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分析.docx
《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分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分析
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是一个有人文主义理想的王子,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
一方面接受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理想一样完美而现实打破了的理想。
他要父报仇,可是内心又是矛盾,因为他想的不光是为父报仇而是扭转整个乾坤。
但他性格过于内向,审慎及单枪匹马的处境,使他感到犹豫造成他行动上的延宕。
因此最后只能与敌人同归于尽。
关键词:
哈姆莱特;扭转乾坤;忧郁;延宕
一、哈姆莱特的身份背景
(一)、成长中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哈姆莱特的出身是个王子,他高贵、优雅、勇敢、有学识,追求纯洁的爱情,属于上流社会的统治阶层。
用哈姆莱特的情人奥菲利娅的话来说,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辨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
”哈姆莱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学习,接受人文主义的熏陶,他对人报有美好的看法,高呼“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是“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爱情、友谊也有自己的看法,希望以真诚相待的平等关系来代替尊卑贵贱、等级森严的封建关系。
这时的他年青而乐观,对人对事充满幻想。
可见,哈姆莱特应该是一个快乐的王子,拥有地位、名份、权利和爱情……是父母的骄傲和未来的王位继承人,摆在他面前的是鲜花着锦的前程和命运。
然而,伴随着成长中遭遇的现实变故,他的理想宏图完全被破坏。
开始由高贵的王子向凡夫俗子转变,品尝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堕入矛盾和苦难之中。
(二)老国王之死,标志着哈姆莱特的命运发生戏剧性的逆转。
父亲的死,使他陷入悲痛之中,失去了早先的欢乐。
紧接着是母亲的迅速改嫁,自己的叔父转眼成了继父,王位被剥夺等一系列的变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哈姆莱特以沉重的打击。
他用一身“墨黑的外套”抵抗着自己无法接受的现实,也包裹着他此刻痛苦而流离失所的内心。
作为儿子,哈姆莱特丧失了原有的人伦秩序,家的存在随着父亲的去世和母亲的改嫁而瓦解。
他的母亲不仅无法帮助他进行自我身份的认证,还突然间远离和抛弃了他。
而作为王子,哈姆莱特理所当然的继承权也遭到了剥夺,新国王克劳狄斯以堂皇的言辞对王位世袭进行了质疑,现实的篡改意味着对于哈姆莱特以前所拥有的一切权利的剥夺。
作为爱人,哈姆莱特怀疑奥菲利娅爱情的纯洁性,认为她是奸王派来的暗探,于是就绝然地斩断情丝。
这时的哈姆莱特面临着一切常人都可能要面临的人生困境。
家的解体,母亲的背弃,王位的丧失,爱情的失落。
他不再是以前快乐的王子,而是象凡夫俗子一样背负着难以言说的各种人生苦恼。
回顾后目睹的各种丑恶现象使他认识到现实并不如想象那样美好,坚贞的爱情、忠诚的友谊、和谐的社会关系,这些曾被视为珍宝的生活理想,如今都已化为泡影。
年轻的哈姆莱特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沉思着亲缘的关系,沉思着被否定的亲情,沉思着被篡夺的王位,沉思着被轻蔑的爱情。
这一系列的沉思始终伴随着哈姆莱特走向未来的成长旅途之中,促使他变得忧郁和怀疑。
当哈姆莱特从父亲的亡魂那里得知整个事件的真相时,更加深了他心中的疑惑,从此开始了他漫长的复仇之路。
哈姆莱特命运的悲剧性逆转不仅使他看清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而且还进一步看清了把罪恶掩盖起来的伪善。
他完成了由高高在上的王子向凡夫俗子的转变,开始了严肃、忧郁的沉思。
(三)请想一想,象我描述的那样一个王子,他的父亲处于意外的死了。
虚荣心和统治欲并不能激起他的欲望。
作为一个国王的儿子,他感到满足,而如今他却不得不开始考虑到执政者和臣属之间的距离。
