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县政府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6001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武县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成武县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成武县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成武县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成武县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武县政府工作报告.docx

《成武县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武县政府工作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武县政府工作报告.docx

成武县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24日在成武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长 鲁志成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0年及“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困难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县人民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上级党委、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抢抓机遇,科学应对,知难而进,埋头苦干,全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平稳较快发展。

预计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6亿元,增长14.8%,三次产业比调整到21:

55:

24;固定资产投资46亿元,增长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亿元,增长19.5%;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6.7亿元,贷款余额43.7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14亿元、10.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83亿元,增长39.1%;农民人均纯收入5660元,增长10%。

圆满完成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任务目标。

   

(一)大项目建设质量明显提升。

坚持把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总抓手,改进招商方式、提高招商水平、增强招商成效,项目建设呈现出数量多、质量好、规模大的特点。

全年续建、新建投资过亿元项目46个,其中过10亿元项目11个。

突出“强强联合”战略,达驰公司、呈祥公司、大地玉米公司等5家企业分别与意大利阿尔法斯坦等8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联合上马一批高端、高质、高效项目,有力促进了产品、产业的转型升级。

优势产业逐步高端化。

建成投产500KV级变压器、750KV级变压器等项目,实现了变压器生产由高压向超高压、特高压的提档升级;上马核电站封闭母线、超高压封闭组合电器、防污闪电力铁塔等项目,实现了单纯机电制造向先进电力设备制造的全面拓展。

传统产业逐步精深化。

围绕壮大提升粮食加工、木材加工、蔬菜冷储加工、造纸及纸品加工、纺织及服装加工等5个产业,新上德园果蔬、鑫盛源食品、玖德织布等项目,延伸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初步形成。

驰翔新能源、风力发电塔、中电能源设备等项目,开创了新能源及其设备制造产业发展新局面;泉城医药、达瑞化工等项目,形成了医药化工产业发展新亮点;复合材料工业园、锦华新型材料等项目,开启了新型材料研发生产的好势头。

园区载体功能明显增强。

累计完成投资4.5亿元,县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面积25.3平方公里,建成“六纵八横一环”路网65公里,基本实现“七通一平”,大项目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6家,实现销售收入63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的36%;利税12.6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的48%。

在建过亿元的项目23个,其中先进制造项目8个,新能源、新材料项目4个,占园区内在建项目的52%,先进制造产业园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园区定位迅速形成。

   

(二)工业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坚持发展优势产业、打造核心企业、培育产业集群,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工业立县”战略快速推进。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65家,比年初增加17家;预计实现增加值4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79亿元、利税26亿元,分别增长26%、30.7%和5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47%,提高23个百分点。

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取得实效。

“1255”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达到30家,比年初增加5家,企业规模和效益快速提高,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九洲科技公司在德国成功上市,一次募集资金1000万欧元,实现我县企业上市零的突破。

科技创新成效显著。

省级以上名牌产品8个,市级以上研发中心6个,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4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78亿元,增长30%,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3.6%,位居全市第一;“成武酱大头”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节能减排任务圆满完成。

万元GDP能耗下降3.5%,COD、SO2排放量分别下降11.6%和1.5%。

开发整理新增耕地1700亩,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350亩,为保障大项目建设提供了条件。

   (三)农业产业化水平稳步提高。

坚持产业化、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大力调整产品、产业结构,搞好农副产品加工增值,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特色生产基地效益明显。

大蒜种植35万亩,芸豆种植5万亩,继“翠博”牌芸豆、“芸芹”牌蔬菜之后,“高绿源”蔬菜基地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粮食总产62万吨,棉花总产2.8万吨,畜禽存栏900万头(只),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不断壮大。

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02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153个,龙头带动作用逐步增强。

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

发放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等惠农资金2.76亿元,人均受益500多元。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开挖、清淤河道沟渠87条、116公里,完成土方260万立方米,新建改造桥涵闸26座,被授予“全省防汛抗旱先进县”;实施千亿斤粮食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土地综合整治项目7.2万亩,机械化水平达到78%,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

   (四)服务业发展快速推进。

以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为重点,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创新经营方式,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服务功能明显改善。

二三产业分离初见成效。

35家企业实现了三产分离,新增营业收入9100万元、地方税收290万元。

“四大载体”建设全面加强。

加强乡镇服务业建设,成武镇、大田集镇、汶上集镇、天宫庙镇4个重点镇服务业税收达到2300万元,占工商税收的21.3%;搞活企业经营,亿客隆连锁超市、物流配送中心2家重点企业营业收入2.1亿元,增长33%;加快项目建设,文亭湖综合开发、利丰粮食储运、鲁西南国际大蒜商贸城等10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19.3亿元;积极培育重点服务业园区,源发物流园正在加快建设。

