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子教案46单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2423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子教案46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子教案46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子教案46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子教案46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子教案46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子教案46单元.docx

《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子教案46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子教案46单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子教案46单元.docx

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子教案46单元

第4单元力与运动

1无处不在的力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通过各种体验活动感受力是无处不在的,并能与同学交流活动中的感受。

2.能将力对物体产生的影响初步分类,并能判断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力并由此产生了何种影响(作用效果)。

3.在“弯道‘竞走’”的体验活动中,能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活动中勇于探索,善于总结经验,乐于合作与交流,体验到力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科学知识

1.知道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力,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能使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力的单位是“牛顿”,用符号“N”表示。

2.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作用效果与此有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小铁球,木质斜面(斜面要比较长),条形磁铁;人们生产生活中应用力的图片。

学生准备(以小组为单位):

海绵(手按下去须有一定反弹的感觉)、厚纸条(做蛇形弯道用)、胶带、乒乓球、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帆船在海面上航行,想想船受到了哪些力?

师:

对,就像你们回答的那样,水的浮力使船只漂浮,风力让船只前行,力的作用远不止这些,让我们一起来体验力的作用吧。

二.活动力的作用

1.体验

教师提出相应的要求,人人都要参与、要有秩序,要明确每一种体验活动的操作方法。

让学生带着思考进行体验:

向对方用力时,对方有回应吗?

如果有回应,和你用力的方向一样吗?

人与物体可直接感知的力:

进行“提水”、“推门”、“掰手腕”等活动。

物体与物体之间须间接感知的力:

进行“压海绵”、“用磁铁改变运动小铁球的快慢和方向”等活动。

思考:

“力使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2.交流:

力对物体可以产生哪些影响?

学生先进行组内的交流,然后再组织全班的交流。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之上,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帮助他们认识到:

提、推、拉、压、吸引都是力,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大小和方向,力能使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三.活动弯道“竞走”

1.明确竞赛规则:

蛇形弯道一旦做好,必须用胶带固定保持不变,组内成员可轮流监督;必须预先确定起点和终点并做好明显标记(可以用画线的方法),终点距起点不能太近;同一小组的成员必须使用同一个乒乓球;用力时,可以吹、可以弹、可以用笔去推,方法不限,又快又不出界的就是获胜者。

2.学生开展活动。

3.竞赛情况交流会:

怎样控制乒乓球取得成功。

四.指南车信箱  各种各样的力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指南车信箱”中的资料,对这两项活动中所获得的力的知识进行总结,然后补充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力,同时教给学生关于力的单位名称的知识并适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分析与谈话:

P68单元评价页中的1和2题:

图中物体分别受到了什么力?

活动中,力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力?

本课教学反思:

 

2弹簧和橡皮筋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玩过弹簧和橡皮筋之后,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示它们形状的变化和自己所感受到的反推力的方向并由此认识弹力。

2.能正确使用测量力的大小并做好记录,通过统计图表分析数据能发现弹簧伸长的规律并据此制作简易测力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探究弹力的奥秘,体验到科学就在身边。

2.认真分析数据,善于发现规律,愿意合作制作测力计,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科学知识

1.知道弹簧变形后力图恢复原来形状所产生的力是弹力,知道使用测力计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

2.知道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就伸得越长并且是有规律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装有弹簧或橡皮筋的产品的图片,教师用橡皮筋自制的测力计,圆筒测力计,握力计,按教材第43页的形式绘制一个供全班交流汇总使用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2.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的材料:

长短不一、来自不同产品上的各种弹簧和橡皮筋,平板式弹簧测力计,钩码。

学生准备:

长20厘米宽4厘米的硬纸板,剪刀,市场上常见的外面没有缠绕彩线的小号普通橡皮筋,长约16厘米的细铁丝。

课时安排

本课安排2课时,第1课时完成活动1并学习使用测力计,第2课时将测量记录表中的数据制成统计图,从中发现弹簧伸长的规律并动手制作简易测力计。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装有弹簧或橡皮筋的产品的图片,并要求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

这些产品中都用到了弹簧或橡皮筋,弹簧和橡皮筋在这些产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活动变形的弹簧

1.教师强调活动体验的重点是:

观察它们有什么变化,你用力的同时有什么感受、反推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2.学生玩弹簧和橡皮筋,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

3.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运用上一课的知识描述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

①谁施力了?

方向是怎样的?

②谁产生了反作用力?

方向又是怎样的?

③结果怎样?

