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模具设计指导.docx
《塑胶模具设计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胶模具设计指导.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塑胶模具设计指导
塑膠模具設計指引
製品圖詳閱之事項
A.設計變更的項目是否確實地記入最新版的成品圖內?
B.有無機種替換?
交換模仁之模具結構是否沒問題?
是否方便於拆裝?
C.樹脂相關的情報是否詳實?
是否取得了物性表?
1.樹脂名。
2.等級。
3.顏色。
4.成形收縮率。
5.收縮率和射出壓力(或模腔內壓)、保壓時間、肉厚、料管溫度、模具溫度等關係變化。
6.加工流動性(流動長或L/T比)和射出壓力、模具溫度、肉厚、料管溫度等之對應關係。
7.成形條件之最適範圍。
D.是否可做逃氣溝?
(參考物性表或哪一種成形法),可作何種逃氣法?
E.採用何種成形法?
F.拆模:
1.母模(製品表面側)要設計於塑膠機之固定側或可動側?
2.拆模線(分模面、插破面、靠破面)是否理想?
3.插破面之斜度是否足夠?
(最好是3°以上)(插破量)
4.製品表面的模仁線可有獲得客戶的承認?
5.喇叭網孔脫模斜度是否足夠?
其脫模斜度是否配合咬花?
G.成品部是否會造成收縮之處?
會收縮於哪一側?
可有應付的解決辦法與判斷對策了?
1.偏肉
2.局部較厚之肉厚縮水痕跡如何克服?
3.RIB與側壁(或板厚)相連處之肉厚比例,板厚,側壁與RIB之比例為最之極限2/3。
4.BOSS根元處之肉厚與該處板厚之比例。
是否有作全周盜料?
5.局部之製品是否會因熱集中,不易冷卻而導致表面收縮?
6.是否可確實的判定出收縮於哪一側(製品之表面或內側)?
7.採用特殊之成形法是否可不用考慮收縮?
例如發泡成形,或SINPRESS法等。
8.設計盜料之小模仁或模仁梢時是否達到平均肉厚之要求?
H.短射:
(充填不足)如何對策?
1.肉厚過薄無法成形時。
2.RIB過薄或過深。
3.BOSS根元處肉厚過薄。
4.BOSS肉厚過薄或過深。
5.RIB或BOSS是否會太接近澆口?
6.短射和逃氣溝之關係。
(客戶有提出排氣之指示?
)
I.短射和收縮二者之間如何取得平衡值?
J.流道、澆口系統:
(含補助湯道、堵料道)。
1.採用哪種流道(熱流道、冷流道、其他)?
2.流道系統適切?
(注道、流道之型式及尺寸,澆口之型式、個數、位置、尺寸等)流動
平衡OK?
3.流道距離/肉厚(L/T)適切?
4.流道系統對整個成品之重量百分比合理?
5.所採用的澆口型式是否會造成蛇紋或澆口附近產生色澤不均(如模糊、霧狀等)之現象。
6.澆口之進入成品處是否選擇於較厚之地方。
(理想方式是由厚→薄)
7.是否會出現流痕?
如何避免?
8.是否有必要追加湯道?
(湯道的型式?
)
9.是否有必要設置堵料道?
(例如格子附近)
10.隨著湯道、堵料道之設置,是否會對成品表面之色澤造成不良影響?
(陰影、霧狀等)
11.預期結合線出現之位置。
結合線處之排氣考慮。
是否有必要設置節流閥?
12.澆口位置之選定是否可避免成品之變形?
13.是否有必要於格子孔之後,設置穩流道及逃氣式模仁。
14.流道系統對成形循環時間之影響→考慮?
15.是否要作模流分析?
其結果為何?
K.倒勾:
1.倒勾部份在哪一側?
(製品之表面側或內側)
2.倒勾部份是否靠破?
或非靠破?
3.倒勾排除之最適方法?
4.斜頂出塊是否會橫切到其他部份之成品?
(RIB、BOSS、孤形部)如何避免?
5.滑塊擬配之方向(天、地、左、右)考慮了?
L.離型:
1.拔模斜度足夠?
離型沒問題?
2.成品圖上無特別指示的拔模斜度是否有必要儘可能向客戶要求加大?
(公模側、盜料
孔等)
3.公、母模側二者之離型抵抗力哪一側較大?
可否預判會留於所希望之該側?
如非所希
望之側則如何對策?
