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集 精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7905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4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集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集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集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集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集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集 精品.docx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集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集 精品.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集 精品.docx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集精品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的性质

 

教学目标

1、探究过程和方法:

·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到空气是有体积的,占据一定空间,而且不能随意缩小

·会利用小工具制作验证假设的工具

·小组动手完成空气水“火箭”的制作

2、知识与技能:

·知道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是不能随意缩小的

·知道空气的质量比水轻,能浮上来

·知道空气是有压力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利用空气也占据空间的例子,体验身边事物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空气不仅占据一定空间,而且有质量,不能随意压缩做占据的空间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准备

水槽、玻璃杯、塑料瓶、气球三个、塑料绳、细竹箝、针筒、橘子皮、橡皮、橡胶塞、自行车气门心、气筒、塑料袋、塑料管、白、餐巾纸、天平

 教学过程

教学安排

教学措施

对应目标

一、导入

1、我先请大家猜个谜语,“摸不着,看不到,没有颜色没味道,植物动物都需要,一时一刻离不了。

”这是什么东西呢?

2、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的主题就是空气。

首先大家先想一想:

空气占据空间吗?

 

 

 

板书课题

 

 从谜语入手,引出研究课题。

二、自主学习

拿出一个纸团,我如果把纸团放进水里,纸团会湿吗?

1、初步认识空气占据空间的秘密

(1)实验一

①现在我把纸团放在杯子里,再把杯子反扣进水槽,纸团并没有湿,怎么回事呢?

 

②如果有的同学想试,可以让学生多试几次

 

(2)实验二

①班上哪个同学会吹气球?

我请他来吹一个气球

 

②我这里有一个塑料瓶,还是那个气球,把它放在瓶子里,再让他吹看看

 

③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④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你们小组能解释吗?

 

(3)做了2个实验了,你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4)关于空气你还知道些什么?

还有哪些问题?

把它们记在活动记录上

 

 

 

 

演示实验,让学生猜测

 

 

由学生来验证实验,提高学生兴趣

提醒:

杯子要竖直放入水槽中

 

 

前后对比,让学生产生疑问

 

引导学生发现“为什么气球放在瓶子里就吹不大?

”的问题

 

板书:

要占据一定空间

 

小组讨论,作记录

选出或提出“空气有重量吗?

”这个问题进行研究

 

 

 

从身边入手,由一个简单的小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重点是要他们自己说

 

 知道一定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在前一个试验的基础上,学生应该能够说出原因

 

 

 

 

 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情况

2、空气有质量

(1)空气有重量吗?

①   小组讨论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空气有没有重量?

 

②     演示空气在水中的跑动实验,说明了什么?

比水轻的物体浮上来

 

③     你能不能用气球、竹签、塑料绳想个方法验证我们的实验结果?

把你设计的方案记录在P70上

 

(2)我们可以为空气的性质这一栏上添个新的性质了:

有质量

 

 

把讨论的方案记录在小组讨论板上

 

请学生演示

 

 

按照活动设计完成实验

或用天平也可以

 

板书:

有质量

 

 

 

 

通过实验了解空气是有重量的,空气的质量比水轻,所以能在水中浮上来,就是看到的气泡

3、空气所占据的空间不能随意压缩

我们今天已经知道了空气的两个重要的性质,我们还要通过试验再掌握空气的另一个重要的性质。

(1) 实验一

①大家都玩过气垫的玩具,你玩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②用手轻轻压一下模拟小气垫,你发现了什么?

怎么解释呢?

 

(2)自我设计实验

①     我们的猜测对吗?

用橡皮和针筒设计个实验,再来验证一次,看看我们的实验结果对不对

 

②把观察的结果记在活动记录P71上

 

(3)我们又发现了一个空气的新性质:

有压力,不能随意缩小

 

(4) 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空气的“不能随意缩小”的性质?

