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加强民营企业会计监督.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1352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如何加强民营企业会计监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析如何加强民营企业会计监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析如何加强民营企业会计监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析如何加强民营企业会计监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析如何加强民营企业会计监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如何加强民营企业会计监督.docx

《浅析如何加强民营企业会计监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如何加强民营企业会计监督.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如何加强民营企业会计监督.docx

浅析如何加强民营企业会计监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

*****专业本(或专)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析如何民营企业会计监督

 

学生姓名刘国红

学号*************

指导教师李非

专业会计学

年级2011春

学校浙江电大龙游分校

 

一、内部会计监督的界定………………………………………………………………………1

二、我国会计监督的现状描述……………………………………………………………………1

1.内部会计监督…………………………………………………………………………………2

2.社会监督………………………………………………………………………………………3

3.国家监督………………………………………………………………………………………4

三、民营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4

1.政府监管约束失灵………………………………………………………………4

2.缺乏有效的社会审计监督……………………………………………………………………5

3.会计监督弱化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5

4.会计人员的人身依附关系导致会计监督乏力………………………………………………6

四、完善民营企业会计监督制度的主要措施…………………………………………………6

(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本措施……………………………………………………6

(二)保证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执行的主要措施………………………………………………7

(三)民营企业监督的对策……………………………………………………………………7

五、结论…………………………………………………………………………………………8

参考文献:

………………………………………………………………………………………8

论民营企业的会计监督

[摘要]: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它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由于会计信息属于公共产品,往往涉及公众利益,并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公众难以识别其质量,造成种种欺诈、舞弊与腐败等行为,这使得会计监督成为整顿会计工作秩序、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不可或缺的手段。

《会计法》对会计监督进行了重新界定,构建了一个包括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的“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

其中,政府监督作为最高层次的经济监督,具有较高的强制性、权威性、公正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政府监督不仅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

目前,政府会计监督工作已经成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会计造假行为、保护国家和投资者利益的重要保障。

 本文以会计监督的内容为出发点,分析了会计监督职能在民营企业中的具体运用,在界定会计监督职能基础上,重点解决民营企业如何利用会计完善自己的监督制度。

[关键词]:

民营企业会计监督问题措施

一、民营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

会计监督就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据各项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通过记录、检查等,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使之能够按既定的目标和要求来进行。

会计监督有两层含义:

第一,是指利用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利用真实的会计信息,正确地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

第二,是指对会计工作本身的监督。

具体要求是:

各单位必须依照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接受财政、审计、税务机关的监督,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不得拒绝和隐匿。

现今,会计监督对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各单位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执行上存在着许多问题。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会计监督的主体不同,会计监督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含义。

狭义的会计监督,是指一个单位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期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要求,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防止舞弊,控制风险等目的,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方法。

广义的会计监督,除包括狭义会计监督的内容外,依法对受托单位经济活动进行的社会监督,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部门的职责权限,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行为、会计资料所进行的国家监督。

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三者相互联系,又各有特定的职能范围,构成了一个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的会计监督体系。

(一)、内部会计监督

应该说,我国很早就已经建立了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例如重要岗位人员职责不相容制度、会计与出纳不能由同一人担任等制度等就是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具体表现。

随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这方面的制度也不断得到完善和加强,现有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监督制度不完善,责任主体不明确。

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可以看作是内部控制制度在会计工作方面的具体规定。

内部控制是指一单位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即为保证单位经济活动正常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

内部控制的基本结构主要由三方面构成:

一是控制环境,指对建立和实施某项政策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主要反映单位管理者和其他人员对控制的态度、认识和行为;二是会计系统,指单位为了汇总、分析、分类、记录、报告单位的业务活动,并保持对相关资产与负债的受托者建立的方法和程序。

有效的会计系统应能做到对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并能保证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三是控制程序,指管理者为达到一定的目的所制定的方针和程序,例如批准授权、职责分工等。

根据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论,建立有效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合理的会计机构组成及明确的职责分工

会计机构的组织形式和人员构成既要满足单位经营发展目标的需要,例行节约,避免人浮于事,又要满足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的需要。

进行经济业务决策,办理经济业务事项,并对其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涉及到许多人员,包括经济业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以及办理会计事项的记账人员等。

这些人员分布于经济业务事项的始终贯穿每一个环节,在任何一个环节,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如果偏离了其应有的范围,都有可能出现问题。

在已经发生的经济案例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这方面的原因而造成的。

根据过去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对上述经济事项与相关人员的职责分工应该做到:

(1)权责分明,相关人员按照既定的目标和要求完成各自的任务,既避免职责不清,相互扯皮,避免越权行事;