(公模側之側壁是否需要咬花、放電?
)
4.分模面、靠破面、插破面等對公、母模側之離型抵抗是否確實加以研判了?
5.成品是否會被勾往滑塊側?
如何對策?
6.透明成品(如亞克力、AS等)其拔模斜度是否必要做大一點?
7.懸空之成品、其離型沒問題?
如何對策?
(擋拉片)
8.隨著拔模斜度的增加(防止離型時成品拖傷),是否會造成收縮?
如何對策?
9.澆口之偏置,致樹脂壓對模仁施以彎曲力短,使模仁傾斜,當冷卻工程完了,模腔內壓下降後,模仁又彈回原位,到離型時,因過飽和而造成離型拖傷。
M.頂出:
1.客戶有特別規定頂出系統?
(方式、大小、位置、數量等)
2.透明成品有無特別注意其頂出位置?
(外觀要求)
3.密閉深盤狀之頂出沒問題?
(需要空氣頂出?
)
4.傾斜頂出時,頂出梢是否必要做防止橫向滑動之設計?
5.客戶有特別規定頂出梢可比公模面低凹(成品上是高凸)?
6.客戶有無針對局部頂出部位之E.P規定使用延遲頂出?
(防止頂出白化)
7.傾斜頂出塊是否能避免於全頂出行程內受到成品之拘束?
(此情況下會影響成品之拘
束收縮、變形、拉傷等)
N.特殊加工之有無:
1.咬花加工:
A.咬花之花紋型式及番號。
了解?
B.側壁之咬花型式、深度等充分了解?
所需之側壁斜度足夠?
C.咬花範圍明示了?
D.各部位之咬花型式,番號是一種或二種以上?
E.薄肉厚處是否壁免咬花了?
(拖花和色澤不均)
F.公模側之咬花或放電花之區域會反映至成品表面上,而致使該部位之表面粗糙及
產生不同色澤?
G.咬花後要施以何種噴吵處理(光澤處理)?
全光澤100%→玻璃砂
半光澤50%→玻璃砂+金鋼砂
消光0%→金鋼砂
序號
編號
深度
(mm)
拔模斜度
放電花紋(VDI3400)
編號
放電間隙
1
MT11010
0.0254
1.5°Draftmin
33
2
MT11020
0.0381
2.5°Draftmin
36
3
MT11030
0.0508
3°Draftmin
39
4
MT11040
0.0762
4.5°Draftmin
40
5
RE-6624
0.03175
2°min
6
RE-6625
0.04445
2.5°min
2.砂加工:
A.噴砂之花紋型式及番號是否了解?
B.噴砂之範圍明示了?
C.使用一種或二種以上之噴砂型式或番號?
D.使用哪一種噴砂型式?
(金鋼砂、玻璃砂、金鋼砂+玻璃砂)
全光澤100%→玻璃砂
半光澤50%→玻璃砂+金鋼砂
消光0%→金鋼砂
3.彫刻加工:
A.客戶是否提供了字稿、底片?
B.底片之倍率?
C.成品是凹或凸?
D.彫刻法之選擇。
(直接彫刻機彫刻、放電彫刻、鈹銅擠壓式入子或NC銑床加工)
E.彫刻板是否必要加入收縮率?
F.電鑄加工?
O.成品相互間之配合關係:
1.與同機種他部品之配合尺寸公差是否沒問題?
(尤其要注意拔模斜度對他部品所產生之影響。
)
2.拆模線是否適切?
3.配合部位之公差是否特別留意?
毛邊及毛刺標準?
P.其他:
1.肉厚不平均之處會不會造成表面色澤變化、不均?
(咬花後亦然)
2.成品之變形、翹曲等充分檢討對策了?
3.成品圖上無指示之拔模斜度(通常要求的很小)有必要向客戶建議做大一點?
(特別是透明成品)
4.成品圖上有銳角之處是否有必要做成R?
(特別是成品之表面外觀)
5.成品內側(公模側)之RIB、BOSS等之根元,是否按客戶圖面上所指示做R?
(一般成
成品圖上註明”未指示的R做?
R”)。
但是必須注意是否會影響到與他成品間之配合問
題。
Q.加工上之問題點:
1.形狀是否可加工得出來?
2.成品表面之模仁線可取得客戶的同意?
3.倣削、NC、線切割、EDM等之加工是否有無困難?
