病学教学大纲.docx

完整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完整)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传染病学教学大纲)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传染病学教学大纲的全部内容。

南方医科大学本科专业教学大纲

传染病学

InfectiousDiseases

适用专业:

基础医学专业

法学(卫生监督与管理)专业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中医学专业

 

执笔人:

孙剑

审定人:

侯金林

学院负责人:

耿仁文

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

二○○六年十二月

一、课程简介

课程代码:

B090003

学分:

2。

0学分

学时:

36学时

先修课程:

诊断学、微生物学

后续课程:

内科学

适用专业:

基础医学专业、法学(卫生监督与管理)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专业

传染病学是临床医学重要课程之一,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防治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打下基础,保障人民健康.

CourseCode:

B090003

Credit:

2。

0

Period:

36

PrerequisiteCourses:

DiagnosticsandMicrobiology

Follow—upCourses:

InternalMedicine

TargetMajor:

BasicMedicalSciences,Law(SanitaryControlandManagementPolicy),Combin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ClinicalMedicin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InfectiousDiseasesisanimportantcourseofclinicalmedicine.Throughthestudyofthecourse,studentsarerequiredtomasterthebasicknowledge,theoryandskillsforpreventionandtherapyofinfectiousdiseasesandlayasolidfoundationfortheprevention,controlandtreatmentofinfectiousdiseases。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传染病学教学内容包括总论、病毒性疾病、立克次体感染、细菌性疾病、螺旋体病、原虫病及蠕虫病,教学内容以我国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适当介绍一些少见而在理论和实践上有重要性的疾病.教学方法分理论课教学与临床见习两部分。

在传染病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应以我国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适当介绍一些少见而在理论和实践上有重要性的疾病。

在教学目的要求用“掌握"、“熟悉"、“了解”来说明不同程度的深度.一般说来,对于我国常见的、多发的传染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是必需掌握的内容,要求学生深刻理解、记忆,并能融会贯通。

病原学、发病机制、病理解剖及流行病学等为应熟悉的内容,学习这些内容,可加深对临床表现、诊断、防治原则的理解.

教学要求

在基础课和诊断学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传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打下良好的基础.

1.对常见传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及预防具有系统稳固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基本原则。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防治常见传染病,能初步处理疑难急重症传染病及有关综合症候群。

第一章传染病学总论

一、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传染病学的任务和目的。

(二)熟悉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流行因素。

(三)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

(四)掌握传染病的诊断依据和治疗原则。

(五)熟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二、主要内容

(一)引言

传染病的定义,传染病学的定义,学习传染病学的意义。

(二)传染与免疫

 传染的概念,宿主与病原体之间的互相斗争和适应,共生状态,机会性感染,感染谱。

(三)传染过程的表现

1.病原体进入机体的途径。

2.感染后表现

(1)被清除与定居。

(2)隐性感染的发生率与后果:

获得免疫,携带状态。

  (3)显性感染的发生率与后果:

恢复健康,恢复期携带者.

(4)病原携带状态:

定义,急性、慢性、潜伏期、恢复期与健康携带者。

(5)潜伏性感染。

(四)传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病原体的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五)传染过程中机体免疫反应的作用

1.保护性免疫与变态反应。

2.非特异性免疫:

屏障作用,吞噬作用,体液因子。

3.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六)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1.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

入侵门户,机体内扩散与定位,排出途径。

2.组织损伤的发生原理:

直接侵犯,毒素作用,免疫机理.

3.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

体温升高,代谢改变,内分泌改变。

(七)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与影响因素

1.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2.传染源的定义与种类:

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3.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尘埃;水、食物、苍蝇;手、用具、玩具;吸血节肢动物;血液、体液、血制品;土壤.

4.人群易感性:

易感者和易感者的比例。

5.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自然因素:

季节性,地区性.  

社会因素:

社会制度、经济和生活条件,文化水平.

(八)传染病的特征

1.基本特征:

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感染后免疫。

2.临床特点

阶段性: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再燃与复发,后遗症。

常见的症状与体征:

发热、发疹、毒血症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反应。

临床类型

(九)传染病的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2.临床资料。

3.实验室检查

一般检查:

血液、粪便、尿液常规及生化检查

病原学检查:

直接检出,培养或动物接种分离。

分子生物学检测:

分子杂交,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学检测:

特异性抗体、抗原检测,皮肤试验,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检测。

内镜检查

影像检查

活体组织检查

(十)传染病的治疗

1.一般及支持治疗。

2.对症治疗.

