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在大自然地理的博物馆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8566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12在大自然地理的博物馆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512在大自然地理的博物馆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512在大自然地理的博物馆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512在大自然地理的博物馆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512在大自然地理的博物馆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12在大自然地理的博物馆里.docx

《512在大自然地理的博物馆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12在大自然地理的博物馆里.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12在大自然地理的博物馆里.docx

512在大自然地理的博物馆里

51-2在大自然地理的博物馆里.txt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你的手机比话费还便宜。

路漫漫其修远兮,不如我们打的吧。

1

大田的坡鹿

在海南岛西部东方县境内,有一片漫无边际的热带草原。

这是一个稀树干草原,只有在矮山和丘陵上,才有一些零散的常绿乔木,其余都是大大小小的灌木丛,以及各种各样的野草和花卉。

这里的条件藖不优厚,甚至显得有些荒凉,但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海南坡鹿,却在这里生活得很好。

解放初期,海南坡鹿约有300多头。

由于乱捕滥猎,幸存者已经不多了。

1976年,建立了大田自然保护区,面积2500多公顷。

保护区成立以后,经过人们的精心管理,坡鹿才由20多头发展到50多头。

海南坡鹿,与印度的泽鹿同属一个种。

但因地理条件不同,形成了一些固有的特点。

它体型较小,角干简单,成为泽鹿的海南亚种。

由于它生长在海南岛地区,所以就叫它海南坡鹿。

海南坡鹿的生活条件很差,它能够吃到一些什么东西呢?

它们吃的是草,嫩枝和幼芽,最好的要算鸡尖了。

鸡尖是海南岛的特产,也叫海南榄仁,在西部干旱草原上,是长得很好的落叶乔木,它的嫩叶坡鹿最爱吃。

坡鹿吃的是“粗茶淡饭”,却能长出高级的鹿茸。

它的肉、血、骨、皮熬的膏,都是强身健体的滋补品。

渔民们如果吃上一块鹿肉或鹿膏,再冷的天气也敢下海,比喝上几杯好酒还管用。

海南坡鹿的活动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

干热的季节,它们经常活动在水池边或林荫里,最热的时候也跑到池中洗澡;寒冷的冬天,它们就躲进灌木林里,或者钻入较深的草丛中。

但是,无论如何,它们也不到高山密林中去。

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坡鹿最爱自己的茸角,山上的树木和藤本植物,常常会把它们的角挂住。

有一次,一只坡鹿偶尔跑到高山上去,鹿角被树枝卡住,鹿就吊在树上不能动弹,结果活活的饿死了。

高大田保护区不远,就是高高的五指山,那里有茂密的热带森林。

可是,海南坡鹿从不到那个地方去,它愿意生活在干旱的草原,因而才有坡鹿这个名字。

坡鹿的嗅觉和听觉十分灵敏,离得很远它就能听到声响或嗅出气味来。

一次,人们想观察一下坡鹿睡觉的情景。

凌晨三点,雄鸡叫了,树木的轮廓刚刚能看清楚,人们就隐蔽在干涸的水塘里,谁也不许说话,好象打伏击一样。

不久,远处传来一声鹿叫,这是哨鹿的声音。

人们朝着发出声音的方向,慢慢地爬了过去,动作十分小心,尽量不发出一点声响。

可是,当爬到坡鹿宿营的地方时,它们早已无影无踪了,只留下一些刚拉下来的粪蛋。

坡鹿在一二公里以内,能够互相呼应。

有一年秋天,人们在夜幕中抬一头小鹿往保护站走,那小鹿发出了轻轻的呼唤声。

小鹿的妈妈听到了孩子的叫声,远远地跟着跑来,一直追到了保护站。

现在,为了便于观察坡鹿,保护区进行了局部围养试验。

就是把13头坡鹿,用铁丝网围在2000亩的范围内。

这样的做法,好象把坡鹿关起来了,但

2

并没有改变它们的生活条件。

坡鹿还是按着大自然的基调生息,竟然增殖了几头小鹿。

坡鹿的繁殖期间是在2月到5月,这时公鹿毛色变黑,颈部变粗,脾气急燥好斗。

公鹿常常为了争夺配偶而打架,有时打得鼻青脸肿,弄得两败俱伤。

此后不久,公鹿的老角脱落,新的茸角长出,它们就隐蔽独居,尽量不叫人看见了。

经过局部圈养的坡鹿,性情更加温顺了,它知道人们对它没有恶意,也就不再怕人了。

大田保护区紧靠一条公路,来往的车辆很多,人们可以从车窗中看到坡鹿,有时还可以来到草原上,观赏这些美丽的动物呢!