继承王冠的权利不是世袭的,但如果他的父亲享寿更长久一些,就可以加强他唯一爱子的权利,而实现他继承王位的希望。
然而实际上,尽管他叔父说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诺言,他却看清楚自己将永远为叔父所摈弃了。
他如今得不到恩宠,得不到财富,对于从青年起一向视为己有的事物,都感觉到陌生了。
这是他的心情才开始呈现出忧伤悲哀的色彩。
他觉得,他并不比每一个贵族强,甚至还不如他们;他说他是每个人的仆人,他不是客气,不是谦虚,不是的,他只是颓丧、贫贱。
他回顾他从前的情况,犹如一个消逝了的梦境。
纵然他的叔父竭力安慰他,要他改变对自己处境的看法,都归无效。
他的一些都失去了的感觉无法摆脱他。
他受到的第二个打击把他伤害得更深、折磨的更重。
那便是他母亲的结婚。
父亲去世之后,这个忠诚的儿子还剩有一个母亲;他希望和他活着的心地高尚的母亲相伴,共同崇敬的怀念那逝去的英雄;但是母亲他也丧失了,这比死亡把他母亲夺取更坏。
一个幸福的孩子常从他父亲那里得来的可靠的图象,如今是消失了。
已死的他无法挽回;活着的他又无法掌握,而且她是个女人,他被理解在一般的女性名称“脆弱”的涵义里。
现在他才真感到意气消沉、孤独无助了;世界上没有一种幸福能够补偿他的损失。
他的天性不是深思熟虑,也不是忧郁寡欢的,但沉思和忧郁成为他沉重的负担。
在这种精神状态下,我们看到他这样登场,我不想在这出戏里添上一些枝叶,或是搀杂一点夸张。
当他知道他父亲的亡魂出现时,在恐怖的黑夜里当那尊贵的鬼魂出现在他的面前时,他感觉到一阵可怕的战栗;他象这个神秘的形体谈话,他看见它在向他招手,他跟随他着它并倾听着它。
他耳中鸣响着那对于他叔父的骇人听闻的控诉;召唤他去复仇,以及直刺人心的再三反复的祈求:
你要记着我!
鬼魂消失了,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站在我们面前呢?
是一个怒气填膺的要求报仇血耻的青年英雄吗?
还是一个欢欣鼓舞地被招来惩罚篡逆王位的叔父的天生王子吗?
都不是!
苦恼和惊讶攫住了这个孤独的青年;他痛恨那些含笑的坏蛋,立誓不忘记死者,最后说出这样意味深长的慨叹的话:
“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我以为在这些话里可以找到哈姆雷特全部行为的关键。
我觉得这很明显,莎士比亚的意思是要表现一个伟大的事业承担在一个不适宜胜任的人的身上的结果。
在我看来,全剧似乎都是由这种看法构成的。
这是一棵橡树种植在一个贵重的盆子里,而这花盆只能种植可爱的花卉;树根伸长,花盆便破碎了。
一个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他缺乏成为一个英雄的魅力,却在一个他既不能负担又不能放弃的重担下被毁灭了。
每个责任对他都是神圣的,这个责任却是太沉重了。
要求他做的都是不可能的事,这些事的本身并不是不可能的,对于他却是不可能的事。
他辗转反侧并折磨自己;他进退踟躇着;总是触景生情,回忆过去的一些事情;最后做了一切,但他在思想中失去了他的目标,他的内心仍旧不能恢复平静。
二、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
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是忧郁,优柔寡断,但这不是一成不变的。
他本来无忧无虑,明朗,爽快,进取,生气蓬勃,犹如夏日清晨的空气。
到了父死母嫁,坏人当权,全国成了牢狱之后,...沉入苦思焦虑,才变成忧郁。
第一,二幕描写他由苦思到忧郁的经过;从第三幕起,写他逐步克服忧郁的心情,他觉悟到“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行动的意义”(三幕一场)。
审慎的思维是应该的;但不可以畏首畏尾,失去行动,便会逆流而退,消沉下去。
他决心起来行动,排演戏中戏,证实奸王的罪行,他的性格也便由优柔寡断,转变为果断,由忧郁转变为明快。
刺杀御前大臣于幕后,改写密信,跳上海盗船,决斗,刺死奸王等一系列的行动,再也不见忧郁了。
临死时重托密友宣传他的故事和心愿,遗嘱让福丁布拉斯继立为王,也是因为什么了有雷厉风行的性格
(一)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求学时聪明机智、乐观开朗、积极向上。
父亲的不明猝死,母后的迅速改嫁,叔叔的篡位这三道冲击波,使一向无忧无虑的哈姆莱特变得忧郁、沉思起来。
然而,忧郁、沉思并不是哈姆莱特的天性。
从表层上看哈姆莱特的忧郁来自父亲的死亡,来自母亲的背弃,来自爱情的失落。
他从威登堡匆匆返回丹麦为父奔丧,流露忧伤的情绪是人之常情。
儿子哀悼父亲的死亡,以至于产生郁结情绪,谁也不会惊异。
