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初级地理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7092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9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广安市初级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四川省广安市初级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四川省广安市初级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四川省广安市初级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四川省广安市初级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广安市初级地理复习资料.docx

《四川省广安市初级地理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广安市初级地理复习资料.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广安市初级地理复习资料.docx

四川省广安市初级地理复习资料

九龙中学初二0一二级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一、2012年地理中考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

闭卷,书面笔答;地理满分为40分,与政治、历史合卷同堂考试,三科总分为150分,三科考试时间共120分钟(地理试卷答题时间约为30分钟)。

2、内容的占分比例:

七年级约占40%;八年级约占60% 。

其中:

地球与地图约10%

世界地理约30%

中国地理约50%

乡土地理约10%

3、各类题型的占分比例

试卷分为第一卷(Ⅰ)和第二卷(Ⅱ)两部分。

其中第一卷(Ⅰ)均为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第二卷(Ⅱ)为综合题,主要以填空、读图、绘图、材料分析、简答、填表、思考与探究等形式出现,总分共20分。

 

二、考试范围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商务星球版,共四册),具体章节如下:

1、七年级上册:

第1~3单元

第一单元地球

第二单元地图

第三单元海洋与陆地

2、七年级下册:

第7、8、9单元

第七单元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

第八单元第3课中东

第九单元不同发展类型的国家

第1~2课日本

第6~7课美国

第10课巴西

3、八年级上册:

第一、二单元

第一单元国土与居民

第二单元自然环境

4、八年级下册:

第五、六、八、九、十单元

第五单元我国的地理差异

第六单元首都——北京

第八单元第1课珠江三角洲

第九单元台湾省

第十单元第6课认识家乡——四川省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考试内容分成“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四大部分。

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

(一)地球与地图

1、用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举例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记住重要的经纬线。

4、在有经纬网的地球仪上确定任意地点的经纬度。

5、知道地图的三要素,能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6、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判读坡的陡缓;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7、学会阅读校园、社区、旅游景区等小区域的平面示意图;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二)世界地理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3、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4、认识区域

(1)认识大洲(亚洲为例):

能运用地图分析说明某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学会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某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会运用资料,简单说明某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

(2)认识地区(以中东地区为例)

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学会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说出某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说出地形、气候、河流对当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3)以美国、日本、巴西为例:

记住上述国家的首都、领土组成、地理位置。

知道三国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能根据资料和地图,归纳某国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特色,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三)中国地理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主要邻国、濒临的海洋。

3、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并能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省级行政区的位置。

4、记住我国的人口总数(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人口国策、民族数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5、运用中国地形图和有关资料,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6、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本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7、运用地图找出秦岭—淮河,并能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8、比较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及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9、认识区域(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学会利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某区域的地理特色,能说出影响区域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能根据材料分析、对比区域的地理差异,能说明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10、认识省级行政区(以北京、台湾省为例):

  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四)乡土地理

乡土地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知道四川的地理位置及主要的自然地理特色。

 举例分析四川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关系;

 根据资料,说明四川的主要自然灾害及防灾、减灾举措与存在的问题;

 运用材料分析家乡在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方面的情况;

 举例说出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生活等方面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

(乡土地理内容,可以是四川省乡土地理,也可以是广安市的乡土地理内容。

四、应考复习资料

(一)、七年级上册:

第1~3单元

第一单元地球

1.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

①我国周代“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

②我国东汉张衡提出的“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如壳之裹黄”

③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④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①1522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②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③海边看船先看见桅杆后见船身④月食现象等

4.地球的大小

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40075米)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5.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运动形式

旋转轴

方向

周期

产生的地理现象

自转

地轴

自西

向东

一天

昼夜交替;地方时

公转

太阳

一年

四季变化;五带形成

①二分二至日与北半球的季节(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称为春分日。

春分日前后的3、4、5三个月是北半球的春季。

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夏至日。

夏至日前后的6、7、8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夏季。

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称为秋分日。

秋分日前后的9、10、11三个月是北半球的秋季。

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东至日。

东至日前后的12、1、2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冬季。

②地球划分为五带(北寒带、南寒带、北温带、南温带、热带)。

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热带地面获得的光热最多,终年炎热,有太阳直射现象;温带地面获得的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四季变化比较明显;寒带地面获得的热量很少,终年寒冷。

有极昼、极夜现象。

6.地球仪上的经纬线

特点

纬线

经线

定义

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做纬线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

形状特征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

长度特征

纬度相同,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收缩成一点

经线长度都相等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7.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

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习惯上将纬度0°—30°称为低纬度,30°—60°称为中纬度,60°—90°称为高纬度。

⑤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经度的变化规律:

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180°W和180°E是同一条经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与180°经线大致重合。