3

南湾的猕猴

在海南岛东南角上的陵水县境内,有一个三面临海,一面连着陆地的南湾半岛,这就是全国闻名的猴岛。

这个富有热带风光的半岛,人们叫它猕猴的乐园,1976年建立为南湾自然保护区,对猕猴进行重点保护。

猴岛与陵水县的新村渔港相距不到200米,乘一只小船便可越过海湾来到岛上。

全岛面积将近1000公顷,长14公里,最宽处只有1公里,好象一条长蛇横卧在大海之中。

岛上虽然怪石嶙峋,但有椰子、芒果、荔枝、菠萝、杨桃、山蕉、山蔗、山桔等果树,因而成了1000多只猕猴的花果山。

南湾的猕猴经过人工驯养,能够和人亲近,听从指挥。

如果你来到岛上,可以看见猴群聚餐的有趣情景。

食场在半山腰上,那里地势平坦,石头较多,还配有石桌和石凳。

饲养员在给猴群开餐以前,先把稻谷和薯干摆在桌上,然后再撒在石头上或地面上,准备工作就绪以后,他就吹哨通知猴群了。

哨声一响,寂静的丛林,由远而近地喧闹起来。

满山遍野,枝干摇动,叽叽喳喳,一片叫声。

不多时,几十只猴子拖儿带女,连蹦带跳地来到食场。

一眨眼,石桌和石凳上站满了猴子,挤不下的就站在石头上,只有猴王还站在高处观望。

它身体特别强壮,目光炯炯有神,警惕地环顾四周,唯恐猴群受到伤害。

当它判定可以用餐时,便发出平安的叫声。

于是猴群活跃起来,抓耳挠腮,推推搡搡,边吃边闹,逗人发笑。

猴群先是拣食稻谷,把谷粒一颗颗地送进口里,咬得咯嘣咯嘣地响。

然后又争食地上的薯干,有时为争食还打起架来。

母猴领着小猴在边上吃,壮猴扶着老猴在桌上吃,它们孝顺父母和疼爱子女的精神,还真有点感人呢。

撒的东西吃光了,它们又把饲养员围上,有的翻弄他的背萝,有的掏他的口袋,有的拉扯他的手臂,有的跳在他的肩上做鬼脸。

猴群对饲养员亲热异常,伸出手来要东西吃,一点儿也不客气。

饲养员接待不了,就把薯干夹到树杈上,或者抛在草丛中。

这时,猴群又闹腾起来,有的在树上打秋千,有的在草丛中互相追逐,直到把薯干全部查出来吃掉才算了事。

这种食场不止一个,因为猴子分成几群,都在一个食场开餐,它们就会大打出手,那会闹个不可开交。

所以必须先给力量强的猴群开餐,等它们吃起来或吃饱了,再给弱小猴群开餐,这样就相安无事了。

看了猴群聚餐,你一定会问,这是怎样训练出来的?

原来,它们都生活在高山灌木丛中,一听到有人走动,呼啦一下子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在了解到它们的活动地点以后,就把猴群最爱吃的甘薯放在枝头或石头上,请它们来吃。

可是,猴子非常多疑,最初是不敢吃,经过多次试探,认为没有问题了,这才抢着吃掉。

长期采用这种办法来吸引猴群,它们也就慢慢习惯了。

后来,饲养员经常出现在它们的面前,开始猴群也怀疑他,后来知道他是送东西吃的,也就对他亲近起来了。

4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猴群和人的关系比较密切了,饲养员便开始用吹哨的办法召集猴群。

当然,开始是把猴群吓跑了,后来它们发现哨声一响就有东西吃,也就不太害怕了,甚至形成了条件反射。

就这样,在高山食场上,猴群和人已经很“团结”了。

以后又把食场逐步下移,每移一个地方,叫它们熟悉一段时间。

慢慢地,就把它们请下山了。

在山下,人们种了甘薯和果树,有好东西给它们吃,它们也就安居乐业了。

引猴下山并进行训练的过程,说起来倒很简单,但却花费了10多年的时间,没有长时间的“考验”,它们怎么能相信你呢!