3.病原或特效治疗。

4.并发症治疗。

5.康复治疗。

  

6.中医、中药及针炙治疗。

(十一)传染病的预防

1.管理传染源:

传染病报告制度,接触者的观察与检疫,患者的隔离,携带者的检出与管理,有病动物的处理。

2.切断传播途径:

一般卫生措施,消毒与杀虫.

3.保护易感人群:

预防接种,个人防护,药物预防。

三、重点与难点

学习传染病学的重要性,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与临床特点,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第二章病毒性疾病

第一节流行性感冒

一、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流感病毒特性。

(二)了解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

(三)熟悉流感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四)掌握流感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法。

(五)熟悉流感的预防措施.

二、主要内容

(一)概述: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其临床特征为呼吸道症状较轻而发热与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较重。

(二)病原学

1.属与形态:

流感病毒,在分类上属正粘病毒,为RNA病毒,呈球型,直径80~120nm.  

2.流感病毒结构及理化特性

(1)核心为单链RNA核蛋白,有型特异性.

(2)中层结构为内膜蛋白,其抗原性也较稳定,也具型特异性。

(3)外层为脂层,带有二种微粒,即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抗原性较不稳定,具有亚型和变种的特异性与免疫原性.

(4)流感病毒的分型及亚型

分型:

甲、乙、丙3型(根据核蛋白的抗原性不同).

亚型:

同型病毒可分为若干亚型(根据表面抗原、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抗原性的不同)。

流感病毒的变异性

甲型流感病毒:

大组变异,亚型变异、变种(株)的变异。

  

乙型流感病毒:

只有变种变异。

  

丙型流感病毒:

目前尚未发现变异。

  

(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2.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3.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

病后对同一亚型的变种间有一定交叉免疫力。

 

4.流行特征

甲型流感:

常呈爆发或小流行,可引起大流行甚至全球性大流行。

  

乙型流感:

呈爆发或小流行。

  

丙型流感:

常为散发.  

(四)病理

流感病毒侵人呼吸道的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内进行复制,借神经氨酸酶的作用从细胞释放,再侵人其他柱状上皮细胞引起变性、坏死与脱落。

临床上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身痛,乏力与白细胞减少,但一般无病毒血症.  

原发性流感病毒性肺炎:

肺脏呈暗红色与水肿,气管及支气管内有血性分泌物,粘膜充血,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肺泡有纤维蛋白渗出或出血,肺组织可分离出流感病毒。

继发性细菌性肺炎:

肺组织可见大量脓细胞和病原菌。

  

(五)临床表现

1.典型流感:

急性发病,畏寒高热,患者呈现面颊潮红、结膜充血等急性热病容,并有显著乏惫、头痛、全身酸痛、咽干痛等症状,多无上呼吸道症状。

可有鼻衄、腹泻。

发热多在1~2日内达高峰,3~4内热退痊愈.

2.轻型流感:

发热不高,全身与呼吸道症状轻微。

3.流感病毒肺炎:

主要见于老年、幼儿或原有较重的慢性疾病患者。

发病1~1日后病情迅速加重,高热不退,剧咳,血性痰,呼吸急促,发绀.双肺满布湿罗音而无肺实变征。

X线检查双肺弥漫性结节性阴影。

痰培养无病原菌生长,抗生素治疗无效。

4.继发性细菌性肺炎:

流感发病2~4后,高热持续不退,剧咳,脓性痰,呼吸困难,发绀。

肺部可闻湿哕音,或肺实变征。

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增高,痰培养可有病原菌生长。

(六)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2.典型的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病毒分离:

起病3日内用咽部含漱液或棉拭子接种鸡胚培养。

快速诊断:

鼻中粘膜印片或荧光抗体技术.

血清学诊断:

取早期和2~4周后双份血清进行血凝抑制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

(七)鉴别诊断

1.其他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2.急性扁桃腺炎。

3.钩端螺旋体病。

(八)治疗

1.高热期间注意多饮水及卧床休息.

2.中草药。

3.发热患者可给予复方阿斯匹林等解热止痛药.

