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教案20.docx
《《阿房宫赋》教案2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房宫赋》教案20.docx(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阿房宫赋》教案20
《阿房宫赋》教案20
导标显示屏幕
1.学习理解本文“文赋”的文体特点及所运用的“赋”的表现手法;
2.学习借鉴本文借古讽今,叙议结合的构思和写作特点;
3.积累掌握“一”“爱”“取”“毕”“辞”“独”“族”“焉”“而”
“夫”等实词和虚词的多种用法;
4.背诵课文。
导学点拨窗口
【探海导航】
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杜牧的这篇《阿房宫赋》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学习时,可参照课文注解和查找资料,先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加深对这篇赋讽喻现实的思想意义的认识;通过对本文赋体特点的认识将这篇“赋”和本单元学过的其他三篇“古文”作一些比较,掌握赋在描写、叙事、议论等方面的铺陈排比、想象夸张、正反述说的特点,为熟读背诵打下基础。
本文在写作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如炼字的精当、详略的适宜、比拟的写法,用韵、不堆砌典故等,要结合字词的理解和句法的分析,把握本文的写作特点。
词语方面要重点辨析一、爱、取、族、霁、杳、妍、焉、而、夫等的意义和用法。
认真做一做后面的跟踪试题。
【思路结构】
文章的主旨在于借古讽今。
作者要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秦王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的最高统治者发出警告。
因此,作者一开始先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极写阿房宫的非凡气势,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接着写阿房宫里的望皇帝幸临的美人和弃掷逶迤的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下文的议论设下埋伏。
作完了这些必要的叙述和描写后,再由描写转为议论,指出阿房宫兴建及秦人奢淫的生活与秦国灭亡的内在因果关系,显示出作这篇赋文的本意。
最后再以慨叹作结,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向当朝统治者发生警告。
结构图:
原因第一段(叙):
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建筑
第二段(叙):
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
结果------第三段(议):
失掉民心,迅速灭亡
借鉴------第四段(议):
爱民保国,免踏覆辙
【疑难指津】
·本文在描写和议论中是如何运用“赋”的表现手法的?
所谓赋的表现手法就是铺陈排比,言尽意致。
本文从整体结构来看,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
前面的描写是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的。
但是,无论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排的手法,叙事言情,极尽其致,气势夺人,令人耳目一新。
描写中铺排的例子,如“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一段;议论中铺排的例子,如结尾一段的正反述说。
这固然是赋体的传统写法,但值得称道的是杜牧没有像编类书一样堆砌相同词语,写得不繁缛冗杂,而是恰到好处。
且骈句散行,错落有致,增强了表现力。
··如何理解本文的议论特色?
赋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一般是反对直接抒发议论的。
但杜牧的《阿房宫赋》却很艺术地做到了这一点。
作者先以约占全文三分之二的篇幅,简练地叙述、生动地描写了阿房宫的兴建、规模和用途,形象鲜明而含意深广。
“嗟乎”以下,开始抒发议论。
其议论很有特点:
其一,议论中有描写。
例如“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一段,不加判断,只用农民、工女及其所生产的粟粒、帛缕等的数量与阿房宫上的柱、椽、钉、瓦等相比较,而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已见于言外。
其二,议论带有浓烈的抒情性。
以“嗟乎”、“呜呼”,“嗟夫”开头的各小段,都洋溢着愤慨、痛惜与哀怨交织而成的复杂情感。
这种把议论,写景(广义的景)、抒情结合起来的艺术特色,也表现在杜牧的诗歌创作中。
比如为人传诵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之类,都是这样的。
文学创作中的议论能够以形象性和抒情性表现出来还是很见艺术功底的。
【语言揣摩】
1.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兀,阿房出。
评析:
起势雄健,涵盖全文。
乍看似乎仅仅是叙事;实则于叙事中寓褒贬,并为此后的许多文字埋下根子。
起笔极言秦兴之骤,实为下文议秦亡之速埋下伏笔。
“六王”为什么会“毕”?
“四海”为什么能“一”?
一亡一兴,关键何在?
读完全篇,这些问题就会得到解答。
“六王”之“毕”,其原因就在自身,那么,秦能统一四海的原因,也就不言可知了。
这两句一抑一场;而扬秦又是为更有力地抑秦蓄势。
后二句“蜀山兀,阿房出”,一因一果,反映了一苦一乐,六个字概括了无限深广的内容。
“兀”“出”两字,力重千钧,而从“兀”到“出”的过程,更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像的广阔天地。
阿房宫的宏大,秦始皇的骄奢,人民的血汗和生命,均可由此想见。
更深一层来想,“六王”既以“不爱其人”而覆亡,秦始皇又将自己的淫乐建筑在人民的苦难之上,那么,从“六王”的已“毕”,不是很可以预见秦的将“毕”吗?
以四个三字句发端,一句一意,层层逼进;又句句押韵,音节迅急,有如骏马下坡,俊快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