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规划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81241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建设规划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专业建设规划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专业建设规划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专业建设规划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专业建设规划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业建设规划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docx

《专业建设规划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建设规划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业建设规划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docx

专业建设规划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

“十一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2006.9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的建设目标为基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继续巩固在国内同类高校中的领先地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的水平,加速建设并协调发展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文学等主干学科,适度发展相关学科,在2010年之前,通过固本强基,为从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教学型大学转变奠定坚实的基础;到2015年,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品质精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多科性研究教学型大学。

信息学院以电子商务与网络金融学科为重点发展方向,适当发展其它学科专业,按照多学科复合型发展模式,面向世界办学,培养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多层次的专业人才,同时发挥创新知识并服务社会的职能。

根据学校和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目标,以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为依据,在对国家机关、企业进行调研后,经过相关教师充分研讨、毕业生学生座谈及对比国内外相关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提出信息学院“十一五”本科专业建设规划。

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从国家和社会需求出发,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为指导思想,创新技术应用,服务社会发展。

精心打造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和复合型专业,培养德才兼备、善于创新、基础宽厚、专业扎实、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电子商务专业以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巩固国内领先地位,以重点发展商务管理为特色进行建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国内一流水平为目标,以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与开发为特色进行建设与发展;同时要开拓留学生教育;也要为发展相关新的学科专业奠定基础。

信息学院的本科学生规模为400-640人。

二、专业建设条件

1、电子商务专业

电子商务专业是国家教育部于2000年首次批准的新办专业(第一批全国共13所高校),到2005年,全国共有275所高校开设了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是国内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

在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规划和实践过程中,我们在教学研究、科研合作、师资队伍、教学实践、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有所创新,结合企业应用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套教学管理与培养模式的特色方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归纳起来主要包括:

(1)教学研究成果显著

开展了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课程建设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培养模式研究,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提出了复合型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具有国际化、精品化特色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2)科研促进教学工作

承担了商务部、科技部等课题10余项,带动教师、学生参与研究,完成科研项目多项、发表论文40篇;形成了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良好环境。

(3)教学实践特色突出

通过与企业和国家商务部的合作,建成了一定规模的实践基地,完善了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参加实习学生占70%以上;开展学生电子商务社会活动,每年开展大型活动1次,中型活动5次,吸引50%以上的学生参与活动(IT文化节、电子商务竞赛等)。

(4)开展国际化的教学交流活动

先后与4所外国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了电子商务专业与课程教学交流活动;与许多国内大学建立联系,组织前来参观、进行电子商务教学研究交流活动,讨论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规划,提高了教学水平。

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本专业是计算机学科与管理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经济信息管理技术和方法,能够从事经济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高层次复合性跨学科领域信息技术工作。

我校信息管理专业建立与1987年,1988年开始招生,经过近20年的发展,形成了以金融、经贸为依托,外语为后盾,掌握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鲜明特点,建立了完整的教学科研体系和稳定的教学队伍,形成一套具有鲜明特点的培养方案,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深受欢迎的人才。

在全国200多所办有信息管理专业的院校中位居中上水平。

概括起来具有:

(1)完整的组织结构和师资队伍

信息管理系包括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两个教研室,每个教研室都形成了由一名教授带头的教学科研格局。

信息技术教研室负责计算机技术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信息系统教研室负责信息系统分析设计方法课程的教学科研工作。

全系现有教师12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7名,讲师3名。

有硕士生导师9名。

最近3年信息管理系已引进博士以上学历的青年教师3名,2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名攻读硕士学位,多数教师都有出国进修学习的经历。

其中陈恭和教授是教育部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2)丰富的课程建设成果

《管理信息系统》和《系统分析与设计》取得校级精品课程立项,其中前者已获得北京市精品课程;校级常规课程立项共5项,分别是:

《软件设计基础》、《实用网络技术与应用》、《离散数学》、《电脑逻辑与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

其中前4项已经全部通过校级验收,另外一项将于2006年上半年结项。

校级试验课题立项共3项,分别是:

《软件开发工具课件制作》、《LOTUSNOTES电子教案制作》、《信息发布与网页制作》、《数据库系统》等。

已经全部通过校级验收。

凡是进行校级精品课程和常规课程建设的课程都进行了试题库(试卷库)的建设,加上其它没有申报立项的课程,目前共有15门左右的课程完成(或正在进行)试题库(试卷库)的建设。

(3)合理的课程体系

在调查分析了毕业生的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培养方案的制定经过学系全体教师的多次讨论,借鉴了国内外多所大学相关专业的方案,参考了教育部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课程体系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培养方案。