4.RIB處要做模仁時,因應加工上之考慮,是否必要建議移動RIB?
5.BOSS徑、模仁梢Φ徑是否強度夠?
6.模仁之加工性、加工法等考慮了?
7.RIB處的模仁拆法,是否兼顧到強度、逃氣、機械加工、鉗工打光等問題點?
R.一模多穴之模子,其模子番號之打刻(或用彫刻,放電),位置等是否客戶有指示?
(通常可在客戶未指定前作在頂針上。
)
S.日期章(DATECODE)之規格是否客戶有指示?
模具設計之注意事項
A.和客戶所指示之塑膠機有關連之事項:
1.製品投影面積所需要之關模力<塑膠機之關模力?
2.對成形品之重量而言,塑膠機之射出容量是否適切?
3.定位環Φ徑。
灌嘴之Φ徑、R、深度是否適切?
4.模子最大寬度≦支桿間之距離?
A.模子最大寬度=夾板之寬度+凸出夾板兩側外附屬安裝品之長度。
B.附屬安裝品如下:
油(空)壓缸、彈簧、管路分配器、熱澆道端子箱、其他。
5.如果模子最大寬度>支桿間之距離,則採取回轉90°之架模方式是否可行?
6.夾板之鎖模方式是哪一種(直鎖、爪鎖、自動鎖模),凹溝、螺栓孔之節距或Φ徑等是
否合乎指定?
7.擊出孔之Φ徑、節距是否沒問題?
8.模厚和塑膠機之最小模厚、最大模厚、最大開模距離等之關係是否沒問題?
9.成品之頂出距離是否足夠?
(注意:
模具有斜頂出塊時,其頂出量不可超過塑膠機之最大頂出量。
)
10.頂出板強迫早回機構中,如採用塑膠機連桿拉回之方式,則頂出板配合連桿之位置、
螺紋節距、Φ徑等是否可從客戶方面取得?
B.流道系統:
(注道、流道、澆口)
1.注道之Φ徑(上端、下端),長度是否適切?
2.注道下端之冷料袋之形狀、尺寸是否適切?
(參考其冷卻效果)
3.流道之形狀,大小尺寸是否適切?
4.以SIMPRES方式成形時是否需要於成品部位設計氣體流道?
5.澆口的型式(側邊、點狀、潛艇、扇形、薄膜、環狀、直接、小片、活塞….)是否適切?
6.澆口之大小,位置、點數等是否適切?
7.流動平衡是否考慮了?
8.流道之取出方式是哪一種(自動落下、手取、機械手)?
注道拉梢之型式是否適切?
三板模之流道以機械手取出時,是否要特別設計機械手之抓梢及防止流道脫落之固定
梢?
9.流道之頂出是否沒問題?
10.流道重量佔成品重量之百分比是否概算了?
11.澆口之2次加工是否沒問題?
客戶承認了?
C.模具結構:
1.模合部(如公、母模側之模合斜面)的角度、耐壓強度等是否足夠?
2.分模線(分模面、插破面、靠破面)是否理想?
3.模板能承受得了射出壓?
模板下之支柱(SUPPORT)之配置、強度、抗壓預留量等是否
理想?
4.模仁的鑲嵌方法是否理想?
5.模仁太薄且細長時能承受得了射出壓?
(可否採用飛入式之插破法?
)
加工時(如線切割加工)不會變形?
6.加工性、組立性是否沒問題?
7.偏肉是否對策了?
A.成品圖面上既有的偏肉。
B.射出後所產生的偏肉。
(射出壓造成模仁傾斜)
8.頂出板之早回機構是否必要?
使用之機構→理想?
(是否可從成品圖上做設變以省
略早回機構,促使模子簡單化?
)
9.離型對策(脫模斜度、頂出機構….)是否沒問題?
10.成品防拉(成品被勾拉至母模側或滑塊側)之對策(設置擋拉片、咬花、放電、其他)是
否充分?
11.模板、頂出板、三板模等之G.P的Φ徑是否會太細?
12.定位方法(G.B、斜面E.P、注道……)是否理想?
13.會有局部強度不足之處?
對策了?
14.加工法是否理想?
15.熱處理法是否適切?
確實指示了?
16.是否可設計得更精巧堅固?
17.母模咬花面禁止以螺絲鎖緊模仁後再以另一模仁敲填埋平。
18.模具內壓之測定是否必要?
