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微专题高考地理地形专题整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4514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微专题高考地理地形专题整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微专题高考地理地形专题整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微专题高考地理地形专题整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微专题高考地理地形专题整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微专题高考地理地形专题整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微专题高考地理地形专题整合.docx

《高考地理微专题高考地理地形专题整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微专题高考地理地形专题整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微专题高考地理地形专题整合.docx

高考地理微专题高考地理地形专题整合

高考地理地形专题整合

一、地形相关概念区别

1、地形与地貌

2、地形与地形区

3、地形类型与地形部位

4、地形与地势

5、地势特征和地形特征的区别

6、五种基本地形的区别

二、地形类型的判断方法

①等高线

②流水系特征;

③气温分布;

④水量分布;

⑤通线分布;

⑥聚落分布。

三、描述某区域地形特征。

四、描述某地形区地形特征。

五、描述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

六、地形成因

(一)板块构造学说与宏观形态

(二)地质作用形成的地形;

(三)地形地貌成因分析的典型案例

1、年轻(或古老)地形成因的分析

2、背斜成山的原因;向斜成谷的原因。

3、背斜成谷的原因;向斜成山的原因。

4、断块山(如华山、庐山、泰山)的成因。

5、渭河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的成因。

6、运用河流侵蚀的知识,分析“V”型河谷的形成。

7、运用河流侵蚀的知识,分析“U”型河谷的形成。

8、河流中下游平原的成因。

9、冲积扇-洪积扇其成因

10、河漫滩平原的成因

11、三角洲的成因

12、峡谷(如雅鲁藏布江峡谷、三峡等)的成因。

七、地形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

(一)地形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二)地形对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

八、高考地理地形专题整合参考答案

一、地形相关概念区别

1、地形与地貌

地形是一个区域内的地表形态.它侧重于根据地面的形态来分类。

从一个地区的高低起伏、开阔闭塞、地貌组合等因素综合起来显现的特征来进行分类,可分为五种基本地形:

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山地(主要体现在山脉)。

地貌侧重于从成因上来划分。

因种每种营力为主形成的地貌,都有其特定的地表特征、演变规律。

这样便于研究。

它主要分为:

流水地貌、岩溶地貌、风力地貌、冰川地貌、海岸地貌等大类。

每种里面又可以分出若干亚种。

比如流水地貌就还可以分为侵蚀地地貌,沉积地貌等等。

【典型例题1】图12、图13为我国两大地形区图。

比较甲、乙两地外力作用的主要动力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貌类型。

(8分)

【典型例题2】分别说出A、B两地所在地形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4分)

2、地形与地形区

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地形。

按其形态可分为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五种类型。

地形区,指以某种地形类型为主的独立地形单元,不同的地形区之间往往以山脉和河流作为分界线。

地形区的命名方式一般为地名+地形类型,如青藏高原地形区,分解为青藏(青海和西藏)+高原(地形类型)。

3、地形类型与地形部位

地形类型一般是指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五种类型。

地形部位一般是指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五种类型。

4、地形与地势

地势是指地表形态起伏的高低与险峻的态势。

包括地表形态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差或坡度的陡缓程度。

5、地势特征和地形特征的区别

地形特征指的是该区域的地表形态的特征。

描述如三-1。

地势特征指的是该区域地表的变化趋势,它是地形特征的一部分,一般描述成X高X低。

6、五种基本地形的区别

类型

海拔

地表起伏特征

平原

一般在200m以下

等高线稀疏;地表平坦、起伏较小。

高原

在500m以上

顶部等高线稀疏,四周等高线密集;顶面起伏较小、外围较陡;绝对高度大、相对高度小地区。

丘陵

海拔500m以下,相对高度200m以下

地形起伏、坡度较缓

山地

海拔500m以上,相对高度200m以上

地表起伏大

盆地

不一定

四周高中间低

注:

其中1000m以下为低山,3500米以下为中山,3500m以上为高山。

二、地形类型的判断方法

1、等高线

【典型例题】图6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图

指出图6中主要的陆地地形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②河流水系特征;