 

 

 

从生活体验中发现现象

空气保持原来的空间,不能被缩小

强调口一定要扎紧

进行猜测

 

 

针筒里有空气,占据了一定的空间

分发针筒

 

 

 

板书不能随意缩小

 

联系生活中的事实

 

 

 

 

这个空气的性质比较难以说明。

学生已经知道空气的这个性质,不容易说出来。

 

 

 

 

科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4、理论运用实际

大家玩过手枪吗?

手枪就是利用了空气的这个性质,今天我们也可以来做一把简单的空气枪。

(1) 制作空气枪

①讲解制作方法

 

②小组动手制作,比一比谁的“子弹”射的远

 

③你能说说制作原理吗?

 

(2) 制作压缩空气水“火箭”

①讲解制作方法及原理

②室外实验

 

  

提醒学生不要对着人“开枪”

 

 

 

 

可放在课后,教师演示一个也行

 

 

 

 

 

动手完成趣味实验,加深印象

 

 

 

 

三、课外拓展

1、观察生活中利用空气性质的地方

 

 

板书设计

空气的性质

性质:

要占据一定空间

有质量

不能随意压缩所占据的空间,有压力

 

2、热空气和冷空气

 

教学目标

1、探究过程和方法:

·通过实验学会由看风向来了解冷热空气的对流

·会分析风的形成和流动,热空气上升

2、知识与技能:

·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兴趣研究空气的其他性质

·乐于亲近自然,有研究自然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空气的冷热空气对流形成了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气球、蜡烛、纸蛇、水槽、蚊香,有关孔明灯及热气球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安排

教学措施

对应目标

一、导入

1、 上节课我们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这节课我们研究什么呢?

 

2、 看到这个问题,说说你看到这个课题是怎么想的呢?

 

3、 那你们的想法对不对呢?

我们做个小试验吧。

 

 

板书课题

 

进行猜测

 

 

 

 

回顾所学内容

 

 

先进行假设

 

 

二、自主学习

1、风的形成

(1)如果请一个同学来吹个气球,并且对着脸放掉气球中的气,会有什么感觉?

 

(2)这样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3)我们已经知道了空气是会流动的,而且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那课题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啊。

 

 

分组试验,小组讨论体验

 

板书流动的空气风

 

你们想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空气会流动吗?

 

 

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

知道风的形成是空气的流动造成的

学生自己思考出切实可行的方法

2、空气的流动

自然界中的空气又是怎么流动的呢?

(1)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①   空气也是分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我们先来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②   我这里有个会“跳舞”的纸蛇,先来看看蛇是怎么“跳舞”的

 

③   是什么力量让蛇“跳舞”的呢?

 

④   把手放在蜡烛上方和侧面,你感觉到了什么?

有能说明什么呢?

 

⑤   通过这2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2)研究冷空气的流动

①   热空气是上升的,你猜想冷空气会是怎样流动的呢?

 

②   生活中,你看到过冷空气的流动吗?

打开冰箱冷藏室

 

③   冷空气是下沉的

 

 

板书热空气

 

 

演示P6实验二

 

 

小组先实验再讨论,记录观察结果

 

适当点拨

 

 

让学生自我总结

板书上升

 

 

板书猜想答案(下沉)

 

 

 

 

 

 

 

 

 

 

知道热空气的流动方向是上升

 

 

 

 

 

 

 

 

知道冷空气的流动方向是下沉

 

从生活入手,由经验建立新概念更容易

3、冷热空气的对流

(1)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怎么能形成风呢?

想个办法,让我们大家能看到空气的对流呢?

 

(2)演示P7实验,用蚊香的烟雾流动表示

 

(3)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

(4)你能说说冷热空气是怎么对流的?

 

提示:

怎么将看不见的空气显示出来呢?

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用实物投影展示

 

把观察结果写在P72

  学生总结

 

 

知道冷热空气的对流形成风

 

 

了解冷热空气对流图

4、热空气的用途

(1) 如果在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冷热不同,它们会怎样?

风是怎么形成的吗?

 

(2) 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有人发明了一些可以飞行的物体,你知道有什么吗?