猕猴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因为它和人有许多相近的地方,所以是医学上最理想的试验动物。

另外,猕猴也是著名的观赏动物,哪个动物园里也少不了它。

现在,南湾不仅是自然保护区,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了。

5

新港的水鹿

在广州的东北方向,有一座华南第一大水库,这就是新丰江水库了。

这个水库,有4。

8万多公顷水面,库区内外山峦起伏,林木茂盛,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在这里生活着许多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水鹿,可以说是水鹿之乡了。

在新丰江水库的东南角上,建立了新港自然保护区,面积900多公顷。

保护区的中心地带,是在大叶山上。

这里有浩瀚的林海,珍贵的树木,还有水鹿、苏门羚、穿山甲、箭猪、黄獐、果狸、蟒蛇、山龟、刺胸蛙、白鹇等珍贵动物。

水鹿,当然离不开水,它们经常到水边活动。

那么,这种水鹿有什么特色呢?

水鹿的样子很漂亮,毛色特别好看,深褐色的皮毛发着亮光,人们又叫它黑鹿。

水鹿特别爱清洁,它们要经常洗澡。

在水鹿居住的地方,河道里必定有个深潭,夏天炎热的时候,在这里就可以找到它们。

否则,它们就在深夜跑到水库里来,先在水边饮水,然后再下水洗澡。

水鹿的水性很好,称得上是游泳的能手呢。

根据这个习性,人们常常深夜驾舟,来到大叶山下观赏水鹿,有时还用电筒来照它们。

水鹿的两只眼睛,也象灯泡一样发亮,它们看到电筒的亮光,藖不马上逃跑,而是用心捉摸来者的意图,然后再采取行动。

水鹿也是群居的,但它的群很小,一般是一公一母,领着一只小幼鹿。

它们有固定的活动范围,有时候暂时离开还会再回来。

水鹿对住地的选择比较严格。

夏天,它要在大树下乘凉;冬天,它要在向阳处取暖。

但无论如何,它都要住在山脊上。

因为这里四通八达,四面八方都可以跑,这就安全多了。

在住地中,公鹿和母鹿不跟幼仔住在一起,它们把幼仔放在更安全的地方。

如果有什么危险,母鹿就想办法把敌害引开,这样就可以使幼仔不受伤害了。

水鹿觅食多在夜晚八九点钟以后,它们常常在月光下一群群地出来吃东西。

山上的嫩树叶、嫩草和野果它都吃。

大叶山上,野果很多,乌木的果实圆圆的挂满枝头,味道甜中带涩,水鹿特别爱吃。

水鹿还有泥浴的习惯,就象野猪喜欢泥浴一样。

在山脊有水渗透的地方,水鹿把脚踏进泥里,把泥巴慢慢地捣松,开辟出一个泥浴场。

水鹿经常倒在泥巴里,把全身糊上一层稀泥,这样可以防止蚊虫叮咬,也能治疗一下皮肤病。

水鹿也喜欢舔食盐碱土。

它常常沿着人走过的地方去寻找尿味,人尿浇过的草它也很爱吃,还用舌头舔食洒过人尿的泥土。

如果把人尿泡过的稻草放在路上,水鹿很快就会闻到并且把稻草吃掉。

根据水鹿的这种特性,保护区的管理人员,常常在山上比较潮湿的地方挖许多坑,坑里撒些盐巴,以供水鹿舔食。

新港保护区的同志发现,每个水鹿群各占一个山头,每座山头的水鹿中有一个鹿王。

鹿王的力气很大,长得高大雄伟,体重可达250公斤。

它管辖整个山头的鹿群,保护鹿群不受敌害的侵犯。

6

水鹿是用一种低沉的“啾—啾”声联系的,它们在1公里以外就能听到这种叫声,然后再互相联系,慢慢地走到一起。

如果是在繁殖季节,这种联系就会更加紧密,母鹿能够很快地找到公鹿。