从中间向四周辐散的水系,说明四周低中间高,可能是山岭(山地);从四周向中间辐合的水系,中间低四周高,说明可能是盆地;平原河网稠密交织成网;山区密度小,不成网状;山区河流经过,表示为谷地。

【典型例题1】下图中表示地势低平的是()

【典型例题2】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③气温分布;

等温线闭合,越往中间温度越低,一般是山岭(山地);越往中间温度越高,一般是盆地。

等温线弯曲,中间气温高,两侧气温低,一般是谷地;中间气温低,两侧气温高,一般是山脊或山脉。

【典型例题】分别指出AA′和BB′所在地区的地形类型。

④降水量分布;

越往中间降水越少,可能是盆地或谷地;越往中间越多,可能是山脉。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

【典型例题】

甲、乙、丙三地分别位于(  )

A.祁连山脉、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

B.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C.巫山山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

D.秦岭、青藏高原、渭河平原

⑤交通线分布;

山区公路一般较弯曲,而且一般分布于河谷;隧道多一般为山区;山区交通干线密度小,而平原密度大。

【典型例题】

⑥聚落分布。

山区聚落小且分散,平原大且集中。

三、描述某区域地形特征。

(1)地形:

类型多样或单一,以哪种地形类型为主;

(2)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

(3)地势高低及起伏状况;

(4)特殊地貌(如果有则一定要说)。

【典型例题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

【典型例题2】图5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

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

(12分)

 

四、描述某地形区地形特征。

地形区名称+分布位置+地形特点:

山脉走向、地势起伏状况、特殊地貌。

【典型例题1】描述图示区域内地形区的分布特点。

  (6分)

 【典型例题2】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五、描述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

1、地势特征:

地势起伏大或小;X高X低;山河相间分布。

2、地势特征判断理由:

河流流向;等高线。

【典型例题1】归纳厄立特里亚的地势特征,并根据地势判断该国从东南部到西北部气温变化趋势。

【典型例题2】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8分)

六、地形成因

【运用地质作用原理分析:

内力+外力】

(一)板块构造学说与宏观形态

主要解释全球海陆、高大山系、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

生长边界(海岭、断层)――板块张裂――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海洋(如红海、大西洋、印度洋等)、海岭(即大洋中脊,多隐没在海水之中,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海底山脉,冰岛位于大西洋海岭之上)。

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板块挤压――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

海沟(如马里亚纳海沟)、岛弧链((如西太平洋岛弧链)、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

巨大褶皱山系(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二)地质作用形成的地形;

1.地质作用的含义:

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2.按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种。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相互关系

内力作用

地球内能,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内力作用形成高山盆地,外力作用把高山削低凹地填平,两者同时进行,一般内力作用起主导作用

外力作用

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3.主要内力作用与地貌:

(1)地壳运动:

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分类

运动方向

表现形式

相互关系

水平运动

平行于地球表面

挤压弯曲变形常形成巨大褶皱山系;断裂张开,形成裂谷和海洋

相伴发生,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升降运动

(垂直运动)

垂直于地球表面

表现为地壳的抬升或下沉,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2)地质构造:

由地壳运动而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主要有褶皱、断层两种。

形式

形态

岩层新老关系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地形倒置)的原因

背斜

向上拱起

中心岩层老、两翼新

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向斜

向下弯曲

中心岩层新、两翼老

断层

地垒

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上升,两边下降,形成断块山地,如庐山、泰山、华山

地堑

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下降,两边上升,形成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4.主要外力作用与地貌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

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

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

雅丹地貌)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红色沙漠”、“石漠化”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

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

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

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

沉积

冰川沉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沉积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

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沉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

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三)地形地貌成因分析的典型案例

1、年轻(或古老)地形成因的分析

(1)板块交界处:

地壳活动强烈,多形成年轻的高大山脉或陡深的裂谷和低地。

(2)板块内部:

地壳活动稳定,多形成古老的低矮的地形。

【典型案例1】简述A、B两地地势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8分)

【典型案例2】 图甲中甲为世界最狭长的半岛,半岛上山脉南北绵延且陡峻;半岛西侧有巨大的沙丘,因其景观独特,已成为世界级旅游胜地。

 

分析甲半岛山脉南北绵延、陡峻的原因,并说明沙丘地貌的形成过程。

(10分)

2、背斜成山的原因;向斜成谷的原因。

地壳运动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岩层向上拱起形成山;

地壳运动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岩层向下弯曲形成谷。

3、背斜成谷的原因;向斜成山的原因。

地壳运动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岩层向上拱起,顶部受到张力,岩层破碎,被侵蚀成谷地;

地壳运动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岩层向下弯曲,槽部受到挤压,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

4、断块山(如华山、庐山、泰山)的成因。

内力:

地壳运动岩层发生断裂上升。

【典型案例】说明泰山形成的内外力作用。

(7分)

5、渭河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的成因。

内力:

地壳运动岩层发生断裂下陷;外力:

河流堆积作用。

【例题】简述渭河平原的成因。

6、运用河流侵蚀的知识,分析“V”型河谷的形成。

河流位置:

河流上游;

水流动力:

河流落差大,流速快,能量集中,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侵蚀为主,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

【典型案例1】判断图中莱茵河上游P河段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6分)

【典型案例2】简析河流在A、B两地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

(6分)

7、运用河流侵蚀的知识,分析“U”型河谷的形成。

河流位置:

河流中下游;

水流动力:

河流落差小,流速慢,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两侧侵蚀为主,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使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宽,横剖面呈“U”型。

8、河流中下游平原的成因。

外力:

地形平坦,水流速度慢,泥沙堆积作用形成。

9、冲积扇-洪积扇其成因

位置:

山口;

泥沙来源:

山口的上游植被覆盖率。

水流动力:

在山口的上游,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和砾石;流出山口后,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泥沙和砾石易堆积。

【典型例题】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暖石堆积的原因。

(8分)

10、河漫滩平原的成因

位置:

河流中下游;

泥沙来源:

上游植被覆盖率。

水流动力:

在河流中下游弯曲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在洪水季节,凸岸堆积体被淹没,不断受堆积;在枯水季节,堆积体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典型例题1】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考察了我国某区域一段河流(虚线部分表示是主航道中心线)。

分析图中河道主航道中心线分布特点及成因(6分)

【典型例题2】图9为我国某河流中游地区示意图。

 P---Q点之间河段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如右上角图)。

本段共有大小沙洲143处,沙滩38处,平均每1.7千米即有沙洲或沙滩一处,这些沙洲与沙滩经常在变化。

居民所在的平原地区离河愈远则地势愈低。

分析P---Q点附近河段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面积经常变化及平原地区离河愈远则地势愈低的原因。

(12分)

11、三角洲的成因

位置:

河口;

泥沙来源:

上游植被覆盖率。

水流动力:

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大陆架)平缓;

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

入海口潮差小,潮流搬运弱,泥沙易堆积;

河流流经的地形区;

洋流影响;

河口地带地壳沉降。

【典型例题1】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

(8分)

【典型例题2】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6分)

 

12、峡谷(如雅鲁藏布江峡谷、三峡等)的成因。

内力:

地壳抬升,地势高;外力:

河流侵蚀下切。

【典型例题】图中等高线的等高距为1000米。

(1)简要叙述图示区域地形的突出特征。

(2)简要说明形成该区域地形特征的内外力作用。

【典型例题2】分别指出图中A地、B地的地貌类型,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

(12分)

七、地形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

(一)地形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环境要素

影响

气候

①迎风坡降水多,多地形雨,背风坡降水少;

②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也发生变化,形成高山、高原气候;

③对冬季风的阻挡,使部分区域比同纬度气温高,如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④对热力环流的影响,如山谷风的形成;

