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19141989.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5752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现代史1914198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世界现代史1914198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世界现代史1914198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世界现代史1914198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世界现代史1914198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现代史19141989.docx

《世界现代史1914198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现代史19141989.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现代史19141989.docx

世界现代史19141989

世界現代史(1914-1989)

1、指定教科書

Grenville,J.A.S.,AHistoryoftheWorldinthe20thCentury,enlargeded.,Cambridge:

HarvardUniversityPress,2000

2、授課方式、規則、考察辦法

1.講授、討論

2.課前發予授課大綱

3.期中考(20%)、期末考(30%)、讀書報告(30%)、課堂討論與課堂出席(20%)

4.課堂規則:

勤出席、維持課堂秩序、避免製造噪音、不作弊、不抄襲,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踴躍發問。

5.課業輔導時間:

每週一8:

00-10:

00,並開放預約時間。

3、課堂議題

1.短暫的二十世紀?

轉型的世紀?

--導論

2.巴黎和會與現代趨勢之發展

3.第一次大戰後民主之發展--英、法、美、其他小國

4.戰後極權政治之發展--蘇、義、德

5.社會福利國與大眾文化之發展

6.經濟恐慌與國際危機

7.第二次世界大戰

8.戰後之國際情勢

9.戰爭之社會、經濟與文化影響

10.冷戰與超級強國之發展

11.歐洲之復興與獨立認同之掙扎

12.第三世界之興起與挑戰

13.後冷戰時期

14.新世紀新議題

4、參考書目

1.王曾才,《世界現代史》,臺北:

三民,1992,2冊。

2.Hobsbawm,Eric著,鄭明萱譯,《極端的年代》,臺北:

麥田,1996,2冊。

3.王曾才,《西洋現代史》,臺北:

正中,1986。

4.李邁先,《西洋現代史》,臺北:

三民,1995。

5.RobertPaxton著,劉京建譯,《西洋現代史》(台北:

五南,1990,2冊)

6.RobertPaxton著,王曾才等人翻譯,《二十世紀歐洲史》,台北:

國立編譯館主編,黎明出版,1984。

7.蔡東杰著,《西洋外交史》,台北:

風雲論壇,2001。

8.愛德溫.何伊特(EdwinP.Hoyt)著,李宛容譯,《墨索里尼的帝國:

法西斯主義的興亡》(Mussolini’sEmpire:

TheRiseandFalloftheFascistVision),台北:

麥田,1995。

9.Albrecht-Carrie,Rene,AdiplomatichistoryofEuropesincetheCongressofVienna,NewYork:

Harper&Row,1973.

10.Ambrosius,Gerold,ASocialandEconomicHistoryofTwentieth-centuryEurope,Cambridge,Mass.:

HarvardUniversityPress,1989

11.Blecourt,Willemde,RonaldHutton,andJeanLaFontaine,WitchcraftandMagicinEurope:

theTwentiethCentury,London:

TheAthlonePress,1999.

12.Brooker,Paul,Twentieth-CenturyDictatorship:

TheIdeologicalOne-PartyStates.London:

MacMillanPress,1995.

13.Browder,RoberP.andAlexanderF.Kerensky,ed.TheRussianProvisionalGovernment.

14.Fischer,Conan,theRiseoftheNazis,2nd.ed.ManchesterUniversityPress,2002.

15.Hayes,Paul,ed.ThemesinModernEuropeanHistory,1890-1945,London:

Routledge,1995(D395/H29)

16.Hoffmann,Stanley,TheEuropeanSisyphus:

EssaysonEurope,1964-1994.Boulder:

WestviewPress,1995.

17.Howard,Michael,andWm.RogerLouis,TheOxfordHistoryoftheTwentiethCentury,Oxford:

OxfordUniversityPress,2000.

18.Kershaw,Ian,The‘HitlerMyth’:

ImageandRealityintheThirdReich,Oxford:

OxfordUniversity,1987.

19.Kindleberger,CharlesPoor,TheWorldinDepression,1929-1939,Berkeley:

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8.

20.Lafore,Laurence,TheLongFuse:

AnInterpretationoftheOriginsofWorldWarI,NewYork:

J.B.LippincottCo.,1971.

21.Lloyd,T.O.,TheBritishEmpire,1558-1995,2nd.ed.,Oxford:

OxfordUniversityPress,1996.

