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地理盐城南通一带海岸线的东移轨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1183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土地理盐城南通一带海岸线的东移轨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乡土地理盐城南通一带海岸线的东移轨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乡土地理盐城南通一带海岸线的东移轨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乡土地理盐城南通一带海岸线的东移轨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乡土地理盐城南通一带海岸线的东移轨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土地理盐城南通一带海岸线的东移轨迹.docx

《乡土地理盐城南通一带海岸线的东移轨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土地理盐城南通一带海岸线的东移轨迹.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乡土地理盐城南通一带海岸线的东移轨迹.docx

乡土地理盐城南通一带海岸线的东移轨迹

【乡土地理】盐城、南通一带海岸线的东移轨迹

(2013-10-0813:

20:

08)

标签:

 历史记忆海岸线轨迹南通盐城

分类:

 故乡记忆

沧海桑田

    --盐城、南通一带海岸线的东移轨迹

    海岸线在不断地东移。

大约在7000年以前,扬州以东是辽阔的大海。

苏北一带,南临长江,北有淮河、古黄河(黄河入海口原在今滨海,后改道山东,至东营入海),千百年来,沧海桑田,形成广袤的苏北平原。

 

      7000年前至今,苏(苏北)沪海岸线变迁图  原载丁民仆(国家气象局干部)博文

   长江、黄河入海的泥沙,借助潮汐回流,不断沉淀。

但这种沉淀并不是均匀分布,海平线也不是平行向东推进的。

南边的长江口和北边的淮河、古黄河泥沙沉淀较快,这造成了苏北地区南北两头高、中间低洼的地势,海水容易倒灌,人们就挖河修堤。

大约在一千多年前,唐朝的李承任淮南节度使判官时,率众从现在的海安向北至盐城地区修筑捍海堰,以此挡住海水,保护堤西的农田。

带泥沙的海水不再大量进入堤西,那里的地势也不再增高,变成了比四周略低的平原地区,因此又称里下河地区。

捍海堰大堤以西,有淮河充沛的淡水资源,加之兴修水利,成了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

   海边有大量盐场,淮盐远销全国各地。

运盐的河道,又称“盐渎”,成为盐城的旧称。

这些水路,也是由西向东逐步发展起来的。

早在西汉时,吴王刘濞为了运盐通商,就在扬州和泰州之间开凿邗(读hán)沟支线,后又延伸至海安、南通,名为“通扬运河”。

   范仲淹任西溪(东台)盐仓监期间,曾率众重修捍海堰,后人称之范公堰(堤),即今天的204国道阜宁(庙湾)至东台富安(虎墩)段。

运盐需要,又将筑堤形成的河流疏浚和延长,使沿途各个盐场串起来,得名“串场河”。

孔尚任曾经监修蟒蛇河,形成昭阳(兴化)至冈门(盐城龙冈)的运盐水道。

  串场河和通扬运河,将黄海滩涂上的各个盐场与外界联通起来,成为当时苏北淮盐外运的主要水道,至今仍然在发挥其经济、便捷的运输功能。

  海岸线还在不断地东移,使得我们拥有广袤的滩涂,盐城的未来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下丰富的土地资源……

 

    海堤公路                             崔一良摄于弶港

    灏灏在海滩上               崔一良2012年4月5日摄于弶港

  

 

【链接】地名与历史时期江苏海岸变迁的相关研究

                                     盐城师院副教授  凌申

 

 地名,是地理实体的称谓。

它的形成往往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苏联地名学家ВАЖУЧУЧКЕВИЧ说:

“地名为研究地理条件提供了辅助手段。

”[1]历史上,苏北沿海发生过地理环境的海陆沧桑巨变,海岸线亦产生了重大变迁。

本文试图通过对苏北沿海地名的研究,揭示沿海地区地理环境演变的过程,从而对苏北沿海岸线的变迁规律作进一步的探讨。

 

   1“沙”、“冈”地名与秦汉以前的古海岸线

   全新世中期,江苏境内发生了大规模的海侵。

7~6kaB.P.(距今7000至6000年时间)左右,海侵达到高峰,海水直抵西部低山丘陵东缘山麓台地。

苏北平原大部分为海水浸漫,今淮河三角洲平原、里下河平原、滨海平原及长江三角洲地带均为沧海。

 

   5kaB.P.左右,因河流入海泥沙堆积,在淮河口、长江口均发育有古砂嘴,在苏北平原东部发育了纵贯南北的岸外砂堤,即西沙冈。

民国《续修盐城县志》载:

“西为阔沙冈,土人呼曰南冈,亦名西冈,冈脊阔四五里不等。

自喻口起,委蛇曲屈,南与盐境冈势联亘不断。

”砂堤内侧为里下河、硕项湖、桑墟湖及艾塘湖等古泻湖区。

 

   西沙冈为一古海岸,砂堤中贝壳含量多,种类也多达30多种,以牡蛎(Ostrea)为主,每见砾石。

贝类多为岩栖、滩地种类,如青蛤(Cyclinasinenis)、扇贝(Chlamyssp.)、文蛤(Meretrixmeretrix)等。

砂堤由中、细砂组成,砂层较厚,冈地起伏,地势高爽,沿冈地带的地名亦多反映了这种地貌特色,尤以“沙”与“冈”字地名居多。

 

   如连云港市境内的沙口、沙行,淮安市境内的青莲冈,盐城市境内的沙缺口、沙旺头、西沙、冈刘、仓冈、龙冈、大冈,海安县境内的沙冈等。

其中有些是著名的集镇,如龙冈隋唐时已为集镇,因镇北冈势如长龙而得名;大冈在唐宋时已成集镇,因位于古沙冈之上而得名[2]。

 

   该沙冈上还发现有许多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如淮城镇东北25km处的青莲冈,1951年发现了6kaB.P.前的青莲冈古文化遗址,出土了石斧、石锛、石凿、砺石、陶纺纶、陶网坠、陶杵等生产工具。

 

   又如,海安县沙冈镇附近的青墩,70年代也发现了6~4kaB.P.左右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根据大冈地下1.6m处采得贝壳14C测定其上层形成年代为5600±80aB.P.,阜宁西元砂堤下2.5m处发现古楠木的14C测定为5600±80aB.P.可知,5kaB.P.以前西沙冈已成陆,上述地名一线应为先秦以前的古海岸线。

 

   2秦、汉时期县、镇地名与古海岸线

   秦汉时期,生产力得到较大的发展,江苏盐铁业相当发达,苏北沿海的经济开发得到加强,人口也增长较快,形成了一些早期的沿海聚落,并出现了一些沿海开发型的城镇。

这些沿海城镇大多在距海不远的东沙冈一带。

 

   东沙冈地势高,冈体坚实,成为沿海居民早期开发的聚居地。

地处东冈的施庄、草堰、上冈、盐城等地都发现了秦汉时期的墓葬[3],说明东冈一线秦汉时已成陆,并成为先民栖息之所,大致可反映出秦汉时期苏北海岸线的位置。

 

   例如,赣榆县汉代置县,属琅琊郡,县治在青口镇北16km盐仓城。

《大清一统志》载:

“赣榆故城,在赣榆县东北,汉县也……一名盐仓城。

”海州,秦始皇统一中国在此设朐县,汉时改称东海郡,《水经注》载:

“朐山西,山侧有朐县故城。

”《大清一统志》又载:

“朐县故城,在州南,秦置。

”灌南县,汉武帝时曾在此置海西县侯国,后改县,县治在今新安镇东南10km[3]。

 

   盐城县,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建县,名盐渎县(盐河之意),《元和郡县志》中说:

“盐城,本汉盐渎县,州长百六十里,在海中。

 

   东台,西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设海陵县,东台属海陵县地。

 

   靖江县,县城为靖城镇,原系江中沙洲,名马驮沙,三国吴赤乌年间淤长,传为孙权牧马大沙因以得名[3]。

 

   以上县、镇的出现,说明该地带汉以前就已成陆。

此带地处东冈一线,多含贝类碎片,主要有四角蛤蜊(Mactraguadangularis),螺(Umboniumthomosi),文蛤,毛蚶(Anaderasubcrenata)等10余种。

据上冈一带砂堤中所采贝壳碎片经14C测年表明,这条沙冈应形成于3300aB.P.以前[3],则西沙冈出露海面后的3000a间,海岸线已东移至赣榆—海州—灌南—盐城—东台(属海陵县)—靖江一线。

 

   3史籍中的地名与唐宋时期海岸线

   唐宋时期,苏北海岸线略有东移,东移速度南快北慢。

唐宋海岸线的大体位置可从有关史籍地名记载中窥其一斑。

如:

   北沙:

因居古海岸砂堤(东冈)的北端,故名。

《阜宁县志》载:

“宋、元之前,北沙即为海口。

”所以,北沙宋时处淮河口海岸线一带。

   庙湾:

即今阜城镇。

据《阜宁县志》载:

宋嘉定前于此北岸建真武庙,故名庙湾。

唐、宋时为沿海口岸,市廛繁庶。

   上冈:

位于古沙冈上而得名。

上冈附近出土有汉砖瓦场遗址,故汉时人类在此活动已很频繁。

唐宋时濒临黄海,属盐城县境。

   盐城:

唐时为“海中之洲”,宋《舆地纪胜》云:

“大海在盐城东一里。

”可见宋时盐城仍为海滨重镇,海岸线仅距城东0.5km。

   刘庄:

据《江苏地名词典》载,唐宋时此为盐场,名紫庄场,元改刘庄场,后更今名。

盐场应为海滨之地,唐宋时海岸线在此带无疑。

   白驹:

《江苏地名词典》又载,白驹唐宋时亦为沿海盐场,名八游场,传天降一白石形似驹,故名[3]。

据此,唐宋时白驹应在海岸线的位置。

   西溪:

据《西溪镇志》载:

“西溪乃晏溪,泰州治东北一百二十里。

”宋时为盐仓,范仲淹曾任西溪盐仓监,因位于台城之西,故又称西溪。

   安丰:

据《东台县地名录》载,古称东陶,原是盐场海滩,宋时范仲淹修范公堤后这里免遭海潮侵袭,生命安全,农业丰收,取名安丰。

南宋时这里是泰州著名盐场之一[3]。

   通州:

即今南通,隋唐称胡逗洲,唐为盐亭场,属淮南道,宋改崇州。

政北七年(公元1117年),赐郡名静海[4]。

因“州之东北,海通辽海诸夷;西南,江通吴粤楚闽,内运渠通齐鲁燕冀,故名通州”。

它不仅是唐时沿海盐场,亦为交通要地。

   据以上史料所载,上述地名唐宋时期都濒临黄海,大致仍处东冈一线。

唐时李承在此冈修建了常丰堰,宋时范仲淹又修筑了范公堤,故至宋时,苏北海岸线大致维持在北沙—庙湾—上冈—盐城—刘庄—白驹—西溪—安丰—南通一线。

说明秦汉以后海岸线向东推移缓慢。

由于范公堤与实际海岸线一般还有一段距离,故真正的海岸线应在这条线以东1—3km以外不等。

 

   4地名与明代苏北的海岸线

   宋以后,由于黄河夺淮,苏北沿海地理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海岸东迁速度加快。

以下地名大致可以反映出明代中期苏北海岸线的位置:

   板浦:

据《灌云县地名录》,在灌云县境内,因多板房而得名。

明代濒临黄海,曾设盐课司,为临海盐场之一。

   四套:

套为护堤防汛工段建制,此地序列第四。

明《河防一览》云:

“自云梯关四套以下,阔七八里至十余里,深皆三四丈不等。

”说明明代河口海岸线在四套一带不远。

   南洋岸:

据《盐城县地名录》载,因位于新洋港南汊流畔,故名。

明崇祯间郑、杨二姓迁此海边从盐业。

说明明代此为沿海之地。

   龙堤:

据《大丰县地名录》载,原为沿海草滩,明始有人烟,并曾在此建望海楼,说明明代龙堤距海不远。

   南团:

据清嘉庆《两淮盐法志》载,明代“洪武赶散”苏州居民迁此。

此为明代草堰场四团之一,拥有盐灶二十座。

   小海:

据《大丰县地名录》载,明代临海,有草堰朱、夏等灶户迁此海边煮盐。

   沈灶:

据《大丰县地名录》载,明正德间,丁溪沈、冯等姓迁此立灶熬盐而得名,可见明代濒临海边。

   南沈灶:

据《东台县地名录》载,明正德间,沈姓迁此沿海从盐业,初名鲵鱼港,后改今名。

此盐灶在沈灶之南,名南沈灶。

   李堡:

据《东台县地名录》载,唐名赤岸,因濒临黄海、“土高色赤”而得名。

明为海防要地,设堡防倭,因之得名。

   以上地名史料证实了明代中叶苏北海岸线已推进至板浦—四套—南洋岸—南团—小海—沈灶—南沈灶—李堡一线。

在黄河夺淮后的400多年间海岸线东迁了10-15km,废黄河口段迁移最快,达25km以上。

 

    5地名与清黄河北归前的苏北海岸线

   《黄河水利史述要》第八章载,明代,白昂、刘大夏等人采用“北岸筑堤、南岸分流”的方法,使黄河水流分道全绝,全流入淮。

《河防一览》卷三载,明代末期,治河大臣潘季驯实施“塞决筑堤、束水攻沙”之法,黄河两岸修筑大堤,黄河入淮流路稳定,决口分流也不多见,入海泥沙集中,使海岸线东迁迅速。

至1855年黄河北归山东入渤海前达到高峰,反映1855年前后苏北海岸线位置的地名如下:

   开山:

清《续行水金鉴》卷84中记:

“因历次黄水下注,逐渐澄淤,现在潮河两岸淤滩落已近开山。

”可推知光绪年间开山已并陆。

   望海墩:

清《再续行水金鉴》卷151中记述,道光河口又移到“丝网滨,望海墩,计程二百余里。

”望海墩今已塌入海中,大致在今大淤尖东14km处。

   双洋口:

《阜宁县志》卷三述及光绪十二年(1886年)河口“下出双洋口入于海。

   龙王庙:

据《大丰县地名录》,在大丰县三龙乡境内,清代建有龙王庙供奉海龙王而得名。

   弶港:

据《东台县地名录》,清乾隆年间,梅、王等姓迁此海滩,以渔为业,筑墩戗篱避风,取“戗”字谐音“qiàng”为地名。

   根据以上地名线索,至清代黄河北归前苏北海岸线已推移至开山—望海墩—双洋口—龙王庙—?

港一线。

黄河北归前300多年间东迁速度十分迅速,尤以废黄河河口一带最快。

笔者根据地名史料研究(图1),1500a—1855a间,河口海岸线共向东延伸了71km。

   黄河1855年北归山东入海以后,苏北沿海失去了大量泥沙来源,海岸线又产生了新的变化。

废黄河河口段侵蚀严重,而大喇叭口以南则淤长迅速。

现代海岸线的地名标志亦很多,如沿海“港”字地名便是一例。

现自北而南沿海有连云港、燕尾港、团港、黄沙港、新洋港、中路港、斗龙港、王港、竹港、川东港、弶港、老坝港、南港、大洋港、塘芦港等,形成了一条富有特色的苏北现代地名海岸线。

 

   6地名与苏北海岸线的变迁过程

   历史时期,苏北沿海的海岸变迁对沿海自然环境与沿海开发活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沿海的地名中多有反映,从而也就成了人们研究海岸变迁的重要人文标志。

   

(1)全新世高海面以后,长江、淮河等河流泥沙入海,在海流作用下,堆积形成了苏北东部的岸外砂堤,即西沙冈。

西沙冈地势高,形态较完整,5000aB.P.即已成陆,此带地名亦多反映“沙”与“冈”的地貌特色,代表了秦、汉以前海岸线的位置。

   

(2)5000aB.P.以后,由于海面下降,海岸东迁。

至3000aB.P.西冈以东的东沙冈已出露。

秦汉时期早期的先民已在东沙冈上从事开发活动,此带同时还出现了一批古老的县、镇,这些县镇反映了秦汉时期海岸线的位置。

   (3)秦汉至唐宋年间,苏北海岸线的变迁速度仍较缓慢,其主要原因是淮河、长江等河携带的泥沙量较少,沿海堆积作用不强。

汉以后黄河亦曾南徙入淮,但时间短、规模小,流路多变,入海泥沙量很有限,海岸线推进慢,尤其北部变化不大。

南隅的长江因水量大、携沙力强,沿海堆积作用强于北部,海岸东迁速度也稍快于北部。

唐宋年间沿海盐业兴盛,盐场布列,故从北沙至通州一段的庙湾、盐城、西溪、安丰等盐场都位于海岸线沿线,基本代表了唐宋时期海岸线的位置。

   (4)1128年,由于黄河大规模夺淮,给苏北沿海带来大量泥沙,并经海流再搬运在沿海产生堆积,使海岸线迅速东迁。

东迁速度以河口段最快,南北两侧次之。

因明嘉靖年以前,黄河流路尚不稳定,时常决口分流,携带泥沙沿途损失颇多,故海岸东迁速度尚未达到高峰。

代表明代海岸线的板浦-李堡一线比唐宋海岸线东迁了10~15km不等。

   (5)清代是黄河全流夺淮、泥沙集中入海最剧烈的时期,海岸东迁迅速,尤以废黄河口最甚。

河口一带三角洲伸入大海,海岸线在开山-望海墩-港一线。

   (6)黄河北归后,苏北海岸北蚀南淤,废黄河口蚀退剧烈;射阳河口以南淤积迅速,海岸线位于连云港—燕尾港—新洋港—塘芦港一线。

 

   参考文献:

1[苏]B.A.WyqyqKEBKq。

普通地名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2盐城市郊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盐城县志》。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77~80

 

3单树模等。

江苏省地名词典。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7。

214~314

 

4南京师院地理系  江苏地理研究室。

《江苏城市历史地理》。

南京:

江苏科技出版社,1982。

103~17

   凌申,出生于1949年,江苏盐城师范学院生地系副教授,从事地理科学研究。

文章发表于《科学海洋》2002年第1期第26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