(2)职务分离,防止因权限集中造成贪污、舞弊或者决策失误,重要职位的设立要尽可能地避免在行事职权的过程中产生腐败;

(3)互相牵制,经济业务事项的完成需要相关人员的有机配合,在职责分工上,权责分明和职务分离能保证相关人员按照既定的目标和要求完成各自的任务,并避免腐败,但相关人员的工作如果缺少必要的监督和制约,可能带来劳动力使用的不经济。

因此,在明确上述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时,不仅要考虑职务分离的要求,还要考虑上述职务岗位的人员之间能够相互制约,以安全、高效地完成各项经济业务。

2.有效的财产清查及内部审计制度

实物资产的增减变化,既源于不断发生的经济事项,又游离于经济事项之外独立发展。

所以,进行财产清查,既是加强财产物资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

财产清查制度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全面或部分地对各项财物资产进行实地盘点和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债券债务进行清查核对的一种制度。

通过财产清查,查明账实不符的原因和责任,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更重要的是,通过财产清查,能够获取各部分资产的相关信息,例如债权的质量、存货的变现能力、固定资产的资产质量等等,这些信息对于帮助管理者进行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在对财产清查的理解上忽略了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财产的清查仅仅停留在保证账实相符的要求上。

没有将财产物资的更进一步的信息提供给管理部门,这样的导致企业经营管理者对自身财产物资的信息缺乏足够的了解,在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时很可能盲目地进行生产、销售,结果导致大量资金沉淀,企业经营越发步履维艰。

很多亏损企业的例子都有力的印证了这一点。

内部审计是对一个组织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的独立评价,以确定既定的政策和程序是否贯彻,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资源利用是否有效,以及单位的目标是否达到。

它一般包括内部财务审计及内部经营管理者审计,我们通常指的内部审计是指内部财务审计。

内部财务审计不同于会计业务的事后监督,它是又独立于会计部门的另一个部门对会计业务进行的再监督。

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虽然开展的比较早,但如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内部审计在单位组织结构中居何位置等仍需要探讨的问题。

(二)、社会监督

以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依法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为代表的社会监督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而出现的。

社会监督以其特有的中介性和公正性而得到法律的认可,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是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者。

近年来,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迅速,为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注册会计师执业不规范、出具虚假审计报告,被审计单位向注册会计师提供虚假会计资料,甚至示意、强求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严重影响了注册会计师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社会监督作用的发挥。

对于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从注册会计师及被审计单位两方面来认识。

首先,对于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事务所,要规范其执业行为,并且对其在执业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从严、从重处理、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在业务承接中的不正当竞争,很多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压低审计费用或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方式承接业务。

第二,对于被审计单位在接受社会监督的同时,首先要正确认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

会计责任是指被审计单位要对向注册会计师出具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审计责任则是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事务所要对其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客观、合法性负责。

因此,被审计单位在接受审计时,要做到:

1.如实向注册会计师提供会计资料;2.不得示意、指使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报告;3.正确认识会计师事务所的作用。

注册会计师进行公证审计的最基本的前提是“超然独立”即独立于委托单位,又独立于被审计单位。

只有这样,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才可能客观、公证的评价,另一方,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就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情况和问题,出具“管理建议书”,对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有很大帮助。

另外根据有关法律中关于“被审计单位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公布变更原因”等的相关规定,对被审计单位无形资产避免遭受损失,和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师事务所融洽配合也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财政部门及其他政府主管部门除执行正常的监督业务外,也不得对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事务所在被审计单位的选择、出具审计报告的类型等方面进行干涉。

(三)国家监督

会计工作的国家监督也是一种外部监督,在我国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已经存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为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质量,保护国家、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利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也必须强化政府部门对各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

目前,在我国会计工作的孤傲及监督中存在的问题是多头监督,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都有相应的监督权,但在监督检查中的重点、要求各有不同,被监督单位疲于应付,不堪重负。

针对实际工作存在的问题,要想达到国家监督的目的,又要有效避免多头监督,减轻被监督单位的负担,政府部门在执行国家监督过程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1.针对性原则,即在决定对被监督单位实施国家监督之前,应将监督的重点、被监督单位应提供的文件资料、被监督单位的相关人员提前告知被监督单位,以使被监督单位事先做好计划安排,不致影响其正常业务活动。

2.有效性原则。

实施国家监督的政府部门应对其监督行为负责,并出具相应的监督报告。

被监督的那位可以凭此报道作为其在特定业务方面执行情况的有效证据,其他政府部门在对统一范围实施国家监督时应予承认,不得重复检查。

会计监督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集合,只有各个部分充分有效的发挥自身职能,才能真正实现会计工作的目标,提高经济效益。