22.Lloyd,T.O.,Empire,WelfareState,Europe:

EnglishHistory,1906-1992,4thed.,Oxford:

OxfordUniversityPress,1993.

23.MacArthur,Brian,ed.ThePenguinBookofTwentieth-CenturySpeeches.London:

PenguinBooks,1993.

24.Mommsen,Hans;trans.ByPhilipO’Connor,FromWeimartoAuschwitz,Princeton:

PrincetonUniv.Press,1991(DD240/M567?

1992)

25.Morgan,KennethO.,ed.,TheOxfordIllustratedHistoryofBritain,2nd.ed.NewYork:

OxfordUniversityPress,1997.

26.Palmer,R.R.,andJoelColton,AHistoryoftheModernWorld,9thed.NewYork:

Knopf,2001.

27.Paxton,RobertO.,EuropeintheTwentiethCentury.NewYork:

Harcourt,1975.

28.Pollard,Sidney,ed.,Wealth&Poverty:

anEconomicHistoryoftheTwentiethCentury,Oxford:

OxfordUniversityPress,1990.

29.Roberts,J.M.,Europe,1880-1945,2nded.,NewYork:

Longman,1989

30.Robers,J.M.,Europe,1880-1945,2nd.ed..London:

Longman,1992

31.Sontag,RaymondJ.,ABrokenWorld,1919-1939.London:

Harper,1973.

32.Sternhell,Zeev,Thebirthoffascistideology:

fromculturalrebelliontopoliticalrevolution.Princeton,N.J.:

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94.

33.Wiener,PhilipP.,ed.DictionaryoftheHistoryofIdeas,NewYork:

CharlesScribner’sSons,1974,5vols.

34.Williamson,Philip,NationalCrisisandNationalGovernment:

BritishPolitics,theEconomyandEmpire,1926-1932,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2.

35.Wright,Gordon,andArthurMejia,Jr.,AnAgeofControversy:

DiscussionProblemsinTwentiethCenturyEuropeanHistory,NewYork:

Dodd,Mead,1963.

36.Wrigley,Chris,ed.ChallengesofLabour.London:

Routledge,1993.

本學期所用參考書目

世界現代史

一、授課教材、方式、規則、考察辦法

首先是教科書的問題,我不打算以強制方式指定哪一本,因為市面上至少有三本教科書,都相當優秀,內容也條理清晰、簡單易瞭。

這三本是王曾才教授著的《世界現代史》(台北:

三民,1992,2冊)和《西洋現代史》(台北:

正中,1986),以及李邁先教授著的《西洋現代史》(台北:

三民,1995)。

你們可以任擇一本予以精讀,作為課堂的基本教材,也可以分組閱讀,再互相交換意見。

事實上,這門課的基本內容、史實敘述也都不脫這三本書的範疇。

另外還有幾本翻譯本,也不錯。

例如,最近相當暢銷的《極端年代》(由艾瑞克.霍布斯邦著,鄭明萱翻譯,台北麥田書局出版)。

這本書史觀深入,相當有見解,但是個人色彩也稍嫌濃厚一點。

而且,若是基本史實發展、人物認識不足的話,唸起來相當辛苦,也容易被誤導。

所以建議你們在讀完上述的基本教材後,再詳讀這本書。

我個人則是相當欣賞這本書,也頗有同感。

此外,五南書局也出了幾本翻譯作品,有空時也可以拿來看看。

例如,劉京建譯的《西洋現代史》(原作者為RobertPaxton),這也是美國大學較流行的一本教科書。

最重要的,我鼓勵大家看英文原著。

由於受到版權、智慧財產權等限制,許多書商不敢翻印原文書,也不願大量進口,除非是指定教科書。

但是顧及學生的經濟能力與閱讀狀況,許多老師也不願貿然指定原文教科書。

因此市面只有在幾家專賣店可以零星的找到幾本不錯的書。

例如台大附近的雙葉、來來、時英等,誠品有時也可以找到較通俗、簡單的相關書籍。

如果你們逛書店時看到,若有興趣,也覺得價錢合理,建議你們可以買來看看。

不過,我還是建議大家多利用圖書館。

如果配合得當(例如我不用了),我的書也可以出借。

無論如何,我不希望你們修完了一年的世界現代史,還沒翻過英文原著,因為這樣,實在有點說不過去。

其實,唸英文書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難,因為我們並不是英文系的學生,也不需要字字查字典、句句分析文法結構。