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

在建文亭湖风景区、文亭湖生态园、共富大酒店等项目6个,完成投资5.7亿元,实现旅游收入2800万元。

商贸流通业繁荣发展。

销售“家电下乡”、“以旧换新”产品6.2万台,总销售额1.43亿元,农民获得补贴1296万元;新增“万村千乡工程”村级农家店40处。

金融服务、信息咨询、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

   (五)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

坚持“双轮驱动”战略,始终把城镇化作为推动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载体,高点定位,加快建设,严格管理,城镇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城市规划进一步完善。

投资2090万元,实施规划20项。

新增规划控制面积26.7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全覆盖;完成修建性规划3项、专业规划6项,规划控制体系基本形成。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投资3.2亿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65项。

新建改造东外环路、吕台路、先农坛街西段等道路14条、31.5公里,铺装人行道5.8万平方米,铺设地下管网55.4公里,安装路灯500盏,新增绿地面积78.7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面积254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8.2亿元,竣工107万平方米,实现税收9094万元。

镇村建设全面铺开。

实施房地产开发、村庄改造项目25个,开工面积112万平方米,竣工75万平方米。

同时,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墙体美化、户外广告治理等活动,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并重,以“百件实事惠民工程”为重点,全面构建和谐社会。

全年惠民工程完成投入5.3亿元,其中县财政投入1.3亿元。

社会保障取得新进展。

新增城镇就业8750人,新增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146人;城市低保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200元提高到220元,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每人每年1000元提高到1200元,低保人数增加到3.4万人;广泛开展慈善救助,救助各类困难群众1000多名,发放救助金157万元;搞好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建设经济适用房2.3万平方米、廉租房5000平方米。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发放补助金、助学金224万元,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875人次、家庭经济困难高中生3079人次;投资4048万元,新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44处,消除D级危房3.7万平方米;投资1860万元,改建城区学校3处;城乡教师工资实现统一标准发放。

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投入417万元,推动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9%,补偿8124.5万元,受益208万人次;投资1.2亿元的县医院综合病房楼和投资5800万元的中医院门诊楼、病房楼建成使用,投资2200万元的县医院内科病房楼开工建设;12处乡镇卫生院、174所村级标准化卫生室运转有序,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计划生育稳步推进。

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5.65‰,被评为“全省生育文化建设先进县”、“全省生育关怀行动先进县”。

文化事业快速发展。

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3个、农村文化大院82处、农家书屋107个;送戏下乡186场,送电影下乡4200场;举办了第三届农村文化艺术节;新发现文物284处,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638项,建立了县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城乡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城区集中供应燃气达到1500户。

改造农村公路150公里,改造农村窄危桥7座。

加强客运公交化建设,启用乡镇“四位一体”客运站11处、设立候车站点154处;城区调整公交线路5条,设立候车站点30处。

农村改水管网逐步延伸,解决33个村、1.9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新建户用沼气池800座。

安全生产进一步加强。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食品药品、道路交通、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等专项整治活动,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新增“孝贤之星”8人,市级以上文明单位4个,“全省青年文明号”单位2个。

双拥共建扎实有效,被评为“全省双拥模范县”,武警中队连续16年荣获“全省标兵中队”称号。

民主法治建设扎实推进。

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均为100%;积极开展“平安成武”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全面构筑社会安全防范体系,大走访工作得到省政府的通报表彰;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被国家信访局列为全国“百千万工程”先进县30个联系点之一。

人口普查、审计监察、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气象服务、防震减灾、广播电视、民兵预备役、档案管理、史志编纂、邮政通讯、人民防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2010年的发展为全面完成“十一五”奋斗目标做出重大贡献,奠定坚实基础。

五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我们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拼搏奋进,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步入历史上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

   这五年,是综合实力快速提升、经济总量达到新高度的五年。

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是“十五”末的2.7倍,年均增长20%;二三产业比重提高16.8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十五”末的5.8倍、3.9倍、1.8倍,年均分别增长42.6%、31%、12.5%,为我县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这五年,是大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工业化实现新跨越的五年。

每年都开工建设、竣工投产一批过千万元的项目,先进机电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十五”末增加85家,年均增加17家;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是“十五”末的4.3倍、4.5倍、8.6倍,年均分别增长33.9%、34.9%、53.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比“十五”末增加190个百分点,年均增加38个百分点,为我县跨越发展培植了稳固的产业基础。