也正体现了他作为凡夫俗子的一面,具有常人的正常情感。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忧伤之情会逐渐淡化。
然而,哈姆莱特却并没有从忧伤中解脱出来。
其母亲乔特鲁特认为活着的人都要死去,从生活踏入永久的安宁,她要求哈姆莱特把“高贵的父亲”的死当做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抛开“阴郁的神气”。
其叔父克劳狄斯却先从表面上肯定王子的“孝思不匮”是“天性中纯笃过人之处”,随后认为哈姆莱特“固执不变的哀伤,却是一种逆天悖理的愚行,不是堂堂男子所应有的举动”要求哈姆莱特承认既在事实。
而御前大臣波洛涅斯认为,哈姆莱特的忧郁是由于向他女儿奥菲利娅求爱遭到拒绝。
因此,他们认为,哈姆莱特的忧郁来自于父亲的死亡,爱情的失落。
然而,哈姆莱特之所以忧郁不仅是因为克劳狄斯杀兄霸嫂、篡夺王位,而是他目光尖锐,从个别人的罪恶中看到了当时的社会罪恶。
他看到宫廷腐化堕落,阴谋重重,朝臣们阿谀奉承,阴险狡诈,国内民怨腾沸,社会动荡不安,邻邦挪威蠢蠢欲动。
原先代表他高贵出生的丹麦王室,现在却成了“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狱,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
在哈姆莱特看来,克劳狄斯的罪行只是世界上存在的全部罪恶中的一桩,问题在于整个时代颠倒混乱,与理想相背,“原以为美好的大自然,只是一片荒岬,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
原来理想的天神一般的人类,现在看来,不过是泥土塑成的生命。
”所以哈姆莱特意识到,他的责任不是单纯地为父报仇,杀死一个奸王那么简单,而是要负起重振乾坤的责任,要把个人复仇同改造社会结合起来。
(二)哈姆莱特确定了为父复仇的使命,却又找不到恰当的方式,他期望改变现状,却又力不从心。
为父复仇容易,重整乾坤却困难重重,哈姆莱特变得越来越忧郁,陷入了更深的沉思之中。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是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充分体现了他的内心沉思的思考:
是干还是不干?
哈姆莱特看出了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他的内心矛盾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冲突着。
并且,这时哈姆莱特不只是考虑自身的生存与毁灭,而是联想到人类甚至整个宇宙的生存与毁灭,哈姆莱特超越了凡夫俗子对自身命运的思考,而是作为乾坤巨人的思想而存在。
三、哈姆莱特的形象
在哈姆莱特的形象里,莎士比亚体现了他的时代最优秀的进步的人类特点,哈姆莱特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出身王室,却在当时新文化中心的德国威登堡大学接受了人文主义教育,他出身上层统治阶级,却接近人民,他痛心周围社会的丑恶现实,抱有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的崇高理想,同时对“人”抱有美好的看法: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形象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在他心目中,他父亲老哈姆莱特正是这样一个“人”的典范:
“他是一个堂堂男子,整个说起来,我再也找不到像他那样的人了”。
他热爱所生活的世界,认为这是一个美好的天地,天空是“一顶壮丽的帷幕”,“金黄色的火球点燃着庄严的屋宇”,大地是“一座美好的柜架”。
他对人与人的关系,对友谊爱情与传统观念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
他爱朋友,爱下级。
他的士兵表示对他尽忠时他说:
“让我们彼此保持着不渝的交情”。
别人自称是他“卑微的仆人”时他愿以朋友相称,他要御前大臣“照你自己的名誉地位对待”跑码头的戏子,他甚至认为:
“胖胖的国王”跟“瘦瘦的乞丐”对于蛆虫来说,只是“一个桌子上的两道不同的菜”。
他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先进人物一样崇尚科学,重视理智,不轻信,不盲从。
父亲鬼魂出现之后,他仍然冷静观察,冷静思考,提醒自己“要先得一些比这更切实的证据”。
他说:
“能够把感情和理智调整得那么适当,命运不能把他玩弄于指掌之间”。
他告诫自己:
“活动起来吧,我的脑筋!