(測定之位置、方法及使用之型式)
19.機種變換涉及到的模具結構是否充分考慮?
20.模仁分割是否考慮了成品尖角,R角及模仁傾斜等之問題?
21.由於斜頂出塊的頂出作用,成品會發生橫向之移動是否對策防止了?
(擋拉片及其有效之擋拉有效行程)
22.4面滑塊之模具結構其4面之滑塊要設置於公模側或母模側的優缺點是否充分檢討了?
(4面滑塊的分割法對成品外觀之影響亦應詳加考慮)
23.吊模螺栓Φ徑是否適切?
24.吊模之平衡性(吊模螺栓位置之考慮)是否良好?
25.模仁的定位法是否理想?
26.模具地側之附屬品(油壓缸、配管…..)會碰到地面?
是否必要追加設計安全裝置(如安全塊…)
27.SUPPORT是否有必要設計裕留量?
(規模具之大小而定)。
設計圖上標示了?
D.倒勾處理:
1.倒勾位置之判斷是否清楚?
A.內側倒勾或外側倒勾?
B.公模側倒勾或母模側倒勾?
2.倒勾之排除機構當同時可做在公模側及母模側之情況下,要選擇做於哪一側?
理由?
3.倒勾機構之選擇是否適當?
(滑塊、油壓缸、斜頂出塊、撥兼束、其他)
4.倒勾的拔出衝程是否足夠?
5.滑塊滑動的平衡性是否足夠?
6.滑塊配置方向是否理想?
(天、地、右、左)
7.4面滑塊要設置於公模側或母模側?
(與倒勾量之長短有關係)
8.4面滑塊如做於母模側,其作動方式之選擇是否適切?
9.滑塊做於公模側且倒勾量很大時,是否需考慮以”T型塊“替代斜梢來推動滑塊?
10.滑塊做於母模側且以彈簧來推動時,於公模側是否考慮追加滑塊之“輔拉勾“?
11.斜頂出塊之機構是否適切?
(一體式或連桿&斜頂出塊),其導引之設計是否理想?
12.滑塊下方之滑動面是否必要使用滾珠軸承?
其裝配方向是否特別注意了?
如放錯方向
(上下倒置)則滾珠會掉落而致干涉滑塊?
13.滑塊的定位方式是否適切?
14.連接於滑塊外側之彈簧是否做了安全防護設計?
15.設置於滑塊內的彈簧,其彈簧作用力是否足夠?
(特別是小型之滑塊袛靠彈簧推動時)
16.滑塊之強度→足夠?
17.滑塊的前進和後退限位是否正確?
(如使用滾珠軸承,則滾珠軸承之衝程等於滑動衝程之50%)
18.滑塊背面角度和斜梢(或T型塊)之角度關係是否適當?
19.滑塊背面之耐磨板面積是否足夠?
(儘可能做大)
20.斜梢(或T型塊)的長度是否剛好?
21.斜梢Φ經(或T型塊之大小)是否強度夠?
22.滑塊背面之”耐射壓面積”足夠?
是否必要追加”束子”?
23.滑塊,斜頂出塊等是否會和E.P干涉?
如何排除?
24.油壓缸之Φ徑是否足夠?
(孔、盲孔)(受壓面積之計算)
25.油壓缸之前進限,後退限是否適切?
26.“撥兼束”之強度、尺寸、角度關係、衝程、彈簧力等是否沒問題?
27.組立作業是否方便?
28.承受大面積的塑膠射壓時,其滑塊在合模時是否要預留會被彈退的壓縮量?
(鉗工注意)
29.油壓缸之微動開關,配線,管路配置等是否沒問題?
30.油壓缸之內部行程(訂做的行程)>實際模子上之行程?
(裕留量足夠?
)
E頂出關係:
1.是最適的頂出方法?
機構上行得通?
2.頂出量(衝程)是否足夠?
3.頂出之平衡性是否良好?
(頂出系統之配置)
4.頂出之滑塊配合距離是否適切?
5.BOSS、RIB或較深之成品部頂出對策是否適切?
6.頂出點對成形品實際的作用力是否效果好?
A.直線方向的作用力最有效果。
B.從成品之側壁,RIB,BOSS等之正下方頂出較有效果。
7.對於深且長之立壁是否必要使用頂出塊代替E.P?
(從立壁之正下方頂出)
8.頂出梢、頂出套筒、頂出塊、傾斜頂出塊等之配置,其機構上適切?