1800W001800E

⑦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⑧在地球仪上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经纬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军事等领域。

如北京的地理坐标(116°E,40°N)

广安的地理坐标(106.5°E,30.5°N)

第二单元地图

1.地图的三要素:

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比例尺:

线段式比例尺,数字式比例尺,文字式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①概念: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②表现形式:

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比例尺大;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比例尺小。

④在同一幅图中,比例尺大,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邻水县地图);比例尺小,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四川省地图)。

3.在地图上判定方向的方法有三种:

①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②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来确定方向(一般指北)。

③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来确定方向。

4.图例和注记

图例:

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注记:

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或用说明地理事物数量的数字,称之为地图的“语言”。

常用图例:

铁路国界山峰

5.海拔与相对高度:

海拔是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称作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是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6.在地图上,将海拔相同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高线,用等高线表示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图。

7.不同地形的等高线特点:

山峰:

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闭合。

陡崖:

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鞍部:

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为鞍部。

山脊:

中部高,两边低,等高线向低处突出。

山谷:

两边高,中间低,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缓坡、陡坡:

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8.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9.海底地形类型:

大陆架、大陆坡、洋盆、海岭、海沟。

10.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绘有等高线或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各种颜色,使得地表形态和海底起伏状况清晰可见,这种地图叫做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用不同的颜色表示海拔,可以通过查看图中高度表来了解不同地点的高程。

一般,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第三单元海洋与陆地

1.地球的陆地面积占地表总面积的29%,而海洋面积占地表的71%。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无论怎么划分,地球上任何两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分隔,其中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大陆,面积较小的称为岛屿,大陆与其附近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3.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4.洲界线:

亚、欧两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两洲—苏伊士运河、红海

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洲—白令海峡

欧洲、非洲—直布罗陀海峡

南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

欧洲、北美洲—丹麦海峡

5.七大洲的地形特点:

亚洲:

地形复杂多样,中间高,四周低,以高原、山地为主。

欧洲:

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非洲:

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大洋洲:

地形分为三部分,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大分水岭)。

南北美洲:

西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东部是高原。

南极洲:

冰雪覆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6.四大洋分别是: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面积从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最深(马里亚纳海沟);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7.地形之最: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亚洲);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南美洲);

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南美洲);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

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非洲)。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亚洲)

地球最低处:

地处太平洋西岸的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达11034米。

8.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来自地球内部,如地壳运动、火山运动、地震等;来自地球的外部,如流水、风力、海浪等。

9.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

2-3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大陆;以后大陆解体、分裂,逐渐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目前海陆分布的格局。

10.板块构造学说:

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认为六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11.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大西洋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以海洋为主。

12.板块运动,有的地方表现为张裂,有的地方表现为挤压。

张裂的地方常常会形成裂谷和海洋,挤压的地方则会出现高山、岛弧链或海沟。

13.全球90%以上的地震和火山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世界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二)、七年级下册:

第7、8、9单元

第七单元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也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1.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亚洲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

经纬度位置:

地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南北跨纬度约为90°。

【26°E~169°W,10°S~80°N】

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东部,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2.范围:

西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西南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

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3。

3.分区与国家:

48个国家和地区;按照地理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6个地区。

中国在东亚。

4.地形特点:

一是地形类型复杂,以高原、山地为主(约占总面积的3/4);二是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大陆周围。

三是地表起伏大,高低相差悬殊。

5.气候的特征:

一是气候复杂多样;二是季风气候显著;三是大陆性气候强(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6.亚洲的季风气候: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季风气候,自北向南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是雨热同期,非常有利于水稻等农作物生长。

但是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使得亚洲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

7.河流分布特点:

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原因是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8.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湄公河注入太平洋,恒河注入印度洋。

9.亚洲的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两河流域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10.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

①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中国(亚)、印度(亚)、美国、印度尼西亚(亚)、巴西、巴基斯坦(亚)、俄罗斯、孟加拉国(亚)、日本(亚)、尼日利亚。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②亚洲人口分布:

分布不均,东部、东南部和南部沿海及大河中、下游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北部、西部、中部,人口较为稀疏。

③亚洲人口问题:

亚洲人口多,增长快,给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带来压力。

 

④亚洲经济发展不平衡,日本为发达国家,其他为发展中国家。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仍有明显差距,沙特阿拉伯等国依靠石油输出较为富裕,新加坡、韩国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其它大部分国家较为落后。

第八单元第3课中东

1.位置:

亚洲的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

北回归线穿过其中部,纬度较低。

“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中东地区位于亚洲的西南部和非洲的东北部,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地带,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被成为“三洲五海之地”。

 

2.中东的范围:

西亚-阿富汗+土耳其欧洲部分+埃及非洲部分

3.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伊朗(德黑兰)伊拉克(巴格达)科威特(科威特)

