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8508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教案.docx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教案.docx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教案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分析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与结局,认识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

2.了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认识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与近代中国的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巨变。

3.了解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总结其失败的教训,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的局限性,认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教学的主要内容:

自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逐渐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中,为了探索国家的出路,不同的积极力量都曾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但都无一例外的先后失败了。

从19世纪末到20实际初,在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历史条件下,一支新的政治力量——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了新的探索。

他们提出了建立资产积极共和国的方案,组织了革命党,发动武装起义,最终推翻了清王朝。

对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说: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这是孙中山领导的。

他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的。

经过北伐、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且从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取得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

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也是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大胜利。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这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的新的革命。

在建国以来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为全世界所瞩目。

百年巨变得出的结论是: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巨变。

就因为它是一场谋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顺应了时代的需要,具有无可辩驳的进步性。

它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然而,辛亥革命的胜利是有限的,它没有能够改

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革命,是历史前进的推动力量。

但革命的发生绝不是单凭少数几个人可以制造出来的,而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中外历史上无数次的革命证明,当统治者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人民再也无法照旧生活下去,也就是社会矛盾尖锐之时,革命就会不可避免的发生。

辛亥革命的发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一)民族危机的加深

《辛丑条约》签定后,列强采取“以华治华”政策,利用清政府作为其统治中国的工具。

随着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铁路、矿山控制权成为掠夺的重要目标。

1904-1905年,东北地区发生日俄战争,是两个列强争夺我国东北领土的战争,清政府将辽河以东划为战场,不顾国家主权和人民生命财产“局外中立”。

这期间,英国于1903-1904年发动了对中国西藏的侵略,强迫西藏地方政府签订《拉萨条约》,阴谋分裂中国领土,而沙俄也想出兵控制西藏,我国边疆危机又一次出现。

20世纪初,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一步扩张。

争相在华投资设厂,夺取修筑铁开路和开采矿山的权利。

时间

投资项目

投资情况

1894

在华企业投资

1.09亿美元

1914

在华企业投资

9.61亿美元

据估计:

1895-1914年,各国在中国设立的工矿企业130家,新设银行13家,铁路成为投资重点,到1914年,列强的铁路直接投资约2.92亿美元,筑成的铁路3772公里。

直接投资修筑了中东、胶济、滇越、南满、广九等铁路。

通过借款来控制中国的铁路。

1902年以前列强借给中国的铁路借款不过1800多万美元,1903-1914年间就达到20.5亿美元。

投资铁路不仅包括修路权,而且还包括对铁路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甚至囊括了对铁路沿线矿产的开采权。

日本《朝日新闻》:

“铁路所布,即权利所及。

凡其他之权,商权、矿权、交通权,左之右之,存之亡之,操纵于铁路两轨,莫敢谁何。

故夫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死生存亡系之。

有铁路权,即有一切之权;有一切权,则凡其地官吏,皆我颐之奴,其地之民,皆我刀俎之肉”。

在矿山方面,到1913年,列强在中国所设立的采矿企业32家,设立资本4996.9万元。

到清朝灭亡之时,列强控制了中国全部铁矿的开采,控制了每矿机器开采量的90%以上。

(二)清政府的新政与统治危机

辛亥革命酝酿之际,正是清政府处于内交外困之时。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甘当洋人的朝廷。

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

此后,陆续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新设了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裁撤绿营,建立新军;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颁布了新的学制,还下令从1906年起正式废除科举考试。

新政只是洋务运动的延续和发展。

慈禧太后强调要“严祛新旧之名,浑融中外之迹”,强调新政的原则是“三纲五常”。

这说明,新政并没有脱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旧貌,因此很多人都认为“新政不新”。

当时有报纸评论道:

“新政”是“以貌不以心新,以浮不以实新,以外不以内新,以伪不以真始”,各种不满日益增多。

当时的国内,一方面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清武装起义开始发展,另一方面,日俄争夺东北的战争结局的胜利让一些官僚和资产阶级上层人士认为,日本胜利的结局表明了立宪国对专制国的胜利。