是否會和螺栓、
水栓等干涉?
9.E.P、頂出套筒、傾斜頂出塊等會干涉到頂出板G.P或支柱(SUP)?
10.E.P、頂出套筒、套筒梢、斜頂出塊等之強度是否OK?
11.套筒梢會和頂出套筒之孔干涉?
12.頂出板早回機構(如E.P會干涉滑塊時)是否必要?
13.成形品的白化對策是否充分考慮了?
14.延遲機構是否必要?
(料溝、白化對策)?
15.料溝是否必要配置E.P?
位置,支數等適切?
潛艇式GATE和料溝EP之距離適切?
(撓曲量)
16.2段頂出是否必要?
17.成形品頂出後,取出時沒問題?
(手取、機械手臂、自動落下)
18.有斜頂出塊時,為防止頂出過程中發生成品橫向滑動是否必要做定位用E.P?
19.透明成品之頂出系統是否特別考慮了?
20.使用連推動斜頂出塊時,螺栓與連桿之間是否設置了彈簧墊片?
連桿滑動導引之設計
是否沒問題?
21.頂出板之油壓頂出缸之行程、平衡、Φ徑是否OK?
22.是否需要空氣頂出?
空氣供給之回路是否OK?
23.頂出機械是做在塑膠機的固定側?
機構上OK?
24.曲面下之EP是否設計了止迴轉之定位梢?
25.是否在全頂出衝程內,能避免斜頂出塊一直受到成品(例如RIB)之拘束?
(此種情況下,會導致成品之拘束性收縮、變形、E.P之剪傷、成品不易取出….。
)
F.冷卻(加溫)關係:
1.各部位能達到同時冷卻的效果?
(冷卻等溫線之考慮-----含冷卻水孔與成品之距離,水
孔間之節距、Φ徑)
2.冷卻回路數是否足夠?
能合乎客戶指定的CYCLETIME之內?
3.各部位的冷卻回路設計易於調整?
(塑膠廠視情況而定,有必要實施配管作業。
例如:
單獨回路之配管)
4.該模具生產時實際使用之模溫範圍是否了解?
5.對會產生局部高溫之地方(如CRT4個角落,BOSS和RIB盤連交錯之處)做了重點的冷卻(BE-CU&單獨回路→冷卻棒或冷卻管之使用)
6.注道下之盤形冷料袋是否需要設計單獨冷卻回路?
7.熱澆道之GATE處是否有必要設計單獨冷卻回路?
8.冷卻(加溫)回路使用哪種媒體?
(普通水、冷涷水、溫水、油、HEATER)
9.冷卻回路與內部部品(螺栓、E.P等之頂出系統,模仁梢)或外部附屬部品(吊栓、熱澆
道端子箱、油壓缸…..)等會干涉?
10.游動式冷卻回路(滑塊、傾斜頂出塊等)之配管作業是否特別注意了?
11.冷卻接頭所使用之規格是否按照客戶的指示而設計?
凹座之Φ徑及深度按照指示了?
12.“O”形環、盲栓、隔離片等是否沒問題?
13.為了防漏、是否有必要採取如下之設計?
(冷卻孔以PS攻牙,而以PT牙之接頭緊鎖)
14.冷卻回路之設計要避免”死水”。
15.冷卻回路之加工是否方便?
16.冷卻回路之NO.是否指示了?
17.冷卻回路之流量,雷諾數是否有必要計算?
18.加熱回路之情況時,HEATER容量夠?
絕緣對策充分?
19.注道是否需要單獨回路?
G.熱澆道
1.HEATER(加熱棒、加熱圈….)之選擇使用方法是否適切?
2.HEATER的電容量是否足夠?
3.HEATER、THERMO-COUPLE(感溫器)之配線是否沒問題?
4.感溫器之配置場所是否適切?
5.感溫器的材質是否合乎客戶的指示?
(IC,CA…….)
6.金屬接頭,接續端子是否合乎客戶的指示?
7.樹脂滴漏之對策是否充分?
8.HEATER線的斷路、短路、絕緣等確實的檢查OK了?
9.絕熱對策是否OK?
10.熱流道板之固定方式是否利於分解、組立?
11.端子箱之固定方式、位置是否適切?
12.使用特殊式的熱澆道(油壓、空壓式之活塞GATE),其GATE之開閉機構,控制方法
是否沒問題?
13.熱流道板及熱嘴之使用控制溫度是否了解?
