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岩石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88294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大岩石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三大岩石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三大岩石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三大岩石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三大岩石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大岩石资料.docx

《三大岩石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大岩石资料.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大岩石资料.docx

三大岩石资料

岩浆岩(火成岩)

地球内部呈熔融状态的岩浆喷出地表面,或者上升到接近于地表的不同深度的地壳中,冷却、固化后形成的岩石,称为岩浆岩,又称火成岩。

岩浆是地壳深处和上地幔富含挥发成分的复杂的硅酸盐与金属硫化物、氧化物的熔融体,其中含有挥发性成分(SO2、SO3、H2O、S、F、Cl等)。

另外,岩浆中也含有地壳中的各种元素。

一般认为,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来源。

岩浆根据其化学成分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超基性岩浆,此种岩浆含SiO2很少,一般小于

40%,含铁、镁多,含挥发成分少,色暗;基性岩浆,或称玄武岩岩浆,含SQ252-40%,含铁、镁亦较多,但比超基性岩浆少,含挥发性成分较多,色暗;酸性岩浆,或称花岗岩岩浆,含SiO2大于65%含

铁、镁少,含钾、钠、铝多,并含有大量挥发成分,色浅。

岩浆的成分不是固定不变的,常在岩浆运动或凝固的过程中发生变化,也可以由于吸收周围岩石的成分而改变性质。

一、岩浆活动和岩浆岩的产状

由于岩浆的温度很高,又在高压的作用下,因此它的内压力很大,具有很大的物理—化学活性。

岩浆可以顺着地壳脆弱地带侵入上部或沿着构造裂隙喷出地表,这种岩浆沿着地壳上层压力减小的方向上升的活动称为岩浆活动或岩浆作用。

根据岩浆的活动情况,可以分为喷出活动和侵入活动两种。

岩浆岩的产状是指岩浆冷凝后所形成的岩体的形态、大小和围岩的关系,以及它形成时所处的构造环境而言。

(一)喷出活动和喷出岩体岩浆冲破上复岩层溢出或喷出地表,甚至喷至空中,这种活动称喷出活动,也叫火山喷发或火山作用。

火山喷发形成各种岩石并构成各种形式的火山。

由喷出活动所形成的岩石叫喷出岩,该岩体称为喷出岩体。

喷出岩体包括:

(1)岩盖:

喷出地表呈菌形的岩体。

(2)岩流:

岩浆沿着倾斜的地面流动,则形成岩流。

(3)岩钟:

浓而粘的岩浆由火山口溢出后,形成似钟状的岩体。

(二)侵入活动和侵入岩体岩浆由地壳深处上升,在地壳的不同部位凝固成岩石,这样的岩浆活动,称为侵入活动。

由侵入活动所形成的岩石叫侵入岩,该岩体称为侵入岩体。

侵入岩体由于其生成的环境不同,则表现在岩体的形状和构成岩石的性质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侵入岩体形成的深度不一,位于地壳深处的(一般在地下5公里至10-20公里的深处)称为深成侵入岩体;在地壳浅部(小于5公里)称浅成侵入岩体。

一般来说,深成侵入岩体规模大,浅成侵入岩体规模小。

这些侵入岩体原本埋在地下深处,由于地壳隆起,上复岩石被风化剥蚀而被揭露出来。

与侵入岩体相应的岩石分别称为深成侵入岩和浅成侵入岩。

深成侵入岩体包括:

(1)岩基:

岩体非常庞大,可连绵数十里或千里,形状很难推定。

岩体愈往深处体积愈大,与地壳深处相连。

(2)岩株:

岩株是较岩基为小的侵入岩体,其形状略成圆柱形,岩株往下很深与岩基相连。

浅成侵入岩体包括:

(1)岩墙(岩脉):

岩墙是狭长的侵入体,横穿围岩的层理或片理,似“墙状”,故称岩墙,或称岩脉。

(2)岩床:

岩体沿围岩的层面或片理,顺着岩层侵入,形成的层状岩体。

二、岩浆岩的结构

研究岩浆岩时,不只要知道它是由什么矿物成分组成的,而且要知道这些矿物在结晶时的物理化学条件怎样。

因为岩浆冷凝时的环境条件可影响组成岩石的矿物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以及彼此间的结合方式等等。

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和形状,以及矿物间结合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岩石特征,称为岩石的结构。

岩浆岩的结构,根据结晶程度可分为:

1.全晶质:

岩石中的矿物均为晶质的。

2.半晶质:

岩石中的矿物一部分为晶质的,一部分为非晶质的。

3.玻璃质:

岩石呈玻璃状,为非晶质。

根据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可分为:

1.等粒状:

岩石中矿物的颗粒大小比较一致,深成岩多为等粒状结构。

2.斑状:

岩石中矿物颗粒显著不等,大者称为斑晶,小者称为石基;如果石基为显晶质(肉眼可辨者)的,则称为似斑状结构。

斑状结构的形成,是由于岩浆在地球深处有一部分先结晶而形成斑晶,以后岩浆继续上升,由于冷却很快,岩浆来不及结晶或结晶得很小,从而形成石基。

斑状结构多产生在浅成侵入岩中。

根据矿物颗粒的绝对大小可分为:

1.显晶质结构:

岩石中结晶颗粒的矿物成分均可辨认,一般可分

为:

(1)粗粒结构:

颗粒直径大于5毫米。

(2)中粒结构:

颗粒直径为5-2毫米。

(3)细粒结构:

颗粒直径为2-0.2毫米

2.隐晶质结构:

岩石中的矿物颗粒,均不能识别出其矿物成分者,称为隐晶质结构。

三、岩浆岩的构造岩浆岩的构造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及其集合体在空间上的排列、配置、填充方式,亦即表示矿物集合体或矿物集合体之间的各种岩石特征。

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都是鉴定岩浆岩和重要特征。

岩浆岩的主要构造有:

1.块状构造(均一构造):

组成岩石的矿物在整块岩石中分布均匀,无定向排列,也无特殊聚集现象,为侵入岩特别是深成岩所具有的构造,如花岗岩等。

2.流纹状构造:

由不同矿物成分或不同颜色的玻璃质、隐晶质组成条纹或者其中拉长的气孔。

长条状的矿物沿着一定方向排列,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流动构造。

流纹表示当时熔岩流动的方向,这种构造仅出现在喷出岩中,流纹岩常具有这种构造。

3.气孔状构造:

岩浆喷出地面后由于压力突然降低,气体膨胀逸出,在岩石中形成了圆形、长条形、波浪形的空腔,在冷凝后保留下来的孔洞,称为气孔状构造。

气孔状构造是喷出岩所具有的特征。

有的岩石气孔极多,以至岩石呈泡沫状块体,称为泡沫构造。

这种岩石有时能在水中漂浮,称为浮岩。

4.杏仁状构造:

当气孔被后来的次生矿物如方解石、沸石、蛋白石所填充,形成“杏仁”状的外观,称为杏仁状构造。

四、岩浆岩的分类

自然界的岩浆岩有千百种之多,为了更好的研究和掌握它,就必须找出它们之间的一些存在规律,以便进行分类。

各种岩石的主要差异,在于其本身的化学成分及矿物成分的含量不同,这是岩石分类的基础。

而岩石的结构和构造是岩石生成环境的具体反映,因此它是岩石分类的重要因素。

根据矿物成分和硅酸(SiO2)的含量变化规律,将岩浆岩分为酸性岩(含SiO2大于65%、中性岩(含SiQ52-65%)、基性岩(含SQ240-52%)和超基性岩(含SiO2小于40%四类。

又按其生成环境的不同(结构、构造),再将各类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三种。

五、主要的岩浆岩

(一)超基性岩类

本类岩石几乎全部由铁镁矿物组成,占95%以上,如橄榄石和辉石,有时也见到一些角闪石和黑云母,因此,在化学成分上SiO2含量小于40%而FeOMgO却比较高,比重较大。

露出地表的少量超基性岩,也往往遭到风化,形成一些蛇纹石、滑石、绿泥石等次生矿物,改变了岩石的性质。

本类岩石最主要的有橄榄岩和辉岩(或称辉石岩)。

(1)橄榄岩:

主要由橄榄石和辉石组成的岩石,两者含量近似,各占50%左右,一般为暗绿色或黑绿色,全晶质粗粒或中粒结构、块状构造,易风化,常变为蛇纹岩。

(2)辉岩:

主要由辉石组成,也可以含有一些橄榄石、铁矿等。

辉石常形成粗大的晶体,橄榄石则很小,散嵌在辉石的晶体之间,颜色多呈褐色或绿褐色。

橄榄岩或辉岩类中的橄榄石,在肉眼观察下通常呈绿色,有时是褐色粒状晶体,辉石则为黑色。

(二)基性岩类

本类岩石SiQ含量比超基性岩中的含量增多,占40-52%而铁镁含量相对减少,所以在主要矿物中出现了浅色矿物斜长石,暗色矿物以辉石为主,浅色和暗色矿物含量近于相等。

(1)辉长岩:

辉长岩是深成岩,它主要由辉石和基性斜长石(钙斜长石)组成,另外也有一些橄榄石、角闪石和黑云母等次要矿物。

辉长岩中的斜长石常呈长薄片状,具有平整的解理面,有时可见聚片双晶的细线。

辉石常呈褐绿色,短柱粒状,有时可见象阶梯一样的解理面。

辉长岩为全晶质,中到粗粒的近等粒结构,块状构造,这是深成侵入岩所具有的特征,多呈岩株产出,也有呈岩床产出者,岩体较小。

(2)辉长辉绿岩:

基性岩类的浅成岩,也有称之为辉长玢岩的(具有斜长石斑晶者称玢岩;具有正长石斑晶者称斑岩)。

它的矿物成分和辉长岩的相同,颜色一般较深,其中矿物成分基本上能辨认,为斑状结构,斑晶为斜长石。

辉长辉绿岩多呈岩脉产出。

(3)玄武岩:

基性岩类的喷出岩,它的成分和辉长岩形似。

由于岩浆喷出地表之后,在常温常压下冷却快,结晶的条件不好,所以玄武岩经常是致密隐晶质、半晶质或斑状结构。

除斑状结构外,一般很难用肉眼辨认其中的矿物成分。

结晶的矿物常常可以看见一些呈细长条如针状的闪闪反光的斜长石,暗绿色的辉石和绿色的橄榄石。

很多玄武岩都有气孔构造,气孔的多少不定,有时气孔中填充一些方解石、玉髓、绿泥石或绿廉石等矿物,称为杏仁状构造。

玄武岩的颜色很深,多为黑、暗褐色。

玄武岩常常有大面积的分布,多呈岩流、岩钟和岩盖产出。

玄武岩是暗色矿物多的岩石,较容易分解,其分解程度因岩石的结构和构造而异。

致密的玄武岩风化极强烈,首先呈球状剥蚀,碎成破片,其破片往往呈红褐色的风化外皮。

粒状玄武岩较致密的玄武岩容易崩解或分解。

另外,多数的火山熔岩流一般是玄武岩质的岩石,这种岩石通常是多孔质的,由于含有铁镁物质,所以风化是迅速的。

(三)中性岩类(闪长岩—安山岩类)

本类岩石SiO2含量比基性岩有所增加,占52-65%,而铁镁的含量相对减少很多。

同时在本类岩石中出现了KO,所以其主要矿物中

浅色矿物更多了,浅色矿物中主要是含CaO和NaO的中性斜长石。

暗色矿物中角闪石占主要地位,次要矿物有辉石、黑云母,如岩石SiO2含量增加,可出现少量石英和少量正长石。

(1)闪长岩:

闪长岩是中性岩的深成岩,主要由斜长石(70%左右)和角闪石(30%)左右组成,其次含有一些辉石、黑云母及磷灰石等。

正长石和石英常可以少量出现。

闪长岩颜色多为灰色、淡灰绿色,具有全晶质中粒或粗粒结构,块状构造。

在岩石中,斜长石常呈长条薄板状,新鲜的岩石上常可见平整玻璃光泽较强的解理面,有时甚至可见到平行而密集的聚片双晶条纹。

角闪石则经常以它的长柱状晶体区别于辉石。

岩石中含有约10%的石英者,称为石英闪长岩,如含有黑云母较多者则称黑云母闪长岩。

闪长岩常常呈岩株、岩盖或岩脉等形态产出。

闪长岩风化后形成的土壤,根据母岩含有石英的有无,所生成的土壤的性质也不同。

石英闪长岩由于其结构是粗粒状的,岩石的崩解和化学分解都比较容易,所形成的土壤大致相似于花岗岩风化物上形成的土壤。

土壤一般是砂质的,物理性质良好,土壤的颜色一般是褐或红色,土壤中磷较丰富,而钾往往较少。

(2)闪长玢岩:

闪长玢岩是浅成岩,其矿物成分与闪长岩相同,具斑状结构,其斑晶为斜长石,多呈岩脉产出。

(3)安山岩:

安山岩是中性岩类的喷出岩,它的成分和闪长岩相同,只因其生成的环境不同,表现出有不同的结构和构造。

安山岩经常是致密隐晶质、半晶质或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有的或多或少也具有气孔或杏仁状构造。

岩石的颜色常为褐色、紫红色、灰色或灰绿色。

安山岩常形成大面积的岩流、岩被。

安山岩一般容易风化,其风化后形成的土壤多为壤土和粘壤土。

土壤的养分含量也是不同的,有富含钙、磷、钾的,也有磷、钾缺乏的。

(四)中性岩类(正长岩—粗面岩类)

本类岩石SiO2的含量和闪长岩类差不多,是硅酸正好饱和的岩石,故一般不含石英,其主要矿物为正长石,暗色矿物很少,多为黑云母、角闪石和辉石等。

(1)正长岩:

这种岩石几乎全部由肉红色或灰白色的正长石组成,暗色矿物常有黑云母、角闪石和辉石,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