   这五年,是发展空间迅速拓展、城镇化打开新局面的五年。

城市建设“隆起中心、亮起两翼”的思路逐步推进,建成区由10.8平方公里扩大到31平方公里。

中心商住区改造步伐加快,累计开发面积113万平方米,商场市场更加繁荣;园区载体能力显著增强,规划面积由2.3平方公里拓展到21.3平方公里,配套功能进一步完善,项目承载水平明显提高,“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正在形成;西部新区开发拉开框架,万亩城湖综合开发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生态休闲绿城初具雏形。

城乡建设全面加强,镇村面貌持续改善,为我县跨越发展打造了良好的发展载体。

   这五年,是龙头企业快速壮大、农业产业化取得新成效的五年。

基地建设逐步特色化,无公害绿色蔬菜、高效优质粮棉、立体林下养殖三大板块特色突出、效益明显;农副产品加工逐步精深化,粮食加工、木材加工、蔬菜冷储加工、造纸及纸品加工、纺织及服装加工等5个加工基地基本形成,加工企业达到950多家,是“十五”末的1.6倍;农田基本建设逐步标准化,五年改造中低产田15.2万亩,标准化良田占比达到70%以上,为我县跨越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条件。

   这五年,是民生快速改善、和谐社会建设跃上新水平的五年。

保障和改善民生累计投入14.8亿元,其中县财政投入4.2亿元。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部免除了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农村中小学课本费,消除D级危房16.2万平方米,创建市级以上规范化学校23处。

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新农合制度深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社会保障水平显著增强,累计征缴各类社会保险费7.5亿元,养老保险参保4.04万人,养老金实现足额发放;工资支出由1.1亿元增加到2.8亿元,增长1.5倍;人均月工资由745元增加到1766元,增长1.4倍。

人民得到更多实惠,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为我县跨越发展构建了和谐的社会环境。

   各位代表,总结五年的工作,成绩来之不易。

这是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同心同德、攻坚克难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认真监督、积极参与、热忱支持的结果,是工商联、无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和衷共济、精诚团结、通力协作的结果,更是全县人民不畏困难、积极应对、拼搏奋斗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领域的同志们,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工商联、无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成单位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参与、支持我县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五年的历程,经验弥足珍贵。

一是艰难时刻更要坚定发展信心。

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面对危机,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全面提振发展信心;面对挑战,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全面加大经济运行组织力度;面对机遇,始终保持抢抓意识,全面争取跨越发展。

二是转型阶段更要创新驱动。

必须牢牢把握创新这个核心动力,坚持功能创新,提升重点园区,做强特色基地,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坚持科技创新,搞好新技术引进,推进品牌战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坚持机制创新,探索跨越发展新思路,落实科学发展新举措,增强综合竞争实力。

三是一切工作都要秉承民本理念。

必须牢牢把握民生这个根本,全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最大程度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最大力度促进社会和谐。

四是任何时候都要真干实干。

我们的发展,靠的不是优越的资源禀赋,不是优越的区位和交通条件,靠的是脚踏实地的真干,咬紧牙关的苦干,齐心协力的大干。

实践告诉我们,只有真干,才见真功;只有大干,才见大效。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更应该正视发展中依然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

主要是经济总量小,人均占有少,发展底子薄;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大企业大项目不够多,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城镇化水平低,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结构调整任务重;节能减排压力大,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强;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努力在发展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任务目标和总体要求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我县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转型期,更是乘势而上、跨越赶超的关键期。

新阶段、新起点、新形势、新任务,给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一定深谋远虑,精心规划今后五年发展的美好前景;我们必须更加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奋力开创今后五年发展的新优势。

通过全县人民共同的努力,使我县经济发展更具实力、更具活力、更具竞争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按照县委十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的意见,“十二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举措,以实现经济战略转型为攻坚方向,以提增量、扩总量为首要任务,以建立新型产业体系为重要目标,以推进城镇化为支撑载体,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更加注重工业立县,更加注重城乡统筹,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在发展中加快转型,在转型中加速发展,力求速度更快、结构更优、质量更高、效益更好、后劲更足,全面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主要奋斗目标是:

到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完成节能减排削减任务。

   在发展中,坚持五个方面的指导原则:

   ——坚持跨越发展。

始终把跨越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壮大先进机电制造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农副产品加工业,努力扩大经济总量,提升综合实力。

