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模板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8355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5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大模板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高大模板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高大模板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高大模板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高大模板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大模板方案.docx

《高大模板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大模板方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大模板方案.docx

高大模板方案

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日期:

一、编制依据…………………………………………………………………2

二、工程概况……………………………………………………………………2

三、高大模板设计………………………………………………………………4

四、技术保证措施………………………………………………………………7

五、施工工艺……………………………………………………………………10

六、检查和验收…………………………………………………………………12

七、安全技术措施………………………………………………………………14

八、应急预案……………………………………………………………………18

九、模板支撑系统监测监控……………………………………………………22

附:

计算书………………………………………………………………………24

一、编制依据

序号

名称

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一版

3

《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设部文件)

4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5

施工图纸

6

施工组织设计

7

《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2008)

8

《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

9

建书施工安全设施计算软件

10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12

《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1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14

《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17656-2008

15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

1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7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8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2

19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二、工程概况

工程,位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为。

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长28.2米,宽16.2米,总高度21.2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本工程混凝土强度均为C30。

本工程高大模板支撑部位位于三层,高大模板部分建筑面积210.0㎡,支设于二层顶板上,一层顶板厚150㎜;该部位二层顶板厚120㎜,顶板模板支设高度7.3米,最大梁截面600×700㎜,支设高度7.3m;

三、高大模板设计

1、梁板模板支撑体系构配件一览表

KL4模板支撑体系构配件一览表

梁截面宽度

0.6m

梁截面高度

0.7m

支架净高度

7.3m

楼板厚度

0.12m

立杆梁跨度方向间距

1.20m

钢管类型

φ48×3.0mm

梁两侧与梁底立杆

梁两侧立杆间距0.95m,梁下设置1根立杆,并在立杆顶端设置直径≥30㎜的可调支托

水平杆第一步距

1.50m

可调支托自由端长度

0.20m

面板

10mm厚竹胶合板

梁底次楞

50mm宽、100mm高方木5根,间距113㎜

梁底主楞

双钢管φ48×3.0

梁侧次楞

50×100mm方木,间距150mm

梁侧主楞

φ48×3.0mm双钢管,间距300mm

对拉螺栓

φ12mm螺栓,水平间距300mm,竖向间距300mm

现浇板模板支撑体系构配件一览表

楼板厚度

0.12m

支架净高度

7.3m

立杆纵距

1.10m

立杆横距

1.20m

水平杆第一步距

1.50m

立杆传力方式

轴心受压

钢管类型

φ48×3.0mm

面板

10mm厚竹胶合板

次楞

钢管支撑,间距0.3m

主楞

φ48×3.0mm单钢管

2、梁板模板支撑系统计算模型:

四、技术保证措施

1、材质技术保证条件

1)可调支托技术性能

可调支托材质为Q235A级钢材制作,丝杠直径必须≥30mm,U型承托板的钢板厚度必须≥3mm,U型托内部净宽度必须≥100mm,长度必须≥120mm,且无弯曲、麻点锈和裂纹现象。

2)钢管技术性能

采用外径48mm,壁厚3.0mm钢管,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2008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技术性能要求。

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不得使用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及裂纹的钢管。

3)扣件技术性能

采用可锻制作的扣件,其材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1995)的规定,不得有裂纹、气孔、疏松、砂眼等锻造缺陷,扣件的规格应于钢管相匹配,贴和面应平整,活动部位灵活。

4)模板面板技术性能

胶合板模板面板表面应平整光滑,具有防水、耐磨、耐酸碱的保护膜,并应具有保温性能好、易脱模和可两面使用等特点,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17656-2008的规定。

胶合板模板应采用耐水胶,其胶合强度不应低于木材或竹材顺纹抗剪和横纹抗拉的强度,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进场的胶合模板除应具有质量合格证外,还应保证外观及尺寸合格。

5)方木技术性能

模板结构方木加工使用的原材料树种为东北落叶松,不得使用有腐朽、霉变、虫蛀、折裂、枯节的木材。

方木次楞材质符合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TC17B级材质强度规定。

施工现场制作或市购的方木次楞,在使用前其含水率不应大于20%。

2、施工技术保证条件

1)上层支架立杆应对准下层支架立杆。

2)立杆顶部必须设置直径≥30mm的可调支托,支托螺杆伸出钢管不大于200mm形成立杆轴向传力。

3)各扣件螺栓均应分两遍拧紧,并用电子力矩扳手测试,使其扭力矩控制在40~65N·m。

4)采用商品混凝土和汽车泵浇筑混凝土,按照先施工高大模板部位周边结构混凝土,再施工高大模板部位混凝土的顺序施工。

浇筑高大模板部位时从中部均匀向两侧浇筑混凝土,严禁从一端向另一端推进和采用托泵布设水平输送管的方式浇筑混凝土,以防应力集中和水平冲击力导致立杆重心偏移而倒塌。

5)本层混凝土施工完成之前,不得拆除下层模板及支撑。

上部楼盖混凝土强度达到C20之前,不得拆除一层顶板支撑体系,并复核一层室支撑立杆与上部立杆位置,如偏离≥50㎜应采取卸载措施。

6)在楼盖混凝土达到C20之前继续向上施工时,必须控制钢筋、模板及钢管堆放等施工活荷载≤2.5KN/㎡,以防产生结构裂缝。

7)立杆验收合格后,在立杆上按设计步距弹出水平杆竖向间距位置线,满设双向水平杆,且设于立杆同侧,以便剪刀撑搭设。

在已浇筑框架柱部位,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C20)后,将水平杆与之做可靠连接,以提高支架体系抗侧移能力和整体刚度(见下图)。

