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4230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x

《高二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x

高二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高二历史选修(3)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人教实验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高二历史选修(3)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难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第一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为什么到20世纪初会发生世界性的大战。

(1)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

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在科学技术的推动和企业组织化程度提高等背景下,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经济飞速发展。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美、德、日三国跳跃式发展,实力直逼或超过老牌的殖民帝国。

这些国家在殖民争夺中起步晚,所得份额有限,由此引发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欧洲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列强矛盾错综复杂。

1879年德、奥签订同盟条约,1882年,德、意、奥缔结了针对法、俄的《三国同盟条约》。

这标志着以德国为首的第一个欧洲大陆军事同盟集团的形成。

1892年,法、俄签订了《法俄军事协定草案》,1904年,英、法签订了《英法协定》,1907年英、俄签订了《英俄协约》,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军事同盟的最终成立。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对峙,使整个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

(3)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

科技进步首先使传统的武器得到改进,提高了武器的性能,大大增强了武器的杀伤力。

科技发明运用到武器研制上,使得潜艇、飞机、坦克等新式武器相继问世,战争突破了以往以陆地为主的限制,扩展到海底和空中。

新的交通手段的出现,提高了军队的战略机动能力,使得战争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

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等新的通讯工具的出现,实现了远距离的信息传输,促进了军队通讯技术的现代化,使战争突破地域条件的限制,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有效地指挥战争。

(4)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在进入20世纪后的激烈竞争中,西方列强相信战争是最后解决问题的办法,纷纷扩军备战,展开军备竞赛。

在统治阶级的煽动下,极端民族主义成为一股潮流,许多人陷入民族主义战争狂热之中,使得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争夺和斗争愈发激烈。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大战全面爆发。

(一)动荡不安的世界

1.瓜分世界

让看下列表格,思考从中能够发现什么现象?

根本原因是什么?

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别

占世界工业产量(%)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米)

殖民地人口(万人)

英国

14

3350

39350

沙俄

2.6

1740

3320

法国

6

1060

5550

德国

16

290

1230

日本

1

30

1920

美国

38

30

970

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列强力量对比出现显著的新变化。

到19世纪末,新起的美国超过了英国,德国超过了法国,接着又超过了英国。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本原因。

2.扩军备战

帝国主义国家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殖民地。

列宁说:

“帝国主义的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列宁选集》第二卷第653页),后起的帝国主义强国不能容忍实力与所占殖民地不平衡的倒挂状况,新老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尖锐起来。

在世界没有被瓜分完毕时,它们之间的矛盾和争夺往往通过宰割和分配新的“自由”土地而暂时得到缓和。

但是,当世界已被瓜分完毕时,必然要出现重新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甚至战争。

为了世界霸权和殖民地,欧洲列强积极扩军备战。

一战爆发前,欧洲列强的陆海军总数大大增加了。

德国海军实力仅次于英国海军。

随着列强的争夺,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二)两大军事集团

1.三对基本矛盾

在一战前欧洲列强之间主要存在三对基本矛盾。

法德矛盾。

法德矛盾源于普法战争。

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割地赔款,失去了原来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

法国力图“复仇”,收回被德国夺取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吞并德国的萨尔矿区。

德国要继续削弱和遏制法国,不让它东山再起,为此,除了实行孤立法国的外交政策外,还扩军备战,并制定了在新的战争中打败法国及其盟国的作战计划。

普法战争后,法德矛盾一时成为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

英德矛盾。

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中期建立了海上霸权、殖民霸权、工业霸权。

德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发展迅速,赶上并超过了英国。

德国统治集团因此从争取称霸欧洲的“大陆政策”,转向夺取全球霸权的“世界政策”。

德国成为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

德国不仅在欧洲商品市场上同英国竞争,而且主要在殖民地问题上同英国的矛盾日益加深。

在亚洲,德国修建“三B铁路”的计划,直接威胁到英国以印度为基地的势力范围。

在非洲,德国“赤道非洲帝国”的计划与英国的“开罗—开普敦”计划尖锐对立。

在制海权方面,20世纪初,德国海军力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英国。

英德之间的矛盾成为了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

俄奥矛盾。

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亚、非三洲交汇之处,战略地位显赫。

该半岛长期处于土耳其帝国的统治之下。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俄国和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争夺尤为激烈。