 

(3)请学生介绍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

 

画流动图

 

 

板书热气球

孔明灯

 

 

 

了解人类对热空气上升原理的运用

 

初步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工作原理

 

三、课外拓展

1、 制作热气球、孔明灯

 

 

动手制作,提高学生兴趣

 

板书设计

 

热空气和冷空气

 

空气是会流动的热空气上升

冷空气下沉

 

热气球孔明灯

 

 

3、空气中有什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观察、实验、思考、阅读资料的方法分析空气的成分。

2.培养初步的化学实验技能。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

2.知道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知道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

【教学准备】

蜡烛、水槽、集气瓶、杯子、石灰水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来了解空气。

2.蜡烛的燃烧能离开空气么?

你怎么知道的?

3.现在老师这里有三个蜡烛,分别放在空气中,小杯子、大杯子里,蜡烛能燃烧么?

4.他们的燃烧情况会不会有什么不同?

5.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谁来解释一下?

二、进入新课

1.空气的成分

(1)为什么会出现蜡烛熄灭的结果,我们在来看一遍实验,不过我们稍加一些改变。

(2)教师演示书上实验。

(建议改为大一些的集气瓶)

(3)蜡烛熄灭后,你还看到什么现象?

(4)用空气占据空间解释水为什么进入了杯子,说明了什么?

(5)杯子中的空气有没有完全消失?

剩下的空气会产生怎样的情况呢?

我们在看。

(6)教师演示实验。

(7)火柴为什么会熄灭?

正常情况下会不会熄灭?

说明剩下的空气有什么性质?

(8)通过蜡烛的燃烧与火柴的熄灭你能确定空气中至少有几种气体?

他们分别有什么性质?

(9)教师简单介绍空气的成分。

2.认识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虽然在空气中很少,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很重要,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制取方法。

(2)教师制取二氧化碳。

(3)二氧化碳究有什么样的性质?

(4)教师演示实验。

(5)蜡烛由下而上的熄灭可以说明什么?

二氧化碳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6)教师继续演示实验。

(7)石灰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8)谁来总结一下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三、巩固

你知道在生活中,我们是怎么应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么?

学生做介绍。

教师对书上图比较难理解的做介绍。

四、作业

了解氮气的作用。

教学效果

板书设计:

空气中有什么

氧气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重

氮气

 

4、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教学目标

1、探究过程和方法:

·会研究车辆尾气对植物的影响

·学会小组调查、访问的方法,及总结调查数据的分析

2、知识与技能:

·知道空气和水一样,也是生命之源,要防治空气污染

·了解保护洁净的空气,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身边的环境变化和动植物变化意识到空气对人类、全世界的重要性

·空气和生命是密不可分的

·意识到我们有责任呼吁大家一起来防治空气污染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空气也是生命之源,我们有责任保护它

 

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堂一课时,课后调查汇报一课时)

 

教学准备

盆栽植物两盆,塑料袋,空气污染的图片,让学生准备有关空气污染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安排

教学措施

对应目标

一、导入

1、 我们已经研究了空气的不少性质,你能总结的说一说

 

2、 世界环境日是什么时候?

今年的口号是什么?

(水-20亿人生命之所系!

 )

3、 其实空气也是生命之源,人常说:

三天不吃饭还能活,三天不喝水就活不了,如果没有空气,那三分钟都不行。

 

 

 

 

板书生命之源

 

 

板书空气

 

 复习

 

 

加深世界环境日的保护意识

意识空气的重要性

二、自主学习

1、空气和生命的关系

(1)为什么说空气也是生命之源呢?

 

(2)观察P12三幅图,你想到了什么?

 

 

 

 

空气是生命的关键

 

 

 

意识到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

2、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是我们不能离开的,但是我们现在处在怎样的空气中呢?

哪个小组愿意来介绍你找到的资料?

 

(2)人类一直不断的在污染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

空气的污染我们看不到,怎么知道空气受污染了呢?

 

(3)讨论研究P13的车辆尾气实验

 

课后收集资料

 

 利用小组搜集的资料

 

 

 

 

 

讨论

 

 

空气和生命是密不可分的

 

 

 

从身边的环境变化和动植物变化意识到空气对人类、全世界的重要性

3、我们能做什么

(1)空气被污染了,而且还在不断污染着。

我们能做什么呢?

