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4415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6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数控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数控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数控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数控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控实习报告.docx

《数控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实习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控实习报告.docx

数控实习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自动称重系统

姓名(第7组)

王立明29100301020

许桂林29100101062

文浩29100203055

邬家骏29100203053

何浩28100202020

胡一舟29100203052

李柯平29100203054

专业班级09机械C(本)

所在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职称)卢满怀(副教授)

二○一二年五月六日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称重系统

摘要

本文介绍了利用单片机80c51判断物料重量,当达到一定重量的时候,单片机控制停止进料,使得物料重量满足一定要求,同时也通过单片机控制LED显示设定的重量。

本设计的主要亮点在于可以自动识别重量,同时也可以设置自动识别的重量的大小。

 

关键词:

自动称重;单片机;A/D转换;动态显示;

 

目录

1绪论1

1.1称重装置的背景1

1.2本设计的应用及意义1

1.3论文主要工作1

2系统总体方案2

2.1系统总体规划2

2.2主要芯片的选型3

2.2.1芯片的选型3

2.2.2传感器的选择4

3硬件设计与实现5

3.1电机选型5

3.2装配图5

3.3零件图5

4测试及其控制程序设计8

4.1程序框图8

4.2程序清单8

4.3程序说明11

5总结与展望12

参考文献12

致谢12

1绪论

我国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研制和生产电子秤,初期为模拟指针式,后来发展成数字式。

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产品准确度低、可靠性差,适应工厂恶劣环境的能力差,一直故障率和损坏率都很高。

自八十年代初以来,开展了与国外技术交流和合作,引进了一批样机、生产技术和加工测试设备;通过消化、吸收和改造,使电子称重装置的综合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目前,称重装置已经完全摆脱了纯机械式的结构,机械与电子结合的电子称重装置已逐渐趋向高集成度,高精度,高智能的方向发展,自动称重装置也将呈现更具人性化,功能化的特点。

1.1称重装置的背景

我国电子称重装置的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八十年代中期水平。

这里应强调的是有少数产品的技术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这表明我国在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走上了自行开发的道路。

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着不少的差距,其次是品种尚少,功能不齐全,不能满足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的全部需要,第三是有些制造厂的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还比较差,产品好的厂家,其所用的关键配套件还得依赖于进口,例如动态轨道衡用的高稳定性称重传感器还大部分依赖于进口。

1.2本设计的应用及意义

称重装置不仅是提供重量数据的单体仪表,而且是工业控制系统和商业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推进了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和管理的现代化,它起到了缩短作业时间、改善操作条件、降低能源和材料的消耗、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加强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的作用。

称重装置应用已经遍及到国民经济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产品少且功能不齐全,所以改善现有称重装置、开发研究功能齐全的自称重系统是势在必行。

1.3论文主要工作

在自动称重系统中应用了电动机、单片机,在内部程序的共同作用下,用户只需输入重量要求,系统自动运作,使物料从槽中落下,在各种内部结构的控制下,自动完成判断以及称重的过程。

此过程中重量的调节由机械系统及内部程序控件控制。

经模拟软件试验,更证实设计方案可行性。

2系统总体方案

本章围绕系统的总体设计,介绍物料称重系统,其工艺流程是把一个空的容器放置在落料管下方后,从按键输入需要的重量,称重系统开始工作。

电机启动,带动粗螺旋推进器(又称绞笼)旋转,推动物料从落料管落下。

用单片机80c51判断,当物料重量接近设定重量时,停止粗螺旋推进器进料,使物料重量满足给定重量的要求。

并在称重全过程使用led灯显示重量。

2.1系统总体规划

整个系统的工作示意图如图1。

图1整体方案

整个系统的构成是由机械部分和电子系统部分两部分组成。

其中机械部分如图2。

图2机械部分

电子系统部分如图3。

4位显示管用共阳极。

运用动态显示,采用循环导通或循环截止各位显示器的做法。

当循环显示时间间隔较小时,由于人眼的暂留特性,就将看不出数码管的闪烁现象。

图3电子系统部分

2.2主要芯片的选型

2.2.1芯片的选型

单片机80c51

图4单片机80c51

 

8位AD转换器ADC0832

图5AD转换器

2.2.2传感器的选择

CHHBM-min微型称重传感器(图6),尺寸小、低高度、全密封,适用于空间有限的场合使用,选择量程:

5KG;选择变送器:

0~5V输出。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间可直接转换。

图6

 

3硬件设计与实现

3.1电机选型

型号GZ6563-24WB61驱动电机

如图7示。

图7

3.2装配图

如图8,称重物体由上圆柱口进入,左圆柱口排出物料,右侧为连接电动机发动;

图8装配图

3.3零件图

零件1:

推进螺旋轴图如图9,螺旋叶片宽度为13.8cm。

螺旋轴与零件三、电动机配合使用。

此处考虑使用横向装配与采用螺旋轴。

原因在于对于结构略为简单的机械物料推进以及开关口而言,竖直开关相对而言误差较大,而且存在开关过程中物料掉落的不确定性,所以经讨论研究,确定采用横向螺旋推进的方式进给物料,以便更好的掌控精度状况。

图9螺旋轴

零件2:

如图10上圆柱直径为30cm,高8cm;下圆柱直径为10cm,高为4cm。

此零件用于放置准备分配的物料,截面面积自上而下逐渐减少,以达到物料能适当进入螺旋推进开关且不会引起堵塞的效果。

图10漏斗盘

零件3:

如图11空心圆柱长30,直径15,内径14,截面圆直径10,单位cm。

此零件零件一(螺旋轴)作配合使用,作为物料进给开关装置。

图11物料推进管

零件4:

称重部分器件:

长方体铁盒长15,宽10,高3,内切长宽高为14,9,2.8,底架为宽15,高3厚2;倾角为45·单位cm;称件连接重力感应器件,直接连接芯片,如图12。

图12称重盘

4测试及其控制程序设计

4.1程序框图

图13程序框图

4.2程序清单

程序写入80c51芯片,如下

#include

/*---------------------定义变量----------------------------------*/

sbitp1_0=P1^0;

sbitp1_1=P1^1;

sbitp1_2=P1^2;

sbitp1_3=P1^3;

sbitp1_4=P1^4;

sbitp1_7=P1^7;

//共阳极数码管显示0~9的段码

unsignedcharcodetable[]={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

unsignedintcount=0;//定义计数器

unsignedintweight=0;//称重变量

voiddelay(unsignedinttime);//延时

voiddisplay(unsignedintn);//数码管显示

/*---------------------主程序------------------------------------*/

voidmain(void){

/*-输入同步显示-*/

while

(1){

inti=0;

unsignedinta;

if((P1&0x1f)==0x1f);//没按按键不动作

elseif(p1_0==0){count=count+100;while(p1_0==0);}//while(P1!

=0xff)为等待按键松开

elseif(p1_1==0){count=count+10;while(p1_1==0);}

elseif(p1_2==0){count=count+1;while(p1_2==0);}

elseif(p1_3==0){count=0;while(p1_3==0);}//计算清零

elseif(p1_4==0)break;//确认开始称量

p1_7=0;

if(count>255)count=0;//计数器范围0~255g出后自动清零

a=count;

display(a);//调用显示函数

}

/*-判断称重是否足够并显示-*/

while

(1){

weight=P3;//从P3口获取称重数据

if(weight

elsep1_7=0;//P1.7置低位停止电机

display(weight*5);

if(p1_3==0){while(p1_3==0);break;}//计算清零,并结束本次称量

}

}

/*-------------------延时子程序------------------------------------*/voiddelay(unsignedinttime){

unsignedintj=0;

for(;time>0;time--)

for(j=0;j<125;j++);

}

/*-------------------数码管显示子函数------------------------------*/

voiddisplay(unsignedintn){

P2=1;//P2=1选择千位

P0=table[n/1000];//千位取整后显示

delay(10);

n=n%1000;//千位取余

P2=2;//P2=2选百位

P0=table[n/100];

delay(10);

n=n%100;

P2=4;//P2=4选十位

P0=table[n/10];

n=n%10;

delay(10);

P2=8;//P2=8选个位

P0=table[n];

delay(10);

}

4.3程序说明

1、称量范围为0~255g,用户输入超过255则会自动清零。

2、4位显示管用共阳极。

运用动态显示。

通过P2口选位,P0口控制显示什么数字,再延时显示短暂的时间,然后重复P2口选下一位。

由于人的视觉暂留,感觉4位数字同时显示。

3、0xc0等表示十六进制的C0H。

如“a=0x20”,相当于“a=16”。

4、本程序由80c51的P0和P2口控制LED数码管的显示,P1.0~P1.5检测按键输入,P3口接收称重数据,P1.7输出高低电平控制电机启动停止,其他口接线为80c51提供运作基础。

 

5总结与展望

自动称重系统实现了机电一体化,在系统中应用电动机、单片机,在内部程序的共同作用下,用户只需输入重量要求,系统自动运作,使物料从槽中落下,在各种内部结构的控制下,自动完成判断以及称重的过程。

此过程中重量的调节由机械系统及内部程序控件控制。

经模拟软件试验,更证实设计方案可行性。

这是该设计的第一代,今后可以通过改变机械部分设计或者零件精度从而使称重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立勋,黄筱调,王亮.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2007.

[2]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8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林立,张俊亮,曹旭东,刘得军.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致谢

从我接触单片机,到现在能够用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出我的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自动称重系统,十分感谢卢满怀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