他们把立宪看作是能阻止革命的法宝,一时之间,要求立宪的呼声越来越高。

迫于内外各种压力,清政府不得不于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并于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确定学习日本实现君主立宪的方案,还规定了9年的预备立宪期限。

但预备立宪没能挽救清王朝,相反却激化了矛盾,加重了危机。

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延续其统治。

在行时所迫之下不得不成立的责任内阁里,13名大臣中满族就有9人,其中皇族的所作所为,不仅使立宪派大失所望,也使统治集团内部因满汉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尖锐而分崩离析。

武昌起义后,立宪派和一部分官僚转向共和革命,这是重要的元素。

辛亥革命前夜,整个社会经济也到了崩溃的边缘。

《辛丑条约》规定的4.5亿两战争赔款,加上利息,清政府每年需偿还2200余万两。

还有外债的偿还,新政开支,使得财政开支剧长。

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清政府把大量赔款,外债偿还的负担分摊到各省,扩大了中央与地方间的矛盾。

各种巧立明目的新税层出不穷,致使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梁启超有篇文章写道:

中国亡征千万,而其病已中于膏肓,且其祸已迫于眉睫者,则国民生计之困苦是已。

盖就国家一方面论之,万事皆有可补救,而独至举国资本涸竭,驯至演成国家破产之悲剧,则无复可补救。

所谓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也。

就个人一方面论之,万事皆可忍受,而独至饥寒迫于肌肤,死期在旦夕,则无复可忍受。

所谓铤而走险,急何能择,虽有良善,未有不穷而思滥者也。

呜呼,今日中国之现象当之矣。

(三)人民群众的反抗与社会矛盾的尖锐

20世纪头十年,伴随着新政,预备立宪的进行,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被统治者也无法照旧生活下去了,革命成了历史不得不做出的必然选择。

20世纪初,一个轰轰烈烈的收回铁路,矿山权利的运动开展起来。

湖南湖北广东三省绅商要求收回粤汉铁路主权的斗争,是全国收回路权斗争的发端。

接着,浙江江苏人民要求商办苏杭甬铁路的斗争进入高潮。

与收回路权斗争遥相呼应,收回矿权的斗争于1905年以后也日益高涨起来,斗争首先发生在山西。

新政大大增加了财政之处,清政府将各种新政费用转嫁到人民身上,各种捐税,摊派多如牛毛。

加上官吏豪绅借此谋私勒索,使下层民众不仅得不到好处,反而加重了负担,各种抗捐抗税的民变风起云涌。

据不完全统计,1905年为103次,1906年199次,1907年188次,1908年112次,1909年149次,1910年则达到266次。

参加这些斗争的主要是农民和城镇下层群众,他们有的以罢市,抗交捐税为斗争手段,有的还发展成武装暴动。

1910年山东莱阳人民的抗捐税斗争就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在这次斗争中,群众冲进县衙,提出免杂捐,清查积谷,革除劣绅和不许巡警出城鱼肉乡里等要求,官府不仅拒绝还派兵前来镇压。

愤怒的群众聚集起来,与官兵发生冲突。

在这一斗争中被杀的乡民千余人。

除此之外,遍布各地的抢米风潮也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清朝末年,由于政府搜刮,地主盘剥,天灾等因,人民颠沛流离,为求生存,被迫聚众抢米和吃大户。

据统计,辛亥革命前10年,由于抢米导致的风潮在150次以上,单1910年就发生了50余起,遍及南北各省,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10年长沙的抢米风潮。

1909年湖南等地遭水灾,长沙等地则遭受旱灾,此时奸商却不断运米出湖南,导致长沙米价飞涨,百姓困苦无法生活。

1910年4月,长沙饥民要求减价su粟米,巡抚调兵镇压,打死数十人。

激愤的群众捣毁米店,举行罢市,还放火烧毁了巡抚衙门。

群众暴动尽管很快被镇压下去,但是却引起举国振动,使人们对清政府的痛恨进一步加深了。

民众斗争表达了人民对清王朝的不满和愤怒,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创造了客观的社会环境和群众基础。