母鹿在夏天怀孕,第二年春天产仔,经过200多天的时间,一头可爱的小水鹿就诞生了。

7

西沙群岛的白鲣鸟

祖国南疆的西沙群岛,神秘莫测,美丽富饶。

它百岛竞秀,长夏无冬,林木茂盛,鸟粪如山。

一个个岛屿,象一颗颗珍珠,撒在碧蓝的海面上,放射着奇异的光彩。

岛下的礁盘,奇形怪状,千姿百态,形成了一座座美丽的珊瑚洲。

在这令人神往的西沙群岛中,有一个举世闻名的东岛,面积1。

8平方公里,这里有数量众多的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白鲣鸟。

1980年9月,东岛划成了白鲣鸟自然保护区,由当地政府和驻军组成护鸟领导小组,采取有效措施造林护鸟。

如果你来到东岛,你会看到白皑皑的鸟群,它们象朵朵洁白的浪花,在大海的波涛上升沉;如果你走到近处,那体态轻盈的白鲣鸟,会向你点头致意,使你从心中喜爱这种海鸟。

由于人们尽力保护它,白鲣鸟已经由原来的3万多只,增殖到5万多只。

白鲣鸟属于鲣鸟科,体重1公斤左右,它的外形美观,两翼显得稍长。

除了两翅的端部呈灰褐色外,全身都是雪白雪白的,在阳光下闪耀着银光,人们就叫它“美丽的白衣天使”。

因为它的脚部是鲜红色的,所以又叫它红脚鲣鸟。

它面目可亲,逗人喜欢,“白衣天使”穿上了“红袜子”,更显得美丽无比了。

白鲣鸟过着有趣的海洋生活,它时而高飞蓝天,时而低回海面。

在大风大浪里,常见它们排成纵队,成波浪形的翱翔;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它们又紧贴着海面,轻快地飞舞。

由于它们的蹼很发达,成了游泳的能手,可以在大海的波峰涛谷中畅游。

白鲣鸟以鱼为食。

它的嘴呈圆锥形,嘴壳坚硬,喉肌松软,能把捉来的鱼,顺畅地吞下去。

当它们在空中飞行时,一旦发现海面上有鱼群活动,就急速地合上双翼,迅猛地钻入水中捕食,然后又飞回天空中去。

鸟群敏捷地一上一下,海水溅起朵朵浪花,这是一幅妙趣横生的鲣鸟捕食图,也是一幅动人心弦的海上风景画。

鲣鸟捕食时间,多半在日出的清晨、日落的黄昏和恬静的月夜,因而更富有诗情画意了。

白鲣鸟的活动很有规律,渔民能从它的飞行路线和时间中,辨别出天气的变化,认出航行的方向,因而亲切地称它导航鸟。

白鲣鸟在石滩或灌木丛中筑巢,有时一棵树上筑有四五个巢。

它的巢,用树枝和海草搭成,大而简朴。

筑巢时,雌雄鸟一齐动手,雄鸟搬运材料,雌鸟进行营造。

有时也沿用旧巢,稍微修理一下,就可以产卵了。

在繁殖期间,白鲣鸟只产一二个卵。

卵是椭圆形的,表面很粗糙,大小如鸡蛋。

雏鸟出壳后,亲鸟对它特别爱抚,在它未独立生活之前,亲鸟很少离巢远走。

亲鸟不用捕获的鱼直接喂雏鸟,而是用胃中反刍的精细食物来喂哺。

白鲣鸟不怕人,但怕军舰鸟。

军舰鸟也是热带的海鸟,白天在海面上疾飞,晚上宿在岸边的丛林里。

它有尖利的钩状长嘴,是海上的一种猛禽,遇上白鲣鸟等,就要强行捕食,渔民叫它强盗鸟。

但它经过驯化,也可以当信

8

鸽用,所以人们也不捕杀它,以保持鸟类的生态平衡。

白鲣鸟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也特别多,如银毛树、抗风桐、木瓜树、琵琶树,以及剑麻、青藤等等。

这里有高等植物200多种,其中有40多种是从大陆带到海岛上种植的。

白鲣鸟常常栖于灌木丛中,或者嬉游于岩滩之间。

因为它的脚比较短小,行走时有点笨拙蹒跚。

但它的叫声委婉悠扬,好象是在呼唤“导航去—导航去!