通过描述它们的变化并且画出反推力(弹力)的方向,帮助学生形成或完善弹力的概念。

三.活动使用测力计

1.教方法教师可以手持弹簧测力计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所测量的力不要超过它的量程。

②、测力前应竖直提起测力计观察它的指针是否指向零刻度线,

若指针没归零,则应通过调节使指针归零。

  ③在测力过程中,要注意轻拉轻放,以免用力过大使指针与面板下端导板相撞而移位,并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防止由于弹簧与外壳摩擦而影响测量的精度。

  ④待指针停稳后,眼睛平视指针读数,要尽量减小读数误差。

2.练习测量并记录数据

先让学生练习调零,再要求他们将测力计挂在支架上,然后在下面的挂钩上先挂1个钩码,全组成员练习读数。

1个50克的钩码挂上去以后怎么读数,是用gf(克力——非国际单位制,是工程单位制)还是N表示(牛顿——国际单位制),教师应适时补充说明:

用N表示,1个50克的钩码重量是0.49牛顿,用学生的话说,就是钩码对测力计的拉力是0.49牛顿。

学生再次练习之前,教师应当再次提醒他们:

如果测力计的量程为2.5牛顿,每个钩码重0.49牛顿,那么测量时最多只能挂5个钩码。

同时要求他们认真读数并做好记录。

3.整理数据制成统计图并进行分析

发现弹簧伸长的规律: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就伸得越长并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

四.拓展活动制作简易测力计

本活动在课内完成。

本课教学反思:

 

3苹果落地的秘密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经历感受重力的活动,能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对重力的方向进行猜想并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2.大胆猜想重力的产生与什么有关,能用资料查询和阅读的方式将重力与地球引力对应起来并初识牛顿的万有引力学说。

3.能制定研究计划设计实验探究不同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大小,初步练习估测生活物品的重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敢于猜想,尊重证据,实事求是,愿意合作与交流。

2.从牛顿研究苹果落地的故事里懂得要善于思考、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表面附近物体所受到的地球引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知道万有引力的存在。

2初步了解身边常见物体的重力一般是多少。

教学准备

1.牛顿研究苹果落地的场景图,儿童提水、抛石子等关于重力现象的动画课件或图片,绘制一个供全班交流汇总使用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2.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的材料:

支架、细线、钩码、圆筒式弹簧测力计。

学生准备:

玩具小车、钢笔、苹果等小物体。

课时安排

本课安排2课时,第1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2课时完成活动2的教学。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本课导入时,教师可以先板书课题,然后提问学生:

谁知道这个课题里面所包含的故事,给同学介绍介绍。

二.活动感受重力

  1.学生体验:

提水、抛石子等

教师应及时从中梳理出“向下”这个词来,帮助学生从众多现象中找到“下落”的规律并形成对重力方向的猜想。

2.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①用带重物的细线固定在支架上,固定支架观察它们受到重力后朝哪个方向。

②数次调整支架的倾斜角度,再观察重物朝向哪个方向。

得出结论: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3.学习重力产生的原因

首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如果学生当中有说出“地球引力”的,教师可提供一些材料让学生进行验证性实验。

例如,在前面做实验用过的支架上改吊一些别的物体,并再次倾斜支架,继续观察重物朝哪个方向;或者就用细线拴一石块,摇晃石块并观察石块静止后朝哪个方向。

但是,尽管这些实验可以间接证明地球引力的存在,学生依然不能由此得出肯定的结论。

这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资料查询和阅读“指南车信箱”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三.活动重力的大小

1.明确研究主题——身边常见的不同物体的重力有多大呢?

2.接着,指导学生针对准备好了的材料(钩码、玩具小车、钢笔、苹果等小物体)分组制定研究计划。

应要求小组活动人人参与、个个动笔或动手。

教师应及时掌握情况并给予必要的技能指导,包括计划内容是否齐全、记录表栏目是否科学、统计图是否标好了刻度、材料是否便于测量等。

注意:

如果被测物体超出了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必须调换。

3.学生动手测量:

测量时,要提醒学生正确使用测力计,可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要分工合作,要如实记录等。

4.制成统计图

5.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以苹果为例,可以一边出示苹果一边说它重力的大小,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苹果的重力大小一般在多大范围内(通过多次进行这样的测量练习,可以增强学生的估测能力),然后师生一起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的汇总。

本课教学反思:

 

4巧推棋子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利用已有器材能进行有目的的体验和研究摩擦力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能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及方向是怎样的。

2.能初步认识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并懂得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控制摩擦力的大小。