我国会计监督体系逐渐建立,但现阶段也还存在着不足。

社会上有一些部门和单位受局部利益或个人利益的驱动,使得会计工作违规违纪、弄虚作假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严重损失了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同事也阻碍了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正常进行。

会计监督职能的弱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方面会计监督力度不够,会计工作者往往要无条件地服从管理者的意志,会计工作根本无法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另一方面会计工作中有些概念混淆,致使工作开展不顺利,比如说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大部分单位将两者进行等同,以至于淡化了会计监督的事前监督职能,或者根本就没有事前监督。

再者,由于会计监督不力以及概念不清,导致会计监督的效果不佳。

如此循环下去,我国会计监督的职能将会无止尽的淡化下去。

因此强化民营企业会计监督职能,切实做好会计监督工作是当务之急。

三、民营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政府监管约束失灵

政府监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其目的是纠正市场失灵、保障公共利益。

1、是各级政府部门缺乏实施有效监督的内在动力。

政府公务员不是企业的出资者,其收入与民营企业业绩没有直接联系,他们并不具备实施有效监督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当政府对其履行监督职责时缺乏有效约束力,他们不可能真正代表国家正确行使监督权。

2.监督成本高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身处外部的政府部门不可能对企业进行及时、全面的监督。

另外,政府部门与民营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且由于民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很不规范,使得这种固有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较之国有企业更加明显。

要想获取监督所必须的、充分可靠的财务信息,提高监督的有效性,政府为此而支付的监督成本会很高,较之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来讲是很不经济的。

3.是政府公务员与民营企业的合谋,这是现实经济生活中政府约束失灵的重要根源之一。

部分税务、工商、财政等部门的公务员与企业合谋,随意减免税收,收受贿赂等腐败现象时有发生。

由于审计证据的获取相当困难,使得对这类腐败现象的查处变得更加困难。

随着法律制度的完善,惩治腐败力度的加强,这种状况会逐步得到改善。

但政府用于监督“监督者”的成本将非常高,有时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缺乏有效的社会审计监督

社会审计的业务范围目前尚未全面涉及民营企业,还不是对民营家族企业会计监督的主要形式。

一是法律上未明确规定民营企业年度会计报表不许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后方能报出;二是民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很不完善,经营活动中违规违纪现象较为普遍,对其进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会有很高的执业风险,会计师事务所仅在政府需要时,或有民事纠纷以及产权变动时,才不得不涉及民营家族企业的审计。

因此,民营家族企业目前尚未被完全纳入社会审计监督范围之内,对其约束的防线只有一条——政府监督,但有可能存在着失灵。

(三)会计监督弱化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

会计信息失真,“假冒伪劣”数据泛滥,削弱了会计工作为经济管理服务的职能。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形成,究其原因,如果说企业两权分离状态,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是会计信息失真行为的根本动机的话,那么,会计监督功能的弱化,则是为“假冒伪劣”数据的出台大开了方便之门。

造成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又是哪些呢?

首先,有些企业为了局部利益,甚至是为了个人利益,企业领导与内部会计人员共同勾结,采取违纪违法手段,提供种种虚假的会计信息,粉饰其财务状况,或是为了急功近利,骗取荣誉,骗取投资者信任;或是为了掩盖其挥霍浪费,经营不善,甚至将企业资产据为己有等败德行为;或是为了偷漏国家税款,私设“小仓库”等等。

上述种种行为完全丧失了行为道德准则,会计监督则更无从谈起。

遮羞行为实际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会计监督弱化,而是对法律法规的肆意践踏。

其次,某些企业负责人为达到某种目的,授意或指使会计人员对财务数据、财务报表进行“技术处理”,制造虚假会计信息,而会计人员由于不具备监督者应有的独立和基本条件,时时受制于人,导致“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现象屡有发生,会计监督职能在于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被削弱、丢弃了。

当然,这种现象的发生,与我国国情和民营企业现行体制有着密切关系。

现行的会计委派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杜绝此类现象的逐步蔓延。

第三,由于从业会计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对现行经济法规制度理解不透,忘记了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不能依法进行会计核算,日常核算工作不符合规范,从而从主观导致会计监督的弱化,造成所谓“技术性会计信息失真“。

(四)、会计人员的人身依附关系导致会计监督乏力

由于民营企业的经营者对员工有高度的选择权,对内部分配具有高度的调控权,而保障会计人员利益的会计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制度又不到位,这也是会计监督缺位的重要原因。

主要表现在:

其一,会计人员隶属于本企业且多为亲属,他们的根本利益与企业利益密切相关,当企业局部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有冲突时,会计人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很难站在国家利益一边。

