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0325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实例,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并掌握“单位×数量=总价”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式,并能运用这个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理解单价、数量、总价这三个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情境图)

导入:

同学们,喜欢逛超市吗?

(喜欢)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逛逛超市,在超市中学习数学知识。

(出示情景图)在情境图中你了解了什么?

生:

知道了某种商品的价格;知道了超市里卖的东西很多;……

师:

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那么这节课我们通过在超市里买文具学习数学知识。

请看情境图,图中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

我知道了他们要买10个文具盒,40本笔记本和30支钢笔;还知道了文具盒每个29元,一本笔记本5元,一支钢笔8元

师:

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表述的也很清楚。

学数学不仅要发现数学信息,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因为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谁能根据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将信息和相关的问题合起来说一说。

问题:

(1)买10个文具盒多少钱?

(2)买40本笔记本多少钱?

(3)买30支钢笔多少钱?

(4)买40本笔记本和30支钢笔一共多少钱?

(5)买这些礼物,一共要花多少钱?

二、自主尝试合作探究

我们先来解决“买10个文具盒需要花多少钱”这个问题。

1.独立试做,初步感知

师:

将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说一说,要求“买10个文具盒需要花多少钱?

”也就是求什么?

用什么方法?

不要急于回答,请将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想一想,算式的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为什么这样列式?

学生同桌说出想法。

【预设】:

生1:

29×10=290(元)。

本题也就是求“10个29是多少?

所以用乘法,列式为它”29是一个文具盒的价钱,要买10个,就是10个29元,用乘法计算,所以就是29×10=290(元)。

师:

听懂他的想法了吗?

谁再起来说一说?

生2:

因为一个文具盒是29元,一共要买10个文具盒,就是求10个文具盒的总价钱是多少。

所以列式为:

29×10=290(元)

生3:

(根据自己的预习学生能说出29元是商品的单价)29元就是它的单价,他们一共要买10个,就是10个29元,算式就是29×10=290(元)

师: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到了“29×10=290(元)”,再找同学说一说每一部分表示的实际意义。

生:

29元表示每个文具盒的价格,10个表示买文具盒的总个数,290元指买文具盒一共花的钱数。

(多找几名同学回答,从而深刻的体会他们的意义)

师:

既然每个数的实际意义知道了,那么他们的数量关系怎样表示呢?

生:

每个文具盒的价格×买的个数=总钱数(让学生多说几遍。

师:

为什么用“每个文具盒的价格×买的个数=总价钱”?

生:

因为29表示“每个文具盒的价格”,10表示“买的个数”算式中是用29×10得到的结果,所以数量关系式也就是“每个文具盒的价格×买的个数=总钱数”

师:

说的真好!

再找同学说一说。

(多找几个同学回答)

2.再次试做,对比发现

师: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究明白了这道题中几个量之间的关系,下面同学们自己解决下面这两道题。

(1)买40本笔记本又得花多少钱呢?

(2)买30支钢笔需要多少钱?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列式的原因、每个数表示的意义以及数量关系式

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

师:

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

40×5=200(元)30×8=240(元)

(1)每本笔记本的价格×买的本数=总钱数

(2)每支钢笔的价格×买的支数=总钱数

(让学生多次说一说)

师:

通过自己的计算,你发现这三道题有什么共同点吗?

【预设】

生1:

最后面都是用的“总价钱”表示的。

生2:

前面算式中都是用“每”表示的,第二个量都是买的个数、本数或是支数

生3:

咱们可以用统一的一个词语表示它们:

单价、数量和总价(通过学生自己预习能知道这些)

师小结:

刚才我们是用每个文具的价钱、每本笔记本的价钱和每支钢笔的价钱分别乘买的个数、买的本数和买的支数得到了总价钱。

像每个文具盒的价钱、每本笔记本的价钱……一般叫单价;买的个数、买的本数和买的支数叫数量;花的总钱数叫总价。

师:

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单价、数量和总价表示的意义?