4.婴幼儿及年老体弱患者可酌情用抗菌药物以预防继发性细菌性感染。

(九)预防

1.疫情监视.

2.隔离患者。

3.清毒.

4.疫苗预防。

5.中草药预防.

三、重点与难点

流感病毒特性、发病原理及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和治疗原则。

第二节流行性腮腺炎

一、目的和要求

(一)熟悉本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

(二)了解本病的治疗原则。

二、主要内容

(一)病原学:

病毒的特点。

(二)流行病学: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飞沫传播,流行特点。

(三)发病机制病理解剖:

病毒入侵部位,病毒血症,病毒在腮腺中的增殖复制,第二次病毒血症,累及器官,腮腺非化脓性炎症的病理特征,其他受累器官的病变。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全身感染症状,腮腺肿胀触痛,腮腺管口红肿。

并发症:

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心肌炎等。

(五)实验室检查:

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血清学检查(病毒抗体、抗原,病毒RNA的检测).病毒分离(取唾液、血、脑脊液、尿等标本)。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接触史,腮腺肿大的特征。

与化脓性腮腺炎、其他病毒性腮腺炎相鉴别。

(七)治疗:

中医中药,对症治疗。

发病早期可用利巴韦林或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八)预防:

呼吸道隔离,易感者预防接种。

三、重点与难点

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三节麻疹

一、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麻疹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二)熟悉麻疹的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

(三)了解麻疹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点及病毒变异情况。

二、主要内容

(一)病原学:

麻疹病毒的特点.

(二)流行病学: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经飞沫传播,病后具持久的免疫力,发病年龄有提前和后移的现象.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病毒通过局部淋巴组织进入血流.两次病毒血症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特征性的组织病变—多核巨细胞的形成,呼吸道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典型的临床三期过程。

不典型麻疹的临床表现,重要的并发症,支气管肺炎、脑炎及心力衰竭。

(五)实验室检查:

脑脊液早期鼻咽及颊粘膜处粘膜涂片查多核巨细胞。

鼻咽分泌物及血液作病毒分离。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主要靠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表现。

与风疹、药疹相鉴别。

(七)治疗:

以一般支持治疗,防治并发症为主。

(八)预防:

麻疹减毒活疫苗及丙种球蛋白的应用。

 三、重点与难点

麻疹的诊断及治疗

第四节水痘和带状疱疹

一、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水痘和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二)熟悉本病的治疗原则。

二、主要内容

(一)病原学:

病毒的特点。

(二)流行病学:

病人为唯一的传染源,经飞沫与接触传播。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首次感染为水痘,潜在性感染的再激活引起带状疱疹,病变部位及特征。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水痘皮疹的形态、分布特征及发展过程。

带状疱疹的部位及形态特征。

(五)实验室检查:

脑脊液检查疱疹材料直接镜检及电镜检查,病毒分离。

血清学检查和病毒DNA检测。

(六)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皮疹的特点。

(七)治疗:

对症与支持疗法,局部皮损的处理,早期抗病毒治疗.

三、重点与难点

 水痘和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第六节病毒性肝炎

一、目的和要求

(一)明确认识病毒性肝炎在当前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二)熟悉六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特性及肝炎病毒标志的意义.

(三)熟悉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

(四)熟悉各临床类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和主要特色。

(五)掌握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依据。

(六)掌握病毒性肝炎、尤其是重型肝炎的治疗原则。

(七)掌握各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措施。

二、主要内容

(一)概述

1.病毒性肝炎在当前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2.病毒性肝炎的定义,几个病因类型及其命名.

(二)病原学

1.病毒生物学特性与病毒标志的临床意义。

2.甲型肝炎病毒、病毒抗原、抗体(HAV、抗-HAV及其IgM、IgG组分)。

3.乙型肝炎病毒:

三种病毒抗原与抗体:

HBsAg与抗—HBs,HBeAg与抗-HBe,HBcAg与抗—HBc(IgG与IgM组分)。

HBVDNA

4.丙型肝炎:

抗-HCV与HCVRNA。

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成功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毒血清诊断方面的一大突破。

5.丁型肝炎病毒.缺陷病毒。

HDAg,抗—HD(IgG与IgM组分)。

6.戊型肝炎病毒。

抗-HEV的诊断价值(IgG、IgM)与(HEVRNA)的检测。

7.庚型肝炎病毒。

(HGVRNA)的检测及其诊断价值。

8.其他肝炎病毒.