3.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推棋游戏中能主动探寻其中的奥秘而不是单纯地做游戏,游戏之中能遵守规则。

2.能意识到摩擦力无处不在并且能辩证地看待它的利与弊。

科学知识

1.知道棋子在桌面滑动时,受到了桌面的阻碍,像这样的力叫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等因素有关系。

3.知道摩擦力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利也有弊。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摩擦力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增大或减小)的DVD。

2.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的材料:

1颗围棋子,毛巾。

学生准备:

得分情况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直接从游戏式的课题引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很喜欢玩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个“巧推棋子”的游戏。

二.活动推棋子游戏

1.介绍材料

2.宣布比赛规则

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要求棋子必须停留在分值区内,尽量停在高分区。

既然是推棋,棋子就只能要求是滑动而不是滚动,所以棋子底面应是平的那面,圆弧形的那面则要朝上摆放。

每人有三次机会,将所得分记入P68页的表格中

3.进行第一轮游戏,初步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4.将第一轮游戏中存在的问题集中予以指正,然后让学生带着“怎样控制好棋子”的问题进行第二轮游戏。

5.交流总结

三.活动寻找生活中的摩擦力

1.寻找生活中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实例,学生自由发言。

2.观看DVD

3.设计:

抓鱼手套

4.想象没有摩擦力的生活会怎样?

本课教学反思:

第5单元物质的变化

1“变”来“变”去的盐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以“盐溶解于水和提取溶解在水中的盐”为例,通过对盐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建立可逆变化过程的概念。

2.以“把苹果切开”为例,通过与可逆变化过程的概念进行比较,建立不可逆变化过程的概念。

3、尝试将物质的变化过程进行系统分类,能对物质的变化过程是否可逆初步进行判断,能模仿青铜器的生产方法制作蜡星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初步意识到物质的变化有利也有弊。

科学知识

1.知道什么样的变化过程是可逆的变化过程;什么样的变化过程是不可逆的变化过程。

2.知道“煮海为盐”、“青铜器的生产”是人们对可逆的变化过程的运用。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

蒸发皿、三脚架、酒精灯、烧杯、食盐溶液、火柴、蜡(碎蜡)、坩埚钳等。

教师演示材料:

苹果、水果刀、海水晒盐和青铜器生产等有关资料(课件或图片)。

课时安排

第1课时完成活动1和活动2的教学,第2课时完成“青铜器的生产”和活动3的教学。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溶解食盐

1、器材介绍与确认

师:

同学们,在你们桌上的烧杯里,盛有少量的蒸馏水(副板书1:

蒸馏水),它是不含任何杂质的纯净水,你们先看看,然后每个小组推选1人,用那已经消毒了的筷子蘸一点尝尝。

师(学生尝过之后):

不但没有颜色,而且没有任何味道,是吗?

师:

桌上还有2个小纸包,里面装的东西都一样,请打开其中的一个,看看里面是什么,小心别弄洒了。

(板书:

盐)

2、溶解食盐并初填变化过程示意图

(1)将盐变“没了”

师:

桌上的这些材料,你们看也看了,尝也尝了,接下来就用这些材料,请将那纸包里的食盐全都给变“没了”。

咱们比比,看哪组变得最快,开始吧。

(2)实验方法交流

师:

现在,所有的盐都已经变“没了”,只看见盐水了(板书:

盐——盐水)。

说说,你们是用的什么方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板书:

加水溶解)请问,这盐是真的没了吗?

二、提取食盐

1、提出问题并设计实验

师:

我们用加水溶解的方法将盐全给变“没了”,请问,这些盐还能再“变”回来吗?

如果能,又有哪些方法?

2、实验方法交流

3、第二组器材介绍

师:

老师已经准备好了一些器材,就放在你们的实验桌内,请拿出来,小心别碰坏了。

师:

看看,有不认识的吗?

介绍“蒸发皿”(灯片1:

蒸发皿),它是用耐火陶瓷做的,可以直接用来加热,为了防止烫手,应该用一种工具来夹持,咱们就用试管夹吧。

4、根据器材选方法

师:

需要说明的是,每组的器材并不都一样,现在请问,利用这些材料,我们可以采用那种方法在课堂上简短的时间里尽快地得到食盐?

实验时还要注意些什么?

5、交待注意事项

师:

实验当中,一定要操作规范,注意安全,请看“注意事项”。

(灯片2:

①不触摸正在加热和加热后没有冷却的器材;②正确使用酒精灯,盐水快干时要移开酒精灯,熄灭火焰;)

师:

明白了吗?