我們需要的是理解力、想像力,我們的要求只是要看懂意思,不要弄反了,就可以了。

依我的經驗,只要先選一本原文教科書予以精讀,先把事件的來龍去脈搞清楚了,看第二本、第三本時,就簡單多了。

而且會越看越快。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沒有開始,就永遠沒有成功的一天。

在上課方式上,這門課將以講授為主、討論為輔。

由於諸位才是大二的學生,對於現代史的基本知識可能不夠,再加上其他的課業負擔也不輕,若一下子就以主題切入方式為主,可能會造成大家極大的困擾與負擔,所以將以史實敘述為主。

但是我也不希望淪為百科全書的編輯,因此內容上就會有所選擇。

選擇的標準當然就是現代史中一些重要議題與發展趨勢。

這些議題與趨勢,諸位可以參考本課程的授課大綱。

每當講完一個專題,我們將會有一節課的討論會時間。

經過討論,我才可以掌握大家的瞭解程度,而且真理愈辯愈明,至少可以增加大家對現代史的印象。

討論會將採分組報告、全班討論的方式進行。

這個學期我們將選五個主題來舉行討論會,也就是將全班分為五組,每一次由一組負責報告,報告完後,其他同學開始發問,共同討論。

這五個主題依次是:

一次世界大戰、俄國革命、戰後民主主義與民主國家之發展、民族主義與極權政權之興起,以及集體安全制度之破壞。

討論會舉行的時間,請參照授課大綱之表格。

同學可以依照興趣或學號自行分組。

每一組必須選讀二至三篇原文論文;論文或由我提供,或由同學自行尋找,但須經過我同意。

這也就是說每一組可再自行分為二至三小組,共同閱讀論文、討論並撰寫報告,再推派代表上台口頭報告。

每小組報告時間不得超過十五分鐘,每組報告時間不得超過半小時。

討論會結束後,各組成員必須將報告繳交給我。

報告成績將佔諸位學期成績的20%。

記住:

每個人都須交心得報告,且不得有完全雷同的現象。

如此,我方能確定每一位都有確實閱讀。

其他同學發問與討論的情形,將列入課堂出席勤惰考量之中;勤惰考量佔學期成績的10%。

本堂課採取抽點名制,若三次未到,且未事先請假者,學期成績必不及格。

至於期中、期末考方面,各佔35%,共佔70%。

每次考試以四題申論,或三題申論、一題解釋名詞為主。

考試前,我會出六到七題相關主題給同學,以幫助諸位考前複習,考試題目即從中出來,我想這不算洩題吧,因為每次考試的範圍也不過如此。

總之,我不希望為難大家,也不希望讓這門課成為「有名無實」的營養學分。

我相信:

只要諸位認真學習每堂出席,一定可以順利過關。

日期

授課內容

9/23

自我介紹(教科書、上課方式、規則)、導言

9/30

第一次世界大戰原因(LongFuse)

10/7

巴黎和會與第一次大戰之影響

10/14

俄國大革命,第一次討論會(一次大戰)

10/21

國際共產主義之失敗與蘇聯政權之建立

10/28

歐美民主國家之發展﹣﹣德國威瑪共和國之建立

11/4

歐美民主國家之發展﹣﹣英國、法國、美國,二次討論會(俄國革命)

11/11

歐洲霸權的沒落與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之挑戰

11/18

期中考

11/25

戰後經濟發展與經濟大恐慌

12/2

民族主義與極權政治的興起﹣﹣法西斯主義的興起,三次討論會(戰後民主政權之發展)

12/9

希特勒政權

12/16

史達林政權

12/23

民主政權與自由主義之修正﹣﹣社會主義,第四次討論會(民族主義與極權政權)

12/30

集體安全制度的破壞

1/6

第五次討論會(集體安全制度)

二、現代史之分期

現代史又稱為二十世紀史,但實際上多從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算起。

至於現代史的斷限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延長。

在我唸大學的時候,現代史多終於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幾年,即1950年。

等到1977年我到美國唸研究所時,現代史已延伸到越戰(1965-75)。

今年暑假我再回到美國作研究時,發現當地的現代史教材已包括蘇聯解體後的「後戈巴契夫時代」(post-Gorbachev),甚至還包括了美伊(拉克)波斯灣戰爭(1990-91)。