俄国打着大斯拉夫主义(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属于东部斯拉夫人)的旗号,向该地区扩张。

俄国与奥匈帝国的争夺,使巴尔干半岛的矛盾更为激烈和复杂。

随着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不断加剧,欧洲出现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

2.三国同盟

三国同盟的建立。

在俄奥争夺巴尔干的斗争中,德国支持奥匈帝国。

1879年,在俾斯麦推动下,缔结了旨在共同反对俄国的《德奥同盟条约》。

这是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中最先缔结的条约,是列强对当时最敏感地区争夺的必然结果。

后来,俾斯麦拉拢意大利共同对付法国,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签订,侵略性的军事集团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三国同盟的核心是德国,其矛头指向俄国和法国。

3.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形成后,法俄都感到不安,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两国逐渐接近,并于1892年缔结了军事协定。

法俄同盟形成,这标志着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这是向三国协约方向推进的第一步。

三国协约形成的决定性步骤是其核心英国放弃传统的外交政策与法国结盟。

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冲突的加剧,20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

英国不得不放弃维持欧洲大陆均衡的“光荣孤立”政策,首先与德国的宿敌法国接近。

法德矛盾促使法国也向英国靠拢。

1904年英法签订协约,调整了两国在瓜分非洲等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

从此,英法事实上建立了同盟关系。

为了共同对德,英国又主动协调了同俄国的利害冲突。

1907年英俄签订协定,调整了双方在亚洲争夺殖民地的矛盾。

英法、英俄协定,都是背着有关国家签订的帝国主义的分赃协定。

英法、英俄协定的签订,意味着英、法、俄三国协约的建立。

这样,为重新瓜分世界,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了。

(三)“巴尔干火药桶”

1.争夺巴尔干

巴尔干半岛长期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

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巴尔干半岛的状况是:

一方面,罗马尼亚等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取得了独立;另一方面,欧洲列强趁虚而入,在此扩大自己的势力。

巴尔干半岛的民族关系复杂,其中斯拉夫人居多数。

在巴尔干各国反对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斗争中,俄国曾以援助斯拉夫人为由对奥斯曼帝国作战,不仅扩张了在巴尔干的势力,而且以本部斯拉夫人的解放者自居,不断插手巴尔干事务。

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也积极向巴尔干扩张,1908年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

20世纪初,巴尔干地区不断出现严重的政治危机、军事危机和局部战争,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最敏感的地区。

2.萨拉热窝事件

关于“一战的爆发”,同学们在初中教材中已经学过,教师可让学生简要概括引起战争的导火线事件和大战爆发的情况。

学生回答:

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是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夫妇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开枪打死。

这一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情景再现:

1914年帝国主义矛盾空前激化,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

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直接导火线。

受俄国支持的塞尔维亚,一直被奥匈认为是在巴尔于扩张的主要障碍。

为了对塞尔维亚进行军事恫吓,奥匈选定塞被土耳其征服的“国耻日”(1386年6月28日)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举行军事演习,以示其侵略野心。

