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地球的运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0532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94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地球的运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地球的运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地球的运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地球的运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地球的运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地球的运动.docx

《高考地理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地球的运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地球的运动.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地球的运动.docx

高考地理精品复习资料专题地球的运动

高考地理精品复习资料专题地球的运动

【自主梳理归纳】

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示意图

运动轴心及轨道  

轨道为赤道;绕地轴旋转,地轴北端始终指向附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夹角

轨道为黄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位置有

点(1月初)和点(7月初)之分

方向

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是时针,在南极上空看是时针

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

周期

1恒星日;23时56分4秒

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角速度

除南北极外,大约为15°/小时

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平均角速度为1°/天

在近日点时速度较,在远日点时速度较

线速度

自赤道向南北两极

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

【答案】北极星66°34′近日远日逆顺递减快慢

【注意提示】

图示法掌握地球自转速度和公转速度的规律

(1)地球自转的速度

【注意】

①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②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

③60°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2)地球公转的速度

【注意提示】近、远日点与冬、夏至日的区别:

①时间上的区别:

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左右;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

②在公转轨道上的区别:

近日点的位置较冬至日靠东,远日点位置较夏至日靠东。

二、黄赤交角及影响

1.黄赤交角

2.影响:

在公转过程中,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过程如下图:

【注意提示】

图解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黄赤交角变化对太阳直射点、移动速度和五带的影响。

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如图)

(1)昼夜半球

图中甲处所在半球为夜半球,为。

图中乙处所在半球为昼半球,为。

(2)昼夜界线:

AB线为。

(3)交替周期:

1个。

【注意提示】昼夜产生和昼夜交替产生原因不相同,地球不透明,不发光产生昼夜,地球不停的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答案

】黑夜白昼晨线太阳日

2.产生时差(如上图)

(1)原因: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如图,同纬度的甲、乙相比,相对位置偏东,时刻较早。

(2)地方时

判断:

图中甲、乙、丙中,甲、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

计算:

图中甲与丁经度相隔,地方时相差小时,按“东加西减”原则计算,若丁地地方时为6时,则甲地为时。

(3)时区与区时

①时区:

全球划分为个时区,每时区跨经度15°。

②区时:

每个时区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4)特别的计时方法——各国各自执行的计时方法

①东部时区的区时——充分利用太阳照明

②半区时——与中央经线相差的经线的地方时。

③北京时间——的区时,即的地方时。

【答案】乙地乙地相同60°4224中央经线7.5°东八区120°E

3.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1)偏转原因:

地球自转产生。

(2)偏转规律

北半球:

向偏转(图中C处向南运动的物体向偏)

沿赤道:

南半球:

向偏转(图中D处向北运动的物体向偏)

【答案】地转偏向力右西不偏转左西

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时间

变化特点

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

北半球各纬度,纬度越高。

图a是其代表日期,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

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

北半球各纬度,纬度越高,。

图b是其代表日期,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

春秋分日

全球各地(如图c所示)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

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

日出,偏东的钟表时刻要提早一些。

例如,当60°E的地方时是9时时,61°E的地方时为9时04分,75°E地方时为10时整。

但如果不是同纬度地区,情况就不一定了。

如右图中的B点较A点位置偏东,但A点早已日出,而B点仍处于黑夜。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纬度变化: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季节变化

北半球节气

达最大值的地区

达最小值的地区

夏至日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

南半球各纬度

冬至日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

北半球各纬度

二分日

赤道

极点

3.四季的更替

(1)四季形成的原因:

和的季节变化导致太阳辐射随季节有规律的变化。

(2)天文四季:

一般把一年内的季节定为夏季。

(3)北温带国家的四季:

月为春季,夏、秋、冬依次类推。

【答案】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3、4、5

 

【剖析高考真题】

(2012浙江卷)11.地表点Q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之间的纬度差为α,其正午太阳高度为H。

若H等于α,则Q点的纬度变化范围是

A.21.5°至68.5°B.11.5°至68.5°

C.21.5°至78.5°D.11.5°至45°

(2012天津卷)第30届奥运会将于2012年7月27日19点12分(零时区区时)在伦敦开幕.结合图文材料,回答6-7题。

6.各国学生若计算在本地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现场直播的日期、时刻,可依据图4中的()

7.伦敦奥运会开幕当天,下列国家中白昼最长的是()

A.菲律宾B.巴西

C.新西兰D.