请将盐水倒出来,开始加热吧。

6、学生提取食盐

7、填完变化过程示意图并确认食盐变回来了

师:

现在所有的盐又都变回来了,是吗?

(板书:

——)再说说,刚才是用的什么方法呀?

(板书:

将水蒸发)但是,老师有疑问了,怎么证明这些白色粉末就是先前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呢?

它是不是在烧的时候产生的新物质呀?

三、建立概念

1、板书课题并建立概念

师:

同学们,根据你们的实验和发言,可以确定今天的课题就是“‘变’来‘变’去的盐”(板书:

变来变去的盐),在变化过程中,盐始终都还是原来的盐,它并没有变成新的物质,也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所以,我们还得给这两个“变”字加个引号(添加引号)。

师: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这个示意图,盐加水溶解变成盐水,盐水去掉水份又变成了原来的盐,像盐……这样既能变过去又能变回来的过程,我们把它叫做可逆的变化过程(板书:

——可逆的变化过程)

2、认识不可逆变化过程

(请1名学生到前面尝苹果,学生嚼苹果的时候,师再切1个)。

师(对嚼苹果的学生):

请稍等,我们刚才学习了可逆的变化过程,现在老师有个要求,麻烦你把正在吃的这半个苹果给变回来。

师(对全班同学):

我的那个才切开还没吃呢,你们大家说说,它从一个变成两半,还能再变回来吗?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这是一个不可逆的变化过程。

3、小结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物质的变化过程可以分成哪两种?

四、演绎应用

1、判断下列变化过程是否可逆

(灯片3:

水的三态变化、种子发芽、热胀冷缩、捏橡皮泥、森林大火、炸鸡蛋、蜡烛熔化)

2、初步认识物质变化的应用

(课件:

煮海为盐,可逆变化,有利)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与分析

阅读:

了解青铜器及青铜器的生产,教师适当补充介绍。

青铜器的生产包括“制模”、“制范”、“熔铸”和“修整”各个过程,

分析:

判断青铜器的生产过程是否可逆?

“青铜器的生产”是可逆的变化过程(青铜器的生产与青铜的冶炼不同,青铜器被损坏以后还可以再次熔铸),

二、活动制作一个蜡星星

 

1.从青铜器的生产过程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怎样制作一个蜡星星?

2.蜡星星的制模:

提示可以用厚纸制作。

3.嘱咐学生注意安全,小心烫伤。

4.学生完成制作。

5.评价总结制作情况。

本课教学反思:

 

2失去光泽的铜镜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设计对比实验并用实验和查阅资料的方法初步探究金属生锈的原因。

2.观察生锈的铜、铁等金属,能准确地描述常见的金属与金属上的锈的区别。

3.根据金属生锈的原因,能提出一些防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想知道,爱提问,乐于探究来自生活中的关于金属生锈的原因。

2.能认真、仔细地观察,尊重证据。

科学知识

1.知道金属生锈的主要原因有:

环境比较潮湿、与空气接触、与酸碱盐等接触。

2.知道在金属生锈的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锈。

3.知道防止金属生锈的一些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铁丝、细砂纸、吸水纸、小塑料盘、生锈的金属与没有生锈的金属(铜、铁、铝)、图片。

学生准备:

查阅关于金属生锈原因的资料并制成资料卡。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谈话引入:

从前一课的青铜器引出铜镜,再到考古挖掘出来的锈迹斑斑的铜镜,引导学生来探究金属生锈的问题——我们能根据埋藏铜镜的环境,推想金属生锈的原因吗?

二.活动初探金属生锈的秘密

1.选定一个研究方向

2.设计对比实验

3.实验探究并观察记录(课后)出示教师在课前准备好供学生观察验证的一组对比实验(潮湿与干燥)并已经能够看见结果的材料。

4.通过其他途径进一步解决问题

查阅资料:

金属生锈的其它原因。

三.活动金属与锈

1.对比观察一种金属及金属上的锈并做好记录

指导观察方法:

用细砂纸擦铁质部分;比较软硬的办法:

刻画,比较刻画后的痕迹深浅。

学生观察后汇报,然后讨论:

铁锈还是铁吗?