而维护会计人员权益的保障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起来,这又造成了许多会计人员或被迫,或主动参与造假。

其二,会计人员虽然其执业资格、职称的取得是由国家统一管理,但他们的职务聘任、工资奖金等掌握在民营企业负责人手中,而会计法规并未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保护会计人员的措施。

这样,会计人员为了谋生,往往被迫屈从于民营企业主的压力,与之合谋,参与编制虚假会计信息。

四、完善民营企业的会计监督制度的主要措施

(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1.明确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

即“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务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具体要求是:

第一,经济业务事项、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记账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做到职权明确,程序规范,责任清楚,避免因职责不清相互扯皮、推诿,甚至越权行事,造成管理失控。

第二,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人员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之间也要实行职务分离;同时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之间也要实行职务分离。

职务分离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有效防止因权限集中、职务重叠而造成贪污、舞弊和决策失误。

第三,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务保管人员应当相互制约。

2.会计机构内部建立内部稽核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

会计机构内部稽核制度的内容,按照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包括:

稽核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分工;稽核工作的职责、权限;审核会计凭证和复核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方法等。

会计机构内部牵制制度,也称欠账分管制度。

内部牵制制度要求,凡是涉及款项和财务收付、结算及登记的任何一项工作,必须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分工办理。

如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支付,应由会计主管人员或其授权的代理人审核批准,出纳人员付款,记账人员记账。

3.明确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程序。

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等经济业务事项,也是非常重要的财务管理。

决策和执行的程序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不仅有损国家、单位和公众利益,也会削弱财务会计管理职能,并影响会计秩序和会计信息质量,所以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程序应当明确,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决策和执行程序中应当体现决策人员与执行人员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既要防止权限过于集中,也要防止政出多门、各行其是。

4.对会计资料进行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

内部设计是在组织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的独立评价,以确定既定的政策和程序是否贯彻,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单位的目标是否达到。

内部财务审计是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实行控制和再监督。

在单位内部应当有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以外的专门机构或人员对会计资料进行再监督,有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人员的单位,该项工作应当由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人员进行;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人员的单位,也可以由其他辅助监督的机构、人员进行,如企业的监事会等。

对会计资料进行内部审计应当制度、程序化。

5.明确在人事任免中的利害关系回避制度。

如果单位领导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单位财务机构负责人和财务主管;财务机构负责人、财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担任出纳工作。

6.重要岗位人员的定期轮岗制度。

会计岗位中的出纳、材料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债权债务核算、工资核算,收入、成本、费用核算等岗位应当定期轮换

(二)保证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执行的主要措施

1.单位负责人依法执政是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执行的首要措施。

《会计法》规定,“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单位领导在建立和执行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控制环境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2.民营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人员的选用是执行会计监督制度的基础。

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得再完善,若没有称职的人员来执行,也不能发挥作用。

企业的用人政策直接关系着企业能否吸收有较高能力的人员来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要杜绝账户设置不合理、记录不真实的情况,充分发挥会计监督制度的职能作用,就必须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人员的选用和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定期进行考评,奖优罚劣。

3.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是执行会计监督制度的保证。

内部审计机构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不仅包括社会会计账目,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并向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提出报告,从而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严密。

(三)、民营企业监督的对策

1.加快体系建设,为会计监督提供法律保障。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国际间投资、筹资和贸易活动中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形式要求必须要加强和完善会计监督制度,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以实施清晰明了的监督职能;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赔偿和执行力度,对违规违纪及其连带负责人予以曝光;同时还要强化一些相关配套法律及相关法规的实施,如《经济法》、《证券法》等,加快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执法人员也应更新观念,提高政策水平,改进工作,深入了解单位的特点,帮助企业强化监督机制。

2.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

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包括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健全的账簿制度、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预算制度、定期盘点制度和严格的内部稽核制度。

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主要体现在:

参与经济业务事项过程的所有工作人员要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明确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明确财产清查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程序。

这些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的关键就是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这样就使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另一个人或另一个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者相联系,进行连续不断的检查和监督,使内部监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3.加强外部监督,即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的作用。

在会计监督中单纯强调内部监督是不够的,而且内部审计由于受制于企业经营者而缺乏独立性,使其对会计监督难以成效,因此必须强化对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也就是加强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使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配合协调一致,为会计人员创造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为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奠定科学的基础。

社会设计监督方面,要求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根据有关规定,以独立第三者的身份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对依法公开披露的单位会计报告的真实性负责法律责任,在执行审计业务是必须关注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培养其反造假的能力,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诚信理念的塑造,提高执业能力,防范会计造假。

政府监督方面,要求参政、审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