(樹脂別)
14.預定昇溫時間是否適切?
15.熱膨脹之裕留是否必要?
16.是否必要使用標準品?
17.訂購時間是否能符合交貨期?
18.公模背注母模時產生流痕是否有解決方案?
H.拔模斜度
1.拔模斜度足夠?
成品會拖傷?
2.咬花面之斜度是否足夠?
(視咬花型式而定)
3.隨著拔模斜模之增加,不會造成收縮?
4.盜料用(防止收縮)之小模仁或模仁梢,以及頂出過程中防止成品橫向滑動之EP等,
其拔模斜度足夠?
5.模仁式的RIB是否兩邊都做了拔模斜度?
6.成品圖中對未指示的脫模斜度(譬如通常是1°)是否視情況有無必要向客戶爭取較大
的斜度?
7.透明成品是否必要向客戶反應爭取較大的斜度?
I.逃氣:
1.所使用的該種樹脂可做逃氣孔?
(結構發泡法是不可做逃氣孔。
而難燃性NORYL最
好是不要做逃氣。
)
2.是否按照客戶的指示做了逃氣溝?
A.製品面之外部及內部。
B.分模面的逃氣溝要設計在公模側或母模側?
C.模仁式RIB之逃氣溝。
D.逃氣溝、孔之規格指示。
3.肉厚較薄而不利於充填之部位(客戶不允許再加大肉厚時)是否逃氣孔做了?
A.由E.P、頂出套筒、角E.P等。
B.由假E.P。
C.由模仁(或插破式模仁)。
D.由油壓缸之模仁。
E.由滑塊。
4.流道系統中(2板模,3板模)是否必要做逃氣溝?
5.是否必要使用粉末冶金等多孔性之材質作為逃氣之用?
6.所預測結合線出現之處是否要預先做逃氣?
或等試模後再於結合線所出現之場所追
加逃氣孔。
J.加工圖上之形狀及尺寸:
1.加工基準是否指示了?
(模座以基準邊,模仁以分中)
2.尺寸註記沒遺漏?
作圖有遺漏?
3.公差記入了?
(單向公差特別強調了)?
4.和其它模仁相互嵌合時是否沒問題?
5.逃氣孔是否確實指示了?
6.母模有焊接之處是否確實的記入到複印的加工圖上?
(以利於咬花能特別注意)。
而設
計者是否採取了一致的標記符號?
K.零件部品:
1.是否儘可能使用了標準部品?
2.是否針對各零件之機能而選定了適切的材料?
3.各零件的熱處理之指示是否適切?
4.各零件的固定(螺栓等….)是否沒問題?
(模仁的偏位、移動、鬆脫)
5.模仁的歪倒對策是否充分檢討了?
6.各零件的形狀,尺寸是否適切?
(價值分析是否充分?
)
7.容易破損之零件(場所)是否充分對策了?
8.模仁及零件之交換容易性是否充分考慮了?
9.模仁交換之範圍是否按照指示了?
10.盤形彈簧的動作是否OK?
伸長量是否適切?
彈簧作用力是否適切?
L.組立圖:
1.模具的大小是否適切的設計了?
2.LIST表內的零件都備齊了?
3.購入的零件是否適切的選定了?
O.準備:
1.試模用的各家塑膠廠之冷卻接頭,油壓接頭,空壓接頭,熱澆道控制線路之接頭是否
預先詳細調查了?
2.試模工具箱是否齊全?
3.試模時組立圖,單獨的冷卻回路圖是否準備?
4.試模時是否點檢適合的樣品作為TVR/FAI檢測用?
(通常是在試模條件合適生產成型條件後15~30模次的後5模)
5.試模用之該台塑膠機規格資料是否事查明了?
6.試模不良點是否整理後提出報告了?
7.試模完後是否索取成形條件表。
P.其它:
1.成品的機種,品名,品番等是否必要打刻於模子上?
2.模具之銘板是否需要?
3.模具確認表中記載之各項內容逐一確認了?
4.模具移轉或出口時之準備事項:
A.模具圖之第2原稿(組立圖&加工圖&部品圖)或僅以複印的組立圖。
B.照片。
C.預備品(E.P,頂出套筒&套筒梢,易破損之小模仁,交換模仁,吊環….)之數量?
D.預備品之LIST表。
E.有標示母模桿接位置之加工圖。
F.單獨之冷卻回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