不過一般而言,現代史的主要內容仍集中在一次世界大戰到1960年代,以後的發展則是草草介紹。

一方面是因為授課時數有限,另一方面則是史學本身的限制。

歷史研究講求史料證據與長時期的追蹤觀察,而與現代史相關的諸多檔案文件卻因未達時限而仍在封凍中,以致許多史家因「史不足證也」,不敢多言。

其次,現代史中的許多事件仍在發展中,因此許多史家以「塵埃未定」為辭而持保留態度。

現代史向稱難教,其原因也在此。

往往一件新文件的出土、一個新案件的發生,就可能使平日的心血成為明日黃花。

至於本課程則因循慣例,即起於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之爆發,終於1990年。

上下學期課程內容即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分界點。

在這不到一百年的期間,西方史家又將之分為數個各具特色的歷史階段,不過各家分法不盡相同。

傳統學院派的史家將二十世紀現代史分為:

(1)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

早期的史家又將這期的上限向上延伸至1871年德國的統一,或是1890年代德國開始執行「世界政策」(Weltpolitik),歐洲國家逐漸形成同盟、協約兩大體系。

(2)兩戰期間,1919-39,即兩次世界大戰的中間過渡期;(3)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後的復興運動,1939-47;(4)冷戰到越戰結束,1948-75;(5)第三世界的挑戰到冷戰結束,1975-88。

最近又出現一頗具創意與史觀的分期法,就是《極端年代》的作者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Hobsbawm)。

他將二十世紀史分為三大階段:

(1)大災難時代(TheAgeofCatastrophe,1914-47);

(2)黃金年代(TheGoldenAge,1948-1973);(3)危機與動盪年代(1973年迄今)。

霍布斯邦認為在大災難年代中,世人歷經了兩次大戰的浩劫、俄國大革命、歐洲霸權的轉手易人、自由民主與資本主義的重創、共產與法西斯等極權主義的荼毒、經濟與社會各方面的巨變與重整。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激進黷武的法西斯主義在共產與資本主義聯手下,慘遭失敗。

從此,這個世界也被瓜分為共產與資本主義兩大陣營。

這兩個陣營經過戰爭期間的短暫合作後,終於學會了井水盡量不犯河水的和平共存方式。

這就是冷戰時代的開始。

冷戰時代的世人雖然一直處於戰爭的陰影下,全球各地擦槍走火的情形也一再發生,卻再也沒有全球性、毀滅性的戰爭發生。

各個集團都能在相當和平的環境裡蓬勃發展,即使有新興的第三世界的挑戰,卻也無法擴及或威脅到第一、第二世界。

第一世界是指在美國領導下的民主陣營,也是所謂的已開發世界,還包括一些開發中國家;第二世界是指蘇聯領導的共產世界;第三世界則是指亞非拉丁美洲等地新興的小國,或是一些開發中、未開發的地區。

這就是霍布斯邦所謂的「黃金年代」。

1973年發生全球性的石油危機、經濟危機。

這次的經濟危機影響層面相當的深與廣,全球各角落無一倖免。

經濟危機又引爆了社會與政治危機,許多第二、第三世界的領導階層因無法化解這個危機而遭到覆滅的命運。

例如1991年,蘇聯放棄共產主義並宣告解體。

事實上早在此之前,中歐與東歐各地的共產政權已陸續崩潰。

即使在資本主義陣營中,這次的經濟危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相當驚人。

其中最具殺傷力的就是各國人民開始對過去的一切思想、制度、價值體系提出質疑與反叛,於是出現了各式各樣特立獨行、離經叛道的言論、藝術、行為等等現象,致使社會出現嚴重的脫序問題,至今仍無法解決。

由於現代史的一項特徵,就是研究者與學習者往往有身歷其境、當事人的經驗與感慨,因此不知道各位同學就個人的所見、所聞、甚至親身經歷,較能欣賞那一種分期法?

我個人則是偏好霍布斯邦的分期法。

諸位也可以在修完這門課後,重行思索這個問題,並嘗試提出自己的看法與論點。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嘗試,歷史迷人的地方也就是在這裡。

它沒有固定的看法與解釋。

每個人都可以依據自己的經驗、喜好、選擇、分類、邏輯、想像,再配合史實發展與史料,就可以建立具有創意的「一家之言」了。

三、現代史的特徵

從前面介紹的《極端年代》分期法中,我們已經大略可以看出二十世紀的一些特質,諸如經濟、社會、政治等各方面的變遷、歐洲強權的沒落與美國勢力的興起、世界各地互賴互動關係的與日加深,乃至地球村的形成、第三世界的興起等等。