英国

(2012山东卷)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

图3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

6.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

A.10小时B.11小时C.13小时D.14小时

(2012海南卷)图7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

甲地经度为15°E,假定西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

据此完成19~20题。

19.图中甲地时间为

A.5日5时20分B.6日6时20分

C.6日5时20分D.5日6时20分

20.当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A.悉尼B.上海

C.雅加达D.莫斯科

(2012广东卷)6.2012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死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

20、6:

20、7:

20、8:

20,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05°E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考点归纳总结1】

1.地方时的确定

①同一经线上各点的地方时相同;

②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每隔1°,相差4分钟;

③晨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如图甲中A点、图丙中a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昏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如图乙中B点、图丙中b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④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图甲中D点、图乙中C点、图丙中c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与之相对应的另一条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图甲中E点、图乙中F点,图丙中d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2.地方时的计算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士4分钟/10×两地经度差

(1)公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

如果所求地方时的某地在

已知地点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点的西边用减号。

(2)经度差的计算:

两地在0°经线的同侧,则两地的经度数相减;两地在0°经线的两侧,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

3.区时的计算

(1)确定时区:

若题目中只有某地点经度,必须先判断出该经度所处的时区。

方法是:

已知经度÷15°,余数小于7.5°则商为时区数,余数大于7.5°,则时区数为商+1。

(2)求时区差:

若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减,若两地分别属于东、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

(3)求区时:

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采用知西求东加时区差,知东求西减时区差。

4.日期的判断

地球上作为日期的界线有两条:

人为日期界线和自然日期界线

(1)人为日期界线:

即国际日期变更线,理论上指180°经线,180°经线是固定不变的,但钟点不固定,从0点到24点不等;该线东侧日期晚一天(为昨天),西侧日期早一天(为今天),如图(表)所示:

 

(2)自然日期界线:

即地方时为0时或24时所在经线,该日期界线不固定,可以是任何一条经线,但钟点固定,自该线向东至180°经线日

期早一天(为今天),自该线向西至180°经线,日期晚一天(为昨天)如上图所示。

【例1】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30°,A、B同为晨昏线上的两点,太阳直射东半球。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B点的地方时是(  )

A.4时B.8时

C.10时D.14时

(2)该日,A点位于(  )

A.晨线B.昏线

C.晨线和昏线都行D.无法确定

【例2】2011年7月1日是青藏铁路开通运营五周年的纪念日。

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据此回答下题。

北京至拉萨首辆旅客列车7月1日21:

30从北京出发,全程运行47小时28分钟,到达拉萨时见到的景象是(  )

A.旭日东升B.烈日当空

C.夕阳西下D.繁星满天

【解析】列车到达拉萨时北京时间为7月3日20时58分,拉萨(东6区)比北京时间(东8区)晚2个小时,此时拉萨为7月3日18时58分,所以此刻的景象为夕阳西下。

【答

案】 C

【考点归纳总结2】

由于晨昏线和太阳直射光线垂直,随着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回归运动,晨昏线也在不断移动,从而产生了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具体表解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及时空变化规律。

夏半年(北半球)

春秋分

冬半年(北半球)

直射点

光照图

纬度变化

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相反

全球昼夜平分

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相反

季节变化

北半球:

太阳处于①段时,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

太阳处于②段时,昼长夜短

,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相反

全球昼夜平分

北半球:

太阳处于③段时,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

太阳处于④段时,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相反

【例3】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①③是两种假设),读图完成

(1)~

(2)题。

(1)若移动轨迹是①,则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  )

A.66.5°   B.26.5°C.63.5°D.69.5°

(2)若移动轨迹是③,与②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长城站将无极昼极夜现象B.地中海气候的范围将不会变化

C.北京新建居民楼的楼间距应缩小D.悉尼元旦的日出方位将是东北

【例4】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12月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表示黑夜。

读后回答

(1)~

(2)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肯定位于西半球的是(  )

