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最新中考化学竞赛精品考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9275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7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最新中考化学竞赛精品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精品最新中考化学竞赛精品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精品最新中考化学竞赛精品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精品最新中考化学竞赛精品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精品最新中考化学竞赛精品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最新中考化学竞赛精品考试.docx

《精品最新中考化学竞赛精品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最新中考化学竞赛精品考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最新中考化学竞赛精品考试.docx

精品最新中考化学竞赛精品考试

【精品】最新中考化学竞赛精品考试

一、化学推断题

1.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为人体胃液中的酸,农业上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与C反应常用于工业上制烧碱,D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它们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右图。

(“—”表示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物质之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B的俗名是__________________

(3)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

(4)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中学生是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的先行者,请你提出一条“低碳”生活的具体做法:

______。

2.甲、乙、丙、丁、戊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别由C、H、O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这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表示连接两物质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丁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则反应丙→乙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反应丙—戊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丁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甲是_______(填化学式);若戊由三种元素组成,则反应戊→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戊由两种元素组成,则戊可能是_______(填化学式)。

3.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相邻两物质都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B为杀菌剂波尔多液的成分之一,其溶液呈蓝色;C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丙为氯化物。

(1)B的化学式是_____;A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_。

(2)B的溶液与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

4.以下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B,C是单质,C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甲、乙、丙、丁、戊是化合物,甲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俗称小苏打,乙俗称纯碱,丁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请依据图示回答问题.

(1)乙物质的阴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戊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②反应中生产A、B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反应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请写出可以实现C→B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其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5.下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

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和C含有相同的元素。

(1)写出F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E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物质的一条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和D反应需要高温,写出它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称苏打;B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可用作补钙剂;E、F的物质类别相同。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

(1)物质A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只需填写一条)。

(2)物质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E转化为B_________________,

②C转化为F_________________。

7.垃圾回收,分类的关键确定垃圾的成分,是对垃圾进行分类的前提。

某校化学实验室收集到一包固体废弃物,可能是由碳、镁、氧化镁、氧化铜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其成分,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取样进行了如下实验:

(1)气体A是_____。

(2)由固体B得到气体C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原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

8.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稳定物质。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一”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

(1)若A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B的俗名是苏打,固体C易潮解,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

(1)、

(2)中,D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上述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问题二:

工业上冶炼1732t含铁97%的生铁,需要含杂质10%的磁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

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9.下图是初中化学一些常见物质之间转化的关系图(有些反应条件已省略)。

其中,A、B、X、Y均为无色气体,E、F为常见金属。

已知高温下CO能与多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金属和CO2。

请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化学式为;

(2)蓝色溶液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黑色固体甲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0.如下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其中物质。

图中“

”表示转化关系,“

”表示相互能反应。

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组成元素相同,B、C、G常温下为气体,在实验室中常用A制取G。

(1)F的化学式是;物质A的一种用途是。

(2)D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F

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图中涉及B物质的反应中,未出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11.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其中,只有A为单质,B和C含有的元素完全相同,D与其它四种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E是一种重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己省略),请回答: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B→E:

__________________

在日常生活中,对可能有物质C生成的情况,我们应怎样处理_______。

(3)请写出由A元素形成的两种单质的名称________。

A的单质之间组成元素虽然相同,但性质、用途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_。

由此,你对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有什么认识_________。

A的单质用途非常广泛,请举出一例____。

12.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B在农业上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和C的物质类别相同,它们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由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邻的物质间可以相互反应,其中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D物质是;

(2)若C是一种不溶性的固体,则C可能是;

(3)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3.如图表示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其中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X可以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Y的化学式________。

(2)通常状况下,A转化为B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和X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相互关系。

其中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F的类别相同,C、M的组成元素相同,C呈固态时俗称“干冰”。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M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___。

(3)写出F→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E→D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示相互关系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15.框图中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J是最常见的金属,G是红棕色物质,E、F、I为无色气体,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在溶液D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难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⑴写出反应②、⑤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⑤,