生:

每件商品的价格是单价;买商品的多少是数量;花的总钱数是总价。

师总结:

刚才同学们通过讨论和总结得到了每个量表示的意义,所以我们把上面的几个数量关系式总结为:

单价×数量=总价。

(板书:

单价×数量=总价)

三、展示点评,总结提升:

师:

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一些物品的单价,那么判断一下下面几个量是不是单价?

1、判断:

下面哪句话表示完整商品的单价

•A、巧克力13元

•B、一袋巧克力13元

•C、苹果5元

•D、苹果每千克5元

•E、《格林童话》每套8本

2、你能指出下面的量分别表示什么吗?

•矿泉水每瓶3元,买3瓶

•薯片每包9元,买9包

•棒棒糖每根1元,买10根

•小面包每个5元,买5个

3、你能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说一句完整的话吗?

【探究三者之间的关系】

师:

刚才同学们举出了这么多有关三者的例子,它们三者之间还有许多数量关系。

比如:

苹果每千克5元,买4千克苹果,需要多少元?

应该怎样列式?

说一说每个量表示的意义。

【课件展示】5元/千克×4千克=20元

单价×数量=总价

【拓展】

(1)如果用20元钱买4千克苹果,那么每千克苹果多少元?

(2)用20元钱买苹果,如果每千克5元,可以买多少千克?

(让学生独立解决)

解决

(1):

明确怎么列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把20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

用除法所以列式为:

20÷4=5(元/千克));让学生说一说每个数表示的实际意义,最后得到:

总价÷数量=单价。

解决

(2):

解决此问题也就是求什么?

怎么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求20里面有几个5所以列式为:

20÷5=4(千克));让学生说一说每个数表示的意义,最后得到:

总价÷单价=数量

利用课件总结:

单价×数量=总结;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师:

通过以上的探究我们得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知道三个量中的任意两个两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下面我们来解决这一道题:

(课件出示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1、有40元钱,能买几支钢笔?

2、买了一条4斤重的鱼,花了40元钱,每斤鱼多少钱?

四、拓展应用,巩固练习:

师:

学习数学,只有加以运用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下面我们来检验一下本节课你的学习效果!

1

2、先说说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再填写下表。

种类

跳棋

象棋

围棋

单价(元/副)

6

 

120

数量(副)

 

9

8

总价(元)

90

180

 

3、先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再列式解答

(1)每套校服80元,800元可以买几套?

(2)学校买了3台同样的复读机,花了420元,每台复读机多少元?

4、光明小学四年级有4个班,平均每班有44人。

五年级3个班,平均每个班有学生42人。

四、五年级各有多少人?

5、一个蔬菜种植园建了两个温室大棚,一个大棚230平方米,另一个203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15元。

两个大棚的造价分别是多少钱?

师:

在咱们生活中有许多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都可以用数学来解释。

只要你有善于发现的眼睛,相信我们一定能体会到数学的伟大!

五、回顾整理,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29×10=290(元)

单价×数量=总价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主要是学习《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时间、速度和路程》这类概念性质的内容。

重点是了解并掌握“单位×数量=总价”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式,并能运用这个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是理解单价、数量、总价这三个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所以本节课主要以运用为主。

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分析:

1、本班男女生人数均衡,学生总体比较调皮,活泼,上课气氛较活跃。

其中男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敏捷行性优于女生,但学习缺少耐心与细心,女生相对男生来说学习更加认真。

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新课程的学习,尤其思维能力较差。

对于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差,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好,不能够完整的表达出一句话的意思。

2、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本学期我们要加强学生养成习惯的培养,所以我们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家长的联系,让家长在家做好监督工作。

3、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有很多的生活经验,但是平时没有关注。

所以在本节课学习时我采用学生身边的生活例子来进行教学。

学生根据学习新课的知识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我们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对于后三分之一的学生来说还是不能很好的理解三者之间的意义,所以需要教师对这部分学生加强辅导和训练。

