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厥阴肝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8729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29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足厥阴肝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足厥阴肝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足厥阴肝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足厥阴肝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足厥阴肝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足厥阴肝经.docx

《足厥阴肝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足厥阴肝经.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足厥阴肝经.docx

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

从大趾背毫毛部开始(大敦),向上沿着足背内侧(行间、太冲),离内踝一寸(中封),上行小腿内侧(会三阴交;经蠡沟、中都、膝关),离内踝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膝腘内侧(曲泉),沿着大腿内侧(阴包、足五里、阴廉),进入阴毛中,环绕 部,至小腹(急脉;会冲门、府舍、曲骨、中极、关元),夹胃旁边,属于肝,络于胆(章门、期门);向上通过膈肌,分布胁肋部,沿气管之后,向上进入颃颡(喉头部),连接目系(眼球后的脉络联系),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

它的支脉:

从“目系”下向颊里,环绕唇内。

它的支脉:

从肝分出,通过膈肌,向上流注于肺(接手太阴肺经)。

肝脏从现代医学而言,具有解毒和储藏养份的作用,并且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脏器之一。

然而,在中医医学的领域中,肝和肾一样,担负着维持人的生命机能的重要任务。

肝属木,可称之为人体的将军。

将军率领着抵御外敌的军队,肩负排除体内、体外不断拢击的毒素的任务,是一个专司解毒的脏器。

肝经发生异常时,身体即会呈现各种不适的症状。

如:

脸煞费苦色不佳、喉干、恶心等。

下痢。

阴部痛、腰痛。

脚的第三、指痛。

焦燥、缺乏决断力。

肝经的经脉是由拇趾开始,和肾经、脾经交叉后往上行,经过性器而来到脐下约三寸之处。

然后再由此地经过第九肘骨的前端,通过肝、胆等内脏。

肝经由此继续往上行,并在眼下分为左右两条,一条直通头上的肾脉,一条绕往唇部终止。

肝经在第九肋骨处虽然有一个分叉,但是和十二经脉的起始肺经相衔接。

因此,又因到十二经脉的最初经脉,形成生命永远的循环通道。

期门

  LR14期门Qimen

  [释名] 期,指周期,一周年称“期年”。

《标幽赋》:

“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

”十二经脉气血流注至此正值一个周期,穴又分列两厢,故称“门”。

又汉武帝置“期门武宫”,而肝为“将军之宫”,故以此名其募穴。

  [出处] 《伤寒论》。

  [位置] 胸部,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凹陷处,距前正中线4寸。

  《针灸甲乙经》:

“在第二肋端,不容傍各一寸五分,上直两乳”;《针灸集成》:

“日月上,横直巨关(阙)。

”即脐上6寸(巨阙)旁旁开3.5寸,下距日月1.5寸处。

也就是说:

巨阙旁5分为幽门;旁2寸为不容(正当肋弓下);旁3.5寸为期门,正当乳下二肋间内侧端,其下1.5寸(低下一肋)为日月。

但因乳头位置常在第五肋上(低于第四肋间),乳根穴的位置也相应下移,则期门应定在第七肋间内端;日月也下移至八、九肋下缘(九肋端)。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

“期门穴,直乳下,当腹旁近胁骨是穴,针入一寸。

”则在乳头直下肋弓下缘处定穴。

又,朱肱《南阳活人书》:

“凡妇人病,法当针期门,不用行子午法(捻转法),恐缠脏膜引气上,但下针令病人吸五吸,停针良久,徐徐出针,此是平泻法也。

凡针期门,必泻勿补,可肥人二寸,瘦人寸半深。

”所言深度并不适用于肋间隙穴位。

  [局部解剖] 

  肌肉:

腹直肌、肋间肌。

  神经:

第六、七肋间神经。

  血管:

肋间动;静脉。

  [类别] 肝脏募穴。

  交会穴:

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

  [功效] 疏肝理气,化瘀消积。

  [主治] 

  古代记述:

胸胁胀痛、胸烦、胸胀、肝病、胁胀、胁下积聚、呕吐,咳逆,目眩而昏,善噫、胸中热,心痛,奔豚上气、不得息,疟疾,伤寒热入血室,痉,癃,遗溺,霍乱泄注,喑不能言,妇人产后余疾,食饮不下。

  近人报道:

肋间神经痛、肝区痛、肝脾肿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膈肌痉挛,胃神经官能症,乳腺炎,消化不良,乳腺增生。

  [方例] 

  胸中热、息贲、胁下气上:

缺盆、期门。

  心痛短气:

天突、期门、长强、侠白、中冲。

  伤寒发狂:

期门、气海、曲池。

  坚痃疝气:

期门、大敦。

  胁痛(实证):

期门、支沟、阳陵泉、足三里、太冲。

  肝炎:

期门、阳陵泉、中封。

  结胸:

期门、肺俞。

  [刺灸法] 沿肋间隙向外侧横刺0.5~1寸,不可直向深刺。

电针时深度以皮下至肌膜间为宜。

艾炷灸3~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章门

  LR13章门Zhangmen

  [别名] 胁髎、长平。

  [释名] 章,犹障,指肋骨。

穴居胁肋部,分列两侧如门,故名。

  [出处] 《脉经》。

  [位置] 侧腹部第十一肋游离端下方;当上肢合腋屈肘、中指端置耳垂时肘尖所止处。

位于腋中线上,下距带脉穴约1.8寸。

  《针灸甲乙经》:

“季胁端”,《针灸聚英》:

“又云肘尖尽处是穴”;《循经考穴编》:

“侧卧,屈伸上下足,以手中指点著耳附,取肘尖尽处。

”《类经图翼》:

“在脐上一寸八分两旁各八寸半”。

  [局部解剖] 

  肌肉:

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深部右侧章门为肝右叶前缘,左侧章门为脾脏

下缘)。

  神经:

第十、十一肋间神经。

  血管:

肋间动脉末支。

  [类别] 脾脏募穴;脏会。

  交会穴:

足厥阴、少阳之会。

  [功效] 疏泄肝胆、健脾消滞。

  [主治] 

  古代记述:

腹胀、肠鸣、腹泻,胁痛、痞块、黄疸、呕吐、身黄羸瘦、烦热中不嗜食、喘息,心痛而呕,四肢懈惰、胸胁支满、食不化、寒中洞泄,腰背冷痛,肥转小便不得,小儿癖气灸不消。

  近人报道:

胸膜炎、胆石症、消化不良,肝脾肿大、肝炎、肠炎、呃逆。

  [方例] 

  气在于肠胃不下:

中脘、章门、足三里。

  石水:

章门、然谷。

  贲豚上气:

章门、阴交、石门。

  胸胁支满何疗:

章门、不容细寻。

  大便秘结不通:

章门、照海、太白。

  腰脊强不得转:

章门、次髎。

  慢性肠炎:

章门、天枢、脾俞、足三里。

  [刺灸法] 向肋下端直刺0.3~0.5寸,不可深刺,或向前下方斜刺0.5~1.5寸。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急脉

  LR12急脉Jimai

  [释名] 穴当动脉应手处。

  《素问·气府论》王冰注:

“此两脉皆厥阴之大络行其中,故曰厥阴急脉,即睾之系也。

”《类经图翼》:

“按此穴自《甲乙经》以下诸书皆无,是遗误也。

……然此实厥阴之正脉而会于阳明者也。

  [出处] 《素问·气府论》。

  [位置] 腹股沟部,耻骨结节外侧,气冲外下方,股动脉搏动处,距前正中线二寸五分。

当气冲与冲门之间,当气冲外下0.5寸的腹股沟凹陷处。

  《素问·气府论》:

“厥阴毛中”,王冰注:

“阴上两旁相去二寸半,按之隐指坚然,甚按

则痛引上下也”。

  [局部解剖] 

  肌肉:

耻骨肌。

  神经:

髂腹股沟神经,深层为闭孔神经分支。

  血管:

阴部外动、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耻骨支,外方有股静脉。

  [类别] 此穴《针灸甲乙经》未载,见《素问·气府论》。

  交会穴:

《类经图翼》:

“此实厥阴之正脉而会于阳明者也。

  [功效] 行气提宫。

  [主治] 

  古代记述:

少腹痛、疝气、阴挺、阴茎痛,腿股痛。

  近人报道:

睾丸炎。

  [方例] 

  阳痿、早泄:

命门、急脉。

  [刺灸法] 避开动脉直刺0.3~0.5寸。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阴廉

  LR11阴廉Yinlian

  [释名] 内侧称“阴”,边缘称“廉”。

穴在股内侧阴器旁,长收肌外缘。

故名。

  [出处] 《针灸甲乙经》。

  [位置] 大腿内侧根部,气冲直下二寸,当耻骨结节下方,长收肌外缘凹陷处。

或于足五里直上一寸处定穴。

  《针灸甲乙经》:

“在羊矢下,去气冲二寸动脉中”;《针方六集》:

“羊矢者,肤中有核知羊矢也”;《类经图翼》:

“在羊矢下斜里三分,直上去气冲二寸”;《针灸集成》:

“在

五里上一寸大些”。

  [局部解剖] 

  肌肉:

内收长肌、内收短肌。

  神经:

股神经内侧皮支,深层为闭孔神经浅、深支。

  血管:

旋股内侧动、静脉分支。

  [功效] 调经理血,疏通经络。

  [主治] 

  古代记述:

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外阴瘙痒,腿股痛、下肢痿痹。

  近代报道:

腹股沟淋巴结炎、痛经。

  [方例] 

  痛经:

关元、阴廉、三阴交。

  [刺灸法] 直刺1~2寸。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足五里

  LR10足五里Zuwuli

  [别名] 五里、股五里。

  [释名] 穴在股内侧约当箕门上五寸处,故名。

为与上肢手阳明大肠经同名穴(手五里)相区分,《针灸甲乙经》冠以“足”字。

又称“股五里”。

  [出处] 《针灸甲乙经》。

  [位置] 大腿内侧根部,耻骨结节下方,当气冲直下3寸,长收肌外缘凹陷处。

  《针灸甲乙经》:

“在阴廉下,去气冲三寸,阴股中动脉”《针方六集》:

“在阴廉下一寸”;即气冲直下3寸。

《千金翼方》作“在阴廉下二寸”;《针灸集成》:

“横直髀关”;所

载分寸有误。

  [局部解剖] 

  肌肉:

内收长肌、内收短肌。

  神经:

闭孔神经浅支和深支。

  血管:

股内侧动脉浅支。

  [功效] 行气提神、通利水道。

  [主治] 

  古代记述:

腹中满,肠风,少腹痛,小便不利,阴囊湿痒,股内侧痛,嗜卧,风劳,四肢不得举。

  近人报道:

腹股沟淋巴结炎、带下。

  [方例] 

  嗜卧、四肢不欲动摇:

天井、三阳络、三间、五里、厉兑。

  [刺灸法] 直刺1~2寸。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阴包

  LR9阴包Yinbao

  [别名] 阴胞。

  [释名] 穴居股内称“阴”;在两筋间,所以称“包”。

  [出处] 《针灸甲乙经》。

  [位置] 大腿内侧,股骨内上踝上四寸,当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凹陷处。

  《针灸甲乙经》:

“在膝上四寸,股内廉两筋间”;《针灸聚英》:

“卷足取之,看膝内侧必有槽中”;此外,《循经考穴编》:

“《明堂》云在血悔上一寸”;《针灸集成》:

“横直阴市”。

所说分寸有所出入。

  [局部解剖] 

  肌肉:

内收长肌中点,深层为内收短肌。

  神经:

股前皮神经,闭孔神经浅、深支。

  血管:

股动、静脉,旋股内侧动脉浅支。

  [功效] 调经理气,通调水道。

  [主治] 

  古代记述:

月经不调,腰痛、腹痛、遗尿、小便不利、腰尻痛引少腹痛。

  近人报道:

子宫内膜炎。

  [方例] 

  月水不调:

阴包、蠡沟。

  子宫脱垂:

气海、阴包、三阴交。

  [刺灸法] 直刺1~2寸。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曲泉

  LR8曲泉Ququan

  [释名] 屈膝时,当膝内侧横纹端上方凹陷中。

  [出处] 《灵枢·本输》。

  [位置] 膝内侧部,屈膝内侧横纹端,当股骨内上踝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前缘凹陷处。

  《灵枢·本输》:

“辅骨之下,大筋之上也,屈膝而得之”;《外台秘要》:

“在膝内屈文头是”。

  [局部解剖] 

  肌肉:

半膜肌、半腱肌止点前方,缝匠肌后缘、股薄肌腱、腓肠肌内侧头。

  神经:

浅层有陷神经、闭孔神经,深向膕窝可及胫神经。

  血管:

大陷静脉、膝最上动脉,深向膕窝可及膕动、静脉。

  [类别] 合(水)穴。

  [功效] 清肝火、祛湿热。

  [主治] 

  古代记述:

小腹痛,泄泻,遗精、阳痿、阴痛、阴挺、阴痒,小便不利,癃闭、颓疝、女子疝瘕,目眩痛,不嗜食,阴股痛,膝胫痛,身热汗不出,狂病。

  近人报道:

高血压、肾炎、前列泉炎、子宫脱垂、阴道炎、阴痒。

  [方例] 

  病注下血:

五里、曲泉。

  疝痛:

急脉、曲泉、三阴交。

  阴挺出:

曲泉、照海、大敦。

  癃闭、茎中痛:

曲泉、行间。

  脐痛:

水分、曲泉、中封。

  [刺灸法] 取屈膝位向膕窝方向直刺1~1.5寸,如觉针下有搏动感时,应停止刺入,以免损伤动脉。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膝关

  LR7膝关Xiguan

  [释名] 关,指关节;穴近膝关节,故名。

  [出处] 《针灸甲乙经》。

  [位置] 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腓肠肌内侧头上部,当阴陵泉后一寸凹陷处。

  《针灸甲乙经》:

“在犊鼻下二寸陷者中”,《备急千金要方》作“三寸”,《针灸聚英》作“二寸傍”;《针方六集》:

“在膝盖骨下内侧陷中,与犊鼻平,相去二寸”;《动功按摩秘诀》:

“在膝盖骨下犊鼻穴内旁陷中”;《针灸集成》:

“下直中都,相距五寸”。

如依照《针灸聚英》、《针方六集》和《动功按摩秘诀》的定位法,则相当于髌

韧带内侧凹陷处的“内膝眼”穴。

  [局部解剖] 

  肌肉:

腓肠肌。

  神经:

腓肠内侧皮神经,最深层为胫神经。

  血管:

胫后动脉。

  [主治] 

  古代记述:

膝痛不可屈伸、寒湿走注、下肢痿痹、历节风痛,咽喉痛。

  近人报道:

痛风。

  [方例] 

  两膝红肿疼痛:

阴市、膝关、委中、三里。

  [刺灸法] 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中都

  LR6中都Zhongdu

  [别名] 中郄。

  [释名] 都,都会。

穴当小腿内侧面中间,为肝经之气深聚处,故名。

又系足厥阴肝经郄穴,所以又名“中郄”。

《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均以中郄为正名。

“都”与“郄”字形相近,“都”字或出于传误。

  [出处] 《针灸甲乙经》。

  [位置] 小腿内侧面,内踝尖直上七寸,胫骨内侧面中。

当蠡沟直上二寸。

  《针灸甲乙经》:

“在内踝上七寸(骨+行)(胫)中”;《外台秘要》:

“在阴陵泉、三阴交中间是”。

  [局部解剖] 

  肌肉:

比目鱼肌前方。

  神经:

隐神经中支。

  血管:

大隐静脉。

  [类别] 郄穴。

  [功效] 疏肝理气,调经摄血。

  [主治] 