这一消息,已于当年4月传出。

塞尔维亚的秘密民族主义组织——民卫社和黑手党,决定派人去暗杀指挥这次演习的好战分子奥匈皇储弗兰茨·斐迪南。

塞当局曾致函奥匈政府,劝其取消这次演习,但未被接受。

5月,黑手党7名成员分头潜入萨拉热窝,为暗杀活动进行了周密的准备。

6月28日上午10时,斐迪南夫妇在城郊检阅军事演习之后,乘敞篷汽车,进萨拉热窝市区巡视。

埋伏在路旁人群中的黑手党成员查卜林诺维奇突然冲到车前,向斐迪南投掷一枚炸弹。

司机见此情景,加足马力,汽车冲向前方,炸弹落到后随汽车上,炸死一名军官和几名群众。

查卜林诺维奇被捕。

斐迪南故作镇静,挥手示意“继续前进”。

到市政厅出席了欢迎仪式,稍作休息之后,又乘车上街,招摇过市。

当汽车途经一拐角处时,17岁的中学生加·普林西普冲上前去用枪打死斐迪南夫妇。

后人为悼念普林西普的爱国行为,在他行刺的十字路口铺上一块石板,上面刻着他的两只脚印,在路旁的墙上用塞尔维亚文写上:

“1914年6月28日,加·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与对自由的向往。

德奥集团在暗杀事件发生后欣喜若狂的叫嚣道: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经过“七月危机”,由此而引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于8月初全面展开了。

3.一战爆发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一月后,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接着,德、法、俄、英相继投入战争。

交战的一方为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另一方面为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日本等国。

到大战结束时,双方共有31国参战,其中参加协约国作战的有27国,参加同盟国作战的有4国。

战火从欧洲蔓延到亚洲、非洲、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是大战爆发的具体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殖民地;在对殖民地的争夺与分赃过程中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四)课后研讨:

思考题:

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帝国主义国家对殖民地的争夺有密切的关系?

此题主要培养史论结合,论证问题的能力。

大战的爆发同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争夺有直接关系。

德、英矛盾主要体现在对殖民地的争夺之上;大战的爆发同帝国主义间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妥协有关。

如:

英、法在非洲问题上的妥协、英俄在亚洲问题上的妥协。

这种妥协是争夺的另一种方式。

第二课矿日持久的战争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日光下的地盘。

”这是20世纪初德国首相毕洛夫的一番话。

为了争夺日光下的地盘,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6年交战双方展开了最为惨烈的战争。

(一)“施里芬计划”的破产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欧洲,主要战线有西线、东线和南线三条战线,其中西线的战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914年是战争的第一阶段,马恩河战役致使德军速决战的计划破产、在第二阶段中,关键的1916年出现两次大型战役和一次海战,结果大战的主动权转移到了协约国一方。

德国为了进行这场战争,早就做了周详的计划。

它的军队是当时世界上组织最完善、装备最好的军队。

还在1905年,德军的整个作战计划就已经由当时德军参谋总长施里芬拟订好了。

叫做“施里芬计划”。

施里芬设想,在未来的战争中,德军将要在西线同英、法军队作战,在东线同俄国作战。

为了避免在两条战线上同时作战,施里芬准备先把主力摆在西线,用闪电战的方式,在四周到六周内迫使法国投降。

然后回师东线,攻打行动迟缓的俄国,在三四个月内征服俄国。

为了实现这个计划,德国还在国内修建了一个完整的战略铁路网,战时可以利用它迅速调动军队。

战争第一阶段的战役主要在西线进行。

马恩河战役是一战爆发后第一个重大战役。

战争开始后,德军主力按照战前拟定的施里芬计划,穿过比利时,插入法国北部省份,向巴黎迅速逼近。

前锋部队距巴黎仅15千米,德国为一时的胜利所陶醉。

参谋长小毛奇及其幕僚都以为胜利已成定局,因而不断从西线抽调军队,用以加强东线,抵御俄军,这就削弱了西线德军进攻力量。

面对德军的大兵入境,法军总司令霞飞将军急忙调整战前的部署,逐渐改变了战场不利形势。

9月5日,英法军队大举反攻,双方在马恩河展开大会战,双方投入兵力达150万,战斗十分激烈。

德军由于抽调西线兵力等原因而被削弱,9月10日,被迫退踞埃纳河,双方形成对峙局面。

9月11日,德军参谋总长小毛奇下令停止进攻,马恩河会战结束。

这一会战时间很短,仅仅5天,但意义却十分重大。

它使德军包抄法军的计划破产,德军陷入了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同时又陷于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困难境地,这也正是德国最害怕出现的局面。