⑤影响气候类型的分布及走向

水文

①河流流向,从高处流向低处;②河流的落差及流速;

③河网密度及河流长度,一般平坦地形河网密度大,山地地区河流短小④支流

⑤湿地的形成

地貌

地形崎岖坡度大,容易形成侵蚀地貌。

如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地势低洼处容易形成沉积地貌。

如三角洲,河漫滩,冲击洪积平原等

植被

1迎风坡和背风坡、阴破和阳坡、山麓和山岭植被的种类、密度等都不尽相同,

②海拔不同自然带谱不同

土壤

①低洼平坦的地形加剧洪涝灾害高温热浪②坡度大加剧滑坡泥石流

③盆地容易形成大雾,加剧酸雨等污染④封闭地形加剧赤潮,海潮等灾害

⑤山地阻挡冷空气减少寒潮低温影响,阻挡暖湿气流被风坡加剧旱灾

【典型例题1】图6示意勘察加半岛的地形。

 

说明勘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6分)

【典型例题2】

从地形特征说明B山脉对气候的影响。

(8分)

 

【典型例题3】

从整体性角度简析山脉L对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8分)

 

 

(二)地形对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

环境要素

影响

农业

平原、盆地及山间谷地等平坦地形区,适宜发展种植业,便于机械化操作,

而山区适宜发展牧业或林业,便于保持水土,含蓄水源

工业

①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应布局在开阔的地形中,封闭的地形污染物不易扩散,

加重污染.

②山区影响交通和市场,不便于工业集聚和扩散从而不利于工业的发展

交通

①海港的建设,一定程度上受海岸线形态、沿岸水深等条件影响;

②影响交通运输线的方向,对铁路影响最为明显;

③影响线网密度,交通方式的选择和分布格局,平坦地形一般交通网密度大

④影响河运的价值

资源能源开发

①地势崎岖,落差大水能丰富②地势崎岖不变与资源的开发利用

③山地阻挡,风速减小,影响风能

城市(人口)

①选址:

地形平坦、地势稍高,面积大的区域是建城的理想地形,

有利于建筑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可减少投资。

②形态河流少的平原地区:

圆形或多边形河流多的平原或山区:

条带形

③人口数量密度:

平原人口多密度大,山区密度小,人口少

【典型例题1】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

喜光。

根系发达。

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

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典型例题2】指出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的有利地形条件。

(5分)

【典型例题3】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

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

图5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

图5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

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

(12分)

 

【典型例题4】下图为新西兰南、北二岛地形示意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结合气候和地形特征,简述新西兰南、北二岛农业生产的共同特点。

 

【典型例题5】 西藏年楚河河谷(图6)所产油菜籽籽粒大、品质优,单位面积产量比我国东部平原高一倍。

分析年楚河河谷油菜籽单产高、品质优的自然条件。

 

高考地理地形专题整合参考答案

一、地形相关概念区别

1、地形与地貌

【典型例题1】甲:

风力作用。

(2分)风力堆积地貌(沙丘)。

(2分)

乙:

流水作用。

(2分)流水侵蚀地貌(河谷)。

(2分)

【典型例题2】山地、高原

2、地形与地形区

3、地形类型与地形部位

4、地形与地势

5、地势特征和地形特征的区别

6、五种基本地形的区别

二、地形类型的判断方法

1、等高线

【典型例题】低山丘陵(2分)    流水侵蚀(2分)

2流水系特征;

【典型例题1】D

【典型例题2】盆地。

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再从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

③气温分布;

【典型例题】AA′为河谷(谷地);BB′为盆地(洼地)

3水量分布;

【典型例题】A

4通线分布;

【典型例题】AA

⑥聚落分布。

三、描述某区域地形特征。

【典型例题1】本区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海岸线较平直,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岛屿。