(4)科研促进教学工作

近年来,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1项,校级科研多项。

通过科研实践,教师每人平均年发表论文2篇,有力地支持教师的教学活动。

三、信息学院专业建设目标

(一)电子商务专业

1、建设目标

在“十一五”期间,通过学科建设,力争保持电子商务专业处于国内第一梯队水平,并提升对国内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影响力;建立一支具有竞争力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通过科研与教学、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实现培养具有国际化特色、符合社会需求、高质量的复合型专门人才的目标。

2、教学规模

目前电子商务每年招生规模为40人,拟年招生规模40-80人,四年在校生总规模160-320人。

3、专业特色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经济贸易、管理、电子商务基础理论和较高外语水平,掌握电子商务应用、规划及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和技术管理等技能,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从事现代服务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的具体要求包括:

●掌握政治、经济、贸易、金融、管理等方面基本理论和方法。

●掌握计算机硬件、数据库、通信和因特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

●掌握电子商务设计、规划、应用和管理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技能。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均达到较高水平。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特色:

(1)实务性

电子商务是从网络和商务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而且还在不断的应用和发展之中,现有的电子商务理论还很难对日新月异的电子商务活动进行卓有成效的指导。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要突出实务性特征,要使电子商务人才能够迅速理解、适应和进入电子商务实务环境,能够熟练操作和运作电子商务活动,具有从实务中学习和进步的能力。

(2)复合型

电子商务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无论其侧重哪一方面,都应该拥有足够的技术和商务两方面的知识,懂得电子商务技术手段,能将商务需求转化为电子商务应用;要熟知一些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商务运作方式和模式,如供应链管理、虚拟企业、客户关系管理方式,以及网上商店、网上采购、网上银行、网上交易市场等电子商务模式。

(3)多元化

由于电子商务的变革几乎涉及到人类经济生活的所有方面、所有层次,而每一个方面、每一个层次都有自身的特殊性,要求电子商务人才具有不同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或者说需要不同的电子商务人才。

因此,不能将电子商务人才简单地归为一个方面或一个层次;相反,必须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人才在方面和层次上的多元化特征。

在培养模式上,我们将主要考虑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实践环节,鼓励学生以各种形式参与第二课堂的学习,如参加电子商务大赛、网上实际开店、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专业建设调研等。

以灵活多样的方式使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社会大市场实践相结合。

4、师资队伍建设

电子商务系下设两个教研室,电子商务教研室和计算机公共基础教研室,截止到2006年8月,电子商务系共有教师17人,其中电子商务教研室10人,计算机公共基础教研室5人。

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讲师8人;博士学历5人,硕士学历6人。

师资人才计划:

引进与内部培养结合并重。

(1)根据专业发展需要,计划5年内引进博士3-5名。

作为学科发展和学术带头人的方向培养和使用。

(2)对现有教师队伍加强培养,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在职博士、硕士学位。

在2010年中使教师队伍中博士达到60%以上,硕士达到100%。

(3)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培训,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4)系内组织教师相互交流,以共同参与科研项目、教学研讨等方式提高业务水平。

5、实验室建设

电子商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在实践中体会。

但实际的电子商务系统由于涉及企业或政府部门的关键数据,只能由专人操作。

特别是在今天,由于企业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企业之间防范商业机密的泄露,即使学生有可能到企业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企业也不会让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接触到具体的投资、管理、贸易和财会实务。

所以,在完成学业以后,同学们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快节奏、多变化的实际工作,在竞争之中可能会处于不利的境地。

按照专业发展规划,需要建设2-3个实验室,才能满足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需要。

6、实习基地建设

目前可供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校内实习基地有:

✧学生处、研究生部、团委等部门的网站开发、维护

✧网络中心、外语自学中心、审计、监察、老干部处、就业指导中心等

✧对外经贸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

✧信息学院教务室、实验室

已签约的校外实习基地:

✧商务部“中外经贸合作网”信息采编中心

✧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十一五”期间计划进一步扩展校外实习基地2-3家,加大与企业的合作,争取学生就业前都能在实习基地锻炼,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

1、建设目标

本专业是经济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新兴复合型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基础宽厚,掌握经济管理、系统科学和计算机理论和信息技术,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经济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组织和管理工作,具有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化竞争能力的面向现代服务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在“十一五”期间,通过学科建设,力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进入国内前列。

2、教学规模

目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每年招生规模为60人,拟年招生规模60-80人,四年在校生总规模240-320人。

3、专业特色

以金融、经贸为依托,外语为后盾,培养既可从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又可从事信息系统项目的组织管理和信息资源利用工作的人才。

专业培养的具体要求是:

●掌握管理学、系统工程和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理论知识。

●具有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的能力;

●具备信息系统开发组织管理能力;

●具备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能力;

●具有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能力。

4、实验实践环节建设

积极支持学校和学院的实验室建设工作,提供实验室硬件、网络和软件要求,重点建设计算机应用实验室和网络实验室。

达到所有主要课程均有配套的实验室教学和研究环境,实验课建立配套实验大纲和手册。

(具体见实验室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