孙中山曾满怀信心的说:

“全国革命的时机现已成熟。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历史进入20世纪初年,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出现了一支引人注目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这个群体的出现主要有两个途径:

兴办学堂,奖励留学。

新学堂于1901年后陆续开设,1904年清政府进行学制改革,颁布《卯学制》,建立了从小学,中学到高等学堂的新学制体系。

到1910年,全国兴办的各类学堂42444所,1911年增至52500所。

从1898年开始,湖北加工素浙江直隶等省开始派学生到日本学习,有六七十人。

20世纪初留日学生迅速增加,1903年达1300余人。

1905-1906年间增至8000余人。

此外,还有部分青年留学欧美。

这些人接收了西方教育,因而具有了与封建士大夫完全不同的特点。

他们观察世界的世界观是进化观,在价值取向上,他们以美,法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作为自己追求的最高目标,许多人以孟德斯鸠,卢梭,罗伯斯皮尔,华盛顿自许,以国家大事为己任。

他们的眼界比较开阔,对中国的贫穷落后,民族危机存有深刻的体会,对前途充满信心,他们之中大多数人社会地位较低,因此,显示生活中的一切,更容易激起他们的愤慨和不满。

正因为有这些特点,使他们成为中国民主革命中首先觉悟的成分。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孙中山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毛泽东说,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从孙中山开始的。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在广东象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名文,字帝豪。

贫寒的家庭,使他从小备尝艰辛,从而对农民的痛苦充满了同情。

10岁时入私塾读书,1878年12岁时被哥哥孙眉接到檀香山,入意奥兰尼书院读书,开始接收资本主义教育。

这些教育,使他朦胧产生一种新的社会理想。

他回忆说:

忆吾幼年,从学村塾,仅识之无。

不数年得至檀香山,就傅西学,见其教法之善,远胜吾乡。

故每课暇,辄与回国同学数人互谈衷曲,而改良祖国,拯救同胞之愿,于是乎生。

当时所怀,一若必使我国人人皆免苦难,皆享福乐而后快“。

但怎样才能改良祖国?

孙中山还没有答案。

在檀香山,因为表现出倾向基督教,引起哥哥不满,将其送回国内。

1884年,他到香港求学,1886年开始学医。

民族危机的加深,使孙中山逐渐产生反清革命思想。

他与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常在一起谈论革命,当时虽然有革命思想,但毕竟只是“革命言论之时代“,还不是实际从事革命。

随着国内维新改良思潮的发展,孙中山与维新人物也时有接触,在这种情况暇,1894年2月,孙中山些了一封《上李鸿章书》,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力“,”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也就是要改良教育制度,选拔人才,发展农业生产力,改良耕作方法,提倡农业科学,采用机器生产,振兴交通运输事业,扩大国内商品市场。

孙中山说,这几条是”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上书些成后,孙中山与同乡陆皓东到上海,找郑观应(同乡)介绍给李鸿章的两位幕僚,6月到天津投书,当时中日战争正在进行,李鸿章正在芦台督师,得到上书,冷冷回答乐一句,打仗完乐以后再见吧◎!

这对孙中山来说,是一盆冷水。

孙回到上海,知道改良的禄走不通,决定采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阻止兴中会,最初入会者20余人,在入会秘密誓词里,明确提出了“驱除鞑虏,回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目标。

次年春天,到香港成立香港中兴会。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20实际初期,新兴知识分子创办报刊,翻译西方社会科学书记,倡言革命,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发展。

1903年,章炳麟,些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对康有为保皇立宪主张进行全面系统的批判。

针对改良派攻击革命将招致留学牺牲的观点,章炳麟从历史上论证,人民要争得政治上的权利,留学革命是不可避免的。

他说“人心之智慧,自竞争而后发生。

今日之明智,不必恃他事以开之,而但恃革命以开之。

”革命是开启民智的良药。

他驳斥了“革命只会引起社会紊乱”的观点,说明,说明革命不只是破坏,也是建设: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