《单价、数量和总价》评测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练习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和提高练习。

主要是通过分层练习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同时,把学生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突出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注重挖掘生活中的数据素材,让学生再次经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

感受数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实用价值。

第一题通过展示一些饮料的价格,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图中所标出的一般都是饮料的单价,计算花的总钱数从而巩固单价×数量=总价。

本题效果很好,全部的同学都会,能正确的回答出来并说明原因。

此题为后面的练习做好准备。

第二题和第三题关于买东西的知识,主要在知道单价、数量和总价这其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目的是巩固三者之间关系的计算,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这两个题目大部分同学回答正确,并且计算准确,有几个同学计算出错,所以要加强计算的训练和巩固。

第四题和第五题主要是拓展类型的题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巩固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知识,通过这两个题目的练习,让学生能更好的了解题目中三者之间的关系,写出数量关系式。

使同学们更好的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由于少数同学对题目的数量关系了解不到位,导致只会列式,不会写数量关系式,但是整体效果还不错。

从这些练习题可以看出:

同学们整体掌握的效果还不错,学会了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并且会计算知道其中两个求第三个量的计算方法,为后面拓展练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是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混合运算》中的信息窗1的知识。

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数量关系。

由于他们经常接触,因此对“单价、数量、总价”比较熟悉。

根本不需要教师苦口婆心地去讲解,学生理解起来也就轻松自如。

我主要尽量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探究数学问题。

在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本节课的知识延伸出一些类似的数量表达式的学习,比如:

每班人数×班数=总人数等。

使学生能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主动探究数学规律 。

学好这一课将为进一步学习比较复杂的应用题奠定基础。

《单价、数量和总价》评测练习

1

2、先说说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再填写下表。

种类

跳棋

象棋

围棋

单价(元/副)

6

 

120

数量(副)

 

9

8

总价(元)

90

180

 

3、先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再列式解答

(1)每套校服80元,800元可以买几套?

(2)学校买了3台同样的复读机,花了420元,每台复读机多少元?

4、光明小学四年级有4个班,平均每班有44人。

五年级3个班,平均每个班有学生42人。

四、五年级各有多少人?

5、一个蔬菜种植园建了两个温室大棚,一个大棚230平方米,另一个203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15元。

两个大棚的造价分别是多少钱?

《单价、数量和总价》课后反思

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前解答各种应用题时都遇到过,只是没有加以概括,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本课的关键是如何通过实际的例子,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术语表达这些数量关系,并能在解答应用题和实际问题中加以运用。

在设计时,我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努力实现以下几点:

1、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发现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

因此,在上课的开始,我就出示超市里的情景,让同学们通过超市里的标价感知到这些价格都是物体的“单价”,把学生从生活中自己得到的信息反馈给同学们。

由于这些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学生的兴趣极高,这就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要求独立的意识。

因此,在课堂上应把内容放手交给学生,为他们提供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

在本节课上,我并没有简单地把数量关系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找找黑板上的这些题有哪些关系,引导他们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共同探究出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精心设计练习,发展应用意识。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它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巩固知识、应用知识的重要环节。

因此,在本节课上,我精心设计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内容,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在练习中更加深刻地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这样,既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的培养。

这节课虽然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在教学方法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留给学生合作交流地机会和时间明显不足,学生真正投入的有思维碰撞的讨论不多,对学生的评价还不能尊重学生的个性,还不能以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学生不同的评价。

总之,通过对本节课的精心设计和有效引导,让学生真正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兴趣,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单价、数量和总价》课标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有关数学概念的知识。

概念的形成是概念教学的中心环节。

《标准》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数学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及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形式。

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学习概念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为了应用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只有把学生学到的概念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学习才有意义。

对于概念的应用还存在着一个误解,认为只要概念知识学好了,自然就会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