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第一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89516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第一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第一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第一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第一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第一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第一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docx

《小学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第一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第一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第一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docx

小学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第一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第一课时说课稿

及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大象的耳朵》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篇课文。

课文有13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直接写大象的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并围绕“耷拉着”这个话题推进故事。

第2至7自然段写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和小老鼠见到大象“耷拉着”的耳朵后,都说他的耳朵有毛病,这6个自然段是故事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大象做出改变的缘由。

第8至11自然段写大象开始不安并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以及竖起来的后果。

大象的想法变了,由开始的“我生来就是这样啊”,变为“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

想法一变,行为就跟着变,他“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结果呢?

“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第12至13自然段,写大象的再一次改变:

“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

大象在经历耷拉—竖起—耷拉的过程中,“与别人不一样”让他一度不安,直至怀疑自己,甚至改变自己。

可当大象真的竖起耳朵后,他才真正体会到与众不同的耳朵的巨大作用,最后他决定让自己的耳朵继续耷拉着。

二、说学情

本篇课文故事情节简单明了,语言浅白易懂,生动活泼的对话与妙趣横生的叙述交错推动情节发展,充满童趣,容易让学生走人文本,理解文本。

从能力上来看,由于低年段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讲故事的时候容易出现遗漏的现象。

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借助提示,就故事内容进行梳理,理清故事的顺序,搭建讲故事的支架,使学生在提示的作用下能够完整地把故事讲述下来。

关于“改变”的话题,对二年级学生而言,理解较难。

教学时,不要空泛地讲道理,要让学生走进这些具体的故事,从中领会蕴含的道理。

三、说教学目标

1.认识“耷、咦”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会写“扇、慢”等8个字,会写“耳朵、扇子”等11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

3.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4.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识字、写字。

2.借助提示讲故事,了解大象的想法改变的过程。

教学难点:

1.借助提示讲故事,了解大象的想法改变的过程。

2.明白“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五、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釆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那么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勾画出优美词句,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看耳朵猜动物,游戏揭题

  

(一)游戏:

看耳朵找动物

  课件播放音乐。

今天,我们要走进森林,和森林里的动物朋友们一起讲故事,做游戏!

  课件出示:

森林图片。

  瞧,森林里的动物朋友跟我们玩起了捉迷藏,你能找到他们吗?

  揭示课题,师生交流找出动物。

  

(二)揭示课题

  1.根据交流,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环节二、初读感知,认字解词,初识耳朵“不一样”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过渡:

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完后把课后双横线里的生字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分类整合识字学词

  1.学习第一组“扇”和“似”两个多音字

  

(1)出示词语:

像扇子似的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什么呢?

  课件出示词语:

扇子

  指名学生读,教师评价正确读音。

  

(2)出示多音字:

  指名学生读。

  (3)出示词语:

大耳朵一扇

  大象的大耳朵还会扇呢!

  指名读、齐读。

  (4)再次出示词语:

像扇子似的

  词语变长了——学生读:

像扇子似的。

  指名读。

指导读好“似”翘舌音。

  出示“似”第一个读音及词语:

相似

  学生齐读。

  (5)对比读词语:

像扇子似的、大耳朵一扇。

  引读:

大象的耳朵像什么——学生齐读:

像扇子似的。

  引读:

大象的大耳朵可以扇呢!

——学生齐读:

大耳朵一扇。

  2.学习第二组生字:

咦、兔

  课件配乐出示“捉迷藏”的画面,画面中只出现兔耳朵。

  

(1)结合画面读好“咦”字

  出示字卡:

“咦”。

咦,森林里的动物们都不见了?

谁来读?

  指名读,学生齐读。

  

(2)追溯字理认读“兔”字

  ①课件出示动图:

兔子跳出来。

  咦?

谁还藏在这儿呢?

原来是小兔子啊!

  ②课件出示小兔子图片和“兔”字甲骨文。

  瞧,“兔”这个字最初是这样写的。

观察“兔”这个字和小兔子,哪里很像?

  指名学生上台讲述小兔子和“兔”字相似之处。

  ③教师课件演示“兔”字变化过程

  (3)教师范写,提示写法

  撇刀头像头部,扁扁口像身子,撇、竖弯钩像兔腿,站得稳稳的,一点小尾巴。

  学生练写“兔”字

  3.学习第三组短语:

竖着的、耷拉着

  

(1)提问对话读词语

  教师出示词卡:

竖着的。

  教师问:

兔子的耳朵什么样?

  指名读,评读。

  教师出示词卡:

耷拉着

  教师问:

大象的耳朵什么样?

  指名读,评读。

  

(2)对比读词语

  教师问:

兔子的耳朵是——

  学生读:

竖着的。

  教师问:

大象的耳朵是——

  学生读:

耷拉着。

  (3)引发生活经验,拓展读词语

  ①还有什么东西是耷拉着的?

  学生反馈:

狗的耳朵、马尾辫等。

  ②还有什么东西是竖着的呢?

  学生反馈:

小马的耳朵、铅笔、电线杆等。

  (4)师生合作动作读词:

耷拉着、竖着、竖着、耷拉着。

  教师说词语,学生做相应动作。

  4.学习第四组词语:

竹竿

  

(1)看图猜词

  课件出示:

竹竿图片和词语“竹竿”。

  指名读。

  

(2)借偏旁解意

  看,竹字头,竹竿是用竹子做的。

  指名读,纠正读好前鼻音。

  (3)读好短语:

两根竹竿

  看图,这里有几根竹竿?

谁来读?