”渔民听到白鲣鸟的叫声,就满怀信心地出海捕鱼去了……

9

宣城的扬子鳄

在安徽省宣城县的夏家渡,有一著名的扬子鳄研究中心,它也是扬子鳄自然保护区的核心。

此外,还有宣城、泾县、南陵几个扬子鳄较多的地方,也都设立了保护点。

夏家渡,在宣城县西南5公里的地方。

它三面环山,一面靠着国营林场。

山上松林挺拔,竹林青翠,林场的苗木郁郁葱葱,是个环境幽雅的好地方。

研究中心的左边,有一个直径30米的大鳄鱼池。

池中心是个圆形土台,土台四壁用大石片砌成。

圆池下方有两个扇形水池,中间有水道相通。

再往下还有山泉、草地、塘坝、洞穴,是饲养扬子鳄的理想场地。

当你来到这个研究中心时,你就可以尽情地观赏扬子鳄了。

扬子鳄,古代叫鼍,当地群众叫它土龙。

它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的宣城、泾县、南陵、广德、郎溪一带,是世界上稀有的濒危动物之一。

扬子鳄的模样,很象放大了的蜥蜴。

它身上密布鳞甲,前肢五指没有蹼,后肢四指有蹼,成年鳄全身长2米左右。

扬子鳄的头部十分突出,两眼炯炯有神,嘴巴伸向前方,扁平而又坚硬。

在阳光的照射下,它的鳞片熠熠发光,俨然有一副龙的模样,看起来威风凛凛。

扬子鳄和恐龙是同时代的动物,距今已有两亿年的发展史了。

在中生代白垩纪末期,地球生物界遭到一场大浩劫,不可一世的恐龙大家族灭绝了,退出了生物演化的历史舞台。

但是,扬子鳄却幸存下来,成了动物的活化石。

这是为什么呢?

专家们研究证明,这是因为扬子鳄有长时间不食不动的本领,所以消耗的能量很小。

冬眠的扬子鳄半年左右不吃东西,夏天三四个月不吃食也能活下去。

它的新陈代谢极其缓慢,却使它渡过了一场劫难。

扬子鳄原来栖息在长江下游的湖泊、沟塘和沼泽地带,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扬子鳄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近年来只有皖南丘陵地区才有,数量也不足500条了。