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革命非天雄大黄之猛剂,而实补泻兼备之良药矣”,文章旁征博引,笔锋犀利,在当时产生巨大影响。

邹容泻了《革命军》,约两万字,以四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为指导思想,阐述了反对封建专制,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之处“革命”是对上下古今,宗教,道德,政治,学术,以及日常事务存善去恶,存美祛丑,存良善而除腐败的过程。

《猛回头》《警示钟》是陈天华的代表作。

在这两部书中,他揭露了帝国主义罪行及清王朝的走狗本质。

描述了祖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境况,指出:

“于今好比火线相连,只要一处防火,就四处响应,遍中国二十二行省,都如天崩地拆一般,没有一块干净土了。

”他强调,帝国主义“把我们十八省都划在那各国的视力圈内,丝毫也不准我们自由”,“须知这瓜分之祸,不但是亡国罢了,一定还要灭种“,指出了中华民族危机的极端严重性。

他还进一步揭露帝国主义的保全主义门户开放是用文明手段进行无形瓜分,指出它比野蛮手段和有形瓜分更为引线毒辣和巧妙。

他无情揭露清政府的卖国嘴脸,将其斥为外国侵略者的守土长官,奴隶总管,清政府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对于这样的政府,他号召人民奋起革命,推翻清政府这个洋人的朝廷。

陈天华的文字一字一泪,学生读之“如同着迷“,兵士读之即奉为至宝,散至民间,则用为歌本,遍行歌唱,其效力之大,不可言喻。

这两本著作成为宣传民主革命的锐利武器。

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在各地建立,从1904年开始,出现了十多个革命团体,其中重要的有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等、这些革命团体的成立,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及革命运动的开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组织力量,也成为全国统一革命团体的创建及革命高潮的到来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

民族,民权,民生,后被称为三民主义,主要内容为:

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它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反满,推翻清政府,二是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三是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国内民族平等的进步思想。

1906年,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提出:

“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种族的人,便要排斥他”,这一思想后来就发展称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意思。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把排满与反对君主专制结合起来,把推翻清政府与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结合起来,指明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斗争目标,在当时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

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暇,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是阻碍国家独立的主要危险。

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必须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但在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中,却没有正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幻想在不触动帝国主义在华权益的条件暇建立民国,这一局限必将影戏轩昂整个革命的进程和结局。

民权主义。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专职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也是纲领的核心。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指明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的是结束封建专制制度,代之以民主共和国,这代表了当时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历史的巨大进步,但是民权主义也使有局限的。

孙中山一方面注意到要使人民民享有民权,另一方面又对人民能否享有民权表示怀疑。

在他的制度设计中,无论是军政时期,约法时期,都包含了要由“先知先觉”者掌握治权,以教育启发“后知后觉不知不觉”者的思想。

这样,在实践中,就很容易使人民的主权落空。

这种严重轻视和脱离人民群众的倾向使孙中山及其革命党人的民主革命实践难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与支持。

民生主义。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

孙中山主张讨论一种一劳永逸的办法,既使中国富强,又避免产生贫富悬殊现象,避免社会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他看到了乔治理论——单一税学说:

通过向土地征收单一的地价税,使地租转交给国家,通过这种办法,限制以致取消土地私有权,从而达到土地国有。

可资本主义社会贫富悬殊现象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孙中山还看不到这一点,只想利用土地国有来避免社会革命,从现实看,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在当时的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度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占中国最大多数人口的是农民,他们的要求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分得土地,二孙中山讲的主要是城市土地问题,主要是针对香港上海等地,二不是广大农村的封建土地制度,所以平均地权并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封建土地制度,这也决定了他们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无法动员广大的农民。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系统完整与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力图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追求民族独立及民主的良好愿望。