”。
在别人眼里,他也是当时多才多艺的人文主义者的典范。
奥菲莉娅描述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典范、举世瞩目的中心。
”这样的一个“可爱的王子”,自然会得到民众的拥戴,这点,连他的敌人都不得不承认。
克劳狄斯一再说:
“他是为糊涂的群众所喜爱的”,“一般民众对他都有很大的好感”。
(一)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却与丑恶的现实发生了矛盾。
他从威登堡回国后所看到的一切使他非常失望,国内展现在他面前的是“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
”生活对他来说,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
在他认识到世间混乱的同时,他幸福而美满的家庭也遭受了巨变,他所崇拜和热爱的父亲突然死去,他所爱的母亲很快就同他新登基的叔父结了婚,叔父登基后过着“酗酒取乐”糜烂生活,而且还得到朝臣的拥护。
邻帮挪威蠢蠢欲动。
宫廷腐化堕落,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严重时刻。
这一系列事件使他认识到了生活中的丑恶与阴暗,一个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开始破灭了。
他感到忧郁:
“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
”他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正是形成他独特人格的因素,同时,在他心中的人文主义理想也是鞭策他的动力。
为了他的父亲他可以不息一切代价,在戏剧里,他父亲的鬼魂成为他行动的指导。
为什么要设计鬼魂来给哈姆莱特指路呢?
是因为他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吗?
我认为,《哈姆莱特》中之所以要引入鬼魂这一角色是由于哈姆莱特的性格决定的。
他父亲的死和母亲的改嫁无疑是给了他巨大的打击,哈姆莱特的内心始终坚持着自己崇高的理想,虽然眼前的现实让他感到“无聊、乏味”但是,假如没有父仇,他的性格就不会被充分展现出来。
作者把哈姆莱特置于矛盾冲突的顶峰,在极端的愤怒中,哈姆莱特真正的完善了自己。
虽然,他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父亲的仇恨以及叔叔的残害使他无从选择,但是,在他的言语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他智慧的闪光和他内心对人性的呼唤,这也增加了戏剧的悲剧色彩。
(二)哈姆莱特深刻的社会意义。
在鬼魂出现之后,他知道父亲是谁害死的,并立志复仇。
对于哈姆莱特来说,复仇既是自己作为儿子的责任,又因为凶手是当今的国王,是专制王朝的代表,推翻了国王,也就扭转了这混乱的局面,拯救了这濒于崩溃的国家,因而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还是关系到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问题。
他勇敢地承担了这一责任,同时也深感这一责任的重大:
“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这一方面表达了他作为王子要为父复仇的坚定决心和作为人文主义者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的气魄;另一方面,表现了他面对黑暗现实,对所负重任的悲愁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哈姆莱特的装疯说疯话,一方面适应了内心的忧郁,一方面针对外界的罪恶社会现象。
社会上是非黑白,完全颠倒,小人得势,大才受侮。
在这种情况下,真话也只能当疯话来说,于是哈姆莱特从全面讲来倒是最清醒的。
装疯可以迷惑阴险的克劳狄斯和廷臣的视听,装疯可以畅所欲言,暴露丑恶的现实,揭发黑暗的社会,借此作弄国王和他的左右,看他们的反应,给他们以鞭挞。
因此,忧郁并不是绝望,而是正视现实,深入思考,寻找答案。
他在忧郁的沉思中,因个人的不幸看到了整个社会的黑暗,从为父报仇认识到改造社会,从被压迫的广大人民的苦难形象,感染到一种超乎个人的力量,同时他指出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狱,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并决定肩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但就如何行动的问题上,他反复思考,一再延宕,成了一个延宕的王子。
他这样拖延并不是他不爱父亲或对父亲被害不感到憎恨,而是他的敌人是一个掌握了政权而又奸诈阴险的国王,周围又布满爪牙暗探,他在斗争中不可能轻举妄动,因此他借父亲之死而悲痛的时机假装疯颠。
这样既可以迷惑奸王和朝臣,以使敌人对自己能够放松警惕而伺机报仇,又可畅所欲言地揭露社会罪恶和谴责敌人。
哈姆莱特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老同学,甚至心爱的情人,也竟然变成了奸王的帮凶。
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在丑恶的现实面前完全破灭了,他说“我近来不知为了什么缘故,一点兴趣都提不起来,什么游乐的事都懒得过问……”他甚至考虑到“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
尽管如此,他没有一刻忘记复仇的任务。
在安排了“戏中戏”之后,他行动起来,但变革现实的途径仍未找到。
最后在一场比武中杀死了克劳狄斯,自己也牺牲了。
“重整乾坤的责任”最终未能完成。
他虽然杀死了敌人,但仅仅是除掉了一个恶人,而不是整个人文主义者整个理想和事业上的成功。
他自己也认识到这一点,临死前他希望好友霍拉旭把他的故事讲述给世人,让人们认识社会的真实面貌,更好地正视它、改造它。
哈姆莱特所处的封建势力虽然已经腐朽但仍占统治地位,并有原始积累时期出现的新的罪恶势力与之结合,在力量对比方面暂时还大大超过了人文主义所代表的新生力量。
而哈姆莱特所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本身又有很大的局限性。
他们把社会的斗争看作“善”与“恶”的斗争,把改革社会的希望寄托在开明君主身上。
在政治上是改良主义者,在行动上是孤军作战者。
这就决定了哈姆莱特只能以悲剧告终,这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
(三)现实要求哈姆莱特的是行动,但他却迟疑不决。
从哈姆莱特的忧郁沉思性格我们可以找出他延拖复仇行动的理由。
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从他父亲的亡魂那里找到答案。
哈姆莱特的主动行动很少,多半是受到父亲鬼魂的启发和驱使。
两方面的原因,可以看出哈姆莱特的复仇行动是身不由己的。
在哈姆莱特反复探索的过程中,他愈加感到现实的丑恶,理想的幻灭,从而否定了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他感叹“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许多是多么的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
哼!