(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及其传染性。

2.甲型肝炎病毒、病毒抗原、抗体(HAV、抗—HAV及其IgM、IgG组分)。

3.不同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1)甲型病毒性肝炎:

粪-口途径为主。

通过食物污染,水源污染,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媒介昆虫的机械携带与传递病原。

(2)乙型病毒性肝炎:

胃肠道外传播为主,通过血液污染注射器,采血针,血制品输注等。

母婴传播为另一重要传播途径,围产期传播最为多见。

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并不少见,吸血昆虫传播的意义不大。

胃肠道传播仍有待确证。

(3)丙型病毒性肝炎:

胃肠道外传播为主,许多情况下是由输注血液(血制品)而传播.

(4)丁型病毒性肝炎:

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相似,通过血液传播为主。

丁型病毒性肝炎仅在乙型肝炎病毒现症感染者中传播.

(5)戊型病毒性肝炎:

粪—口途径传播,水源污染可造成大规模暴发性流行。

(6)庚型病毒性肝炎:

胃肠道外传播为主。

许多情况下是由输注血液(血制品)而传播。

4.易感人群:

各种病因类型病毒性肝炎的易感者的概念,易感者的识别。

病后免疫.各型之间不存在交叉免疫性。

5.流行特征:

高感染率(甲型、乙型)。

地区分布广。

儿童、青少年为多见。

散发为主。

间有流行,大流行(甲型、戊型)。

(四)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免疫损伤起主要作用。

各病因类型病毒性肝炎病理组织学改变相似。

基本病理组织学改变。

不同临床类型的主要病理组织改变特点。

(五)临床表现

1.病毒性肝炎是全身性疾病,不仅局限在肝脏.不同病毒病因类型的肝炎临床表现的相似性及不同点。

不同个体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宽广的临床谱)。

2.急性肝炎:

典型临床过程(潜伏期,前驱期,黄疸期,恢复期)。

转归。

3.慢性肝炎:

慢性迁延性肝炎与慢性活动性肝炎。

临床主要的特色,预后。

两者差别.

4.重型肝炎:

主要的临床表现,发病原理,发生发展,预后意义.诊断主要标准。

各种主要并发症与常见致死原因。

5.慢性无症状HBsAg携带状态.

6.淤胆型病毒性肝炎。

(六)实验室检查

1.尿胆红素与尿胆原。

2.肝功能检查:

包括ALT,血清胆红素,A/G,血清蛋白电泳等项目为主。

3.各种肝炎病毒标志的检测:

包括抗原、抗体与核酸检测,病毒分离等。

4.影像学检查。

5.组织活检。

(七)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本地区流行情况,暴露于肝炎病毒的证据.临床表现与病史.

2.实验室检查结果:

肝功能异常,肝炎病毒标志的检测结果等.肝活检病理组织学改变。

3.临床表现。

(八)鉴别诊断

1.与其他原因引起黄疸疾病的鉴别。

2.与其他导致肝损伤疾病的鉴别。

(九)治疗

1.治疗的基本原则。

2.对症治疗与支持治疗的重要作用.

3.特效病原学治疗尚未有重大突破。

4.饮食与活动的控制。

肝损害因素的防避。

治疗用药的合理选择。

5.慢性肝炎治疗常用的几种类型药物及其合理应用。

6.重型肝炎的治疗原则与并发症的治疗.强调综合基础治疗对降低重型肝炎病死率的重要作用。

几种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

(十)预防

1.一般非特异性预防措施:

社会经济发展,卫生措施,人类行为等对病毒性肝炎的防治的重要关系。

无症状肝炎病毒携带者的管理。

2.特异性免疫预防措施:

被动免疫预防(免疫球蛋白制剂的应用)。

主动免疫预防(疫苗的成功应用)。

乙型肝炎疫苗的合理应用方法.甲型肝炎疫苗的应用.

三、重点与难点

各型肝炎病毒标志及其临床意义,各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各类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治疗原则,各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措施。

第八节流行性乙型脑炎

一、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乙脑病毒特性。

(二)熟悉乙脑的流行病学特点.

(三)熟悉乙脑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四)掌握乙脑的诊断依据.