⑵指出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

⑶日常生活中为了阻止反应③发生,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写一条)。

⑷白色沉淀H的化学式为    。

【参考答案】

一、化学推断题

1.除铁锈、工业原料或制药等(合理答案均可)CO2;熟石灰或消石灰Na2CO3+Ca(OH)2=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CO2+Ca(OH)2=CaC

解析:

除铁锈、工业原料或制药等(合理答案均可)CO2;熟石灰或消石灰Na2CO3+Ca(OH)2=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CO2+Ca(OH)2=CaCO3↓+H2O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植树造林等(写一个合理答案均给分)

【解析】

【分析】

A为人体胃液中的酸,农业上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A是稀盐酸,B是熟石灰;B与C反应常用于工业上制烧碱,故C是碳酸钠,,D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且稀盐酸可以生成D,故D是二氧化碳;

【详解】

(1)A物质是稀盐酸,可用于除锈;

(2)由上可知,D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B是氢氧化钙,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

(3)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该反应是化合物之间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的化合物,故是复分解反应;

(4)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5)低碳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植树造林等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2.化合反应H2O+CO2=H2CO3H2O2C6H12O6+6O26CO2+6H2OCO

【解析】

由C、H、O三种元素形成的物质可能是C、H2、O2、CH4、

解析:

化合反应H2O+CO2=H2CO3H2O2C6H12O6+6O2

6CO2+6H2OCO

【解析】

由C、H、O三种元素形成的物质可能是C、H2、O2、CH4、CO、CO2、H2O、H2O2、C6H12O6等;

(1)丁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丁是O2,戊能和丙发生反应且能生成丁,则戊是H2O,丙是CO2,丙能和乙相互转化,则乙是CO,所以丙→乙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戊→丁是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

(2)若丁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丁是CO2,能和CO2反应的有H2O和C,所以乙可能是H2O和C,又因为甲能分解产生乙,所以乙是H2O,甲是H2O2;若戊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则戊是C6H12O6,若戊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则戊是CO。

点睛:

熟悉常见的物质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做推断题的关键。

3.CuSO4 ;碱 。

减小Fe+2HCl=FeCl2+H2↑ ;复分解反应 。

【解析】

【分析】

由B为杀菌剂波尔多液的成分之一,其溶液呈蓝色,B为CuSO4;C为应用最广泛的金

解析:

CuSO4 ;碱 。

减小Fe+2HCl=FeCl2+H2↑ ;复分解反应 。

【解析】

【分析】

由B为杀菌剂波尔多液的成分之一,其溶液呈蓝色,B为CuSO4;C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C为铁;故乙为铜或者硫酸亚铁;铁可以生成的氯化物只有Fe+2HCl=FeCl2+H2↑,故D为盐酸;根据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相邻两物质都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可知B、D硫酸铜和盐酸都可反应,故A为氢氧化钠。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

(1)B的化学式是CuSO4;A氢氧化钠所属的物质类别是碱。

(2)B的溶液与C反应后,溶质由硫酸铜变为硫酸亚铁,质量减小,溶剂不变,故溶液质量减小。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A与B反应的为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属于复分解反应。

4.CO32﹣Fe3O41:

22NaHCO3Na2CO3+H2O+CO2↑Fe+2HCl=FeCl2+H2↑(或Fe+H2SO4=FeSO4+H2↑)置换

解析:

CO32﹣Fe3O41:

22NaHCO3

Na2CO3+H2O+CO2↑Fe+2HCl=FeCl2+H2↑(或Fe+H2SO4=FeSO4+H2↑)置换

【解析】

【详解】

(1)C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所以C是铁,甲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俗称小苏打,所以甲是碳酸氢钠,乙俗称纯碱,所以乙是碳酸钠,丁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所以丁是二氧化碳,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丙是水,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铁可以在A中燃烧,所以A是氧气,B是氢气,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戊是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和一氧化碳高温会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C是铁,经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正确,所以乙是碳酸钠,碳酸钠中的阴离子的符号为:

CO32﹣,戊的化学式为:

Fe3O4;

(2)通过推导可知,A是氧气,B是氢气,所以反应②中生产A.B的体积比为1:

2,反应①是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

Na2CO3+H2O+CO2↑;

(3)实现C→B转化的反应是铁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满足置换反应的条件,属于置换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或Fe+H2SO4=FeSO4+H2↑).