哼!
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从而陷入悲观厌世,郁郁寡欢的境地,导致哈姆莱特在行动之时踌躇不决,进退维谷。
采取行动的倾向和逃避行动的倾向互相抗衡着。
但由于有父亲鬼魂的命令,才促使着他的复仇行动的发展。
当哈姆莱特通过导演戏中戏,验明元凶,但他仍然无法证实内心对成人世界的罪恶所作出的结论。
于是突然放弃了他的复仇计划,这次被自我否定的背后袭击事件,它实际上显示了哈姆莱特此时对于复仇行动的质疑。
具有完美倾向的哈姆莱特,他希望他的复仇不是以暴制暴,哈姆莱特面临的不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复仇实践,而是他相信一种存在于天地间的公理,而此刻他必须选择等待和忍耐。
哈姆莱特在为父报仇的行动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父亲被害时他不在现场,所有事实的真相由其父亲鬼魂转述,缺少直接证据。
至于母亲与叔父的婚礼更是仓促,根本不容他反对。
在身不由己的情况之下,哈姆莱特拿出了“装疯”的杀手锏,来侦察事件的真相。
但直到后来才真相大白,是他的叔父杀兄篡位。
其叔父正站在权力的颠峰,对于整个世界公正与合法制秩序作出挑战,正是他扮演了哈姆莱特的对手。
可他发现家庭中的不幸只是万恶之中的一件,现实与他想象中的更为残酷,他还需要不断地去了解他身边的人和社会,不敢轻举妄动。
哈姆莱特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因此,此时的个人复仇任务变成了社会责任,这样的想法驱使着哈姆莱特的进一步行动,承担起艰巨而严酷的现实重负。
由此,哈姆莱特在行动上体现了凡夫俗子和乾坤巨人矛盾结合。
四、对女性的误解
哈姆莱特在身不由己的行动过程中,感受到了周围世界的冷寂和孤独。
母亲的改嫁使他怀疑亲情,朋友的背弃使他不信友情,情人的刺探使他远离爱情,严酷的现实遭遇让他变成了一个孤军奋战的斗士。
这一切销蚀了哈姆莱特原有的对“人”的美好理想,给他以致命的打击。
哈姆莱特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理想化倾向的理想主义者,他执着地把自己关于人、人生、以及善与美的理想,集中体现在女性身上。
年轻的哈姆莱特本该享受到青春爱情的单纯美好,然而经过一系列的变故打击之后,却完全颠覆了他对女性的美好认识。
哈姆莱特对女性的偏见主要来自于母亲对他的伤害,年轻的哈姆莱特开始时对女性带有唯美的幻想色彩,贞洁、善良、真诚。
由于母亲对家庭的背离,父亲刚死了两个月就迫不及待地嫁人。
因此,“哈姆莱特以激烈的言辞表达着内心深处的无助和依恋,母亲背叛自己的这一决绝行为,让哈姆莱特在情感上极度震惊和痛苦,他无法阻止事态的发展,越是怀疑就越陷入困境,越是陷入困境就越以一种尖锐的方式祈望再次得到母亲的爱和关注。
可是哈姆莱特却意识到,他的母亲作为女人,早已成为了生活中一种最为可疑的变数。
”哈姆莱特似乎绝望地洞悉了女人的全部秘密,意识到母亲是受情欲的摆布,“迫不及待地钻进乱伦的衾被”,成为“生活在汗臭垢腻的眠床上,让淫邪熏没的心窍,在污秽的猪圈里调情弄爱”的那个人,他发出了至今仍被一些人赞同的话语:
“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
”这对于哈姆莱特是一种刻骨铭心的伤害,“可以说哈姆莱特在一瞬间丧失了童年记忆中所有的母亲形象,而获得对女性的重新评价”。
此时的哈姆莱特完全按他的理想和道德标准来要求其母亲,“对母亲的矛盾心理使得哈姆莱特对于女性既鄙视又亲近,既暴戾又哀伤。
”
可怜的奥菲莉娅,理所当然成为哈姆莱特对女性误解的祭品。