(五)掌握乙脑的治疗原则.

(六)熟悉乙脑的预防措施.

二、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病原学:

为B组虫媒病毒的一个型。

(三)流行病学

1.自然疫源性疾病。

传染源,猪为本病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人群易感性。

4.流行特征:

主要流行地区,流行季节,呈高度散发。

(四)发病机制

1.两次病毒血症.细胞免疫功能改变。

2.病变范围,血管病变,神经细胞变性与坏死,胶质细胞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

(五)临床表现

1.临床经过:

潜伏期,初期,极期,恢复期。

2.临床类型:

轻型、普通型、重型、极重型.

3.预后。

(六)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血象,脑脊液,血清学检查,包括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等,病毒分离。

(七)鉴别诊断:

中毒型菌痢,脑型疟疾,化脓性脑膜炎.

(八)治疗

1.一般治疗。

2.对症治疗:

高热、惊厥、呼吸衰竭的处理,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增强药物,恢复期及后遗症处理。

3.病原治疗尚无重大突破。

(九)预防

1.控制和管理传染源。

2.灭蚊与防蚊。

3.预防接种.

三、重点与难点

流行病学特点,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依据与治疗原则,重型和极重型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第九节流行性出血热

一、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特性

(二)熟悉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点

(三)熟悉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四)掌握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依据

(五)掌握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原则

(六)了解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措施

二、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病原学: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特性、血清型,中国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血清型;特异性抗体。

(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

鼠类:

野鼠(黑线姬鼠)、家鼠(褐家鼠)、实验鼠(大白鼠)

2.传播途径

(1)虫媒传播;螨类。

(2)接触传播,通过损伤的皮肤或被鼠咬伤途径。

(3)呼吸道传播:

气溶胶经呼吸道吸人.

(4)消化道传播:

被污染食物经消化道吃人。

3.易感者及免疫力:

普遍易感,病后获得稳固免疫力.不同的血清型感染有交叉免疫力。

4.流行特征

(1)疫区分布及流行季节。

(2)不同疫区的流行特征:

农村型(野鼠型)、城市型(家鼠型)、实验室型、混合型。

  

(四)病理

1.基本病理变化为全身弥漫性小血管中毒性损伤。

主要病变器官为肾脏、心脏、脑垂体等。

  

2.发病机制:

病毒血症及Ⅰ、Ⅱ、Ⅲ型变态反应,全身小血管损伤、渗出,出血,DIC,低血容量性休克、急性肾脏损害。

  

(五)临床表现

1.三类主症:

发热中毒、充血出血、肾脏损害.

2.典型五期经过:

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的临床特征。

3.并发症及其表现。

  

(六)实验室检查:

血象、尿常规、血液生化(BUN、ALT、电解质、血气分析等),病原学诊断(血清学及病毒分离)。

(七)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及早期诊断要点。

临床类型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及危重型。

2.鉴别诊断:

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伤寒,恙虫病,急性血吸虫病等。

(八)治疗

1.治疗原则:

三早一就地、预防性治疗,把好“三关”(出血,休克、肾衰),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

2.治疗措施

(1)各期的治疗重点。

(2)平衡盐液体疗法在各期的应用。

(3)抗病毒与免疫调控治疗。

(4)透析疗法。

(九)预防。

三、重点与难点

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的三类症状,五期经过,诊断依据,治疗原则与方法.

第十节登革热

一、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登革热病毒的特性。

(二)熟悉登革热的流行病学特点。

(三)熟悉登革热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四)掌握登革热的诊断依据。

(五)掌握登革热的治疗原则。

(六)了解登革热的预防措施。

二、主要内容

(一)概述:

登革热的定义,临床特征与流行情况。

(二)病原学.

1.归属:

登革病毒属RNA病毒.

2.登革病毒特性:

4个血清型,特异性抗体。

组织细胞培养.

(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

主要是人(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无慢性病毒携带状态)。

2.传播途径:

媒介及储存宿主为伊蚊(白纹伊蚊与埃及伊蚊),经叮咬传播。

3.易感者及免疫力:

新疫区人群普遍易感。

地方性疫区发病者以幼儿、青少年为多。

病后对同型病毒有数年的免疫力,不同血清型可有较短时间的交叉免疫力.

4.流行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