 

(2)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宣传计划

 

(3)有价值的提议,可以向有关部门建议

 

 

让学生从小学生的角度讨论我们能做的,

 

 

意识到我们有责任呼吁大家一起来防治空气污染

4、调查反馈

(1)展示收集的资料

(2)空气污染还会造成哪些危害?

 

 

收集了解车辆尾气的“毒害”性

 

会收集资料

三、课外拓展

1、调查了解当地采取了哪些措施防治空气污染

 

2、出一份保护、防治空气污染的小报

 

 

延伸到课外,学生合作的完成

 

了解保护洁净的空气,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第二单元冷和热

1、冷热与温度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

知识与技能:

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情感价值态度观:

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感悟到任何科学认识都必须来源于科学实践。

教学重难点

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

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感悟到任何科学认识都必须来源于科学实践。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

水杯、热水、温度表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目标

导入新课

实验测量

 

分析数据,进行总结

 

科学教育

 

思考

倒出一杯热水

引出三种预测:

1、先快后慢,最后不再下降了

2、先慢后快

3、均匀下降

强调:

要有科学的数据来证明哪一种假设是正确的

研究科学规律时一般要用到图表,教学生学会来图表,再利用图表进行分析、总结。

我们通过这些曲线图的比较可以发现一些问题,这是研究科学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当我们对一个事物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先预想一下它可能是什么样的规律,可能是这样,也可能是那样。

这种猜想很重要,以后遇到一些问题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假设,可以多提几种可能,然后怎么办呢?

(做实验)

因为一切科学真理都离不开科学实验,所以通过科学数据的整理,作曲线图就能发现实际的规律。

我们虽然每组只做一次实验,但9组同时做,等于做了9次相同的实验,9次的实验结果都一样,可以证明我们发现的规律是比较可靠的。

如果只有自己做实验,只做一次还不够,要多做几次相同的实验,必然会发现规律性的东西。

如果这杯是凉水,测出凉水的温度,如果给凉水加热,温度会升高,那么温度升高有什么规律呢?

指名学生上来测量

先做好实验前的预测,以及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开始实验,10分钟,每分钟测量一次,并做好记录。

 

学习怎样来图表,并把自己观测到数据画在图表上。

利用画好的图表检验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猜测:

先快后慢,或先慢后快,或其它

温度下降引出新课

学生能够如实记录所观察到数据,并能根据数据对自己的预测做出判断。

 

能够看懂图表,并能够正确地标上数据。

能通过图表对自己的预测做出判断。

学生能感悟到任何科学认识都必须来源于科学实践。

2、热的传递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做固体热传递的实验。

能够做液体热对流实验。

能够设计实验说明热水在冷水中是怎样“跑”的。

知识与技能

认识固体热传导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

认识液体的热对流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

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热总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能够预测温度的变化,能初步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能够发挥想像力,大胆猜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探究热现象的意识。

体会用数据进行论证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认识固体热传导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

认识液体的热对流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

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热总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能够设计实验说明热水在冷水中是怎样“跑”的。

教学准备

热水、冷水、温度表、计时器、塑料袋、蜡烛、铝片、水槽、冰块、管子、颜料、酒精灯、烧杯、试管、试管夹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目标

引入新课

 

热传导实验

 

热对流实验

 

热水在冷水中是怎样“跑”的

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一杯水的温度是怎样下降的,那水的温度为什么会下降,热传到哪里去呢?

介绍实验方法,提出疑问:

热会往哪里传呢?

用金属片做研究材料,均匀涂上一层蜡烛油,加热后观察现象

加热试管中水的上部分至沸腾,提出思考的问题:

试管下部分的温度会是多少

温度居然不高,这是怎么回事呢?

加热一杯冷水,你能利用哪些材料看出冷水是怎样变热的吗?