   ——坚持创新发展。

把发展创新型经济作为主攻方向,积极引进创新型人才,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

   ——坚持统筹发展。

正确处理发展与生态、城镇与农村的关系,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局部与整体发展,统筹当前与长远发展,实现城乡互补、区域协调、共同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

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快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坚持和谐发展。

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管理,着力构建和谐成武。

   在工作中,力争实现五个方面的新跨越:

   ——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在构建现代工业体系上实现新跨越。

着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骨干企业膨胀、产业集群壮大“四大工程”。

到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40家,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亿元;先进机电制造业产值突破16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220亿元,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过10亿元、利税过亿元的大型产业龙头企业。

   ——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线,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上实现新跨越。

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着力构建以县城为中心、小城镇为主体、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

力争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32万人,城镇化率45%。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实现新跨越。

培植壮大特色板块经济,严格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打造优势特色农业品牌。

到2015年,发展标准化示范基地50万亩,无公害品牌12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80个。

   ——以现代物流业和文化旅游业为支撑,在壮大服务业上实现新跨越。

重点突破现代物流和文化旅游两大产业,辐射带动各种服务业态,着力改变我县服务业占比偏低的现状。

到2015年,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20%以上,实现旅游业收入2亿元以上。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在和谐社会建设上实现新跨越。

逐年加大财政对民生的投入,确保每年都办成一批惠民实事。

国民教育体系、医疗卫生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科技文化创新体系逐步健全,“平安成武”建设扎实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县政治安定、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充满希望的五年,也是大有作为的五年。

只要我们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扎实苦干,就一定能够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奋斗目标,经济发展再创新优势,人民生活再上新水平!

   三、2011年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也是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攻坚之年。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对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争取跨越发展的主动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站在新起点,我们必须在挑战中保持昂扬的斗志,在竞争中保持必胜的信念,在实践中保持务实的作风,科学谋划、创新思路、克难奋进,努力开创全县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新局面。

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6%以上、销售收入增长25%以上、利税增长2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2%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完成节能减排削减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强力推进大项目建设,增强跨越发展后劲。

项目是投资的基本载体,决定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综合实力的提升。

今后很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县的发展都必须把项目拉动作为主要动力,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主动争取项目,千方百计新上项目,努力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切实抓好招商引资。

拓宽招商视野,紧盯国内外500强企业和大财团,研究分析他们的发展方向和投资重点,锲而不舍地做好争取工作;明确招商区位,把目光锁定在长三角、珠三角、沿海重点区域,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旗舰型项目。

创新招商方式,充分发挥好园区招商、项目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的作用,确保招商成效。

突出招商重点,围绕先进机电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产业,选大商、招大项目,实现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严把招商引资质量关,避免质量差的项目占用宝贵的生产要素。

为此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对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高新技术项目、产业链高端项目、利用外资项目,加大考核分值,引导投资方向,提高项目质量,形成优质增量。

   努力加快项目建设。

切实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提前完成各项审批手续,确保项目按进度、按要求施工建设。

对宏太纺织、华纳化工、九发化纤等洽谈比较成熟的项目,逐一调度督促,力争尽早开工,年内新开工投资过亿元项目30个以上。

对巨石复合材料、中电能源设备、锦华新型材料、万丽工业园、越兴化工等投资过亿元的在建项目,加强一线推进力度,现场解决施工中的困难和问题,力争早日竣工投产,确保年内建成投产一批过亿元的项目。

   加快园区转型升级步伐。

在完善软硬件配套建设的同时,围绕园区的特色定位,积极引导先进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进园区,使三大产业的比重达到园区总量的80%以上,推动园区产业向集约化、专业化、高端化发展,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产业园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

   加大项目策划和储备力度。

围绕我县主导产业,精心策划一批产业链延伸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传统产业升级项目,年策划投资过亿元的项目投资额度100亿元以上,形成具有我县特色的项目库。

   千方百计破解发展难题。

一是破解资金难题。

积极搭建融资平台,高质量组织银企对接活动,确保年内新增贷款7亿元以上;进一步加强企业上市工作,促使更多的企业进入上市程序,提升发展境界,扩大融资空间。

二是破解用地难题。

坚持“节流”与“开源”并重,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用地,清理整合批而未用、低效闲置用地,充分利用增减挂钩政策,最大限度争取用地指标,拓宽发展空间。

三是破解节能降耗难题。

抓住国家和省支持节能技改的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加强企业节能监管,大力推广使用新产品、新技术,增加能耗空间。

四是破解环境容量难题。

认真落实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新的污染源;实施减排工程,淘汰落后产能,鼓励清洁生产,增加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