  指名学生读,学生齐读。

  5.学习第五组词语:

跳舞、头痛、心烦

  

(1)出示词语:

跳舞。

  指名学生读。

  

(2)借助动作认读

  教师作头疼状,学生读词语:

头痛。

  教师捂心口状,学生读词语:

心烦。

  (3)读好短语

  出示短语:

又心痛,又心烦。

  教师提示注意中间有个逗号。

  指名学生读,教师评读。

  (三)学生自由读全文,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四)提取信息,了解内容

  情境引入:

午后的森林,大象晃着长长的鼻子出了家门,他扇着大大的耳朵悠然地散着步,享受着温暖而舒适的阳光,他一会儿卷起一根香蕉塞进嘴里,一会儿吸上一鼻子水给路边的花草洗洗澡……在森林里,大象遇到了很多小动物。

  1.提取文中信息

  他都遇到了谁呢?

大家看看课文,用方框画出小动物的名字。

  指名学生说,老师相机把5种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

  2.学习整体表达

  大象遇到了哪些小动物?

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说一说。

  学生反馈。

  教师引导学生用“和”及“有……有……有……有……还有……”这样的句式进行表达。

  指名学生反馈。

  环节三、角色体验,读好问句,学习1-5自然段,体会大象的不以为然

  

(一)品读对话,感受大象的不以为然

  课件出示兔子与大象的对话:

 

 

  情境过渡:

阳光温暖极了,照在身上暖烘烘的,大象慢悠悠地散着步,他第一个遇到了谁啊?

  指名说:

小兔。

  1.提取对话,找到问句

  默读3-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小兔子的话,用波浪线画出大象的话。

  2.角色代入,读好问句

  

(1)角色代入读

  大象遇到了小兔子,小兔子仰着头瞧着高高的大象,他在说什么呢?

你就是小兔子,你来读!

  指名读兔子的话。

  引导学生自我评读:

你为什么这样读呀?

学生反馈

  

(2)观察问号,读好问句,学生自由练读

  课件显示:

句中的问号标红变大

  教师问:

这问句该怎么读呢?

  自由练读,指名读,根据反馈相机指导。

  男女生读,齐读。

  3.指导读好大象的话

  

(1)指名读大象的话

  小兔子这样问,大象是怎么答的呢?

谁当大象来回答小兔?

  学生再次自由练读,指名读。

  

(2)换词体会读句子

  课件出示:

我____就是这样的。

  “我生来就是这样的。

”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指多名学生反馈。

  小结:

大象的耳朵一出生就是这样的,一直都这样,始终是这样耷拉着的。

  (3)引导体会“这样”的意思

  那“这样”是怎样啊?

  ①学生反馈,教师强调“这样”就是耷拉着。

  再次指名学生读句子。

  ②深入体会“这样”的意思

  教师引读:

我从妈妈肚子里出来就是这样。

——

  学生读:

我生来就是这样。

  教师引读:

我的爸爸妈妈是这样。

——

  学生读:

我生来就是这样。

  教师引读:

我的爷爷奶奶也是这样的。

——

  学生读:

我生来就是这样。

  教师引读:

我周围的大象,耳朵都耷拉着啊!

——

  学生齐读:

学生读:

我生来就是这样。

  小结:

是呀,小兔问大象的时候,大象不以为然,一点也没在意。

  4.指导读好兔子第二句话

  听大象这样回答,小兔又会怎么说?

  指多名学生读,指导读好“我的、竖着的、你的、一定”。

  学生齐读。

  

(二)分角色表演,回顾1至5自然段

  过渡:

小兔子认为大象耷拉的耳朵有问题,大象一点没放在心上,没有问题啊!

从我生下来,我的耳朵就是耷拉着的呀。

同学们,我们一起把这部分的故事演一演吧。

试着同桌之间演一演,一个当小兔子,一个当大象,待会请你们上来演。

  同桌表演。

  指名上台表演。

  环节四、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1.情境过渡:

小兔子认为大象的耳朵有问题,大象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他扇着大耳朵,慢慢地往前走,他又遇到了谁呢?

我们下节课接着读故事。

  教师相机出示生字:

扇、慢、遇。

  指名读三个生字。

  2.了解字的结构、比例

  

(1)引导观察

  学生反馈:

“慢”是左右结构,“扇”和“遇”是半包围结构。

  

(2)观察两个半包围结构的字,寻找不同

  这两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

你发现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反馈:

“扇”是左上包围,“遇”是左下包围。

  教师小结:

“扇”字是左上包围,应先写外再写内。

“遇”字是左下包围,要先写里再写外。

  (3)学生书空练习

  3.教师范写

  我来写一个“遇”字。

“遇”字,先写里面,上略窄下略宽,横折钩的横压横中线,一竖穿下来平行竖中线,先提再来点,走之托起来。

  4.学生练写生字,描一个写两个。

  5.同屏投影,点评写字作品

  小结:

同学们的字都写得很好,下节课我们接着读故事!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头大象因为自己的耳朵与其他动物的耳朵不一样,以为自己的耳朵有毛病,就想尽办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可却给自己带来了很勿烦恼。

后来它也明白自己耳朵的作用,再也不把耳朵竖起来了。

故事内容生动有趣,富有整理,给学生有启示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解读文本,结合课程标准并结合二年级学生知识水平,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利用大象过河的游戏环节,让学生复习生字,并进行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抓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画出大象说的话,从而感知大象想法改变的过程;也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句子的意思,从而明白文章要表达的意思。

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板书设计上不够精致,在朗读环节有点欠缺,没有将朗读很好的融入课堂中来。

另外,通过课堂教学,我发现,我的文本解决能力还有待于不断地提升,需要深入思考,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魅力和承载的教学任务。

在以后的教学中,文本解读方面,我还需不断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