与柱每两步设一道拉结点,各柱均设。

8)在搭设模板支撑时,立管严禁搭接。

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见下图

9)在模板支撑纵框架柱之间的中间部位沿横向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竖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应为45-60度。

沿架体竖向中部设上下两道水平剪刀撑。

五、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流程

依据梁板模板支撑系统平面图,弹测模板支撑系统立杆纵横坐标方格网→安装铺设木垫板及立杆铁鞋→搭设支撑系统→水平杆件与已浇筑框架柱做可靠连接→在中间层连续梁竖向中部设置水平剪刀撑,与外围连续梁顶紧→搭设梁板底部水平杆件→安装现浇梁板龙骨和模板→绑扎梁板钢筋→模板、钢筋及支撑体系验收→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

2、施工方法

2.1立杆下基层施工

立杆下铺设50㎜厚、300㎜宽、长度≥2.0m的樟子松木垫板,并放置铁鞋,铁鞋中心与坐标方格网的立杆位置对齐,然后安装立杆。

2.2支撑系统搭设方法

1)立杆设置

在坐标交汇处的立杆铁鞋中心位置设置立杆。

先搭设外围周立杆、扫地杆和临时固定水平杆,然后拉线设置其他立杆。

立杆全高垂直度按≤60㎜控制。

2)水平杆设置

立杆验收合格后,在立杆上按设计步距弹出水平杆竖向间距位置线,满设双向水平杆。

外围水平杆设于立杆内侧,其余分别对称设于立杆同侧,以便斜杆、剪刀撑的搭设。

在已浇框架柱部位,将水平杆与之做可靠连接,以提高支架体系抗侧移能力和整体刚度。

3)竖向剪刀撑搭设

按设计要求必须在支撑系统外围四周及框架柱网纵横中部搭设竖向连续剪刀撑(详见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平面图),构成几何不变体系。

4)水平剪刀撑搭设

按设计要求在图中标注标高处搭设水平连续剪刀撑,剪刀撑端部采用短钢管套箍与连续梁内侧固定牢固,防止滑移。

5)水平加强层设置

在最顶一个步距水平杆件的竖向中部增设一道纵横向水平杆件,以防止顶部立杆发生弯曲位移。

6)可调支托与主楞设置

立杆顶部的可调支托伸出立杆不超过200㎜,主楞采用Φ48×3.0的钢管,钢管平稳放置于梁底U型托板内。

7)梁底起拱与次楞设置

梁板底部中心线按梁跨1.5/1000起拱,拉线安装梁底小横杆,并按设计间距铺设梁底方木次楞及面板。

8)方木次楞搭接

方木次楞搭接位置应该选择在梁底、梁侧模板主楞处,搭接长度≥60cm,主楞每侧方木长度必须≥30cm。

9)扣件螺栓拧紧

用于支撑系统杆件连接的扣件螺栓均采用长臂扳手分两次拧紧,使其力矩达到40~65N.m,并采用电子扭力扳手进行监测。

经拧紧后有劈裂的扣件必须及时更换,并作废品标示处理。

10)浇筑混凝土

a.混凝土浇筑前,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确认具备混凝土浇筑的安全生产条件后,签署混凝土浇筑令,方可浇筑混凝土。

b.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按先浇筑柱混凝土,待柱混凝土强度达到C20后,方可浇筑梁板混凝土。

浇筑时,由中间向两边对称均匀浇筑,确保支撑系统受力均匀,避免引起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失稳倾斜。

c.浇筑过程中,设专人在操作层上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变形进行监测监控,发现变形值临近报警值等情况,必须停止浇筑,撤离作业人员,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满足强度与刚度及稳定性要求后,方可恢复混凝土浇筑施工。

六、检查和验收

1、支撑系统检查验收

1.1主控项目

1)支撑系统所使用的钢管、方木、立杆支托、扣件和面板等的品种、规格、型号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技术参数等要求。

检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游标卡尺和小钢尺测量和观察检查;

抽查数量:

各种材料分别全部数量的30%,但分别不少于10件。

2)立杆、水平杆件和主次楞间距应小于或等于设计技术参数。

检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小钢尺测量外围尺寸,然后观察检查;

抽查数量:

全部数量的50%,但分别不少于20处。

3)剪刀撑的布设位置、与地面的夹角和形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角度尺和小钢尺测量和观察检查;

抽查数量:

全部数量的60%,但分别不少于10处。

4)直接承担竖向荷载传递的梁板底部立杆与水平杆件连接的扣件数量和拧紧力矩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

使用电子扭力矩测试仪检测;

抽查数量:

全部数量检测。

1.2一般项目

1)水平杆步距应按设计技术参数尺寸搭设。

检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小钢尺测量外围水平杆件步距,然后拉线观察;

抽查数量:

全部数量的60%,但分别不少于10处。

2)扫地杆和立杆支托下水平杆件分别距地面和梁板底部主楞的距离应按≤200㎜设置。

检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电子扭力矩测试仪检测;

抽查数量:

全部数量的50%,但分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