它是地球上幸存下来的两种淡水鳄之一,联合国已将它列为濒危物种,我国也把它列为一类保护动物。

扬子鳄属于穴居的变温动物,它的体温和新陈代谢随气温而变化。

当温度在17℃左右时,它就要冬眠了;当温度超过19℃时,它才慢慢地苏醒过来。

夏家渡一带,气温适宜,雨量充足。

藖且雨水集中在夏季,使河蚌、田螺和鱼虾等食料大量繁衍起来,是扬子鳄生长的良好场地。

如果你来到扬子鳄自然保护区,你会看到它在田埂上打的洞穴;看到它在池塘边横着的树枝上乘凉;看到它在岸上隐蔽的地方生蛋,或者在水中捉鱼吃虾等等。

扬子鳄的洞穴很有趣,它有两个口,一个是门,一个是通气孔。

洞有几米深,还分许多岔。

幼鳄和妈妈住在一起,到了成年就分居;雌鳄和雄鳄是不住在一起的。

扬子鳄发情交配以后,就开始产卵了。

产卵之前,先在选好的地面上铺些干草,然后下一层蛋,上面再盖一层土。

它接连下几层蛋,共有二三十个,地面上鼓出一个大包,很容易发现它。

扬子鳄的卵,和鸭蛋一样大小,它不用孵卵,过一段时间小鳄就自己出

10

世了。

人们爱吃它的蛋,有时放在盐水里腌,奇妙的是小鳄不怕盐水,它照样咬破蛋皮跑出来。

扬子鳄吃鱼,先把鱼叼住,然后就摇头摆尾,用力地吞下去。

这种古老的动物,至今不会嚼碎食物,因为它满口都是圆柱形的牙齿。

它的胃倒很厉害,里面有碎石和砂砾,不管吞下什么东西,都能磨碎消化掉。

扬子鳄爱打洞,常常造成堤坝漏水,所以当地群众很讨厌它。

它给人的印象也不好,当人们形容虚假的现象时,都说这是鳄鱼的眼泪。

其实,扬子鳄性情温和,吃饱了就睡,任你怎样翻动它,它都毫无反应。

它既不食家畜,也无害人的本领,所以不是“洪水猛兽”。

至于鳄鱼的眼泪,那是它的盐腺体排出的盐分,藖不是假惺惺的要吃人。

除了扬子鳄之外,海龟、海鸟都有这种生理现象。

所以,在保护这种珍稀动物的同时,还得为它恢复名誉呢!

11

皇藏峪的银杏

皇藏峪,在安徽省萧县东南20公里的山地中,这里是石灰岩残余的低山丘陵,海拔在300米以下。

在这东北走向的丘峪中,有许多名胜古迹,还有比较完整的暖温带森林,因而建立了皇藏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有2000多公顷。

皇藏峪,多么奇怪的名字。

相传在楚汉战争的时候,刘邦在一次搏斗中打了败仗,退到了萧县东南的深峪中。

因为这里藏过皇帝,后人就取了一个美妙的名字——皇藏峪。

皇藏峪原名黄桑峪,因为这里有茂密的黄桑林而得名。

它东、南、西三面环山,只有北面入口处,以瑞云寺为中心,形成一个山坳。

瑞云寺附近,峪深林密,古木参天。

它上有仙人桥、洗钵池,下有仙人床、南天门、快活十八步、镇龙桥等风景名胜,是镶嵌在淮北平原上的一颗明珠。

每当春暖花开时节,来往游人络绎不绝。

如果你从皇藏峪北部入口,进入环境幽雅的深峪,一眼便可看到古刹瑞云寺。

这座寺院始建于西晋,距今已有1500多年了。

从外观上看,它象一座城堡。

寺院顺山势建造,背靠悬崖,面临深渊,地势险峻。

院落是三进三阶式,共有99间房屋。

楼殿结构严谨,造型古雅奇特。

殿前两侧,有两株银杏和古柏,已经1300多岁;后殿庭院内有一棵桂花树,也已是800岁的高龄,至今仍然芬芳吐艳。

从瑞云寺出来,峭壁上有一个天然岩洞,名字叫皇藏洞,相传刘邦也在这里躲藏过。

洞的右下方,有个剑形的拔剑泉,泉水清澈甘甜,四时不断。

传说刘邦在此避难时,舌干口渴,挥剑刺入石缝,拔剑即成此泉。

在皇藏峪北侧申陈村山冲里,还有一座天门寺,它建于14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

寺的周围古木森森,庙内有房屋20多间。

大殿中塑有释迦牟尼像,两侧塑有十八罗汉。

在寺院中,又有一株罕见的古银杏,树高35米,胸径1。

7米,树龄1400多岁,称得上银杏之王了。

其实,这株银杏只不过是“中年”,山东莒县定林寺的古银杏,实际年龄已有3000多岁了。

北京的大觉寺、潭柘寺、北安河金山,以及庐山的黄龙寺、青城山的天师洞等地,还有许多古银杏呢。

你也许会问,我国的古银杏为什么这么多呢?

原来,银杏是一种古老的活化石植物。

在两亿年前,地球上欧亚大陆广泛生长着银杏,后来大冰川出现了,大部分地区的银杏成了化石。

唯独我国还保存一部分银杏树,它们一直繁衍到今天,成了研究古代裸子植物形态的活材料。

银杏是一种特殊风格的树,它的枝叶含有抗虫毒素,能防止虫害,永葆青春长在。

银杏一般是雌雄异株,雄球花呈穗状,雌球花数个簇生。

种子成熟时橙黄如杏,人们也叫它白果,所以银杏也有白果树之称。

皇藏峪自然保护区,不仅有银杏,侧柏、腊梅、桂花等古树,还有大叶朴、黄栌、元宝槭、黄桑等珍贵树种,以及暖温带的主要树种拴皮栎、蒙古桑、鳈栎、鳈树、青檀、黄檀、山槐、黄连木等140多种。