A.乙和丁B.甲和乙C.丙和丁D.甲和丁

(2)判断甲地位于丙地的(  )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

【强化训练】

下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

读图,回答1~2题。

1.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

A.甲、乙、丙、丁B.乙、丙、丁

、甲

C.丙、丁、甲、乙D.丁、甲、乙、丙

2.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  )

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

C.丁、乙、丙、甲D.甲、丙、乙、丁

下图所示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3-4题。

3.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A.甲→乙B.乙→丙C.丙→丁

D.丁→甲

4.2011年2月3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A.甲点B.乙点C.丙点D.丁点

一个旅游团从广州出发飞越浩瀚的太平洋到美国观光。

判断以下行程中发生的地理事件,完成5~7题。

5.飞机在飞越太平洋中部时,由于时差的缘故,空中小姐在广播中要求旅客把自己的手表(  )

A.调快1小时B.调慢1小时

C.调快24小时D.调慢24小时

6.从广州到美国的飞行中,旅客观察窗外的昼夜状况,发现这天的白昼时间较平常的(  )

A.长B.短C.一样D.无法判断

7.到达美国后,酒店大堂悬挂着三个大钟(如下图所示),这时广州时间可能为(  )

A.5时B.8时C.16时D.21时

我国某企业在伊斯兰堡(33.7°N,73.1°E)、利雅得(24.6

°N,46.7°E)、东京(35.7°N,139.8°E)、悉尼(33.9°S,151.2°E)、底特律(42.4°N,83.0°W)和圣保罗(23.95°S,46.64°W)等城市设有分支机构。

据此回答下面8~9题。

8.该企业于北京时间2012年3月1日8时

召开电话会议,其在圣保罗分支机构的人员参加会议的当地时间为(  )

A.2012年3月1日19时

B.2012年3月12日8时

C.2012年2月29日21时

D.2012年2月29日19时

9.假定总部和各海外分支机构的办公时间均为当地时间9时至17时,并计划召开1小时电话会议。

为了保证总部和至少4个海外分支机构的人员能在办公时间参加会议,会议的时间应为北京时间(  )

A.8~9时B.14~15时

C.15~16时D.20~21时

10.图中实线箭头表示物体原始运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物体运动发生偏转方向。

则图中位于北半球的有(  )

A.①③⑤B.③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⑥

【解析】沿地表运动的物体偏转的规律为:

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只有①③⑤运动的方向向右偏转。

【答案】A

下图为我国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四个城市的季节分配示意图。

读图回11~12题。

11.图示季节分配自上而下依次为(  )

A.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B.北京、武汉、哈尔滨、广州

C.广州、武汉、哈尔滨、北京D.广州、北京、哈尔滨、武汉

12.下列关于季节更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低纬度地区季节更替不明显B.中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C.高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D.季节更替取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根据我国日历反映的信息,回答13-14题。

13.日历中立秋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约为(  )

A.59°15′EB.44°45′WC.59°45′ED.128°15′W

14.关于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B.在赤道以南并向南移动

C.在赤道以北并向南移动D.直射赤道并向北移动

【解析】第13题,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此时北京时间为4时33分,计算知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28°15′W。

第14题,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答案】13.D 14.C

杭州(120.2°E,30.3°N)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

据图回答15-17题。

15.9月23日,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吸热效果,应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  )

A.23°26′B.30.3°C.66°34′D.59.7°

16.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是(  )

A.海口B.重庆C.拉萨D.吐鲁番

17.当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夹角调节到最大值时(  )

A.南太平洋漂浮的冰山较多B.松花江正值一年中的第一次汛期

C.黄土高原上流水的侵蚀作用最为强烈D.澳大利亚农田中的小麦开始返青

18.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

昆仑站正式开站时,北京时间为2009年2月2日(  )

A.5时25分B.6时25分

C.12时25分D.13时25分

【答案】3.C 

【解析】北京时间(东8区区时)早于南极中山站(东5区)区时3个小时。

19.读某时刻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有关问题。

(1)该图是________日的光照图。

(2)此时,晨昏线(圈)与某一经线圈相重合,其中晨线的经度是________,昏线的经度是________。

(3)此时,太阳直射点在P、Q两点中的________点,其经纬度为________。

(4)这一天南京昼长________,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

【答案】

(1)3月21或9月23

(2)120°W 60°E

(3)P (0°,30°W)(4)12小时 22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