它坚决与改良派的君主立宪思想划清了界限,明确提出了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目标,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均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论战

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革命形式日益成熟的时候,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坚持走改良道路,反对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

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革命和改良这两种方式,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

两党论战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民主革命的对象,任务,方法,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当主要是围绕着同盟会提出的三民主义纲领展开的。

要不要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康有为一位满洲种族出生于夏禹,提倡满汉一体,没有推翻的必要,只要监督改良就可以了,而革命派则驳斥列举大量事实指出清政府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存在。

他们揭露清政府专制统治已经极端腐朽,与外国签订大大小小不平等条约,清王朝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中国前进道路必须铲除的重要障碍。

针对革命是否会导致内乱和瓜分的问题,革命派说进行革命,固然会有牺牲,但是不进行革命,中国人民就有可能免除痛苦和牺牲码?

相反,这样做恰恰意味着他们将长期地遭受难堪的痛苦和作出更大的牺牲,人们在革命过程中付出的奴隶,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

他们还指出,破坏只是革命的手段,建设才是革命的最终目的。

要不要实行共和政体?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反对实行民主共和政体,主张君主立宪。

他们认为中国民智未开,人民缺乏自治能力,因此不能实行民主共和。

他们甚至主张:

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不如开门专制,尤其当清朝廷宣布预备立宪后,梁启超等甚至认为政治革命已无存在的楼里有了。

革命派对上述观点一一进行驳斥,强调建立共和政体是世界大势所趋,中华民族有能力施行它,并认为只有革命才是开启民智的良药。

革命派一针见血的指出,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只是一场以立宪为表。

,中央集权为里,的骗局。

要不要社会革命?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反对土地国有,反对平均地权,他们认为中国社会经济组织优良,土地问题不是中国最重要的问题,不存在社会革命的可能,还攻击社会革命会煽动乞丐流氓,会危害国本,会导致中国社会的大动乱。

革命派强调社会问题在欧美国家已经是积重难返,在中国也迟早会发生。

他们说,中国贫富之分虽然不如欧美那样悬隔,但也存在这地主强权,地权不平的现象,因而有进行社会革命的必要。

革命与改良的大辩论是辛亥革命前一场重要的思想争论,革命派论证了革命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划清了革命和改良的界限,使三民主义思想在知识阶层中得到广泛的传播,论战的结果是革命派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但是这场论战也暴露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思想方面的很多弱点,如对“革命是否会招致帝国主义干涉”问题不敢作出理直气壮的回答。

他们所说的国民,主要指的还是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而不是广大劳动群众。

对平均地权,他们强调的是幻想有一种善良之制使富人和穷人最后都变富有,表明他们并不向从根本上解决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问题,这些理论和知识的局限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辛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

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两年半”,这首民谣形象反映了1911年清朝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革命有在全国范围内爆发的趋势。

这一年,清政府拒绝立宪派的请愿要求,出台皇族内阁,镇压保路运动和各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清政府的倒行逆施使封建统治者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更为尖锐,大部分立宪派人对清政府开始绝望,清朝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也达到了极为紧张的程度。

正式在这历史背景下,武昌起义终于获得胜利,腐朽的清王朝瞬间崩塌,以孙中哦女声嘎河南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成立南京临时政府,创建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伟大转折。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一)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

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不仅提出了革命纲领,而且从事实际的革命活动,他们先后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

这些起义虽然相继失败,但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举行的广州起义。

是日,黄兴率敢死队120余人在广州举行起义,革命党人大部牺牲。

七十二烈士的遗骸被葬于黄花岗,故是役史称“黄花岗起义”。

1911年的广州起义和四川保路风潮,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争意志,湖北革命党人决定利用这个大好时机,在武汉发动起义。

(二)武昌首义与各地响应

由于革命形势已经成熟,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晚,驻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

起义军一夜之间就占领武昌,取得首义的胜利。

革命军在3天之内就光复了武汉三镇,成立了湖北军政府。

为什么过去的武装起义都失败了?

而武昌起义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