12

皇藏峪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群落,大多数属于华北植物区系,也混生有不少北亚热带的植物种类,这块古老而美丽的绿地,将成为淮北大平原绿化的一个典范。

这种高龄的稀有的银杏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13

莽山的穗花杉

一般的动植物,都没有国籍,它们四海为家,不受行政区域的限制。

然而,我们的祖国疆域辽阔,许多动植物就象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手心一样,一直没有超出国界;它们又象赤诚的儿女一样,不肯离开故土到他乡安身。

于是,它们就成了我国特有的物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穗花杉就是其中之一。

穗花杉是一种常绿灌木或乔木,可以长到7米多高。

因为它的雄球花排列成穗状,枝叶有点象杉,所以叫穗花杉。

每当秋季到来,它那卵圆形鲜红色的种子,颗颗下垂,在碧绿的枝叶映衬下,显得分外耀眼。

这种美丽的树木,主要分布在江西北部、湖北西部、四川东南部、贵州东北部,以及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它们生长在海拔200米至1000米的阴湿溪谷中。

虽然它分布较广泛,但它“生儿育女”的能力不强,所以没有成片的森林,只有零散的分布。

这种珍贵的观赏树木,目前的数量已经很少了。

在穗花杉的家族中有三姊妹。

除了上面说的穗花杉,还有台湾穗花杉和云南穗花杉。

台湾穗花杉,产于台湾南部的山区中,散生在阴湿的阔叶林内或沟谷中,它的个头排行老二,高度可达10米。

云南穗花杉,产于云南东南部的石灰岩山地中,还常常形成小片的纯林。

这种穗花杉个头最大,高度可达15米。

但数量极为稀秒,国家已经把它列为二级保护植物。

湖南也是穗花杉的产地之一,但你跑遍大部分林区,却很难找到它的踪迹。

原来,它只分布在莽山自然保护区。

莽山自然保护区,在湖南南部宜章县与广东交界的地方。

这里有一座绵延数百里的莽山,但在地图上却没有明显的标记,只在广东境内有“石坑崆”

的字样,这就是莽山的主峰了。

莽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特别茂盛,鲜花四季不绝,终年郁郁葱葱。

如果你沿着山间小道盘旋而上,在海拔五六百米的山坡,只见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古藤在林间缠绕,苔藓铺地而生。

就在这奇木荟萃的地方,你就可以找到穗花杉了。

莽山林区,素有江南林海之称。

过去,曾有许多植物学家来这里考察,对这里丰富的资源赞叹不已。

后来建立了伐木场,砍掉了1/3的天然林。

现在,为了保护这里的动植物资源,国家建立了莽山自然保护区,面积6600多公顷。

在莽山自然保护区中,有花植物达1300多种,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树木就有14种,穗花杉只是其中的一个。

有了自然保护区,穗花杉和其他许多珍贵植物和动物,都可以得到保护了。

莽山这块绿宝石,也一定会重放异彩。

14

索溪峪的水杉

在湖南西部慈利县境内,有一个山明水秀的地方,这就是索溪峪自然保护区了。

索溪峪在慈利县西北角上,距县城90多公里,它是澧水上游緶水的源头。

这里青山叠翠,碧水泻珠,云雾缭绕,林木葱郁,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风景区。

索溪峪山高林密,人迹罕至,为野生动植物的繁衍创造了理想的条件,成了一座生物资源宝库。

这里的树木就有540多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水杉这种活化石植物,是由我国植物学家王战先生,在四川万县的谋道溪首先发现的。

1946年2月他路过这里,看到路旁有3棵高大的奇树,最大的1株有35米高,胸径也有2。

5米。

它的树脚膨大,树冠是尖塔形,侧枝平伸,小枝下垂。

它的叶,在嫩枝上排成羽状2列,在老枝上则是两层4列。

新叶和老叶,都是黄绿色,看起来很美观。

它虽然是松杉一类的树,但到冬季就落叶了。

王战先生不知这是什么树,就将标本交给我国著名的裸子植物专家郑万钧教授鉴定.郑先生也叫不出名字来,只是101初步确定它是一个新种。

然后又和植物学界的老前辈胡先伢教授共同研究,藖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