2.对比观察多种金属及金属上的锈并做好记录

3.初步得出研究结论并据此判断其它物质变化的类型

引导学生得出:

锈是某种金属发生了变化后所产生的新物质。

教师接着引导学生将物质的变化尝试按“是否产生新物质”进行分类,并对前一课的物质变化的例子进行又一次的判断和分类——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例如:

蜡烛熔化、热胀冷缩、水的三态变化、剪开布料、木头做成家具、食盐的溶解等都属于形态上的变化(即物理变化);金属生锈、和水泥、泥土烧成砖都会产生新物质(即化学变化)。

4.初步了解防锈的方法

让学生先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找到原因后“对症”献策,再指导学生阅读“指南车信箱”中的有关资料。

4.师补充介绍纳米技术

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便诞生了一门以0.1~100纳米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学科,这就是纳米科技,其实就是一种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

 纳米是一种几何尺寸的度量单位,1纳米为百万分之一毫米,即1毫微米,也就是十亿分之一米,略等于四十五个原子排列起来的长度(1厘米=10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

纳米结构通常是指尺寸在100纳米以下的微小结构。

颗粒尺寸在1~100纳米的微粒称为超微粒材料,也是一种纳米材料。

纳米金属材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的,后来相继问世的有纳米半导体薄膜,纳米陶瓷、纳米瓷性材料、纳米生物医学材料等。

四.课后作业

搜集相关防锈的办法,完成单元评价页P69的建议。

 

教学反思:

 

3燃烧的蜡烛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从拉瓦锡的实验中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并以燃烧的蜡烛为对象进行探究。

2.能仔细观察燃烧前的蜡烛、燃烧中及其燃烧后所发生的变化情况,猜想、验证蜡烛燃烧时产生了什么物质并初步渗透物质不灭的观点。

3.能够利用拉瓦锡的研究成果对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鉴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深入思考某种现象所产生的原因,乐于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探究。

2.能仔细观察、尊重证据,感受美妙的、多样的、有规律的物质变化。

科学知识

1.知道蜡烛燃烧中既有形态的变化,又产生了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并初步知道物质不灭的原理。

2.知道蜡烛燃烧中伴随的熔化是可逆的变化过程,而燃烧并产生二氧化碳的变化过程则是不可逆的。

3.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利用它的这个特性鉴别二氧化碳气体。

教学准备

一小截蜡烛、火柴、烧杯、澄清的石灰水。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提出问题——燃烧中,物质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关于燃烧的科学实验。

启发学生思考:

密闭容器里木炭燃烧完后,总重量为什么没有改变?

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猜想。

二.活动蜡烛的变化

1.观察:

要求学生按照“蜡烛燃烧前”→“蜡烛燃烧中”→“蜡烛燃烧后的结果鉴定”的顺序来进行:

提示:

在蜡烛的燃烧过程中,要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还要闻一闻燃烧过程中有什么气味,并用自己的方法(语言或者绘画)来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情况。

2.学生实验观察。

3.鉴别蜡烛燃烧时所产生的气体。

4.看到了什么现象?

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烧杯壁上澄清的石灰水滴变成乳白色)

学生阅读指南车信箱中提供的“拉瓦锡的研究”,指导学生认识到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知道是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发生了变化。

5.对整个单元所学的物质的变化进行总结。

本课教学反思:

 

第6单元整理信息,让我们发现更多

 

1我们怎样整理信息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能够反思整理资料的过程,总结提炼整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反思,乐于与他人交流,能正确对待他人的意见。

2、意识到只有对搜集到的资料和信息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分析,才能获得新的发现。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

科学知识

知道整理信息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这是本学期的总结课,这学期我们知道了整理和正确处理科学信息是科学研究取得新发现的关键环节,那么这节课里我们也一起来探讨和整理信息相关问题。

二.整理信息

1.联系四年级上册初步整理资料的活动,引导学生回忆如何将零乱的文本资料进行归类、梳理,归档。

由此引伸到本学期的训练重点—初步梳理、归类、统计数据信息,使学生知道,必要的梳理归类和统计是分析数据的基础和前提,它能使零乱的数据信息逐渐变得条理清晰。

2.在归类、梳理的基础之上,接下来就是对数据进行甄别和筛选。

剔除一些不可靠的信息,选取可靠而有价值的科学的信息和数据,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关键。

3.第三个层次就是,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分析、比较数据的基本方法。

比如,将对比实验的数据进行罗列和比较,寻找它们之间的相同与差异;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同要素数据进行罗列,寻找事物发展的变化规律。

本学期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的是常见的统计图表的运用。

让学生回顾和交流在使用各种统计表、统计图时的感受。

比如,这些统计图表的优点和缺点等等。

4.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整理手头的资料或数据。

这里可以设计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谈一谈准备怎样整理教师提供的数据和资料,并讲述如此整理数据的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