马恩河会战一结束,德军总参谋长就对德国皇帝呈述道:

“陛下,我们输掉了战争。

德国的军事观念认为:

在战争中不要将目光集中在对敌国领土的占领,而是要在战争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只要消灭了敌人的军队,敌人的领土自然可以获得,因此德军的战略意图是要将法军主力一举消灭。

由于在法军完成动员后必然将法军精锐兵力在法国北部一线展开,在这些部队的安排上,法军必然会将重点放在与德国接壤的法国东部,因为法国人一定要倾全力进攻来夺回东部由于普法战争战败而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铁矿区,而这里是山区,地形不利于法国人进攻,这样一来德国人只要在阿尔萨斯和洛林布置少量兵力就可以顶住法军主力的进攻,而德军主力则绕道比利时,从西边进入法国腹地,由于法国西部多平原,这样地形便于德军进攻,德军应迅速击溃西部法军的抵抗,在法军防线上打开缺口,然后德军将向东进攻,这时,法国军队必将按照他们战前制订的军事计划在阿尔萨斯和洛林前线展开兵力、装备,进攻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而临时改变军事计划来反击德军从西面的进攻对于法国军队的高级官员来说是一件最令人头疼的事,大批已经展开的的人员、装备需要集中到火车站,然后用火车从法国东边运到西边,这不但耗费时间而且会打乱整个法军对阿尔萨斯和洛林的进攻,给铁路调度造成很大负担,以此法国人不会轻易的打乱战前计划而从东边调兵来反击德军进攻。

在行军中对巴黎的围攻很重要,德军只要迅速运动逼近法国首都巴黎,并像在几十年前的普法战争中一样包围并拿下巴黎,就会引起法国人对法国战时政府的不满,迫使法国战时政府由于丢失首都而威信扫地甚至垮台,因此法国战时政府必然会集中兵力保卫首都,在这里如果德军能将法军匆匆调集的军队击溃,就能使法国人在丢失首都后士气低落,然后德军应以最快的速度横穿法国,直达东边法军防线,然后南北夹击歼灭正在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发动进攻的法军,将法军部署在北部的精锐兵力全部消灭,法国必将投降。

因此在施里芬计划中集中德国的近80%的军队用来从比利时绕道攻击巴黎,以压倒性的兵力来完成计划。

德国军队未能达到施里芬计划的目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德国士兵由于长途跋涉而过于疲劳,他们的进攻能力不足;由于比利时、法国德占区铁路被破坏而德军自身的运输马车队由于需要大量饲料这使得马车队在长距离运输中发挥不了作用,德军的卡车很少,这使得德军补给不足, 在战斗中,德军将一部兵力调到其它战线从而消弱了进攻巴黎的德军兵力,使德军未能取得压倒性的兵力优势。

但从德军部队在马恩河战役前节节胜利可以看出这个计划是可行的,只是还不够完善,关键是运输不力,一方面由于运输不力德国士兵只能步行前进,从而搞得士兵筋疲力尽,另一方面由于运输不力德国士兵补给不足,同时如果运输得力的话德军可以较轻松的完成计划,饱满的精神状态进攻巴黎,而法军则正处于士气低落之时,即使德军在有一部分兵力被调到其它地区的情况下,仍然完全可以应对法军的反攻,在打退法军进攻后,法军士气必然更为低落,甚至崩溃,德军则士气高昂,无法阻挡,仍然有可能攻下巴黎,完成施里芬计划。

