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教育课件ppt模板.ppt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88166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PPTX 页数:48 大小:2.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教育课件ppt模板.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教育课件ppt模板.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教育课件ppt模板.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教育课件ppt模板.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教育课件ppt模板.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教育课件ppt模板.pptx

《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教育课件ppt模板.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教育课件ppt模板.ppt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教育课件ppt模板.pptx

,MEDICINENursingCoreSystem,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汇报人:

XXX,目录CONTENTS,01护理十大安全目标,02护理核心制度,护理十大安全目标,01,目标一: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1、在进行各项操作时,必须严格落实三查八对制度,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到患者床边查对时必须在患者或家属应答无误后,方可操作。

2、查对患者姓名时,护士要以询问患者叫什么名字为主,进行双向查对。

3、静脉输液时输液单必须挂在输液架上,护士每更换一瓶液体告知患者输入的液体及主要药物,并记录更换时间、签全名,防止错输、漏输。

4、处置、用药时培养护士应用发散思维查对,即患者为什么用这种药、为什么做这种治疗或者用止痛药哪里痛?

识别患者与治疗是否相符,提高识别患者的正确率。

目标一: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5、交叉抽血时,必须一次只能抽一人,操作完一人,再操作另一人,防止出错。

给患者输血时,做好输血查对工作,到血库取血时,护士与检验人员认真核对交叉配血结果,并签字。

6、输血时一次输一人,必须两名护士或请医生协助核对无误并签字,两人到患者床前与患者及家属再核对患者血型,方可给患者输血。

并应严密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7、在进行各项操作时,护士必须向患者或家属主动进行解释,取得理解合作,并保证实施正确的操作,特别是进行插尿管、胃管、静脉留置针等操作时,更应向患者或家属解释交待清楚,防止患者或家属将管道自行脱出。

目标二:

提高用药的安全性,1、药品管理对病房药品的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核查有严格的管理规范,并认真执行和落实。

依法进行毒、剧、麻醉类药品的管理和登记,专柜存放,专人管理,严格加锁,核查无误。

高浓度电解质制剂(氯化钾、及0.9%以上氯化钠)等高危药品应单独存放,并有醒目标识。

2、准确核对用药医嘱掌握医嘱查对制度并在工作中执行。

在处方给药及用药医嘱转抄和执行过程中,应认真核对。

3、安全配伍在醒目位置放置临床用药配伍禁忌表。

护士在执行注射剂医嘱时,应根据配伍禁忌,认真核查,确保药物安全注射。

给药过程中应注意药物渗出血管外的处理,抗感染药物间隔时间、给药速度、特殊药物的注意事项等。

加强微量泵等特殊仪器的用药管理。

熟练掌握各种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目标三:

严格执行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目标四:

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1、紧急抢救急危重症的特殊情况下,对医生下达的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向医生重述,在执行时护士、医生双重检查核对药品。

同时做好记录,保留安瓿,抢救结束后及时督促医生补开医嘱。

2、对接获的口头或电话通知的“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检查(包括医技科室其他检查)结果,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地记录检查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进行复述无误后方可提供医生使用。

1、病区与手术室间交接核查:

双方确认手术前准备皆已完成,所需必要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如:

病历、影像资料、术中特殊用药等)均已备妥;,2、在手术、麻醉开始实施前时刻,实施“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在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手术、麻醉。

目标五:

严格执行手部卫生,1、组织全院护士学习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和艾滋病防护条例,完善职业暴露报告制度、职业暴露防范措施及职业暴露后具体的处理措施和程序。

2、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安全的操作环境,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以防刺伤。

尽快将用过的针头或锐器扔进耐刺的容器中;手持无针帽的注射器时,行动要特别小心,以免刺伤别人或自己;操作后自己处理残局。

3、禁止将使用后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4、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禁止直接传递锐器物。

禁止手持锐器物指向他人。

5、认真落实洗手,保证护士手部清洁卫生,防止由于护士手处理不当而引起交叉感染。

6、进行各种操作,严格无菌观念,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7、加强无菌物品、一次性医疗用品、手术后废弃物、病区医疗垃圾、生活垃圾的管理、严格按院内感染管理要求,分别、分类处理,防止流入社会引起危害。

目标六:

建立临床试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临床试验室应根据所在医院就医患者情况,制定出适合单位的“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有规定的可靠途径,检验人员能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

“危急值”项目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认定,至少应包括血钙、血钾、血糖、血气、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等。

对属“危急值”报告的项目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如有标本采集、储存、运送、交接、处理规定,并认真落实。

04,03,01,02,目标七:

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1,8,2,7,3,6,4,5,1、入院即日向患者及家人介绍:

入院须知及病室安全守则,请家人自备患者须使用的用品,如眼镜、合适的鞋、助行器。

2、提示家属及患者有跌倒的危险性。

3、安排高危的患者邻近护士站,以方便观察。

4、必要时床两边加床档。

5、向患者交待如有需要协助,可通知护理人员帮助。

6、特殊用药患者,告诉家属及患者注意事项。

7、保持地面干燥、无障碍物,厕所、水房贴警示标志。

8、夜间保持足够的照明。

目标八:

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的发生,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有压疮危险的患者建立翻身卡,定时翻身;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正确使用器具。

01,05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保证基础护理的落实。

02,06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在病情允许情况下,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

不能进食的患者,就考虑由静脉补充。

03,07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压疮发生、发展及预防、治疗护理的一般知识,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对长期卧床患者,每日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维持关节的活动性和肌肉紧张,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减少压疮的发生;经常检查、按摩受压部位,定期为患者温水擦浴、全身按摩。

04,08建立压疮上报制度,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避免局部潮湿等不良刺激,目标九:

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1、针对患者的疾病诊疗信息,为患者(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的教育,协助患方对诊疗方案的理解与选择。

2、患者入院时由主管医师告知患者(必要时告知家属)诊断、检查、治疗的总体情况,征得患者或家属的认同、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在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时,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的利弊及风险,让患者及家属充分理解并参与选择合适诊疗方案,并有书面记录。

在以下情况尤其要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并有书面签署的同意书存入病历。

包括手术、麻醉、输血类;有创检查、治疗类(CT检查、深静脉/动脉置管、气管插管、纤维支气管镜检等);病情告知类(病危病重通知书、入住监护病房、谈话记录等);特殊用药类(胺碘酮、化疗药等)、特殊费用类(医保农合自费项目同意书等),尤其是患者在接受手术(或有创性操作)前和药物治疗时。

3、凡患者就诊或入院时,告知患者为保证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须提供真实病史及真实信息资料。

并告知其对诊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

目标十:

鼓励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实施无记名无惩罚护理缺陷登记报告制度。

组织分析讨论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01发生护理差错事故,及时积极采取各种补救措施,防止情况继续加重,同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上报有关部门及护理部。

02,03,护理核心制度,02,、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三、抢救工作制度五、护理交接班制度七、给药制度九、患者健康教育制度,二、病房管理制度四、分级护理制度六、查对制度八、护理查房制度十、护理会诊制度,十一、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十三、护理差错、事故上报制度十五、防范患者坠床、跌倒的管理制度十七、压疮的预防制度,十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十四、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十六、防范患者坠床的预案及处理流程十八、压疮预报管理制度,护理核心制度,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1、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面督导、检查。

2、负责制定各项质量检查标准,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3、质量委员会成员定期召开会议,总结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反馈到全体护士。

4、实行护理部、护士长二级质量管理,院质检小组每月抽查两次,护理部每月抽项查、每季全面查,并有记录。

5、将质量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当事人及护理部,护理部全面总结后,以护理质量改进回复书的形式反馈给相应科室。

6、科室根据存在问题和反馈意见进行改进,并以质量改进回复书的形式汇报护理部,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7、护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作为科室进一步质量改进的参考及护士长管理考核重点。

二、病房管理制度,三、抢救工作制度,01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一般由科主任、正(副)主任医师负责组织并主持抢救工作。

科主任不在时,有职称最高的医师主持抢救工作,特殊病人或跨科协同抢救的病人应及时报请医务科,以便组织有关科室共同进行抢救工作。

02对危重病人不得有任何借口推迟抢救,必须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分工明确,紧密合作,各司其职,并做到严肃认真、细致准确,及时全面。

03抢救器材和药品必须完备,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定期检查,用后及时补充。

04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熟记抢救药品的定位、用途、剂量、用法等,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05医生未到前,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及时给氧、吸痰、测量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配血、止血等,并提供诊断依据。

06抢救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危重患者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07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应详细及时正确记录,因抢救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应当在抢救结束6小时内补记,并加以注明。

08及时正确执行医嘱,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复诵一遍。

抢救结束后,医生应即实补开医嘱。

09抢救结束后,做好登记和用品消毒工作。

四、分级护理制度,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为四个级别:

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设有标记。

临床护士应实施与病情相适应护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分级护理标准按卫生部颁发的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为指导制定。

由医师根据病情开启护理等级医嘱,护士执行。

护士长及护士可根据病员病情变化及时与医师联系,提出合理建议。

(一)特级护理,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重症监护患者;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护理要求,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6、实施床旁交接班。

四、分级护理制度,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