故答案为

(1)CO32﹣,Fe3O4;

(2)1:

2,2NaHCO3

Na2CO3+H2O+CO2↑;(3)Fe+2HCl=FeCl2+H2↑(或Fe+H2SO4=FeSO4+H2↑),置换反应.

5.H2O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制取烧碱等可燃性(还原性和毒性)3CO+Fe2O32Fe+3CO2(也可以是氧化铜等其它金属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反应)CaCO3+2H

解析:

H2O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制取烧碱等可燃性(还原性和毒性)3CO+Fe2O3

2Fe+3CO2(也可以是氧化铜等其它金属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

【分析】

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为盐酸。

A可与碳酸钙反应生成B,且BC可相互转化。

所以B为二氧化碳;C为一氧化碳。

G是最轻的气体为氢气,且可与F相互转化,所以F为水。

F可与氧化钙反应生成E。

所以E为氢氧化钙。

结合上述分析可知:

【详解】

(1)根据题意可知:

F为水,化学式H2O;E为氢氧化钙,可用于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制取烧碱等用途;C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和毒性。

(2)D可与C(一氧化碳)、A(盐酸)均发生反应,所以D为金属氧化物。

所以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

2Fe+3CO2(也可以是氧化铜等其它金属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反应)

(3)A转化为B的反应是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6.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只需回答其中一条)或(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解析】

【详解】

A俗称苏打;B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可用作补钙剂;故A是碳酸钠,B是

解析:

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只需回答其中一条)

(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解析】

【详解】

A俗称苏打;B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可用作补钙剂;故A是碳酸钠,B是氢氧化钙,C是碳酸钙,碳酸钠能生成E,E能生成氢氧化钙,故E是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D是氢氧化钠,碳酸钙能生成F,F和E是同类物质,F能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故F是二氧化碳。

(1)碳酸钠的用途是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只需回答其中一条)。

(2)物质D是氢氧化钠,化学式为:

(3)①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方程式为:

②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或碳酸钙高温煅烧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

7.H2化合反应碳、镁、氧化铜

【解析】

【分析】

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氧化铜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铜和水,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碳不会与稀盐酸反应,氯化铜和

解析:

H2化合反应碳、镁、氧化铜

【解析】

【分析】

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氧化铜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铜和水,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碳不会与稀盐酸反应,氯化铜和镁反应会生成氯化镁和铜,气体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气体C是二氧化碳,铜和氧气加热会生成氧化铜,碳和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样品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生成气体A,所以A是氢气,气体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C是二氧化碳,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镁、碳,由于固体A能与AgNO3溶液反应,可确定固体A中一定含有Cu。

固体B在空气中加热会生成残渣C,所以B中一定含有银,样品中一定含有氧化铜。

【详解】

(1)由分析知,气体A是H2;

(2)由固体B得到气体C的反应是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

(3)由分析知,原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碳、镁、氧化铜。

【点睛】

本题为物质推断题,根据题意涉及可能的四种物质,结合过程图进行分析,本题的突破口在固体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则固体中一定有镁;最后的固体B灼烧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推导出一定含有碳单质,还有固体残渣剩余,有涉及物质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可以确定氧化铜的存在。

因此物质推断题解答时,找准突破口是关键。

8.Na2CO3+Ca(OH)2=CaCO3↓+2NaOH酸分解反应2577.8t

【解析】

【详解】

问题一

(1)A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3O4,A可以

解析:

Na2CO3+Ca(OH)2=CaCO3↓+2NaOH酸分解反应2577.8t

【解析】

【详解】

问题一

(1)A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3O4,A可以和B相互转化,则A可以是铁单质,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

Fe3O4;

(2)B的俗名是苏打Na2CO3,固体C易潮解是氢氧化钠,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OH)2=CaCO3↓+2NaOH;

(3)由

(1)

(2)问分析,D为酸,该反应过程中判断①置换反应,②化合反应,③、④复分解反应,没有分解反应。

问题二

解:

设需要磁铁矿的质量为x。

Fe3O4+4CO

4CO2+3Fe

232168

x×(1-10%)1732t×97%

x≈2577.8t

答:

需要磁铁矿的质量为2577.8t。

9.

(1)O2(1分)

(2)Fe+CuSO4=FeSO4+Cu(1分)

(3)4CO+Fe3O43Fe+4CO2(1分)

【解析】

根据通电的反应条件,可知无色液体为水,根据B、E及B、

解析:

(1)O2(1分)

(2)Fe+CuSO4=FeSO4+Cu(1分)

(3)4CO+Fe3O4

3Fe+4CO2(1分)

【解析】

根据通电的反应条件,可知无色液体为水,根据B、E及B、F间反应的条件为点燃,可知B为氧气,则A为氢气,根据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和氢气,可知E为铁,浅绿色溶液为硫酸亚铁溶液,所以气体X为一氧化碳,黑色固体甲为四氧化三铁,Y为二氧化碳,黑色固体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所以乙为氧化铜,蓝色溶液为硫酸铜溶液,所以F为铜。

10.

(1)Ca(OH)2除锈(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2H2O22H2O+O2↑

(3)CO2+Ca(OH)2CaCO3↓+H2O

(4)复分解反应

【解析】

试题分析:

(1)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

解析:

(1)Ca(OH)2除锈(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2H2O2

2H2O+O2↑

(3)CO2+Ca(OH)2

CaCO3↓+H2O

(4)复分解反应

【解析】

试题分析:

(1)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熟石灰[Ca(OH)2];G是气体且能和F反应,G为CO2;A能用于制备G,应该是CaCO3或稀盐酸,又因为A能转化为气体B,所以A一定是稀盐酸而不是CaCO3,由此可得知B为H2;E和B能相互转化,E应为H2O,D和E组成元素相同,D为H2O2,C为O2。

物质A为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等。

(2)D

C反应为H2O2制取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

(3)F

G反应为氢氧化钙转化为碳酸钙,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

CaCO3↓+H2O。

(4)图中涉及B物质的反应有:

A

B为盐酸生成氢气,属于置换反应;B与C反应为氢气和氧气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

E为氢气转化为水,为化合或置换反应;E

B为水生成氢气为分解反应;所以未出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考点:

推断题

11.H2CO32C+O22COCO2+Ca(OH)2=CaCO3↓+H2O提高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和氧气的接触面积金刚石、石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物质

解析:

H2CO32C+O2

2COCO2+Ca(OH)2=CaCO3↓+H2O提高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和氧气的接触面积金刚石、石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或石墨作电极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中的叙述可知,E为碳酸钙、D为碳酸C为一氧化碳、B为二氧化碳、A为碳;故

(1)D的化学式为H2CO3;

(2)对应物质的转化为2C+O2

2CO;CO2+Ca(OH)2=CaCO3↓+H2O;;在日常生活中,对可能有物质C生成的情况,处理方法为提高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和氧气的接触面积;(3)碳元素的不同的单质为金刚石和石墨,碳的单质之间组成元素虽然相同,但性质、用途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其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为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或石墨作电极等。

考点:

物质的性质和推断

12.

(1)水

(2)Cu(OH)2(3)2HCl+Ca(OH)2=CaCl2+2H2O

【解析】

试题分析:

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那么A是盐酸;B在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