【典型例题2】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

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

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较短。

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

四、描述某地形区地形特征。

【典型例题1

 大兴安岭位于西部,呈东北西南走向(2分);松嫩平原位于中部,地势平坦(2分);小兴安岭位于东部(或东北部),为西北东南走向(2分)。

【典型例题2】阴山山脉位于北部,呈东西走向;河套平原位于中部,东西延伸;鄂尔多斯高原位于南部,沙漠广布。

五、描述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

【典型例题1】中部高,东、西部相对较低。

东南地势低气温高,中部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西北部地势下降气温随之升高。

【典型例题2】地势逐渐降低。

自A地至B地湖岸线由老到新,湖面逐渐萎缩,老湖岸线海拔高,新湖岸线海拔低。

(也可根据水流方向或湖盆地势特点判断)

六、地形成因

(一)板块构造学说与宏观形态

(二)地质作用形成的地形;

(三)地形地貌成因分析的典型案例

1、年轻(或古老)地形成因的分析

【典型案例1】A地处板块碰撞挤压边界,地壳活动强烈,地壳挤压抬升,形成高大的褶皱山脉(4分);B地处美洲板块内部,地壳活动稳定,又经外力侵蚀、堆积作用,形成古老的低矮高原。

(4分)

【典型案例2】半岛山脉位于板块(碰撞、张裂)交界地带;(2分)板块边界南北延伸,所以山脉南北绵延;(2分)半岛狭长、相对高度大,所以山脉陡峻。

(2分)该半岛为热带沙漠气候;(2分)沙漠地区风力沉积(风力作用、外力作用)形成沙丘地貌。

(2分) 

2、背斜成山的原因;向斜成谷的原因。

3、背斜成谷的原因;向斜成山的原因。

4、断块山(如华山、庐山、泰山)的成因。

【典型案例】地壳运动使岩层产生断裂(构造),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山地后,受到外力风化、侵蚀作用,形成今日泰山。

5、渭河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的成因。

【例题】

6、运用河流侵蚀的知识,分析“V”型河谷的形成。

【典型案例1】V型谷(峡谷)(2分);P河段位于莱茵河上游,河流落差大,流速快,(2分)河流以下切和逆源侵蚀为主,使沟谷不断加深和延长,逐渐形成V型谷。

(2分)

【典型案例2】A处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沟谷地貌。

(3分);B处河流水流平缓,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河谷冲积平原(3分)

7、运用河流侵蚀的知识,分析“U”型河谷的形成。

8、河流中下游平原的成因。

9、冲积扇-洪积扇其成因

【典型例题】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

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急,可携带砾石;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

10、河漫滩平原的成因

【典型例题1】弯曲河道段偏向河流的凹岸,(2分);凹岸接受侵蚀,河床较深(2分);凸岸接受堆积,河床较浅。

(2分)

【典型例题2】P点以上河段流经山区,携带了大量泥沙;(2分)P以下河段地势低平,流速减缓,泥沙淤积,多沙洲。

(2分)处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河流流量变化大;(2分)洪水期时冲刷严重,河床变宽,沙滩面积缩小;(2分)枯水期时泥沙沉积,河床变窄,沙滩面积扩大;(2分)为防止洪水灾害,不断加固抬高大堤,所以平原地区离河愈远地势愈低。

(2分)

11、三角洲的成因

【典型例题1】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地处海陆交界地带,海水的顶托使堆积作用增强,在R河的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

【典型例题2】流域地形高差大,河流流速快,入海口泥沙沉积少,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河流含沙量小。

(入海口附近大陆架窄小,泥沙较难沉积成陆)

12、峡谷(如雅鲁藏布江峡谷、三峡等)的成因。

【典型例题】

(1)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2)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强烈挤压,地壳不断隆升;

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流水的侵蚀和切割作用

【典型例题2】地貌类型:

A地为断块山B地为洪积—冲积平原

原因:

内力作用形成断层,断裂面两侧岩体以垂直方向运动为主;A侧岩体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B侧岩体相对下降,形成谷地,同时流水等外力不断将风化、侵浊产物搬运到谷地边缘堆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七、地形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

(一)地形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典型例题1】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阻挡季风,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