别林斯基这样地评说过哈姆莱特:
“他对于爱情的现实性,对于女性的尊严也不相信了;象个疯子一样,他把感情践踏在脚下,用无情的手撕毁了他和那纯洁、美丽的女子间的神圣关系,而那女子曾是全心全意地、天真地把一切交给了他,他呢,也曾深深地、温存地爱过她。
他无情而粗暴地侮辱她这样一个柔顺、温和,象是稀薄的空气、光线和和谐的音乐所造成的女性,好象他要赶快抛弃世界上使他想起幸福和善良的一切。
”只因为奥菲利娅在王权斗争中无意之中被充当了权力之争的棋子,她轻易地被人利用了,充当了刺探。
于是,奥菲利从哈姆莱特心中的女神,“那天仙化人的,我的灵魂的偶像,最艳丽的奥菲利娅”变成了另外一种可怕的形象,“我也知道你们会怎样涂脂抹粉,上帝给了你们一张脸,你们又替自己另外造了一张。
你们烟视媚行,淫声浪气,替上帝造下的生物乱取名字,卖弄你们不懂事的风骚。
”而他对女人的嘲弄更充满了真正的惨痛,“……进尼姑庵去吧……或者要是你必须嫁人的话,就嫁给一个傻瓜吧;因为聪明人都会明白你们会叫他们变成怎样的怪物,进尼姑庵去吧,去,越快越好。
再会!
”哈姆莱特以偏执的立场,将纯洁女神奥菲利娅作为了嘲弄的对象,以狂暴的语言伤害她,间接导致了奥菲利娅的死亡。
哈姆莱特没有意识到她们也处在被杀戮和被损害的位置,都是权力争夺的牺牲品。
他没能充分地理解他身边的女性,没有透彻地理解她们的爱和意志。
哈姆莱特对女性的爱和恨,显得荒谬而又悲哀,一般女人的美质在她的观念中毁灭了。
在这一点上,是哈姆莱特在乾坤巨人向凡夫俗子的倒退。
五、善恶兼备的道德取向
陷入忧郁、沉思的哈姆莱特戏要明确要不要复仇的问题,又要选择复仇的方式,是正大光明的复仇还是不择手段只求目的复仇?
这就使得他的良心天平在善恶两极的道德法码上左右彷徨。
“他既看到现实人类的天性的伟大、崇高,也看到了人的渺小,人性的恶劣、自私和狭隘。
……既把人誉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又把人贬为从‘泥土提炼出来的玩意儿”。
他对叔父的篡位,母后的乱伦,情人被迫的背信弃义所表现出来的是极度的厌恶和反感,对流血复仇却又是本能的道德顾忌。
因此,他犹豫,拖延复仇行动。
哈姆莱特把周围发生的一切都置于他的道德显微镜之下,作为他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
哈姆莱特有其善和正义的一面,立誓重整乾坤,为父报仇,杀死篡位之王叔父是伸张正义,惩恶扬善的行为。
但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则暴露出恶的本性。
他对于自己挚爱的奥菲利娅绝情的伤害和误刺其父亲波洛纽斯后的冷漠表现,以及为了给自己复仇扫清道路,把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送上死路。
站在哈姆莱特的立场上,二人的确该死,因为二人是罪恶之首克劳狄斯的帮凶。
但对于哈姆莱特对人性的追求以及自我求证,还有期待树立一个堂堂正正的未来的王形象而存在,就显得恶劣、自私和狭隘。
哈姆莱特为父复仇,重整乾坤,愤怒的喊道:
“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这是他道德取向善的一面,表明哈姆莱特的注意力已经从个人的不幸、家庭的问题转向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罪恶,和克劳狄斯为首的统治丹麦的罪恶势力作斗争,以拯救人民大众为己任,把个人的苦难转化为人民大众的苦难,也是哈姆莱特作为乾坤巨人的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