此外,再從一些史家的評語也可以看出當代世界的一些特色。

例如,「焦慮年代」(AgeofAnxiety)、「動力時代」(DynamicAge)、「全球的時代」(GlobalAge)、「革命與危機的年代」(PeriodofRevolutionaryChangeandCrisis)、「暴力時代」(TheEraofViolence)、「死亡年代」(AgeofDeath)等等。

這些都顯示了當代史家對於現代史的失望與悲觀大於期望與樂觀。

我們現在就再來回顧一下二十世紀現代史發展的一些特徵。

1.群眾勢力的勃興

從一些電影、繪畫、小說,以及歷史著作中,我們可以發現十九世紀,乃至1914年以前,大部分的地區都是皇帝、君王、貴族、教士、紳士、富商、銀行家的天下。

他們過著優雅舒適的生活,他們穿著典雅、講求生活情趣。

這種優逸的生活卻是建築在貧困的工人、農民的勞動剝削上。

這是一個階級分明的世界,上層的君主、貴族、教士等人對於下層的勞動階級,握有生殺予奪的權力;一國之大事也決定於上層階級之手,下層人士毫無發言之權;所謂的民意也多是指紳士、商人等中上階級人士的意見。

然而這種情形到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就開始轉變了;下層階級的人數與勢力日益增加,特別是工業革命產物的勞工階級。

1880年代以後,自稱代表勞工利益的社會主義勢力大興,迫使各國執政者相繼進行社會立法。

第一個實行社會立法的就是德國的俾斯麥,他相繼推出保障勞工利益的疾病保險法、意外保險法與傷殘保險法。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前夕,我們不僅可以看到社會主義黨、工黨等在英、法、德、俄、奧地利等國的議會中,開始佔有不可忽視的席次與力量。

在各主要城市中,勞工、婦女走上街頭的情景更是時時可見,他們先是爭取權益,後來更是要求參政權。

群眾的力量在俄國大革命期間更是展露無疑,等到第一次大戰結束後,再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無視群眾的聲音,或是所謂的民意,而自行其事了,中上階級壓迫或控制勞動階級人身自由的情事,也不再被視為合法或理所當然了。

在群眾勢力的影響下,平等成為社會的共識,階級特權隨之大幅縮減,社會流動的管道也頓時暢通不少。

群眾勢力的覺醒與要求知的權利,也促使本世紀文化、藝術,至科學加速通俗化、普及化。

同時,在創造過程中,由於群眾的參與,加上個人品味的不一,也使得文化藝術更加多樣化與個性化。

與群眾勢力相關的就是人口的爆炸(populationexplosion),這是二十世紀的特徵之一。

例如,1850年時,世界人口約有十億人口,到了1900年則增至16億人,其中有4億人居住在歐洲,到了1930年,世界人口又增至20億人;1947年時為23億人;1962年已達3億人;1977年更高達4億人。

人口暴漲所帶來的問題,不可言喻。

二十世紀現代史中的許多問題都與人口壓力有關。

2.全球一體的地球村

事實上,自古以來地球上就鮮有孤立發展的文明或國家存在,只是限於交通工具而呈區域性或洲際性的發展。

例如近東、中東、地中海、北亞、歐洲、亞洲、美洲等文明區、經濟區或文化圈等。

十五世紀末新航路、新大陸發現後,東西方藉海運相連,漸有「天下一家」的態勢出現。

十九世紀鐵路交通的興盛,實際上對於區域性整合的幫助仍勝過全球性的整合,例如加強城鄉與國與國間的溝通。

這種情形在十九世紀末的歐洲更是明顯。

藉著交通工具的發達,各國間人民的交往,舉凡旅遊、經濟交易、文化交流無不頻繁。

於是各國上層社會,特別是著名巴黎、倫敦、柏林、聖彼得堡等都會人士,無論穿著、言語、喜好無不類似。

許多社會運動更是橫跨國界的,影響的層面也不限於一國之內。

最顯著的例子就是社會主義與民族主義的散佈。

1848年馬克斯發表的共產主義宣言,就是號稱團結全世界勞工階級的力量;1864-78年的第一共產國際、1889-1914年的第二共產國際的出現,均有其時代背景。

又如,中歐、東歐的少數民族爭取民族獨立的運動,其影響所及的尚不只俄國、奧地利、德國而已;第一次世界大戰就因此而爆發。

另外,雖有帝國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