为此,我认为德国陆军应利用法国西部稠密的河流网,以航运来作为运输手段,在古代战争中,用河流来运输兵力、给养是很常见的事,这虽然由于要准备船只,要沿着河流的走向运动,显得有些呆板,不够灵活,但对于大兵团作战是必要的,由于船只载重量很大,可以使部队有充足的供应,这对于拥有上百万军队的德军是必要的,至于灵活性,法国人早料到德军将取道比利时进攻,法国人拥有良好的铁路网,其兵力、物资可以方便的调到巴黎,而为围攻巴黎德军需要重炮,并要有充足的物资供应,这就更需要利用河流来运输,由于西部法军的迅速大溃退,法国西部的河流应该还是畅通的,完全可被利用,而且德军还可以依靠内河船只来运载步兵,减轻士兵的疲劳,让士兵精力充沛的发起进攻。

为此德军陆军应考虑与德国海军合作,在战争爆发时夺取法国内河的出海口,布置岸炮同时部署鱼雷艇、潜艇来守卫这些地区,德国海军主力战舰如战列舰、巡洋舰等应用来牵制英国海军舰队的主力,用廉价的鱼雷艇、驱逐舰等海军轻兵力来主动出击,保卫德国内河航船从德国海口进入法国内河网,然后沿塞纳河航道为德军向巴黎进攻提供补给。

这样,施里芬计划的战略目标可能会达成。

由于英、法、比军队的抵抗和俄军在东线的进攻,马恩河战役致使德军速决战的计划破产。

双方开始形成了对峙局面。

(二)“凡尔登绞肉机”

1.日德兰海战

1915年到1916年期间,战争在海上也展开了。

德国经常派出潜艇到公海上袭击协约国的商船和客轮。

1915年5月,德国潜艇击沉“卢西塔尼亚号”客轮,致使1000余名乘客葬身海底,其中包括许多美国人。

美国政府向德国提出了强烈抗议。

1916年5月31日到6月1日,英国和德国的舰队在日德兰沿岸进行了大规模的海战,英国凭着它的海军优势取得了胜利。

这以后,德国舰队再也不敢在海上进行较大的战役了。

1917年4月6日,美国以德国潜艇袭击了美国的商船为理由,对德宣战。

战争的形势越来越不利于同盟国了。

海战结束后,交战双方都宣称自己是胜利者,以至于如何评判它成了世界海战史上的一段著名公案。

此战英国舰队共损失3艘战列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战斗吨位达11.5万吨,伤亡6945人;德国舰队共损失了1艘老式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战斗吨位达6.1万吨,伤亡3058人。

英德双方损失比近2比1。

就战术而言,德国人的确是这场海战的胜利者,德国大西洋舰队向强大的英主力舰队发起了勇猛的挑战,希佩尔舰队重创了贝蒂舰队,舍尔准确的判断和优良的航海技术,使他成攻地摆脱了占极大优势的杰利科的追击。

然而就战略而言,德国海军没能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全球海洋仍然是英国海军的天下,大西洋舰队困在港内毫无作用,仍然是一支“存在舰队”。

正如美国《纽约时报》所评论的那样:

“德国舰队攻击了它的牢狱看守,但是仍然被关在牢中。

日德兰海战是战列舰时代规模最大也是最后的一次舰队决战。

在这次海战中,大炮巨舰主义遭到失败。

此后,德国和其它海上强国开始研发争夺制海权的新型力量和探索新的战法。

二战中出现的潜艇破袭战和航母海空决战正是这一探索的产物。

2.凡尔登战役

战争进入了第二个年头,德国为摆脱被动局面,调动了25万兵力,在西线向法国要塞凡尔登发动了猛烈进攻。

他们要执行代号为“处决地”的计划,歼灭法军主力,并且扬言要“使法国把血流尽”,向德国投降。

1916年2月21日早晨,德军开始进攻,在12公里长的战线上,1000门大炮轰鸣,把1吨重的炮弹射向法军阵地,掷雷器、霰弹、喷火器各显神通,法军的战壕很快被摧毁,山头也被削平,伤亡无数。

随后,6个德军步兵师一齐冲向法军防线,双方激战了两天,法军的主要防线被突破了,德军胜利在望。

可是,凡尔登即将失守的消息传到法军司令部的时候,总司令霞飞还在睡觉。

本来无意死守的霞飞,到这时候才下令增派援军,任命贝当为司令官。

贝当来到前线,见情势危急,坚决地说:

“我们的口号是:

决不让敌人越过凡尔登!