叙利亚(大马士革)约旦(安曼)土耳其(安卡拉)埃及(开罗)

4.地形:

高原、山地为主,平原狭小。

地势由东、西、北向东南倾斜。

高原:

伊朗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阿拉伯高原

平原:

伊拉克---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埃及---尼罗河沿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5.气候:

炎热干燥;

类型:

沙特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伊朗高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6.河流: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约旦河、尼罗河

在阿拉伯半岛上,一些国家没有河流,被称为“无流国”。

(无流国:

沙特、科威特、阿曼、阿联酋、卡塔尔、也门、巴林)

7.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

①灌溉农业:

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有地下水可以灌溉的绿洲上。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中东地区主要的灌溉农业区。

以色列先进的灌溉农业:

灌溉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

为解决水资源问题,以色列政府修建了水渠和输水管线,还大力发展滴灌和喷灌技术。

②畜牧业:

多以游牧方式为主。

土耳其的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羔皮等畜产品都很著名。

用羊毛织成的地毯,是阿富汗、伊朗等国的重要出口商品。

③地中海农业:

油橄榄、柑桔、葡萄、无花果。

园艺业发达

8.世界“油库”:

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输出量最多的地区,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向西北—东南方向延伸的石油带),所产石油大部分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地。

五大产油国:

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二伊二特一酋”)

油管

A油田油管地中海,红海沿岸

航线

苏伊士运河

好望角

B波斯湾西欧、北美(过好望角运输量最大)

马六甲海峡

C波斯湾日本

中东石油的特点:

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

9.地中海沿岸各国的旅游业发达:

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适合度假旅游;而且地中海沿岸国家的历史都很悠久,文明古迹众多。

10.伊斯兰文化:

中东大多属白种人,除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塞浦路斯、以色列、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8个国以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均属于“阿拉伯国家”。

中东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

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是伊斯兰教发祥地,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尊为“圣地”。

中东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其教徒成为穆斯林。

第九单元不同发展类型的国家

第1~2课日本

1.位置与组成:

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岛国,西邻日本海,东临太平洋,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琉球群岛等组成。

首都:

东京位于本州岛,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人口密集,世界特大城市。

2.地形:

日本是一个多山,多火山、多地震的岛国:

最高峰富士山是著名活火山。

多火山地震原因: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3.海岸线曲折多良港:

著名海港:

本州岛的神户、横滨。

海岸线曲折多良港有利于进口原料,有利于出口产品,有利于海洋捕捞,有利于海洋运输业的发展,有利于造船业的发展。

4.气候:

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大致是北纬40度为界)。

气候的海洋性明显,太平洋沿岸夏、秋季多台风。

5.资源:

森林资源丰富,“森林国”。

河流短小,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北海道渔场渔业资源丰富,日本年捕鱼量居世界前列。

6.人口:

人口1.27亿(2000年),地狭人稠,土地紧张。

措施:

填海造陆,向空中、地下发展。

例如:

港岛——日本第一个人工岛;六甲岛——新的人工港区。

7.经济:

发达国家,经济与贸易大国、工业强国。

工业生产原料依赖进口,产品多销国外,以加工贸易为主。

近年来,日本把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和销售基地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海外投资基地:

美国、西欧、中国、东南亚等。

8.工业分布:

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

东京、名古屋、大阪、北九州等工业区。

9.东西兼容的文化:

大和民族,通用日语。

古代受东方中国文化的影响,近代受西方欧美文化影响,日本文化是东西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

日本的文字、传统建筑、宗教、服饰(和服)、饮食等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第6~7课美国(美利坚合众国)

1.位置与领土组成:

①半球位置:

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位于西半球

②纬度位置:

地跨寒、温、热三带

③海陆位置:

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中部,西邻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④领土组成:

陆地面积93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4位。

美国由50个州组成,本土包括48个州和首都所在的特区(哥伦比亚特区),其他两州一个位于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州,一个位于太平洋中北回归线附近的夏威夷州。

地跨北美洲和大洋洲的国家。

2.移民国家:

印第安人是土著居民。

欧洲移民后裔是主体,占总人口80%以上,此外还有非洲黑种人、亚洲和拉丁美洲移民。

华人、华侨约240万。

3.地形:

西部地势高峻,主要为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中部地势平缓,主要为中央大平原;东部为低矮的阿巴拉契亚山地(高原)。

4.气候:

本土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分布受地形影响显著:

自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减少,西部只有太平洋沿岸海岸山脉迎风坡多雨。

5.河湖:

密西西比河为美国最长河流(全长6200km),世界第4长河,自北向南流,注入墨西哥湾。

美国与加拿大交界处“北美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多是在冰川作用下形成的,其中,苏必利尔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除密歇根湖属美国外,其他为美加两国共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