指导学生实验、观察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学生推测,发言

 

预测,来出热传递的示意图

分组做实验,注意刚刚加热过的金属片绝对不能触摸

学生预测,用温度表测量或直接用手摸一摸

 

学生先想好准备怎样看出冷水是怎样变热的,讨论其可行性,准备好实验材料

分组实验

思考各种方法,讨论其可行性,准备实验材料,预测实验结果

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结果

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继续引导学生先猜测,再证明

了解热传导是向各个方向的,判断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引出疑问,为分组实验做基础,同时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认为正确的不一定对

 

实验前要先进行严密地思考,找出实验的最佳方案

 

找出热对流的规律

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加热和冷却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实验进行观察,认识到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

2、能够通过做实验,认识到物体的热胀冷缩体积发生变化现象。

3、知道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4、能用热胀冷缩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5、理解科学技术是经过反复试验和不断完善进步的。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到冷热变化会导致物体产生变化。

2、发现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聚焦话题,导入新课。

1、知道什么是加热、什么是冷却吗?

加热和冷却会对物体产生哪些影响?

2、学生讨论,交流。

二、了解受热和冷却后物体形态的变化。

1、蜡烛是固体的,在加热和冷却后有什么变化?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

2、点燃蜡烛,观察现象,并说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蜡烛受热会融化成液体,冷却后又凝结成固体。

3、还有哪些物质也会有类似变化?

4、了解二氧化碳的凝华和升华。

二、研究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1、加热和冷却除了会使物体形态发生变化,还会对物体产生哪些影响呢?

2、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

   ①提问:

加热和冷却对铜球有什么影响吗?

学生预测。

②指导学生实验:

加热前先检查铜球能否通过铁环,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时间15秒以上。

注意加热后的铜球很烫,不能触摸,操作动作要轻、慢。

此时再检查铜球能否通过铁环,然后将铜球放在冷水中冷却,5秒以上,冷却时不要靠着水槽,然后再一次检查铜球能否通过铁环,最后将铜球放下。

③边做边思考:

你是怎样做实验的?

实验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怎么发现的?

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④交流。

⑤小结:

铜球受热后体积会膨胀,冷却后体积会收缩。

3、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

①水在温度降低到0℃时会变成冰,受热后又融化成水。

那么它在加热和冷却的过程中有没有类似铜球的变化呢?

作出猜测。

②实验:

准备一只中间插有细管的胶塞,往烧瓶里加满有颜色的水,塞紧瓶口,记下细管里的水的位置。

把烧瓶放进水槽,往水槽里加热水,观察细管里水的位置的有没有变化;再把烧瓶放进冷水里,观察细管里水的位置有没有变化。

想想这是什么原因。

③演示,仔细观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说明了什么?

④学生交流。

⑤小结:

水加热后体积会膨胀,冷却后体积会收缩。

4、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

①气体也会有这样的性质吗?

提出假设。

你能通过哪些实验来证明?

②实验:

在烧瓶上套上一只气球,把烧瓶放进热水里,观察气球有没有变化;再把烧瓶放进冷水里,观察气球有没有变化。

为什么会这样?

说明了什么?

③交流。

④小结:

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冷却后体积收缩。

   5、总结:

我们通过以上实验发现,铜球、水、空气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后体积会收缩。

其实,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三、总结。

刚才,我们通过实验发现,加热和冷却会对物体产生哪些影响?

(使物体的形态和体积发生变化。

四、了解热胀冷缩的应用

1、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你的周围有吗?

2、哪些地方利用了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介绍温度计:

温度计——热胀冷缩的原理。

它的刻度是这样标出的: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结冰时的温度定为0℃,烧开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其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为 1℃。

3、人们还可以利用加热和冷却做哪些事情?

 

4 吸热和散热

【教学目标】

1.能够完成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2.能够设计并完成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和散热快。

3.能用物体吸热、散热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认识到不同物质、同质不同色的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2.教学难点是做好水和油吸热、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

 油、水、烧杯、温度计、酒精灯、火柴、石棉网、三脚架、彩色笔或墨汁等。

【学案】

一.我看书:

看书,熟悉课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