  古代记述:

心腹满、腹痛、腹泻、疝气、阴痛、崩漏、产后恶露不绝,胫寒痹痛、不能行立、足下热。

  近人报道:

病毒性肝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方例] 

  四肢浮肿:

曲池、中渚、中都、阴陵泉、内庭。

  [刺灸法] 向上方或下方沿皮刺0.5~1寸,或沿胫骨后缘直刺0.5~1寸。

艾炷灸1~3壮,艾条温灸3~5分钟。

蠡沟

  LR5蠡沟Ligou

  [别名] 交仪。

  [释名] “蠡”即瓢勺,形容小腿肚,穴居其前方沟中。

《黄帝内经太素》杨上善注:

“蠡,力酒反,瓢勺也。

胻骨之内,上下巨虚,有似飘勺渠沟,此因名曰蠡沟。

  [出处] 《灵枢·经脉》。

  [位置] 小腿内侧,内踝尖上五寸,胫骨内侧面中。

当内踝尖与地机穴连线中点。

  《灵枢·经脉》:

“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

  [局部解剖] 

  肌肉:

趾长屈肌、胫骨后肌。

  神经:

隐神经前支。

  血管:

大隐静脉。

  [类别] 络穴。

  [功效] 疏肝理气、调经摄血。

  [主治] 

  古代记述:

肝病、胁痛、少腹痛、疝痛、风疹、阴挺、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遗尿、小便不利,睾丸肿痛、阳强,数噫、嗌中有热,腰痛、背拘急不可俯仰、足胫酸寒。

  近人报道:

肝炎、湿疹、阴痒、睾丸炎、子宫内膜炎、性功能亢进。

  [方例] 

  睾丸炎:

曲泉、蠡沟、太冲。

  [刺灸法] 向上方或下方沿皮刺0.5~1寸,或沿胫骨后缘直刺0.5~1寸。

艾炷灸1~3壮,艾条温灸3~5分钟。

中封

  LR4中封Zhongfeng

  [别名] 悬泉。

  [释名] 穴在内踝前两筋封聚之中。

  [出处] 《灵枢·本输》。

  [位置] 足背,内踝前,商丘与解溪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内侧凹陷处。

  《灵枢·本输》:

“内踝之前一寸半陷者之中,使逆则宛,使和则通,摇足而得之。

”《针灸甲乙经》:

“在足内踝前一寸,仰足取之陷者中,伸足乃得之”;《外台秘要》:

“在两足趺上曲尺宛宛中”;《针方六集》:

“筋里陷中”;《循经考穴编》:

“内踝骨尖平,过前来寸半(但于踝前来则一寸也),弯内两筋间,伸足乃得,屈而针之。

”《针灸集成》:

“在内踝前一寸微下些”;即足背上屈时,当胫骨前肌腱与(足母)长伸肌腱之间凹陷处。

  [局部解剖] 

  肌肉:

胫骨前肌腱、(足母)长伸肌腱。

  神经:

足背内侧皮神经分支、隐神经。

  血管:

足背静脉网。

  [类别] 经(金)穴。

《千金翼方》作肝经原穴。

《灵枢·卫气》:

“足厥阴之本,在

行间上五寸所。

  [功效] 疏肝理气,清泄下焦。

  [主治] 

  古代记述:

肝病、胁痛、身黄有微热,不嗜食,绕脐痛、疝痛、鼓胀、虚劳,遗精、遗尿、小便不利、阴暴痛、阴缩入腹引痛、腰痛、足厥冷、内踝肿痛、行步艰难,嗌干、喉肿。

  近人报道:

肝炎、黄疸、足痛。

  [方例] 

  绕脐痛:

水分、神阙、中封。

  鼓胀:

四满、中封。

  急性病毒性肝炎:

翳明、肝俞、中封。

  行步艰难:

足三里、中封。

  [刺灸法] 向足跟方向刺入0.3~0.5寸。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太冲

  LR3太冲Taichong

  [释名] 阴经原穴皆名“太”;“冲”指要冲,因其血气盛而名。

  [出处] 《灵枢·本输》。

  [位置] 足背第1~2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当行间后二寸。

  《灵枢·本输》:

“行间上二寸陷者之中也”;《针灸甲乙经》:

“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或曰一寸五分陷者中”。

  [局部解剖] 

  肌肉:

(足母)长伸肌腱外缘,第一骨间背侧肌、(足母)收肌斜头。

  神经:

腓深神经的跖背侧神经,深层为胫神经足底内侧神经。

  血管:

足背静脉网、第一跖背侧动脉。

  [类别] 输(土)穴,原穴。

  [功效] 平肝熄风、清热利胆、明目。

  [主治] 

  古代记述:

头痛、眩晕、目昏、目痒、目赤痛、迎风流泪、唇歪,喉痛、嗌干、咽喉气梗、胁痛、腹痛、疝痛、阴部痛、阴缩、癃闭、遗尿、淋病、惊癎、腹中雷鸣、呕逆不食、飧泄、胁下支满、少腹满、大便难、黄疸、腰痛、寒湿脚气痛、股膝肿痛、行步难移,产后汗出不止、漏下、月水不通,乳痈。

  近人报道:

肝炎,高血压,神经衰弱,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滞产、月经不调、乳腺炎、乳腺增生,肋间神经痛、近视、视力减退、青光眼、结膜炎、血小板减少症,面肌痉挛、手指震颤、震颤性麻痹,癔病。

  [方例] 

  乳痈:

复溜、太冲。

  经漏:

太冲、然谷。

  溏泄:

神阙、三阴交、太冲。

  行步难移:

太冲、丘墟。

  急性病毒性肝炎:

足三里、太冲透涌泉。

  行步艰难:

太冲、足三里、中封。

  虚劳浮肿:

肾俞(灸)、太冲(灸)。

  女人漏下不止:

三阴交、太冲。

  赤眼:

迎香、临泣、合谷、太冲。

  寒热痹痛:

合谷、太冲。

  [刺灸法] 直刺0.5~1寸,或透向涌泉。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行间

  LR2行间Xingjian

  [释名] 行,指通道;穴在两趾趾缝间,故名。

  [出处] 《灵枢·本输》。

  [位置] 足背第一、二趾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灵枢·本输》:

“足大指间也”,《针灸甲乙经》补充:

“动脉〔应手〕陷者中”;《针灸集成》:

“大指、次指合缝后五分”。

  [局部解剖] 

  神经:

腓深神经的跖背侧神经分为趾背神经的分歧处。

  血管:

足背静脉网,第一趾背侧动、静脉。

  [类别] 荥(火)穴。

  [功效] 清肝明目、熄风镇惊。

  [主治] 

  古代记述:

胁痛、腹胀、头晕、目眩、癫痫、不眠、口歪、咽喉气梗、咳逆、喉痹、疝痛、小便不利、茎中痛、遗溺、癃闭、消渴、嗜饮、目赤肿痛、呕逆、呕血、洞泄、腹痛、心下满,胸背痛,肝病、胁下苦满、小腹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小儿重舌、急慢惊风、膝肿腰痛、足趾肿痛。

  近人报道:

高血压,视力减退、结膜炎、青光眼、扁桃体炎,面肌痉挛、肋间神经痛,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睾丸炎,乳腺增生。

  [方例] 

  青光眼:

风池、合谷、行间。

  心痛:

阴郄、行间。

  肋间神经痛:

曲池、支沟、行间。

  消渴:

行间、涌泉。

  腰连脚痛:

环跳、风市、行间。

  [刺灸法] 针尖略向上斜刺0.5~1寸。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大敦

  LR1大敦Dadun

  [释名] 敦,厚的意思。

大而厚。

意指大趾末节的形状,似同圆盖之敦器(古代盛黍稷的青铜器,上下合成圆球形)。

  [出处] 《灵枢·本输》。

  [位置] 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1分处。

  《灵枢·本输》:

“足大指之端及三毛之中也”;《针灸甲乙经》作“去爪甲如韭叶及三毛中”;《针经摘英集》:

“在足大指外侧端”;即足大趾趾甲廓外侧角后旁1分凹陷处。

《针灸集成》:

“足大指爪甲根后四分,节前”则定于足大趾趾背,当趾甲根与趾关节之间,接近

丛毛(三毛)处。

如作灸治,可从此说。

  [局部解剖] 

  神经:

腓深神经的趾背神经。

  血管:

趾背动、静脉。

  [类别] 井(木)穴。

《灵枢·根结》:

“厥阴根于大敦。

  [功效] 疏肝治疝,理血,清神。

  [主治] 

  古代记述:

昏厥,卒疝暴痛、脐腹痛、腹胀,小腹中热、石淋、尿血、小便难、遗尿、遗精、阴肿痛、囊缩,阴挺、崩漏,胁下若满,眩冒、善寐、目不欲视、卒心痛、太息、哕噫、大便秘结、癫狂、痫、小儿惊风、痉、手足拘急、足肿。

  近人报道: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腹股沟斜疝、阴囊鞘膜积液、精索静脉曲张、附睾睾丸炎、滞产。

  [方例] 

  寒疝:

大敦、照海。

  小肠气痛:

长强、大敦。

  坚痃疝气:

期门、大敦。

  七疝:

太冲、大敦。

  五淋不得尿:

大敦、气门。

  小便赤如血:

关元、大敦。

  滞产:

大敦、至阴。

  疝:

灸大敦、三阴交。

  小肠气:

气海、归来、大敦。

  [刺灸法] 浅刺0.2~0.3寸或点刺出血。

常用艾条温灸5~10分钟或隔饼灸3~5壮。

《类经图翼》:

“孕妇产前产后皆不宜灸。

 

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

从外眼角开始(瞳子髎),上行到额角(颔厌、悬颅、悬厘、曲鬓;会头维、和髎、角孙),下耳后(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沿颈旁,行手少阳三焦经(经天容),至肩上退后,交出手少阳三焦经之后(会大椎,经肩井,会秉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

它的支脉:

从耳后进入耳中(会翳风),走耳前(听会、上关;会听宫、下关),至外眼角后;另一支脉:

从外眼角分出,下向大迎,会合手少阳三焦经至眼下;下边盖过颊车(下颌角),下行颈部,会合于缺盆(锁骨上窝)。

由此下向胸中,通过膈肌,络于肝,属于胆;沿胁里,出于气街(腹股沟动脉处)绕阴部毛际,横向进入髋关节部。

它的主干(直行脉):

从缺盆(锁骨上窝)下向腋下(渊液、辄筋;会天池),沿胸侧,过季胁(日月、京门;会章门),向下会合于髋关节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

由此向下,沿大腿外侧(风市、中渎),出膝外侧(膝阳关),下向腓骨头前(阳陵泉),直下到腓骨下段(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下出外踝之前(丘墟),沿足背进入第四趾外侧(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

它的支脉:

从足背分出,进入大趾趾缝间,沿第一、二跖骨间,出趾端,回转来通过爪甲,出于趾背毫毛部,接足厥阴肝经。

肝胆相照是一句非常有名的成语,也透露出肝、胆同一体的深厚关系,而胆其实更居于辅助肝机能的重要地位。

胆经是由头部绕往身体侧面,并达到脚尖的一条非常长的经脉。

胆经发生异常时,会出现眼睛带青、缺少活力、手腕、脚踝莫名的疼痛等症状。

食物方面比较偏好油腻的食品。

感情虽容易兴奋,却比较有耐心,做任何事能长期持续。

容易头痛,并有沿着经脉出现侧头部至脖子、腋下至侧腹、足外侧等部位疼痛有症状。

脸部皮肤没有光泽,缺乏元气。

怀疑胆经有异常时,可以压迫胸部第九肋骨前端的日月穴、或背部第十胸椎的胆俞穴,若出现僵硬、疼痛感,就可以断定胆经确实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