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考研名词解释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3985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古考研名词解释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考古考研名词解释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考古考研名词解释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考古考研名词解释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考古考研名词解释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古考研名词解释资料.docx

《考古考研名词解释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古考研名词解释资料.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古考研名词解释资料.docx

考古考研名词解释资料

名词解释

1直立人:

直立人化石最早发现于爪洼,1891年荷兰Dubois发现一块头骨化石,后又发现骰骨化石,1894年正式命名为直立猿人,现称人属直立种。

中国境内发现的直立人化石主要包括蓝田人、北京人、巫山人、元谋人等,中国最早直立人脑量为800-1000ml,一般认为直立人存在的时间为距今200-20万年。

补充:

Homoerectus一类形态特征比能人进步但比智人原始的古人类。

曾称作猿人,含有从猿到人中间环节的意思。

生活在距今约180万~20万年前,地质时代属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考古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早期。

直立人可能起源于非洲,一般认为大概是由能人进化来的,后来进化成早期智人。

直立人化石最早是1890年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发现的;以后发现地点不断增多,主要集中在亚洲南部和中部、非洲东部和西北部及欧洲西部。

  直立人头骨平扁,骨壁厚,眉脊粗壮,脑量平均小于1000毫升(从早期的800毫升左右增加到晚期的1200毫升左右)。

身材明显比南方古猿高大,平均身高为160厘米,平均体重据估计约有60千克,肢骨与现代人差别不大。

有名的直立人化石,有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人、中国的蓝田人和北京人、北非的毛里坦人等

2类型学:

也称为形态学或标型学,是研究考古遗存(包括遗迹和遗物)的外部形态顺序的方法论。

在近代科学中,生物学最早使用这种方法。

1903年瑞典考古学家蒙特留斯在《东方和欧洲的古代文化诸时期》一书中专门总结并论述了类型学原理。

二十世纪30年代类型学理论传入中国。

类型学最初是为了解决考古遗存的时代问题,也被应用于各考古学文化的比较研究,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4考古学文化:

是指考古发现中可供人们观察到的属于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群遗存。

5北辛文化:

北辛文化得名于山东省滕州市北辛遗址的发掘。

主要分布于泰山南北两侧及汶河、泗河流域,年代在公元前5500-4200年之间。

典型的遗址除北辛遗址外,还有泰安大汶口遗址的下文化层、兖州王因遗址的下文化层等。

北辛文化遗存的主要特点如下:

房子

多为带门道的椭圆形和圆形半地穴式,室内灶面与居住面持平。

墓葬以长方形土坑竖穴墓

为主,流行单人仰身直肢葬,晚期有少量二次葬和两个人以上的合葬墓,流行生前拔除侧

门齿的风俗。

随葬品普遍较为贫乏,无明显差异。

打制石器占较大比例,磨制石器及骨角

器总体来说不发达。

陶器有泥质和夹沙两类,主要为泥条盘筑和泥片贴塑,器表以素面为

主,有一些篦线纹和刻划纹,晚期出现了红衣陶和单彩陶。

陶器造型多三足器和平底器,

包括鼎、釜、盆、三足钵等。

6空首布:

铜制铲形币,柄上有銎,故称空首布,是布币中最早的形式。

主要流行于中原三晋地区,流行的时间为春秋至战国晚期。

平首布或从空首布演变而来。

7妇好墓:

1976年发现于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墓主妇好为商王武丁的配偶之一。

墓圹为

方形竖穴,南北向,墓内有二层台和腰坑,有棺椁、殉人、殉狗。

墓内出土大量铜器、玉

石器、骨器、陶器等,所出带铭铜器为武丁时期断代的标准器物。

妇好墓的发现对于研究

商代晚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8大明宫:

唐代宫殿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城北的龙首原上。

史载大明宫为唐高宗以后的主要朝会之所。

始建于唐代早期,唐后期毁于兵乱。

大明宫的平面形状,南部呈长方形,

北部呈梯形,面积3.2平方公里,版筑夯土城墙。

在东西北三面都有与宫墙平行的夹城。

内殿亭建筑遗址多在宫城北部,已经发掘的有大明宫正衙含元殿及麟德殿、三清殿等。

9黄肠题凑:

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成的框形结构。

见于《汉书》记载。

黄肠

系由木质得名,题凑则指“木头皆内向”的堆垒结构。

目前黄肠题凑墓葬的发现仅限于西

汉一代,以北京大葆台汉墓、河北石家庄汉墓、湖南长沙汉墓及江苏高邮汉墓为等诸侯王

墓为典型代表。

迄今尚未发现东汉时期黄肠题凑墓的实例,题凑之制在东汉时期已渐为砖

室墓所代替。

10越窑:

在浙江慈溪,古代属越州,故名越窑。

越窑开创于东汉,唐、五代时得到蓬勃发

展。

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参看大百科考古卷)

11文化层:

人类居住在一地,一般都会在原来的天然堆积或沉积的生土上面,堆积起一层熟土,这种熟土常夹杂着人类无意遗留下来的或有意抛弃的器物,这种包含文化遗物的熟土层,考古学上称为“文化层”。

如果地层未经扰乱,则上文化层必然晚于下文化层形成的

年代。

12相对年代:

相对年代是指文化遗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断定相对年代,主要是依靠地层学和类型学的研究。

此外,也可以利用某些自然科学的手段和文化遗存的对比研究,来断定遗迹和遗物的相对年代。

13琮:

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器,为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有“苍璧礼天、黄琮礼地”

一说。

最早的玉琮见于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距今约5100年。

至新石器时代晚期,

玉琮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广东的石峡文化,山西的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尤以良渚文

化的玉琮最发达,出土与传世的数量很多。

 商周时期玉琮数量不多,汉代玉琮已少见。

14饕餮纹:

商周青铜器常见兽面纹饰,多以两对称夔龙纹为主要构图内容。

首先采用这个名称的是宋代《宣和博古图》。

饕餮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贪食的怪兽。

装饰于青铜器的饕餮纹或许具有一定的宗教意义。

15金缕玉衣:

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时穿用的殓服。

完整的金缕玉衣,外观和人体外观相似,以玉片和金丝编缀而成。

《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汉代皇帝死后使用金缕玉衣,玉衣制度始于西汉中期或稍早,终于曹魏黄初三年。

诸侯王墓如河北满城西汉中山王刘胜墓发现有金缕玉衣,说明金缕玉衣并非皇帝专用。

元大都:

元代都城遗址。

在北京旧城的内城及其以北地区。

始建于1267年,在元世祖忽

必烈时期大都城的规模已基本定型。

元大都平面呈长方形,城墙全部用夯土筑成,皇城位

于城南部的中央地区,宫城偏在皇城东部。

纵贯宫城中央的南北大路,即是元大都的中轴

大路,刻中轴线与明清北京城中轴线相同。

此外,元大都考古发现还包括城门、城内街道

、城内水系、居住遗址等,为中国古代都城建筑及元代社会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16北京猿人:

在北京周口店,距今71-23万年。

1929年裴文中先生发现了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1931年至1966年陆续发现有牙齿、肢骨、头骨。

属直立人。

17青铜:

青铜是红铜和锡或铅的合金,熔点在700-900ºC之间。

青铜铸件具有较高的铸

造性能。

公元前四千年初,青铜最早出现于伊朗、土耳其及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中国最早

的青铜出现在马家窑文化甘肃东乡林家遗址,时代大约距今5000年左右。

18聚落形态:

按GordonR.Willey的定义,聚落形态就是,人类将他们自己在他们所居住的地面上处理起来的方式。

它包括房屋的安排方式,并且包括其他与社团生活有关的建筑物

的性质与处理方式。

这些聚落要反映自然环境,建造者所实用的技术水平,以及这个文化

所保持的各种社会交接与控制的制度。

聚落考古的研究提供了考古文化的功能性的解释的

一个出发点。

19璧:

中国古代重要礼器,有“苍璧礼天、黄琮礼地”之说。

璧是一种圆板形、片状、中部

有孔的玉器,《说文》释璧:

“瑞玉,圆器也”。

《尔雅》有:

“肉倍好谓之璧”的说法。

肉即边,好即孔,边为孔径的两倍便是璧。

20卜甲:

占卜用龟甲。

龙山时代有龟甲随葬,不知是否为占卜用。

商代大量使用卜甲,尤以龟腹甲的使用为多,背甲相对较少。

两周时期,龟卜依然较盛,秦汉后渐趋衰落。

商周卜甲,多有钻凿及灼烧痕迹,据灼烧所得之兆纹占卜吉凶。

21遗址:

考古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概念,通常指代发现遗迹、遗物的地点,也可以指代聚落考古的基本单位。

一般由各种遗迹现象以及遗物构成。

22山顶洞人:

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年代为距今18865+420年。

发现有完整的头盖骨及一些躯干骨,属晚期智人。

体质已经很进步。

伴出有少量石器,包括砍砸器刮

器等。

骨器及装饰品丰富,已经掌握了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

有意识地将死者埋葬并在尸

体及周围撒上赤铁矿粉,可能已经有了原始信仰。

23璧瑗环:

三类玉礼器,《尔雅。

释器》:

“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环;肉好若一

,谓之瑗。

24布币:

春秋至战国晚期铸行的以布为形状的流通货币。

按时期先后分为早期空首布,晚期平首布两大类。

空首布主要为周王室及晋、卫、郑、宋等国的货币。

平首布为战国时期的韩、赵、魏、燕、楚等国的货币。

另有一种三孔布为赵国或中山国的货币。

秦统一后布币

废除。

25简帛文字:

简指竹简,帛指帛书。

简帛文字主要流行于东周到魏晋时期,纸张普遍使用之后,简帛文字才逐渐废除。

自19世纪末以来,简帛文字资料大量发现,著名者如居延汉简、马王堆帛书等,简帛文字中关于古代法律、史事、礼书、医学、兵法、经济等诸多方面的记载,弥补了传世文献的不足,对于古代社会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6砖室墓:

大约在西汉中晚期,在中原和关中一带开始出现用小型小型砖建筑的墓,一般称为“砖室墓”。

到了东汉,砖室墓迅速普及,成为全国各地最常见的一种墓。

经六朝、隋

唐,墓室的细部结构和设施方面有了新的发展,至北宋时期出出现了仿木结构建筑的砖室

墓。

此种墓葬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

27纪南城:

位于湖北省江陵市,东周时期楚国都城郢城遗址。

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四周夯土城墙,外有城壕,主体建筑为宫殿区位于城内中部偏东南,呈中轴线排列,另发现有铸锡、制陶手工业作坊和大量水井等遗迹现象以及陶、铁、铜器等;城外周围发现多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墓地。

28规矩镜:

西汉前期的铜镜上既已出现少量规矩纹,规矩镜的大量流行在王莽时期,东汉以及魏晋时期亦存在。

所谓规矩纹,即被西方学者称之为TVL符号的一种纹饰,在中日学者中,有人称之为规矩纹,具有这种符号最为典型的镜种,一般称之为规矩镜。

29清明上河图:

北宋张择端画,图中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在清明时节热闹繁华的景象,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也为北宋商业、城市等方面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30鸡冠壶:

辽代陶瓷制品,模仿契丹族各种皮囊容器烧制。

由于壶的上部有鸡冠状的耳,故名鸡冠壶。

式样颇多,有扁身单孔、圆身环梁等多种,其年代早晚多以壶身所保留的皮囊容器特点的多少来区分。

31永乐宫:

蒙古及元代道教全真派的重要宫殿,故址在山西省永济县永乐镇,元代称大纯

阳万寿宫,是集元代建筑、绘画、雕塑诸艺术于一区的重要古建筑群。

重要建筑包括无极

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等,其建筑构架基本上沿袭了宋式但有新的变化,是研究木

结构建筑从宋式到明清官式演变的重要例证。

32解谪瓶:

东汉中后期及魏晋时期流行于墓葬中,一般在陶器上用朱书写字,内容多为求福辟邪,属道教思想,应与东汉后期道教的兴起有关。

33炳灵寺石窑:

在甘肃省永靖县小积石山。

开窟始于西秦,北魏、北周、隋唐诸代续有建造。

宋明之间亦有修建,明以后逐渐湮没。

主要遗存包括彩塑和石雕造像、壁画、摩崖石刻等。

是中国佛教史和建筑史的研究的重要资料,也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

34郭店楚简:

1993年出土于湖北省荆门郭店一战国楚墓中,总计800多枚,13000余字,其中出有诸如《老子》《礼记》等大量古书,为先秦儒、道思想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35开成石经:

唐十二经刻石,又称唐石经,成于开成二年(837年)。

现藏于西安碑林。

面格式不同于汉魏石经,保存较好,是研究中国经书历史的重要资料。

36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是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颁刊的一部建筑典籍,是一部由官

方向全国发行的建筑法规性质的专书,作者李诫。

《营造法式》产生于王安石变法的历史

背景之下,目的乃是为了加强对官办建筑行业的管理。

《营造法式》全面、准确地反映了

中国在11世纪末到12世纪初,整个建筑行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

37埋藏学:

是恢复古环境的基础。

埋藏学专门研究化石的形成过程,要分析和恢复原来的生物群落及其生活环境,必需首先判断化石群是生活在原地的群落,还是经过外力(水力、风力、冰川等)搬运的异地埋藏群。

原地生活的群落(如礁体、叠层石或其他未经搬运的

生物化石),可以提供解释古生态学直接的证据,而异地埋藏可供判断古地理环境和沉积

条件。

38偃师商城:

商代早期城址,在今河南省偃师市。

商城城址包括大城、小城、宫城三重城垣。

大城平面近长方形,城墙四周有5座城门,城内有纵横交错的道路若干条。

在大城的西南部,还有一个平面呈长方形的小城。

大城、小城的建筑方法一样,都是先挖基槽,然后层层夯筑而成。

小城的年代早于大城,大城是在小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

城内有密集的宫殿

建筑群,分布于宫城的中、南部。

可早到二里岗下层早期,邹衡先生认为是太甲桐宫。

39云梦秦简:

云梦睡虎地秦简1155枚,这是第一次发现秦简。

其中古籍有《编年记》、《语书》、《吏道》、《日书》。

更为重要的是秦律。

由于秦律在传世文献中极为罕见,这次发现震动了学术界。

从墓葬时代分析,这些律文是秦统一之前的法律。

云梦龙岗秦简150余枚,出自6号墓,内容是秦律,有《禁苑》、《驰道》、《马牛羊》、《田赢》等。

是继睡虎地、四川秦律之后第三次发现秦律,时代系秦末,是秦统一后的律文,但与睡虎地秦律又一脉相承。

40前蜀王建墓:

五代前蜀主王建墓,称永陵。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

据出土哀册,王建死于光

天元年(918)六月。

冯汉骥主持发掘工作并主持编写了《前蜀王建墓发掘报告》。

王建墓陵

台呈圆形,夯筑,基部周围垒以条石。

陵台之外,有砖基,似为陵垣。

正南面第一、三道砖基

之间。

建包砖夯土墩1对。

曾在陵南出土唐-五代风格的文官石像。

墓室建于陵台之下,南

,无墓道,以红砂岩砌筑的拱券为骨架,券间铺以石板。

券及石板表面施彩。

有前、中、

后3室,每室装木门,室间有甬道相通。

中室中央偏后有须弥座式石棺床,上置棺椁,棺

四周有或舞或奏的伎乐浮雕。

据考证,伎乐乐器组合属燕乐,特别是汉化了的龟兹乐系统,

但其中杂有清乐系统乐器。

棺床两旁列有托棺床的十二神半身石像。

后室建石床,上置墓

主圆雕石像及谥宝、玉哀册、谥册等法物。

该墓早年被盗,仅残存银、铜、漆、玉、石、

陶质随葬品30余件,是研究唐、五代有关文物制度的宝贵实物资料。

41冯素弗墓:

十六国时期北燕贵族冯素弗夫妇墓,共两座。

位于辽宁省北票县。

据《晋书》记载,冯素弗为北燕天王冯跋之弟,北燕国的建造者之一,死于太平七年(415)。

该墓是

十六国时期考古的重要发现之一,对了解当时中原和北方民族的文化关系有重要价值。

墓为同冢异穴。

都是长方形石椁结构,东西向。

椁顶盖以极厚的石板,椁内绘壁画,有星

象、人物、建筑等内容。

木棺彩画羽人、建筑等图像,棺环、棺钉铁质而饰金,说明当时

沿用汉制,皇族勋臣葬用“画棺”。

其妻属墓葬一青年女性,椁内殉犬,应为鲜卑习俗。

两墓出土遗物有陶、铜、铁、玉、漆、玻璃等器,其中龟钮金质“范阳公章”与鎏金铜质“大司马章”,说明北燕的官制和印制皆用汉制。

42熹平石经: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本儒家经书,也称为“汉石经”、“一字石经”。

熹平

四年(175)汉灵帝命蔡邕等参校诸本文字经书后,用隶书写《周易》、《尚书》、《鲁诗

》、《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七经,请名手刊刻。

光和六年(183)

完成,立于洛阳太学所在的鸿都门外,共46块碑,供时人校订文字。

石经以一家本为主

各有校记,备列学官所立诸家异同于后。

这对纠正俗儒的穿凿附会和臆造别字,维护文字

的统一,起了积极作用。

太学遗址在今河南偃师县佃庄公社太学村,石碑已毁。

宋代以来

有残石出土,近代人马衡汇为《汉石经集存》。

考证其源流的有顾炎武的《石经考》、万

斯同的《石经考》和张国淦的《历代石经考》等

43法门寺: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1987年4月,法门寺地宫被发掘,出土了佛指舍利及一大批唐朝稀世珍宝,包括金银器、琉璃器,以及珍贵“秘色瓷”器,还有锦、绫、罗、

纱、绢、绮等各类纺织品。

据考证,法门寺始建于北魏时期约公元499年前后,唐朝是法

寺的全盛时期,法门寺地宫是国内迄今发现的佛塔地宫中最大的一个。

前室发现了《大唐

咸通启送歧阳真身志文碑》和《监送真身使随负供养道具及恩赐金银器衣物帐碑》,这两

通碑不仅是研究法门寺历史,而且是研究唐朝佛教的重要资料。

从地宫发掘了四枚佛指骨

舍利,地宫出土的佛指舍利,是世界上目前经过考古科学发掘,有文献和碑文证实的释迦

牟尼真身舍利,是当今佛教界的最高圣物。

地宫中还有25000多枚唐朝货币,其中有13枚玳瑁币,是世界上至今发现的最为珍贵的古代货币品类。

44细石器:

细石器属于一种特殊的工艺传统,它以间接打制法为基础,因而出现不同形状的

石核和狭长的石叶,并利用石叶加工成器。

这种工艺传统存在于不同时代的许多文化遗存中

细石器的出现,大约开始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45成都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西郊苏坡乡金沙村。

遗址所清理出的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包括:

金器30余件、玉器和铜器各400余件、石器170件、象牙器40余件,出土象牙总重量近一吨,此外还有大量的陶器出土。

从文物时代看,绝大部分约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少部分为春秋时期。

遗址与三星堆有着较为密切的渊源关系。

金沙遗址的性质,目前推测有可能属于祭祀遗迹。

46萨栅银币:

萨珊波斯(226-651年)是伊朗古代历史上的一个政权。

从4世纪起,萨珊银币就已在中国各地出现,新疆、青海、内蒙古、陕西、河南、山西、河北、湖北及广东等地都

有发现。

数量之多、分布范围之广,都是很惊人的。

萨珊波斯银币的流行,是中古时代中

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

47沂南汉画像石墓:

东汉晚期大型画像石墓。

位于山东省沂南县北寨村内。

1956年出版了《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

墓主姓名无考,从墓形及车骑出行画像的导从制度看,应是

高级官吏。

墓室全部用预制石材筑成,由前、中、后3个主室和4个耳室及1个东后侧室组成。

墓早年被盗,仅存少量残碎陶器和铜镞。

画像内容主要有战争、祭祀吊唁、车骑出行、乐舞百戏、宴饮庖厨、历史故事、家居生活等画像。

在中室的八角柱上刻有两尊带背光的仙人图像,有的学者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图像之一。

该墓画像多采用减地平面线刻,少部分为阴线刻,中室八角柱上的曲拱,则用透雕技法刻成应龙形象。

在汉画像石中,沂

南画象是具体刻画了当时的豪强大族生活而艺术水平又较高的作品

48安伽墓:

北周时期墓葬,位于西安市北郊龙首原。

安伽墓坐北朝南,方向180度,墓葬由斜坡墓道、天井、过洞、砖砌拱形甬道及砖砌穹隆顶墓室组成。

天井东西两壁及过洞、甬道进口上方原绘有壁画。

墓葬中首次出土的围屏石榻及祆教祭祀图,反映的多为中亚人的

生活场景,安伽墓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

墓葬主人可能是掌握“丝绸之路”贸易的具有

一定官职的粟特贵族。

石刻图案所反映的内容大部分为粟特人的生活场景,另有一部分则

反映了他们旅居中国后的生活场面。

安伽墓的发掘,为我们研究北周时期粟特文化及其对

中原文化的影响等方面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出土一批罕见的浅浮雕贴金彩绘石刻,为

研究祆教徒的葬俗及中国与西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49葡萄镜:

唐代典型铜镜,著名者如唐代早期的瑞兽葡萄镜,也称海兽葡萄镜,主要装饰

为葡萄纹,间饰海兽,有的装饰面用圆圈分为内外区,葡萄枝蔓由内区向外区伸展,被称为

“过架葡萄”,典型的海兽葡萄镜为兽纽。

50碳14:

利用碳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的放射性测定生物体遗骸及其他地质样品的绝对年代的方法。

此法是W.F.利比于1947年创立的。

碳-14测定年代方法的可靠性已经被对已知年代的考古样品和生物样品(树木年轮)的测定所证实,并在考古学、人类学、第四纪地质学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51燕下都:

战国中、晚期燕国都城遗址,位于河北省易县东南。

从历年出土兵器的铭文看,该城的繁荣时间主要是在燕昭王(公元前311~前279)以后。

前222年秦灭燕,下都废弃。

19

30年以马衡为首的燕下都考古团对老姆台进行了发掘。

古城平面呈长方形,位于北易水和

中易水之间,城市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城是燕下都的主体,平面略呈方形。

宫殿建筑以紧贴

在横隔墙中段南侧的武阳台为中心。

在武阳台以北,依次有望景台、张公台、老姆台诸夯

土台基,是主要的宫殿区。

武阳台的东北、东南和西南钻探出3个宫殿建筑群,城内有手

业遗址。

有制铁作坊遗址、兵器作坊遗址、骨器作坊遗址、均集中在西北部。

居民区有制

铁、兵器、铸钱、烧陶作坊遗址。

宫殿区内作坊遗址的规模都比居民区内的大。

东城的西

北隅有两个公室墓区。

遗址中出土铁器、陶器以及建筑材料等。

52湾漳墓:

北齐皇室大墓,在河北磁县湾漳。

墓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

甬道、墓室为砖结构。

墓室为单室,平面呈方形,四壁作弧状外凸,棺床设在一侧,有的顶呈四角

攒尖式。

墓道、甬道、墓室壁画均用白灰涂抹,上绘彩色壁画。

湾漳村墓墓道壁画保存较

好。

随葬品有陶俑、陶制禽畜、陶制模型、镇墓兽、陶瓷器、墓志等。

53天龙山石窟:

中国北方地区佛教石窟寺。

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的天龙山。

从现存造像和《开皇石室铭》碑记考察,石窟创建于东魏末年,其后北齐、隋、唐续有开凿,以唐窟最多。

用圆雕法雕出的佛像,华丽美观,世称“天龙山样式”。

天龙山石窟造像可分为东魏、

北齐和隋唐两期。

问答

1汉唐都城遗址平面布局的变化及其意义

西汉长安城遗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西北约3公里。

西汉长安城兴建始于汉初,汉

帝时建桂宫、明光宫、北宫、建章宫,并扩充上林苑、开昆明池,汉长安城初具规模。

平面不甚规整,大体接近方形;城墙全部用黄土夯筑,城北西两面环河,四面城墙各有城

门三个;宫殿为城内建筑主体,长乐宫、未央宫位于城的南部,明光宫在城的东北部,中

部偏西为北宫和桂宫,居民区和东市西市位于城的北部,礼制建筑如明堂辟雍以及皇家苑

林上林苑、昆明池均在城南郊。

考古调查发掘证明,西汉长安城的建筑布局基本上与《周

礼。

考工记》的规制相符。

处于西汉与隋唐都城之间的过渡形态,可以东汉洛阳城和北魏洛阳城为例。

东汉洛阳城

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城墙用土夯筑,仅存东西北三面城墙,各墙

均发现城门遗迹,城内街道与城门相通,或为文献所载“洛阳二十四街”。

城中主体为南宫北宫,二宫一南一北,相距不远,中间有复道相连;太仓和武库位于城的东北部,文献记载工商业区有南市、马市,位于城南郊和东郊,又有金市在城内南宫的西北。

北魏洛阳城,亦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利用了汉魏晋以来的旧城址。

北魏洛阳城最重要的改变是废除了东汉以来南北两宫的制度,建立了单一的宫城。

据勘探,宫城的位置在全城的北部略为偏西,是在汉魏北宫的基础上兴建的,为全城的重心所在。

平面呈长方形,四面筑墙,铜驼街为全城的中轴线。

宗调、社稷及高级官署分布在铜驼街的两侧,工商业区设在宫城以南,明堂辟雍及灵台、太学等礼制建筑则设在城外南郊。

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曾为隋大兴城。

唐建国后,以大兴城为都城,改名为长安城,并作了局部修整和扩充。

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为繁荣的国际城市之一。

唐长安城是由外郭城,宫城、皇城、里坊和市构成。

宫城和皇城位于外郭城北部的中央,各坊分布在宫城皇城的左右和皇城以南,东西两市分别在皇城的东南和西南,城东北有大明宫与城相连。

整个都城规划整齐,布局严密,是中国里坊制封闭式城市的典型。

2从考古发现探讨稻作农业起源的地区

从考古发现探讨稻作农业起源,是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考古发现证明,栽培稻最早发生在公元前一万二三千年,那时的最佳边缘就在长江流域偏南的地方。

从稻作农业的发生发展到以稻谷为主要粮食作物,从稻作农业起源中心扩大到与现在分布相近的地区,其间经历了很长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明显的阶段:

(1)萌芽期:

相当于中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绝对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3000-前7000年间。

属于这一时期的遗址有玉蟾岩、仙人洞、吊桶环三处,可见长江中下游确为稻作起源地。

(2)确立期:

相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