”这以后的一个星期,运送军队和物资的汽车往来不断,把19万士兵和2500吨军火运到了前线。

双方的力量接近了,法军的被动局面扭转了。

德军几次进攻,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战斗空前残酷,双方伤亡人数达到70多万,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这年秋天,法军开始反攻,陆续收复了失地,德军已无力发动进攻。

东部战线的俄军也发动进攻,击溃奥匈军队,歼灭了它的主力,这起了援救凡尔登的作用,迫使德军停止对凡尔登的进攻,奥匈军队也无力继续向意大利推进。

凡尔登战役打了整个1916年,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伤亡最多的战役之一。

在一定的意义上,法尔肯海恩说得对:

这次战役消耗了法国许多最勇敢和最优秀的战士——法军伤亡46万人。

但是德军也付出了差不多30万人的代价。

人们从数字里就可以想象得到其中的残酷。

(三)“索姆河地狱”

凡尔登战役期间,为减轻凡尔登守军压力,英法联军从索姆河流域发起进攻。

英军14个师和法军5个师分别沿索姆河两岸推进。

法军进展顺利,而英军装备沉重,大多是新兵,成为德军机枪的靶子。

索姆河战役中,英军曾在一天内伤亡6万人,其中2万阵亡。

这是一战中一天内伤亡人数的最高纪录。

英军第一次使用新式兵器——坦克(共49辆坦克,实际参战仅18 辆),配合步兵进攻,推进了4—5公里。

这是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坦克。

坦克对德军步兵产生了巨大心理作用,他们放弃阵地不战自退。

索姆河战役一直持续到11月份,双方损失士兵多达127万人,比凡尔登战役的人员损失和物资消耗更为巨大。

索姆河进攻是战争中典型的、双方伤亡惨重的阵地战役。

就兵力、兵器而言,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战役。

英军投入交战的有54个师,法军32个师,德军67个师。

英法联军伤亡79.4万人,仅推进5~12公里,仍未能突破敌防御。

德军损失53.8万人,失去240平方公里阵地,但打破了英法联军的计划。

索姆河战役证明:

在正面一个狭窄地段上,以递进冲击突破阵地防御的理论和实践是行不通的。

但这次战役以及西南方面军的进攻的胜利保障了战略主动权从德国转到协约国一方。

索姆河进攻促使其他国家装备坦克并发展反坦克兵器。

后来,英法军队在1917年康布雷战役中吸取了索姆河的教训。

1915~1916年是战争的第二阶段。

交战双方都把1916年看作是决定性的一年。

西线的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交战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但都没能置对方于死地。

在海上,日德兰海战后英国仍牢牢控制着制海权。

本阶段的主动权转移到了协约国一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欧洲,西线和东线是主要战线,其中西线的战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914年是战争的第一阶段,马恩河战役致使德军速决战的计划破产、在第二阶段中,关键的1916年出现两次大型战役和一次海战,结果大战的主动权转移到了协约国一方。

惨烈战争使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必将注定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不会有真正战争胜利方的。

但是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战争依然挥之不去,还在继续伤害着无辜的生命。

这是不是值得我们反思。

(四)课后研讨

如何认识战争的残酷性和血腥性?

思路:

对战争的理解也许会因人而异,但是对战争带来的残酷性现实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带来的痛苦性回忆却是经历战争人每个人内心中都难以忘怀的。

战争虽然远去,但战争留给人们的创伤却是永久的。

深入领悟战争的巨大破坏力,加强对战争带来的残酷和血腥性的认识,领悟珍爱和平的重要性。

【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表格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项目

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

1.3

4.6

1.9

8.1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